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2 19:5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省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省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江西省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江西省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区体育伴随 着社区服务工作领域的扩大和社区工作重要性的提高而不 断增强。人们开始更多地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保障 自身生理机能良好状态,还可以缓解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日 益激烈所产生的心理疾患,社区体育成为了人们生活方式中 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为全面了解江西省社区体育发展现 状,使之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对江西省社区体育进行了为时 两年的系统调研,并提出发展对策。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洲、宜春、上饶、吉安、抚洲等11个城市中33个社区的18岁以上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群体。

(二)研究方法

查阅了近5^-10年来有关江西省社区经济、人口、文化 方面的统计资料30余册,及相关研究成果、论文40余篇。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两种调查问卷,分别对社区居民 和城市体育局群体科进行调查,调查前问卷请有关专家作了 效度检验,结果符合研究要求,问卷信度检验采用“再测法” 进行,相关系数为R},.=0.92,P<0.O1,呈高度相关水平。

二、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江西省社区体育人口及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关于体育人口,调查的要求是按照1997年国家体育总 局确定的标准,即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低于3次,每次的活 动时间不少于30 min,且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者(表1)0

统计结果显示,江西省社区体育人口为社区总人口的 28.60%。

根据调查,江西省社区体育组织的形式有4种:1J有专 人负责,有一定活动经费,有活动的街道办事处一级的社区 体育组织(办事处以下的社区体育指导员以兼职为主);2)分 布在社区各处的晨晚练习辅导站点(辅导员、组织者都以业余和自发为主);3)营业性健身场所(俱乐部、协会);4)无组

织的自发形式。在所调查的33个社区中,有4个社区是以第 一种形式为主,占调查社区的12.12%,有14个社区是以分 布于各处的晨晚练习辅导站点为主,占被调查社区的42.4200,以营业性体育健身场所(协会俱乐部)为主的有2个,占被调查的6.0600;无组织自发形式的13个,占被调查社区 的39.39。

表1江西省杜区体育人口调查统计一览表

(二)江西省社区体育人口的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情况

在调查的33个社区3 210名居民中,体育人口为918人 表2江西省杜区体,人口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情况一览裹(%)

从表z中看到,江西省社区体育人口的性别分布是男性 占体育人口的54.41 0 o.女性占45.59%;年龄分布为马鞍

型,即两头高,中间低,特别是60岁以上的居民,占社区体育 人C}的41.10 %.职业分布情况是企业职工为53.02环,自谋 职业者(这里指个体工商户、打工族等)为18.97 0 o,知识分子 为15.03 0 0,公务员为12.9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体 工商户和打工族在城市买房逐渐增多,这些人在城市社区中 的体育活动基本上处于自发和无组织状态,必须引起政府部 门重视。

(三)江西省社区居民的体育意识与体育锻炼目的

关于体育意识,选取了居民对体育报道比赛的关注程度和对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程度两个指标(表

3、表4)e

江西省社区居民对体育报道比赛的关注程度一览表 总体态度 不同年龄(岁)(%)不同职业 主动 被动 随意 不关注 35.64 15.25 41.15 7.97

表3

不同性别

男女

39.51 25.23 13.50 13.54 41.54 48.66 5.45 12.57 18^30 38.23 18.34 39.91

3.52 31^45 31.25 15.10 44.70

8.95 46^-60 28.80 13.76 46.18 11.25 60以上公务员知识分子企业职工自谋职业者

44.28

40.85

34.96

30.25

36.51 13.79

16.34

12.70

16.21

15.75 33.81

38.71

41.72

41.19

42.98

8.16

4.11

10.63

12.35

4.77 表4江西省杜区居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程度一览表(%)总体态度 不同性别 不同年龄(岁)不同职业 男

18^30 31^-45 46^60 60以上会务员知识分子企业职工自谋职业者 5.03 28.99 42.58 23.43 62 33 2382 7.2835韶 10 56 2310 9.30 3129 78 47 2549 乐28 4223 69 67 2331 7.28 3726 全面了解 知遗 部分了解 不知道 8.25 30.60 35.30 25.85 10.32 34.25 37.23 18.20 26 10.30 32.50 9.23 32.67 31.52 26.58 11.25 34.52 32.16 22.07 女一80195 一一

从性别上来分析,男性的体育意识和对体育的关注程度 要高于女性,从年龄结构上体育意识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 情况。对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程度随着年龄的增 长,了解程度要差一些。从不同职业上来分析,体育意识:公 务员、自谋职业者较高,企业职工较差;对《全民健身计划纲 要》的了解程度知识分子最高,依次是公务员、企业职工和自 谋职业者。

关于江西省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目的调查,我们采用 多项选择的方法进行(表5)0 表5江西省杜区居民参加体育钮炼目的多项选择统计一览表(%)

从调查统计的情况来看,江西省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目 的呈现多元化趋势,为了健康、消遣娱乐为主要动因,调整情 绪和社会交流等心理需要也占有较大比重。从不同性别来分 析,女性为了减肥美容的中选择频率也较高。不同年龄对健 康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健康最重视,其次是青年人、中年人的健康意识较差。从职业上来分析.自 谋职业者对健康最重视。

(四)江西省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和项目选择

关于江西省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分不同职业 进行统计,因调查的对象是18岁以上的社区居民,大学在校 生归人了知识分子一栏里(表6)0 表6江西省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银炼场地选择情况统计一览表

从调查统计的情况来分析,江西省社区居民主要的体育 锻炼场所是非正规的公共活动场所,这对居民体育锻炼的科 学有效性是有影响的,特别是社区的体育设施和场地都比较 缺乏,必须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关于体育锻炼项目选择,由于受到体育锻炼设施等客观因 素的影响,社区居民锻炼以徒手、简单易行的项目为主(表7)。

表7江西省杜区居民体,钮炼项目选择情况统计一览表

(五)江西省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雄炼时间和活动形式

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从居民的年龄结构上来分析:各年 龄阶段都以每周固定时间锻炼和有空才锻炼没空不锻炼的 选择频率最高,江西省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不确定 性和无规律情况应引起重视,加以正确引导。从职业上来分 析,情况也基本吻合(表8)0

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选择无论从年龄结构和职业类别上来 分析,喜欢个人独自锻炼,跟朋友同事一起锻炼的选择频率都较 高,愿和家人一起锻炼也有较高的选择频率,参加社区协会俱乐 部活动的选择频率都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江西省社区体

育活动的设施和组织都存在较大差距,有待改进。

(六)江西省社区体育活动经费投入及居民消费取向

1996-1999年,江西省对社区体育的总投人每年约320 万元,在全国排倒数第6位。2000-2003年,每年的总投人为 40。万元左右,纵向比较总经费投人有较大增长,但增长的幅 度和人均占有经费在全国只能排在倒数第3位。其差距仍然 较大,必须广开财源,增加投人,特别是要运作好体育彩票的 销售和管理工作。

关于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总体水平和兄弟省(市)相比较低,以家庭为单位全年体育消费在10。元以下的占 11.88 %.100元~200元的占总数的58.25%.200^-300元 的占13.50% , 300元以上的占18.37。调查显示,对经营性 体育娱乐场(馆)门票,居民目前只能承受较低价格,能承受1 ^-3元的占44.35%,4^-5元的占26.6700,6^8元的占

15.4700,9^10元的占8.21%,10元以上的占5.30 0 o,居民 到经营性活动场所去参加活动的次数还十分有限。

三、影响江西省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一)影响江西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为了解江西省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我们根据访谈 结果整理出意见较集中的8个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表 9)。

(二)江西省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对策

1.理顺管理体制

目前,江西省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存在政社不分的现 象,导致社区管理组织(居委会)和基层政府(街道办事处)在 社区体育织织上“都在管,都不管”的局面。社区体育要健康 运行,长足发展,必须明确界定政府与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社 区体育管理中的职责,首先要从管理体制上的“政社分离”人 手,进行制度创新,转变街道办事处作为社区建设和管理主 体的观念,把社区体育的具体组织管理明确归由居委会,基 层政府发挥指导、协调作用。

街道社区体协要尽快解决体育干事的兼职过多问题,现 在70%以上的管理干部兼职3项以上.难以为社区体育投人 更多精力,必须尽快在街道办配专职干事,使他们有足够的 时间精力协调,服务于管区内的社区体育工作。

2.加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和建设

目前,在住宅小区的建设中,虽然一些开发商为了提高 小区建设品位,建立了部分体育场地和设施,但政府没有明 确规定,开发商可建可不建,质量面积都不确定。政府必须尽 快地制订有关规定,按小区住宅面积和计划居住人数建设体 育活动场地和设施。各居委会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动脑筋、想办法、挖掘潜力,对社区范围内的学校、企业及其他事业单 位的体育场(馆)设施进行登记造册,利用场(馆)设施的空闲 时间进行统一调配使用,多方协同养护.提高使用效率。

对社区投人建设的场地设施要注意经济实用。目前,一 些小区里有部分身体练习器械很漂亮,器械也有趣味性,但 实用性不强。许多器械好看却无健身实效,缺乏具有强化体 能、体质的体育器械。许多现代体育器械无须花多少钱,但锻 炼身体效果却非常好,如单杠、双杠、肋木、固定杠铃组等。另 外,还可以在住宅小区内部分道路上规划体育特色道路,画 上几条跑道,这样既可起到宣传作用,又可进行练习,开展社 区体育活动。

3.筹集管理好社区体育活动经费

在筹集社区体育活动经费上,一定要广开财源,争取多 方投人。就目前江西省社区体育的发展而言,经费短缺严重 制约着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体彩的销售量也小,与东部沿 海及我国发达地区相比,社区体育发展的经济支持明显不 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发展。

在现阶段,首先,政府在制订小区规划时,对体育场地设 施应有明确要求,开发商在卖房子前,一定要落实体育场地 设施的位置,必须和商品房一起建设,否则不许开盘出售。其 次,政府可作一些诱导性投人,借诱导性投人调动更大的社 区资源对体育的投人,形成社区成员积极参加,有钱出钱,有力 出力的良好氛围。同时,引人市场机制,依托体育产业,引导居民 有偿锻炼,将社区体育产业发展和社区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在为 社区体育创造外部环境的同时,也为社区体育更好地开展积累 资金,增加投人。

广开财源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要加强社区体育经费的 管理,例如体彩资金的使用管理等。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 上,使社区体育的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4.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意识

加强社区体育宣传力度,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可通过 体育咨询,讲座、橱窗、计算机网络等形式积极宣传国家的体 育法规文件,还可以作一些体育科学知识的宣传,把体育健 身的理论、方法介绍给社区居民,使社区居民了解体育活动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尽可能地使一些体育科普知识人人皆 知,家喻户晓,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科学水平与参与意识,正 确理解身体健康的概念,认清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引导居民

(下转第82页)

'1A月,IV少嘴j 自觉抵制和克服不良生活习惯,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重要性 的认识,积极投人到科学、健康、有效的健身运动中去。

5.完善社区体育组织建设

目前,晨、晚练习点是社区体育活动的一大特色,社区晨 晚练习点的规模以30^-100人为主,占社区体育活动总人数 的50%以上,而参加的人群以离退休的老年人为主。如何组 织好现有社区体育自发团体,引导它们发展壮大,是各级政 府基层组织和社区居委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增加专职 和兼职管理人员,加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满足社区体育活 动需要。在暂时不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聘请社区内的一些 体育教师或有体育专长的居民担任指导员,或联系附近的体 育院校师生义务支援,解决目前社区体育人才短缺问题。地的欠缺,必须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

3.社区居民的体育项目选择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有利 于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时间选择较固定,但锻炼的随意性 较大,锻炼的形式以个人、家庭与朋友同事在一起为主,对组 织工作提出很高要求,必须认真研究,妥善解决。

4.江西省社区体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缺乏场地设施、经费及领导的重视程度。必须制订相关政策,广开财源,理顺 管理体制,促进社区体育发展。

四、结论

1.目前,江西省社区体育的组织有4种形式,即:1)基层 政府和居委会组织形式;2)分布在社区的人群协会和单项协 会组织;3)分布在社区各处自发的晨晚练习点;4)社区内、外 的营业性场所。社区体育人口为总人口的28.6000,人口年龄 分布情况为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

2.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前3位是:为了健 康、消遣娱乐和调整情绪。主要锻炼地点是公园广场、公路、树林间及自家庭院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区体育场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0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M].北京:北京海

洋出版社,2000.35-67.[1」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lsss.19(1):4-8.[1」吕树庭,李志强,刘江南,等.广州市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1997,17(6):16-20.[1〕刘宝仁,李长贵.试析我国东西部地区全民健身现状及发展对策

C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6):12-15.[1〕吴秋林,茹飞霞.华东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现状调查[J].中国体

育科技,2003,39(3):25-26.[1〕常乃军,王岗.山西省中型城市老年人开展健康活动的现状调查

C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6):16-20.

第二篇:安阳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安阳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陈汇文

(安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安阳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安阳市;社区体育;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08)05-0146.03

l1.1

安阳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分析 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情况 1.3社区居民健身场所状况

当前安阳市的社区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受体育场地设施条件的限制,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非正规性,区域性特点明显。调查结果显示(如表l所示):安阳市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主要集中在住宅小区附近的街头巷尾活动场地(35.2%),就近的公园(25.2%),广场(31.1%),公共体育场所(5.3%),单位体育场地(3.2%)等地方。安阳市社区场地严重匮乏,难以满足需要,在体育器材方面,近年来,虽然安阳市体育局利用发行“体育彩票”后的收益返还资金.在全市范围内一些主要社区的锻炼空地上修建成“全民健身场所”。此外.各社区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年都拨出经费用于修建体育健身场地和添置体育健身器材。但是这还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表l:安阳市社区居民健身场所状况统计 公共体 地点 育场所 百分比(%)5.3 25.2 31.1

安阳市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以街道社区体协为主,其它区域性体协为辅,其基层化的特点十分突出。街道社区体协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以辖区单位和居委会为参加单位。共同组成的街道社区体协,实施着街道的文化和体育双重组织管理职能,为安阳市实现群众体育普遍化、生活化提供了一定的组织保证。社区体育也逐步成为群众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经访谈获知,安阳市社区体育组织受安阳市体育局群体处、各区文体局、城市街道的文化体育工作站、居民委以及体总安阳分会的单项体育协会领导。全市有一定规模的健身点(如贞元广场、红旗广场、三角湖公园广场等),已经形成了以街道为龙头。以辖区各单位为依托,就地、就近、就便开展体育活动格局,有效地促进了街道社区体育的发展。1.2社区体育活动指导情况 目前,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者,以兼职为主,体育指导者,以义务为主。据调查结果显示:管理者和指导者,年龄偏大,女性多于男性,学历偏低;社会体育指导员屈指可数,基本都是无级别。可见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太少。调查中还发现,从事指导者仅部分受过专业培训,而基本上都是无证指导,未受培训的占72%。有的指导者只参加培训,获得了等级证书,但未从事指导工作,有的还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指导工作。这种等级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有待进一步完善。[收稿日期】2008.06-25 公园 广场 单位体育场地 3.2 街头巷尾 35.2

1.4社区体育的经费情况

资金问题是影响社区体育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如表2所示),目前安阳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渠道有三个方面:一是辖区单位的集资、赞助,占48.2%,这是主要的经费来源,这种经费主要用于健身器材和健身服装的购置,有些单位直接给器材和服装。二是街道拨款,占30.1%.这种经费主要用于政府要求开展的 第5期陈汇文:安阳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47 各种竞赛等。三是会员费,占22.7%,这种经费主 要用于外出搞表演活动等。

表2:安阳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 选项百分比(%)排序 街道拨款 30.12 辖区单位出资 12.94

。各种赞助款35.31 会员费 22.7 3 2

安阳市社区体育存在的问题 2.1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安阳市社区体育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还没有形成网络化的管理体系。社区体育还处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因而社区体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问题难以解决。这主要是由于政府体育职能、社区管理部门在进行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时,在管理体制上,多年来形成了政府直接管理、具体操作、包办代替社区体育的局面;在管理模式上,社区体育活动主要由街道社区体协等体育组织承担,大量经常性的社区体育活动则主要由晨、晚练习点等自发性的社区体育组织来完成;在运行机制上,政府体育职能部门、社区管理部门主要以行政手段来推动,政府部门成了社区体育的决策主体、组织主体甚至参与主体,而社区居民只是被动地参加由“官方”组织的“大型”体育活动,充当了“官办”社区体育活动的陪衬。2.2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短缺.经费不足

近几年,安阳市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都有很大改善,居民收入也大幅度提高,但是安阳市社区居民在

体育消费方面投入的却很少,“花钱买健康,花钱买体育娱乐”的新观念还未被居民广泛接受。体育消费观念淡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安阳市社区居民在体育方面的消费,再加上社区体育经费没有固定的来源渠道,体育活动组织经费十分短缺,直接限制了社区体育的开展。虽然安阳市加大了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资金投入,但是这种投入远远达不到实际需求,社区体育人口中仍有大量的人在非体育场所内参加锻炼,特别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所占比例较大的广大学校的体

育场地设施的对外开放率依然很低,多数仍然处于“隐藏”之中,这不但与国家的政策相违背,也使得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处于一种分离状态,不利

于真正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和优势。2.3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不足 目前安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文化程度偏低,学习过体育专业的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更低,兼职和离退休人员的比例较大,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占的比例也很低,“缺乏技术指导”已成为影响群众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社区体育指导员在数量上与社会体育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结构上有一定问题,层次较低;从质量上看,与社区需求也有一定差距。调查显示,社区体育的管理者大部分身兼多职,工作内容多而杂,很难在社区体育工作上投入很多精力,体育专家很少,缺乏开展体育活动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更缺乏社区体育活动的整体策划和社区体育活动的战略性研究。2.4社区体育活动宣传力度不够

社区体育是一种全新的体育形态,完全不同于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体育形式,安阳市社会体育起步较晚,人们对社区体育内涵的认识还较模糊。社区体育作为今后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仍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有些人仅看到社区体育健身的本质功能,而对增强社区意识、增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功能认识不足,调查中也反映出社区体育被普遍认为是老年人颐养晚年的休闲方式。要做到为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意识、动机及行为,使社区居民具备科学健身的理念,营造出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社区体育的风气,激励和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体育健身的队伍中来,形成人人参与社区体育的现实任重 而道远。

3安阳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 3.1加强政府监管,理顺管理机制

安阳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应建立市、区、街三级行政主导体制。在三级行政主导体制中,对市一级的行政主导,主要体现在政策导向、行政立法、计划控制、组织宣传,从宏观层次上把握社区体育的发展;区一级的行政主导,主要体现在中层次的操作性管理上,对街道社区体育给予具体的行政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街一级的行政主导,主要体现在对街道社区体育运作的微观组织管理上,应当把具有多元化社会职能的社区体育建设贯穿于社会基层的改革中。在管理中各级管理部门要各司其职,避免造成管理中的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逐步形成上有宏观领导.中有中观管理,下有

第2/4页

148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拒

微观操作的街、区、市社区体育三位一体的发展格 局。3.2

想。转变观念,积极创新,是不断适应新时期群体工作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健身要求的需要。为此,政府或社区体育的管理者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社区体育的参与意识。3.5社区体育与学区体育结合起来开展

所谓“学区体育”是指以一所或几所相对集中的学校为中心划分地区范围,以学校为主要体育活动场所,以学区内居民为主要对象,通过有效利用学校设施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把社区体育与学区体育结合起来开展。安阳市应该尝试要把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工作纳入管理轨道,为保障学校体育长久的对外开放,社区应在资金上积极扶持,在管理上配合学校,社区可以将部分全民健身专项资金投入到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当中,在开展社区体育的同时加快学校体育的建设,以实现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

多方筹集资金.合理开发与利用设施。重组在社区体育设施方面:社区体育基础设施资 社区体育资源

源的开发,资源的合理配置,应当充分利用其周边各类社区体育资源,可多个社区合建小型场馆,或者各建几种设施和场地,进行产业化运作,以俱乐部的形式吸收会员;也可与厂矿、企事业单位、学校合建或分建,通过出租和租赁体育基础设施达到资源共享,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社区经费方面:社区体育经费的筹措上要走多元化道路。首先.政府部门应逐年增加对体育事业的经费投入,体育行政部门要对社区体育经费逐年有所增加。其次,依靠社会力量,拓宽经费来源。充分发挥社区体育的无形资源来吸引资金。这样才能形成政府投入,社区经营。社区居民积极相应的格局,促使安阳社区体育健康、快速发展。3.3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和培训

在对安阳市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中要根据现实而定,具体的来讲,安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应纳人到社区体育的管理中。建立和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条例、法规,提倡义务指导,规范有偿服务。对专业知识缺乏,但热衷于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人员要加强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对具有社会体育指导工作资格的兼职人员,应把其每年在社区体育服务的时间计人一定的工作量并与各种考核、评优结合起来,使全民健身计划逐步走上良性轨道。3.4加大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 4结论

从安阳市社区体育的现实情况和社会、经济背景及发展趋势来看,政府和社会各界如能主动地研究发展的对策,并积极落实,无疑必将推动安阳市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

[1]饶远.诚实社区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 学报,2005,(4).

【2】徐宏.贵州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1).

【3]谢彬.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武汉 体育学院学报,2005,(6).

[4]徐建国.苏州市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苏州 职业女学学报,2005,(4).

要实现安阳市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破除落后的传统观念.实现社区体育与自然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和教育、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思

[5]李现武.我国社区体育活动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PresentSituationofAnyangCommunitySports

DevelopmentandCountermeasureResearch

第三篇:农村中学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中学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微

摘要:为了使学校体育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教育部体卫艺司在认真总结多年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教育大纲。作为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清,场馆不足,器材缺乏,学习负担过重„„通过对本地区周边学校的调查,发现许多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根据新的教育大纲的要求,学校体育课程必须改革:转变观念,学校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师资培训,强化组织管理;充分利用资源,搞好场馆建设,完善体育器材。

关键词 :

农村中学体育

现状

课改

健康第一

我是一位体育教师,奋斗在第一线的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任务。为了使学校体育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教育部体卫艺司在认真总结多年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教育大纲。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深入,农村中学的体育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状却还是令人担忧:人们对体育锻炼的作用认识不清;经济落后导致场馆不足,器材缺乏;学习负担过重„„这些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因而需要我们仔细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现状

1、认识态度与动机

笔者认为还有不少人对体育教育的目的认识模糊。学校重视不够,管理落实不到位;由于受城乡差别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绝大多数男生和少数女生喜欢上体育课,但可以看出,学生们似乎都有较为正确的主观认识和积极的态度,但动机呢?是为了好玩或缓解学习压力,还没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2、次数时间与形式

运动时间、次数严重不足,锻炼形式单一。《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普

通中小学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在我所在地区的学校中,两操作为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农村中学开展早操率达95%,开展课间操率则较低。我曾对学生锻炼时间做过统计:他们周锻炼大多为每星期一至两节体育课,每天的早操、午操,时间每星期大约为三小时左右。形式是以班级或学校为单位的集体活动,当然也有少数学生用课余时间锻炼自己喜欢的项目,但时间不长。

3、场馆器材与项目

体育设施是学生锻炼的物质基础,就本地区而言,场馆与器材严重不足,学校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学生参加的项目很少,主要是田径中的跑、投、跳,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基本再无其他项目。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而放弃体育锻炼。

二、问题

1、体育课改出现的新问题

新的教育大纲突出强调在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中,要充分注重学生活动内容的自主性选择和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为了落实大纲精神,在新学期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我将过去教学由教师引领的部分内容改为学生自主选择,这一“自主”却带来了一连串新的问题。第一、在一堂课中,学生要各自为战,去玩自己喜爱的项目;第二、一些带有娱乐性的项目倍受青睐,而一些要有吃苦精神的项目却无人问津;第三、课堂纪律和时间教师不好把握。更重要的是,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和器材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到,造成学生选择内容分布不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第一、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知识层次的提高,学生已不再满足传统的体育活动方法;第二、思想活跃,追求新知识。通过自己的优势项目来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展示个人的价值;第三、厌恶复杂的技术和套路。如果大部分时间用于对活动技术和套路的记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厌恶体育课;第四、怕苦怕累的思想严重,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没有主动性、积极性。

2、传统体育课程的旧观念

从体育进入学校课堂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观念,曾经历了几次变革,但是,无论是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增强体质的教学观念,快乐体育的教学观念,终身体育的教学观念,还是体育能力的教学观念等,都没有将体育教学观念定位于对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这一健康的“三健”之上,所以,就出现了竞技运动教学观念下的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手段的训练化,增强体质教学观念下过分强调技术化,快乐体育教学观念下的“自由化”,终身体育教学观念下的精神“贯输化”,体育能力教学观念下的运动技术能力的“简单化”。上述体育教学观念,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中,都不同程度的发挥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和学术争鸣也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但是,这些教育思想都不同程度的曲解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以至于造成本应以学生为本的学校体育教育,变为一切都要适应一些竞技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训练方法,使学校体育成了竞技运动训练的下一级单位,而违背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主体。

翻阅多年来的体育教科书,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第一、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大致相同。如:小学有前滚翻,中学有,可能大学也有;小学有短跑,中学有,大学仍然不可少;篮球也是小学、中学、大学都有的项目等等。这种几十年不变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所厌恶;第二、教育的本质发生了变化,更有甚至将竞技项目的内容和竞赛规则,不做任何修改的搬到学校教学课堂中去,把学校体育变成了单一的竞技运动,而缺少带有游戏性质的运动项目;第三、陈旧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发挥。我们体育教师要求学生严格按动作技术要求去练习,“照葫芦画瓢”的教学方式没有改变,如此的教学方式和要求,怎能培养学生兴趣,由此可见,学校体育为什么不能成为广大学生喜爱的学科了。

三、对策

1、转变体育教育观念: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使学校体育教育一切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学校教育承担着培养新世纪的“四有”新人的重任,而新世界是竞争的时代,在应对激烈竞争和紧张工作及快节奏的生活过程中,需要具备健康的身体,心理及较强的社会能力,这种促进全体学生健康的新观念,不再仅仅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与技能,而是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实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去。

(2)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长期以来,学校通过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努力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就必须改变过去的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全体学生,建立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重点突出学生的个体地位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新型课堂上的体育教师,已不再是过去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而是,学生要学什么,教师就得教什么。不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而是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井水,甚至更多,所以广大的体育教师就更有压力和危机感。怎么办?首先,要上一级领导重视,加大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其次是体育教师自身在本职工作中要认真落实新型课堂教学,不断加强业务水平训练,努力提高自我能力;第三,可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

3、加强场馆建设和完善器材

体育教学和学生练习都离不开场地与器材,据笔者所知,本地区的场地与器材严重不足。如何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和器材添加。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并作出科学的安排,本着一场多用、一场多能,充分提高体育场馆和器材的使用率。

4、加强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加强体育教学组织管理,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要科学制定体育课教学计划,注重体育教学内容,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在规范、有序、高效的状态下健康发展。

总之,“一切为了孩子”。我衷心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兰自立、赵克《我国部分省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季浏、胡增荤编著《体育教育展望》

3、邓星华、杨文轩《“健康第一”的理论论据与学校体育的新使命》

第四篇: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1

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周集中心校 朱家亮

一、学校体育现状

我所在的学校是六安市霍邱县周集中心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学,专职体育教师3人,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教学文件只有简单的实施方案或教学大纲而已,根本就没有学年,学期甚至单元教学计划。没有计划教学目标就更加模糊不清,老师编写教案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或为了评职称而补写教案。在体育课开课率上,能够保持正常开课,但一般每周开课节数只有两节,这与国家规定的开课节数相差很远。根据调查还显示,一旦有雨雪天气、毕业班上课、或其他学科补课欲占用体育课时,学校的体育课就不上了。这种现象说明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不严,而且存在重智轻体的思想。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大部分只是选择少量田赛和径赛项目来发展学生体育技能。教学内容突出单纯定量和定性考核标准,迫使学生把精力放在应付考试上,出现了考什么练什么的现象,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方法上,讲解、示范、联系成为永不改变的灌输模式,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应该运用较好的教学仪器设备,提高教学兴趣。在教学环节上,教师是主宰,一切都有教师控制,学生只能听从指挥和召唤,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没有互动和交流,使学生缺少思考,讨论,探索和实践的机会。很少有教学评价工作,即使进行评价工作也无非是通过考试来检查学生“学”的结果,根本就没有体现学生“学”的方法、质量、更没有体现“教”的方法、质量和效果。在体育课组织形式上,都是按自然班授课,或者是让学生随意练习,教师适当组织指导。受班级人数过多和场地器材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干脆就采用“放羊式”教学,课堂上往往只有少数几个人在参加体育活动,多数学生就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有的索性就到教室里读书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普通中校学,每周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h的体育活动(含体育课)。我校以早操和运动会为主要内容,每天上午出一次早操,在开展运动会方面,学校每年开展一次秋季运动会。在课间体育活动内容选择上很是单一,课间体育活动以眼保健操为内容。场地器材严重缺乏,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没有体育馆,这就造成了学生在下雨天无法正常上体育课和进行课外活动;二是学校只有跑道周长为200米的操场,一块篮球场设在操场中间;同时,现有器材中有不少陈旧、破损、其中不乏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时等人为因素。一方面器材匮乏,一方面人为浪费,令人心痛。也给正常的体育教学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

“望子成龙”心切,为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社会上很多家长,一方面崇拜像邓亚萍这样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二)体育观念的落后

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六安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学校体育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

(四)办学条件差,办学经费极其紧张

学校由于经费紧张甚至负债运行,根本无能力完善体育设施,增添体育器材。这不仅无法保证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令人担心的是在体育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为了尽量避免学生在学校出现意外事故,学校宁可放弃体育课。

(五)不重视教学质量和评价标准

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水平的高低,很少有人过问。有些学校领导和教师以及家长认为学生体育成绩不及格、不达标和不优秀而不会影响升学,也就不重视体育教育了。在初中升高中施行加试体育考试这期间,引起了大家的一些重视,但经历一两年后,学校开始在考试中,千方百计或多或少的帮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作弊,制造假体育成绩。

(六)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师缺乏激励机制

对工作表现好、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不能及时地给子奖励和宣传;对工作不负责任、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教师缺少必要的处罚,加之体育教师本身就存在着职称评定难、评优难等诸多因素,因而难以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述种种因素,决定了我校的体育不被重视,始终处于次要地位;甚至被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这种现象在短时间内恐怕是难以得到全面纠正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特别是农村中学体育工作,切实提高认识,把体育放到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

三、解决的办法及对策

(一)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

通过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使每个农村中学真正了解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体育教育与训练,促进人体结构和肌肉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情感、情操和审美观念,从而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各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同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密切联系,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多侧面不断地宣传体育的各种功能和社会化价值,加速推进体育社会化的进程,培养全体公民积极参与的意识。

(二)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

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益。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五育”同步发展。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对学校体育具有社会功能价值意义的教育,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心理定势,几十年以后,他们将分布在社会的各条战线和作了家长,这对增强整个社会意识的作用较大。

(三)加强监督职能: 1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要“曝光”。2群众对领导重视体育的态度及落实的措施进行评价。

3学校体育工作列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依据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列”赏罚分

明。

4体育列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条件

克服单纯比升学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乡村、联中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5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1)动员中学生积极报考体育院校,不断充实教育队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继续后备力量。

(2)提高农村体育工作者的工资待遇。特别是在边远农村、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待遇一定要优于都市教育工作人员,以此作为奖励农村体育教师。

(3)建立县、乡、村三级辅导站,定时定点辅导,建立乡村联系站制度,努力提高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4)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们的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能力,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立体结构,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吸取自己所需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5)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调动体育教师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6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农村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较差,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落后,缺少教育资金投入。扭转这种现状,改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条件,应采取多渠道的措施筹集资金。首先,应最大限度地增加体育教育资金投入,购买体育器材和兴建体育场地。在这里可以采取依靠上级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形式。其次,争取社会的捐赠,即在社会上号召人们关心学校体育、支持学校体育。第三,自力更生,自制部分器材。在目前体育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各农村中学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号召教师和学生自制部分器材,以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另外,对农村中学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必要的资金投入,科学规划,专人负责,多人监督,改善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条件,改善教师,学生的健身环境,缓解束缚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条件。

7加强农村中学体育课程改革

农村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任务艰巨。现存的课堂教学不规范,教学内容单调,课外活动不稳定,缺乏组织性,导致学生对体育认识不足,锻炼意识淡漠,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和困难。要扭转此局面,必须加强对体育课程的改革,规范课堂教学,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外活动的组织,改善对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8走“自力更生”之路

各校要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发挥体育隐蔽课程的物质环境要素与精神环境要素的功能,例如六安市农村中学有些地处山区可以利用本校的地形、地物、地貌,把房前屋后的空地等改造成学校体育理想的场地和设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热情,使体育课真正成为集健身、娱乐为一体,实现体育教育的多重目标。

综上所述,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由于受到场地、器材、师资、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内外结合,充分确立学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观念,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增加农村中学体育经费投入,改善体育场地设备落后状况,加强监督智能及舆论宣传,才能改变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五篇: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此文系本人代写,稿费未付,携稿潜逃,强烈谴责欺骗行为,必有恶

报应

【摘要】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的林业发展存在一些弊端,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林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林业发展的有效对策,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解决对策

林业产业不仅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更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下文将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对该省的林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促进现代林业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一、云南省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

云南省的森林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达到1.7万种以上,占全国总植物种类总数的52.8%,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

“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在坚持生态建设优先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目前云南已经初步建成门类齐全的林业产业体系,林业整体实力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已经建立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湿地公园1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7处、国家沙漠公园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8处。超过90%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约80%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40%上以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完成了集体林确权面积2.7亿亩和营造林3634万亩。截止2015年底,林业总产值达到了2800亿元,相比于2010年增长了3倍林区群众来自林业的人均年收入突破2000元。生态文明建设构筑了一道绿色的屏障。

(一)云南林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云南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地理位置的优越、气候适宜、森林资源的丰富等明显优势,为云南的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但是在林业发展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科技力量较弱,林业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云南省的林业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一些发展项目仍处于起步阶段,导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例如:云南共有6559种天然药材,但是真正被开发出来的药物资源还是很少的。

另一方面,由于创新能力和科技力量较弱以及管理运行体制的不健全导致林业资源的开采技术还不到位,云南省一些林业资源还沉睡在深山老林中,尚未被利用。所以林业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2、省内各区域之间的产业发展不平衡

目前云南省的林业产业主要集中在滇中经济圈,而其他地方的林业资源等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林产业的发展区域分布不平衡,各地区间林产业发展的差距明显。

3、社会化服务功能不明显

环境标准体系认证、林产品质量标准认证、森林认证等都属于社会化服务的范畴。

云南省虽然有丰富的林业资源,近年来林产业发展也更上一层台阶,但是其社会化服务功能未能跟上发展的步伐,这可能会导致云南省一些林产加工企业在国际化贸易中面临着不平等待遇和关税问题。这严重的影响到云南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发展,阻碍了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林业产权制度的不健全

目前云南省在对林产业发展的政策存在着很大的漏洞,相关林业产权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省内存在着树木资源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划分不规范的现象,这可能会降低大家对投身于推动林业产业发展事业的积极性,是云南省规模化建设商品林基地的阻碍。

5、林产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的短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感受到林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产的发展,投入的发展资金与往年相比增加不少,但是,由于由于云南的林业资源面积广且分布地区地势较为复杂,开采难度较大等原因的制约,导致国家所投入的资金和云南林业发展需求的资金数目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资金的短缺是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云南省林业发展中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提高林业产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改善林业产业结构、例如:改善人工林种植和维护技术、定向单株培育技术、复合经营技术等。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加强对林业技术人员的生产培训,培养他们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化装备,全面提高云南省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林业的综合效益,通过市场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二)建立健全的林业产权制度和林业管理制度

完善相关林业产业的制度和加强林业产业的管理制度,对云南省的林业的采伐必须要有政策的保障,明确森林树木的产权和林地的使用权,依法保护林业户主的合法权益,调动大家的造林营林的积极性,促使林产业的生产经营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还要建立林产业的管理体制,督促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加快林业产业建设的步伐,促进林地的合理流转。

(三)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云南省林业产业的资金主要是来源于国家林业专项资金的支持、银行的投资贷款以及省内的经济支持。云南省的林业产业较为复杂,所以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争取国家的重大项目补贴经费的,把云南的林业产业作为省内首要产业,加强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地利用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的投资贷款,推动云南省林业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还要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林产加工企业合理地开采林业资源,延长产业链和鼓励个体林产业经营等方法提高云南省整体的经济效益,为林业产业的发展筹集资金。

(四)积极学习现代化林业知识,改变传统理念

我们必须加强科学经营林业产业在云南省经济建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生态林业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并改变陈旧的发展观念,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和需要的新理念,促使人们对林业经营理念的科学化和创新化。

(五)完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首先要加快云南省二、三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其他价值从而达到提升产品精加工的能力,以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为例,加快湿地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有利于推动云南省林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建立,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其次,建立特色园区,发挥产业园的整体优势,推动附近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林业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六)建立林业产业的预警信息系统

要随时注意市场的动态并加以分析,及时掌握投资动向、价格变化、原材料信息等市场发展信息的变化趋势,同时也要向省内乃至社会发布实时信息,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帮助相关林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了解投资信息和争取的做出决策。

(七)科学的建立林产业工作队伍

在林业产业建设中,劳动者起到主导作用,我们要加强对林业农户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鼓励大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合到林业培育等技术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林业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另外,我们还要打造一批专业的林业管理和技术人员队伍,对云南省的林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八)充分发掘云南省林地开采的潜力

云南省有丰富的森利资源,我们在大力发展商品林的同时,还要充分地利用云南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黄连木等树种,成立林木能源示范基地,推动云南省生物柴油项目的发展,带动整体经济效益。

另外,我们还要充分发挥林下土地资源的优势,发展林草、林药、林菌等相关产业,提高林业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率,促进云南省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语:

林业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发展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推动经济的发展。林业产业的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指导,在今后发展中,我们要把林业科学研究和林业生产结合在一起,全面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1]周会娥.浅议云南林业发展的潜力[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6,02:133-134.[2]王利芳.关于我国林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究[J].北京农业,2011,36:102-103.[3]何小洋,蔡春梅.浅谈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及解决对策[J].绿色科技,2013,12:133-134.

下载江西省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省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题目: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众多金融机构中发展历史较长、机构网点较多、服务面积较广、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农村信......

    大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近段时间,在发展大文化产业课题调研中,我们与市直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中心城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和环境,并到长沙学习取经。在此基础上,思考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提出发展的......

    水利发展研究现状及对策

    水利发展研究现状及对策摘要介绍了水利发展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水利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发展研究;现状;问题;对策水利发......

    江西省有机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江西省有机农业发展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作者:莫似园摘要:江西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地之一,但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农业生 态经济......

    江西省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概要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本科生中期论文 题目: 研究 学 生 姓 名:王云峰 指 导 教 师:武传表 专 业 旅游管理 班级、学 号 : 三班四号 20071112010047 日 期:二 O 一......

    道路绿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合肥市包河区道路绿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减少交通污染,改善道路环境。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的橱窗,向人们展示一个城市的......

    青岛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青岛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文章从八个方面对青岛市建筑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绿色建筑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对青岛市建筑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可为解决目前建筑......

    青岛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青岛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刘福智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1期 [摘 要]文章从八个方面对青岛市建筑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