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基层公共体育设施规范性建设指导意见
北京市基层公共体育设施规范性建设指导意见
(试行)
为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实现人均0.6~0.7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的目标”,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锻炼需求,创建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落实《北京市公共体育用地专项规划(2006~2020年)》发展目标,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组织开展本市基层公共体育设施规范建设工作,指导支持各地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一、工作目标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落实体育工作“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创建规范有序的健身环境,以体育设施规范化建设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加快制定科学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指标体系和相关政策,促进我市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际化体育中心建设创造条件。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公共体育设施用地专项指标06~0.7平方米/人建设任务。积极探索和建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工作任务
组织开展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争新建和完善全市27个区域性公共体育中心、278个街道、乡镇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一)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模
1.面积规模
(1)区县级体育中心:区县体育中心是服务本区域范围的功能相对综合的体育场所,占地面积应达到15~20万平方米;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集中建设,也可分散布局,按照规划的核定建设指标组织实施。
(2)街道、乡镇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分为室内和室内外相结合两种类型。
①城区街道室内体育活动中心,使用面积应不少于 2000平方米;室内外相结合的体育活动中心,其室内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500平方米,室外群众性健身场地设施面积不少于 1000平方米。
②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室内体育活动中心,使用面积不少于 2000平方米;建设室内外相结合的体育活动中心,其室内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室外群众性健身场地设施面积不少于 2000平方米。
2、规划设计建设
(1)区域性体育中心布局规划设计应坚持相对集中的原则,结合区域面积及人口分布特点可安排适当分散的体育设施布局。
(2)街道、乡镇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场地建设应相对集中,活动项目设置应符合本地区群众健身活动特点。
(二)基本配置
1、区县级区域性体育中心
(1)体育场:观众席位不少于8000个,至少有8条400米标准竞赛跑道,内设开展符合足球项目竞赛使用的标准场地。
(2)体育馆:观众席位不少于3000个,按照国家级单项竞赛规则要求建设室内使用场地,中心场地规格不低于45米(长)×24米(宽)×7米(高)。
(3)游泳馆场:观众席位不少于500个,室外游泳场应建设不少于有8条50米长标准泳道的竞赛池及不少于6条25米长标准泳道热身池各1个,并有夜间使用的照明设备;室内游泳池规格应建设有不少于8条50米长标准泳道的竞赛池。
(4)网球场地:建设不少于2片带灯光的标准网球项目竞赛场地,有条件的区县可以建设室内场地。
(5)室外篮(排)球场:建设2片以上带灯光的标准篮球(或排球)项目竞赛场地。
(6)室外乒乓球台:不少于10张用于乒乓球项目活动的场地。
(7)室外全民健身标准场地:占地规模符合全民健身标准工程的场地1个。
(8)适合本地区群众健身运动特点的专项场地。
(9)有必要的附属服务管理设施空间。
2、街道、乡镇体育活动中心
(1)室内健身设施
①健身房不少于500平方米
②乒乓球活动室不少于200平方米
③体测、医务区50平方米
④培训教室200平方米
⑤有条件地方可设室内25米标准泳道的游泳池1个。
(2)室外健身设施
①标准篮球场2个;
②室外乒乓球台不少于10张;
③笼式足球场(或根据当地人群年龄结构建设门球场); ④全民健身设施
(3)有必要的附属服务管理设施空间
(三)管理人员配置
建立科学合理的区县体育中心现代管理制度,履行体育设施管理职能,改革用人机制,实行人员聘用制、从业资格认证制。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奖惩办法等管理措施,明确公共体育设施管理部门必须完成的工作内容和项目,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服务意识加强,逐步改变政府投入方式,确保充分发挥公共体育设施的公益性服务功能。
街道、乡镇体育活动中心要按照有关标准规定,配备有专(兼)职的人员负责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工作。
(四)活动工作组织经费
区县体育中心和街道、乡镇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业务工作组织经费应当纳入本地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年递增。
少数民族及边远山区的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市、区县要予以优先以专项体育经费扶持,当地政府应给予必要的资助。
2010年,全市街道、乡镇基本建有体育活动中心,有条件改造的地区,市里将给予政策性的专项补贴。
(五)各管理单位基本任务要求
加强领导,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条例》、《北京市体育设施管理条例》和《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开设体育活动项目,坚持公共体育设施公益性开放使用,各管理单位设施每年开放使用不低于300天(2400个工作时)。每季度要接待或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单项竞赛活动。单位管理工作有计划、有记录、有落实、有评估总结。
(六)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方式
各类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人员考核、业务培训、开放管理、档案资料管理等有关规章制度。
人员、设施设备、工作统筹由区县和街道、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业务培训、活动辅导等由上级体育部门负责。区县体育中心、街道、乡镇体育活动中心设施和设备属
于国家固定资产的部分,产权归政府所有,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
三、工作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为确保标准化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一)建立联席工作会议制度: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体育局等有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对各区县申报的基层公共体育设施项目进行规范性审查(申报表见附件)。
(二)联席会议工作内容: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研究制定设施建设标准、审定各区县申报项目并做好补助标准的核定工作,制定公益性项目服务规范和有关管理政策措施,保证实效,稳步推进。
(三)区县工作:区县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把本地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区县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纳入政府对各级业务主管领导和街道乡镇主要领导的任期目标责任与年度考核。
四、检查验收
区县各级公共体育设施按标准定额要求组织开展建设任务,并在设施正常运行之后,由所在地体育行政部门汇总,组织初期检查验收后,申报市有关部门联合审核验收。
对创新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比较满意的体育中心和体育活动中心的管理单位,给予奖励或补贴;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正,或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篇:乡镇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乡镇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大力推进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全县基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补足短板,全面提档升级,增强公益性,提高普惠性,让人民群众共享体育发展成果,推动新时代闻喜县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二、建设任务和进度
到“十四五”末,努力实现全县12个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全覆盖。
三、建设主体
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建设资金
(一)县财政资金。
(二)市级彩票公益金资助资金。
(三)社会资金。
五、建设原则
(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方便群众
工程建设的实施,要从实际出发、盘活空闲用地、边角地等资源,坚持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统筹规划、贴近百姓、方便可达,建设项目和规模可灵活掌握、量力而行。
(二)整合资源、有效利用、相对集中
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工程可以新建,也可以在原有场地设施的基础上改建或扩建,可与足球场地结合,相对集中满足多人群、多项目使用;以动休闲为主要功能,配置一定数量的体育服务设施、休憩设施及绿地、美化景观等。
(三)地方为主、多方参与、体现公益
坚持地方政府投入为主、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原则,确保工程建设项目落到实处。鼓励社会力量和资金参与工程建设和营,坚持建管并重,强化行管理,切实体现工程建设的公益性并提高健身中心的综合利用率。
六、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标准
(一)根据场地面积和项目设置数量,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分为小、中、大型三类
1.小型:建设面积达到1000m2或以上,可开展5个以上动项目,包括篮球、广场舞、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等。
2.中型:建设面积达到2000㎡或以上,可开展7个以上动项目,包括两连片篮球或足球场地、广场舞、乒乓球、羽毛球、器械健身、门球或网球等。
3.大型:建设面积达到3000m2或以上,可开展10个以上动项目,包括2-3连片篮球或足球场地、广场舞、乒乓球、器械健身、门球、柔力球、网球、气排球、儿童游乐等。
(二)辅助设施建设内容
1.配套照明设施,可在晚间开展篮球足球、羽毛球、广场舞、乒乓球、气排球、太极拳等项目动。
2.健身中心建设围网,田网周围可建设环形健身跑道。
3.1间不小于20m2配套服务房(具备体育彩票销售、饮料副食补给、管理人员休息等功能)。
4.若干场地标识牌(体现中国体育彩票、省体育局、市人民政府援建等内容)和动休息座椅。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分管卫生健康和体育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协管副主任、县卫健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审批服务管理局主要负责人,12乡镇乡镇长和县卫健局分管负责人组成的闻喜县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建设工作领导组(以下简称“县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健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卫健局分管负责人担任。负责从实际出发,细化工作目标,制作具体措施,协调各成员单位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二)明确工作职责
县发改局:负责力争把工程建设纳入项目储备库,争取上级资金。
县财政局:负责根据《实施方案》的进度、数量,每年列出乡镇全民健身工程专项预算,保障建设资金。
县自然资源局:负责落实土地供给的配套政策措施。
县审批服务管理局:负责落实减少审批事项的配套政策措施。
县卫健局:负责统揽工程建设的资金申报,工程建设实施、监督等工作。
各乡镇政府:负责把工程建设列入本辖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方案》,联系各成员单位做好建设项目选址、用地、资金、设计和建设工作,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三)做好工程指导
县卫健局要对工程建设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全面了解工程建设推进,严格工程项目库申报和审核工作,严格工程建设计划和标准,严格资助资金使用管理。
(四)加强监督管理
各乡镇政府要统筹和监督当地工程建设的申报和实施工作,于本年12月1日之前将下年建设项目前期资料报送至县领导组办公室,争取入市级项目库。负责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及实施,严格遵守招投标等相关程序规范,杜绝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事项发生。各乡镇政府作为工程的使用管理单位,要严格遵照全民健身中心的公益性原则,建立健全场地设施使用规章制度和人员服务管理规范,负责日常的管理和维护。
第三篇: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指导意见征求稿
关于征求重要文稿修改意见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市)司法局,市局各分管局领导、各部门:
为了加强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指导,市局办公室结合实际制定了《遵义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标准(征求意见稿)》,请各地各单位于2013年9月10日上午12点前将修改意见和建议书面反馈市局办公室。
市司法局办公室
2013年9月5日 遵义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为了切实推进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到2020年末,全面建立起以市、县、区(市)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镇(乡、街道办事处)和村(社区)法律服务站(室)为平台,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体,全面提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根据《遵义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特制订本标准。
一、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建设
(一)市和县、区(市)法律服务中心。
1.服务平台设在政务中心或者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办事大厅,服务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
2.设立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矛盾纠纷调处、特殊人群管理、信访投诉等接待问询服务窗口,并可根据具体条件进行整合。
3.全面建成法律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四级联网,实现在线、在线调度。
4.设有“12348”法律服务热线电话,有专门的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电话接听和解答。
5.服务设施、办公设备、服务台账、服务档案齐全。
(二)法律服务工作站。1.在镇(乡、街道办事处)司法所加挂“法律服务工作站”牌子。
2.有独立的办公室、调解室,办公座椅、文件柜、电脑、电话、传真、打印机等基本办公设备齐全。
3.在镇(乡、街道办事处)综合服务中心设有法律服务窗口,有法律服务资料备索。
4.各类标识、挂牌、文书、台账、档案规范,记录准确(样式附后)。
(三)法律服务工作室
1.服务点设在村委会或居委会,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2.各类标识、挂牌、文书、台账、档案规范,记录准确(样式附后)。
3.有必要的办公用品。
(四)法律服务联络员
1.在村民组(居民小区)悬挂《公共法律服务指南》(样式附后)。
2.在村民组(居民小区)选聘有法律服务联络员。
二、公共法律服务人员配备
(一)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人员配备
1.市法律服务中心常驻管理人员至少1人,各服务窗口有专人值守,每日值班律师达到2人以上。
2.市级“12348”热线电话接听员达到2人以上。3.全市律师人数每年递增15%,到2020年全市律师万人比达到万分之一。
3(二)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人员配备
1.县、区(市)法律服务中心常驻管理人员至少1人,各服务窗口有人值守。
2.除中心城区外,其余各县(市)律师人数每年净增1人以上,2020年要达到10人以上。
3.2020年各县、区(市)公证员万人比达到十万分之一。
(三)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人员配备
1.镇(乡、街道办事处)法律服务工作站常驻工作人员2人以上,常驻人员一般为司法所工作人员。
2.通过政府购买方式每个法律服务工作站派驻服务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人以上。
3.每个乡镇建立一个基层法律服务所,到2014年县城所在地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少于10人,其他镇(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少于5人。到2020年乡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数量万人比达到万分之二。
(四)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人员配备
1.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常驻工作人员1人以上,一般由村(社区)的政法专干、调委会成员兼任,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方式聘请机关退休干部、教师或者有一定法律基础 的志愿者担任。
2.通过政府购买方式派驻服务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1人以上。
3.法律服务工作室的服务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采取电话预约、“定期坐诊”的方式定期到村(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和纠纷调处工作,每周到村(社区)开展工作至少1次。
(五)村民组(居民小区)法律服务人员配备 1.每个村民组(居民小区)设法律服务联络员1人。2.无住宅小区的地区每个社区管理网格范围内设法律服务联络员1人以上。
3.法律服务联络员负责收集、反馈辖区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并与村(社区)法律服务室进行及时联系。
三、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提供
(一)法制宣传
1.法律服务工作中心、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积极参与“法治遵义”、法治县(区、市)、法治镇(乡、办事处)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创建活动。
2.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定期收集辖区群众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订单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3.派驻到法律服务工作站的法律服务工作者每季度在 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讲座1次以上,并做好工作记录。
(二)法律服务
1.2013年内所有县、区(市)政府均有律师担任法律顾问。
2.派驻到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一般同时兼任镇(乡、办事处)政府法律顾问,确保2018年前所有镇(乡、办事处)政府均有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
3.落实“一村(社区)一顾问”工作机制,派驻到法律服务工作室的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一般同时兼任村(社区)政府法律顾问。
4.法律服务工作站(室)负责为辖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并做好工作记录。
5.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积极为镇(乡、办事处)、村(社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建议。
(三)矛盾纠纷化解
1.村(社区)配备有专职调解员,村组(居民小区)明确有调解工作联络员。
2.法律服务工作站(室)负责调处辖区群众的日常纠纷,口头调解的有工作记录,较为复杂的纠纷制作标准的调解卷宗,未化解的纠纷按程序逐级上报。
3.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积极协助辖区党委、政府排查 调处重大矛盾纠纷,处置突发性事件或群体性事件。
(四)法律援助
1.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积极配合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
2.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在法律咨询和纠纷调解工作中,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积极帮助其申请法律援助,并做好工作记录。
四、公共法律服务保障
(一)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健全
1.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经济体制改革、重大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突发事件处置等由同级政府采取招投标方式购买专项法律服务解决。
2.镇(乡、办事处)政府与法律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为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派驻的法律服务工作者,服务协议对派驻服务所提供的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任务有具体量化的要求。
3.政府购买法律服务,为法律服务工作站(室)配备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费用不少于每年1万元/站(室)。
4.同级政府每年投入一定资金解决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二)指导监督机制健全
1.在各级小康创建示范点同步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试 点工作,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考核机制,由县、区(市)司法局负责对镇(乡、办事处)一级和村(社区)一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行统计监测。
2.县、区(市)司法局、各乡镇司法所对辖区内的法律服务工作站(室)以及所派驻的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公共法律服务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法律服务工作者按照要求完成协议规定的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纠纷化解工作,台账、档案齐全的,及时兑现服务报酬。
第四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国家体育总局
附件1:
“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需求,推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不断增强,体育服务需求日趋旺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亿,体育健身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公共体育设施作为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载体,在保障群众体育健身权益、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方面日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加强和改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体育设施建设,努力增加投入,为人民群众开展体育健身创造条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体育场地已初步覆盖广大城乡,总量超过100万个。但总体上,公共体育设施仍不能满足群众快速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具体表现在:一是供给不足,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1.2平方米,远低于日、韩等周边国家平均水平。初步调查显示,中西部地区的设施短缺问题最为突出,许多县(市、区)完全没有可供使用的大中型公共体育设施。二是布局不合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明显。三是结构不合理,大型综合性比赛场馆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群众性健身场馆所占比例偏低。四是设施利用率不高,社会开放度不够。
大力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是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具体行动,对于提升国民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水平、拉动体育消费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体育公共服务设施良性运营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以群众喜闻乐见、普遍参与的项目为重点,积极支持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便城乡居民就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二、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规划制定、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保障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供给。积极培育各类群众性体育组织和专业化机构,共同参与设施建设和运行。
三、整合资源、鼓励开放。充分利用各类闲置资源,努力增加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学校、机关、团体和企事业等单位的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
四、创新机制、持续运行。按照管办分离、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鼓励通过公建民营、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服务供给,切实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
第三章 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一节
建设目标
到2015年,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较大发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有条件的市(地)、县(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普遍建有体育场地,各类体育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有较大提高,开放时间明显增加,初步形成布 3 局合理、互为补充、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
——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基本实现“县县都有公共体育场”; ——50%以上的县(市、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5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
——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
第二节
主要建设任务
“十二五”期间,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建设一批符合地方实际和群众体育特点的公共体育设施。主要包括:
——在中西部地区(含参照执行中、西部政策的东部地区)尚无大中型公共体育设施的县(市、区),建设县级公共体育场,建设内容包括:400米环形跑道、标准尺寸足球场及单侧看台。
——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足1平方米的县(市、区),建设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即能够开展多项群众性体育活动、不设置固定看台的综合性室内健身馆。
——在中西部地区尚无公共体育场地的行政村,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支持每个行政村建设1个简易硬化篮球场,并配置1副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
——建设和改造一批群众性户外健身场地,包括篮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场地,健身步道和儿童游憩场地等。
规划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应参照《“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 4 建设指导手册(试行)》(附件2),合理确定选址和建设规模,严格执行相关建设标准和安全要求。
第四章 资金筹措
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需多方筹措,多渠道解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支出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增加供给,不断改善群众性体育健身设施条件,确保建设项目不产生资金缺口。要加快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积极性。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多渠道加大投入,增加公共体育设施数量。要按照《全民健身条例》等相关规定,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增加财政投入,保障公共体育设施运行所需经费。
留归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加强监督管理。国家体育总局安排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主要用于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建设改造一批群众性户外健身场地。
中央安排预算内投资对县级体育场以及“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建设予以专项补助,根据中央财力情况,逐年安排。对西部地区、中东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其他享受西部政策 5 地区,中央补助不高于总投资的80%;对中部地区其他县(市)、东部地区享受中部政策地区,中央补助不高于总投资的60%;对东部地区其他县(市),中央按不高于总投资的25%补助。对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等特殊困难地区,按照有关规定,适当提高中央补助比例标准。
第五章 公共体育设施开放
纳入本规划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应保持公益性质,向公众开放。学校内的体育设施应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向广大学生和社区居民开放。
原则上,室外体育设施要创造条件免费开放。室内体育设施可依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相关规定,适当收取服务费用,收费项目和标准应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并对外公布。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
各地要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利用效率。要依托各类体育设施,建立健全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网络,为群众进行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定,提供运动健身指导,宣讲科学健身知识。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要加强科学化管理,不断提高设施使用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地方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督管理,6 明确公共体育设施开放范围和时间的最低要求,并帮助解决开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将校园内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学校,有关部门应对其维护费用给予适当补助。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各地要从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同时要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共同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二)合理规划,分级负责
各地要根据本规划要求,认真研究编制本地区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和任务,统筹安排和优化配置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鼓励基层依托体育运动学校等现有设施建设公共体育场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鼓励社区利用公共空间和设施开辟群众健身场地。要研究制定发展政策,逐级落实建设、运行和管理责任,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努力推动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设施和资源,提供体育公共服务。
(三)加大投入,保障供给
各地要建立稳定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投入保障机制,按照分级负担、各有侧重的原则,安排财政性专项建设资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规划建设。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纳入规划建设的项目,需严格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建设项目不留资金缺口。认真贯彻实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划拨用地目录》(国土资源部令第9号)和《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5]156号)等文件规定,做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用地落实和储备,保障建设用地供给。
(四)创新机制,保障运行
各地应根据实际,对公共体育设施日常运行和维护给予经费补助,保障公共体育设施的正常运行。积极探索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完善和创新运营模式,对新建县级体育场、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鼓励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采取“公建民营”、“委托管理”等方式,通过招投标选定各类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或企业负责管理运营。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在用水、用气、用电、用热等方面给予适当政策优惠。
(五)加强监管,强化约束
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监管,明晰产权,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制定和完善设施建设、运行服务的相关 标准,大力推动公共体育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坚持基本建设程序,认真执行项目管理制、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要严格资金管理,专款专用,防止建设资金挪作他用。要建立完善设施运营监管制度,提高设施运营效率,不得改变设施体育性质。推动完善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监管机制,加强绩效问责,建立规划实施评估体系,确保规划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根据中央补助投资安排和实施进展情况,《规划》任务可展期执行。
第五篇: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三年建设指导意见
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 体系三年建设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文件的意见》(京政发„2010‟28号)和市领导有关北京旅游要实现“资源多样化、服务便利化、管理精细化、市场国际化”的重要指示,结合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制定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三年建设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文件的意见》(京政发„2010‟28号)和国家旅游局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为指导,围绕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实现北京旅游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通过系统性、科学性与前瞻性的研究与实践,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初步建立信息化、便捷化、智慧化、规范化的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探索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社会协同,公益性原则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提高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的总体发展水平。
二、建设目标
到2014年,将在全市初步建立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八大体系,即: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惠民便民志愿者服务体系,旅游知识普及与旅游责任教育体系,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好客环境体系,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的监管与评价指数体系,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建设规范及标准体系。并建立我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支持和多元化参与的体制和机制。
三、具体建设内容和任务
按照上述八大体系的总体框架,明确2012年至2014年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三年建设内容和任务。
(一)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1、进一步加强旅游信息的优化与集成。建立旅游公共信息与旅游企业服务信息及时汇总制度;开展北京旅游网络信息对新技术的运用研究。
2、开展北京智慧旅游城市全国试点工作。制订北京智慧旅游顶层设计及三年行动计划和实施项目。
3、实现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及旅游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建设和完善北京市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制定实施北京市旅游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措施。
(二)完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1、开展和完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及风险评估。完善覆盖全市游客(国内游客、入境游客、出境游客)的旅游安全保障措施;制定本市旅游目的地风险评估预警办法与措施;继续完善北京市现已多见成效的旅游安全设施(如:野外应急救援辅助定位系统、安全防护网、警戒忠告牌、安全提示牌的设立等);建立落实旅游企业的旅游安全责任制;建立旅游活动组织者旅游安全责任制。
2、建立旅游应急救援制度。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政府救 2 助与商业救援相结合的旅游应急救援体系;推动旅游责任险全覆盖的落实。
(三)完善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
1、形成完整的旅游集散体系建设指导方案。研究并出台有关从集散中心到集散站的交通枢纽,从集散站到旅游景区集散网点的指导方案;引导各区县旅游集散中心,集散站以及网点的建设;完善通达景区的旅游公共交通。推动本市城区及主要旅游景区点之间的旅游公共交通的逐步完善。
2、开通旅游观光巴士运营。完成北京市旅游观光巴士运营模式、线路等设计;推动北京市观光巴士的开通。
3、完成“北京市郊诚信一日游”运营模式设计。以市场机制推动“北京诚信一日游”产品的诞生。
(四)建立旅游惠民便民志愿者服务体系。
1、推动旅游全过程的多项便民惠民服务设施的全覆盖。推动对特殊群体免费或优惠在本市各旅游景区、博物馆、公共游憩区等的全覆盖;继续推动本市A级旅游景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实现对特殊群体无障碍设施的全覆盖;开展全市A级旅游景区五种文字全景牌建设;开展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民俗村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示范建设;开展全市A级旅游景区自助讲解器建设及无线团队讲解器、轮椅使用监管;继续推动景区内部各种便民指引标识的完善;积极沟通相关部门与企业,推动旅游全过程的通信、邮政、金融、医疗、环卫等便民服务设施在本市主要景区的全覆盖(其中包括A.覆盖远郊景区的蜂窝微波基站的建立;B.邮局信箱的安置;C.银行自动柜员机的适当设置;D.医疗急救站 3 的合理布局;E.旅游区垃圾的即时清运;F.旅游厕所的合理布局和卫生达标等)。
2、逐步完善志愿者服务常效机制。在全市旅游行业开展“北京旅游服务”公益流动课室培训;逐步完善全市及各区县旅游志愿者服务招募机制;建立起节假日和重大节事活动时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建立旅游咨询中心北京市民志愿咨询员团队;制定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建立旅游公共服务的志愿参与机制;旅游知识普及和旅游责任教育与辅导体系。
(五)旅游知识普及和旅游责任教育与辅导体系。
1、建立旅游行为知识和旅游责任知识的普及机制,建立旅游责任教育与辅导机制。发动旅游研究与教育部门,积极动员大众传媒,共同建立旅游知识的普及机制(其普及的重要内容有A.有关旅游出游的基本常识;B.旅游消费购买知识;C.旅游安全知识;D.旅游活动的科学知识等);逐步建立起对旅游者的旅游责任的教育与辅导机制(其相关内容有A.形成旅游责任教育和辅导机制;B.对旅游者的辅导内容包括公德意识、环保意识、对旅游目的地民族习惯的尊重、当地居民对外来旅游者的友善等等);逐步建立起对旅游经营者的旅游责任的教育与辅导机制(其相关内容有A.形成旅游责任教育和辅导机制;B.对旅游经营者的诚信教育和与辅导,包括旅游经营者的诚信、旅游经营者的环保责任、旅游经营者承担的旅游安全责任等)。
2、制定和实施普及旅游知识的奖励办法。制定并出台鼓励编写与出版旅游知识读物奖励办法;制定并出台对广播电视和网络专题频道传播旅游知识的奖励办法;向市民免费发放《简明旅 4 游知识手册》;研究并适时出台引导景区讲解科学性的措施与办法。
(六)建立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环境优化体系。
1、建立完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建立完善旅游业环境保护监管体系。
2、编制北京市旅游环境保护规划和规范文件。编制并出台《北京市旅游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并推广《北京市旅游企业环境保护行为规范》、《北京市旅游者环境保护行为准则》。
3、构建热情友好的北京好客旅游环境。开展旅游软环境分析和旅游好客度调研,打造人本化的旅游政策环境;宣传践行“北京精神”,制订营造和谐好客的北京旅游服务的方案。
(七)建立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的行政服务与评价体系。
1、开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范研究及推广工作。研究制订非经营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范的推广措施;研究制定市场供应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范的相关问题,并为下一步有关规范的推广做好基础准备。
2、推动及加大区县旅游环境与旅游公共服务的专项管理和投入。推动各区县旅游主管部门有关旅游环境与旅游公共服务的专项和专职管理;推动各区县政府加大对旅游环境与旅游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
3、建立居民和游客参与的旅游环境与旅游公共服务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建立旅游环境与旅游公共服务的监督员体系;开展有关旅游环境与旅游公共服务的抽样调查;建立社会对区县旅游环境与旅游公共服务“六个更加”的评价机制和方法,定期发 5 布排名;建立游客等对A级旅游景区旅游环境与旅游公共服务“六个更加”的评价办法,并定期发布排名;建立逐级负责的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达标检查制度;建立北京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研究中心;总结和推广旅游环境与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和管理的好经验好办法。
(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建设规范及标准体系。
1、编制出台和不断完善《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建设规范与标准》。
2、推动旅游景区落实规范与标准开展建设。推动落实各规范与标准建设的以奖代补政策及措施。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相关各区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文件的意见》(京政发„2010‟28号)和市领导有关旅游产业要实现“资源多样化、服务便利化、管理精细化、市场国际化”的重要指示,要充分认识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建设是当前北京旅游经济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价值追求之所在。要认清本地区环境与旅游公共服务存在的差距和本部门的职责,坚持政府在环境与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主导地位,树立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建设长远目标,把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建设作为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加强领导,做好谋篇布局工作。
(二)明确重点,积极筹划。
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建设的八大体系是构建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有机整体,其中,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惠民便民志愿者服务体系和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建设规范及标准体系是当前建设的重点,各区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把握建设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覆盖面、供给水平、政府财政能力三者间关系;积极尝试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和市场参与机制;真正发挥和体现财政资金的公益性价值,提高公共服务建设质量和效益;广泛发动政府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在进一步增进协作力度的基础上,形成部门联动,共同推进建设工作。
(三)周密部署,大力推进。
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既有政府部门、民间非营利组织、也有相关企业,市属各相关部门、各区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既是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的推动者,也是监管者,一方面要把握市场供给与非市场供给机制的不同,了解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性,广泛组织力量,通过政府与市场营利部门或第三部门签订生产合同、授予经营(或特许)权,以及给以经营者经济资助(包括开办时的直接投资等),甚至给以人力资源的帮助,带动民间非营利组织和相关企业一同推进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另一方面,要把握2012年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建设最佳机遇期,抓紧时间,集中精力,安排好推进本地区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要调整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核心层级结 7 构,抓住最具长远性的、最具带动性的、最能够产生实效的、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项目,力求在2012年的建设中实现新的突破,推动全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