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究如何指导初中学生修改作文
探究如何指导初中学生修改作文
近年来,由于中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使初中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几乎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道理很明显:初中作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到语文成绩的高低。初中作文教学全过程主要可分为三个步骤:
1、激发写作兴趣;
2、指导写作;
3、作文评改。对多数老师而言,恐怕最伤脑筋的就是第三步了。教育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都说:“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所以,改变作文批改吃力不讨好的现状,是初中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事。修改作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启发和培养学生想改、肯改的意识,还要把修改的方法交给学生,训练学生能改、会改、善改的能力。一篇作文,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要求是多方面的,而中学生修改文章时,常常顾此失彼,丢东忘西。有时顾了层次又忘了中心。为了避免这一点,我把修改作文的要求分成几步让学生逐步掌握。首先做整体的修改。改中心不明、改详略不当、改层次段落安排不当、改段落衔接不当、改开头结尾不当、改要素不充分等。然后进行细节的修改。改错别字、改标点符号、改语句不通顺等。修改作文时,一步一步的检查、思考、修改,目标明确,注意力集中,容易收到最佳效果,促进其习作水平的提高。
要求学生对已抄誊好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前,教师要教给学生三个方面的知识:
1、读写结合,教给学生理论知识。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潜心构思,字斟句酌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凝聚着作者心血。教师平时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了解作者布局谋篇,谴字造句等多种方法,并且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如写人作文如何确定写作对象、筛选材料、刻画个性。写事作文如何提炼主题、巧妙构思。写景状物作文如何融情于景,抓住写作对象的特征,确定写景顺序,多感官投入,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等等。
2,写评结合,明确评价标准。
一般分为书写、内容、表达、语言、创新五个方面。
①、书写。我们这里指的书写主要包括:卷面是否整洁;字体是否美观大方,俗话说“文字半边文”,可见书写对作文的重要性;标点符号是否正确;错别字多少;格式是否正确。
②、内容。内容是一篇作文的核心和灵魂。它涉及的范畴较广,主要包括:中心是否鲜明、集中、突出;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有代表性,是否新颖;详略安排是否恰当;等等。
③、表达。主要看构思是否巧妙,条理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完整,段落之间过渡是否自然。
④、语言。语言要求简洁、流畅,遣词造句恰如其分,句式错落有致,灵活运用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等,恰当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⑤、创新。创新是作文能取得成功的法宝,纵观历年来各种形式的小学作文大赛,能够脱颖而出的往往是有新意的作文。这一点应该特别向学生强调说明。作文的创新是多方面的,比如主题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想象新奇,语言有自己的个性特色等。
3,客观公正,恰当评价。
在自评前,老师要教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尽量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作文。有两种不良倾向要避免:一是过分谦虚,把自己本来不错的作文批得一无是处;二是自高自大,把自己并不太好的作文吹得好上了天。
二、学生互评。
学生在自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即对自己作文的优缺点不能完全正确地认识到,这就需要进行第二步评价——互评。互评过程中,学生既能以“旁观者清”的优势评价别人的作文,又可以从同龄人的作文中吸取营养,真正实现“双赢”。
1、科学分组。
先将全班学生按照作文水平的高低分成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每个等级的人数基本相等,然后每个等级各抽取一人组成评价小组,并让作文水平相对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该组的评价工作。
2、教育学生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别人的作文,特别注意不拔高,不互相吹捧。
三、教师评价。
由于不少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较差、欣赏水平较低和批改经验不足,所以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做人、写作和评价起“导向”作用。
四、教师讲评。
教师在批改完所有学生的作文之后,要对本次作文的写作和批改情况进行总结,然后在班上集中讲评。此过程主要包括:
1、纠正典型错别字。错字是指由于增减笔画、改变偏旁或变换间架结构而造成错误的字,别字是指把要写的字写成读音相同(相近)的字或者字形相近的字。纠正错别字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少写错别字的方法,例如:平时读书、写字要仔细、认真,对每个汉字都要从音、形、义三方面去掌握;分清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弄懂字义,以义辨形;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对不认识的字或似是而非的字,一定要多查字典、词典,不要主观臆断。
2、归纳写作中的主要失误。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有偏离主题、人物没有个性、不围绕中心选材、缺乏真情实感、说明顺序不清楚、论点不鲜明等;从小的方面讲,主要有论据不确凿、修辞使用不当、句式杂糅、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词语感情色彩不当等。
3、公布优秀者名单,并范读有代表性的作品。然后,总结这些优秀作文的优点,例如选材新颖、构思巧妙、感情真挚、语言优美等。
4、总结并分析学生自评、互评方面的优缺点。对学生自评、互评中表现出的优缺点要认真总结,对做得好的方面要大加赞赏,如态
度认真、能辩证地看待问题、评价客观公正,然后委婉地指出不足之处并分析其原因,如太骄傲、片面地看待问题、盲目吹捧别人的作文。
5、指出存在的其它问题。如有的抄袭或剽窃别人的文章、有的字数不足,有的未按时完成作文等。
五、优化提高。
做完上面四个步骤以后,不少老师就到此为止了,觉得学生知道下次该怎么写就行了。这是非常可惜的,好比快要收割的庄稼突然遭了天灾,只收获了很可怜的一点儿。因为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想法(或者说只是老师一厢情愿的想法)——学生从知道该怎么写到写出好作文,这中间隔着一座桥梁:再实践。要让我们前面的辛劳取得丰硕成果,还得完成最后一道工序——优化提高,即吸收同学作文的长处和聆听老师的教诲之后,重写作文,扬长避短,把自己在本次作文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尽量落实到实践中去。
第二篇:初中学生自我修改作文方法探究
初中学生自我修改作文方法探究
修改作文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不仅要启发和培养学生想
改、肯改,还要训练学生能改、会改、善改的能力。要把修改的方法交给学生。
一篇作文,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要求是多方方面的,而中学生修改文章时,常常顾此失彼,丢东忘西。有时顾了层次又忘了中心。为了避免这一点,我把修改作文的要求分成几步让学生逐步掌握。首先抓住每次习作的重点进行修改。如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那么修改文章时首先要看作文中有没有体现这一要求。其次做整体的修改。改中心不明、改详略不当、改层次段落安排不当、改段落衔接不当、改开头结尾不当、改“要素不充分”等。最后进行细节的修改。改错别字、改标点符号、改语句不通顺等。修改作文时,一步一步的检查、思考、修改,目标明确,注意力集中,容易收到最佳效果,但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往往不太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我就在平时作文教学中,对他们严格要求,让修改作文的方法变为学生实际需要的行动方式,促进其习作水平的提高。
一、增强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自改作文,首先是必须有正确的、积极的动机作为内部的推动力,逐步增强自改意识,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自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1、通过名人事例进行教育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好文章,在一定意义上与其说是“写”出来的,倒不如说是“改”出来的。例如:古代大作家曹植说过:“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由不善应时改之。”古代文献中记载欧阳修“作文既毕,贴文墙壁,坐卧视之,改正尽善,方出示以人。”这些都成为千古佳话。就连近代文豪鲁迅,他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也达一百六十多处。这些文学大家中,凡是流传久远的佳作,无不是加工修改才成为名篇的。而现在学生大多数只重视写作,修改意识却非常淡薄。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拿这些名人的示例教育他们,在他们心中建立起“学名人,以名人为榜样”的意识。
2、通过正确的评价,激发学生自改作文的积极性
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讲评课上,总是指出学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少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如果教师能恰当的肯定、鼓励,善于巧妙的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中的成功和进步,就能满足学生这种成就动机中自我提高的需要。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努力发现作文比较差的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热情的表扬他们。要知道,作文差的学生也非常希望自己的作文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更由于学生都具有一种向上心、好胜心,他们会为了争取老师的赞许而努力修改自己作文中不足之处。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我让一位学生把他的作文的内容表演出来,让每位同学都按所表演的内容写一篇作文,然后再读这位同学的作文,最后让每位同学拿自己的作文和这位同学比一比,说说他到底写的怎么样。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但使这位同学明白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且使其他同学也受到启发,去努力修改自己的作文。
3、通过“积分制”激发学生自我修改的愿望
分数虽然不是检测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但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学习。为了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愿望,我实行了“作文修改积分制”。每次学生作文完成后,我要求他们在后面制一个表格,内容包括:错别字、句子不通顺、不正确的标点符号、条理清晰程度等。然后互相交换进行修改,找到一个错别字扣5分,查到一个不通顺的语句扣10分……每次得高分的同学都给予鼓励,这样,不但促使学生积极改好自己的作文,而且增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信心。
二、多种修改方式并用,提高作文修改能力
1、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潜心构思,字斟句酌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凝聚着作者心血。教师平时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了解作者布局谋篇,谴字造句等多种方法,并且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
老舍曾说过:“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看念得通顺不,逻辑性强不强,看看句子是否有不够妥当处。”可见,用阅读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这对于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平时,要求学生写
完文章后,至少要读三遍,一是默读,二是朗读,三是指读。另外,还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同学、家长、朋友听,以求别人的指教,把文章改得更生动,改得更切合实际。
2、双边批改,以批促改
批是改的基础,批为改服务,改是批的目的。但是大多数教师没能明白批和改的关系,没有很好地处理批与改的关系,包揽了批改工作,致使学生失去了改的能力。
(一)教师批,学生改
在作文批改中,要把批与改分离。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书面批阅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可以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引导学生自己修改,批阅后也不要急着打上分数或写上评语,这样,学生分到作文后,才不会看完分数或评语,往书包里一塞就完事了。学生初学修改作文时,需在教师的指导下修改,比如教师所画符号代表什么意思,所加的眉批什么意思,要如何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每次分下作文后,自觉地去体会教师所加的符号、眉批,并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加以修改了。
(二)面批面改
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并能很快地反馈到学生的修改情况。教师在书面批阅的基础上,将学生请到面前,让他们一边读自己的作文,一边对标出的错误之处说说自己的修改意见,有的学生看不懂批语,或是提不出自己的的修改意见,教师可以当面说明具体的修改指导意见,帮助他们分析,指导修改,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打下基础。这种办法其优点是:(1)省时省事,简便易行,往往一节课可以批七、八篇作文,甚至更多;(2)便于训练学生听力、注意力和思维的敏捷性;(3)有利于取人之长,补己短,从而提高写作能力;(4)便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互批互改,以助促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有的达不到最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或是知识面窄,或是只从自己的认识角度看作文。采取互改的方法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互改前,老师要根据本次作文的训练要求,提出本次修改的主要任务。方法是先把学生按作文的不同水平分成四至六人为一组,要求每个人都阅读其他人的作文,如遇到自己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改,并征求作者意见。对有争执的问题,老师要给予
点拨解决。这种方法可集思广益,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培养好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第三篇: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作者:wanglin
地址:陕西省咸阳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文,语文教师批改学生作文,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这一方法之所以能沿用至今,是因为它有相当大的作文教学效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这一方法也逐渐显露出一些不完整性、非科学性。从现代教育方法论的角度看,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的教育作用已较为有限。这种学生写作文,教师修改学生作文(学生自己不修改自己的作文)的方法,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时下,在不少初中的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命好作文题目,绝大多数学生写作文时,直接就在作文本上写,作文草稿都不写,甚至连错别字都不改,更不要说修改作文了。可见,作文教学本应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作和指导学生改,即指导学生作文,又指导学生改作文,才是健全的作文教学,才会是比较科学的、富有成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笔者多年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证明,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其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影响深远,现将其概括如下,以便与同仁商榷:
第一、培养学生树立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众所周知,作家 1的优美文章绝大多数也是自己一遍一遍修改出来的,那么语文教师就应教育学生,树立自己修改自己作文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好作文也是修改出来的。文不厌改,作文越改越能有所提高,修改作文不比多写作文的效果小,且能让学生从中感悟出更多的有益的东西,学到更多的知识。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自改作文,必须经常坚持,持之以恒,最好能使学生养成每次作文必先自行修改的良好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能促进学生作文思维的形成。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更能促进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作文思维,促进其作文思维的逐渐形成。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其作文及修改作文的过程中,亲身领悟到写作的甘苦,学习、掌握到修改作文的方法,更能反思出今后作文时应注意的问题。作文可以重作,修改已可以多次重复,直到学生自己感到无可再改为止。这比全由学生写教师改效果更好。
第三、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可以克服学生写作文是不打草稿,马虎大意、敷衍差事的写作态度,也可以培养学生自觉作文的态度,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很有必要。经过学生自己修改过的作文,毛病少了,教师批改的负担就减轻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写作文的水平以及学习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第四、培养学生掌握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写出草稿后,先自己反复朗读自己的作文,再自行修改,然后在同学中交换,互提修改意
见,进一步修改或者在教师指导下共同修改一篇作文,取得借鉴,最后在自己修改。不管采用哪种修改方式,都要让学生先默读后朗读。默读可以思考、斟酌,朗读可以发现不当,不通、不顺的地方。
学生作文的修改与作家写作的修改虽然不同,但作家修改文章的这一必经之路,作为一个写作的普遍原则,可以完全用到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上来。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不能像作家那样,从取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一一推敲,处处斟酌,只能要求其修改力所能及的内容,如:材料有无价值或价值太小;材料是否堆砌或不足;立意是否健康积极;层次和脉络有无明显毛病 ;用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或累赘;修辞手法是否恰当;书写格式、标点符号是否错误等等。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坚持指导学生自己学会并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这对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是大有好处的,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的。
第四篇: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文章不厌百回改,但现实中很多学生都没有修改文章的习惯,我所教的虽然已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他们对修改文章的重要意义还是认识不足,作文时总是一次就完成,不经过修改就以为是好文章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为了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提高他们修改文章的能力,我作了一些肤浅的探究。现在就“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这一问题谈谈我的见解。
学生互改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根据这一理念,在学生完成草稿后,让他们交换评改。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大多数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或是知识面窄,或是只从自己的认识角度看作文。采取互改的方法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错别字,用笔圈出并订正。
2、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病句,加以改正。
3、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错用标点的地方,用笔划出,并改正。
4、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用~~标明。
师生齐改。
俗语说:“一人智短,二人见长。”师生共同参与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还可以使一篇普通的文章产生光华。这一环节,主要是在课堂进行,师生共同修改一段话或一篇文章。
自我再改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经过以上多个环节的修改后,最后还得需要学生自己消化吸收,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斟酌,修改成一篇优秀的文章。
总之,“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应该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正确地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
第五篇:样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怎样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民权县花园乡中心小学范伟贤
内容摘要:指导小学生修改作文时,除了把好句子通顺关、内容具体关、有条有理关和立意明确关,还要注重抓“四别”:
一、别让读者给问住,二、别重复修饰事物,三、写景写貌别耍“花架子”,四、描写外貌别落俗套。
关键词:修改立意对症下药思想感情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自叙作诗过程:“每做一诗,往往改至三五日,或过时而又改。何也?求其精深,是一半功夫:求其平淡,又是一半功夫。”怪不得有人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有道理的。提起修改作文,有的学生只会说“老师我不会改,你帮我改。”有的则从头到尾读一遍,查找一下错别字就万事大吉了。小学生初写成的作文,不可能兼顾到方方面面,于是作文完成后修改就显得极其重要。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是作文能力渐进的过程,是作文质量提升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让学生重视修改作文,指导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基本技能。
那么,我们该怎样指导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呢?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找出“病因”并能“对症下药”解决作文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许多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都能重视改正错别字词;强调语句通顺连贯;要求文章做到详略得当,中心明确,把经过写具体等,但对一些相对细小的常见病却忽视了。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直重视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并通过不断摸索,认为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除了把好语句通顺关、内容具体关、有条有理关和立意明确关,还要注重抓“四别”。
一、别让读者给问住
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表达出来。它要求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可是我们有些学生为了应付作文,总喜欢瞎编胡诌,这样的文章,别人一读疑窦众生,很容易让人家给问住。
有些学生描写心理活动不真实,表现为有的学生以第一人称写,却写出了对方的感受。如《我为妈妈做贺卡》一文中的描写:“当我把这张贺卡送给妈妈的时候,妈妈显得很高兴。她想:儿子懂事了,他学会关心人了„„这样想着,她兴奋地说:“今天得到儿子的祝愿,妈妈感到特别幸福!”试想,妈妈收到他的贺卡后,心里会想些什么,旁人怎会知道呢?我们最多也只是从她的神态表情中猜测。因此她想的内容是不真实的,应删去。
除了写文章内容不真实,容易被问住,有的用词不当,也会被问住。如有一位同学在一篇题为“第一次做傻事”的作文的开头写道:“小的时候,我对什么事都感到好奇,所以便免不了做出一些既可笑又可气的傻事,给我教训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做的那件傻事。”傻事,人人都做过,而且不止一次的做过,但究竟哪一件傻事是人生第一次做的,谁也说不清。你硬说这件是“第一次”,读者不禁要问:“在此之前,你做的事都是‘聪明的事’吗?”对一个不太懂事的孩子(小的时候)来说,“聪明事”与“傻事”之间有什么界限?有没有你认为做的是“聪明事”,而别人却认为是“傻事”的呢?这样你肯定让人家问住了。
再看看文章内容,第二段写到:“在几年前,有一次,我妈妈在厨房忙着做
午饭,发现盐没了,她又脱不开身,便叫我去买一包。”后面写“我”在路上尝
盐,不小心把盐弄撒弄脏,回家用水淘洗,盐都溶化了,“我”急得不知所措„„
其实,这篇作文素材很好,就是文题欠妥当,开头一段也显得多余,评改时
可以把开头一段删去,文题不妨改为《傻事》或《一件傻事》、《我做的傻事》、《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就比较合情合理。
二、别重复修饰事物
词语贫乏,是学生写作文时常常遇见的一个问题。请看下面两段话。
1、春回大地。桃花很红,梨花很白,菜花很黄,柳树很绿,水很清。
2、我们的学校十分美丽。校园周围的白杨树十分高大,花坛里开着十分好
看的鲜花,教室十分宽敞。老师十分关心我们,我们十分热爱我们的学校。
这两段文字,词句虽然通顺,但有一个共同的毛病:用词重复、单调。第一
段中,“很”字重复了五次。第二段中,“十分”重复了六次。恐怕小作者也知道
这样写不生动,但却找不到合适的词替换,只好这样了。一个人的头脑中如果有
了丰富的词汇量,写起文章来就能表达得明白、恰当、生动、形象,如同
盖房子备置了充足的建筑材料一样,动工时用啥有啥,方便自如。由于词语贫乏,这两段文字都没有写出事物的特征,显得很枯燥。以上两段可以这样修改:
1、春回大地。桃花粉红,梨花洁白,菜花金黄,柳枝嫩绿,河水澄清。
2、我们的学校十分美丽。校园周围的白杨树高大挺拔,花坛里开着五颜六
色的鲜花,教室宽敞明亮,教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我们无限热爱自己的学校。
这样一改,虽然只变动了几个字,却比原来形象丰富多了,给人一种清新活
泼之感。
叶圣陶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
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为使学生写作时做到题材库存充
裕,经常能有感而发,教师可引导他们:多种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观
察、比较、认识、体验、积累,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发现不平淡,写
作时就能做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
三、写景写貌别耍“花架子”
为什么要描写景物和人物外貌?恐怕绝大多数学生都说不清楚,因此在作文
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位学生在作文《一堂生动的实验课》中这样开头:“今天天气非常晴朗,阳光灿烂,小鸟在枝头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我们走进教室开始上实验课。”
写景是作文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用来创造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
物的形象,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然而,联系上面一段文章,试想:天气晴朗
和实验课有何必然联系?这样写除了搬用漂亮的词藻外,在文章中毫无作用,只
是个“花架子”罢了。
不仅如此,为写景而写景,还常常闹笑话,有个学生在《一场足球赛》中写
到:“红彤彤的太阳当头照着,天空一片瓦蓝瓦蓝„„”请问,当头照着的(中
午的)太阳怎么会是红彤彤的呢?这时的天空又怎么会是瓦蓝瓦蓝的呢?
同样,写人时,也不一定都要写外貌,这要看作文中需不需要。如果通过外
貌能表现人物的性格,那就有必要写。如果不是这样,就值得考虑了。请看一位
同学写的《爸爸教我学自行车》开头的一段:“爸爸是个非常认真的人,干什么
都不达目的不罢休。今天他上身穿一件白色T恤,下身穿一条深蓝色裤子,脚上
穿一双旅游鞋,显得干净利落。他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慈善的眼睛,嘴角带着笑
意,随时给人以鼓舞。看着爸爸。我心里想,有爸爸的帮助,我一定能学会骑自
行车。于是我满怀信心,推着自行车向操场走去。”
看着文题,就觉得这里的外貌描写是多余的了。题目要求写“爸爸教我骑自行车”,重点应放在“教”字上,就是说要写出“教”的过程来,特别要注意去描写爸爸“教”的神态、动作和语言。那么,这段外貌描写对“教”有什么帮助呢?简直是累赘!
景物描写和外貌描写都要为文章中心服务。这样的例子在小学课文中是举不胜举的。如《挑山工》中有这样一句“我们爬上半山的五松亭,看见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儿的正是他„„”看似在写景,其实在写人,那古松不正象征着挑山工坚毅顽强的性格吗?又如小学课文《小英雄雨来.》中开头第一段:“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这一段描写,既写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为我们勾勒出还乡河景色美,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的脱险打下伏笔。雨来勇敢地与敌人斗争,除了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外,还由于雨来对美丽家乡的热爱。
有句写作上的谚语说得好:“敲鼓要敲出响声,写稿要道出心声。”教师在指导修改此类作文时应学生指出:写景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对表达中心有用就写,没用就不写,不要为了写景而写景,光耍“花架子”。
四、描写外貌别落俗套
写人物外貌的常见病是俗套。不管男女老少,也不管什么职业,一概都是“圆圆的脸蛋,乌黑的眉毛,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造成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特征。其实,不同人物的身材、长相也各有不同,这个“不同”处,就是他们各自的特点。写人物外貌,不必面面俱到,只抓住他(她)与众不同的一两个地方(如眼睛不同,脸型特别等)就可以了。请看一位学生写的《神秘的“拾破烂者”》片段:
这个拾破烂的,最近经常在我们村出现。他细高挑儿,瘦的像个猴儿。小分头,鹰钩鼻,鼻子右边沟部有豆子大一颗黑痣,痣上还长着几根寸把长的黄毛;一对小眼睛滴溜溜转,贼眉鼠眼的。他上身穿着一件半旧的棕色皮夹克,夹克上的拉链掉了好长一排齿儿,敞着怀儿。人们冷眼瞅,就觉得他不是好东西。他就是化成灰我也认得。
从上述片段看,小作者写这个神秘的“拾破烂者”的长相,并没有把他的五官一一描述,只写了他的鼻子眼睛和那颗黑痣,这些都是特点鲜明的地方,让人一见就认出他。因此,可以说,写出特点,全在一个“特”字,写多了,反而看不出特点了。
当然,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过程中,我们还要让学生注意多种多样的毛病。有前面提及的人物,在文末缺少交代;有文题与内容不尽相符,出现偏题;还要对有些人物缺少必要的描写和交代,读起来模糊,“见事不见人”显得有些泛泛而谈等等。不管是哪种弊病,只要我们学生能针对病因,对症下药,修改到位,相信我们学生的写作水平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河南教育》
《古文观止》
《文章例话》
怎 样 指 导 学 生 修 改 作 文
民权县花园乡中心小学范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