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安徽工业大学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13:3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举办安徽工业大学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举办安徽工业大学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举办安徽工业大学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安徽工业大学第九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各学院、各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激发我校广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增强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校园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的涌现,积极主动地迎接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经研究决定于2012年5月-2013年3月举办我校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本次竞赛的组织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1、本届竞赛设立竞赛组委会,由分管校领导任组委会主任,校团委、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科研处、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和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为组委会成员。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本届竞赛由建筑工程学院承办。

2、竞赛设立评审专家委员会,负责本届竞赛的作品评审工作。由科研处会同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负责聘请校内外各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

3、各学院创新教育活动指导小组负责本院竞赛活动的领导和指导,负责作品的征集、汇总、审核、初评、推荐工作。

二、参赛资格

1、凡我校在册的全日制学生(含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均可参加。原则上2011、2012年大学生SRTP立项的重点项目必须参加比赛。为保证参赛作品质量,参赛作品须有1-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老师。

2、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最近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成果;或者虽未完成,但在申报时已经初步完成作品,在2013年3月份之前能够最终完成。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三大类。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仅限本科生参加。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3、已在国际竞赛中获奖作品、已获国家级奖励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不能参加本届竞赛。考虑到优秀作品需要连续积累和较长时间的制作,部分创新点比较突出、有望取得较大成果的往届部分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如有重大改进和提高,经学院严格评审批准后,可再次参赛。但在申报时,必须说明和往届申报作品或毕业设计相比,有哪些是自己完成的有重大改进和提高的部分。

三、作品申报与要求

1、本次竞赛采用“分类申报、分类评比、综合评奖”的申报和评审办法。科技发明制作类包括五个项目类型: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语空间科学等)、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能源化工(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各按一个大类进行申报和评审。

2、申报作品的形式,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每个学生参与申报的作品最多不超过两件。

3、参赛作品须经第一作者或集体申报,按要求认真填写《安徽工业大学第九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从校团委网站下载)。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在申报时,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进入决赛的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应有实物或模型参展。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可包含被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的需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等。

4、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3)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4)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四、赛程安排:

1、组织发动阶段(2012年5月):组织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专题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宣传本届竞赛,让全校师生了解本次竞赛有关情况。各学院宣传发动学生参赛,并动员专业教师对作品进行指导,发动学生广泛、认真参与。

2、项目申报阶段(2012年6月):各参赛者应在项目第一作者所在学院进行申报,参赛者和指导老师需在6月25日前提交一份参赛立项申报表(见附件2)到各学院分团委。各学院汇总后将申报表和申报汇总清单(均含电子版,相关表格可在校团委网站下载)报承办学院。

3、院级推荐阶段(2012年7月-12月):参赛者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等机会认真准备、组织参赛作品。在2012年12月8日前完成学院初评和推荐工作,各学院将参赛作品申报书(见附件3)、作品及所附相关资料、学院申报作品清单(均含电子版)报承办学院。

4、学校复审阶段(2013年12月):学校评审专家委员会将按照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对所有申报作品进行书面评审。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要给出评审分数、评审意见和评语。根据评审专家组意见,评出三等奖和成功参赛奖,并选出30-40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

5、终审决赛阶段(2013年1-3月)终审决赛采用现场展示和答辩方式,根据现场评分结果和评审专家组意见,决定特、一、二等奖。根据评审专家组意见,在决赛获奖作品中,择优选拔6件作品申报参加安徽省“挑战杯”竞赛。

6、竞赛成果转化阶段:通过马鞍山市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工作站平台,择优遴选参赛作品入孵马鞍山市大学生创业园,促进科技产品向创业实践转化。

五、奖励与表彰 :

1、所有完整的参赛作品,将进行分类评审,综合评奖。竞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成功参赛奖。特等奖可以空缺。根据学校有关政策给予项目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物质和精神奖励。根据《安徽工业大学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及《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教育学分认定办法》规定,给予参赛选手以素质拓展学分和创新学分的认定。科技竞赛优胜奖励按《学生手册》规定执行。对指导教师工作量、教学科研奖励、教学效果的认可按学校相关政策执行。对荣获一等奖以上项目的指导老师,授予本届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竞赛以学院为计算单位,按照团体总分进行排序,设一个“挑战杯”、2-4个“优胜杯”。团体总分计算如下:(1)根据各学院学生数和学院推荐作品数确定基准分。按300名学生5件作品、800学生10件作品确定初始分为100分,每减少1件作品计负10分;(2)所有获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和成功参赛奖的学生作品分别得到100、70、40、20、10分。根据各学院的参赛情况,可评出若干优秀组织奖。学院组织奖励按《安徽工业大学学科竞赛管理暂行办法》执行。本次竞赛的相关信息请浏览校团委网站(或校园网“校园文化”栏目)。

六、几点要求:

1、团委、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科研处、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学院等单位要大力配合、共同协调,认真组织实施,保证我校第九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顺利举行,落实比赛的各项具体事宜,积极为大学生的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学术科技活动创造条件。

2、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学院创新教育小组组长总负责,分管学生工作院领导配合,落实必要的场地、指导教师和经费,切实关心、支持大学生的科技活动;各学院要统筹安排,定期举办以介绍学科专业前沿与国内外学术动向为内容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尽可能为学生进实验室、进课题创造条件;各学院要成立专家评审组,对学院选送的作品进行初评,将优秀作品报学校参赛。

3、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对学生会、科协及各类学术型、研究型、创新型社团学术科技活动的指导,认真组织,积极实施,广泛动员全校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以确保此次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圆满成功。

共青团安徽工业大学委员会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科研处

2012年5月10日

附:

1、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成员名单

2、第九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立项申报表

3、第九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

4、第九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评审标准

第二篇:第九届_挑战杯_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一、哲学类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发展

3.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

5.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

6.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典型调查 7.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调查与分析

8.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典型调查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10.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研究 1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问题研究

l2.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l3.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经验和做法的调查研究

l4.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15.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哲学思考

二、经济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3.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4.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5.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研究 6.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研究 7.我国与周边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8.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 9.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10.债券市场发展与规范化研究 11.农民收入问题调查 12.农民税赋负担问题调查 13.民间投资问题调查 14.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15.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 16.商业保险问题研究 17.地下钱庄问题研究 18.公共事业民营化的案例研究 l9.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调查研究 20.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发展调查

21.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 22.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典型调查 23.积极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调查 24.金融风险防范与我国金融业改革研究 2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查 26.农业产业化研究

27.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调查研究 28.名牌战略案例分析 29.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 30.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三、法律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宪政问题 2.宪法监督与宪法解释研究 3.法律赔偿执行难问题研究 4.知识产权法研究 5.信息安全法研究 6.电子商务法研究 7.政务公开制度研究 8.新婚姻法实施后问题研究

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问题研究 10.文化法制研究

ll.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 l2.公司法有关问题研究 l3.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l4.法律援助的实践 15.公益诉讼

l6.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l7.新世纪新时期推进我国行政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l8.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 l9.“三农”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 20.中国反垄断法的理论与实践

四、社会学类

1.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 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3.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

4.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5.单位制度和社会归属感研究 6.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7.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研究 8.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

9.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10.家庭保姆问题调查 l1.社区服务问题研究 l2.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l3.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l4.妇女地位及妇女问题调查研究

15.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l6.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 17.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l8.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调查 l9.农民对土地的意识变迁及其成因调查 20.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救助工作研究 21.城市中农民工现状调查

22.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 23.大众传播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24.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5.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研究

五、教育类

1.学校乱收费问题调查研究 2.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3.第八轮课改的跟踪调查研究 4.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 5.加强中小学国防教育问题研究

6.现代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7.推进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9.调整教育结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调查研究 10.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

11.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l2.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13.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调查

l4.加入WTO、留**和教育的改革开放研究 15.从学生角度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l6.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调查研究 l7.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l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中小学教育 l9.民办教育发展典型调查 20.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调查

六、管理类

1.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调查分析 2.科技企业的战略定位与组织设计 3.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 4.中国银行组织再造实践研究 5.我国私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调查 6.中国家族企业问题调查研究

7.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调查与分析 8.企业、组织、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调查 9.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10.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11.企业在创新中发展典型调查 12.非法传销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13.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法制化、规范化调查研究 14.影响中国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分析 15.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和案例分析 16.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查与分析 17.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18.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调查与分析 19.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和行政改革研究 20.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1.加入WTO后商会(企业家协会)现状调查与分析 2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23.医疗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4.服务型政府建设个案研究 25.城市社区发展调查与研究

第三篇:河南工业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河南工业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

品竞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引导和激励我校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更好地备战全省、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本次活动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竞赛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为:

组 长:王玉斌 卞 科

副组长:张宝强 祝玉华 惠延波 田少君 于建华 梁朗

成 员:各学院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办公室设在校团委,梁朗兼办公室主任。

二、活动主题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三、参赛对象

凡在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均可参加。

四、参赛作品类型

1.自然科学类(理、工、农学类)学术论文; 2.哲学社会科学类(含经济、社会、法律、教育、哲学、管理)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3.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分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4.鼓励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的合作创新项目。

五、参赛作品要求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的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2.作品可由个人和集体申报。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须承担参赛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合作者须是全日制在读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3.参赛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申报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4.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已转让专利的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5.社科类论文要求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要求在15000字以内;科技发明制作要有实物。

六、参赛作品提交

学生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学院,提供学校最终评审的作品不少于10件;学生人数在500人以上的学院,提供学校最终评审的作品不少于6件;其他学院提供学校最终评审的作品不少于4件。

七、活动日程安排(时间均为暂定,视具体情况另行通知)1.宣传动员阶段:2014年6月中旬—7月上旬。各学院把本次竞赛的相关事宜在本学院内进行广泛宣传,并重点动员相关的优秀学生和指导老师积极参加。

2.立项研究阶段:2014年6月—10月。各学院组织学生进行作品的申报、论证、评审、立项、指导等工作。10月22日前将本学院《河南工业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汇总表》(以下简称汇总表)及《河南工业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题申报表》(一式三份)报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拷贝电子版)。学校将于10月底开展评审、立项工作。

3.中期检查阶段:2014年11月,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学院上报的材料,对各学生作品进展及指导教师指导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4.作品初步申报阶段:2015年1月,按照竞赛章程的有关规定,提交参赛作品,各学院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整理、修改、完善,组织对作品进行初审,按作品的质量顺序填写汇总表,推荐优秀作品。5.作品初步评审阶段:2015年3月初,组织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初步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向各学院反馈专家意见。

6.作品修改、完善阶段:2015年3月中旬,各学院根据办公室反馈意见,指导学生正确填写申报书,组织指导老师对学生作品提供指导性意见,学生对作品进行最后的整理、修改、完善。3月22日前作者将参赛作品申报书、作品最后定稿一式3份、交到各学院,各学院将作品连同学院参赛作品汇总表于3月25日前上交到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7.作品评审阶段:2015年3月29日—4月2日。办公室提请评审委员会对各参赛作品进行最终评审,并对优秀作品提出详尽的进一步修改意见。

8.优秀作品进一步调研、修改阶段:2015年4月—6月10日。办公室根据评审委员会意见,组织专家对优秀作品进一步指导,学生对作品再次加工完善。

9.选拔参赛:2015年4月10日—6月10日。学校挑选优秀作品参加2015年5月举行的河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竞赛和10月举行的全国第十四届“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

10.总结表彰阶段:2015年12月。学校根据作品在河南省“挑战杯”、全国“挑战杯”获奖情况,对表现突出的个人、集体进行表彰。

八、资助评审

1.立项评审资助。本次比赛分为作品申报、立项评审、项目资助、调研撰写、结项评审、项目孵化及风险投资等阶段。学校对优秀项目进行经费资助并积极引入风险投资进行后期资助、风投和项目孵化。

2.作品评审事宜由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以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理论性和现实意义为基本评判标准,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科技发明制作类A类和B类作品分别按上述比例设奖。

3.学校终审评审分书面评审、秘密答辩、公开答辩三个环节,学校将分类评审出优秀作品报送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河南省竞赛。

4.评委可以对所评审的作品的资格提出质疑,并提出质疑理由、证据或线索。受到评委质疑的作品,将提交竞赛工作领导小组评定其参赛资格。

九、奖励表彰

1.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省赛和全国比赛的获奖团队和指导教师根据《河南工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进行奖励。

2.2015年12月,学校对先进集体、优秀指导教师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附件:

1、《河南工业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汇总表》

2、《河南工业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题申报表》

校团委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一日

第四篇:关于征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关于征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参赛作品的通知

各团支部、学生社团:

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期间,全国“挑战杯”竞赛组委会将与西安世园会执委会共同举办“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以下简称“专项竞赛”)。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大学生投身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不断造就大批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院团委决定组织开展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征集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赛背景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每两年举办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项竞赛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二、征集作品时间

2011年6月14日至2011年6月21日

三、参赛对象范围

我院各学生组织、协会、班级均可以个人或集体名义申报参赛作品。

四、作品要求

申报参赛的项目以哲学社会科学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为主,组委会提供了参赛作品参考题目(附件1),作品选题一

般应在参考题目内,字数限定在15000字内,其中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获奖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各类别的“挑战杯”竞赛参赛作品不得兼报世园会专项竞赛。

五、申报方式

参照《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桂青联发„2011‟17号)要求,认真填写作品申报书。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

作品申报书可在广西共青团网站上下载。

六、专项竞赛选拔赛实施步骤

1、共青团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委员会(以下简称“院团委”)按专项竞赛要求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步评审。

2.专项比赛不组织现场展示与答辩。第五届“挑战杯”广西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对作品进行评审,选送11件优秀作品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

3.每件作品收取100元的评审费(“西安世园会”选拔赛费用),由院团委上交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为鼓励大家的积极性,院团委将用团费为每位参赛者支付50%评审费。对于初审及再审均未通过的申报作品,则退还申报者相应评审费。

4.请参赛者于2011年6月21日晚8:00前将作品(须为打印件,一式四份)以及评审费一并交到院团委办公室,并将电子档发送至院团委邮箱,逾期不接受作品报送。

七、表彰奖励

本次活动专项竞赛评委将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主办单位向专项竞赛获奖者颁发全国“挑战杯”竞赛荣誉证书。

注:本次活动的具体通知以及申报表格已上传至团支书群共享,如对通知内容有疑问,请于工作时间向院团委委员咨询。

附件:第十二届“挑战杯”竞赛“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参考题目

共青团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附件:

“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参考题目

(一)“绿色引领时尚”主题

“绿色引领时尚”是“西安世园会”的理念,倡导简单而不奢侈,低碳告别高耗,回归自然、不事雕饰,让绿色生活成为追求的时尚。论文内容以“绿色引领时尚”为主题,以环保观念与低碳意识为侧重点,论文题目自拟。

(二)“绿色十条”主题

“绿色十条”是指:安全无害、简约装修;节能减排、低碳出行;省电节电、珍惜能源;珍惜粮食、绿色饮食;按需定量、理性消费;惜水节水、循环利用;低耗高效、无纸办公;提倡有机、减少污染;勤俭节约、拒绝奢侈;植树种花、美化生活。论文内容以相关内容为主题,以其对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的影响及意义为侧重点,论文题目自拟。

(三)“可持续发展”主题

围绕可持续发展相关主题,论文内容以探讨转变发展方式、倡导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等为重点,或围绕世园会等的举办,探讨“世园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世园会对城市建设的推进作用”等,论文题目自拟。

第五篇:关于举办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文库

各学院团委、直属团总支:

为进一步引导和激励我校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决定举办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0年5月—2011年3月

二、竞赛机构

主办: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委员会

承办:福建师范大学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三、参赛对象

全日制在校中国籍本专科生、研究生

四、参赛要求

1、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含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共三大类。其中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参赛学生须在作品申报书封面相应作品类别中划“√”。

2、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个人和集体。凡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工作,作品鉴定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作者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为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为本专科生作品或硕士、博士研究生作品。

3、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国内及省内各种科技竞赛上获奖的作品等不在此列。

4、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仅限本专科学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5、作品申报书中B1表(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中的作品分类栏须由作者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据实填写;B3表(科技发明制作)中的作品分类栏须由作者按作品的发明点和创新点所在类别据实填写。此栏如填写有误,将影响作品的最终成绩。

6、作品申报中的B3表(科技发明制作)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7、参赛作品涉及下述内容时,必须由申报单位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上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五、作品申报

1、作品申报书请登录校团委网站自行下载()。

2、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作品统一用A4纸左边装订,采用标准档案袋密封。

3、各学院将所有参赛作品和《作品申报书》(一式三份,作品须为打印件)汇总后,务必于2010年12月10日前报送校团委,电子文档发送至邮箱:tw@fjnu.edu.cn。

六、评审奖励

1、评审方式。以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理论性和现实意义为基础标准,各学院自行组织评委对作品进行初评,校赛组委会负责参赛作品的资格审查和初审,由校“挑战杯”专家指导委员会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进行预审、终审并提出奖励名单。评审将遵循公平、公正、规范的原则,对参赛作品以适当方式进行公布。大赛将根据作品上报情况分设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三种类别进行评比。

2、奖励方式。根据参赛作品情况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颁发获奖证书,具体奖励额度根据《福建师范大学关于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的实施办法(修订)》执行。

3、获奖作品择优推荐参加2011年举行的第十届福建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

七、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要积极争取学院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做好对参赛作品的组织、指导和学院初评工作。学校将按照各学院建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机制、组织开展“挑战杯”竞赛活动的情况以及学生参加“挑战杯”国家、省、校三级竞赛的成绩,每年评出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在大学生科技节期间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作为学院教学、科研和团学工作成果的重要方面,列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评价体系。

2、加强宣传发动。要加大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大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挑战杯”活动的意义、目的和要求,更加积极地参加“挑战杯”的各项比赛,要吸引教师积极参与指导这项活动,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辛承南 联系电话:22867315

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六日

下载关于举办安徽工业大学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举办安徽工业大学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