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体防护装备管理标准实施细则
个体防护装备管理标准实施细则
1目的
为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免遭事故伤害或减轻事故伤害、职业伤害,特制定本细则。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3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3.1《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家经贸委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文件)3.2《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4专业术语及定义
个体防护装备:为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而提供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也称个人防护用品,简称护品。其作用是使用一定的屏障体或绳带、浮体等,采用阻隔、封闭、吸收、分散、悬浮等手段,保护人体的局部或全身免受外来侵害。5执行程序
5.1防护用品一般规定
5.1.1个体防护装备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免遭事故伤害或减轻事故伤害、职业伤害所配备的防护设备,是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5.1.2个体防护装备不是职工的福利待遇,凡属于生产过程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所必需的按本标准予以发放。5.1.3防护用品的采购应遵循“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5.1.4公司职工必须爱护和节约防护用品,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5.1.5职工在生产劳动中必须穿用防护用品,未按标准使用防护用品的,视为违章作业,按有关规定考核。5.1.6工种、工作内容、劳动条件发生变化或出现新工种的,原防护用品需要变更,由有关部门提出需求意见,人力资源部审核,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5.1.7护品的验收、定期校验测试计划由使用部门负责,护品的采购、保管、发放、报废处理工作由物资部负责,并应建立相应管理制度。5.1.8安监部对护品的采购、发放、报废工作进行监督,需要鉴定的护品由物资部门及时送国家或地方政府授权的护品检验站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报请主管领导做出处理决定。
5.1.9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作业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主要危害因素配备护品,所发护品确实不能完全有效地保证防护效果时,经人力资源部核实、主管领导批准,可以增发或借用必要的其他护品。5.1.10护品遭意外损坏需提前换领时,经有关负责人出据证明,主管领导批准,可以提前换领。5.1.11人力资源部负责防护用品的综合管理工作,制订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和管理办法并监督执行。5.2护品的选用
5.2.1物资供应部应购置、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产品检验证》的劳动防护用品。
5.2.2购置、选用的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一标”(生产资格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及安全标志)。
5.2.3使用部门必须建立劳动防护用品定期检查和失效报废制度。5.2.4根据工作环境有害因素的特性和危险隐患的类型及劳动强度等因素选择有效的防护用品。5.3护品的采购、品种、式样:
5.3.1国家对特种劳动护品实施定点生产经营和特种护品“生产许可证”、一般护品“生产资格证”制度,物资部采购护品时必须确认“生产许可证”(或“生产资格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不能出示“三证”的护品不准采购、不准验收入库。5.3.2购入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以下资料:
5.3.2.1防范范围、技术性能指标、使用方法、检查方法等; 5.3.2.2制造厂名称、地址、电话、商标、型号; 5.3.2.3制造日期、有效使用期限; 5.3.2.4生产合格证和验证; 5.3.2.5生产许可证编号。
5.3.3一般防护服面料选用纯棉或混纺织品均可,对有屏蔽、防射线、防静电、耐腐蚀、阻燃等特殊性能要求的防护服装面料必须符合本标准或国家相关防护服标准.5.3.4服装的材质、式样和颜色必须符合公司电力标识和有关工种操作安全要求。
5.3.5选用护品的品种、功能要符合《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规定的防护条件。5.3.6采购人员应经过适当的培训,掌握所购产品的安全要求、技术性能等;
5.3.7必须购买有产品检验合格证的产品;
5.3.8购入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经验收后,方准使用。5.4护品的发放配备、培训、使用: 5.4.1各部门按照相应标准领取防护用品。
5.4.2防护用品的保管由物资部指定专人负责建立账目,登记领取的时间、数量;人力资源部负责建立防护用品发放卡,根据工种建立应配备的种类、数量、周期、实际发放时间以及下次发放日期,并保存领取人本人签名的发放表以及回收种类、回收日期、数量,做到账物相符。调换人员时,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
5.4.3职工应确认收到发给他们的防护用品,应在登记卡上签名。5.4.4特殊劳动用品培训应由有资质的人员或供应商进行。5.4.5接受培训人员须签到。
5.4.6必须告知所有穿戴者,防护用品是法定必须穿戴的。
5.4.7穿戴者应及时向安全员或安技人员报告其所穿戴的防护用品存在的缺陷。
5.4.8存在缺陷的防护用品应及时维修或更换。5.4.9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与防御的有害因素相匹配。5.4.10正确佩戴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5.4.11严禁使用过期或失效的劳动防护用品。
5.4.12施工技术人员和安监人员应指导、督促员工在作业时正确佩带、使用护品,随时检查作业中佩带、使用情况,发现违章现象及时纠正、处理。
5.4.13特种护品(特别是安全带、安全帽、绝缘/防毒用品)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外观,发现疑点应及时报告,由物资部负责进行防护安全性能检验、测试,达不到规定防护性能的护品不得继续使用。5.4.14在易燃、易爆、易烧灼和防止静电的作业工种禁止发放使用化纤防护用品,酸、碱等腐蚀性作业工种应发放毛制护品。
5.4.15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极限使用;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指定、经监测部门认可(国家标准)和检测还达不到标准的产品;不能随便代替,更不能以次充好。
5.4.16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的培训,提供护品《使用说明书》,使用者严格遵
5.5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予报废: 5.5.1不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
5.5.2未达到有关标准和规程规定的功能指标;
5.5.3在使用或保管储存期内遭到损坏,或超过有效使用期,经过检验未达到原规定的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
5.5.4报废后的劳动防护用品,禁止作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5.6回收处理 公用防护用品(消耗性除外)以及工作服、安全帽应以旧换新,由人力资源部回收,其他防护用品一次性发放不再回收。
5.7丢失、损坏、补充:
5.7.1由于突击抢修等一次性劳动,原有劳动防护用品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以根据劳动条件和时间,加发必需的防护用品。
5.7.2各部门需加发防护用品时,应先提出申请,经部门领导审核,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办理。
5.7.3职工应精心保管、节约使用防护用品,不得丢失或人为损坏。5.8 调动工作后护品的处理:
5.8.1职工经批准改变工种,应从次月开始改按新工种标准发放防护用品。5.8.2职工脱产一个月以上者(包括学习、病事假、产假、工伤假等)应从下月开始停发手套、肥皂、口罩等防护用品;脱产六个月以上者,脱产期间不应计算为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原防护用品使用期顺延。
5.9强化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元素执行程序的依从性,落实重点管控流程的执行指南(见附件1)。6 职责
6.1细则负责人:由公司安监部部长担任,负责监督实施、完善和全面管理本细则,检查各部门执行本细则的有效性。
6.2细则执行人:由安监部健康环保专业负责人担任,负责检查本细则执行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或向有关主管领导汇报,收集和整理完善本细则的建议,向细则负责人反馈。
6.3人力资源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6.3.1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和企业内部需求,制定个体防护装备标准; 6.3.2制定个体防护装备采购计划;
6.3.3组织开展个体防护装备使用和注意事项培训; 6.3.4定期发放个体防护装备。6.4安监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6.4.1对进货的个体防护装备进行外观、安全标志标识等的抽样检查; 6.4.2监督检查员工个体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7 检查与评价
7.1各部门对防护用品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至人力资源部。
7.2各部门安全管理监察监督人员应监督检查个体防护装备,督促整改检查发现的问题。8附则
8.1本细则解释权属公司所有。8.2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附件: 1.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元素-执行指南守《使用说明书》
第二篇:个体防护装备管理标准实施细则
个体防护装备管理标准实施细则
一、目的
为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免遭事故伤害或减轻事故伤害、职业伤害,特制定本细则。
二、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山西柳林凌志兴家沟煤业有限公司所有员工。
三、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一)《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家经贸委国经贸安全(2000)189 号文件)
(二)《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四、专业术语及定义
个体防护装备:为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而提供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也称个人防护用品,简称护品。其作用是使用一定的屏障体或绳带、浮体等,采用阻隔、封闭、吸收、分散、悬浮等手段,保护人体的局部或全身免受外来侵害。
五、执行程序
(一)防护用品一般规定
1、个体防护装备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免遭事故伤害或减轻事故伤害、职业伤害所配备的防护设备,是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2、个体防护装备不是职工的福利待遇,凡属于生产过程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所必需的按本标准予以发放。
3、防护用品的采购应遵循“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4、职工必须爱护和节约防护用品,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
5、职工在生产劳动中必须穿用防护用品,未按标准使用防护用品的,视为违章作业,按有关规定考核。
6、工种、工作内容、劳动条件发生变化或出现新工种的,原防护用品需要变更,由有关部门提出需求意见,综合办公室审核,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7、护品的验收、定期校验测试计划由使用部门负责,护品的采购、保管、发放、报废处理工作由物资部负责,并应建立相应管理制度。
8、安监部对护品的采购、发放、报废工作进行监督,需要鉴定的护品由物资部门及时送国家或地方政府授权的护品检验站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报请主管领导做出处理决定。
9、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作业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主要危害因素配备护品,所发护品确实不能完全有效地保证防护效果时,经综合办公室核实、主管领导批准,可以增发或借用必要的其他护品。
10、护品遭意外损坏需提前换领时,经有关负责人出据证明,主管领导批准,可以提前换领。
11、综合办公室负责防护用品的综合管理工作,制订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和管理办法并监督执行。
(二)护品的选用
1、物资供应部应购置、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产品检验证》的劳动防护用品。
2、购置、选用的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一标”(生产资格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及安全标志)。
3、使用部门必须建立劳动防护用品定期检查和失效报废制度。
4、根据工作环境有害因素的特性和危险隐患的类型及劳动强度等因素选择有效的防护用品。
(三)护品的采购、品种、式样
1、国家对特种劳动护品实施定点生产经营和特种护品“生产许可证”、一般护品“生产资格证” 制度,物资部采购护品时必须确认“生产许可证”(或“生产资格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不能出示“三证”的护品不准采购、不准验收入库。
2、购入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以下资料:
(1)防范范围、技术性能指标、使用方法、检查方法等;(2)制造厂名称、地址、电话、商标、型号;(3)制造日期、有效使用期限;(4)生产合格证和验证;(5)生产许可证编号。
3、一般防护服面料选用纯棉或混纺织品均可,对有屏蔽、防射线、防静电、耐腐蚀、阻燃等特殊性能要求的防护服装面料必须符合本标准或国家相关防护服标准。
4、服装的材质、式样和颜色必须符合公司标识和有关工种操作安全要求。
5、选用护品的品种、功能要符合《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规定的防护条件。
6、采购人员应经过适当的培训,掌握所购产品的安全要求、技术性能等;
7、必须购买有产品检验合格证的产品;
8、购入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经验收后,方准使用。
(四)护品的发放配备、培训、使用
1、各部门按照相应标准领取防护用品。
2、防护用品的保管由物资部指定专人负责建立账目,登记领取的时间、数量;综合办公室负责建立防护用品发放卡,根据工种建立应配备的种类、数量、周期、实际发放时间以及下次发放日期,并保存领取人本人签名的发放表以及回收种类、回收日期、数量,做到账物相符。调换人员时,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
3、职工应确认收到发给他们的防护用品,应在登记卡上签名。
4、特殊劳动用品培训应由有资质的人员或供应商进行。
5、接受培训人员须签到。
6、必须告知所有穿戴者,防护用品是法定必须穿戴的。
7、穿戴者应及时向安全员或技术人员报告其所穿戴的防护用品存在的缺陷。
8、存在缺陷的防护用品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9、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与防御的有害因素相匹配。
10、正确佩戴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11、严禁使用过期或失效的劳动防护用品。
12、技术人员和安监人员应指导、督促员工在作业时正确佩带、使用护品,随时检查作业中佩带、使用情况,发现违章现象及时纠正、处理。
13、特种护品(特别是安全带、安全帽、绝缘/防毒用品)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外观,发现疑点应及时报告,由物资部负责进行防护安全性能检验、测试,达不到规定防护性能的护品不得继续使用。
14、在易燃、易爆、易烧灼和防止静电的作业工种禁止发放使用化纤防护用品,酸、碱等腐蚀性作业工种应发放毛制护品。
15、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极限使用;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指定、经测部门认可(国家标准)和检测还达不到标准的产品;不能随便代替,更不能以次充好。
16、综合办公室负责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的培训,提供护品《使用说明书》,使用者严格遵守《使用说明书》。
(五)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予报废:
1、不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
2、未达到有关标准和规程规定的功能指标;
3、在使用或保管储存期内遭到损坏,或超过有效使用期,经过检验未达到原规定的有效防护功 能最低指标;
4、报废后的劳动防护用品,禁止作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六)回收处理 公用防护用品(消耗性除外)以及工作服、安全帽、雨靴应以旧换新,由物资部回收,其他防护用品一次性发放不再回收。
(七)丢失、损坏、补充
1、由于突击、抢修等一次性劳动,原有劳动防护用品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以根据劳动条件和时间,加发必需的防护用品。
2、各部门需加发防护用品时,应先提出申请,经部门领导审核,报分管领导批准后办理。
3、职工应精心保管、节约使用防护用品,不得丢失或人为损坏。
(八)调动工作后护品的处理
1、职工经批准改变工种,应从次月开始改按新工种标准发放防护用品。
2、职工脱产一个月以上者(包括学习、病事假、产假、工伤假等)应从下月开始停发防护用品;脱产六个月以上者,脱产期间不应计算为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原防护用品使用期顺延。
六、职责
(一)细则负责人:由安监部部长担任,负责监督实施、完善和全面管理本细则,检查各部门执行本细则的有效性。
(二)细则执行人:由安监部专业负责人担任,负责检查本细则执行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或向有关主管领导汇报,收集和整理完善本细则的建议,向细则负责人反馈。
(三)综合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包括:
1、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和各自内部需求,制定个体防护装备标准;
2、制定个体防护装备采购计划;
3、组织开展个体防护装备使用和注意事项培训;
4、定期发放个体防护装备。
(四)安监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1、对个体防护装备进行外观、安全标志标识等的抽样检查;
2、监督检查员工个体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
七、检查与评价
(一)各部门对防护用品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至综合办公室。
(二)各部门安全管理监察监督人员应监督检查个体防护装备,督促整改检查发现的问题。
八、附则
(一)本细则解释权属山西柳林凌志兴家沟煤业有限公司所有。
(二)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三篇:个体防护训练
训练项目个体防护训练
一、训练目的1.通过训练,掌握致密型防护服;防毒面具组合;防护眼罩;头带式耳罩;防护口罩;丁腈防化手套;防化靴的穿戴方法;
2.掌握个体防护用品的功能及注意事项。
二、训练内容要求
对个体防护用品进行限时训练。了解其用法、适用的环境、条件、维护保养方法和使用过程等。
三、训练仪器
本训练所用设备有:致密型防护服;防毒面具组合;防护眼罩;头带式耳罩;防护口罩;丁腈防化手套;防化靴。
四、训练方法和步骤:见仪器使用说明书
五、注意事项
1.采用正确佩戴方法,以免损坏防护用品;
2.穿用时应避免接触锐角,防止受到机构损伤。
六、思考题
1、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目的?
2、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适用的环境?
七、报告的基本要求
1.按照大纲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实训报告,报告内容必须真实,不得抄袭。学生应结合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工作实际写出本行业及本专业(或课程)有关的实训报告。
2.校内实习报告字数要求:不少于700字每周,用A4纸书写或打印(正文使用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其余排版要求以美观整洁为准)。
3.实训报告撰写过程中需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学生应在实训结束之前将成稿交实训指导教师。
第四篇: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标准)
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实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部有关继续医学教育的规定和《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建立和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不断提高我省卫生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与业务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继续医学教育(含中医药继续教育,下同)是卫生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第三条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其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第四条我省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是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完成毕业后医学教育或具有中级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卫生技术人员,以及未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化培训的各类初级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
第五条各级卫生、人事行政部门应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领导,并提供条件和制度上的保证。各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校和学术团体应将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好落实。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打破医疗卫生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界限,充分利用各种卫生和医学教育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规划、领导和管理。
第七条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在省卫生厅、人事厅的领导下,负责全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组织管理。委员会由省卫生厅、人事厅、有关市卫生局、高等医学院校、学术团体和医疗卫生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组成。
l、拟定全省继续医学教育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
2、依据继续教育有关规定,制订实施细则和相应政策措施;
3、负责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组织申报、初评与推荐;负责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评审,评审结果作为省卫生厅批准、公布的依据;
4、负责省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的初评、推荐。负责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的评审,评审结果作为省卫生厅批准和公布的依据;
5、组织和指导继续医学教育文字、声像教材的编写、出版和发行工作,负责开展远程教育;
6、对全省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若干学科组和省继续医学教育中心。办公室负责全省继续医学教育的指导协调、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学科组由专家组成,负责相应学科专业的继续教育业务指导工作。省继续医学教育中心负责承担委员会及办公室交办的事务性、技术性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市要加强对本地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贯彻落实省继续医学教育的计划与要求。各县(市、区)和有关医疗卫
生单位应做好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组织、考核、登记等管理工作。
第九条各单位要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卫生技术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服从所在单位的安排,接受考核。在学习期间享受国家和本单位规定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后,有义务更好地为本单位服务。
第三章内容和形式
第十条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应以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注意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并结合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加强对卫生技术人员创造力的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加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卫生法律法规和医学伦理学等有关内容的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以短期培训、业余学习和自学为主,主要有: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学术讲座、远程教育、业务考察、临床进修、实地指导和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的自学等,为继续医学教育提供教材、学术报告,以及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得科研立项、奖励等亦视为参加继续教育。
第十二条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定期将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学科专业公布,供卫生技术人员选择参加。
第十三条经审批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卫生部公布;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由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评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省卫生厅、人事厅公布;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市卫生局、人事局公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科研单位、学术团体、医学院校应积极申报和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第四章考核
第十四条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任职期限内学分可以累计计算,平均每年取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得低于25分,当年所获学分不得低于20分。学分的授予与管理应严格执行《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继续医学教育实行考核登记制度。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主办单位负责考核并授予相应学分,卫生技术人员所在单位按规定进行学分审核登记。
第十六条继续医学教育考核实行验证和任期合格证制度。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各单位负责对卫生技术人员进行考核验证;卫生技术人员任职期满,由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进行任期考核,合格者发放全省统一印制的继续医学教育任期合格证书。
第十七条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考核合格、技术职务聘任、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条件之一。
第十八条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应列入单位工作目标和主要负责人任期目标,作为单位年终考核和领导干部任期内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
第十九条建立继续医学教育的评估制度。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定期对各市、各有关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上报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
第五章奖惩
第二十条各级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对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一条对违反本《细则》及有关规定,继续医学教育开展不力的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对在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技术人员,要视情节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考核不合格或缓聘、低聘、解聘卫生技术职务和不准参加相应技术职务资格考试、不予执业再注册的处理。
1、不服从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安排的;
2、未达到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修业不合格的;
3、学习期间违反办学单位的有关规定和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
4、未获得规定学分数的;
5、在学分登记、和任期考核中弄虚作假的。
第六章经费
第二十三条继续医学教育的经合,采取国家、单位、个人等多渠道筹集的办法解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继续医学教育经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各单位用于继续医学教育经费不能低于职工工资总额的1.5%,卫生技术人员本人也应承担一定的费用。提倡通过其他途径筹集资金。继续医学教育经费专款专用。
第二十四条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举办单位,可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收取合理学习费用,但不以盈利为目的。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细则之前所制定的有关继续医学教育规定,与本细则相抵触的条款,以本细则为准。
第二十六条未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各类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可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学时制,即每年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96学时,经考核合格即为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二是参照执行《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
第二十七条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在此之前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及所登记学分仍认可有效,不再重新核实、登记。
第二十八条本细则由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篇:职业病个体防护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07版)的相关规定,规范员工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采购、发放、领用和使用,切实保护员工职业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个体防护用品是单位免费发给员工个人保管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职业病危害的一种辅助措施,必须以实物形式发放,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单位应当确保配备个体防护用品所需的资金。配发给员工使用的个体防护用品必须由领用员工个人签字记录。
二、单位应当《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07版),结合本单位工种和实际工作需要,编制《单位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发放标准》作为个体防护用品配备、采购、发放、领用和督促正确佩戴使用的依据。《标准》未列入的工种可根据单位实际需要,参照本单位同类工种相似条件发放。
三、单位必须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中的服装(含工作棉衣)款式,必须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为主,做到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工作服的面料以全棉材料为主(特殊作业的例外)。
四、对于从事多种作业的员工,应当按其主要作业工种发给个体防护用品,如果发给的防护用品在从事其他作业时不能适用的,由部门提出申请,可借用其所需要的防护用品。
五、凡员工工种有变动时,应及时办理手续改发现行工种的个体防护用品(原工种的个体防护用品发放使用时间相应延长)。
六、员工因某种原因离开原生产岗位不从事生产工作,在六个月以上,其防护用品应按实际离开时间相应延长使用期限或停发。
七、对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防护用品、防毒面具、防尘(防毒)口罩等特殊防护用品,必须建立定期品质检查制度,不合格和失效的一律不准使用。
八、特殊防护用品的购置,应根据实际需要编制计划,购置的防护用品必须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和行业标准中的相关规定以及具有合格检验证书。
九、对于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人员,禁止发放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十、凡领用绝缘防护用品及工具的部门或个人,在重要更换领取时,必须实行以旧换新的制度,以保证人身安全。不属于领用绝缘工用具和个体防护用品的部门或个人,需领用绝缘工用具和劳防用品时,必须提出申请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一、其他方面的员工个体防护用品的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十二、个体防护用品采购审批、采购和验收入库登记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并签字。采购审批、发票、验收入库登记、个人领用签字记录等应当归档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