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明文的实践式作文教学法
说明文的实践式作文教学法
写说明文,主要是把有关事物、事理介绍给别人,解说给别人,让别人获得有关的知识。但是,别人读了,了解得是否清楚,还要看是否抓住了事物特征,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所以,写说明文的难点有三方面:一是说明顺序;二是说明方法;三是说明事物的特征。在说明文这样一些条件制约下,让学生在课堂上仓促作文,特别是学生不熟的知识范畴的题目,在本身知之甚少的情况下,他怎么能够说清楚、道明白,怎么能让读者从中获得有关知识。鉴于此,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与其写作话题相关的知识,再作文,便可让其作文心理压力减至最低。到那时,学生不是害怕作文,而是渴望作文,大有如鲠在喉,一吐为快之感。现将自己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实践式作文教学法整理如下,望同仁和专家不吝指教。
教学模式与范例
范例1:《发豆芽》
一、课前准备(课前一周左右)
在盆子底部铺上一层细沙,然后将未炒过的黄豆和炒过的黄豆各均匀撒半边。将盆子放在教室后面,遮光,指定同学负责每天浇水,并要求全班同学做到以下几点。
1、每生每天起码观察一次,并作好观察记录。
2、查阅相关资料,搞清楚发豆芽的原因和炒过的黄豆不发芽的原因。
3、学习园地的观察日记由指定学生写,其他学生可以自由补充,全班同学均要看观察日记,并和自己的观察日记相比较。
二、课堂指导
第一教时
1、要求学生(可指定平时作文较差者)说出本次作文的顺序,如有遗漏,其他学生作补充。
2、讨论确定事物的特征。
3、讨论确定应详写哪些部分和应介绍哪些有关知识。
第二教时
1、分组推优
要求每个学生交叉为作文写评语和总结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
2、点评佳作
教师评点要结合学生具体作文情况并突出本次作文训练与要求。
三、课外延伸
精选作文佳作打印,每个学生一份,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和作文佳作一起比较阅读,写出读后感。所有作文资料妥善保存,以便每学期装订成册。
范例2:《手工贺卡更传情》
一、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精心制作一张贺卡,鼓励学生有独特创意。
二、课堂指导
第一教时
1、教师先对各式各样,做工精细的贺卡发出由衷赞叹。然后说,这么漂亮的贺卡,制作时一定费了不少心血,回忆一下,把从材料到工具的准备、创意设计、制作的各个过程一一道来,让对你的贺卡感兴趣的人也来做一张,同学们,你说好不好?
2、引导学生简单拟出提纲,然后作文:
制作初衷——准备材料——制作过程——点题
第二教时
与《发豆芽》的第二教时教学内容相仿。
三、课外延伸
1、每组评出本次最具创意和最精美的贺卡作品各一件。
2、随机每人派发一本作文,然后要求学生先按作文上介绍的制作方法做一张贺卡,再对此作文进行评改。
第二篇:修改式”作文教学法初探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修改式”作文教学法初探
【摘要】作文是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主要考量标准,然而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写不具体、写不生动的问题。那么如何教会学生写具体写生动呢?本文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策略:“修改式”作文教学法。即通过“明确修改目的”、“寻找原始素材”、“引领修改方法”、“学会举一反三”等策略,让学生从修改中悟写法,提升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修改;教学法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考量标准,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写的作文总是干巴巴的,特别是涉及具体描写的片段,往往三言两语就“结束战斗”,不仅看不出所描写对象的特点,读之也是索然无味。如何让学生学会写得生动具体?针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思考,结合平时的教学,我对学生进行了“修改式”作文法的教学。
借着一次公开课的机会,我开始了尝试。我首先将目标集中在平时运用最多的人物描写上。人物描写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五类: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下文中我将以一堂语言描写作文课为例,对“修改式”作文教学法作初步的探讨。
一、明确修改目的
即明确为何要进行修改。关于语言描写的“修改式”作文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要引导学生明确一点: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也处在不同的环境中,所以说的话、做的动作、所处的状态都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点就是泼墨之处,要在习作中具体体现出来。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心情、性格等特点,否则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在这次公开课上,我用一个小故事导入教学:
一个下雪天,破庙里来了四个人躲避风雪,望着庙外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的大雪,秀才诗兴大发,随口吟道:“大雪纷纷落地,”县官乘兴接了一句:“正是皇家瑞气。”富翁接了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正在这时,同在庙里避风雪的流浪汉听得火冒三丈,大声骂道:“放你娘的狗屁!”
这个小故事幽默生动,让学生马上对语言描写起了兴趣。接着我又出示了几个错误的语言描写例子,如“领导来到我们班检查,班长说:‘你能来检查,应
该感到荣幸,我们欢迎你!’”形成鲜明对比的正反面例子在学生心中潜移默化了一个观念: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心情等特点。
二、寻找原始素材
有了第一步的铺垫,第二步就是要寻找一段典型的描写片段。为了让作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段描写最好是出自学生笔下,还须具有大部分学生在描写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上作文公开课前几天恰逢天降瑞雪,学生在课间都兴致勃勃地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于是我布置给学生一个小练笔,要求写写自己玩耍时的场景。上课前我找来了一段学生的描写片段并进行了一些改动:
胆小鬼小秦说:“冲啊,我们一起冲过去。”天不怕地不怕的小明说:“我可不去,会被雪球砸的。”这时候,应老师来了,他说:“作业可以先不做,你们玩吧。”然后他就走了。调皮鬼小亮说:“别玩了,我们先回教室做作业吧。”向来听话的小金说:“先别回去,我们玩痛快了再说。”
选择一段适合的原始素材是“修改式”作文教学法顺利进行和收到成效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在课前要做足准备。
三、引领修改方法
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不同层次、有不同针对性的方法引领,让学生感悟哪些地方需要补充修改,在大方向上为学生指引;学生在教师的方法引导下对原始素材进行逐步修改。
在我任教的这所农村小学,绝大部分学生对作文方法并没有具体清晰的概念,不说学困生,就算是作文水平不错的学生,对他们自己的作文方法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此教师的系统方法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把写作文比作盖房子,那么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帮学生建立起大的框架,至于要划分几厅几室,如何装修,那是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修改式”作文教学法也是如此,教师的修改方法引领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哪些地方可以修改,应该修改。
以语言描写为例,我在教学中逐步总结出了“四步修改法”。
(一)年龄身份联系法
在正反面描写例子的对比中,我顺势引导学生总结出了语言描写的第一个修改方法,年龄身份联系法: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课上马上布置学生对原始素材进行修改,因为难度不大,学生很快完成:
天不怕地不怕的小明说:“冲啊,我们一起冲过去。”胆小鬼小秦说:“我可不去,会被雪球砸的。”这时候,应老师来了,他说:“先把作业做好再玩。”然后他就走了。向来听话的小金说:“别玩了,我们先回教室做作业吧。”调皮鬼小亮说:“先别回去,我们玩痛快了再说。”
第一步的修改难度不高,改后的文本基本符合了人物的特点、身份等。
(二)场合情境融入法
完成第一次修改之后,我引导学生回忆打雪仗时的情景,想象文本中的同学在紧张激烈的情况会怎样说话,会说些什么,而老师看到我们没做好作业就去玩,会怎样说话。我引导学生总结出第二个修改方法,场合情境融入法: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等,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
在第一次修改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修改,这一方法主要是对人物说话的语气进行补充。以下是我班一位中等程度学生李居航的改后文本:
天不怕地不怕的小明大声地喊:“冲啊,我们一起冲过去,打他们个落花流水。”胆小鬼小秦小声说:“我可不去,被雪球砸到太疼了。”这时候,应老师来了,看到我们在玩,他生气地说:“你们几个,先把作业做好再玩。”然后他就走了。向来听话的小金马上说:“咱们别玩了,先回教室做作业吧。”调皮鬼小亮不屑地说:“别管这么多,我们玩痛快了再说。”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改后的文本较之原始文本,在生动性上已有了不小的进步。
(三)神态动作辅助法
在课堂巡视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上面两步修改,于是我让学生回忆:打雪仗时你做了哪些动作,你的表情又如何?在学生纷纷表达自己想法之后,我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出第三个修改方法,神态动作辅助法:语言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
在课上,我对李居航同学的文本进行了追踪展示:
天不怕地不怕的小明捏了一个大雪球,在手上用力抡了几圈,大声地喊:“冲啊,我们一起冲过去,打他们个落花流水。”胆小鬼小秦畏畏缩缩地躲在大树后面,害怕地说:“我可不去,被雪球砸到太疼了。”这时候,应老师来了,看到我们在玩,他眉毛一扬,生气地说:“你们几个,先把作业做好再玩。”向来听话的小金听了,马上说:“咱们别玩了,先回教室做作业吧。”调皮鬼小亮摆了摆手,不屑地说:“别管这么多,我们玩痛快了再说。”
通过这一步的修改,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文中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在生动性和具体性上有了较大进步。
(四)标点符号增色法
经过三次具有不同针对性的修改,现在的文本与原始素材相比已经有了较大改观,学生也显得特别兴奋。此时我要求学生更进一步,观察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补充修改。我出示了一句话,学生马上就明白了:原来标点符号也能起到为描写增色的作用,而自己的文本中用到的标点符号基本只有逗号、句号、冒号、双引号等寥寥几种,既显得单调,也没起到增色添彩的作用。
“我……我……没拿。”小林涨红着脸说。
于是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进行再次修改:
天不怕地不怕的小明捏了一个大雪球,在手上用力抡了几圈,大声地喊:“冲啊,我们一起冲过去,打他们个落花流水!”胆小鬼小秦却畏畏缩缩地躲在大树后面,害怕地说:“我可不去,被雪球砸到太疼了……”这时候应老师来了,看到我们在玩,他眉毛一扬,生气地说:“你们几个!先把作业做好再玩!”向来听话的小金听了,马上说:“咱们别玩了,先回教室做作业吧。”调皮鬼小亮摆了摆手,不屑地说:“别管这么多,我们玩痛快了再说!”
文本修改到了这里,基本已经完成了。对比原始素材,我们可以发现,该片段在描写上已经有了云泥之别。
四、学会举一反三
即教学后要留给学生学以致用的空间,通过练习,将刚学到的方法消化、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认为作文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领也无非就是个例子,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学生独立写作时如何。于是我趁热打铁,在课堂上布置了一个练笔:
小明今天语文考试得了59分,老师要求把试卷带回家给家长签字,小明忐忑不安地回家了……
从收回的学生习作中我发现,在上述四种方法的引领下,学生的描写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虽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但与之前干巴巴的文字相较,已得到不错的改善。
自这堂课之后,我又陆续进行了心理、动作、外貌等描写类型的“修改式”作文教学,也逐渐完善了教学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成效。从中我也领悟到,其实学生缺少的不是写作的素材,而是将写作素材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的方法。如何让学生将心中的“滔滔江水”倾泻出来,正是我们要教的。“修改式”作文教学法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的典型素材,在必要之处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法引领,从而让学生从修改典型素材的过程中,领悟写作的方法,提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写作能力培养——青少年快乐成长方案》,边涛,吴玉红主编,中国物资出版社。
„2‟《小学作文教学设计方案53例》,黄波,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管建刚,福建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关于问题式教学法
关于问题式教学法
贵州省威宁县牛棚中学
雷斌
等啊等,终于接到了到上海学习培训的通知,2012年5月18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一早就出发了,经过三天的旅途奔波,5月20日,终于到达了期待已久的上海,在这里,经历了8天的培训,在这8天中,体验了发达地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唐晓杰教授的讲座《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指出了当前课堂与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课堂改革发展的方向,陈家昌教授的讲座《教师专业化伦理和专业生活方式》以自身的经历,从各个角度阐述了教师专业伦理和专业生活方式,上了一堂精彩的师德教育课,使我受益匪浅,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了很大作用。特别在孙桥中学的课堂观摩活动,使我的感受更深,他们的问题式教学法,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下面我想就这个话题谈一点感受。
所谓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法操作简便,适合成教学生的特点,实践效果良好。
第一步:提出问题、以疑导读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学生想要学习的心理机制,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的创设提问非常关键,一般要体现两个原则:
(1)从新课程标准出发,围绕教学重点提问,这样问题解决了,教学重点也就掌握了。
(2)创设的问题必须具有现实意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制造教学兴奋点。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唯有新鲜的事才能给人刺激、令人关注和兴奋。提问有新意、有针对性,可很快使学生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中。
第二步,自学思疑、横向议疑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采取自学的形式通览教材,理解、讨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显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一般学生不能独立的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如果老师不能有计划地提供学习内容,恰当地引导,就不能形成有效的自学。问题式教学法创设疑问在先使学生能够在疑问的引导下主动地去探求和思考问题,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教材做笔记,用铅笔对重点内容"划杠",对不理解的内容"打问号",教师要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并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解答所设的问题,敞开思路,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2.教师组织讨论,学生横向交流,促进共同提高。在学生通过自学对所设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他们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第三步:充分解疑、总结收尾
一阶段以教师的讲授,不是机械地回答所设问题。为了充分地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增加一些教材上没有的有关材料,一方面,丰富课堂信息;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从中体会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再进行重点讲解,以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问题式教学法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篇:问题式教学法
摘要】 依照新课标,英语教学改革主要体现为: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我常采用问题式教学,即以学生为主,采用设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关键词】 老师设问题 学生思考解决
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设置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教师重点讲解与点拨,当堂训练后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的新式教学法。由于这一教学法的开放性,很适合现在正在进行的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我在教学中也努力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改革,现将我在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做法阐释如下。
一、问题式教学法的具体过程
对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细致分析,细化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对应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并下发给学生---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教材,思考教师设定的问题---教师巡回提问学生,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有重点、有目的的引导与讲解---对学生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或学生提出的新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寻求正确的解答---教师总结---教师给出针对性强的题目让学生当堂训练---教师讲解巩固---课后师生再进行反思。
二、问题式教学法对问题设置的要求
1、问题的设置必须从教学大纲出发,围绕疑难点设置问题,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留下深刻印象。这样问题解决了,教学重点也就突出了。
2、问题的设置必须具有现实意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制造教学兴奋点。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唯有新鲜的事才能给人刺激、令人关注和兴奋,可很快使学生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中。也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
3、问题设置要由浅入深,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确实有能力解决。能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不自觉的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再设置几个开放的、思维要求比较高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
4、问题的设置要抓住思维的发散点。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丰富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忘我,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讲解问题中,教师要注意以学生回答为切入点,要充分注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当予以深化,切不可撇开学生回答的内容,只顾自己解答问题。
2、教师讲解要注意在充分引导的基础上予以阐发。引导是问题式教学法的基本做法,也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讲解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的内涵,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知识强加给学生。
3、教师讲解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总结概括性。学生的回答毕竟是自己的日常语言,而学科语言对准确性的要求较高,所以教师在讲解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语言予以提炼,以使它更精练更准确,这样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起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周密性的作用。
4、教师要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并引导他们尝试自主解答所设的问题,敞开思路,积极思考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师要根据问题的类型、难易程度等决定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对较容易的问题教师可不必讲解、或一提而过;对一般及较难的内容则需要通过课堂讨论、教师启发等方法来解决;对难题通过课堂教师指引,课外阅读参考书等途径来解答,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即对同一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同时还要对重要问题、基本问题进行强调或讨论.以加深印象。
5、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而鄙视或打击学生,要耐心引导学生,使他们在获取知识同时人格上也得到健康的成长。
6、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主动思考,提出了一些问题,也对所设问题有一定的理解,此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他们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7、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清晰、明潦的总结。这样做不仅避免了在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过全、过细,而且还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这一阶段以教师讲授为主,但绝不是机械地回答所设问题。为了充分地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增加一些教材上没有的有关材料,一方面,丰富课堂信息;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从中体会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再进行当堂训练后重点讲解,以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问题解决后,学生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
“问题式教学法”的灵魂是师生互动,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这种状态情境下的课堂教
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一种互相学习。通过教学过程中重新生成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善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耐心引导学生,使他们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
第五篇:学导式教学法
(十)学导式教学法
这是近年来在中国教学改革中涌现出的一种以启发学生智能、引导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不只注重教师的“教法”,更要求注重学生的“学法”。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学生,把“导”与“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做到教学相长。
学导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是:首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尝试练习,初步体验所要求的操作,发现新知识和疑难之处反映给教师。教师在收集了学生的疑难问题,了解了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及初步操练的体验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示要领,交待重点思考问题或演示操作,供学生模仿,并向学生提出学习的基本要求。其次,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后进一步深入自学、操练,并第二次提出自己经过一定思考仍不得要领的问题或疑难之处,向同学或教师请教。再次,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的思路,对第三次出现的疑难问题就近随时个别辅导答疑。最后,教师抓住关键性的重大难点和教学重点,加以精讲,或示范、演示、操作,并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的提问,检查学生当堂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作出必要的评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正错误,正确领会完成课后作业的要领与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记忆与巩固熟练。
可见,学导式教学方法是由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这四个环节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通过教学实践检验表明,这种方法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自学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如编写适合学生自学的各种教材,确定学生自学能力及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标准等。(录自该书第285页)
(学导式教学法之后,依次是
(十一)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
(十二)邱学华的尝试法;
(十三)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的八字法)
二、当代教学方法的特征及理论背景(该书指出:当代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一)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
(二)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中心,突出了教学的双边性;
(三)以发挥非认知因素为手段,突出了教学的情感性;
(四)以多种方法、手段的优化组合为目标,突出了教学的综合性)
[该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3月第1版; 2003年4月第3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