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拙谈(已改)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拙谈
朱康
内容摘要:体育教育是实现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在倡导提高全民素质和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育被提到议事日程。农村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农村教育的现状出发,全面分析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并为其发展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不足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到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小学主要分布在县城及乡村学校,发展城镇和农村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点。但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甘肃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历史的、传统的、主观的原因,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下面就这个问题予以探讨。
一、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教育部门的认识不够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中,教育部门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认识不够,体育教学设施、场地和硬件等严重缺乏。乡村学校普遍追求升学率,从而出现了“重文轻武”的现象,他们压缩体育课上课时间,或者取消课外活动时间,体育课不能够得到保障,制约着学生体育课的正常学习。
(二)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投入缺乏
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教育部门的不重视,造成了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器材、场地都不能得到保障。在进行体育教育过程中,尽管老师能示范讲解,但是学生却不能进行实战演习,这就造成了学习的空洞性和抽象性。同时,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乡村学校中,几乎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老师的专业基础、基本功也十分薄弱,一些知识和动作自己都不能够完成,学生学习体育专业知识无法实现。同时,农村教师还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学习,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形式缺少研究创新,对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充分的学习,体育教育的直观性只是一句空话,教师的精讲多练的原则也无从谈起。
(三)学校体育课的衔接散乱
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学校随意修改体育教学计划、教学进程,删减体育教学课程,在体育课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占用课外活动时间,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不能够充分结合,年级之间、学习之间的课程散乱。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识和技能运动形成的规律,不能通过掌握到巩固,再到巩固提高的阶段。这就缺少了分解练习和逐层巩固提高的过程,以及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
(四)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得不到保障
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很少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异调查,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目标进行引导和安排,也没有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学生进行差异教学。在乡村学校中,体育教育的安排没有夏季和冬季的区分,教学内容、运动强度、运动密度、运动量
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把握好。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一起上课,无法兼顾男生和女生生理上的差别。基础教育和医疗教育也没有从根本上实施。
二、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思考
(一)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原则
1.全面发展原则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全面性原则不仅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的丰富多样性,而且还体现在教材的合理搭配上。即要根据锻炼的价值和效果的合理分布搭配体育项目,而且要教学内容丰富,如球类、体操、田径、游泳、射击、举重柔道等都应该涉及到,同时还应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搭配
2.直观性原则
体育教育的直观性就是让学生的感官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获得生动的表象,来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从而掌握所学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并进一步发展成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应用直观的方式。教师在讲理论知识时应有示范、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等辅助讲解。同时还应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对比分析,弄清技巧的结构异同和与已学知识的联系。
3.循序渐进原则
在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每学年、每学期的课时安排,要求纵横联系,互相衔接。既要考虑本项目的系统性,又要考虑相关科目是否联系,要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就要求在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时,应遵循由简到难的规律,又要系统的逐步深人。在选编教材时,中小学之问要相互照顾,注意系统性和连贯性,注意全面系统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4.从实际出发原则
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指体育教育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场地、器材和地区季节气候出发,来确定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法组织和运动过程中运动量的安排。既要求深人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特点安排教学,根据场地器材确定组织就教法,从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5.巩固提高原则
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和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都要经过从粗略掌握阶段到练习巩固阶段,到逐渐提高阶段。在经过反复的实践,反复的运用,最后达到熟练阶段。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反复的训练,不断的巩固,课内课外的紧密联系。
(二)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中观念的转变
1.认识观的转变
体育的功能具有多因素,如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的生物功能和教育、政治、经济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不仅是为了健康、娱乐,或为升学、就业作准备,而是为了人的一生作准备。因此,应更具有体育学科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家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中,不胆要强化体育知识,还要注意社会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广、博、精、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术和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要注意培养“学是为了用”的观点,努力创设学生动脑动手、观察、练习、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
2.教师观的转变
体育教师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他们并不是社会世俗偏见认为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应形成多层复合结构:(1)掌握有关当代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并能熟练运用。(2)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知识。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从社会发展来揭示、认识学生素质发展的规律性;提高人际交往中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具备计算机一般知识和操作技能。(3)对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更多的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进程状况。(4)应注重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师不是单乡随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
3、教材观的转变
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各层次的教材内容缺乏传递性和发展性,致使体育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处于陈旧和滞后状态,缺乏时代性和超前性,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的实际需要不相一致。21世纪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时代,体育教材应与培养学生能力和未来实际需要挂钩.使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人体育教学,删除效果较差的教材,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生活中的体育更加接近,使教材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让学生能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建议
(一)加大体育知识的宣传力度
大力宣传体育知识,营造体育学习氛围,让各教育部门、各位老师和同学都能够认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如宣传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作用,宣传体育运动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宣传奥运理念和知识,宣传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壮丽场景,让老师、学生以及社会都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此同时还应营造体育学习的氛围,比如能够多开展一些竟技体育运动、大型运动会、进行课外体育培训、在学校组织体育社团、开展体育活动、进行趣味体育训练等。
(二)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素质水平如何关系到体育科学水平、运动技术的提高。教师的水平素质包括思想政治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水平两个方面。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膨颇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定期举行教师培训,选取老师进行进修,定期组织老师进行交流.了解新的教学动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新的体育知识。根据普通体育课、专项体育课、训练提高课、医疗体育课的性质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能够根据全面性发展的原则进行教学。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从物质上、精神上给予保障。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工作相对辛苦,学校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评优、评先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职称评定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做贡献。
(三)加大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投入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投入包括物质投入和精神投人。物质投人包括对教学的各种硬件设施的投人,如对场地建设、体育器材等方面的投入,在精神方面的投人就是各级政府、各级
教学组织应该对体育教育投人更多的人文关怀,不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彻底贯彻“两课、两操、一活动”的正确实施。同时还应该对老师和学生的状况进行调查,做到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教学。
(四)坚持改革,加强科学研究
社会是不断发展创新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在改革、创新中发展,不断提高质量,无论是在改善课程结构、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木技能,改革教学方法等,都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科学新知识,不断总结。加强科学研究。
(五)加强课外体育
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可巩固和扩大体育课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因此.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两操、两活动,进行队列操练、身体基木训练.狠抓基本体操的质量,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提倡小型多样,注意生动活泼,讲求实效,持之以恒。在普及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应建立以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队。对有特长的学生要集中进行训练,运动队员必须要思想好,各科学习成绩良好,并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起骨于作用。同时要健全学校体育竟赛制度,坚持小型多样、达标内容为主的原则,每年举行一至两次体育比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结语
当奥运圣火熊熊燃烧的时刻,当五环旗飘扬在中国上空的时刻,奥运理念和奥运精神就已经在每个人的心中扎下了根,社会各界对体育运动有了新的认识。同时,随着人们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普遍的关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这也为体育运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有了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梯福,刘培俊.体育100例,同济大学出版社,1985.[2] 邓力群,马红.当代体育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IMI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4]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
见.http://.cn
[5] 黄爱峰.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思考.2006
[6] 黄爱峰.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
[7]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8] 任保国,张宝荣.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讨.体育与科学.2007.[9] 任保国,张宝荣.体育与科学.2007.[10] 王振涛,单清华,周毅.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体育文化导刊》,2007.[11] 王振涛,单清华,周毅.体育文化导刊.2007.[12] 胡卓生,谢智学.藏族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体育学刊.2004,11(1).[13] 袁桂林.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教育,2003(1).[14] 李芬芬.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15] 毛振明,毛振钢.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社,2002.
第二篇:元阳县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精选)
元阳县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钱艳涵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元阳县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是一次新的挑战,其中更是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作为边疆贫困地区农村小学一线的体育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边疆贫困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面对现状,分析当前形势,积极探索解决现状的策略,为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广出谋献策,努力创造条件,让边疆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学生能感受体育、享受体育,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体育教育;现壮;对策;研究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思想广泛的被学校、家庭和社会所认同,但是由于地区差异和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作为素质教育主阵营的体育教育,尤其是边疆贫困地区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极其不利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阐述元阳县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提出改变现状的可行策略,希望能改变元阳县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使其得到健康的发展,缩小与现代教育的差距。
2.元阳县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2.1思想观念落后,对体育教育功能认识不深。
教育管理部门、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家长、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功能认识不深,特别是有的个别农村小学对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工作认识不足,重语数、轻音、体、美的传统的思想严重,认为体育教学可有可无,有的学校虽作出了相应规定,但教师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督及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就形成把体育变成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认识,使体育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极大的阻碍了元阳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2.2 受重视力度不够。
由于教育管理部门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深,导致重视不够,其表现为:投入
1体育教学资金明显不足,过于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特别是绝大多数的学校仍在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习工具类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体育课成了空架子等。
2.3 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其该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体育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制约元阳县农村小学体育工作开展的瓶颈。调查显示:元阳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存在严重不足,中心校一般能配备1-2名专职体育教师,基本能满足教学需求,而下面的完小则几乎没有专业体育教师,体育课都由老教师或主课教师兼职,体育课难于保证正常开展,给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造成了影响。
2.4 教学管理不够规范。
由于受应试教育、升学压力、设施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加重了农村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影响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加上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与外界交流甚少,不能及时了解国内外体育教育动态,对一些新观念理解不透彻,以及兼职教师对体育课程的不熟悉,很多体育教师错误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自己活动,因此,传统的“放羊式教学”成为农村体育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谈不上技能技术极其心理健康教育。
2.5 教学场地、器材设施缺乏。
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严重缺乏,九年义务教育难以顺利推行实施,虽然一部分学校添置了部分体育器材,基本上能够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需要,但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的一种摆设,真正能用在体育课堂的器材少之又少。经费的不足同时使学校体育设施不能得到补充,破损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导致一些农村小学频频出现意外事故。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调查显示:元阳县农村小学体育场地状况较差。在调查的学校中,很多农村小学没有田径场、篮球场,即使有,体育场地的质量不高,基本以土场地为主,雨天根本无法进行体育教学。即使这样,体育场地经常被挤占或挪作他用现象非常普遍。
3.加强和改进元阳县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对策
3.1 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教育部门、学校领导、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加强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认识,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正确教育观念。正确处理好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加大体育教育功能的宣传及推广普及,做好家长及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校、家庭、社会都能正确对待体育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3.2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体育教育的重视。
3.2.1 上级部门应重视。
县乡党委、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小学体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管理与监督,使农村小学体育能得到有效健康的发展。
3.2.2 学校领导应重视。
农村小学学校领导对体育教育功能应该有足够的认识,掌握本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针对本校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应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应和其他学科平等地进行教学、考核,使得体育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3.3 加强对农村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3.3.1 增添师资,引进人才,关心农村体育教师。
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地位一直以来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第一线的教师不仅要负责学校的“两操”工作和学生课余训练,每周还得任12-16课时的课堂教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相对都是最高的,而相当部分学校在教师发展和业务提高上仍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这样,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各级政府应想方设法为农村小学多配备一些专业的体育教师,引进体育方面的人才。关心农村体育教师的生活,正确对待农村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及使用等,尊重
农村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积极性。
3.3.2 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修与观摩学习。
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利用多种方式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在参与实践、研究和学习中逐步提高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改善教育行为,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如有关部门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召集农村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在工作期间,多组织一些教研活动,多提供机会让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观摩学习,提供平台让他们多上一些研讨课,增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组织一些体育教师之间的比赛,比如体育教师基本功大比武、案例评比、论文课题等,针对农村小学,可以组织一些制作体育器材的比赛,适合农村小学体育的教案评比等,这样能激发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敢于创新,对农村体育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3.3 努力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
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应加强学习,自觉学习,在课余时间可以看一些体育方面的书籍,多学习一些知识,也可以上网多了解一些国内外的体育动态,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多研究一些专业知识,端正教学态度,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多动脑筋,探索适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独特的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方法。
3.4 切实规范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活动。
3.4.1 严格要求,规范农村小学体育课和相关活动。
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标准开设体育课、规范体育课堂、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体育课。
3.4.2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素质和端正教学态度。
体育教师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心态,按照教学大纲,深钻教材,认真备课,明确教材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身体发育情况以及已有的操练基础,把每一节课都准备得很充分,很周密,同时要结合体育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设人才。
3.5 创造条件、合理运用场地和器材。
目前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给予学校和教师以更大的选择余地
和自主的空间,大大降低了对特定场地和器材的依赖。但是,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许多地方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十分不足,造成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缺乏。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配备体育器材;另一方面可以本着因地制宜、修旧利废的原则,巧用场地和活用器材。
3.5.1 巧用场地。
3.5.1.1平整校园,增加活动场地。
农村小学操场都以土场地为主,场地不平整,有些学校操场有很多石头,为了确保学生安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场地,应该平整操场,利用一些被忽略的校园场地,增加学生的活动场所。
3.5.1.2合理布置校园活动设施。
学校内的单杠、双杠、爬杆以及篮球场、乒乓球场等球类场地,都应科学、合理的布置,做好安全措施,这样既可以降低教学事故的发生几率,又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3.5.2 活用器材。
3.5.2.1 因地制宜的自制活动器材。
农村小学经济条件不好,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和活动器材都配备齐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开动脑筋,因地制宜的自制一些活动器材。首先,教师要养成一个自制器材的习惯,比如自己动手制作沙包、踺子等;其次可以组织发展学生制作器材,可以在学生中开展一些制作器材比赛,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充实器材,一举两得。
3.5.2.2 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现成物品做体育器材。
学生身边常见的饮料瓶、旧轮胎、报纸等都可以成为体育教学器材,教师要善于思考,如果把这些常见的物品利用起来组织教学,也可以发动学生思考。巧妙运用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充当活动器材,不仅弥补了农村小学体育器材不足的现状,同时又能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
3.5.2.3 对主教材中的体育器材要合理的重复利用。
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也为了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运用好主教材指定的体育器材,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创造条件,让器材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重复利用,做到一材多用。
3.6 发挥农村体育教学优势,做到取长补短。
在农村学校里,操场、器材等方面都不能和城市里的学校相比,然而农村小学也有农村小学的优势。农村有广阔的田野和空地,这些都是学生活动的好场所,教师可以有计划的把课堂带出校园,如在田野里学习越野跑,在田埂上练习直线跑,带学生去爬山等,这些都是农村小学的优势,因此,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应摆脱传统体育教学的框框,利用农村所特有的资源,发挥农村优势,为学生的需要提供服务。
4.结论
4.1 元阳县各级教育有关部门对农村体育教育功能认识不深,极大的阻碍了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4.2 元阳农村体育教师总体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在广大村级小学和村教学点缺少专职体育教师。体育教师队伍整体年轻化,职称结构总体是以中、初级职称教师为主力军。
4.3 元阳县农村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较大,尤其是兼职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最大。体育教师的待遇偏低。
4.4 元阳县农村体育师资面临着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全员培训的双重压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元阳县农村小学落实情况很不理想。
4.5 元阳县农村体育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严重缺乏。
5.参考文献:
[1] 张祥林.当前农村小学教育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安徽体育科技2002(3)
[2]冀晓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与思考[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3)
[3]丁璐等.新疆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2001(5)
[4]中小学农村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新华网
[5]裴立新.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J]2003(3)
第三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摘要: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环节,在建设小康社会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关系着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在全国已普遍开展很多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较大成效,但是,在农村的一些学校里,仍然存在着一些政策落实难的多重问题以及落实后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源于农村的素质教育受师资、教学设施、教学经费、教育观念、农村经济的收入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全面实施,严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义务教育,差距,剖析,对策 目录
一、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3
(一)经费不足,直接影响着教学条件的改进„„„„„„„„„„„„„„„„3
(二)办学意识滞后,教育目标错位,新课程理念贯彻不力„„„„„„„„„„3
(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欠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3
(四)学校管理水平不高„„„„„„„„„„„„„„„„„„„„„„„„„4
(五)农村社会家庭教育功能赢弱,加大了学生教育难度,也造成一定学生流失„4
二、促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5
(一)端正农村教育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5
(二)强化法律责任,建构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5
(三)尽快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6
(四)坚持公平原则,不断缩小农村教育的差距„„„„„„„„„„„„„„„6
(五)优化学校人事管理„„„„„„„„„„„„„„„„„„„„„„„„„6
三、参考文献„„„„„„„„„„„„„„„„„„„„„„„„„„„„„„7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科技兴国,教育为本。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基础教育面广量大,在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上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龙头,其作用更是至关重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农村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其根源何在?有何对策?迫切要求全社会人的关注。现就此问题略陈管见。
一、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不足,直接影响着教学条件的改进
教育历来是国家财政投资大户,硬件环境的改善软件环境的营造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多年来的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却是各地不争的事实,致使有的学校基本建设问题突出。比如,有的学校校舍过于陈旧,存在安全隐患;很多乡镇小学没有微机室,而有微机室的,也设备已经陈旧却无力更新。另外,近两年由于撤点并校,新学校建设更需要大额资金。学校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就显得日益突出,甚至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
(二)、办学意识滞后,教育目标错位,新课程理念贯彻不力
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新课程标准也推行了5年,但看现今农村小学教育课堂,却涛声依旧。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念陈旧,教育目标错位。有调查表明,80%的老教师认为新课改与他们无关,50%的中年教师认为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样能对付新课程教材,或者认为这是青年教师的任务和职责,即使是年轻教师也认为实施新课改比较费时费力而不易于取得显著成绩。许多学校领导和小学教师依然把成才和考高分等同看待,把能升入高一级重点学校作为评定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学目标多定位为好操作的知识技能类,教法多为简单的分析讲解类,追求结果忽视过程成为必然,新课改成了装门面的招牌,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养成成为空头口号。
(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欠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据调查,超过40岁的老教师多达一半以上。我市从2000年起就没有正式分配一名师范毕业生充实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二是学历水平较低。好多老教师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有的甚至只是 完小毕业生,多年来只依据日常积累的教学经验在任教。从05年的达标统计情况看,我市小学教师学历专科率为55%,居我市倒数第一位。可见学历提高任务仍需加强。三是专业教师不足。在城市,专业化教学是理所当然之事,或许不值一提,而在许多农村小学,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像微机、音乐、美术、劳动、科学教学大多是兼职的,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几乎都是从别的学科转过来,难得有英语专业的师范生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因此,小学英语教师知识面窄,发音不标准,教法不得当等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专业老师不足既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又有可能使部分有专长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引导。四是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我市农村小学中老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了一半多,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很不完善,又因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乡村,有的还从事着农业种植…对教学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无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信息闭塞,几乎无科研能力可言。教师素质偏低是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五是教师身体不适应。由于生活条件差、学校环境差、内外压力大、待遇不高、不良习惯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身心素质明显下降。
六、教师分布不平衡。我市有小学教师3000余人,满足教育教学绰绰有余。但由于分布不均衡,造成离市区较远的东部南部边缘乡镇小学缺编,而离城较近的小学却呈现出人浮于事的状况。据调查,有的学校只有80名学生,却有11位教师。缺编的学校,教师疲于应付;而超编的学校教学质量也不高,反而是玩的玩、干的干,更让那些在高年级任课的骨干教师心理不平衡。
七、教师身份不公平。现在,我市教育行业有两类人,一是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一是教师子女、社会招工的后来师范院校全部进修合格的。工作中,个别师范生不服从管理,倚老卖老;其实真正在一线干工作的、出成绩的还是后面这类教师多。但在人事聘任和评优评先上老是提身份(干部和工人),严重影响这类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四)、学校管理水平不高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些管理无序、质量落后的农村薄弱学校,都与校长及其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不足或工作极不负责紧密相关。因为校长管理能力太差,学校“依葫芦画瓢”、照搬照套制定的一些管理办法、措施、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只求纸上作业,不求实际效果。有的在用人策略上任人唯亲,在激励机制上不舍得花钱,在评价制度上不切实际。结果好的上不去,差的罚不了,优的进不来,劣的淘不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同享受。这样的学校,难免一片混乱,教育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五)、农村社会、家庭教育功能赢弱,加大了学生教育难度,也造成一定学生流失
农村父母们一是受传统跳农门思想的影响,二是鉴于目前大中专生毕业后需自谋职业的现实,对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往往定位特别近视,对升学有望的孩子,就盼望成龙成凤,跃出农门;否则就认为教育投出是浪费,不如让孩子认点字,就直接去学手艺挣钱。因而在家庭教育管理上或娇宠过分放任自流,或严厉有余,使这类学生的品德个性和文化求知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家庭教育的失策,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学校教育增添了障碍。严重的,更早使一些孩子丧失了学习努力的目标和学习钻研的兴趣,以至于有的小小年纪就离开了学校。
二、促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端正农村教育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农村小学教育健康快步发展,更新意识是关键。从上到下,从地方行政领导,到具体学校校长教师,到家长学生,都要先从思想上过关,要充分认识到小学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必要性,认识到为高等教育输送新生不应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惟一目标,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会生存打基础,这应该成为小学教育的重心。具体措施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入到教育工作者的心田,比如,现在我们教育上每年都要进行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就很好地起到了这个作用。另外,多给校长教师提供一些外出学习机会以开阔视野更新理念。二是学校通过办家长协会或教育听证会等方式,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沟通,以形成教育共识,合力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强化法律责任,建构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一费制”的实施,规范了学校收费,减轻了学生负担,但同时也限制了学校收入渠道,使政府投入成了农村教育税费投入的主渠道。为此应通过强化教育投入法律责任,建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强化政府责任。重点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责任,改变当前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中比例过低、作用过微的状况。国家应制定义务教育最低财政标准,对低于财政标准的市乡,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自上而下地通过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或专项补助制度给予财政支持。此外,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要向农村倾斜,可适当调整非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及富裕地区的投入比例,用于增加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经费投入。二是调整农村偏僻地区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健全政府对贫困学生的直接资助制度。普遍建立由政府公共经费负担的政府助学金制度,以使贫困学生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并获得较为充足的经费资助。现在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加大了行动力度,5 有5%的学生已经受益。
(三)、尽快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
从优化培训机制与途径入手,帮助在职农村小学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实现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育能力、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变。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一是,健全农村小学教师在职进修制。将教师在职进修与提高学历、职称评定三者挂钩,促进教师自觉参加脱产学习、函授、自考等进修。二是,举办各类培训班,定期轮训,分散自学,分段考试,做到培训与教学两不误。三是,全面开通、不断扩展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由于教育局下大力度搞了远程教育工程,将多家资源拿来为我所用,然后通过凤凰语文网开通教研专版,为教师教研提供了平台,将优秀资源全市共享,开阔了教师眼界,方便了教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发展。四是,强化城乡教师交流。即安排本乡镇优秀教师到其他乡镇农村小学定期任教,尤其是派往偏僻地区支教。并有计划地安排农村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师到城市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接受培训。五是,从短期着眼,提倡农村小学中条件好的与薄弱的学校之间,相互异地兼课或代课,以达到以强扶弱,共同提高。六是,加大教师考评力度,激发教师们的竞争意识,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对好的要给荣誉给待遇,对确实差的要教育要激励,并通过再次培训上岗等手段,提高其从教素质。比如,2000年我市教育局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开办了两期教师再提高培训班,这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通过以上措施,促使全体农村小学教师不断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树立教育创新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完善现代教育行为。
(四)、坚持公平原则,不断缩小农村教育的差距
必须坚持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原则,依靠国家的政策大力扶持农村小学。一是在充分考虑自然村距离和生源多少的基础上,分析学生上学的安全和经济等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合理规划设置学校网点,力争方便家长和学生。二是应尽快取消办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实现县城以下城乡教师、生源、物力财力投放的公平性、平衡性,以利调动乡镇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积极性。
(五)、优化学校人事管理
要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内部有效且可操作的人事管理制度。从外部看,学校师资可相互流通,对教师优化起到外部供给的压力作用。建立教师行业资格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吸收合格的人员担任农村教师。从内部看,要加速实施“全员聘任、平等竞争、定编定岗、择优聘才、淘汰转岗、优化组织、强化培训、科学考核、合 6 同管理”的人事改革。在学校管理上应与时俱进,优化科学管理与规范管理、刚性管理与弹性管理、激励管理与惩罚管理的综合化、系统化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
总之,教育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全社会人共同的努力建构。作为政府,应保障科学规范法规的出台及贯彻落实督导;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应作好推行管理督察及及时反馈;作为教师,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作为家长,应热心公益关心教育,等等。如果这样,我国的教育何愁不发展?我国的经济何愁没有强劲后力?中国的腾飞也必世界瞩目。
【参考文献】
(1)关锐捷《“重中之重”的农村义务教育必须警钟长鸣》 中国农村研究网.2002年
(2)周满生《中国迈向终身学习时代》中国农村研究网.2002年
第四篇:浅谈农村小学写字教育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中国当代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对学生的行动力和创造力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写字教学。小学阶段是写字生涯的开始阶段,所以,打好学生的书写基础尤为重要。目前,城市小学更加重视写字教学,而在农村小学,写字教学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本研究运用问卷与访谈法,对桃源县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的开展状况、发展水平、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在调查的中发现目前农村小学写字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探寻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
小学;农村;识字写字教学;方案
据调查,笔者发现桃源县农村小学目前写字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书写姿势不规范
现在很多小学生不能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有的坐得不正,有的趴在桌子上,脸几乎贴到书本上了。距离“三个一”的要求相差甚远,总之,与最初使用铅笔时形成的习惯、定势等有关。其实大部分学生书写姿势不好是因为他们平时根本不顾自己的书写姿势,日久天长,就形成了不良习惯。据权威调查,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22.7%患有近视,所以正确的书写姿势对学生的健康非常重要。没有一个正确、规范的书写姿势是不可能练好字的。学生在书写时,有的趴在桌上,有的斜着身子,有的翘二郎腿,有的死拽着笔等等。这既影响他们的写字质量,又非常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视力下降,而且写出的字一笔一画呆板。不能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导致字迹太潦草,卷面不整洁,不爱惜、不会妥善保管工具等等。
(二)、教学方法缺少创新意识
小学阶段各个年级都有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而有一部分教师还是喜欢先教拼音,再分析字形,然后给每个生字组词,最后布置抄写生字等的练习。还有的让学生拼音、分析字形/组词造句。这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记”的现象很常见,学生学习除了教材就是辅导材料,这样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地“上学听课——回家做作业”被动思考,被动学习,不仅老师的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几乎都被扼杀了。
(三)追求形式,识字写字训练没有实际效果
现在很多的公开课上依然有追求形式的,为了体现课改,课上得花里胡哨。有些学生熟悉的内容还在组织学生积极的讨论,有的在课堂上做游戏,而做的游戏与课程内容联系并不紧密;还有的课做的非常好,但有很明显的“做课”痕迹,而识字写字教学却一晃而过。学生甚至张冠李戴,将这个字音读成那个字音。不按笔顺规则,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字形对了就行了,不会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以及基本功训练,所以,学生书写的作业字迹潦草。这些教师对于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意识薄弱,并没有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实质。如今社会,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而创新能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如果只盲目的追求形式上的热烈,那么创新能力也成为空谈了,也就是说,从只重知识传授走到了忽视基础知识教学的极端。学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把创新能力和基础知识分裂开来,重视基础很重要。
究其原因,是教师常年受应试教育影响比较深,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意识薄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总之,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种照本宣科、闭门教学、不照顾学生的实际,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再加上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僵化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不好,就算老师罚读罚写,学生还是会厌学,甚至逃学,又何谈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主动识字
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开展多样的识字方法,力争寓教于乐,兴趣盎然。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如:“摘苹果”的识字游戏,孩子为了快速识字,摘走“苹果”,我在识字最快小组中推选一名学生到讲台上做代表,读对了,再带领大家读两遍后组词或说话。这样,同学就很快地理解了字词的意思。同学们把“苹果”一个一个摘走后,看哪组摘得多就获胜。再如:“猜字谜、编字谜”的识字游戏,教师根据字的形态结构编字谜,做好生字卡片,激励孩子们开动脑筋,猜中的孩子在讲桌上找到那张生字卡片,大声读出来,读对了再带着大家读,这个学生再指定其他学生扩词语、或说话、或编字谜。在“看谁最棒”的活动中,孩子们更是争先恐后,生怕自己落在了后面。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孩子们人人兴趣浓厚,个个参与其中,个个主动识字。当看到自己和同学合作品尝到了成功后,孩子们都非常高兴,还期待着在下一次识新字的学习中大显身手,日积月累他们自己也创新了一些好的识字方法,认识的生字越来越多了。通常,只要我一到教室,孩子们就会围着我把他们认识的字读给我听。二 明确要求,学习方法,培养识字兴趣 传统识字教学中的“四会”(会读、会写、会理解、会运用),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学时不再是齐头并进,而是考虑到小学生认知、记忆的特点,减少学习难度,增加学习梯度,分进合击。教师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努力激发学生识字学字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如:引导学生归纳识字方法,不但能让学生掌握一些识字技巧,还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辨别多音字和辨字组词,能让孩子们体会到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运用多种方法(直观演示法、游戏法、比赛法)让学生识字。在教学中考虑到儿童的认知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自我追求的精神至关重要,这样才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求取更大的产出。同时,我认为识字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非常赞同“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做法,因为写字比识字难得多,但不会写字并不阻碍阅读。而大量识字能让学生大量阅读,能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三 重视写字教学,加强文化熏陶
四、我认为,教给学生写字的过程也是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注意写字不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教师只注重写字的数量,而不注重质量,让学生机械抄写,就会消磨掉学生的写字的兴趣。教学中我们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用心地去写,写对、写好、写漂亮。不仅要学会写字,还要学会欣赏和正确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学生写字的正确姿势和写字习惯,不仅要把字的笔画、笔顺写对,而把字的间架结构写漂亮是更高的要求,这样要求更能让学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艺术的感染。汉字的书写对于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培养识字兴趣
俗话说“学之者不如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学生有了兴趣就等于开了个好头。所以,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效果,创设有趣的识字情境,能够快速激起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星”时,在投影仪上显示星星闪烁的画面,与此同时播放配音: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星姥姥,谁能念好我的名字星(xīng),我就和谁交朋友。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星”的读音。同时,展示和星星交朋友和星星眨眼睛的动画,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想跃跃欲试。再比如,在认识“青”与“三点水”、“日字旁”、“目字旁”、“言字旁”、“虫字旁”、“竖心旁”等偏旁组成新字时,运用多媒体演示“青”与这些偏旁的组合,同时解说:“青”见到了这么多小伙伴非常高兴,热情地和他们握手,还和小朋友们合影呢!你们看,大屏幕显示“青”与偏旁组合成的新字,然后让学生猜这些新朋友的名字。这样,教师运用多媒体的功能营造了有趣、温馨的情境,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二)、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写字方法非常重要,因为教给了学生正确的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比如,字音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根据偏旁猜读音,如“情、据、苍、抱、固、消”等字,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偏旁读出读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根据偏旁读字音,如“讨”,偏旁是“寸”,可它读“tăo”,不读“cǜn”,再如“例”,偏旁是“列”,可它读“lì”,不读“liè”。而这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在字形教学中,可以利用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料”时,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今天上集,买米一斗”;在教学“思”时,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虽有十个口,却有一颗心,心在田下头,偏爱勤思考”;在教学“灭”时,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火上盖个盖,一盖火就灭”。只要我们教给学生方法,学生一定会进行拓展举一反三。
在字义教学中,很多字和他们的意思相关联,如“恨”的部首是“忄”,它的字义与心情有关,“论”的部首是“讠”,它的字义与语言有关,再如“捎”和“梢”,都读“shāo”,但“捎”的部首是“扌”,显然它的意思与动作有关,“梢”的部首是“木”,它的意思当然与树木有关。
识字写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勤思考,发现许多有趣的识字方法。我们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就能让学生摆脱枯燥的学习。
(三)、培养正确书写姿势
第一,按照课标和教材的要求,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的执笔方法是;拇指、食指指肚捏住笔杆的下端前侧面,中指的侧面在笔杆的内侧面抵住,三指握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笔杆倾斜靠在虎口处。握笔时笔尖距离捏笔的手指约一寸左右。老师可以通过示范、演示、儿歌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要领。第二,指导学生用正确的书写工具。低年级学生应该用铅笔,而中高年级可以用钢笔书写。第三,尽量避免学生过早用笔。让家长意识到过早用笔的危害,和家长配合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习惯。第四,训练强化,形成习惯。上好写字课,做好检察、监督,老师还可以每天检查学生的书写姿势,选出班级书写姿势最规范的同学进行表扬,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还可以让各科老师一起努力监督,强化训练。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每一个老师的努力,又需要整体的力量,这样才能制造气氛,创设情境,以此来促进习惯的养成。
(四)、教学形式多样
1.谜语识字
小学生喜欢猜谜语,教师要是把识字内容编成谜语,让学生通过谜语识字,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教学“尖”时,可编成:上面小,下面大。教学“岁”:山边夕阳在下沉;教学“七”,十字翘起了小尾巴;教学“明”,日月同辉等等。这样运用谜语识字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2.故事识字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更爱讲故事,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鼓励学生掌握一些词语,在讲故事的时候练习用。在学生讲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比较熟悉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作比较。还有在学生看故事书时,学生可以学习新词和巩固学过的生字,这样学习生字效果是非常好的。学生在无意中学习了生字,还学会了怎么样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这些生字,还做到了知识的迁移。3.配“画”识字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帮学生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给生字配上“动画”。
比如,在学习“打、跑、跳、拍、扫、刷、端”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给生字配上动画,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4.生活识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汉字,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意识的留意生活中的生字,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吸收各种信息,拓展想象空间。所以,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5.游戏识字
学生喜欢玩游戏,游戏更是很常见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比如,通过玩字卡的游戏,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人一张,不会的在小组间交流讨论,在组长的带领下,找出难认字卡放在一边,然后相互之间考字卡,自己不会的向别人请教,然后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收字卡,可选一位学生把字卡随意发给多个同学,然后该生读生字,手拿所读字的字卡的同学要快速将字卡贴在黑板上,然后大家齐读生字。总之,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游戏,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6.添笔画
一个字加一笔或者减一笔会出现不同的字。比如,“日”字加一笔可以变成好几个字(电、田、白、目)。7.掌握汉字规律
利用汉字规律指的是字的提示性暗示,会意字的想象解说,形声字的表义性来帮助学生识字.例如:在教学“休”字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在教学象形字“水”、“田”、“火”的时候把字和图联系到一起,这样帮助学生识字/记字/解字。再给学生演示这些字从象形文字演变到今天的字的过程,有些字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形声字占汉字的90%以上,是汉字的主要群体。汉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为学生识字识字创造了极大帮助。此外,还可以带学生制作偏旁及表义表。渐渐地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特点,偏旁的表义后,对形声字的学习也轻松了。
(五)、及时巩固
在学生学好课本的同时,教师可以考虑拓展学生视野,利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外资源,不仅让学生学得快乐,还要学以致用。例如,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平时多关注生活中的语文,在电影、商标、电视、电脑、广告、招牌、宣传标语中主动识字。汉语是母语,学生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可以有很多机会接触到汉子:同学、亲人的名字、家中物品的的包装等,汉字无处不在。平时引导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如:上学路上,留意路上的路标、广告牌等等;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作业本,相互认识同学的名字;家里很多物品的包装上有很多字等等。当他们能够读出这些字的时候,他们一定会非常兴奋,相信他们一定乐此不疲。到了第二学段,第三学段,学生已经有相当的识字基础,这个时候应该指导他们多看课外书,收集一些小故事,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学写解说词,也可以给报刊投稿,纠正不规范用字等等。识字教学中,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这样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不但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在他们不断的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小学生都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也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老师写字。于是,教师的示范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老师写得一手好字,必然会催生学生练习书写的热情。我们要求学生规范书写,写出整洁、美观的文字,首先教师自己给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书写影响和感染学生。
我们的写字教学应不拘泥于笔画的分析,尽可能地挖掘教材的潜在作用,植根课堂,课内外结合,千方百计地使学生爱上写字。学生在练得一手好字的同时又能接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既能磨炼他们的意志,又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一举多得,我们何乐而不为?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逐步提高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写字教学可通过指导示范、练习讲评、活动激趣等几个环节,打好基础,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参考文献 [1] 崔峦.中国人一定要写好中国字——小学写字教学亟待加强[J].小学语文教学.2012(07)[2] 蒲新龙.写字教学之我见[J].科学教育.2012(01)[3] 郑春.提高小学生写字水平摭谈[J].语文教学通讯.2012(03)[4] 李翠霞.对网络时代写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2(01)[5] 贾佳.日本书法教育及其功能[J].中国城市经济.2012(03)[6] 刘春成.台湾地区与大陆现阶段小学书法课程比较[J].书法赏评.2011(06)[7] 姜海龙.小学教师专业技能写字评价标准的研究浅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8)[8] 王英.学校校本写字课程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8)[9] 侯建明.写字教学的价值审视及实施策略[J].中小学电教(下).2011(07)[10] 李罗英.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写字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1(12)
第五篇:农村教学点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教学点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由于历史的诸多因素,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相对滞后。现今,教育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农村小学一改昔日的落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了良好的开端,逐步向现代化教育的方向发展。诸如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校舍的修缮,教学器材的增加,师资力量的提高,使得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相应提高。但农村小学教育在整个小学教育中仍然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制约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何表现?如何应对和发展?从以下方面分析探讨:
一、现阶段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1.管理者对教育的认识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的教育管理者对教育认识不全面,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教育。教育教学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教育问题。学校和教师的一切努力,最终要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才是教育的成功。我们培养的是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所以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习的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以及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我们今天的教学管理中的众多失败,究其原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单纯强调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淡化了教学过程的教育性。
2.农村学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农村学校,硬件软件相对落后,大部分学校师资力量不强,年轻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还有待加强,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要求是农村学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现阶段我区农村小学教师构成,一是年龄偏大,主要是中师和高中毕业生、民办转正人员,教龄一般在30到50年之间,已经在教学上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教育教学理念陈旧,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的角色转变很难实现,基本是在过着一种等退休的日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二是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等专业化教师严重不足,往往是一个教师跨好几个专业代课,又要教语文又要教音乐还要教美术,严重制约着农村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问题。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迁移,加之带领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增多,每年都有一批孩子从农村进入城市就读,农村的学生也随之流失,农村学校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着农村学校的发展。
4.农村学校的经费问题。农村学校的经费主要靠从财政渠道获得,那些规模较大、生源稳定的学校还好点,但是规模小、学生少的学校可谓度日如年。所以农村小学的运转非常艰难,学校缺乏经费,就很难让学校有更好的发展了。
二、现阶段农村小学教育应对的策略 1.实施“小班化”教学
随着农民工子女跟父母一起大量外出,城市化趋势,计划生育以及家长目光的日渐挑剔。使一些农村地区小学生源萎缩,学校出现了人数只有4人的小班,农村小学“小班化”随之而生。
“小班化教学”是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运用适合小班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等,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交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
“小班化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实施“小班化教学”是以提高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目的。“小班化教学”使教育的同步化和标准化优势与教育的个别化和个性化要求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这就是适应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其次,实施“小班化教学”,增加师生间交流和互动的频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由于班额人数较少,教师有可能进行个别辅导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这就有效地保证了在教学过程中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再次,有效地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教学环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激活学生思维,融合师生情感,有着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因此,“小班化教学”是一种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符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形式。学习环境优化了 由于人数的减少,班级空间显得很充足。教师可根据具体人数,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可以自愿组合,可以自由搭配,可以随时变更。把课桌围在一起。教师也是用课桌,放在教室中间。教室内再安排一个简易的书柜作为小图书馆。教室的其他布置由学生自己设计,把教室变成了乐园,宽松、安逸、清静、独特。
2.改变教学模式
由于空间的变化,教师融于学生中间,角色变了,授课的方式也改了。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小组和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可以有针对性地关注到每名学生,教学环境民主宽松。在这样的课堂上鼓励学生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互相竞争。每个学生都受到教师的有效关注,扫除了心理障碍和学习障碍。而且作业是面批,问题是面讲,大家学习得非常开心。2.学校管理“以人为本”这。人是鲜活的个体,他具有丰富多样的个性、主动自觉的发展以及强烈的自我实现倾向,学校管理必须依托于“以人为本”这个根本出发点。首先要注重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要突破狭窄的专业教育观念,从而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增强学生适应性;突破单纯的知识传授观念,注重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加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要注重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应变讲授式、封闭式教学为灵活式、开放式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个性化;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应重在教师设计、实施中的创造性程度和个性化水平;衡量教学效果的好坏应重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体人格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个性品质的优化。
3.营造友爱和谐、健康向上、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它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风学风以及以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校传统习惯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人财物管理等内容。学校文化具有导向、传承、凝聚、激励、约束、教育和发展功能。
总之,农村小学的教育具有特殊性和长远性,保持农村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也是复杂多样,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作,只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农村小学的教育才能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