第一篇:论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技能提高的可行性
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提高的可行性研究
四川省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何文俊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变化,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透视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途径和策略,以其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趋势。
关键词: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现状
体育新课程改革走进了第10个年头,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体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技能却是仁者见仁,众说纷纭。体育新课程的推广实施,对体育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一线教师需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与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能力结构,本文对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发表一些见解。
一、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内涵辨析
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不同于基本功,基本功是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所展示的体育项目和队列队形口令能符合体育教科书的要求,在技能和体育理论上要达到的一定标准。而专业技能是体育教师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凭借自己的体育专业知识,在教学中所采取的旨在实现某种意图的自觉性行动。它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特定教学行为方式。虽然新课程改革已走进10个年头,但在认真总结,积极探索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教师并不多,大部分的相关话题是研究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却忽视了影响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发展的因素,从客观上阻碍了新课程的实施,主观上制约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停滞不前。当然,这与大部分体育教师的思想意识有关,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能动的改造,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要条件,它的形成离不开教学实践活动,是多种能力统合而成的能力体系,是以认识能力为基础,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1]。所以,在即将新修订的体育课程标准,体育教师要认真解读,研究疑问,让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真正回归于体育课堂教学。
二、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现状
教师的专业技能关系到学校体育教学,如何搞好学校体育教育教学?除了教师有一桶水给学生一碗水以外,体育教师还要进行业余专业技能充电,从2006年—2009年以来,各省市都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基本功技能大赛,但从《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反馈意见,体育教师专项技术不过硬,示范动作不规范,语言表达不流利,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了解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等问题。这是一篇关于2006年北京市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的文章,文章中分别对中学教师在跑、跳、球类等6个大项41个小项中抽取考核内容,小学教师则在6个大项22个小项中抽取考核内容,参加市级考核教师除了必考内容可选择
外,还可以根据特长自选考核项目,被测150名中学教师中,有22人申请缓考,128人参加考核,考核结果为98人获得及格以上等级,占参加人数的76。6%,不及格占到了考核人数23。4%,优秀率为零。组织实施本次测试有关负责人说,被抽测的138名小学体育教师中,有13人申请缓考,参加考核125人成绩全部合格,考核成绩优秀者高达24。8%。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结果公布后,引起了众多家长的关注,家长认为急需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修养;重庆市2009年6月—9月举办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参加人数达1013人,其中中学460人,小学553人,并规定了一定比例农村学校教师参与,这种以赛促培的原则,客观上促进了参赛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但在比赛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2]。例如,对《体育与新课程》标准理解不够、一些教师专业素养和功底较差、年轻体育教师不太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等,充分说明了在现阶段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三、现阶段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部分体育教师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停留于传统体育教学
针对体育教师专业技能不尽如人意的状况,有关人士认为,当前形势需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需要落实国家教育部及国家体育总局相关文件精神,积极适应体育新课程改革。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乡体育发展不平衡,城市体育开展状况优于农村,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城市教师优于农村教师,可以说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体育教师也大大影响专业技能的发展,导致部分区域基础教育薄弱。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反而让一些体育教师意识淡薄,固步自封。
2.运动技能过早过快衰退影响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发挥
我国当代体育教师教育的对象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事业心;良好的表率形象;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强健的体魄和一定的运动技能[3]。试想一个体育教师动作示范不规范或做不好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因此,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师独有的专业技能之一,体育教师必须对篮球、足球、排球、体操、武术、田径等专项技术进行掌握,做到动作示范大方,规范,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当然,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全面发展,是相当困难的,青年教师在接受教师教育时,要形成一专多能,使其让专业技能更上一个台阶。体育教师能够展现自我的舞台那就是体育动作会做,会讲,如果教师自身身体发福、步履沉重、动作迟笨,稍运动就气喘吁吁,这样会给受教育者造成极大的影响,教师的威望有所下降。如原清华大学马约翰教授年老古稀还言传身教的指导学生游泳、打球、奔跑,他的轻盈示范和渊博知识不时让学生目瞪赞叹,使教育者永生铭记[4]。所以,体育教师要终身加强身体素质锻炼,强化专业技能,与学生同乐。时至今日,要防止体育教师运动技能过早过快衰退,应把运动技能列为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
3.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不高,在体育教学中或比赛中的价值观难以体现
从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总体状况来看,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普通不高,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必须平时“修炼六项技能”:(1)备课技能,它是我们体育教师每天上课前都需要做好的常规工作,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备好课是一门学问。因此,需要体育教师平时学习教学内容设计和教案编写的有关理论,研究相关范例,《体育教学》杂志中有
很多课时计划可供广大体育教师学习,参考。平时培养好备课、写好教案的良好习惯,稳固自己的备课技能;(2)运动技能,它是做好体育教师基本条件之一,掌握各项体育技术,在上课时示范标准与规范,才能赢得雷鸣般的掌声,应对各种技能比赛也游刃有余;(3)听课、说课、评课技能,目前,各省市都举办了听课、说课、评课技能大赛,中小学把它作为校本研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进步的有效途径,高师体育系毕业学生就业公招考试说课技能较多,所以,一线教师不容忽视。听课、说课、评课技能的修炼首先需要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学习,了解听课、说课、评课的方法和策略,多听专家和同行的体育课,多参加一些教学活动及比赛,在说课方面多模拟,听取同行的建议。评课要大胆发言,既不要伤害上课人,又能切中要害,这样评课才能起到效果;(4)教学技能,它是一项艺术,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有的教师对教材理解非常深刻,能把握重点,运用教学手段突破难点,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所以要提高教学技能,教师要熟悉教材,研究心理学,熟练掌握动作技能,动作演示规范、语言流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5)临场指挥技能,学校体育教师的任务繁重,在各种运动会、小型体育活动、大课间操进行合理的指挥和调动队伍,教师充当重要角色,充分展示了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强大的感召力;(6)体育科研技能,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平时体育教师应该多写总结、多写反思,把心得及反思用论文格式写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要多加修炼,克服笔头困难。只有具备了这6项技能,教师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及业余训练的价值观才能体现出来。
四、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途径及策略
1.适应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体育新课程的先导,广大体育教师应该仔细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对新课程的理念、性质、目标进行掌握,把相关理论用于体育课堂教学,对新课程标准出现的疑难问题,请相关专家及市县级教师进行解读。
2.多形式、多渠道进行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教育发展的前途,要根据体育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以及应有的专业技能要求,制定出实施计划,让广大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更充足的精力充电,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水平。当前,国家加大体育教师师资培训投入。“国培计划”、“校本培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高校进修”、“市区县级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从整体上为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搭建了发展平台。
3.加强教学研究活动,建立竞争机制
体育教学研究范围广,有教学方法、动作技术、学校安全等方面的研究。体育教师应结合平时教学分析体育课中所出现的问题,使其用写论文的形式在各期刊及杂志类发表,让体育教师有成就动机感,市县级领导应组织一些体育竞赛活动。例如,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体育教师技能创新大赛,让体育教师理论及实践技术得到发挥,学校应该建立竞争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各项活动,让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各种能力得到锻炼。
4.领导重视,建立相应激励机制
中小学行政领导应该加强学校体育重视,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挖掘教师的潜力,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根据不同年龄层次,采用不同激励力度和方法,在注重物质奖励的同时,也采用精神激励法[5]。例如,目标激励、工作激励、语言感情激励、客观考虑教师晋升职称,建立一支运动技术过硬、知识结构全面的体育师资队伍。
五、结语
目前,我国体育新课改已进入新修订阶段,其中对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必将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根据时代发展,提升自身素质已迫切的摆在我们面前,体育教师除了通过上述途径学习外,还要培养多方面技能。例如,信息技术技能、体育裁判技能、教学拓展技能、组织技能等,促进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只要广大体育教师乐于奉献于教育事业,钻研业务,认真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教师的专业技能会对学校的基础教育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对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提高进行可行性研究,对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傅敏,刘焱.现代教师的能力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2]牛晓,赵小刚.重庆市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J].体育教学,2010(1)
[3]梁树森.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新视野[J].教育科学,2006(6)
[4]刘建淮.体育教师运技能过早衰退的分析研究[J].才智,2009(27)
[5]李滢.论高职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培养[J].南昌高专学报,2008(2)
作者简介:何文俊(1982-),重庆市云阳人,重庆市垫江县太平小学体育一级教师,四川成都体育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武术散打理论与方法。
第二篇:加强运动技能教学,提高体育教学实效
加强运动技能教学,提高体育教学实效
众所周知,初中体育课必须以体育技能教学为主。体育课既然必须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主,那么怎么开展有效教学呢?这是个实际问题。“有效教学”与“轻负高质”也是我们教育界近期来涌现的新名词,越来越被广大教师关注。结合是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体育课怎么样有效运动技能教学的思考。
1.坚持以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思想
新课标的实施,带来一系列教学理念的变化,曾一度令我们感到欣喜,同时也让我们一线体育教师感到迷茫。“淡化运动技能”、“快乐体育”、“创新体育”这些新名词的出现,是坚守还是摒弃传统的体育课堂常规和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是否只要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一度困惑我们的问题,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明确了体育教革的方向,体育课堂教学必须以运动技能传授为主。
2.确定运动技能教学内容与目标,加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2.1精选教学内容,确定运动技能教学目标
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是喜欢运动技能的体育课。但学生凭自己个人兴趣和爱好,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带有主观性,比较喜欢球类的运动项目,对于田径与体操类的,则是没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对这些项目要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明白田径、体操项目的运动价值所在。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制订出符合初中学生实际的运动技能教学目标,确保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素质。必须强调的是,制定运动技能教学目标,一定要符合初中学生现有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不能过高或过低。高了,学生可能达不到或者在运动时容易造成伤害;低了,训练的效果则达不到。
2.2 遵循运动技能教学规律
运动技能属于人的“身体认知”,它是人类认知体系的一部分。运动技能的规律也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例如,体操的技巧教学,需要从“侧滚翻→前滚翻→后滚翻→头手翻→侧手翻”的顺序来进行,这样从易到难,学生容易掌握。在篮球教学中,如果一开始就按“滑步→持球→传球→运球→投篮→比赛的顺序进行教学,学生所掌握技能就不是很理想。因为学生很多一部分的篮球技术都是自己从电视上或者其他途径学来的。由此看来,运动技能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哪些运动技能教学需要从简单的动作和分解教学开始?哪些运动技能教学可以从较“复杂”的动作和完整教学开始?都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从项目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进行考虑。
2.3制定运动技能教学的单元计划,加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运动技能教学为什么要涉及到单元?因为在体育的各类教材中基本上是以各项运动技术来划分单元的,单元名称一般为“篮球”、“排球”、“短跑”等,单元的顺序基本上也是按运动技术的传授顺序来设计的。某节课的运动技能教学设计的是否合理,只有根据它在单元中的位置才能进行评价。比如,只有知道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才能对课堂的运动密度、学生的负荷量大小做出评价;只有了解运动技能的水平程度,才能对课堂的教学方法做出合理的评判。所以,我们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要认真把握运动技能教学顺序和技巧,以促成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具体讲:
2.3.1 根据学校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确定每个年级段的学年和学期教学内容和数量,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编排教材的单元顺序和大小。这样,有利于形成学校体育特色,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有积极推动作用。
2.3.2运动技能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将根据不同性质的教学项目,确定为大小不等的教学单元,通过大、小单元的合理组合和搭配,设计出运动技能教学的不同层次,进行有主有辅、有精有粗、有学会有介绍、有学好有体验的教学。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倡导的体育技术课程的开发。但对一些球类项目的体育课教学时,则可以把一个教学项目单独设计成一个大单元和一个小单元,即新授内容与复习内容。这样体育教学当中对场地器材的利用率高,教学效果更好。
3.创设合作探究学习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
当前,有效教学是教改的一个关键词。有效教学是基于学生的有效学习,而有效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一切教学都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所以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坚持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关注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挖掘学生的潜能,将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入课堂,创设出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从而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以学法的改革推动教法的改革。
首先,按照体育学科的特点,处理好传统学习和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关系。由于体育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一定的运动技能和知识的习得来达成课程目标的,所以,接受性学习仍将在学习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不能全盘否定。其次,要根据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选择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多种教学方式和引导学生选择切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为此,教师要改变选择教学方法中出现的形式主义,正确理解体育新课程教学理念,真正让学生明确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其在身体练习的同时体会体育学习的乐趣。
4、营造平等和谐教学氛围
有效教学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平等是指在教与学上没有尊卑、高低之分;和谐是指师生情感的沟通和融洽。据调查,初中学生对师生互动都很好奇和感兴趣,这与其身心特点有关。可见,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善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营造出易于学生接受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质疑,从而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体育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使学生信你服你,才能让其听从你的调动与指挥。
本文仅在理性的层面上,就初中体育课有效地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提出以上几点看法。在实际教学中,到底怎样对运动技能教学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需要我们体育人的智慧和共同努力。
第三篇:体育教学论
1.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和科学。
2.体育教学的基本因素: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3.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1)要坚持健康第一的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名学生收益
4.说课的内容:(1)说指导思想(2)说教学目标(3)说教材(4)说教学对象(5)
说教材重点,难点(6)说教学手段(7)说学法(8)说教学过程(9)说学习评价(10)说运动负荷(11)说场地教材(12)说创新设计
5.说课评价标准:(1)评析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程度(2)评析教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
合理使用(3)评析方法是否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4)评析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以及达到教学目标
6.当前我国的基本体育教学原则:(1)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2)注重体验身体运动
乐趣(3)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4)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5)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学(6)因材施教(7)安全运动与安全教育
7.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选择出来的,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
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
8.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趋势:
第四篇:体育教学论
体育教学论
第一章
1、自1954年起,在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中,体育教学法便作为《体育理论》课程的内容之一。
2、今天,体育教学已不限于学校体育,它还兼及竞技运动和群体体育的教学。
3、体育教学论这门学科所要研究的客体领域就是体育教学活动。
4、体育教学论是研究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是以教学论、心理学、解剖生理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探讨体育教学的任务、内容、原则和方法等具体问题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
5、最早提出体育教学法的是瑞典体育教师斯卡斯特罗姆,他在1914年出版了《体育教学论》。
6、1917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体育之研究》。
第二章
1、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贯穿人的素质各部分、能动地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依据。
2、终身教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
3、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开始在全国各试验区进行试行。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这些文件与大纲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教育观由增强体质向健康第一、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多数向
确保每个学生受益转变。
(2)课程价值更加强调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3)课程目标由“三塔”向体质健康标准、培养体育兴趣、人际社交健全、培
养合作精神、健全生活方式转变。
(4)教学内容由国家一级管理向三级管理方向发展,并注重新课程开发。
4、队列指挥中口令的类型,并举例说明:
(1)短促口令:只有东陵,发音短促有力,中间不拖音、不停顿
(2)断续口令:预令与动令之间有停顿
(3)连续口令:预令的拖音与动令相连
(4)复合口令:兼有断续和连续口令
5、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5个学习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
6、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4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
7、美利坚大学的国家健康中心研究指出,个体只有在身体、情绪、智力、精神和社会5个方面都健康(也称健康五要素说),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或称之为完美状态。
第三章1、2001年,我国在全国推广了《体育健康课程标准》。
2、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对体育教学活动所应促成的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总的设想或规定。
3、体育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4)学期体育教学目标
(2)学段体育教学目标(5)单元体育教学目标
(3)学年体育教学目标(6)课时体育教学目标
4、一般体育课分为哪几个部分:开始部分(4分钟)、准备部分(7分钟)、基本部分(30分钟)、结束部分(书本的66页有案例)
第四章
1、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是长期体育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规律的反映。
2、当前我国的基本体育教学原则有哪些?
(1)合理运动负荷原则(4)集体性教育原则
(2)体验运动乐趣原则(5)安全性教育原则
(3)巩固提高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
3、本书把体育教学方法界定为: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方式、途径和手段。
4、新课程的教学方法:
(1)主题教学法(5)信息教学法
(2)探究教学法(6)激励教学法
(3)对话教学法(7)留空法
(4)讨论教学法
第五、六章
1、小学生游戏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种:趣味性游戏、智力性游行、活动性游戏、竞争性游戏。
2、体育教学评价组织是指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评价目的,选拔一定数量的评价人员,组成结构合理、权责分明、精干有效的评价机构。
3、进行体育教学评价一般按以下五个步骤实施:
(1)确定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2)成立评价小组或评价机构
(3)制定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
(4)收集体育教学评价的信息
(5)判断体育教学评价的结果
4、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原因:
(1)认识不足(5)身体状况不佳
(2)缺乏准备运动或准备运动不充分(6)场地、设备、着装的缺陷
(3)动作技术不合理(7)运动量过大
(4)天气、光线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8)动作受外力影响
第七章
1、课程资源有广义与侠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侠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2、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共享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
3、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1)人力资源的开发
(2)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3)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4)课外和校外资源的开发
(5)自然资源的开发
第八、九章
1、教师角色包含以下三种含义:教师行为、教师社会地位、对教师的期望。
2、体育教师参与社会、社区体育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与改革
(2)有利于缓解社区体育人力资源紧缺的状况
(3)有利于社区体育活动的科学化、合理化
(4)有利于学生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协调发展
3、体育教学研究是为完善体育教学理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以体育教学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方法与手段,揭示体育教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并探索体育教学规律所进行的探究工作。
小学音乐教学论
第一章
1、音乐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
2、音乐教育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审美性。
3、音乐教育的价值:审美体验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个体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
4、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
(1)注重审美体验,培养音乐兴趣。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发展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4)突出音乐特点、提倡学科综合(5)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5、音乐教育目标具有以下作用:
(1)导向——明确音乐教学方向,主导音乐教学过程,提示音乐教学方法,决
定音乐教学效果。
(2)规划——明示音乐教学计划,界定音乐教学范围,规范音乐教学进度,提
出音乐教学要点。
(3)调控——调节音乐教学过程,制约音乐教学方式,变化音乐教学方法,调
整音乐教学操作。
(4)评价——检测与评价音乐教学过程与效果。
6、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音乐性原则、情感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综合性原则(12页)
第三章
1、小学音乐教学的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2、感受与鉴赏领域:
(1)《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觉能力与鉴赏
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感受与鉴赏领域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3、表现领域:
(1)《标准》确定了 “表现”的性质、地位及作用: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
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表现领域内容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艺术语言,形成良好、稳定的乐感,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对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表现”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表现领域包含了演唱、演奏、综合性
艺术表演和识读乐谱四项内容。
4、创造领域:
(1)《标准》明确提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
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创造领域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
5、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
(1)《标准》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
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觉,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一教学领域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学科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四章
1、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2)合理运用音乐知识技能
(3)注意相关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2、在音乐新课程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可细化为五个具体目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
3、阶段式音乐教学过程设计:起始阶段、展开阶段、结束阶段。
第六、七章
1、音乐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强调情感体验、注重探究学习、重视合作交流、加强综合实践。
2、音乐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
3、音乐教学评价的功能 导向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改进功能、调控功能。
4、音乐教学评价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
(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5、对教师的音乐教学评价主要是从课堂音乐教学、课外音乐活动、音乐科研成果三方面来考察。
第五篇:如何提高教学技能论文
挑战自我 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听名师的课堂教学很舒服、很轻松、很悦耳,很自在„„”这是老师们的共识,而这应与名师们丰厚的人文底蕴、他那清新自然、精炼洒脱的评价语、扎实的教学能力基本功底有关。分享名师的课堂,我们分明感到在教育生命的跋涉中,智慧如芬芳的野花,在课堂里一路绽放,每踏出坚实的一步,便会看到山花烂漫。我很希望自己也能这样轻松的驾驭课堂!为此,时常在为提升自我教学能力而努力学习,思考探究,实践创新。
通过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质的飞跃,最终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使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很好的贯彻落实。
静心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下面对提升教学能力方面,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和体会。
一、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认识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包括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三种。具体由下述几种能力构成:(1)认识能力,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2)设计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等;(3)传播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4)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组织培养学生优秀集体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协调内外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组织管理自己的活动的能力等;(5)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在教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同于教师基本技能,不仅包含了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还包括了教师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所习得的学科知识结构、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学科具体内容教学时的情景设置、问题设计及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
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1.专业水平的提高。
(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
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每学期除自学县教育局规定书籍外,还要研读一本教育专著,及时作好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开通自己的教育教学博客与全国各地同行们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多看权威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如:《小学教学设计》、《小学青年教师》、《小学数学教学》等,了解更多著名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这些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2)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汲纳中充实自我。
与校有经验老师结成对子,互助帮助,坚持教学相长,获得自我发展。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
2.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
精心备课;细心批改每一本作业,杜绝错批、漏批现象,探索趣味性作业,创新性作业。并及时做好批改记录。有教案、不迟到、不坐着讲课、不提早下课、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等;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采用并“一帮一”以优带差、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切实促进后进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3.勤于反思,完善自我。
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课余时间向电脑能手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5.始终保持专业的情怀——激情
教育是一项需要献身的职业,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职业。我们要挑起这份重担,就需要有为之献身的激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既要敢于冒尖,又要甘于寂寞。也许我们是清贫的,但我们也是富有的,因为我们用我们的爱心塑造着一群群鲜活的生命,难道不是吗?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只有怀着激情去实践和反思,才能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尽快成长为一位优秀的老师。
总之,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在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方面也正处于摸索阶段,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但是我们将继续依托理念引领,立足教学实践,通过反思提高,努力走出一条富有创造性的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