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拘一格教语文》读后感
《不拘一格教语文》读后感
《不拘一格教语文》作者史金霞,网名沧海明月,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她爱她的课堂,她对语文课的追求是:让语文课,成为一门有意义的课,成为学生梦想和快乐的期盼,成为思考开始的地方,成为智慧和人性流淌的港湾,成为我的心与他们的心融会交流的家园。
作者结合阅读、写作、实践活动、诗歌、电影等五种语文课型,以大量丰富的教学实录、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以及来自于实践的教学理念,告诉语文老师,只要把学生的成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考量,那么,不管教学什么内容,都会呈现出不拘一格的精彩。这本书共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打破课堂的樊篱----我这样教阅读;第二单元、唤醒沉睡的心魂----我这样教写作;第三单元、弹奏这隽永与活泼----我这样开展实践活动;第四单元、放飞青春的纸鸢----我这样教诗歌;第五单元、和谐的旋律光与影----我这样上电影课。
我这样教写作中,史老师的把写作的权利还给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只是为了完成教材上规定的,学校要检查的篇目,在题目、内容、字数等方面对学生的限制较多。所以一直以来,作文被我当成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每次作文,我都要提前准备很多内容:作文提纲、相关例文、课件等,任你劳神苦心去讲,学生的作文水平却依然是原地踏步,不见起色。学生一听说写作文也害怕,因为写作文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作业,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写一篇,会不会得到老师的认可,自己也没有把握。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作文困境,就在于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没有得到理清:那就是我们让学生写“作文”,是为了什么?史老师说:“如果,我们让孩子们把‘写作’当做每个人自己的事情,让‘写作’成为使孩子的自我日益舒展饱满的一种生活过程,而不是为了完成‘作文’的任务,尤其不是为了揣摩教师的喜好心思而去作文,那么,写作本身,对于孩子还会不会这么厌烦?批阅过程,对于教师还会不会成为苦役?我们的写作教学还会不会成为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单调的沙漠?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他们说得多好啊!所以,让我们向‘作文’挥手,请‘写作’回归吧!是呀,只有我们把写作的权力归还给孩子,孩子才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和生活的意义。
史老师不但自己尊重孩子的差异,接受孩子学习之间的差异,更注重抓住时机引导其他孩子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史老师会每天阅读孩子们的随笔本,每个孩子的随笔每周大概是两到三篇,她一般带两个班,每班90人。史老师的阅读量该多大,可想而知。她还不仅仅是读读而已,她会在每篇随笔上写下自己的“心得”,或鼓励,或赞扬,或提醒,或交流……孩子们就在这样和史老师的交流中渐渐“成长”了,渐渐成为了有思想、有见地、有担当的人!史老师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也享受到了极大的乐趣,因为她不是在批改作业,而是在和一个个心灵进对话,在引领一个个生命走向完美。
作为史老师的学生,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史老师的珍视,足可以让他们迈过成长过程中的任何阴霾和风雨。而作为史老师,更是幸福的,因为“美好的瞬间,真挚的情感,诚挚的反思,纯洁的心灵,感谢他们,让我再一次领略到做一个教师有多么的幸福!”
第二篇:不拘一格选人才
仲祖文:不拘一格选人才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最近,甘肃省武威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短缺的实际,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一批青年英才,志愿到武威工作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通过严格的公选程序,以知识测试、面试、差额考察、差额推荐、差额票决全部第一而中选。这充分说明,用改革思想和创新办法不拘一格选人才,有觉悟、有知识、有为人民服务决心的年轻人就可以脱颖而出。
不拘一格选人才,必须有敢为事业用人才的胆识和气魄。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周文王渭水访贤,萧何月下追韩信,刘玄德三顾茅庐,不拘世俗,唯才是举,成就百年大业。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切实转变落后的、保守的、陈旧的、片面的人才观念,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爱护人才就是促进发展、浪费人才就是贻误发展的思想,使人才得到充分尊重、合理使用,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贤愚一概,必与格合”,失去的是人才,耽搁的是事业。
不拘一格选人才,必须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青年英才。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大批年轻干部能够不断涌现出来,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选拔青年英才,既要尊重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又要尊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特殊规律;既要按政策规定办事,又要对特别优秀的青年英才留出“快车道”。
不拘一格选人才,必须用改革的办法选人。小平同志讲,选贤任能也是革命。古往今来,选人靠一人之智、一人之明,靠“伯乐相马”,往往视野受局限,识人也不够全面。只有以天下人之眼观之、以天下人之耳闻之,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充分尊重群众的选择,才能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断加大竞争性选拔工作力度,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拔到最适合的岗位上。
不拘一格选人才,必须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大胆探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束缚人才成长的陈旧观念,优化社会、舆论和政策环境。要讲台阶而不唯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既重数量更重质量,提高选贤任能的公信度。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更多年轻人志愿到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干事创业,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良好局面。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最近,甘肃省武威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短缺的实际,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一批青年英才,志愿到武威工作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通过严格的公选程序,以知识测试、面试、差额考察、差额推荐、差额票决全部第一而中选。这充分说明,用改革思想和创新办法不拘一格选人才,有觉悟、有知识、有为人民服务决心的年轻人就可以脱颖而出。
不拘一格选人才,必须有敢为事业用人才的胆识和气魄。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周文王渭水访贤,萧何月下追韩信,刘玄德三顾茅庐,不拘世俗,唯才是举,成就百年大业。在科
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切实转变落后的、保守的、陈旧的、片面的人才观念,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爱护人才就是促进发展、浪费人才就是贻误发展的思想,使人才得到充分尊重、合理使用,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贤愚一概,必与格合”,失去的是人才,耽搁的是事业。
不拘一格选人才,必须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青年英才。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大批年轻干部能够不断涌现出来,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选拔青年英才,既要尊重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又要尊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特殊规律;既要按政策规定办事,又要对特别优秀的青年英才留出“快车道”。
不拘一格选人才,必须用改革的办法选人。小平同志讲,选贤任能也是革命。古往今来,选人靠一人之智、一人之明,靠“伯乐相马”,往往视野受局限,识人也不够全面。只有以天下人之眼观之、以天下人之耳闻之,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充分尊重群众的选择,才能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断加大竞争性选拔工作力度,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拔到最适合的岗位上。
不拘一格选人才,必须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大胆探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束缚人才成长的陈旧观念,优化社会、舆论和政策环境。要讲台阶而不唯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既重数量更重质量,提高选贤任能的公信度。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更多年轻人志愿到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干事创业,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良好局面。
第三篇:不拘一格爱人才
爱心教英才妙语育栋梁
汤阴一中:于卫红我在一所普通的县级高中教学,根据老中青结合的原则,学校把我这个有近20 年教龄的老教师和几位青年教师分到了同一个年级备课组,在平时的言谈话语中,常听见老师们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师生越来越难相处了,还不时见到有的老师气呼呼回来,把书摔到办公桌上生闷气的情况。问其原因,也多是:“觉得平时对学生挺好的,讲课下很大功夫,批改作业够仔细„„可他们就是不领情!上课的时候还玩手机,没收他不给,批评他还顶嘴,真是丢死人了„„每次上课总有一种‘与狼共舞’的感觉,不小心就可能与学生发生冲突。”其实,在我看来,只要知道如何去爱学生,就一定能与学生相处好。爱他们就多关注他们
由于高考模式的影响,进入高二后要进行文理分科,这样一来,不可避免的就要重新分班。接手一个新班,就要以自己的学识修养、教学方法征服一批新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快的适应新老师新环境,但也总有那么一两个学生比较怀旧,对原来的班级原来的老师非常依恋,对新任老师甚至怀有抵触情绪,怎么办呢?唯有关注他们,让学生迅速喜欢新的班级,用“特别的爱”让学生迅速成为新老师的麾下一员,以便于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我班有一个学生姬瑞敏,刚分来的时候,上语文课从不抬头,而是自顾自的看书,作业也不做。观察了一段时间,又询问了她原来的同班同学,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姬瑞敏同学在原来的班级时,她的作文时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诵读。分到这个班后的第一次作文就被我冷落了,从此有了心结,不再喜欢上语文课。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开始寻找时机,以期能够消除她的敌意,将她有了皱褶的内心熨烫平整。还好,机会很快就出现了。在写作第四周的作文“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时,这个小姑娘的才气终于爆发出来。在写下评语时,我诚恳的称赞她:你的作文读来如饮醇酒,甘甜爽口,回味悠长;如观大潮,汪洋恣肆,吞吐古今。人说“文如其人”,我想这样的文章一定出自一位有胸襟有气度有远大抱负的奇女子之手,我期待着看到她光辉灿烂的作文,更期待着看到她神采飞扬的做人。并在后面画上了紧紧相握的两只手。作文发下去之后,如你所想,她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
爱他们就多尊重他们
尊重源于心灵,体现于言行。受到别人的尊重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学生的课堂表现,有时候确实与我们的期望相差一大截,即使他的回答与老师的提问风 1
马牛不相及,我们也不能漠然置之,甚至讽刺挖苦,让他很失败很扫兴很没面子的坐下,从而带着一种语文课上的挫折感走出我们的课堂。遇到这种情况,我首先想到的是尊重学生,想方设法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他们热情的鼓励。比如一名叫申衡的同学读课文不流畅,我就说:“申衡的音质太美了,一点不亚于新闻联播主持人张宏民和王宁,我看他如果能像主持人赵普那样,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播音与诵读水平,将来的前途未可限量!”如此一来,这位同学就美滋滋而非灰溜溜的坐下了。以后的课堂上再点名让他读课文,不仅再也没有出现过磕磕绊绊读不成句的现象,而且音量适度,语速适中,感情充沛,真的就奔着播音员的水准去了。
爱他们就多宽容他们
有些时候确实是学生不努力,有些时候是扰乱课堂纪律,总之,只要不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犯了错,那就不应总是疾言厉色,要常怀包容之心,寻找合适的机会予以纠正。我班有一个同学叫原征,经常上课迟到,问其原因,总是说:我是学校卫生部成员,去检查卫生了。最初的几次,我都没有说什么就让他回座位了。有一次,原征气喘吁吁跑上四楼,正好踩着铃声走进教室。我让全班同学静下来,趁机隆重的“表扬”他:“同学们,自我教大家以来,第一次看到原征同学按时上课,原征同学身为学生会干部,“日理万机”,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上课,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次又能如此守时,更加令人心生敬意。希望保持!”原征脸红了:老师,你就别再取笑我了,以后我不会再迟到了。在大家善意的笑声中,原征的内心受到了触动,以后上课,就真的没有迟到过。
爱他们就多信任他们
有一次检查阅读作业,发现学生的作业大致有三种情况:有的同学很听老师的话,要求做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且书写认真、一丝不苟;有的同学则又删又减,勉强做完;而更有一些同学,就不光是保质保量的做完了所有的作业,而且在阅读文段上勾勒批画,圈圈点点,一看就是融入文字下了功夫的。说句实在话,班里有几个同学是恒不做作业的,这次竟然也做了,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记得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的名言:“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的成绩是标志,而对另一个孩子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绩,教师要善于确定自己的学生在此时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所以检查过后,我有意对全体同学提出表扬:“这次咱们班所有同学的表现都让我满意,其中一类同学是天生的领跑者,做什么事务求最好,有精英意识,不仅在数量上达到要求,而且静思深想,举一反三,步入了高层次的阅读境界,用这样的精神做事,则无事不成,用这样的态度做人,则无人不服。对于这类同学,我敬慕之极。第二类同学是人生的赛跑者,争先恐后,各尽所能,将自己份内之事做足做好,这类同学踏入社会,必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深得领导和同行信任,做成某一行业的佼佼
者。这一类同学,我佩服之至。第三类同学最不容易,他们从不做作业到做作业,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暂时落后到努力靠前,从学习的谷底立志攀上学习的大山,他们都战胜了惰性,超越了自身,我对他们,有理解、有鼓励、更有欣赏。以后大家都要向他们学习,不断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这样一来,既表扬了那些作业非常优秀的同学,又对暂时落后者给予了充分的信任,还从不同层次对大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到“一石三鸟”的功效。从而让我的学生们都能在追求的路上找到坐标并永不懈怠。
爱他们就多表扬他们
法国教育家卢梭有言:“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
一位教育家曾说:既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有一个孩子因为表扬过多而变坏的例子,就说明我们的表扬还不够。
恰如其分的表扬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促使他们不断向更好的方面发展。每一届学生中,每一个班级里,总会有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卓越的表现令人惊羡。记得在五班听课时,要讲的新课是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听过范读后,张老师让一名男同学试读一下。这位叫田风的男同学站起来,语出惊人:老师,让我背诵吧。然后,感情饱满,字正腔圆,一字不差的背诵了这首长诗。说实话,因为刚刚接触新教材,面对很多新的篇目,我们老师也是现学现卖。这首长诗,我还没有尝试过背诵,这位同学却能走在教材的前面,不管怎么说都令人欣喜异常。张老师面带微笑,说道: “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你用自己卓越的表现印证了这些话的正确,在这一点上,你已经超越了自己的老师,我佩服你!由衷的赞美换来的是学生的信任和加倍的努力。
我一直认为,只要你真心的为了学生,真正的热爱学生,你就会怀抱一腔热望去研究学生,睁大自己的双眼去寻找一切帮助学生成长进步的机会。我深信,学生不会因我的关注尊重宽容信任赞美而堕落。相反,在真诚和富于智慧的关爱中,学生会攀的更高,行的更远„„
2011年11月30日
第四篇:不拘一格用人才
不拘一格用人才,是胆识更是责任
国以才立,政以才出,业以才兴。企业的发展要靠人才支撑,稳定要靠人才保障,未来要靠人才创造。要放宽眼界看人才,优先精心育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以人为本爱人才,创新机制留人才。
认识看待人才,领导干部要有一种宽广的视野。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坚决破除有学历的是人才,没有文凭自学成才的就不是人才的观念;破除有职称的是人才,有一技之长而没有职称的就不是人才的观念;破除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是人才,在非公有制经济等领域工作的就不是人才的观念;破除在城镇生活工作的是人才,生活工作在农村的就不是人才的观念。
人才成长,培养为要。要坚持一般人才立足区内,高层次急需人才面向全国。引进“飞鸽牌”人才不可少,培养“永久牌”人才更重要。要善于当伯乐,注重从教学、科研、生产和经营一线中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着力培养造就青年人才,及早选苗、重点扶持,使大批青年人才源源不断地成长起来。
人才价值,以用为本。不拘一格用人才是一种胆识、一种责任。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要扬长避短,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在用其所长中补其所短。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唯才是用,唯才是举,大胆使用优秀人才,为人才找到最佳坐标位置,拓展广阔发展空间。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要倍加珍惜、倍加关心、倍加爱护。要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深造有时间、发展有空间。要包容人才,包容个性,真诚宽容失败,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伸出保护之手。
第五篇:不拘一格提拔年轻干部
不拘一格提干部,公开透明得民心
近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备受争议的是提拔干部的年龄是越来越小,级别是越来越高,过程是越来越扑朔迷离。有29岁湖北省宜城市市长周森锋,年仅25岁的美女镇长牟阳,还有炒的沸沸扬扬的29岁河北省馆陶县代县长闫宁。许多人质疑他们能否承担起干部年轻化的重任,也有许多人质疑这样“不拘一格”的火箭式提拔有多少暗箱操作?
干部年轻化是党的一项重要用人原则,实行干部队伍梯级配置,是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保持干部队伍战斗力生命力,实现新老干部合作与交替,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和效能,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干部年轻化是大势所趋,年轻干部思想上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工作中有冲劲儿、有干劲儿、有拼劲儿,思维活跃,精力丰富。如果年轻干部的确有能力、工作的确有实际成效,那么破格提拔无可厚非。但是,反观我们这几位处在风口浪尖的年轻干部,确有让人难以信服的疑点。譬如周森峰“论文造假”、牟阳“30岁以下”、闫宁“简历被列为机密”,这几个疑点,实在难以让群众信服、人民满意。
不拘一格提拔年轻干部,一方面是干部年轻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重视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对广大年轻干部的极大鼓舞、对老干部的温和敦促,对我国干部队伍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要让干部年轻化真正的发挥作用,保证不偏离初衷、走向正道,还需要将提拔过程公开化、透明化,建立行之有效的选拔制度,加强监督,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拨出真正有才能、有绩效的年轻干部,从而让人民群众信任、党员干部信服,提升政府公信度、提升政府工作效能。
除了选拨过程需要公开透明等这些“外因”,我们的年轻干部更应该不断塑造“内因”,提升自我,强化理论水平,增强业务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使自己具备提拔的实际才能,用工作能力和工作实效来证明自己。同时,作为年轻干部既要积极上进,又要做到脚踏实地,让自己提的有底气,升的有民心。
况场镇 朱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