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环境的改善与个体防护技术

时间:2019-05-12 13:2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业环境的改善与个体防护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业环境的改善与个体防护技术》。

第一篇:作业环境的改善与个体防护技术

作业环境的改善与个体防护技术

作业环境中的各种有害因素不仅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并且由于对职工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不利影响而降低劳动生产率。作业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发现、分析和消除作业环境中的各种有害因素,防止职业病害的发生,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不断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

作业环境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如何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如何预防职业病害。具体管理内容为:从纵向方面看,包括有害因素的调查、有害作业点的界定、作业环境危害程度的评定、作业环境改善与防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作业环境日常管理检查等;从横向方面看,由于不同有害因素的特性不同,改善和预防的措施也不同,因此就形成了面向各种有害因素的改善与管理内容,包括作业环境、安全标志的布设,热湿环境的改善,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辐射危害的防治,光、音、色、味的调节等内容。对于生产班组来讲。在企业作业环境的管理以及治理中,需要积极配合,大力支持。

1.作业环境改善的技术措施

作业环境的改善,可考虑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1)以无毒或毒性小的原材料代替有毒或毒性大的原材料。为了预防职业毒害,应设法以无毒或毒性小的材料代替有毒或毒性较大的原材料。例如,有毒的四氯化碳可用氯仿等代替,铸造业所用的石英砂容易引起矽肺,可用其他无害的或含硅量较少的物质代替等。

(2)改变操作方法。改变操作方法通常是改善作业环境条件的最

好办法。如将人工洗涤法改为蒸气除油污法,蓄电池铅板的氧化铅改为机械涂法以及静电喷漆法等。

(3)隔离或密闭法。为了将有害作业点与作业人员隔开,可采用隔离措施。隔离的方式有围挡隔离、时间隔离、距离隔离、密闭等。密闭是在产生有毒气体、蒸气、液体或粉尘的生产过程中,将机器设备、管道、容器等加以密闭,使之不能逸出。

(4)湿式作业。对于产生粉尘的作业过程,可利用水对粉尘的湿润作用,采用湿式作业可以收到良好的防尘效果,如耐火材料、陶瓷、玻璃、机械铸造行业等所使用的固体粉状物料采用湿式作业,使物料含水量保持在3%~10%,即可避免粉尘飞扬。石粉厂用水碾、水运可根除尘害。

(5)隔绝热源。隔绝热源是防止高温、热辐射对作业人员肌体产生不良影响的重要措施。

(6)通风。通风是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毒害的有力措施。特别是在上述各项措施难以解决的时候,采用通风措施可以使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保持在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以下。

(7)合理照明。合理照明是创造良好作业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照明不合理会使作业人员视力减退,引起职业性眼病,促成工伤事故,降低产品质量,影响劳动生产率。

(8)合理的厂区规划。在新建、扩建、改建工业企业时,要在厂址选择、厂区规划、厂房建筑配置以及生活卫生设备的设计方面加以周密的考虑,应遵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有关规定执行。

(9)作业场所的合理布置。作业场所布置应做到整齐、清洁、有序,按生产作业、设备、工艺功能分区布置。

(10)个体防护措施。当采用各种改善技术措施还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个体防护措施,使作业人员免遭有害因素的危害。

2.个体防护技术

对班组生产作业来讲,要重视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是利用个体防护用品的阻隔、封闭、吸收、分散等的作用,保护人体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免受外来的侵害。个人防护用品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三种分类方法,第一类是按防护性质划分,用于防止工伤事故的,称为安全防护用具;用于预防职业病的,称为劳动卫生防护用具。第二类是按其所使用的原料划分,可分为一般防护用品(主要是指棉布棉纱制品)和专用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安全帽、安全带等)。第三类是按防护用品的用途划分。实际中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配置。

3.作业环境日常安全管理检查

作业环境安全检查是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防止事故发生、减少职业病危害的有效方法。通过对作业环境的检查,了解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发现不安全因素,获取安全信息,识别和控制不良的作业环境,消除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生产。

作业环境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各种构成要素的总和。包括生产工艺、设备、材料、工位器具、操作空间、操作体位、操作程序、劳动组织和气象条件等。因此,作业环境安全检查所涉及内容

很广泛,例如,建筑物是否安全,安全通道是否畅通,危险物品的存放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各种机器设备的排列,零部件、原材料、燃料的存放是否合理;各种机电设备有无可靠的保险装置;各种气瓶、压力容器的报警及安全装置是否完备;防火设施与急救措施是否布置与执行,易燃易爆物质、腐蚀性物质、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等是否妥善管理和有效控制;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生产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如噪声、照明、色彩、辐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是否执行标准化作业等。有关设备方面的检查应严格按各类设备检查要求进行检查。

作业环境安全方面的检查可划分为三大类:作业环境布设状况、作业环境条件和作业环境防护设施。

第二篇:生产作业安全个体防护措施[模版]

生产作业安全个体防护措施

一、个体防护用品是指根据生产过程中不同性质的有害因素,采用不同方法,保护肌体的局部或全部免受外来伤害,从而达到防护目的的用品人。

1、国家规定必须穿戴防护用品的工作场所,必须穿戴防护用品。

2、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作场所需穿戴防尘防护用品:防尘口罩、防尘眼镜、防尘帽、防尘服

等。

3、接触有毒物质作业的工作场所,必须穿戴防毒用品: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

4、有物体打击危险的工作场所,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护鞋。

5、层高两米以上作业的场所必须系安全带。

6、从事可能造成对眼睛伤害的作业,必须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具。

7、从事有可能被传动机机械绞碾,夹卷伤害的作业,必须穿戴合体工作服,女工必须戴防

护帽,不能戴防护手套,不能佩戴悬露的饰物。

8、噪声超过国家标准的工作场所必须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9、从事接触酸碱的作业必须穿戴防酸碱工作服。

10、水上作业必须穿救生衣,使用救生用具。

11、易燃易爆场所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12、从事电气作业应穿绝缘防护用品,从事高压带电作业应穿屏蔽服。

13、高温、高寒作业时,必须穿戴防高温辐射及防寒护品。

二、穿戴个人防护用品需注意:

1、必须穿戴经过认证的合格的防护用品。

2、须确认穿戴的防护用品对将要工作的场所的有害因素起防护作用的程度,检查外观有无

缺陷或损坏,各部件组装是否严密等。

3、要严格按照护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不能超极限使用,有能使用替代品。

4、穿戴防护用品要规范化、制度化。

5、使用完防护用品要进行清洁,防护服务器要定期保养。

6、防护用品要存放在所定地点、所定容器内。

生产作业安全

工作场所事故逃生急救

制定可行的应急预案

事故应急预案是指政府或企业为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对危险源的评价和事故预测结果为依据而预先制定的事故控制和抢险救灾方案,是实施事故救援的行动指南,有时也称为事故应急响应计划。

逃生观念的误区

逃生观念的误区主要表现在:

1、从众心理,即在事故现场跟随他人涌向同一个通道,而不管前面能否冲出事故现场,结

果在混乱中极易造成伤亡。

2、模仿心理,在事故现场一个人的行为可能带动几个人或一批人的行为,事故中行为的模

仿常常导致逃生的困难。

3、习惯性心理,人们往往习惯走习惯的线路,然而在事故现场,众多的人因为这一习惯而

拥挤在一个通道口,往往延误脱离危险的有利时机。

事故现场急救要则

1、初步检查病人,判断神志、气道、呼吸、血液循环是否有问题,必要是立即进行现场急

救和监护。

2、呼救,立即请人拨打急救电话呼救,同时继续施救,直到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接替为止。

并向救护人员反映伤情及救治经过。

3、若未发现危及病人生命的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他损伤和病变。

第三篇:个体防护训练

训练项目个体防护训练

一、训练目的1.通过训练,掌握致密型防护服;防毒面具组合;防护眼罩;头带式耳罩;防护口罩;丁腈防化手套;防化靴的穿戴方法;

2.掌握个体防护用品的功能及注意事项。

二、训练内容要求

对个体防护用品进行限时训练。了解其用法、适用的环境、条件、维护保养方法和使用过程等。

三、训练仪器

本训练所用设备有:致密型防护服;防毒面具组合;防护眼罩;头带式耳罩;防护口罩;丁腈防化手套;防化靴。

四、训练方法和步骤:见仪器使用说明书

五、注意事项

1.采用正确佩戴方法,以免损坏防护用品;

2.穿用时应避免接触锐角,防止受到机构损伤。

六、思考题

1、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目的?

2、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适用的环境?

七、报告的基本要求

1.按照大纲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实训报告,报告内容必须真实,不得抄袭。学生应结合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工作实际写出本行业及本专业(或课程)有关的实训报告。

2.校内实习报告字数要求:不少于700字每周,用A4纸书写或打印(正文使用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其余排版要求以美观整洁为准)。

3.实训报告撰写过程中需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学生应在实训结束之前将成稿交实训指导教师。

第四篇:职业病个体防护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07版)的相关规定,规范员工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采购、发放、领用和使用,切实保护员工职业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个体防护用品是单位免费发给员工个人保管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职业病危害的一种辅助措施,必须以实物形式发放,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单位应当确保配备个体防护用品所需的资金。配发给员工使用的个体防护用品必须由领用员工个人签字记录。

二、单位应当《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07版),结合本单位工种和实际工作需要,编制《单位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发放标准》作为个体防护用品配备、采购、发放、领用和督促正确佩戴使用的依据。《标准》未列入的工种可根据单位实际需要,参照本单位同类工种相似条件发放。

三、单位必须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中的服装(含工作棉衣)款式,必须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为主,做到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工作服的面料以全棉材料为主(特殊作业的例外)。

四、对于从事多种作业的员工,应当按其主要作业工种发给个体防护用品,如果发给的防护用品在从事其他作业时不能适用的,由部门提出申请,可借用其所需要的防护用品。

五、凡员工工种有变动时,应及时办理手续改发现行工种的个体防护用品(原工种的个体防护用品发放使用时间相应延长)。

六、员工因某种原因离开原生产岗位不从事生产工作,在六个月以上,其防护用品应按实际离开时间相应延长使用期限或停发。

七、对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防护用品、防毒面具、防尘(防毒)口罩等特殊防护用品,必须建立定期品质检查制度,不合格和失效的一律不准使用。

八、特殊防护用品的购置,应根据实际需要编制计划,购置的防护用品必须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和行业标准中的相关规定以及具有合格检验证书。

九、对于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人员,禁止发放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十、凡领用绝缘防护用品及工具的部门或个人,在重要更换领取时,必须实行以旧换新的制度,以保证人身安全。不属于领用绝缘工用具和个体防护用品的部门或个人,需领用绝缘工用具和劳防用品时,必须提出申请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一、其他方面的员工个体防护用品的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十二、个体防护用品采购审批、采购和验收入库登记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并签字。采购审批、发票、验收入库登记、个人领用签字记录等应当归档保存。

第五篇:个体防护装备管理标准实施细则

个体防护装备管理标准实施细则

一、目的

为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免遭事故伤害或减轻事故伤害、职业伤害,特制定本细则。

二、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山西柳林凌志兴家沟煤业有限公司所有员工。

三、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一)《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家经贸委国经贸安全(2000)189 号文件)

(二)《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四、专业术语及定义

个体防护装备:为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而提供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也称个人防护用品,简称护品。其作用是使用一定的屏障体或绳带、浮体等,采用阻隔、封闭、吸收、分散、悬浮等手段,保护人体的局部或全身免受外来侵害。

五、执行程序

(一)防护用品一般规定

1、个体防护装备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免遭事故伤害或减轻事故伤害、职业伤害所配备的防护设备,是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2、个体防护装备不是职工的福利待遇,凡属于生产过程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所必需的按本标准予以发放。

3、防护用品的采购应遵循“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4、职工必须爱护和节约防护用品,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

5、职工在生产劳动中必须穿用防护用品,未按标准使用防护用品的,视为违章作业,按有关规定考核。

6、工种、工作内容、劳动条件发生变化或出现新工种的,原防护用品需要变更,由有关部门提出需求意见,综合办公室审核,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7、护品的验收、定期校验测试计划由使用部门负责,护品的采购、保管、发放、报废处理工作由物资部负责,并应建立相应管理制度。

8、安监部对护品的采购、发放、报废工作进行监督,需要鉴定的护品由物资部门及时送国家或地方政府授权的护品检验站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报请主管领导做出处理决定。

9、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作业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主要危害因素配备护品,所发护品确实不能完全有效地保证防护效果时,经综合办公室核实、主管领导批准,可以增发或借用必要的其他护品。

10、护品遭意外损坏需提前换领时,经有关负责人出据证明,主管领导批准,可以提前换领。

11、综合办公室负责防护用品的综合管理工作,制订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和管理办法并监督执行。

(二)护品的选用

1、物资供应部应购置、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产品检验证》的劳动防护用品。

2、购置、选用的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一标”(生产资格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及安全标志)。

3、使用部门必须建立劳动防护用品定期检查和失效报废制度。

4、根据工作环境有害因素的特性和危险隐患的类型及劳动强度等因素选择有效的防护用品。

(三)护品的采购、品种、式样

1、国家对特种劳动护品实施定点生产经营和特种护品“生产许可证”、一般护品“生产资格证” 制度,物资部采购护品时必须确认“生产许可证”(或“生产资格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不能出示“三证”的护品不准采购、不准验收入库。

2、购入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以下资料:

(1)防范范围、技术性能指标、使用方法、检查方法等;(2)制造厂名称、地址、电话、商标、型号;(3)制造日期、有效使用期限;(4)生产合格证和验证;(5)生产许可证编号。

3、一般防护服面料选用纯棉或混纺织品均可,对有屏蔽、防射线、防静电、耐腐蚀、阻燃等特殊性能要求的防护服装面料必须符合本标准或国家相关防护服标准。

4、服装的材质、式样和颜色必须符合公司标识和有关工种操作安全要求。

5、选用护品的品种、功能要符合《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规定的防护条件。

6、采购人员应经过适当的培训,掌握所购产品的安全要求、技术性能等;

7、必须购买有产品检验合格证的产品;

8、购入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经验收后,方准使用。

(四)护品的发放配备、培训、使用

1、各部门按照相应标准领取防护用品。

2、防护用品的保管由物资部指定专人负责建立账目,登记领取的时间、数量;综合办公室负责建立防护用品发放卡,根据工种建立应配备的种类、数量、周期、实际发放时间以及下次发放日期,并保存领取人本人签名的发放表以及回收种类、回收日期、数量,做到账物相符。调换人员时,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

3、职工应确认收到发给他们的防护用品,应在登记卡上签名。

4、特殊劳动用品培训应由有资质的人员或供应商进行。

5、接受培训人员须签到。

6、必须告知所有穿戴者,防护用品是法定必须穿戴的。

7、穿戴者应及时向安全员或技术人员报告其所穿戴的防护用品存在的缺陷。

8、存在缺陷的防护用品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9、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与防御的有害因素相匹配。

10、正确佩戴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11、严禁使用过期或失效的劳动防护用品。

12、技术人员和安监人员应指导、督促员工在作业时正确佩带、使用护品,随时检查作业中佩带、使用情况,发现违章现象及时纠正、处理。

13、特种护品(特别是安全带、安全帽、绝缘/防毒用品)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外观,发现疑点应及时报告,由物资部负责进行防护安全性能检验、测试,达不到规定防护性能的护品不得继续使用。

14、在易燃、易爆、易烧灼和防止静电的作业工种禁止发放使用化纤防护用品,酸、碱等腐蚀性作业工种应发放毛制护品。

15、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极限使用;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指定、经测部门认可(国家标准)和检测还达不到标准的产品;不能随便代替,更不能以次充好。

16、综合办公室负责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的培训,提供护品《使用说明书》,使用者严格遵守《使用说明书》。

(五)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予报废:

1、不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

2、未达到有关标准和规程规定的功能指标;

3、在使用或保管储存期内遭到损坏,或超过有效使用期,经过检验未达到原规定的有效防护功 能最低指标;

4、报废后的劳动防护用品,禁止作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六)回收处理 公用防护用品(消耗性除外)以及工作服、安全帽、雨靴应以旧换新,由物资部回收,其他防护用品一次性发放不再回收。

(七)丢失、损坏、补充

1、由于突击、抢修等一次性劳动,原有劳动防护用品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以根据劳动条件和时间,加发必需的防护用品。

2、各部门需加发防护用品时,应先提出申请,经部门领导审核,报分管领导批准后办理。

3、职工应精心保管、节约使用防护用品,不得丢失或人为损坏。

(八)调动工作后护品的处理

1、职工经批准改变工种,应从次月开始改按新工种标准发放防护用品。

2、职工脱产一个月以上者(包括学习、病事假、产假、工伤假等)应从下月开始停发防护用品;脱产六个月以上者,脱产期间不应计算为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原防护用品使用期顺延。

六、职责

(一)细则负责人:由安监部部长担任,负责监督实施、完善和全面管理本细则,检查各部门执行本细则的有效性。

(二)细则执行人:由安监部专业负责人担任,负责检查本细则执行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或向有关主管领导汇报,收集和整理完善本细则的建议,向细则负责人反馈。

(三)综合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包括:

1、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和各自内部需求,制定个体防护装备标准;

2、制定个体防护装备采购计划;

3、组织开展个体防护装备使用和注意事项培训;

4、定期发放个体防护装备。

(四)安监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1、对个体防护装备进行外观、安全标志标识等的抽样检查;

2、监督检查员工个体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

七、检查与评价

(一)各部门对防护用品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至综合办公室。

(二)各部门安全管理监察监督人员应监督检查个体防护装备,督促整改检查发现的问题。

八、附则

(一)本细则解释权属山西柳林凌志兴家沟煤业有限公司所有。

(二)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下载作业环境的改善与个体防护技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业环境的改善与个体防护技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危险作业部位安全防护技术方案

    危险作业部位安全防护技术方案 由于本工程施工区域广、危险作业部位较多,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我项目部针对这一特殊情况,依照“三标七规范”认真分析了本工程主......

    西瓜苗改善生长环境灌溉技术

    西瓜栽培管理方案 改善生长环境条件。 栽培管理方案:改善生长环境条件。 开沟排水防涝: 月份降雨比较多, 1、开沟排水防涝:6月份降雨比较多,瓜地要 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可深开围沟,......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业

    浅谈野生动物落户广州野生动物,广州。 这两个词,感觉他们的距离相差很远。野生动物的数量目前在不断减少,生存空间也以未知的速度在不断被蚕食,由于人类的发展以及对自然的过度......

    装甲与防护技术的发展

    装备材料及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时间:2009-3-12 14:28:13 阅读:11063次 未来的世界战略和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对未来战争的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要求未来陆军......

    个体防护装备管理标准实施细则[大全5篇]

    个体防护装备管理标准实施细则 1目的 为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免遭事故伤害或减轻事故伤害、职业伤害,特制定本细则。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3引用文件及关联......

    改善就诊环境

    改善就诊环境、提高病人满意度 门诊部针对目前我院门诊就诊环境管理的检查,总结出如下不足之处:门诊大厅设施陈旧,便民措施稍有欠缺,部分标识过时,工作人员佩戴标识不规范等。针......

    改善环境建议书

    改善环境建议书1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我在家乡已经待了十三年之久了。每天早晨,我在上学的路上时,马路与人行道上看不到一点垃圾的踪影。放学回家时,那里依然干干净净。花园里,......

    如何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如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的建议 目前,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渠道,但现在经营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地域限制,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不断增加与创新,使农村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