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
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
农村小学生畏惧作文历来如此,课程改革以来,教师采用多种方法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写作。
一、增强自信,激发兴趣。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心,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写出来,让学生知道作文并不难。
二、贴近生活,写出农村特色。熟悉的便是容易的,容易的就不会感到畏惧,所以,我从两点出发:
1、挖掘农村资源。
2、走近大自然。
三、加强阅读,厚积薄发。
四、交流欣赏,体验成功。我询问了同校的语文老师,较多老师认为学生对作文表现出畏惧心理。那么,该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小学生要‚激发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写作的动力。语文课程改革以来,教师逐步改变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
一、增强自信,激发兴趣。
农村学生大多数生活在农村,或多或少存在有自卑感。他们对城市孩子存有崇拜心理,认为城市孩子见识多,写出的作文就新鲜有味。针对农村孩子的特点,我在作文之前重点树立他们的作文自信感。
首先我让他们明白,作文是写在纸上的人和事,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写出来,也就是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心。例如:我在教三年级学生习作时,结合单元专题,课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在想一想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作文课上,我先讲了《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的故事,接着又播放《烛光里的妈妈》。一曲母亲的赞歌后,我发现这些孩子们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有两位小男孩的眼睛红红的,也有的已动起笔来,‚沙沙‛地写着,解雨晴同学的《母爱》尤为感人,其中有这样一段:
‚母亲的爱就是金子。‛这一段时间,妈妈常常到河里扒石子,你知道妈妈为什么扒石子吗?因为我快要教学费了,正好我家手头紧,妈妈有不想向别人借钱,所以去扒石子了,她只带了一些硬馒头。饿了,妈妈就啃一些硬馒头;渴了,妈妈就捧几口清水喝。如此下来,妈妈得了重病……
人间处处真情在,孩子接触最多的是父母,最熟悉不过的也是父母,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犹在心头。回忆中,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他们用自己的手写出了对父母感恩的心,用平实的文字,表达出对父母真挚的情。这样下来,他们还怕习作吗?
二、贴近生活,写出农村特色。
1、挖掘农村资源。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应该像闰土一样心里有着无穷的稀奇事,描家乡的美丽风光,善良淳朴的农民,纯朴的民情风俗。写出家乡的特色,写出乡村气息,道出小镇风貌。
真实的生活就是儿童最好的课程,新课改下的课程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而绝非是某一门学科或某一本教材所能涵盖的。让乡村的世界,乡村的景色,乡村的人文成为孩子们情感的真实体验。让孩子们去感受农村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体验捕鱼捉鸟的乐趣,呼吸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在学生平时感知生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细致有效地观察生活,让学生学会‚五官并用‛,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事物的形状、颜色、动作、声音和滋味,使观察的对象更有层次,有意味。例如:我班的杨启君同学在题为《上学路上》的习作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片桃形的叶子落到我面前。我捧到手心里想到:这可能是孙悟空偷蟠桃的时候,不小心掉下来的一棵小小的仙桃,一落到凡间,却变成一片小小的树叶子了。我放在鼻子上闻一闻,还真有一股仙桃的香气呢。
乡村风景犹如一杯清香的绿茶,须慢慢地品味。让学生观乡村之景,听乡村之音,赏乡村之韵,这样既提高了孩子们的习作兴趣,又渗透了‚爱我家乡,爱我农村‛的思想教育。李芳芳同学在《家乡的小河》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家门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它像一条漂亮的蓝丝带,在这里静静地流淌着。和煦的春风从水面拂过,漾起一圈圈波纹,这时的河岸开满了野花,香气扑鼻,真让人神迷心醉。勤劳的邻居们天蒙蒙亮就担起水桶,背起锄头,迈着轻盈的步子,到河边担水,去田里劳作。
2、走近大自然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源泉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番话充分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要想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兴趣去写,就要让学生走近生活,走近大自然。春天,带领学生去踏青,让学生感受春的万紫千红;夏天,带领学生去赏荷,让学生欣赏荷的亭亭玉立;秋天,带领学生去赏菊,让学生观赏菊的千姿百态;冬天,带领学生去踏雪,让学生在洁白无垠的雪地上留下串串脚印。学生对大自然有了真切的感知,对生活有了切身的体验,才能触发习作的灵感,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习作离不开积累,厚积才能薄发。积累有离不开丰富的阅读活动。怎样让孩子们乐意读课外书呢?
学期初,我组织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在学校随时随地都有书看。那天,我会故作神秘地说:‚谁有《爱的教育》这本书,‘一个贫苦的爱国少年’太感人了,我想把它读给你们听。‛‚老师,我有!我有!‛一个个充满自豪感的声音在教村小学生畏惧作文历来如此,课程改革以来,教师采用多种方法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写作。增强自信,激发兴趣。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心,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写出来,让学生知道作文并不难。
我想让孩子们在习作中快乐起来。所以,我先设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然后,在学生对习作有了兴趣以后,尽力‚保护‛他们的习作兴趣
第二篇: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
2010级汉语言本科专业 冯玉意
摘要: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更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关键词:积累
坚持
鼓励
面批
笔者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有数年,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阅读量较小,目前学生作文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现状:
学生作文普遍缺少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作文众口一词、千率一篇,缺乏新意。写人一个模、写事一个过程、写景一个风景、状物一个样„„完全一个模式、一个套路。学生无话可说,无病呻吟。作文假大空的现象十分严重,事例虚假、空洞无物。作文字、词、句、段、标点符号问题百出。错别字层出不穷,词不达意,全文一大段,从头到尾,中间全是逗号,只有结尾才能看到一个句号。而且书写不工整,本面不洁,甚至一塌糊涂。
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农村学生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他们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对于这些困境 和现状,相信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更多的体会。笔者在农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已有七年的时间,在作文教学中可算是花了不少心智,可谓煞费苦心而收效平平。从前每次在学生作文前,从选题到开头结尾,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每个环节都自认为指导得有板有眼,滴水不漏,可最后换来的还是学生干巴巴、令人沮丧的文字。后来经过摸索探究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在农村作文教学中的经验与思路。
一.听和读 1.万丈高楼平地起
要想建造结实美观的大楼,砖头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而要作一篇真实吸引人的文章,必须要有大量的词汇。“词汇积累——作文训练的基石。” 引导学生积累词汇,让学生在习作时能做到腹中有物,以此提高作文水平,这点对于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的语文教师,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做法。
首先,学生从哪儿获得词汇的积累?农村孩子手中可供阅读的书籍少之甚少。学生手上平均没有一本象样的课外读物,在这种状况下让学生去阅读,去积累词汇,不是纸上谈兵是什么?为此,班级中可增设 “班级图书角”,把学校闲置的旧书架拿来放在班级教室的一角,让学生尽可能地把个人的藏书拿到这里来,此外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将给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那就是让家长给自己买一两本有益的课外书籍,甚至还推荐性地开出书目,从而使家长们由没有习惯为孩子买书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通过几个学期的坚持,图书角里的 图书已经相当可观了,极大地克服了农村孩子可供阅读的书籍少的不足。
在农村电视也应该算作是孩子获取词汇的有利工具,这就要引导学生不光是为看电视而看电视,在看电视节目的同时,包括电视剧,我们可以将电视人物的语言中精彩的词汇有选择的记录下来,为我作文所用。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中把自己的“采蜜本”拿出来相互交流、欣赏,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树立了读书信心,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那些优美词句就如泉水般涌出,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2.两耳多闻窗外事
首先,培养学生关注新闻的热情。经常利用班会,自习课等时间,开展“绘声绘色说新闻”、“新闻小博士”等活动,而到了高年级后期,还增加了带有评议性质的“今日新闻之我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密切了新闻和学生间的联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视野。
其次,老师参与其中,事半功倍。学生对于新闻的搜集不免有着方方面面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搜集渠道单一;新闻素材有些大而不着边际,有些小而索然无味。要克服这些不足,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参与其中。我经常从报刊、电视、网络中搜捕一些生活气息强的新人新事,然后与学生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以新闻的方式拓展题 材的做法,已经小有硕果,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在笔下写出新鲜事物,这让笔者尤感欣慰。
平时我还将学校订阅的《固原日报》《小龙人报》带到班级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提升他们关注新闻的兴趣。
3.课余多读圣贤书
有人提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本人对此非常赞同。那么如何做到“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呢,这就要发挥例文的强大作用。在长期的工作中,笔者总结了一套尤其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例文作文教学法,现用一具体实例来谈谈。有个“××人二三事”的作文习作,在指导前我在找了各具特色的同类型的例文,在课堂上读给同学,对每篇例文条分缕析,层层驳茧,重点放在讲解例文特点,分析作者如何围绕人物选事,最后把所有例文概括成四类结构类型。由以上例文的讲解指导,从而生成建设性的指导方案:
这种例文作文教学方法看似老套而又缺少创造性,而它在小学作文训练的初、中期却非常有效,它可以运用在每次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上手,但这种方法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
以上几点训练了学生听和读的能力。关键我们谈的是写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往往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提到作文,许多学生唉声叹气。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那 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平时,我将自己过去发表过的的作文读给大家,让他们学习我的经验,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情感表达。同时也鼓励大家,有我这么优秀的语文老师,同学们还怕写不好作文吗?关键大家要敢写敢说,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都会说话,把要说的话写出来不就是作文吗。说白了,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和读是为写和说服务的。只要大家平时多积累,作文时自然是左右逢源,相反,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就好比是没有打上墨水的钢笔,有天大的本事你也写不出字来。
二.说和写 1.写日记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更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 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地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2.坚持以“说”促“写”,稳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说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为孩子创造演讲的机会。教师利用每天10分钟的早自习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自由讲话”,内容不限,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但说话时间由短到长,说话要求也是由易到难,分时间段逐步深入。通过这个活动的坚持开展,笔者发现班上原本内向的几个女生到后来上台时脸不再红了,声音也洪亮了,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直接挂钩,由观察到说话、由说到写,读写结合、以说促写,不断协调说与写的关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稳步提高。
三、作文批改
“写作文难,批改作文更难”。详细批改,工作量又太重;简单批改,又怕达不到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笔者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 流、一种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地。
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交互评改的方法让学学生自改作文,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笔者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教师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交给批改的方法,给学生以指导。既促进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师批改时如果时间充裕可采取面批的方式进行,与学生商量讨论词语的使用,结构的布局,情感的表现。教给他们更好的使用的词语表达感情。
第三篇:农村高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听力能力 针对广大的农村的高中生得学习情况,如何设计听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听力需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听力技巧和单词以及单词的发音等。就目前所交高一年级英语情况,对听力课程的教学,我们需要练习适合学生英语基础的听力材料,且难易度需适中,从而减少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心理负担,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高一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
高一是高中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首先需要进行初高中教学衔接,必须要做好语音衔接。语言的有声性是第一位的,英语听力主要是可以分为辨别与理解,辨别主要是指语音,理解主要是其所含的内容。没有对语音的正确识别和快速反应,理解就无从谈起。所以,要尽量熟悉掌握英语的语音特点,对英语的语音、语气、语调和节奏有全面的把握。这个阶段的语音教学应做到如下几点:(1)所有音素的正确发音与单词的基本拼读规则。农村初中相当多的学生在记忆单词的发音时是通过汉字标音、方言标音或其他方式的标音来记忆的,因此,他们不能够正确读好英语语音的所有音素。教师应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教学与训练基本音素的掌握,以及单词重音、次重音、开音节、半音节单词、常见字母组合发音。(2)训练句子的语调、重读、弱读、连读、变音、失去爆破、语气、语流、语速等。这个步骤可以模仿朗读为主,教师利用三用机或其他放音设备,让学生听原文模仿,尽可能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训练,直到学生做到能独自朗读八篇以上
文章。由于青少年的模仿能力强,这个方法完全可行。(3)利用原文分析规律和特点。由于学生能熟练诵读八篇以上文章,他们对于句子的朗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样就可以启发学生利用这些原文进行分析句子的朗读规律。(4)对照录音,找出不足与差距。让学生不听录音试读句子,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发现自己所读句子的不足与错误。语音衔接教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所以教师务必要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讲求教学的趣味性,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二、农村中学高一学生听力差的原因
第一,农村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听力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尽管实施高中新课程已经一年了,但是很多教师没有主动学习新课程理论,不能够接受新课程理念。有相当多的在实施着新课程的教师并没有认真读过,甚至没有阅读过课程标准。每堂课只是讲授一点语言知识,做一些语言知识的巩固性练习。偶尔象征性地听一段话,大多时候以讲为主,学生根本无法得到语言听、说技能培养的机会,学生的听说能力很差。
第二,农村高中缺乏多媒休教学设备,语言听力输入不足。尽管已步入信息时代,但我省农村高中仍有相当多的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或者说有相当多的高中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根本无法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要,很多英语教师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无法上网搜集必要的教学资源,无法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传递信息加大语言听的输入,无法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发展学生的听力。同时,由于
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村学生也无法使用诸如复读机、MP3等各种辅助听力训练的设施,进行泛听输入。
第三,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也是限制农村高中英语听力的一个因素。由于经济的相对落后,教学设施的不足,家庭受教育程度不同背景,信息来源渠道的限制,农村高中学生的信息接触量小,知识视野相对较狭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相对有限。学生的知识面和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历史、地理、文学、教育、哲学、科技、艺术、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知识的了解,常常对英语听力能起关键性的作用。第四,农村高中学生的听力基础薄弱,这使他们产生听力自信心不足、听力焦虑等不利听力发展的心理因素。学生在听时的心理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存在着直接的联系。近年来,不少学者在探究和调查学习策略和语言技能操练与听力理解的关系时,不同程度地发现听者情绪状态与听力理解有相关作用。具体地说,在不具备良好的听的动机和自信心的情况下,听者的注意力往往容易分散,从而干扰听的过程。这样,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的水平很低就显而易见了,在高考的听力测试成绩上也可见城乡差别十分明显。同时,听的能力也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其他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提高高一学生英语听力的方法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与利用课本中的听力资源。教师可利用人教版新教材中的Listening及Listening task作为专门的听力资源,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Warming up和Pre-reading两部分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该单元的学习兴趣,并组织学生用英语交流和讨
论,让学生在口头运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倾听,或老师就话题内容用英语讲述,为学生提供听力训练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新教材中的reading及reading task凡配有录音朗读带的材料,除了作为阅读教材以外,还可作为听力的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我们目前还订阅的英语周报和非常听力等专门的听力材料,通过基本的教材内容外,我们可以使用额外的听力材料来练习学生的听力,以便于提高他们的听力能力。
第二,听力课应遵循Pre-listening,While-listening与Post-listening的原则。在Pre-listening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情景介绍、看图讨论、解释生词、对相关话题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话题降低听力内容的难度,导入有关词汇和语法内容,引导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内容进行推测或联想,激发学生对听力内容的兴趣,激活学生的知识背景等。在Pre-listening环节,教师还应对听的任务有明确的指示,让学明白听力过程应完成的任务及要达到的目的,这样学生就能做到有目放矢。在While-listening环节,教师可以进行泛听与精听。泛听,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听能获取某些特定的信息,能领会所听到语篇的主旨要义,能推测所听到对话人之间的关系、对话发生的地点等。精听,即通过听语篇获取所听到语篇的具体信息,对听到语篇作出推理与判断,领会说话者的弦外之音,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填空补全信息,按逻辑顺序排列事件发的顺序等。通过听力来训练听写与笔记的能力。同时可以通过听,学习语篇中的句型、词汇、语法等。在Postreading环节,就是要利用听力所获取的信息开展一些活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
可以做与听相结合的说写活动。
第三,多使用积极评价,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心理。学生的听是注意、记忆、思维、感情、意志心理过程,而农村高中学生由于听力基础薄弱,在听时常伴有焦虑、自信不足、急燥等影响听力理解的不良心理。所以,教师在听力训练时不仅要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热情,更要学会理解、欣赏和鼓励学生,要适时作出夸奖和鼓励等积极评价,决不能对表现不佳的学生流露出鄙视和失望等神情,对于学生的犯错要采取宽容的心理。对于学生听力中的错误,教师应宽慰学生说学习总是在不断的尝试、犯错和改错中取得进步。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树立听力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应建立积极的听力评价体系,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即时评价,让学生自评、互评,老师指导师生共评的方式。建立起既有利于发展英语听力能力,又有助于树立信心、健全学生人格的过程性评价,促成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和谐统一,真实有效地记录学生的听力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农村高中的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研读领会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展开课外活动,多汲取和扩大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渗透英语文化知识,注重技能和策略培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听力中体验运用并形成技能策略。
第四篇:如何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楚雄市苍岭中学张以普
关键词:作文有效提高
摘要:学生平时不注意留心生活、积累写作材料,一到写起作文来,就纷纷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也难于写作。因此,作文难,教作文更难,就成了许多孩子与老师的感叹。我们教师平时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亲近自然;可以把关注社会现实、参与实践活动、阅读课外书等要求渗透到学生的家庭作业中,请家长协助督促完成,生活处处有文章,生活积累其实就是习作素材的积累,再加上写法指导,学生就不会下笔千钧、生搬硬套了。
文章是生活的反映,这道理大家都懂。可是,一到写作文,不少同学就把这一点给忘记了。他们平时不注意留心生活、积累写作材料,一到写起作文来,就纷纷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也难于写作。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指导也收效甚微。因此,作文难,教作文更难,就成了许多孩子与老师的感叹。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总会埋怨孩子们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既没有新意又没有具体内容,在这样的责难之下,多数孩子都会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呢?下面我就根据我多年来的作文教学经验向大家谈谈我肤浅的看法: 上述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缺少素材,怕写。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们如果整天读课本,写完课内作业写家庭作业,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像井底之蛙,没有生活体验,作文能写什么?其次,教师的指导空泛,不得法。有些教师没有布置学生先准备习作素材,课堂指导习作只让学生读读单元训练要求,自己讲解几分钟就让学生写,学生怎么能写出好习作?课堂四十分钟的习作,其实是对平时生活积累的反映,和作家写作同样道理,厚积才能薄发,作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习语文,”“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丰富多彩的生活是自由表达、创意表达的土壤;观察与积累是学生的根。”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我多年基层教学经历我认为要写好一篇作文,平时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亲近自然;可以把关注社会现实、参与实践活动、阅读课外书等要求渗透到学生的家庭作业中,请家长协助督促完成,生活处处有文章,生活积累其实就是习作素材的积累,再加上写法指导,学生就不会下笔千钧、生搬硬套了。那么该具体如何做呢?。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写作的源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要靠老师去激发,一方面应多表扬学生,另一方面应尽量使作文训练与学生生活贴近,使他们有东西可写,有写东西的欲望。
兴趣的激发方式有很多渠道,如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颂比赛、古诗词欣赏等。让学生真正参与语文教学活动,锻炼他们的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让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再如要求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开展我爱科学,我爱发明等活动,使他们作文有东西可写,能对生活进行思考,能洞察社会现象,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当然,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与学生俱进。
二、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体验生活。平时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用心体会,及时记录,为习作积累生活素材。如周末布置学生学当家、做家务、招待客人;每学期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手工制作比赛;布置学生了解收集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习惯,和家长一起准备过节。如元宵节、冬节布置学生搓汤丸、煮汤丸吃;端午节包粽子等。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手、脑、眼、口并用收集材料,获取知识,积累生活,并在活动后布置学生及时记下活动的见闻、经过和感受,为以后的习作积累下丰富的材料。有了活动经历,写出来的习作内容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内容充实,描写生动具体,充满乐趣。再如每天布置学生收看晚上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记录一条自己最感兴趣的新闻,并写上几句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事,培养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鼓励学生看《实话实说》节目,可以了解社会现实,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看《地球故事》栏目,可以让学生懂得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看《都是条形码》,能培养学生对社会敏感问题有客观、深刻、独到的见解;看南方少儿频道,可以从中学习遇险自救的知识„„当然,周会课还可以以学生应该看什么电视节目才好”、“我感兴趣的一则新闻”、“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为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认识哪些电视节目不能看,看了有害身心健康,哪些节目看了有益有趣。学生平时对社会现实、对国情民生、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当习作涉及这些内容时,必定能旁征博引,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诸如此类的活动寓学习于实践中,寓习作于快乐中,做到知、行统一,学生乐意参加,效果显著。
三、亲近自然,开阔视野
作文教学应走出课堂,走出校外。要引领学生深入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美丽的大自然,既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让学生赏心悦目,陶冶性情。教师应鼓励学生课余亲近自然,寄情山水,为习作积累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走进大自然,你会发现大自然魅力十足,奇妙无穷。走近大自然,你会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含羞草低着头,那是教我们不要过分张扬;梅花在寒冬迎风傲雪,那是教我们只有坚强才能与众不同;累累的果实高挂在枝头,那是教我们只有播种才能有收获;石榴裂开了嘴,那是教我们劳动才会快乐;绽放的荷花色泽亮丽,那是在教我们做人要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有一个成语说得很妙:师法自然。走进大自然,你会发现大自然是如此的美丽会让你心旷神怡,思绪万千,写作素材也就有了。这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语文能力培养是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熔为一炉的,观察是作文的基础,能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
由此可见,习作动笔之前,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去挖掘生活素材,学生写作才有素材
四、指导读书,汲取精华 课外阅读是学生了解知识,认识世界,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重视指导课外阅读,让学生从中汲取精华,丰富语言积累,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学生读好课内文章固然重要,但每学期课内二、三十篇课文,即使读得滚瓜烂熟,所得也非常有限,所以应培养学生养成课外自觉读书、看报的习惯。从一年级开始,每年都要指导学生看合适的课外书。可以列出目录让学生挑,如《天才怎样炼成的》、《中外名人成长的故事》、《环境的秘密》、《地球的秘密》、《世界发明之最》、《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全书》、《中国通史》、《爱的教育》、《鲁滨逊的漂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书目包含了自然科学、情感教育,生活常识等等,让学生从阅读中增长见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倡导亲子阅读,推荐好书、好文章给学生与家长共读,让家长陪孩子在阅读中提升。还可以创办班级图书角,让学生交换看不同的书,并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谈读书的收获、心得体会,兴起读好书的热潮。
五、正确看待文章体裁,注重文章体裁特征 时代发展到了今天,语文作文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根据形式多样的要求和运用的需要,提出淡化文体的这一要求,在操作过程中,有些教师和学生就肤浅理解成,不受体裁的限制,这是错误的,这是现实作文中“四不像”的根源。一个题目,在某些学生看来是有事可叙的,在某些学生看来是有观点和见解可阐发的,而对某些学生而言是有情可抒的,又在某些学生看来是一种新知识,可向别人介绍说明的,各个学生站的角度不同,因而选择的作文的体裁和样式有异和有别。有写记叙文,有写议论文,有写散文,有写说明文,有写小说,有写剧本,甚至写应用文,这都是对的。问题是有的同学作文记叙文的开头、议论文的主体,或说明文的开头、记叙文的主体、议论文的结尾,弄得面目全非。这就不是不限文体了,这叫文体上的杂乱无章。
其实记叙文是以叙事、描写为主,为表情达意的需要兼有少量的议论和抒情。而议论文往往在结尾点题和揭示主旨,深化或升华主题而用,就是那么一两句点睛之笔。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是介绍性质的文字,说明事物的外观、特点、状态、功用的、旨在给人知识;而议论文是有严格的规律的,它首先要有关的、见解、主张,也就是观点,还要有为证明论点的大量的事实和道理论据,最为严密的是它的论证过程,复杂一点的是散文,几乎所有的表达方式都用,但散文不是漫天大论、海阔天空,虽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形式多样,它的事、它的理、它的情始终遵循“行散神聚”这一定律,就是所选材料始终服务一个中心,同一条主线。
六、作文批改应采用多种形式
在上述基础上还要做好至关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作文批改。作文难改是所有的语文教师的心声。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教师认真仔细的批改每一篇作文,那他花的时间一定不比所有学生写作文所花的时间少。正因为作文难批改,很多教师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和敷衍学生企盼的目光,纷纷用“阅”和“分数”来代替点评。这一点我认为这样批改的教师心理一定也明白这样批改对作文教学毫无益处。学生一学年下来作文的收获可能也只有几个分数罢了。再者大多数教师在批改方式上单一全批全改。没有采取一些适应实际的批改方式。全批全改是作文批改的一种重要方法。但这种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只是教师一言堂,不能多方面再现学生作文的优点。所以,作文批改应针对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批改方式,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让他们自己学会修改作文。这一方面提供了学生对自己的作文重新认识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如此,学生下次作文时就会注意这些方面。再如抽组批改,将更快更有效的反映学生的作文水平,因为一个小组基本可以反映全班的学生在作文时出现的普遍问题。当然,作文批改方式有很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让他们真正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让他们自发的产生写作的欲望。
作文批改要有评语,而且要求评语要有重点,因为一篇作文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去批改,这就要求评语与本次作文训练目标相符合,再者,应特别强调表扬学生作文的优点,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习作的资源,蕴藏在学校中、家庭里、社会上;存在于学生的眼睛里、耳朵里、心灵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创作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只有善于体验生活、捕捉生活、了解生活,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素材,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所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生活,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一旦你对生活有了深刻的体会,独到的发现,你就能写出充满生活情趣的好文章来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牢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用心、耐心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实践,并乐于思考、练笔。做到身边时时有素材,生活处处有文章!学生写作起来不难,老师教起来也就不费心了。
第五篇:如何提高四年级学生作文水平
如何提高四年级学生作文水平
一、把句子写形象、具体。
刚开始上作文课时,我端上一盆花,让班上学习最差的学生回答:“这是什么?”“这是花。”语言很简单,我启发学生,看谁能更形象地描述一下:同学们纷纷回答:“这是一盆美丽的花。”最后一位同学说出:“这是一盆即长势旺盛,又开着粉色花的紫罗兰。”同学们一看,要把句子写具体就需要仔细观察和加上数量词、的字结构等修饰语。
二、多用修辞手法。
首先让学生在平时阅读中摘抄好词好句。其次我让学生走出课堂实务观察,发挥想象。
三写场面或活动时候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如果不用这样的句式,学生写起来就没有内容,一位同学在作文《除夕之夜》中写道:“满天的烟火,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绽放的礼花;有的像盛开的大黄菊花。还有的向满天的小星星”。用上这样的句式,句子形象,内容丰富,很有一种意境美。
四、学会按顺序写作。
四年级的学生写一段话,往往用一两句话就概括了经过。我强调学生要用一定的顺序写作,学会用顺序词,“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五、强调用总分关系写一段话。
在习作《今天天气真冷》中强调用总句“今天天气真冷啊。”再用分句写出天气怎样得冷。如岳冰珂写道:“今天天气真冷啊。寒风像针一样刺着我,冻得我手和脚都红了,我搓搓手,跺跺脚。早上我去刷碗时手凉得很,刚洗过碗,碗上的小水珠几乎要变成小冰珠。我赶紧回教室,放下碗,用嘴里的热气哈着手。”学生们用总分句写出了天气的冷。
六、让学生准确地使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如果在写人、写事作文中不使用一些描写,必然是作文空洞无物,语言乏味,大量的恰当地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会使人、物更形象、具体。
七、让学生学会想象。
在写作文中我常常鼓励学生恰当地运用好想象或联想,使作文的内容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想象的天空中。写出来的句子或内容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