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

时间:2019-05-12 13:4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

第一篇: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

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彭家芳

调查资料显示,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不喜欢作文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直接、影响最大的原因,则是作文课堂教学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作文课堂教学不成系统,随意性很大,教学方法不科学,结果是教师教而未教,学生学而未学。长期以来低效的作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失去写作的兴趣。探索作文课堂教学有效的途径,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已经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目前,市教研室组织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进行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作文课堂教学”的研究活动。我有幸参与其中,在平时的作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初步的探索,实践证明这些探索有一定的成效。

一.打破旧的作文教学模式,将阅读与写作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

过去,我们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隔离开来,各自为阵,但这种与阅读教学相分离的作文教学违背了“积累客观现实体验—整理思维—语言文字表达”这一作文训练规律,势必达不到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因此在作文课堂教学时,我将阅读与写作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先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生从中受益无穷,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写作方法,并将这种方法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如我在教学《如何进行侧面描写》时,先让学生阅读运用侧面描写的文章如《口技》《陌上桑》等,让学生从阅读这些文章中体验到侧面描写的好处和魅力,然后再指导学生运用侧面描写去写作。

二.探索多种有效的作文教学形式

为了改变目前作文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的局限,我在教学中,探索了一些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形式。如在进行了《抓住特点 写活人物》的作文课堂教学,采用了仿写法、表演法、观察法等。仿写法,要求学生模仿胡适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出人物的特点,然后模仿范文中写人物时先概述,后祥述的方法;还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表演法,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我采用让学生表演的方法,请本班擅长表演的四位学生现场表演了一段歌舞,然后要求学生抓住表演者的声音和动作的特点来写。观察法,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观察一个人,然后抓住这个人的神态和外貌特点来写。当然作文教学的形式远远不止这些,每个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形式。

三.特别要注意作文课堂教学组织的有效性

我发现在作文课上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要么教师指导的太多,学生没有时间动笔写;要么教师指导的不到位,学生依然不会写。教师要充分利用好45分钟的时间组织有效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是必要的,但也要掌握好度,要让学生有时间去练笔,将教师的指导乘热打铁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四.探寻有效的作文评改方式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反馈方式,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由教师统一评改的方式,一是延误时间,二是标准不够具体,针对性不强。要通过作文批改来有效促进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须对此进行改革。我在教学中尝试着根据训练目标,师生共同制定评改标准,当堂由学生自改和相互评改,最后由教师抽改,只要达到标准,就不吝啬分数。每次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高分,学生也能明确自己的症结,便于学生再度提高。

以上是我对有效作文课堂教学做的一些初步的探索,但还有待在今后的作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本来,作文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但不代表它没有规律可循。要想快速地大范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探索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还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篇:公开课: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公开课: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做一名教师总是会上公开课的,只不过是“公开”的范围有所区别;公开课一定会促进教师成长和提升的,只不过对不同的人会有“程度”的不同。听过很多老师上的公开课,也看过很多研究公开课的文章,但帮助最大的还是自己上公开课。公开课,促进着我的课堂教学不断得以提升。

我上过的公开课已经很多,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公开课是上给别人看的,对自己虽有帮助,但更关心的听者的赞美和认同,收获的是一种鼓舞、自信甚至得意;近几年来,我越来越把上公开课视作向人求教和研究自我的机会,特别重视听者的感受和建议意见,尤其注重课后的自我反思,收获的是问题、思考和改进的方向。

最近上过的三次公开课让我铭记,让我思考,让我清醒:

2008年11月21号,西安市举行高中新课程优质课评选,我执教的《西学东渐》一课获得第一名。课文内容主要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的过程: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时期的“体用之争”;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步兴起的维新思潮。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在初中阶段都接触过,并不陌生;对于听课教师来讲更是非常熟悉。但这节课教学效果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其最大特点是平中见奇,引人入胜。

教学从新闻报道导入,然后链接历史。“2008年11月20日《南方周末》报道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以书施政’,向干部推荐《世界是平的》一书,要求官员们‘和这些硅谷或者华盛顿的精英接轨,让观念升级,让视野放大。’而150多年前的清王朝时期,也有一位著名的官员同样是在广东发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呐喊,倡行‘开眼看世界’。这说明了什么呢?”通过这样的导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紧接着,在重点内容上,都成功设计了出其(学生)不意又在情理之中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学生持续的学习参与度和思考注意力。如:“课题为什么叫‘西学东渐’?”“在林则徐之前还有徐光启、康熙帝等也曾积极学习西方科学知识,为什么不称他们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如何看待‘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用之争’的价值何在?”等。

整节课没有刻意设计“讨论”的环节,但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是积极的、有效的,表现出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都是高水平的,师生对话很有深度和挑战性,课堂生活真实自然。课后评委老师征求了听课学生的意见,学生认为这节课教学:深入教材且高于教材,不是对记忆历史问题的解决而是在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记忆。评委老师也认为这节课在许多大家熟悉的地方进行了巧妙的设计,值得老师们学习借鉴。这堂公开课教学再次强化了我的一个信念: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真正吃透教材和准确把握学生的基础上。

2009年2月20号,西安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办公室安排我到西安市的一个郊县上一节示范课,并建议我就上《西学东渐》一课。我通过电话了解了上课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给高二文科班上课,教学时间45分钟,听课教师为全县的中学历史教师。那我就觉得有一个问题:学生在必修课中已经上过这节课了,现在正上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的《日本近代化的启航——明治维新》。如果我用《西学东渐》来上示范课就会打乱学生的正常学习进度,而且会让学生认为这是有备而来,觉得不真实。我决定就按他们的实际进度上课,就上《日本近代化的启航——明治维新》的第一课时。

本课的第一课时主要讲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和改革成效。我设计这节课时力图与中国近代改革形成对比,为下节课学习《戊戌变法》打好伏笔。因此,我对这三块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关于明治维新的背景,我设计为“面对危机的正确选择”,将其具体背景分为四个*本文原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2009年第7期

方面:正视落后(内容包括阶级矛盾、经济状况、闭关锁国、佩里叩关及日本各界的反应);勇于学习(吉田松阴、佐久间象山、桥本佐内、横井小楠、高杉晋作、久坂玄瑞、伊藤博文等);扫除障碍(从尊王攘夷到武装倒幕);制定国策(从王政复古到近代化、《五条誓文》与近代化国策的制定)。关于明治维新的内容,我从对内改革和全面开放两个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了重新概括,并指出对内改革的重点是改造武士,版籍奉还、废藩置县、四民平等等都共同起到了改造武士阶层的作用。而对外开放的本质是用欧美文明全面改造日本。关于明治维新的成效,我在参考有关日本历史专著(如宋成有的《新编日本近代史》、〔美〕安德鲁·戈登的《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等)的基础上概括为:一大变革——社会转型;两大成果——富国强兵、独立自主;三大措施——殖产兴业、立宪强兵、文明开化。

本课的教学设计有整合、有创造、有新意,教学实施很流畅、很真实、很有效,学生参与很积极、能思考、敢表达,教师评课很充分、很赞同、评价高。正当我得意之际,为整个过程的完美暗喜的时候,一位年长的女老师发言了:“徐老师,您的课确实很有特色,我很受启发,从中也反映出您是一位爱读书、善思考的教师。但我有一个问题要请教您,您平常也是这样上课吗?您带的班级的历史考试成绩如何?”我回答说:“我平常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上课,我所带班级的历史考试成绩都不错。您还有什么疑问吗?”她说:“我也是位老教师了,数年来一直在教高三,高考成绩都不错。今年我到高一教新课程教科书后,一学期下来,我所带班级的历史考试成绩比年轻教师的成绩低了很多,校长为此都找我谈话了。所以从这学期开始,我的课堂不搞知识拓展了,只讲知识要点,然后让学生记忆。轮到我值晚自习时,我就让学生记忆历史基础知识。这样考试成绩好了一些。因此,我怀疑您这样讲能不能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听她这样说,我觉得有很多话想说,但一时又不知如何说才好,就问了她两个问题:“您这样教会不会觉得痛苦?学生会不会真的愿意学习历史?”得到的答案是:“很痛苦。学生的学习是被我强迫的。”

这次公开课让我生发了很多感慨,从活动暴露出中学历史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严峻问题,尤其是在相对边远、偏僻和薄弱的学校,类似上面这位老师的情况还是相当普遍的。解决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对我自己来说这节课也许是成功的,但作为“示范课”应该起到“示范”的作用,如果把课上成只能让人欣赏,却不能让其他老师学习和践行,“示范”的意义就没有达到。尽管我可以说这节课给了老师一个奋斗的方向,但怎样更有效地与具体的教育实际结合起来,进而产生互动效应,是我要探索的新问题。

2009年3月28号,陕西省举行普通高中新课程优质课评选活动,我以《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参赛。参赛课题要求在必修课程范围内自选。我没有选过去上过的公开课,比如《新航路开辟》、《西学东渐》、《日本的明治维新》等,决定重新选一节课。权衡后,我决定选《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岳麓版历史必修III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1课)为什么要选这一课呢?有四点想法:一是学生普遍觉得这节课的内容很难,甚至学过了仍没有真正理解,无法体会希腊先哲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教师去研究和突破;二是老师们对古希腊哲学相对比较陌生,掌握的资料相对较少,是日常教学的难点和教研活动的热点,有探讨的价值和必要;三是这是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后全省举行的第一次公开课教学活动,应该在重点难点问题上着力;四是我想借机丰富自己对古希腊哲学的了解和理解,突破一下这个教学难题。我觉得这样去备课、上课才更有意义,更有收获。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觉得最难的是确定什么样教学主题来统领全课。我始终认为,在历史教学的准备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要弄清楚“为什么教”,这是我备每一节课时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具体到一节课,则应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确定“教什么”,这当然不能仅仅是指教学内容本身,而应该是从教学内容中升华出的教育主题。能否正确确定一节课的教育主题,对一节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开始认真研读教学内容,挖掘教学主题。

这节课内容十分庞杂,课文内容重点介绍哲学家的思想观点,从最初的自然哲学到社会哲学、人的哲学,是如何发展的,推动希腊哲学精进的动力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发展趋势?比较抽象枯燥,头绪较多。不解决这些问题,教学过程就不能流畅,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就不能建构,希腊哲学的价值和意义就难以领会。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找到一个恰当的教育主题。

带着这样的目标,我开始翻书架上所有有关希腊哲学的书籍、进书店翻阅购买相关主题的书籍,用上下班乘车、散步等所有的闲暇思考寻找这个“主题”。第一周,先想到“希腊哲学的发展”这个问题,就讲希腊哲学从最初的自然哲学到社会哲学,再到人的哲学的发展历程。但这仍是教科书课文的知识逻辑,没有教学的设计价值,否定了;第二周,找到了“人对世界的认识”这个主题,想到古希腊的神话时代是从“神”的角度认识世界、自然哲学家是从“物”的角度认识世界、智者学派开始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从苏格拉底开始逐渐地从人的“理性”的角度认识世界。围绕“人对世界的认识”这个主题,确定四个层次,体现了希腊哲学的发展取向,还有所拓展,觉得不错。但静下心来想,这样的教学架构无法让学生明白希腊哲学为什么会是这样发展的,同时,教育价值也难以升华,很难有教学的高潮和亮点,再次否定了。

眼看离公开课只有一个星期了,恰当的教学主题在哪里?翻开吴光远的《听大师讲哲学》,看到序言《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人对世界的认识’又是为了什么”?这时,一个词——“幸福”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人活着就是为了人的幸福,为了人类的幸福。“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就是对人的幸福的追求!我有些动心了,但“为了幸福”能把课文内容完全涵盖进来吗?仔细一想,“为了幸福”是可以用来解释课文的全部的,自然哲学是解释自然、认识环境,这可以获得安全感;智者学派重视人的认识和判断,这可以获得一种生活的价值感;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重视知识、德性、正义、真理,这是让人的生活具有道德感。“安全感——价值感——道德感”,这不就是幸福吗?好了,就用这个主题——追求人类生活的幸福感。

真的可以这样架构这节课吗?我心里还不太踏实。电话征求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任鹏杰先生的意见;利用给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级学生上《历史教师教学技能》的机会,当面请教了王大伟教授,并且和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们进行了探讨;利用工作餐时间与我的同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郭富斌老师进行了交流;利用到北京开会的机会,晚上在咖啡馆请教了赵亚夫教授。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这个主题很好,整合课文的力度很大,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赵亚夫教授还特别提出,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而不是教师讲出“追求幸福感”。

寻找教学主题、设计教学流程、实施教学过程都顺利完成了,但评委提出的一个问题却让我陷入了沉思。他说:“这节课能这样讲吗?怎么能说明这些哲学家的探索是为了人类生活的幸福感呢?”在赛课现场我难以回答评委的提问,因为我没能找到史料和深入哲学家的内心,无法确定他们是否是为了“幸福感”,但我觉得通过他们的哲学命题和探索可以获得“幸福感”。我的这种分析是一种“牵强附会”吗?

这个问题让我深思,让我清醒,让我重新审视“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注重理性分析还是感性理解、是服务考试还是服务人生、是注重课程资源的丰富还是为学生“量身定做”,这恐怕永远都是一个动态中求平衡的问题,有效的历史教学就在于能找准它们之间的平衡点,而能否把握好这个平衡点,就在于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的需要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公开课给了我许多启发,帮我发现了许多问题,不断地给我提供新的努力方向。美国教育家波斯纳说:教师的“专业成长=经验+反思”,通过公开教学我发现专业成长的两个阶段:即“经验+反思+批评=成熟”和“经验+反思+创新=成功”。公开课不断地校正着我的课堂教学,指引着我在课堂教学上的努力方向。公开课是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我感谢公开课,更感谢对我的公开课提出质疑、引领我思考的老师们。

第三篇:浅谈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浅谈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惠安螺城中学 黄锴锋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教学”?

首先,课堂应当是一个“思维场”,它应当有利于学生高智慧的形成与发展。即要建构一个“思辨的课堂”,一个思想的课堂。

其次,课堂应当是一个“情感场”,它应当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以陶冶与美化。即要营造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激情的课堂。

最后,课堂应当是一个“生活场”,它应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使生命得以不断地成长。即要创设一个“活动化的课堂”,一个生活化的课堂。

“思辨的课堂”、“情感的课堂”、“生活化的课堂”正是生命化课堂的体现。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下,才能真正:教得有效,学得愉快,做得优秀;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教师的有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更深层次的学科能力。

有效教学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第二,整合、协调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率、有魅力的教学获得的。

二、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种手段,即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即“高效教学”,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从全面发展的观念上看, “有效课堂教学”就其内涵来说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它的外延涵盖有效的课前准备(解读课标、背景分析、资源整合,有效预案等)、有效的教学实施(即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教学评价。地理教师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以下是本人在提高地理有效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有效备课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只有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才可能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第一备学生。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唯有了解学生的学情,才可以取得有效的教学。“备学生”首先要教师要

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来设计课前的预习提纲、课堂中的探究题、课后的巩固题等,并且充分考虑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从而实现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备教材。从宏观上看,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从微观上看,每堂课的教学又有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考动态、教科书及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既熟悉每堂课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和优势,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独创性地拟写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剖析热点、攻克疑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进程,准确定位目标,加强教学的目的性。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与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舍,补充教学内容,“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某些章节的教材中内容相对较少,教学中则应有意识的充实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容易掌握。

第三备教法、备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教学的思想性,基础性,启发性,活跃而又充实整个教学过程。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也就是明确在课堂教学中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因此,在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时,不是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能否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因学定教。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给学生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给学生一些活动实践的余地,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地理课堂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有效性的良好开端。

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课堂气氛是一种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宽松的、愉快的、积极的课堂气氛对学习者的心理安全和知识的建构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并能最大限度的消除学习者对学习的焦虑,课堂教学效能也能随之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强大原动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把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激发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和提高地理学习能力的关键。

首先,巧设新课导语,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地理教学中的新课导入艺术,是优化地理教学结构,提高授课效率的关键一环。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就像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创设情境的作用。恰当、简洁、生动或风趣幽默的导语,会有效地吸引学生,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迅速形成教学高潮。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新颖的导语,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导入新课的方法有以旧拓新式、承上启下式、设疑提问式、声像式、谜语式等多种形式。

其次,利用课本插图,增强直观性。“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形象生动的插图,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也容易接受。诚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发起热烈持久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有利于增强直观性、欣赏性,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另外,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教学信息平台和地理模拟平台,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是地理教学的应有之义。充分发挥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优势,能较好的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2、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主要方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我们获取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记忆陈述性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讲解地理问题时要把分析问题的相关思路揭示出来,并使学生了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同类问题的时候也能用相关的方法去分析,这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传授基础知识,不能满足于如何去整理、归纳、总结地理问题,而且要把教法和学法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要注意讲“我是怎样想的”、“还想到了什么”、“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去想”等等,把教师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出评价、剖析。若学生的思维过程无误,其思维与其他学生思维接近,就会给其他学生以启发,若思维有误,可针对其要害予以纠正,同样会给其他学生以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要依靠多种教学形式来完成,特别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主动参与中实践教学双边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我们提出要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既要注意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学习问题,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置疑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这里的关键首先就是要有“科学的问题”;还要根据学生实际反应对教学设计的问题作有效调整,要体现课堂重心由“教”向“学”转移。同时,学习问题的设计要有可探究性。

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上课伊始,可先提出一两个能概括本课主要内容的问题或设计学案,出示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通过思考,将本课内容进行简单概括。

自学指导贵在设疑。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性格和创造习惯养成的核心是“疑”。疑应设何处?一般说来,设在讲课的开头、讲课的重难点、讲课的衔接处、讲课的结尾以及教材中易使人乏味的地方。

加强联系比较,扩大自学的效果。联系比较可以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包括地理发展的纵向联系比较,地理发展的因果联系比较,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之间的联系比较,地理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比较,地理演变和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比较。把有关联的地理人物、地理事件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促使学生思维,形成准确、清晰、完整的地理概念。

加强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质量。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在自学过程中,必须把能力训练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质量。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应着眼于训练,多问“为什么”,促使学生去思考、探索,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

如在学习“我国的铁路干线”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环节:学生8人一组在操场上画“我国的铁路干线”,用白、黑、红、蓝、黄五种不同的颜色表示“五纵三横”的铁路干线,用字母表示重要的交通枢纽及起止城市;接着就请学生们“乘火车,走铁路”;每组学生依次排列成火车车厢形状,分别走完所有的铁路干线,并依次报出沿途经过的干线名称及主要城市;最后请学生回答:“从西安到上海,走最近的铁路线,先后经过哪些干线和枢纽城市?”

又如在讲初二《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时,感到本节内容对学生以后学习中国地理非常关键,但记忆各省行政区的位置与轮廓难度很大,死记硬背的效果又很差。怎么办呢?可发动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发现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记忆方法——形象记忆法。

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湖北省的轮廓图形,然后说:“1911年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哪里打响呢?”其他学生回答说在:“武昌。”又问“武昌在我国的哪个省份呢?”其他学生想了想,回答说:“在湖北省”。指着黑板说:“这就是湖北省的轮廓图,你们看它像不像一支手枪?”同学们齐声回答说:“像”,说:“我们再看一个图形。”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黑龙江的图形,说:“黑龙江省有我国珍贵的小天鹅,它的轮廓像不像一只小天鹅在飞翔呢?”其他学生又大声地回答:“像”接下来,又启发其他学生说:“大家可以根据刚才我的方法进行记忆吗?”其他学生热情高涨,纷纷拿出地图册,积极地思考和讨论。几分钟后,其他学生

积极举手回答:“云南省在我国的西南边陲,那里是孔雀的故乡,它的轮廓图正像一只开屏的孔雀;陕西省有著名的秦兵马佣,它的轮廓图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 ……”

不知不觉中,学生们找到了十几个省区轮廓图的特点。

当中,让学生在游艺中充分体会学习的快乐,获取学习的自我成就感。

4、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恰当的激励性评价,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教师应当“蹲下身子,听学生的声音,走到学生中去”这也是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有效的教学评价与高效地理课堂教学息息相关。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适时、有效的运用,是保证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激励性评价要求教师及其他评价主体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在运用激励性评价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获得鼓励和成功的机会。教师应用鼓励性的语言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态度要真诚、中肯,语言要新颖、独特、幽默、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要适时,要恰如其分,不过分夸张。地理课上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学生发表观点,如果老师善于引导,由浅入深,利用真诚、中肯、幽默的评价,学生的激情定会被激发出来。一组精心设计的讨论题配合以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陶行知先生曾告诫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只要教师真正爱学生,对孩子们寄予期望,这些学生都会进步。一种信任鼓舞的眼神,一句关怀安慰的话语,一个会心满意的微笑,都会使被期望者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浪花,从心灵深处汇聚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三)讲练结合,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实现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再好的教学如果不落实到学生身上,都是无效教学。”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因材施教。在设计练习作业时要做到难易适度,既具有一定挑战性,又确保大多数学生能成功完成。同时,可设计课外探究活动题,引导学生课外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延伸地理课堂教学,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四)积极开展课后反思,修炼深厚的教学内功,实现由优质教学向有效教学转变。

课堂教学反思是一个深层次认识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每一位教师课后要善于反思,要经常与学生、同行、教研人

员探讨、交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同时修炼自己深厚的教学内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改进教学手段、提升教学应变机智和教研能力,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这样写道: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是一门学问,需要不断学习与研究;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立教于学;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技巧、方法。一名地理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进“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实现地理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教学模式,在构建高效课堂改革的道路上,“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出更精彩、更高效的地理课堂!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摘要: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要求教师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最好的教學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自身主导作用,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压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达到提高语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效途径;自学能力

一、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是基础教育的教学重点,帮助小学生学好小学语文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以及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教师需要格外重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1.课前准备,让每一个教学问题都发挥作用

课堂中教师简洁明了的教学语言,更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效率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在实际语文教学中,不免有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过分重复同样意思的教学语言,提出的问题也过于琐碎,这种教学风格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还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感和消极情绪。由此,教师如若不注意教学语言的设计,则很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对教学环节

中的课堂提问和语言讲解进行精心设计。

同样的问题,如果提问的方法和语言的表达不够准确,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解答质量,还会降低他们的反应速度,从而导致整堂课的有效教学时间受到影响。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孔子拜师》一课,我在教学时打算从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入手进行讲解,于是在让学生熟读课文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呢?”由于这个问题学生可以联想和回答的范围较广,他们也就给出了许多不一样的答案。在公开教学时,我改变了这一问题的问法,直接问学生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许多学生都能够快速地在文中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从而为课堂教学节省了大量时间。由此可见,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及准确表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手段之一,所谓情境教学,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创设带有一定情感基调且直观形象的具体场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学需要及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教师创设的情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其创造型思维能力、合作式探究能力以及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狮子和鹿》一课,为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这一道理,我在课堂中带领学生熟读课文之后,让他们对狮子和鹿的面部表情进行趣味模仿,并让他们对狮子和鹿的身体特征进行描述。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注意力格外集中,他们模仿得不亦乐乎,还对两只动物的身体特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此同时,我在这样和谐有趣的教学氛围中为学生揭示课文的主题,并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快速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并对知识点的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相比较单调的语言讲解,有趣的教学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思考并投入

学习。

3.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同时还应对其加以指导和点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获取新知识。所以说,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启发学生动脑想、开口讲并动手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新知并努力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

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奇怪的大石头》时,我在揭示了课文主题后,鼓励学生围绕课文提出相关的问题,然后让他们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并将文中与答案有关的内容标记出来,遇到疑难点用红笔打上问号。自学过程中学生在动口阅读课文的同时,开动脑筋思考并动手做笔记,这样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动手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了知识点,提高了自身学习能力。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精炼自己的教学语言,给予学生有效的教学指导,创设恰到好处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调动其身体感官,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第五篇:浅析提高劳动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浅析提高劳动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邬桥学校

王全胜

摘要: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目前一个非常迫切的重要课题。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技术课程是中小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活动或者与他人合作,在设计、制作、使用、维修等一系列劳动体验和实际探究的技术活动过程中学习技术知识、掌握技术操作、增强技术意识提高技术素养的一门课程。劳技课有它自身的特点,劳技课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相比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具备一定的场地、专用教室、设备、工具和材料等基本教学条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从事某种劳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要求后,通过动手操作练习,形成熟练的劳动技能,劳动技能的培养是劳技课教学的核心,在劳动技能的培养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如何提高劳技课教学的有效性?我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作这个论题的探究,以此抛砖引玉。

一、教学目标清晰

在老师、学生眼中,劳动技术课就是做手工,老师觉得我教一遍教材内容就好了,学生觉得我完成老师布置的作品就好了。三维的教学目标,在他们眼里只有一维,完成一个作品。完全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也没有突现本课教材安排的真正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形成变废为宝,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

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促进学生发展进而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而要科学、合理地整合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解读能力,能挖掘出教材呈现的内涵。教师要学会做课程的研究者。

二、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学有成就的人,在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时,总是不忘记他的学生时代对某门功课的偏爱。这种偏爱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直接来自于当年所执教该门课程老师的引导。

在七年级的劳技课程中,有一章的内容是工艺木工,有一位老师以上海世博会场馆作为木工制作的题材作为教材的拓展内容,以此为载体在动手设计过程中进行技术探究和技术、艺术学习,在动手和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既符合时代特征、弘扬体育精神,又有艺术装饰性。在学生设计制作衣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的设计、创作中,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学习和构建,促进学科知识的整合,调动学生的美术才能和数学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劳动技术学科的特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在操作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新,把爱我中华,让上海更美丽落实到行动。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部件的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提高带来了新的可能与新的方向。近年来,各种综合运用多种媒体的计算机教学课件、计算计辅助教学课件纷纷涌现。

多媒体教学蓬勃兴起,展现了教学手段新一轮改革的发展方向与强劲势头,可以说,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正方兴未艾。在教学中,我经常利用自制的多媒体PPT课件进行教学。利用展台投影仪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能使得操作过程更清晰。如在中国结的编结中,演示操作效果很好。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

四、提倡合作学习

“动手实践”“合作学习”都不能满足于学生表面上的“热热闹闹”的操作和参与,而应关注学生究竟在做什么?他们的动手实践产生了怎样的实际效果?是否引起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教师怎样发挥指导作用?教师指导的最佳介入时期在哪?学生自主探究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支持是什

么?“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既要有形式,也要有内容。如我在劳技课堂教学上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6-7个小组,每组5-6个学生。有时,要完成的作品有一定的难度,就有必要小组合作的方式,比如:由2个同学在课堂上共同合作完成一个作品。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首先,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

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至少应注意:

1、分工明确 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

2、建立机制 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

3适时引导 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五、提升专业水平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

就发展主体而言,教学有效性就是师生共同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有效性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而且要注意让教师在课堂里拥有创设的主动权,能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发展自己的教学个性,这正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达到的目的。劳动技术学科教师必须是有较高技术素养的人,做到“爱劳动,善动手,能创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与思考。

下载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范文大全)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贵阳市第八中学 李芸 摘 要: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实行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两者的有效结合,是减轻师生负担,让学生感受英......

    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摘 要:数学能够训练逻辑思维,提升智力发育质量,小学生的数学高效收益尤为关键。在实际讲授时,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引其浓厚兴趣,自发......

    初探体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途径

    初探体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途径 句容市下蜀中学单治国 【摘要】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

    提高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浅谈提高培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兴化市特殊教育学校 孙文志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正在建立,对培智学校的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数......

    好的教学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好的教学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和平镇中学 曾文英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师生合作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推荐)

    当前,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的成果,语文教学改革也进行得有声有色,改革的范围涉及到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课程设置,到教材教法,都有人探讨,提出了一些......

    校本教研——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校本教研——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它是指以......

    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背景下,提升作文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陈金霞 广饶县稻庄镇大营学校 新课程背景下,提升作文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摘要: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使用一些有效的教学途径,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