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提高农村初中生作文水平方法
浅谈提高农村初中生作文水平方法
本学期我接手的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从学生的第一次作文、日记、周记、第一次语文考试的作文情况来看,发现班上学生在作文时存在以下问题: 一.审题不清
学生拿到作文题目时,抓不住题目的重要和要点,写出的作文大多试偏要求的,这种现象在语文成绩差的学生身上很普遍。就拿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题目《这就是我》来说,这个题目的要写的是“我”,而不是别人,也不是其他什么的故事,但在我批改作文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学生写的是别人的,出现这个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审题不清,导致中心把握不住。
二.材料陈旧
农村学生接触外界较少,学校的图书馆藏书量又少,阅览室的报刊杂志陈旧,能提供给学生作文的材料自然很少了。所以学生作文时只能多次利用一个陈旧的题材:我在上学的途中怎样帮助小同学等等,写多了,味道都是一样的,写不出新意,还有的因为没啥材料写,就胡乱编造材料行文,结果造出了内容空洞,缺乏感情的作文来,很是让我们教师无奈。
三.错字、语病连篇
农村学生的学习资源匮乏,可阅读书籍少,拥有最起码的语文学习工具-字典的学生都比较少,而学生主观方面也存在原因:不注重对字词的积累,大多数学生平时的交流都是讲方言,因此学生作文中常常有很多的错别字以及方言语法结构的句子。
四.详略不当,结构残缺
初中学生接触的事物形形色色,但由于受到他们自身表达能力的影响,学生在作文 时既想写这个内容,又想写那个内容,写了这件事,又忘了那个事,生怕那个事情没有表达出来,而最终写出来的作文可能就存在着详写了与中心无关的内容,而忽视了把握与中心关系密切的内容,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内容繁杂而空洞,中心不突出。还有更严重的现象:有的学生在写一些作文的时候,由于把握不了详略,结果就是罗列现象,这样的作文让读者读起来感觉很乏味。许多学生的作文结构也做不到清晰,有的学生作文开头就是一大段,没有及时的做到点题;也有的学生文章不管写多长,正文部分就是只有很长一段,有的学生没有对文章进行结尾,因此,学生的作文结构残缺严重存在。
总之,农村学生作文很不成熟,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做许多努力,总结出了解决学生作文存在问题的策略,下面我就来简单谈谈我的做法:
一.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对作文的安排是毎个单元写一次大作文,我们老师可以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地布置适合学生写作的作文题目。
二.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周记
坚持写日记、周记非常重要,日记、周记写多了,就能做到熟能生巧,在训练中不断改进,在训练中不断提高。
三.注重作文的批改和讲评
作文批改是老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老师的批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不足与亮点,从而在下次作文中提高写作水平。批改作文应该做到细中求精,既要有旁批,又要有总批,最好能找学生面批,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批改的方式也可以灵活多样:可以由老师
批改,可以让学生相互批改,也可以给学生自己批改,但学生互改和学生自改的前提是教师已经教给学生批改的方法和技巧。讲评环节也不容忽视,教师讲评作文,应选劣文和佳文共同讲评,并且引导学生参与点评,从而找出作文的差距,以此提高学生本身作文的能力。
四.鼓励支持学生大量的阅读有益的书籍。要求每位同学每周在图书室借阅一本关于写作的或古今中外的名著,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二篇:如何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5000字)
如何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初中阶段的作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比起小学作文从形式到理论都需要一种飞越。而现阶段初中学生的作文,一直是令所有老师棘手的问题,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低;写能力低下,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初中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更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那么如何让中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话可说呢?下面把我的作文教学上不成熟的做法在分析作文现状后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 分析现阶段作文现状
从老师来说,当前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和成绩,就教给学生一些应试作文的方法。把作文固定成几类:三点式、分类式、开头式、结尾式等,甚至给几篇例文给学生背诵,以应付考试,但正是这种方法使得学生作文雷同性的越来越多,这几年来的中考、高考的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难道我们的学生这样会写新时代的“八股文”不是应试教育的一种悲哀吗?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及教师的评价、评估没有一套好的方案,由于中考的指挥棒,追求高分仍然是每所学校趋之若鹜的事。就作文教学来说,大部分的语文教师都知道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靠的是多积累和多写。但教师们为了追求升学率和成绩,想尽方法搞一些所谓的提高作文的“格式”和“技巧”来训练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生学习能力、智力等的发展,也造成他们学习写作能力畸形的发展。
从学生来说,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与否对成绩影响不大,作文
只要把字写得漂亮就可以得高分;还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太大,生活单调,作文缺乏热情,作文时就说些空话、假话,表现做作,不能真实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文内容单薄、语言苍白、毫无感情抒发;有的寻章摘句,机械模仿,甚至胡编乱造,感情失真失度。学生对付作文形成了“套子”模式。如思维套子;选材套子。还有的学生拿到作文题以后,更是无从下手,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架势。对作文他们是既害怕,又无奈,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境地。
二培养学生学生写作情感,感悟生活。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作文作出了要求:要说真话,抒发真情实感。然而,在我们传统作文教学中,忽视了作文内在审美价值,扼杀了学生的悟性、灵性和思维创造能力,功利色彩浓重,致使有些中学生的作文矫揉造作,没有真情实感,写的都是些与自己的年龄结构,心智水平不相契合的文字。而一篇好的作文犹如一部精彩的影视作品,留住生活的精彩,让人感受人间的真情.那,末,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呢?这是大多数同学都要求回答的难题:
1丰富生活,增加积累
这是针对那些对生活缺乏体验的人来说的,让他们在人生百态中体味作文的乐趣。培养学生写随笔的习惯,学生的随笔写作往往是性灵之作,洋溢着作者的真实情感。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随笔可采用以下手段:
(1)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情。并及时记下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意识。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之后,启发学生:你们也为人子女,你的目光曾在双亲的身上停留过吗?你曾为父母为你的无私付出而感动过吗?激发之后,给学生一段时间去体验,然后在学生有了相关的情感体验后着手写作,就会有真情涌动!
(3)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唤起学生潜意识中的与作文内容相关的情感体验。如观看影片的片段,听歌曲等方式,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状态中回味生活,激发感情。
2、在唤起阅读情感的同时再次唤起学生的写作情感:
课内阅读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主阵地,应坚守这一主阵地,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教材在写作情感资源的开发和配置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老师碰到有不少的学生平时很少看课外书,特别是语文课外阅读方面的书籍,有的甚至除了课本之外,没有一本课外阅读材料,写作的知识贫乏,甚至连句子都写不通顺,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记流水账。或者刚开了个头,凑完字数以后,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洞,因此对作文望而生畏。所以,为了让学生改变这种害怕作文的现象,做到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的地步,平时要多进行阅读积累训练。
首先老师要对课文的重组和再创作。对作品的再度创作既可满足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帮助学生通过再创作进一步理解作品。重组的方式各不相同,可以变换文体,也可扣住作品进行扩写或缩写。然后老师还要对课外阅读进行评点或交流。开设阅览课后,布置学生写随笔,对阅读内容交流点评,发表见解;并组织学生分组交流,派出代表,开好全班读书报告会。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锻炼了他们的思想,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激情。
最后还要加强相关话题的思考与写作。结合学生的阅读(包括观看电视、电影)的心得及平时讨论的热门话题,提供相关话题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思考。
(3)模仿是最好的老师
仿不是简单的照搬,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它既降低了作文的写作的难度,又会使学生有写作的榜样。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应该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即使刚开始时的机械模仿,也应加以表扬和肯定,使他们产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学生学了课文,可以模仿写作,使学以致用。例如学生在学完鲁迅先生所描写的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后,可以鼓励他们模仿写一篇人物肖像的小作文,要通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的描写,表现这一人物形象性格。有很多学生仿写很成功,把课文写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虽然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开始起步时,可以进行模仿,但入
门后,必须脱离仿写,走创新之路,追求自己的写法,有自己的特点。
(4)鼓励学生创作发表
任何人要想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写出优秀作文进行发表。例如学生写出好的作文以后,教师要积极鼓励并推荐他们把自己的作文送到学校学校报刊编辑小组,让他优秀作文得以发表。这样,会极大地刺激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从作文中找到自信,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创作的积极性。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多读多写,提高作文水平,才能解决长期困扰语文界的一大难题。
三 培养写作兴趣 激发写作热情
要想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明确作文教学目标,改进作文教学方法
教师要明了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从生活中合理选择素材,安排材料;(3)以写记叙文为主,叙议并举;(4)根据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5)借景抒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6)用联想和想象,丰富文章内容;(7)写人记事,立显个性;(8)学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9)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事物;(10)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11)写常见的应用文;(12)扣住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写简单的议论文。所以教师要在作文训练形式上记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国作文教学的一般过程是: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整个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创造性无法得到发挥;而我们教师应尽量避免这种过程,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取材——构思——记叙——推敲——评价,它的特点与学生的写作过程相一致,整个过程体现的是“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创作个性得到良好地发展。在不同文体的训练形式上,大多数语文教师目前仍采用传统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单线文体训练,彼此之间仿佛是独立的学科;而我们应该采用不同体交叉的综合训练方法,三种文体相互穿插,相互渗透。这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能力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规律,是作文教学的共同发展趋势。
采取多样的,灵活的作文批改方式。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作文教学就不可忽视。从指导写作到作文批改,教师都要精心备课,力争做到省时得法。
(1)教师精批细改 精批细改要求的是“要有启发性,能收到举一反三的功效”的批改质量,而不是教师在作文本上批改的数量。应为每一次作文训练目标是具体的,较为单一的,不可能在一次作文批改中
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在一次作文训练就能达到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效果。作文训练是阶段性和连续性有机结合的过程,只有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分步实施,才能一步一步地接近和达到目标。为此,教师对作文的批改不可能每个学生的每篇作文都全面地具体地精批细改,这样会使每次作文训练的要求笼统,学生不易把握训练重点,相反使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此次作文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况且每篇作文都采用一种批改,也就达不到批改的目的,发挥不了批改应有的诱导,帮助和激励学生努力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允许对每个学生的每篇作文都“精批细改”。而教师在批改中要注意:
1、通读全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划出文章的病句和错别字。
2、逐句逐段地对文章进行修改,适当加上眉批。眉批写在作文的边框空白处,不要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乱涂乱改。
3、复阅全文,纵观整体,写上总的评语并评定分数。
4、做好评改记录,记下评改时发现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阅读的感受,摘抄典型素 材,为讲评作文做好准备。
(2)学生自改 引导学生学会自改作文,可以提高语感水平,增强写作的自控意识,巩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在批改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作文评改采 用百分制。
2、用红笔评改。要有条有理,绝对不要在作文本上乱勾乱画。
3、统一修改符号:错别字圈出并改正在边框空白处,病句划线并在线末打上问号,好句佳句划上波浪线,其余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
4、请按量化标准分项给分,最后算出总分并写好评改评语。作
文评分一律写在题目右边,批改日期一律用汉字写在总批的右下边,书写要工整。由自改片断逐步过渡到自改全篇,是一种飞跃,让学生修改一篇完整的文章,首先要引导学生统观全篇,总体考虑,从大处着眼。如作文的中心是什么,合乎题意吗?所写材料是否能表现中心,是否把突出中心的部分写具体了,等等,然后再对症下药。当初稿写成后,培养学生朗读初稿的习惯。这是朗读自改法。有些错别字、漏字、病句、笔误,只要学生多读几遍,就能发现,并纠正过来。还可以把作文读给同桌听,旁听者更容易发现问题。教师对学生修改后的作文,通过批语和修改符号指出问题,这样长期坚持,学生自改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总之,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依赖于学生持之以恒的多读,多说,多思,多写才可能收到效果,它依赖于教师长期耐心点鼓励引导。
第三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
摘 要: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因此,写作也倍受广大学生、教师、家长的重视,作文教学自然也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然而,当前初中写作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它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而我们农村初中更是如此。本文针对初中生写不好作文这一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几点做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目前,一部分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偏低,有的可以说是相当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改变目前这种作文的现状,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阅读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的这句话说出了积累的重要性。作文教学要大量而广泛的阅读,尤其是阅读中外名著。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的方法,在教学中还要提醒学生写提要写随感和做剪贴。比如有时候所需的内容太多,无法详尽摘录,那就可以用提要把所需的内容概括进去,或者当自己读一篇好文章受到启发,产生一种新认识,就可以以随感录的方式记在笔记本里。如果你能够坚持不懈的做到这些,你肯定会有极大的收获。不过,千万别忘阅读积累素材的一个最方便的渠道――语文课本。如能够充分挖掘课本里涉及到的人物、事件的内涵,我们就会发现它其实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素材之源。
二、积累生活
单凭阅读积累写作素材还不够,还必需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歇,溪水自然活泼地流过不停。”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写作要从生活中多积累。要想写出好作品,就必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有些同学总认为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奇,没什么可写。其实不然,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的好:“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采掘生活中的闪光点,留意你身边的任何一件事情,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情,通过你的联想和想象,发觉他们的内涵并作以描绘、笔录,将他们作为写作的原始部分储藏起来。到了作文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根据文章立意的需要,提取出来“组装”。只要我们能够认真采掘生活的源泉,积累丰富的素材,“灵感”的出现也就不是不可期的。
三、培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也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写作也不例外。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前,有些教师不管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每次作文都对学生给出硬性要求,如字数必须达到600字,否则重写,于是,那些写作能力差的学生为了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只好不断重复相同或类似的语句,结果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D?D又臭又长,有的学生干脆抄袭,敷衍了事,还有的甚至懒得动笔。结果,不少学生都产生一种惧怕作文的心理,每当作文时,不是唉声叹气,就是怨声四起。面对这一现状,教师无不摇头叹息,也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使学生喜爱作文呢?我认为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给予不同的要求,让学生每次作文都感觉到自己能够达到要求,乐意去写,然后,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不断修改,通过多次的修改,学生感觉到自己越写越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尝到写作的甜头,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自然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学生的兴趣一旦得以激发,学生乐于写,写作水平也自然会逐渐提高。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若是“乐之者”,还怕不愿意主动动笔写吗?
四、“模仿”作文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中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为了诱发兴趣,要给学生以写的自由与自我表现的机会,还要运用评价激励机制,多肯定成绩,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另外,老师对典型文章的分析讲解也可诱发学生的写作情绪。学生从范文中的人物形象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从范文的事与理会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从范文的精妙构思,设计自己文章的框架……从多方面受到启发,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将自己的感受倾之于笔端。
五、注重评讲
作文评讲,是作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也是作文教学的延伸。首先要整体介绍,先介绍本次习作的总体情况: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不足之处在哪里,该怎样做才能改正不足之处。然后是读懂批改。一篇作文,教师花了许多心血批改好了。怎样把教师的心思传达给学生?这就要指导学生读懂批改。要让学生看懂老师改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改,这样改后比原文好在哪里;眉批是什么,总批是什么,为什么这么批。自己如何修改会更好。其次是表扬佳作。表扬佳作时,不但要表扬那些好作文的学生,还要在班中朗读他们的习作。或整篇文章,或某个段落,或几个句子,或一个词语,甚至一个标点,只要是好的,都应表扬。在朗读时进行适当的点评,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这个段落、这个句子、这个词语、这个标点好在哪里。从感性上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积累一些写作方面的知识。有条件还可推荐投稿。对于那些优秀作文,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或选入班级优秀作文集,或向报刊杂志投稿,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这样做,能形成良性循环,对提高班级的整体写作水平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总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主动写、乐于写,而非被迫写,应该“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最后,只要我们潜心研究,汲取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提高写作教学质量的新途径,相信必定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参考文献:
[1] 谢佼.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09,5.[2] 郭顶标.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目标[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7,10: 66-67.[3] 龚肇兰.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4: 014.[4] 于远达.我的教育思想[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5] 孙自强.初中议论文写作指导的一点体会[J].青海教育,2009(9): 39-40.
第四篇:初中生如何提高英语作文水平
初中生如何提高英语作文水平
韩祥耐
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写作是十分困难的。那么,怎么才能写好英语作文呢?如何才能提高英语作文水平?
大家都知道,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依赖的。写是英语学习者输出信息的过程。你占有的语言材料越多,写起来就得心应手。而初中生的写作要求不是命题作文而是指导性或控制性写作。也就是说是给一定的材料、汉语提示、图表、图画写作。它的要求是:内容要点齐全,句子通顺,上下文连贯,基本没有语法错误。
大家写作时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根据要求何提示列出内容要点。
二、把要点用英语句子的形式表示出来。
三、根据题的要求排列句子的顺序,并加上适当连词如: and、but、or、first等,使文章连贯。
四、检查并纠正文中的语法、单词拼写错误。
五、看看是否符合字数和人称等要求。
六、格式要正确、书写要认真。
当然,写作时会遇到表达不出来的情况,这是很正常的,但不要紧,可以换一下表达形式或者用几个简单的句子来表达。
另外,也可以用写英语日记的方式来训练。
第五篇: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
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
随着中学英语新教材、新教法的运用,加上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正常开设,初中学生英语听力落后的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从近几年初中英语中考中我们发现,在听力、词汇、语法、阅读等项目中,听力仍属弱项。提高学生听力水平不但影响到学生的中考成绩,更关乎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已成为摆在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目前的一项迄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在学生听力培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语言问题
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充足的词汇量及相关的语法。因为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具体问题有:语音障碍。有些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就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特别是对同音异义词难以辨别。英美语音差异。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有差异,在语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我国英语教学基本采用英国语音教学体系。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逐渐增多并有流行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语速障碍。中学生平时学习都以课文磁带为准,速度较慢,如果再遇到一些语速较快的连读、弱读、重读、爆破、重音转移等有关语音语调变化的听力材料,便无所适从,所以平时训练时就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向大纲要求过渡。词汇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大小,掌握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听力理解。
(二)文化背景知识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搞好听力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同时,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如果这方面知识贫乏,就会影响听力。文化背景可分为两大类: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主要包括社会文化习惯和民族文化特点的交际用语和词汇,比如姓名(Name)、打招呼(Greeting)、感谢语(Thanking)、告别(Farewell)等,中西方表达不尽相同。
(三)母语干扰的问题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以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四)听力习惯问题
听力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每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就会跟不上语速。
(五)心理因素的问题
听力理解过程也是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认为,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易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受影响。另外,外部环境也有影响,如在教室、语音室与户外听的效果不一样。
二、训练学生听力的策略
(一)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把好语音关。音标基础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其次注重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最后要鼓励学生多记忆单词。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最好是根据拼读规则来记忆。
(二)创设情景,营造生动活泼的听力氛围
教师可创设小的舞台剧,利用丰富的表情,必要的姿态语,帮助学生去理解。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经常进行视听结合的训练
把眼看和耳听结合起来,训练学生听英语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促进学生耳听意会。初中英语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实物图示。在每单元对话教学中可采取视、听结合的方式,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同时重点突出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加强英语课堂听力教学力度
尽量用英语授课。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语言组织教学,可适当运用母语。让学生多做如下练习:听音表演,教师播放录音或范读听力内容,学生根据相应信息作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听音跟读,教师在播放听力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模仿录音跟读并反复练习。听音回答,在播放听力材料之前,教师提出若干道相关问题,然后放音,听一、二遍之后要求学生在听清的基础上做出回答。听音听写,第一步是听录音或教师朗读材料,学生只是听,不写;第二步教师按照意群朗读一遍,学生跟写;第三步是教师朗读第三遍,使用正常的语速,学生检查听写。听音复述,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转述。这是一种在听力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再创造活动,比较适用于初三学生。听音讨论,当学生通过两次对文章的感知之后,教师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训练题,然后再分组讨论答案。通过讨论,可相互补充,相互帮助达成共识。如遇争论不一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再听有关材料的相关内容,直到听懂为止。
(五)开辟课外练习听力的天地
听对话、课文原声录音磁带。
听自己朗读,课文的录音,相互比较,找出差距。
定时收看电视英语小节目,于情景中培养听力。
成立校园广播站,用英语播放学生熟悉的东西,好人好事,生活故事,校外见闻,力求短小精悍,浅显易懂。
成立英语兴趣小组,举办各种第二课堂活动。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激发兴趣,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培养听说能力。经过调查和研究,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外活动有:观赏英语节目。英语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方收集资料,如英语节目的录像带,影碟等。因为我国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缺少与native?speaker直接交流的机会,观赏英语节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语感。其次,随着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我们可使用英语资料片进行听力训练。演唱英语歌曲,英语歌曲普遍具有悦耳动听、旋律优美、歌词生动形象等特点。经常收听英文歌曲是锻炼听力的好材料。听故事很适合那些读得好而听力差的学生。教师选择一个有趣的故事,尽可能适合学生水平,每天大声给学生读一段或一章,学生只需要听故事,老师随时写下学生听不懂的词语。这一活动深受中学生喜爱。他们通常希望听到日常生活故事,因为会产生像看电视连续剧时所产生的兴奋。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活动,如“英语口语擂台赛”、“英语朗读大赛”、“英语会话演讲大赛”等。
总之,要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就必须做到多听、多说、多读、多写,持之以恒。只有做到这些,就一定能克服“哑巴英语”现象,英语听力水平定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