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安全评价知识点归纳

时间:2019-05-12 13:1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四章安全评价知识点归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四章安全评价知识点归纳》。

第一篇:第四章安全评价知识点归纳

20130902第四章安全评价知识点归纳(3种类型、3个过程(辨识、评价报告))

时机:项目建设前

依据: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内容:对象:拟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结论: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指导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

安全评价时机: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 3 种类型依据:内容:安全验收评价: 对象:建设竣工项目

结论: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评价七步骤: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建议做出评 价结论编制评价报告

人: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GB/T13861-2009),管: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环: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性质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分为4大类。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20类

按职业健康危险因素分10类

对照、经验法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类比方法

事故树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事件树

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及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措施

方法的安全评价

方法的安全评价机构是指依法取得安全评价相应的资质,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开展安全评价活动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

(实行专家组核查制度:材料1.获得安全评价机构资质的程序 初审条件审核(材料核查、现场核查、会审)

核查2人1组,现场核查3-5人1组)(P135-136):许可审核公示许可决定

2.业务范围

3.对安全评价机构的管理要求(P137)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各类人员的培训

主要负责人要求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其他从业人员

新从业人员:进行入厂三级教育;调岗或离岗重新上岗人员:应进行车间级培训。

新从业人员:

1.厂级: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安全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事故应急措施等。2.车间级:本车间安全规章,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等。

3.班组级:岗位操作规程,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方法。

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后持证上岗

高危行业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其他行业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任职,每年应进行再培训。

培训内容

1.安全方针、政策、法规、标准等。

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方法、技术等。

3.重大事故防范等。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5.其他先进安全生产经验。6.典型事故和应急案例。其他培训1.安全方针、政策、法规、标准等。

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方法、技术等。

3.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等。4.应急管理、编制、处理5.国内外先进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培训

根据特种作业人员的从业内容,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还应按规定定期复审。

培训时间

高危行业:培训不少于48学时,再培训不少于16学时;其他行业:培训不少于32学时,再培训不少于12学时;

新从业人员:不得少于24学时;农民工8小时,高危行业和岗位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不得少于20学时。

培训时间按有关规定实施。

第二篇:安全评价知识点总结

安全评价

名词解释

安全科学: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

安全技术:为了预防或消除危害劳动者健康的有害因素和各类事故的发生,改善劳动条件,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运用)两者关系:安全技术丰富了安全科学,安全科学科学又指导和推动了安全技术的发展。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 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作出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前,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危险性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之前,通过对“三同时”、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情况的了解,从整个上确定建设项目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情况,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活动。

填空题

1、事故的特征:因果性、偶然性、潜在性、预防性

2、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1:直观经验法(对照分析法、类比推断法)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安全控制系统包括安全物质和安全信息

3、标准分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简答或论述 背诵知识点

1、现代安全管理特征:

1、围绕预防事故而展开

2、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激励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强调整体效应,实行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管理

4、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

2、安全评价的作用:

1、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测预防,使企业安全工作更加合理化

2、变纵向单一管理为全面系统管理,使企业安全工作更加系统化

3、变盲目管理为目标管理,使企业安全工作逐步标准化

4、为安全决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3、安全评价的依据:

1、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2、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

3、可接受风险标准以及前人的经验和教训

4、安全生产的主要内容(安全标准化13个核心要素);

1、安全生产目标

2、组织机构和职责

3、安全生产投入

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

5、教育培训

6、生产设备设施

7、作业安全

8、隐患排除和治理

9、重大危险源监控

10、职业健康

11、应急救援

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13、绩效评估、持续改进

5、危险辨识的主要内容:

1、厂址

2、厂区平面布局

3、建筑物

4、生产工艺过程

5、道路及运输

6、生产设备、装置

7、作业环境

8、安全管理措施

6、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

2、以装置的特征划分

3、以物质的特征划分

4、以事故后果范围划分

5、以评价方法的有关规定划分

7、危险化学品危险辨识

危险物质分类:

1、易燃易爆物质

2、有害物质

3、腐蚀性物质

4、有毒物质

5、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

6、刺激性物质

7、造成缺氧物质

8、麻醉物质

9、氧化剂

10、生产性粉尘

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及腐蚀品

燃烧和爆炸性质的物品分类:爆炸性物质、气体燃烧性物质、液体燃烧性物质、固体燃烧性物质、自燃物质、遇水易燃物质、氧化性物质

8、安全对策措施(技术、管理、教育)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定义: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措施

1、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故障——设计、减少故障和失误

2、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隔离、设置薄弱环节、个体防护、避难与救援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定义:以实现生产过程安全为目的的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

措施:

1、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

3、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

4、安全投入与安全设施

5、安全生产的过程控制和管理

6、安全生产监督和检查

9、安全预评价(验收、现状)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

1、目的

2、评价依据

3、概述

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5、评价单元的划分

6、安全预评价方法

7、安全对策措施

8、安全预评价结论

10、安全评价的程序: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11、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为 1)、人:生理、心理和行为

2)、物:机械、设备等

3)、环境:作业场所环境等

4)、管理: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责任制未落实、管理不善等

·参照事故类别(工伤事故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水灾、淹溺、透水、火灾、灼烫、冒顶片帮、坍塌、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容器爆炸、锅炉爆炸、其他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

·按职业健康分类:粉尘,放射性物质,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等

12、事故四个等级

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

一般事故

x<3

x<10

x<1000万元

较大事故<=x<10

10<=x<50

1000万元<=x<5000万元

重大事故<=x<30

50<=x<100

5000万元<=x<1亿元

特别重大事故

x>=30

x>=100

x>=1亿元

了解即可

1、安全评价的限制因素:法律意识淡薄、评价技术匮乏、评价人员缺乏素质和经验

2、法律的分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3、安全评价机构申请甲级资质,应当具备的条件

1、具有法人资金,注册资金500万以上,固定资产400万以上

2、取得安全评价机构乙级资质3年以上

3、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

4、有25名以上专职安全评价师

5、法定代表人通过一级资质评价机构组织知识培训,并考试合格

6、设有专职技术负责人和过程控制负责人

7、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4、产生事故的根本原因: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

5、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

6、危险辨识(物质、工艺、储运)1)机械相关危险因素:

1、机械危害

2、电气危害

3、温度

4、噪声

5、辐射

6、振动

7、材料或物质产生的危险(中毒、窒息、火灾和爆炸)

8、未履行人机工程学原则而产生的危险(生理、心理等)2)职业危害:生产性粉尘、高温、热辐射、有害气体、噪声、紫外线,重体力劳动和外伤烫伤等 3)建筑施工主要危害:

1、高处坠落

2、触电

3、物体打击

4、机械伤害

5、坍塌

6、起重伤害

7、火灾爆炸

4)矿山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1、顶板事故

2、瓦斯事故

3、矿井水害

4、矿井火灾

5、矿井尘害

6、爆破危险

7、触电伤害等

第三篇:土壤调查与评价知识点

详细阐述航片土壤判读的方法与步骤。

判读方法:

地型分析法:根据地表景观(地表类型)所反映的色调和图型,推断出景观,进而推断出土壤类型。

因素分析法:从影象上,推断成土因素,再根据成土因素理论,推断出土壤类型。

地文分析法:从影象上推断地貌类型,利用地文规律,也就是地表物质的运移及变化规律,来推断土壤类型。判读步骤:

勾划出景观类型(地貌、利用方式、植被类型等),推断土类、亚类;

在景观类型中,勾划景观单元(用典型样块、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推断土属;

在景观单元中,从相对位置和影象图型等特征,推断土种、变种。

什么是航片的作业面积?为什么要勾划航片的作业面积?若用地形图做土壤调查的工作底图,要不要在地形图上勾划作业面积?为什么?

航片是中心投影,本身存在一定的误差,而像主点是航片的无位移点,距像主点越远,误差越大。勾画作业面积,航片上下20%,左右30%需要重叠,这样可以减少因中心投影的位移引起的误差。所以需要勾画作业面积。

方法:(1)拼接三张同航向相邻的航片,取左右两部分的两条中线为作业面积的左右界线;(2)拼接三张相邻航带(即纵向)的航片,取上下重复部分的中线为作业面积的上下界线。上述四条中线所围成的长方形即是作业面积。不用。因为地形图是地面的正射投影,像点不会发生位移,所以不需要在地形图上勾画作业面积。

按顺序写出航片土壤调查制图的主要步骤及各步骤里的主要内容。

调查准备:

组建调查队伍;明确调查任务,确定制图比例尺;统一技术规程,提出质量标准及成果要求;同时要收集并分析巳有的基础资料与图件;研究前人工作的成果;准备调查工具与仪器,做好物质准备

路线踏查:

选择踏查路线:2-3条(一般多为2条)。原则:各种成土因素组合类型(从低到高,垂直穿过等高线)进行实地踏查;建立判读标志;土壤剖面的打开、观测、描述、采样(主要剖面、检查剖面、定界剖)。室内判读:

土壤界线研究和图斑研究,勾绘图斑;土壤草图的详度要求;航片判读土壤

野外校核:

若在影象上仍有细微差异、区别,仍可采用建立典型样块进行判读的办法,但主要依靠经典的界线寻找法—土钻打孔内插法。挖坑、打钻、定位。

对即使判读时把握较大的图斑,也要有意识地选择1—2 条路线进行抽样验证。

转绘成图:

转绘:把单张航片上的土壤界线和内容转绘到地形底图上去,或转到航片平面图上去。任意网格法、辐射同心圆网格法、航片转绘仪法。

成图:在航片上的全部界线转绘到地形底图上去以后,即要进行清绘、着色、整饰等工作。

怎样编写土壤调查的技术规程?

统一认识、底图、记载、分类、命名、取样、化验、质量、成果要求。

(1)明确目的、任务—成果用途,调查范围;

(2)调查精度—决定调查比例尺的大小、制图单元确定、野外观察和化验分析所需采样的密度等;

(3)成果要求,如完成哪些图幅、调查报告的要求必须完成的资料汇编,化验分析数据;

(4)工作方法和步骤,包括野外试点、全面展开、室内分析安排,工作总结等;

(5)完成工作的时间安排,可以时间表的形式落实,以使工作人员遵守;

(6)各项工作阶段所必须的设备、包括野外调查装备及室内化验设备、制图的仪器等;

(7)经费的估算。

相邻两种地带性土壤之间的土壤界线划定的精度,通常要求是多少?理由是什么?

一般而言,人为土壤有明显边界,精度为2-4mm;

受地方性成土因素如母质影响的土壤,有较为明显的过渡界线,精度为4-6mm;

受生物气候控制的土壤类型的边界很不明显,精度可以为6-8mm。

如果在土壤CEC和速效钾之间选择一个作为土壤评价的因子,应该选择哪个?为什么?

选择CEC。CEC为在一定pH值(=7)时,每千克土壤中所含有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K+、Na+、Ca2+、Mg2+、NH4+、H+、Al3+等)的厘摩尔数,基本上代表了土壤可能保持的养分数量,即保肥性的高低。阳离子交换量是土壤缓冲性能的主要来源,是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而速效钾通常为土壤中存在水溶性钾,因为这部分钾能很快地被植物吸收利用,故称为速效钾,在土壤中的量不稳定,容易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变化。

用什么办法来判定土壤图的制作精度?

野外校核:验证判读内容的正确程度和界线的精确程度—对已经划定的图斑;对有疑问的和把握不大的图斑进行进一步的确定;对判读不出的图斑用经典方法进行补查

若在影象上仍有细微差异、区别,仍可采用建立典型样块进行判读的办法,但主要依靠经典的界线寻找法—土钻打孔内插法。挖坑、打钻、定位

请列举南京地区所有的土壤(土类),并说明它们各自的主导成土因素。

黄壤:富铝化作用和氧化铁的水化作用两个过程。富铝化作用指铁、铝在风化壳或土壤中富集的过程,是所有发育于热带、亚热带土壤的共有过程。另外,土体中大量的氧化铁发生水化作用而形成针铁矿,使心土层呈黄色。黄棕壤:

1、有机质积累过程:黄棕壤是在北亚 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在温度较高、雨量较多的常绿 阔叶或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生物循环比较强烈,自然植被下形成的枯枝 落叶,在地面经微生物分解,可积聚成薄而不连续的残落物质,其下即为亮棕色 土层,厚度因植被类型而异,一般针叶林 下土壤的腐殖质层最薄,阔叶林下居中,而灌丛草类下最厚,腐殖质类型以 富里酸为主。

2、粘化过程:由于具有较高的温度和雨量,为其母质风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原生矿物变成粘土矿物的过程较快,处于脱钾和脱硅阶段,粘粒含量高,常形成粘重的心土层,甚至形成粘磐。土壤微形态研究表 明:孔隙壁有各种形态的纤维光性定向粘粒胶膜和大量铁质淀积胶膜。这说明黄 棕壤不仅具有残积粘化,而且以淋移粘化过程为主。

3、弱富铝化过程:P.杜乔富尔提出亚热带和热带土壤风化的铁硅铝化、铁红化与铁铝化三个风化相,如果说棕壤化 过程相当与铁硅铝化相,则弱铝化则相近于铁红化阶段,钾矿物的快速风化,SiO2也开始部分淋溶,并形成2∶1或2∶1∶1或1∶1型的粘土矿物,铁明显释放,形成相当数量的针铁矿或赤铁矿为主的游离氧化铁,因为铁的水化度较高,故颜 色较棕,在风化B层的游离氧化铁≥20g/kg,残体的游离度≥40%,土体中的铁、锰形成胶膜或结核,聚集在结构体的外围,接近地表的结核较软,易碎;而下层则较坚硬。

紫色土:主要是内紫色页岩和紫色页岩丰化而成,从颜色直至理化性状都受母岩性质的强烈影响,是一种幼年土壤。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

土壤图土壤界线精度是怎么要求的?在土壤调查中如何运用土壤界线精度的概念?

界线:2-4mm突然过渡;4-6mm一般过渡;6-8mm逐渐过渡

运用:允许误差的存在,如在1:1土壤图的突然过渡中,实际误差允许20米。

什么是航片土壤调查的踏查路线?如何正确选定它?

路线调查的方法是带上卫片、航片、地形图、地理底图和各种参考资料、调绘工具等,沿选定的调查路线,在实地调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建立卫片及航片的解译标志,进行地物补测等。2-3条(一般多为2条)

原则:各种成土因素组合类型(从低到高,垂直穿过等高线)

调查路线应该穿越具有不同成土环境的景观类型,以便观察在各种成土条件的组合作用下土壤发育的差异.在野外,如何根据景观和土壤剖面特征来判定出草甸土?

发育于地势低平、受地下水或潜水的直接浸润并生长草甸植物的土壤。属半水成土。其主要特征是有机质含量较高,腐殖质层较厚,土壤团粒结构较好,水分较充分。

草甸土的形成有潴育过程和腐殖质积累过程。草甸土有腐殖质层、腐殖质过渡层和潜育层。

为什么要采集土壤的纸盒样本?怎样采集它?

采样:比样标本(纸盒标本)、分析标本(布袋标本)、陈列标本(整段标本)

纸盒标本是选择具较强代表性土壤剖面,根据划分出来的土壤剖面发生层次,在每一发生层的中心部位采集土样,装入分类标本纸盒,并作相应的详细记录,带回标本室,风干、分类保存。自下向上依次采集(防止污染)。

请从成土因素理论和土壤界线分布理论出发,谈谈庐山地区土壤界线可能有的规律(可以进行成土因素假设;重在说清为什么理由)。

土壤类型及其属性是与成土的自然条件紧密相关的,人们通常把气候,母质,地形,生物和时间作为土壤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即五大成土因素。

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对庐山土壤的形成和分布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米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给予庐山南(坡)部,北(坡)部的气候,生物和土壤的分布以一定的影响。庐山在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本区因受东亚季风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特色;同时,山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水热状况存在着垂直分异;并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的特点。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植被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土壤的发育和类型与其相适应.形成丘陵平原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棕壤的垂直带普。

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如,仰天坪一带,地形平缓,地面相对低洼处,因排水不畅,多生喜湿沼泽植被,普遍发生沼泽化过程,从而发育着山地沼泽土.在江边和湖滨平地区,因地下水的影响,往往形成草甸土。

主要土壤类型

庐山的土壤与上述成土条件相适应,具有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现将主要土壤的形成和有关特性分别简介如下.1.红壤

广泛分布于山麓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残积--坡积物.在山下岗丘地带还广泛分布着一种古老的红壤,它以具有明显的网纹层而区别于其它母质上发育的红壤.网纹红壤主要形成于第四纪中更新世,它的成土母质多样,既可是基岩的风化物,又可是各种沉积物,由于中更新世的红壤过程一直延续至今,因此,这种第四纪的网纹红壤不应是母质,应属于红壤的组成部分.其剖面形态特征是:土层深厚,但表层一般浅薄,除表层略带棕灰色外,全剖面土体均呈深红色,棕红色或黄红色;结构块状或棱块状,结构面有棕黑色胶膜和斑点;坚实板结;质地粘重;各层次均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铁锰结核;发生层次不明显;剖面底部可见由红,黄,白三色交错而成的网纹层,侵蚀严重的土壤,网纹层裸露.2.黄壤及山地黄壤

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沉积物.黄壤及山地黄壤,其富铝化程度与红壤相近或略低,由于黄壤受局部低洼地形影响,排水不良,而山地黄壤所处海拔较高,空气湿度较大,因此,它们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其自然含水量及吸湿水含量均较红壤为高.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以及有机酸的作用下,岩石风化强烈,原生矿物遭受破坏,产生游离的硅,铁,铝的氧化物,其中氧化铁与氧化铝便与水结合,形成含水的铁铝矿物,使土壤呈黄色.3.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4.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目前大都成为灌丛草类,母质主要为砂岩,板岩的残积物,局部地区以风积物为主.5.山地草甸土,浅色草甸土这类土壤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植被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这类土壤曾分布在大月山,汉阳峰一带,现在由于人类建筑利用,已逐渐减小.在生长季节中,土层并不过低,草本植被生长高大而旺盛,不论地表或地下,都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过程旺盛,但由于暖湿的生长季节不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有机质分解缓慢,较深的土层,积聚了大量的有机质,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质层.

第四篇:环境评价知识点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项目实施后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依据。

:对单项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深入的评价。二级评价:对单项环境要素的重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深入评价。三级评价:一般评价。划分依据:1)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源项等)。2)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状况)。3)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4)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难)。

*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技术原则:1与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的特点结合;2与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可能影响的区域环境相结合;3遵循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规、标准、技术政策和经审批的各类规划;4正确识别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可能的环境影响;5适当的预测评价技术方法;6促进清洁生产;7环境敏感目标得到有效保护,不利环境影响最小化;8替代方案和减缓措施环境技术经济可行。

*环境现状调查方法及特点:(1)搜集资料法:优点: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环境现状调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有关资料,缺点: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他方法补充。(2)现场调查法:优点: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缺点: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3)遥感方法:优点: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草原、荒漠、海洋等。缺点:在环境现状调查中,使用此方法时,绝大多数情况使用直接飞行拍摄的办法,只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

地理位置、地质、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与水土流失、动植物与生态。社会经济、文物与景观、人群健康状况。:①是工程概况;介绍工程的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和工程特性,并给出工程特性表。②是施工规划;结合工程的建设进度,介绍工程的施工规划,对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的关系的规划建设内容和施工进度做详细介绍。③是生态环境影响源分析;对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的活动的强度、范围、方式进行分析,可能定量的要给出定量数据。④是主要污染与源强分析;项目建设中的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噪声发生源源强说明源性质主要污染物产生量。⑤是替代方案;介绍工程选点、选线和工程设计中就不同方案所做的比选工作内容,说明推荐方案理由,以便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工程选线、选址推荐方案的合理性。

:调查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土壤基本情况。调查中需特别注意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极端问题,如最大风级、最大洪水。生态系统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首先须分辨生态系统类型,包括陆地生态与水生生态系统,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系统,然后对各类生态系统按识别和筛选确定的重要评价因子进行调查。区域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包括人类干扰程度、资源赋存和利用,如果评价区存在其他污染性工、农业,或具有某些特殊地质化学特征时,还应该调查有关的污染源或化学物质的含量水平。区域敏感保护目标调查:即调查地方性敏感保护目标及其环保要求。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发展规划、环境规划的调查。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情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等。调查方法:(1)收集现有资料;(2)收集各级政府部门有关土地利用、自然资源、自然保护区、珍稀和濒危物种保护的规划或规定、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

区划、生态功能规划及国内国际确认的有特殊意义的栖息地和珍稀、濒危物种等资料,并收集国际有关规定等资料。(3)野外调查。(4)收集遥感资料,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并进行野外定位验证(“3S”技术)。(5)访问专家。(6)采取定位或半定位观测。

:1一般建设项目工程组成有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1)对外交通:需了解工程对外交通公路的走向,占地类型与面积,匡算土石方量,了解修筑方式。

(2)施工道路:连接施工场地,营地,运送各种物料和土石方,都有施工道路问题。(3)料场:包括土料场,石料场,砂石场,等施工建设的料场。(4)工业场地:工业场地布设,占地面积,主要作业内容等。(5)施工营地:集中或单独建设的施工营地,无论大小,都需纳入工程分析中。(6)弃土弃渣场:包括设置点位,每个场的弃土弃渣量,弃土弃渣方式,占地类型与数量,事后复垦或进行生态恢复的计划等。(7)重点工程明确: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应作为重点工程分析对象,明确其名称位置规模建设方案施工方案运营方式。2.重点工程:一指工程规模比较大,其影响范围大或时间比较长的,二是位于环境敏感区附近的,规模不大,但造成环境一项却不小。(隧道、大桥特大桥,高填方路段,深挖方路段,互通立交桥,服务区,取土场,弃土场)3.全过程分析:选址选线期,设计方案,建设期,运营期,运营后期4.污染源分析:明确产生污染的源,污染物类型,源强,排放方式,纳污环境。

指分析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全部组成、一般特征和污染特征的全面分析,从项目总体上纵观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全局的关系,同时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评价所需的基础数据。工程分析的作用(工程分析分类:污染型建设项目、生态影响型)工程分析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弥补“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和源强估算的不足。1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定量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提供了可靠保证2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数据3为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为保护环境所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是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污染控制的目标

某水质因子的监测数据量少,水质浓度变幅大;均值法:某水质因子的监测数据量多,水质浓度变幅小;内梅罗法:某水质因子有一定的监测数据量,水质浓度变幅较大

1)、调查范围2)、调查时间3)、调查内容:水文调查和水文测量、污染源调查及水质调查因子选择。4)、水质采样(河流,湖泊和水库)

期、平水期、枯水期;调查河段形状,平直或弯曲;湖泊、水库,根据评价等级、湖泊和水库的规模决定工作内容:湖泊、水库的面积和形状,应附有平面图;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流入、流出的水量;水力滞留时间或交换周期;水量的调度和储量;水深;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状况。降雨,用于预测建设项目的面源污染;调查历年的降雨资料;根据预测的需要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评价等级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评价等级高且现有污染源与建设项目距离较近时应详细调查;例如,其排水口位于建设项目排水与受纳河流的混合过程段范围内,并对预测计算有影响的情况。内容:

1、污染源的排放特点(主要包括排放形式,分散还是集中排放;排放口的平面位置(阴污染源平面位置图)及排放方向;排放口在断面上的位置。);

2、污染源排放数据(根据现有实测数据、统计报表以及各厂矿的工艺路线等选定的主要水质参数,调查其现有的排放量、排放速度、排放浓度及变化情况等方面的数据);

3、用排水状况(主要调查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量、排水总量等);

4、废水、污水处理状况(主要调查各排污单位废(污)水的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处理水量及事故状况

等)。

位置图;②排气筒几何高度(m)及出口内径(m);③排气筒出口烟气温度(K);④烟气出口速度(m/S);⑤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t/a,t/h或kg/h);⑥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kg/h);⑦排放工况,如连续排放或间断排放,间断排放应注明具体排放时间、时数和可能出现的频率。

范围内现有的噪声敏感目标及相应的噪声功能区划和应执行的噪声标准,评价范围内各功能区噪声现状,边界噪声超标状况及受影响人口分布和敏感目标超标情况。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是在有效感觉噪声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评价航空噪声的方法,其特点在于既考虑在全天24h的时间内飞机通过某一固定点所产生的有效感觉噪声级的能量平均值,同时也考虑不同时间段内的飞机数量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1)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2)评价范围内现有敏感目标及噪声功能区划分情况。(3)评价范围内各噪声功能区的环境噪声现状、各功能区环境噪声超标情况、边界噪声超标以及受噪声影响人口分布。

监测点不应少于10个;极坐标布点法,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数不应少于6个;极坐标布点法,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否则,可布置2~4个点进行监测。

:(1):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对改、扩建项目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经改造后的污染物预测削减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终排放量;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还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周期性排放系数取值为0~1,一般可按季节、月份、星期、日、小时等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2)点源调查内容: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以及排气筒底部的海拔高度m;排气筒几何高度m,及排气筒出口内径m;烟气出口速度m/s;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K;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3)面源调查内容:面源位置坐标,以及面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m;面源初始排放高度m;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m2)],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4)体源调查内容:体源中心点坐标,以及体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m;体源高度m;体源排放速率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体源的边长m;体源初始横向扩散参数m,初始垂直扩散参数m。

为:1河流为一维恒定流,污染物在河流横断面上完全混合;2氧化和复氧都是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是定常的,氧亏的净变化仅是水中有机物好氧和通过液-气界面的大气复氧的函数。

1)点源调查内容: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以及排气筒底部的海拔高度(m)及排气筒出口内径(m);烟气出口速度(m/s);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K);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2)面源调查内容:面源位置坐标,以及面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m);面源初始排放高度(m);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3)体源调查内容:体源中心点坐标,以及体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m);体源排放速率(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体源的边长(m);体源初始横向扩散参数(m),初始垂直扩散参数(m),体源初始扩散参数的估算。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1填埋场渗滤液泄露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

2填埋场产生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 3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4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滑坡、崩塌、泥石流)5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6填埋场孳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7填埋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盖压实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8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第五篇:食品安全与评价复习知识点

食品安全与评价复习知识点 名词解释

1.食品安全:指对食品按其原有性用途进行制作或使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卫生: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所有过程采取的条件和措施。

2.持久性污染物:指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具有很长的粪食期,且能通过食物链积累,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有机化学物质。

3.食源性疾病: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所造成的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4.农药:指用于防止、消灭或控制危害农、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残留: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农药原味,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残留的数量称为残留量。

5.食物链:指动物体吞食有残留农药的作物或生物后,农药在生物体间转移的现象;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集,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农药并逐渐在其体内积累的能力。

6.兽药残留: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残留。7.残留总量:指对食品动物用药后,任何可食动物源性产品中某种药物残留的原形药物或其全部代谢产物的总和;最大残留量(MRL):是对动物性食品用药后产生的允许存在于食品表面或内部的该兽药残留的最高量;休药期:又称停药期,是指食品动物从停止给药到允许被宰或其产品被允许上市的间隔时间。

8.转基因技术:指使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外源遗传物质导入活细胞或生物体中,产生基因重组现象,并使之表达并遗传的相关技术;转基因生物:简称GMO,指通过转基因技术将遗传基因改变的生物;转基因食品:指采用转基因技术开发的食品或食品添加剂,通过一定的遗传学技术将有利的基因转移到另外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细胞而使它们获得有利特性。

9.实质等同性:如果某个新食品或食品成分与现有的食品或食品成分大体相同,那么它们是同等安全的;实质等同性原则:通过转基因食品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食品相比较,发现两者在性状、成分、含量等方面的异同,以确定转基因食品成分是否与相应的原食品具有实质等同性,为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和使用提供相应的模式和方案。

10.外源性污染:又称为食品加工流通过程的污染或第二次污染,即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

11.食品安全性评价:运用毒理学动物实验结果,并结合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来阐明食品中某种特定物 质的毒性及潜在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性质和强度,预测人类接触后的安全程度。

12.半数致死量:指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需要的剂量,也称致死中量(LD50越小,表示外来化合物的毒性越强);最大无作用剂量: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来化合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根据现今的认识水平,用最灵敏的试验方法和观察指标,亦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人类每日摄入某种物质直至终生而不产生可检测到对健康生产危害的量。

13.HACCP体系: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

14.关键控制点(CCP):是指通过实施预防或控制措施,能够消除、预防或最大限度的降低在特定的食品生产过程的危害,使每个CCP所产生的危害经过控制得以防止,消除或者降至可接受水平。15.重点概括

16.食品污染按其性质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物包括:微生物、寄生虫、病毒、有毒动植物危害;化学性污染物包括:农药、兽药、有毒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包括:非化学性污杂物、放射性污染物。

17.食源性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兽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物中毒按病原物质分为五类:霉菌性、细菌性、化学性、动物性、植物性 18.食物中毒发病特点:①发病呈爆发性、潜伏期短,②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③发病与食物有关,④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不具有传染性。

19.细菌性食物中毒根据原因可分为:感染型、毒素型、混合型;家禽肉中沙门氏菌的来源:生前感染、宰后污染;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的两种类型:急性胃肠炎型、急性菌痢型;葡萄球菌可分为三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三者中产肠毒素的有两种,即金黄色、表皮葡萄球菌。

20.引起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食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食物中污染大量产肠毒素的葡萄球菌,②污染后的食品放置于适合产毒的温度下,③有足够的时间使葡萄球菌产毒,④食物的成分和性质适于细菌生长繁殖和产毒。

21.去掉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有:①挑选霉粒法,②碾轧加工法,③加水搓洗、加碱或用高压锅煮饭,④植物油加碱去毒法;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常见的食源性病毒:肠道病毒、诺沃克病毒、克雅氏病毒、埃博拉病毒。

22.病毒污染食品的途径:①动植物原料的环境污染了病毒,②原料动物病毒,③食品加工人员带有病毒,④不良的卫生习惯,⑤食品交叉感染;病毒危害的控制:①食品原料的控制(消毒处理),②原料肉的控制(检验检疫)③有效的卫生控制(执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④不同清洁区域的控制2

(防止交叉污染)。

23.食品中农药残留主要来自3个方面:①施用农药对农作物的直接污染,②农作物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③通过食物链与生物富集作用;农药的毒性可分为: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农药残留毒性控制的措施:①研究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②研究开发使用生物农药,并培育出抗病虫害及草害的新品种,改善农作物栽培技术;常规的农药残留分析大致分为以下几步:①样品的采集和制备,②样品的提取和浓缩,③净化,④定性或定量分析。

24.兽药主要包括: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寄生虫药、激素药类;产生兽药残留的原因:①使用违禁或淘汰的药物,如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②不按规定执行应有的休药期,一般为4—7天,③不正确使用兽药或滥用兽药,④饲料加工过程受到污染,⑤用药方法错误,或未做用药记录,⑥屠宰前使用兽药,⑦屠舍粪池中含兽药。

25.食品中有毒金属的来源:⑴铅污染来源:①水体中铅污染主要来自大气中铅的沉降,部分来自工农业含铅废水,②土壤中由大气和水体而定,③食品中铅污染主要来自包装容器的污染;⑵环境中汞污染来源:①工业用途:采矿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等废水排放,②农业用途:用作杀虫剂、杀菌剂、防霉剂,③医院用途:(口腔科)破碎的温度计、压力表;⑶砷污染的来源:①含砷矿藏及其他有色矿藏金属的开采,②地下水中含砷量很高,③煤的燃烧污染空气和食品(吸入或食入),④含砷农药,防腐剂、除锈剂的使用;⑷镉污染来源:①环境主要来自冶炼、陶瓷、电镀工业及化学工业等排出的三废,②食品中主要来自废水(含铬)灌溉农田,引起突然累积,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

26.控制重金属污染的措施:①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②改善环境质量,③加强食品中重金属的限量控制;(砷中毒)中国的地方性中毒分为两种类型,即饮水型和燃煤型;有机污染物有:多环芳烃、杂环胺、二噁英、N—亚硝基化合物等。

27.食品污染苯并芘的途径主要有:⑴食品在烹调、加工过程中的污染:①食品在烘烤、火烤或烟熏时直接受到污染,②食品成分在烹调加工时油脂经高温裂解或热聚反应产生苯并芘,③食品在加工中受到润滑油、输送管道、食品包装材料等的污染,⑵环境中多环芳烃环氧化物对食品的污染(多环芳烃环氧化物是一种前致癌物(间接致癌物)必须在体内代谢活化才有致癌作用)。

28.食品中的杂环胺主要来源于蛋白质的热解,在高温(100-300℃)下形成杂环胺的主要前体物质是肌肉组织中的氨基酸和肌酸酐;杂环胺的预防措施:①改变烹调方法,特别是加热的温度、时间,避免煎、炸、烤的烹调方法,②尽量少吃油炸、煎类、烧烤类食品,③增加蔬菜、水果摄入,④建立和完善杂环胺的检测方法,开展食物中杂环胺的监测,尽早制定食品允许限量标准。

29.二恶英污染来源:⑴垃圾燃烧:含Cl、碳氢化合物的燃烧产物,⑵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①农药合 成的副产物(杂质),除草剂、落叶剂,②聚氯乙烯塑料的生产,③造纸工业氯漂白;二恶英污染食品途径:①通过食物链污染食品,②通过意外事故污染食品,③通过纸包装材料污染食品;二恶

英污染的控制措施:①减少含氯芳香族化合物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如农药、涂料等),②改进造纸漂白工艺、采用ClO2或无氯剂进行漂白,③采用新型垃圾焚烧炉焚烧垃圾或利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减少二恶英的排放,④加强对环境、食品和饲料中二恶英的控制。

30.N-亚硝基化合物的分类:N-亚硝胺、N-亚硝酰胺;N-亚硝基化合物危害的控制:①防止霉变及其他微生物的污染,②控制食品加工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使用量,③合理使用肥料,适当施用钼肥,④改善和提高饮食卫生习惯,⑤制定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限量标准。

31.按生物种类,转基因食品分为: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微生物,根据作用效果不同分为六大类:分别是增产型、控熟型、高营养型、保健型、新品种型、加工型;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原则:①遗传工程体特性分析,②实质等同性原则。

32.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在哪:⑴、食物安全性因素:①转基因产物直接影响包括饮料成分、毒性或增加食物过敏,②转基因间接影响;⑵、环境安全性因素:①基因转移问题,②杂草化问题,③性状对目标产物的影响问题,④抗病毒转基因问题,⑤毒性和过敏问题。

33.水质污染类型: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①农用施肥、农药施用和污灌,②垃圾、废渣和污泥等废物,③大气或水体中迁移和转化进入土壤的有害物质;化肥污染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强和具有长期性;农药残留的两种形式:①附着在蔬菜、水果的表面,②在蔬菜、水果的生长过程中,农药被吸收进入其根、茎、叶中,与附着在表面的农药残留相比,内吸性农药残留危害更大。

34.农药污染食品的主要原因:①用药水品高和毒性高是主要原因,②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剂型不配套,③农民缺乏农药残留特性和规律的认识,为追求速效、好使,在某些农作物上使用禁用农药或随意加大使用剂量是造成食品农药污染的另一原因;目前允许使用储粮杀虫剂有4种:熏蒸剂、防护剂、空仓杀虫剂、杀鼠剂。

35.质量与安全控制的五个方面:①农场饲养管理,②疾病控制,③控制兽药残留,④检疫和检验,⑤动物的屠宰;包装材料的选择:安全性、可降解性、可重复利用性;

36.动物性污染途径:内源性污染和外源性污染;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带染的微生物主要有:①非致病性和条件致病性微生物,②致病性微生物及微生物毒素,③病毒;兽药进入动物体的主要途径:①预防和治疗疾病用药,②饲料添加剂中兽药的使用,③食品保鲜中引入药物。

37.兽药对人体的危害:①毒性作用:磺胺类药物引起肾脏坏,②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物质等,③细菌耐药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的出现,④菌群失调:杀死非致病菌,使菌群失去平衡,⑤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苯并咪唑类能抗蠕虫病长期残留于肝脏,⑥激素作用:内分泌系统不正常,儿童出现早熟。38.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和卫生要求:⑴、使用原则:①必须使用经过省级行政卫生部门批准的生产企业生产的食品添加剂,②必须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控

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③不得降低良好的加工工艺和卫生要求,④禁止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⑵、卫生要求:①必须由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作出综合性的安全性评价,②实行专业化生产、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做到产品批批检验合格出厂,③最好能在以后的加工、烹调过程中消失或破坏,④不应破坏食品中营养成分,更不能形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⑤最好能排出体外。

39.剂量—反应关系:①剂量—量反应关系:反应强度,②剂量—质反应关系: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的关系;风险分析是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信息交流3个组成部分的科学框架,其中风险评估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和基础;风险评估4要素: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饮食暴露、风险特征描述;风险管理分为: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选择评价、执行风险管理决定、监控和回顾。40.标准化活动过程包括:标准的制定、标准的实施、标准的更新;食品标准的作用:①②国家管理食品行业的依据,③食品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④促进生产、推动贸易;标准的分类:⑴按等级划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⑵按标准法律属性分:强制性、推荐性标准,⑶按标准化对象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41.HACCP的七个原理:①进行危害分析,②确立关键控制点(CCP),③建立关键限值,保证CCP受控制,④建立CCP监控系统,⑤建立HACCP失控时的纠正措施,⑥确立验证程序以确保体系有效性,⑦建立相关适用程序和记录文件系统;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八个方面:①水和冰的安全性,②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和卫生,③防止交叉污染,④手的清洗消毒设施和卫生间设施的维护,⑤防止外来污染物造成的污染,⑥有毒化合物的正确标志、贮存和使用,⑦雇员的健康状况,⑧昆虫与鼠类的扑灭及控制;良好卫生规范(GMP)四个关键要素:①由合适的人员来生产和管理,②选用良好的原材料,③采用规范的厂房及机器设备,④采用适当的工艺。

下载第四章安全评价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四章安全评价知识点归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评价 文档

    安全评价方法 目录 1.1 安全检查表法1.1.1 方法概述 1.1.2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依据 1.1.3 安全检查表编制步骤 1.1.4 编制检查表应注意事项 1.1.5 应用检查表注意事项 1.1.6......

    《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本站推荐)

    《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课堂教学的重点) 第一章 1、安全的定义? 安全的基本定义: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不同角度有不同定义: ①安全......

    大班安全知识点

    大班安全知识点 1、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 2、幼儿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3、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知识点)[合集5篇]

    第一章 1、教育评价这一概念,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泰勒于1930年首次提出,在美国国会1956年通过的《初等及中等教育法案》中得到合法化。 2、教育评价指的是......

    2013年二级建造师知识点整理:项目评价

    2013年二级建造师知识点整理:项目评价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在项目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中,采用现代化经济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期)投入产出诸多因素进......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1、 法的最基本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不是共同意志;2、 社会主义法以国家意志形式体现了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3、 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

    安全法规知识点[精选五篇]

    一章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 1.规范分为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 2.法的分类: (1)创建和表现形式:成文法(国家依法制定)和不成文法(未经国家制定,但经国家认可) ,社会主义法属于成文法 (2)法按......

    安全标准化知识点(含答案)

    安全标准化知识点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分) 1、安全标准化达标证书的有效期限( B )年。 A 2 B 3 C 4 D 5 2、企业对各种安全检查所查出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