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作课例观摩与研讨学习心得(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3:3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写作课例观摩与研讨学习心得(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写作课例观摩与研讨学习心得(共)》。

第一篇:小学写作课例观摩与研讨学习心得(共)

为学生借来马良神笔

——小学写作课例观摩与研讨学习心得

南康市第一小学刘海燕

每当看到学生写作文痛苦状,都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一发试卷首先就看作文是什么。作文一直是令我校师生头痛的事。尽管我们花了大量时间让学生搜集作文素材,积累好词佳句,学生还是怕写作文。听了魏星老师的课后,我想还是在方法上多花功夫,正确的方法如给学生借来马良神笔,下笔如有神。

一、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数;(4)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

1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二、培养想象力

儿童想象力很丰富,童话化作文的训练就是要放飞他们的想像,让他们犹如翱翔于蓝天的刍鹰;遨游于大海的鱼儿!充分享受作文课带来的快乐。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童话作文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话中得到映照;学生的喜怒哀乐,也能在童话中得以体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选材。在训练中我们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想像、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就再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才得以充分的发展。童话往往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人们,所以在训练学生写童话时得讲究巧妙的构思。同样一个富有新意的题材,构思不好,它也不会吸引人。童话语言独具特色,写童话比写一般记叙文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方面具有优势。学生具有广阔的表现空间,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其次,童话是学生内心思想情感真实的反映,它折射出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这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富有个性化。一旦儿童思绪扬起,往往又会乘着兴致,漫无边际的想像开去。因此,我们要向学生提出想像合理的要求。因为,只有想像合理,才有意义。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儿童往往把握不住,仅是概念地提出要求,儿童并不能掌握要领。教师的作用,在于适时发掘学生的心灵火花,让学生立足现实,合理想像。

三、生活中积累素材

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很严重,仿写、甚至抄袭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为了使学生能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及时的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达出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

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组织学生开展“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深入农村,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 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

实践出真知。我们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

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从怕写作文到后面慢慢喜欢上写作文,这样一种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还能带着一颗好强心修好自己的创作。而教师也在此过程中为自己减轻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篇:小学语文经典阅读课例观摩与研讨学习心得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写作教学设计案例与分析心得体会

南康市第一小学刘海燕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教给阅读方法

1、指导预习,教方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我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 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

1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如在教学《窃读记》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 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 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2、上好精读课,教学法。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 解。

四、培养阅读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第三篇:全国小学英语观摩研讨学习心得

为期三天半的第四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已圆满结束,这为我们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些优质课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受。

一、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平时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地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二、注重课题的引入与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从单词的讲解,到听力练习,再到对话讨论,一环扣一环可以说衔接得非常自然,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进,思维没有断点。并且在每一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过渡中都在反复应用当节课的语法重点,学生们很自然的完成了接触,理解,使用的一系列过程。

三、注重基础,适当拓展延伸。这次的优质课没有想象中那么花哨,更多的是注重课文,注重基础知识。在精讲精练课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由于前面将基础知识都夯实了,后面的拓展学生进行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正是这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远见,提高了整节课的课堂效率。

四、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尽量使用英语。例如:you please!who can ? wonderful!等等。只有教师说英语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

2、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例如:利用电脑课件、等多媒体,创编一些游戏和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得,乐中学。

3、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这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素质,较好的英语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教学。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其他优秀教师的差距,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孩子喜欢上课?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英语教师能力的提高除了自身素质以外还应当多参加培训。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作为一位刚参加英语教学工作的教育工作者,非常希望能多参加英语培训和学习。希望上级领导多提供一些机会。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课

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课: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及点评

一、读准课题,引发思考

1、板书课题,读准课题。

师: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大家有信心吗? 生:有。

师:好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生: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师:这个课题中有一个多音字。大家都读对了,哪个字? 生:着(zháo)。

对:对,我们一起读一遍,着(zháo)地。生:着(zháo)地。

师:有一句话叫“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就是这么念的。

2、读懂课题。

师:课题又称为文眼。我们拿到一个课题时,首先要仔细地去思考一下,好好读一读。那么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时候,有什么想法或疑问吗?你来说一说。

生1:我觉得这篇课文有可能是说明文,说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师:说明这么一个事实,是吧?

生2:我想知道两个铁球的重量是不是相同的,要不然他们不可能同时着地。师:你对他们的重量产生了兴趣。还有没有同学(想说)? 生3:两个铁球为什么会同时着地呢? 师:问得好。

生4:我也有一问题,如果两个铁球不是重量相同的话,怎么会同时着地? 师:仍然是抓住重量问题。

生5:我想知道,是谁让这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呢?

师:(这是)特别的关键。同学们,带着你们的想法,打开你们的课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点评:教师一开课便引导学生读准课题,再读懂课题。这是一种读书方法的引导,也是引发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学贵质疑,针对课题让学生说想法和疑问,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质疑能力。)

二、初读课文,点拨疏通

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自由地读课文,教师巡视,通过话筒有选择地将学生读书的声音传出来。)

2、指名分段读文,师点拨指导。(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大家都读完了,下面老师请几个同学分别读一读课文。我对其他同学有一个要求,要注意倾听别人是怎么读的,是不是跟你读得不一样。好,第一个自然段,谁来(读)?这个男孩。

生:(读)“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师:读得非常好。这段话中有一个词比较特别,注意到没有,哪个词? 生:“辩论家”。

师:对了,打了个引号,谁能猜一猜辩论家是什么样的人?

生:辩论家应该是在别人说出一句话以后,提出相反的意见跟他辩论。师:能够跟别人争辩,是吧?有理有据的。生:我觉得辩论家是善于辩论的。

师:善于辩论,应该说是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同学们,我们现在不要看课文,我们来猜一猜辩论家的“辩”字是哪一个“辩”呢?

〔课件出示“辩”“辨”“辫”()论 〕 生:第一个“辩”。

师:为什么你认为是第一个“辩”呢?有请这个孩子说一说。生:因为辩论要用嘴说。

师:你注意到这个字的偏旁是„„? 生:言字旁。

师:对,我们看是这样的。同学们,我们的汉字,尤其是形声字,它的偏旁往往具有表意的功能,和它的意思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咱们要记住这一点,就容易区别一些形近字了。这是一个生字,咱们一起拿出你的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个字。左半边是什么字?

生:“辛”字变形。

师:竖变成撇。中间是个言字旁,右边还是个“辛”字。(老师板书,学生书空。)

(点评:教师在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后后即时点评,并适时提出重点词语“辩论家”,在学生理解“辩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书写识记“辩”字。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生字词,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好,第二自然段,哪位同学来读?

生:(读)“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 师:这句话最后一句有一个提示语,大家注意到没有?“人们就会„„” 生:责备他。

师:我们读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到,有这么一些词语经常会提醒我们,如何把这个句子读得更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生:“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

(点评:第二自然段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出“责备”的语气,并提示“当作”的读音,教师的点拨,让学生读得又准确,又有了情感。)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师:真不错。同学们,第三自然段特别长,里面还有些关联词语,我们能不能一字不错把它读正确?谁来挑战一下?来找一个女生。

生:(读)“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

师:读得怎样?有没有错误? 生:没有。

师:我们一起把掌声送给他。(师带领大家鼓掌)赵老师第一次读的时候,都读错了,你真了不起。好,第四自然段,谁来(读)?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生:(读)“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师:请坐下。这一段话中反复出现一个词。生:试验。

师:很正确,我们知道,还有一个词叫? 生:实验。

师:这两个词很容易混淆,同学们,我们一起读两遍。(课件出示“试验”“实验”,学生跟读。)那怎么区别这两个词呢?“试验”常讲的是什么(意思)?

生: “试验”中的“试”指的是尝试。

师:那么“实验”这个词常讲什么(意思)?你也说说。生:“实验”的“实”代表实践。

师:要实践一下,结果其实已经明白。我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是不是已经掌握了。(出示图片)

生:实验室。

师:这是一所学校的科学实验室。那为什么是实验室,不是试验室呢? 生:因为是实验室,那就是实践的意思。师:让小学生来实践一下,不是让我们来做一些发明创造,做一些尝试,那样可能有一些危险。好,同学们,再看一条。这是凤凰网的一条新闻的标题,叫做“中日韩三国就防止朝鲜核 达成一致”,大家看看。

生:试验。为什么是“试验”,不是“实验”呢? 生:因为这个核弹非常危险。师:朝鲜有没有掌握这个技术? 生:没有。

师:所以叫“试验”,是不是这样子?你看有没有答对?(课上动画出示“试验”)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往后看,第五自然段谁来读?后面找个男生。生:(读)“消息很快传开了„„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段话的后半部分有两个标点,看到没有?两个“!”。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看看关注感叹号后,你读得怎么样?

生:“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师:后面这句话哪个来读,你来试试。

生:“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师:说得非常坚决啊!最后一个自然段,哪些同学愿意读?挺好,我们一起来吧。

(6)齐读第六自然段

生:(师引读,生齐读)“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点评: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教师并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是突出了每一段的语言训练重点。如第三自然段侧重指导学生读通长句子,这也是课文的难点所在。第四自然段侧重区别“实验”和“试验”,教师通过课件创设语境,让学生自己感悟两个词的不同。第五自然段侧重关注两个感叹号,引导学生读出感叹的语气。通过充分地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人们对伽利略的嘲讽,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读书体验。)

三、重点研读,感悟体验

1、回顾课题。

师:同学们,课文读完了,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结合你前面提出的想法,你现在知道了些什么呢?

生:两个铁球不管重量相不相同,总是同时着地。师:这是一个事实。是不是?你知道什么?

生:我还知道物体落下的速度跟它的重量没有关系。师:跟它的轻重没有关系。很好,你呢?

生:我知道了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实验的这个人是伽利略。

师:伽利略。非常好。咱们把这个名字写到黑板上。(板书伽利略)同学们,当我们读到一篇课文的时候,课前第一次看到课题有些想法,读完课文后有一些(已经)知道,还有一些问题可能无法解决。这篇课文给我们的信息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想了解一个事实或一个人,要课下去读一读相关的资料。同学们,这个课题比较长,假如我们要在它后面加一个标点的话,你看可以怎么加?你说说看?

生1:我认为可以在后面加个“?”。师:为什么想起加个问号呢?

生1:因为在读这篇课文之前,你还并不知道两个铁球不管重量相不相同,是不是同时着地?

师:请坐下。当伽利略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人们相信他吗? 生:不相信。

师:(人们)是不相信他的。还可以加什么(标点)符号? 生2:可以加“!”。因为他们很惊讶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师:谁很惊讶?

生2:人们。还不知道两个铁球是不是同时着地。师:人们看到这个事实之后,非常地惊讶,于是忍不住发出这样一个惊叹。同学们,带着你的感觉和想法,我们再来读读课题。

生:(齐读)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点评:“回顾课题”这个环节为本堂课的教学增添了新亮点。既与第一次读课题质疑相联系,解决部分问题,又引发新的思考,层层递进,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增长点。“?” “!”犹如给课题点睛,体现了学生的初读成果。课堂的精彩生成,得益于教师的巧妙设计。)

2、重点研读。

(1)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师:同学们,到底是什么改变人们的看法? 生:事实。

师:是这次试验。那我们就先来看看这次试验的结果,好不好? 生:好。

师:课文哪一段写到试验的结果? 生:第六段。

师:我们来看看这一段。(出示第6段)哪个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读得很不错。我刚刚注意到你有一个词读得特别重?“惊讶”。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可能会惊讶地呼喊些什么呢?

生1:当时的人们可能会惊讶地呼喊:这怎么可能,亚里士多德的话怎么可能是错的呢?

师:说得不错,能不能直接喊出来?谁来喊一喊? 生2:不会吧。

生3:天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噢,不,亚里士多德真的说错了。生4:哦,不,亚里士多德是真的说错了。生5:唉,我们错怪伽利略了。(点评:此处给课文补白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且训练了语言表达,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想象中拓展了文本,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那么师生、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便融为一体了。)

师:现在终于明白了。同学们,我们注意看一看,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们注意揣摩一下,什么叫“不是全都对的”?你的理解是什么?

生:有的是对,有的是错的。师:到底是对的多,还是错的多? 生:对得多。

师:对得多,错的少,我们才能说“不是全都对的”。是不是这样?同学们,老师把这个句子改了一下,你们读原句,我来读后面改动的句子。(课件出示对比句子)

生:“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原来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有什么区别?

生:因为不仅是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哲学家,其他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所以课文中要用“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是不是这样的?好,咱们再把课文的原句读一下。

生:“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点评:对比阅读品味句子,又是执教者的亮点之一。因为教师的巧设妙引,所以水到渠成,学生才能准确深刻地理解文本中的重点语句。)

(2)出示第五自然段

师:同学们,在这次实验之前,人们相信伽利略吗? 生:不相信。

师:在课文中找一找,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们在实验之前是不相信伽利略的?可以拿出你们的笔动手画一画。

(学生阅读找句子,教师巡视。)

师:都画出来了吗?哪位同学把你画出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师:大家找得一样吗? 生:一样。

师:当时人们是怎样评价伽利略的?来,你说。生:伽利略,你真胆大妄为。

师:关键词,胆大妄为,这是一个新词,咱们来写一写。(板书“胆大妄为”)这个“妄”是个生字,大家跟我一起写。上面是一个“亡”,底下是一个“女”?这一横要特别长一些。“胆大”的意思好理解,什么叫“妄为”?猜一猜,什么意思?狂妄?妄想?老师告诉大家,“妄”在这里是胡乱的意思。那“妄为”是什么意思?

生:胡作非为。

师:有人说是“胡作非为”。讲得非常好。这就是人们对他的评价。人们还认为伽利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人们还说,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还说他是固执的人。

师:“固执”,这也是一个新词,咱们也把它写到黑板上。好,拿起手来,跟老师一起写这个“执”。(板书 “固执”)“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左半边在写的时候要怎样?要稍微瘦一点,窄一点,右半边是撇,横斜钩,点。你是一个固执的人吗?

生:不是。

师:什么叫固执?你说说看? 生:顽固执著。

师:顽固而且执著。同学们,坚持自己的看法,坚定不动摇,这就是固执。那么我想问大家,他坚持的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生:正确的。

师:坚持正确的看法叫固执吗? 生:不叫。师:叫什么? 生:执著。

师:坚持正确的看法,刚刚有个同学说得非常好,叫执著。坚持错误的看法叫什么?

生:叫固执。

师:同学们,同样的近义词,有时候它表达的感情色彩是不一样的,咱们在形容一个人的时候,要注意了,你想表扬他,还是批评他,你得选择好词啦,好不好。同学们,再来看人们的两句话,人们说他的时候,有没有加提示语?有的说,有的说,并没有加提示语,我们能不能发挥我们的想象,给它加上一个提示语。可能当时们说的时候,表情是怎样的?动作是怎样的?你把它加上去。生1:有的气愤地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师:气愤,有心情了。

生2:有一位商人讽刺他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师:你都咬牙切齿了。

生3:有的笑着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师:这一种什么笑?哦,冷笑。

生4:有的都气得跺脚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师:你能不能一边跺脚一边说?

生5:不能,跺完脚再说。(同学笑,生笑读)“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师:你跺脚都把你力气跺光了。

生6:有的挥起拳头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师:你朝着我挥拳,一边挥拳一边说。还有点不好意思,同学们,咱们再一起读一读这句话。当然我们课文中并没有加提示语,为什么不加呢?我在想,可能它并不是写某一个人,写的人数非常多的,是不是这样?

生:(齐读)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3)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同学们,人们不相信伽利略,人们相信谁啊? 生:亚里士多德。

师:刚才同学提到了“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课文哪一段写到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这种信任?

生:第二自然段。

师:咱们来看看这一段。(课件出示第二段)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师:人们并不相信伽利略,而相信亚里士多德,但课文并不是用“相信”这个词,用的是?

生:信奉。

师:“信奉”的“奉”也是一个生字。同学们,伸出手,我们来写写这个字。(板书“信奉”。)几横?

生:三横。

师:撇,捺,舒展开,底下是两横,一竖。大家猜一猜,“信奉”和“相信”究竟有什么不同?

生1:我觉得“信奉”有一点敬意,而“相信”没有。生2:奉承他。

生3:“信奉”是指信仰和敬奉,是对长辈和比自己年长的人,“相信”是和自己平辈的人。

师:“信奉”还带有一种敬意在里边。同学们,想了解“奉”这个字在古时候是怎么写的吗?(出示楷体和金文的“奉”字)古时候金文是这么写:上部分表示一串玉,底下表示两只手,用两只手托起这串玉,(出示“奉”的金文和楷书字体。)用两只手捧着一串玉献给别人,态度怎么样?(师作手势,生猜意。)通过这个字能感受到人们当时对亚里士多德的这种信任,甚至是达到一种崇拜的地步。那你能不能从这一段中找一找哪些地方能够表现出人们当时对亚里士多德的信任和崇拜?找到之后,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个词强调了 “不容更改”,能不能变? 生1:不能。

师:谁变跟谁翻脸。还有哪位,你从哪个词找出来的? 生2:我还能够从“真理”可以看出人们很信奉亚里士多德。师:什么是真理?

生2:“真理”就是不容更改的知识。

师:亚里士多德的话竟然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事实,真理,永远正确,是吧? 生3:我从“两千多年前”可以体会到人们很信奉亚里士多德。因为两千多年前,时间过了这么久了,人们还这么信奉亚里士多德。(师引读)“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

生4:我能从“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可以看出)。(师引读)“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师:人们都责备他,还有人敢怀疑吗?同学们,了解这么多,到底亚里士多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大哲学家。

师:想不想进一步了解他?我们来看一下亚里士多德的一些介绍。(课件出示亚里士多德资料)老师给大家读一下„„同学们,看到这,你能够体会到对亚里士多德的这种信奉了吗?能不能,带着这种情感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生:(齐读第二段)“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点评:在学生精读课文时,读写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在人们责备伽利略的语句前面加上提示语,深化了对文本的体验,又训练了语言。紧接着从近义词“相信”引出“信奉”,再从“奉”的字形、字理上理解字义,并联系上下文了解人们是怎样信奉的亚里士多德的,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信奉”,抓住“信奉”这个关键词让学生认识人们对伽利略的责备。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权威的地位。)

师:同学们,在这么一种背景下,偏偏有这么一位二十五岁的数学教授,他却来质疑亚里士多德了。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人们,你会怎么责备他?我现在就是二十五岁的数学教授,你倒是来责备责备他。哪位同学来试试看?

生1:你这个人,竟敢违背人类的真理,你会丢尽脸的。

生2:谁都知道,连三岁的小孩都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话是真理,你居然连一个三岁的小孩都不如,还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

师:让我感到羞愧了。

生3:天啊,你居然敢怀疑亚里士多德,难道你不知道吗?许多学科学的人都信奉他,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你真是太胆大妄为了!

师:汗都要出来了。还有没有?

生4:你真是无药可救了,竟然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误。师:我都无药可救了。

3、感悟体验

师:同学们,面对人们的这种质疑,这种嘲讽,这种责备,伽利略还有这个挑战的勇气吗?

生:有。

师:不但有,而且挑战成功了。最终改变了人们的看法,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伽利略说吗?

生1:对不起,伽利略,我们以前错怪你了。

生2:伽利略,你真伟大,你不顾我们的嘲讽,证实了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

生3:伽利略,对不起,我刚才还说你无药可救,可是现在我估计我自己都无药可救了。(同学笑)

师:没关系,明白这个道理就好。

(点评:赵老师巧妙地创设语言训练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当时的人们。先是在得知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时,不留情面地责备伽利略。然后让学生在伽利略试验成功后,发出惊叹,入情入境地与文本对话,真切体验人们对伽利略态度的巨大转变。伽利略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越来越高大、丰满。)

四、回顾板书,总结提升

师:(指着板书)同学们,你还同意人们的评价吗? 生:不同意。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词:“胆大妄为”,伽利略胆大吗? 生:胆大。

师:的确胆大,妄为吗? 生:不妄为。

师:不是妄为,那就把它擦掉吧。(师擦去“妄为”)伽利略固执吗? 生:不固执,执著。

师:有的说,应该用“执著”,好,擦掉,写上“执著”。(擦掉“固执”,改为“执著”。)“执”是生字,我们再来写一遍,“著”有两种写法,正确的写法是有草字头的。要想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看法,光靠胆大和执著,行吗?两千多年了,我就不相信没有别人质疑过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但是他们为什么没有成功呢?同学们,在这里,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好,究竟伽利略是怎么做的?他是如何思考,如何实践的?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下课。

(点评:两次板书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人们情感态度的转变,教者可谓匠心独运。第一次板书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伽利略的责备态度,而且指导学生学习了生字词“胆大妄为”,辨析了“固执”和“执著”的感情色彩,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教师后来把板书中“胆大妄为”的 “妄为”擦去,把“固执”改为“执著”,表现了人们对伽利略的崇敬,也是对真理的肯定,主题更鲜明。结课前,教师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所谓课已尽而意犹未尽。)

(总评:

这是一堂朴实而又扎实的语文课,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赵老师教给学生的不是如何读懂课文,而是学语文的方法。导学富有技巧,如两次读课题质疑、两次不同板书、找准每段话中语言训练点,调动各种语文手段,循循善诱地让学生品读重点语句,充分感受和体验人物内心。创设多个语言情境,通过充分地读,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人们起先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对伽利略的嘲讽,直到后来人们亲眼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 十分惊讶,从心底里改变了对伽利略,对权威的态度。这堂课有许多亮点,各个教学环节都凸显了赵老师厚实的教学功底和教学智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整堂课以“读”为本,读思结合,朗读引导层层深入,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孩子们学得有滋有味,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撞击。教学中教师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从字音、字形、字理、字义、词义几方面,进行实在、有效、到位的训练。教学语言精炼风趣,教学环节清晰简洁,课堂教学步步扎实,实现了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根据本文理性较强的特点,赵老师采取了以阅读感悟为主的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在自由读文的基础上指导学习生字新词。然后直扑重点解决学生的疑难。如果能让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便落实了中年级段语文学习的目标。课堂上口语训练较多,如果适当布置一些书写片段训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有效性。

第五篇:观摩高中英语写作课例心得体会

今天观摩了来自东莞一中的邓宁霞老师和来自广州执信中学的林爽老师的两堂高中英语写作课,两堂课的体裁都是书信。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货颇丰。她们不但让我领略到了优秀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深厚的教学功底,更让我不断地反思我应如何针对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展高中开写作课教学。下面我重点来谈谈我从邓宁霞老师这堂写作课中学到的一些教学心得和体会。

东莞一中 邓宁霞老师课例 —— 写作课例

1.收获及反思:

1)文章选材。这堂课的选材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在高中学习生活中,学生有切身感受的内容。把CAI这个内容作为学生讨论的重点,本身就增强了写作英语的交际性。所以我往后在平时写作课选材上,也会像邓老师这样选择学生熟悉的话题或者事件,并且是学生能力范围内能表达出来的题材;少用在网上或者教辅书上的一些考试题目作为题材。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真正提高。2)教学过程方面。邓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每一个教学步骤都是在为后面做铺垫,而且过渡十分自然,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她用了一个小组竞赛的游戏来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形式内容活泼,学生乐在其中。另外最后的自我评价环节是亮点,也是我往往会忽略的一个步骤。邓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模拟学生在考试中拿到做到作文题目后的思考过程。而且,邓老师在适当时候教授学生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形成了一个应对英文书信写作非常完整的思路。相比之下,我反思我自己的写作课堂和邓老师的差距较大。差距在于缺少点拨自我评价这一块,有时点评学生的作文,容易习惯性地帮学生批改语法性错误,而忽略了文章结构性的点评。这点以后是我的课堂上必须更正的。

3)课堂气氛方面。教师在调动课堂气氛上会起关键性的作用。邓宁霞老师在这一方面做的非常到位,教态十分自然,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与学习度如此之高离不开邓老师的不断的鼓励和夸奖。在课堂上不难发现,即便是口语不是很好的几个男生,在邓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最后还是把他们想表达的东西说清楚了。这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方面十分重要。相比之下,我所在学校的学生的口语水平比课例中的学生要差很多,如果鼓励成绩一般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勇敢说英语成为了我十分头痛的事。相信亲切的教态和不断的鼓励会逐渐帮我改善这一情况。

2.建议。

整体来看邓老师这堂英语写作课上得非常成功,但针对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还是提出几点我的拙见,望专家们一起讨论。1)邓老师十分强调写作的内容,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训练学生表达内容方面,对于写作格式和结构的点拨时间相对会少一点。然而邓老师给出那封写给校长的信,本身就是一篇学生持反对态度的范文作品,课堂上会有一些比较“懒”的学生直接套用范文上的观点,参与讨论,这样其实对于这部分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作用不大。观看视频后发现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是对CAI持支持态度的,我建议在教学步骤上可以做如下修改: a)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材料中自己发现范文的结构,语言的特点并找出内容是如果顺利展开的等等。

b)c)d)老师再点拨书信写作的篇章结构的开展和写作注意事项.补充拓展关于阐述、递进、转折、总结一类的词组和短语

起草学生写作任务:假如你现在再写一封信给校长,态度是支持CAI的,你将完成这封信?

e)f)g)引导学生讨论写作内容

引导学生借鉴范文的结构及形式开始写作文。作文自我评价、老师点评

2)如果邓老师在这封信的情感态度上再给予点拨会更加完美。因为范文中的写作对象是校长,范文中学生书写的语气比较直接,不是很“客气”,这不太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校长花了大量资金提升学校的硬件设施是不容易的。老师可以在点拨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先扬后抑”,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会更加得体。

下载小学写作课例观摩与研讨学习心得(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写作课例观摩与研讨学习心得(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年5月古典诗歌鉴赏课例观摩研讨活动学习心得

    诗歌鉴赏课例观摩研讨活动学习心得刁志学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殿堂里一朵瑰丽的奇葩。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近古典诗词?如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这次学习中我找到了......

    小学语文新课程观摩研讨课感受[范文大全]

    小学语文新课程观摩研讨课感受 在新课程的应战中,经历了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对课改 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听了两节观摩课,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实 施新课改,必须做到三个新,即教材的观......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课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课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课反思 20xx年3月17日、18日,在省会xx,我参加了“黄河之声”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课,感受颇深。 第一节课是钱守旺老师的《24......

    观摩小学数学竞赛课学习心得

    观摩小学数学竞赛课学习心得 巩亚平 很感谢学校能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这对我们新教师的成长非常有帮助。我们这次观摩学习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十五节小学数学优质竞赛课,二是......

    写作课学习心得

    写作课学习心得/r/n 对于语文这一学科,学生中一直以来都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由此可见,学生对作文的恐惧程度。在语文考试中,作文所占的比重很大,因为它是......

    写作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有感

    写作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有感此次作文教学观摩课活动的参加,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一、如写人要抓住特点的教学。让学生树立“写人要抓住特点”的意识,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摩的习惯,在......

    作文研讨课学习心得

    作文研讨课学习心得 建水曲江欧营小学:牛美仙 2014年3月22日,“徐亚芝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在美丽的曲江举行,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学员,我有幸聆听了名师张爱春、李咏飞、王芳......

    参加小学科学学科观摩研讨课心得体会

    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使用教材,提高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我县教师进修学校初教部于9月14日在县实验小学举行了小学科学学科观摩研讨会。我有幸参加了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