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标准[推荐]

时间:2019-05-13 20:2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标准[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标准[推荐]》。

第一篇: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标准[推荐]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标准》

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biosafety level,BSL)分为四级,Ⅰ级防护水平最低,Ⅳ级防护水平最高。以BSL-

1、BSL-

2、BSL-

3、BSL-4表示动物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是指。生物安全防护一级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二级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三级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四级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实验室所用设施、设备和材料(含防护屏障)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一、BSL-1实验室

1无须特殊选址,普通建筑物即可,但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设计。

2每个实验室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3在实验室门口处应设挂衣装置,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设置。4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5地面应防滑,不得铺设地毯。6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7实验室中的橱柜和实验台应牢固。橱柜、实验台彼此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清洁。

8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9实验室内应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10应有适当的消毒设备。

二、BSL-2实验室

满足BSL-1要求。还需具备:

1实验室门应带锁并可自动关闭。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2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摆放物品以方便使用。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外还应当有供长期使用的存储空间。

3在实验室内应使用专门的工作服;应戴乳胶手套。4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放个人衣物的条件。

5在实验室所在的建筑物内应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期检查和验证,以保证符合要求。

6应在实验室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7应设洗眼设施,必要时应有几喷淋装置。

8应通风,如使用窗户自然通风,应有防虫纱窗。9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设备用电源。

10实验室出口应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的标识。三 BSL-3 实验室

应在建筑物中自成隔离区(如出入控制)或为独立建筑物。1 布局 由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组成。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之间设缓冲间。必要时,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应设缓冲间。在半污染区应设 供紧急撤离使用的安全门。

在污染区与半污染区之间、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设置传递窗,传递窗双门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传递窗内应设物理消毒装置。围护结构

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光滑、耐腐蚀、防水,以易于消毒清洁;所有缝隙应可靠密封,防震、防火。

围护结构外围墙体应有适当的抗震和防火能力。

天花板、地板、墙间的交角均为圆弧形且可靠密封。地面应防渗漏、无结缝、光洁、防滑。

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应可自动关闭;实验室出口应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的标识。

外围结构不应有窗户;内设窗户应防破碎、防漏气及安全。所有出入口处应采用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设计。3 送排风 系统

应安装独立的送排风系统以控制实验室气流方向和压力梯度。应确保在实验室时气流由清洁区流向污染区,同时确保实验室空气只能通过高效过滤后经专用排风管道排出。

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应该是对面分布,上送下排,应使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内的气流死角和涡流降至最小程度。

送排风系统应为直排式,不得采用回风系统。

由生物安全柜排出的经内部高效过滤的空气可通过系统的排风管直接排出。应确保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的压力平衡。

实验室的送风应经初、中、高三级过滤,保证污染区的静态洁净度达到7级到8级。

实验室的排风应经高效过滤后向空中排放。外部排风口应远离送风口并设置在主导风的下风向,应至少高出所在建筑2米,应有防雨、防鼠、防虫设计,但不应影响气体直接向上空排放。

高效空气过滤器应安装在送风管道的末端和排风管道的前端。

通风系统、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安装应牢固,符合气密性要求。高效过滤器在更换前应消毒,或采用可在气密带袋中进行更换的过滤器,更换有应立即进行消毒或焚烧。每台高效过滤器安装、更换、维护有都应按照经确认的方法进行检测,进行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以确保其性能。

在送风和排风总管处应安装气密型密闭阀,不要时可完全关闭以进行室内化学熏蒸消毒。

安装风机和生物安全柜启动自动联锁装置,确保实验室内不出现正压和确保生物安全柜内气流不倒流。排风机一备一用。

在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内不应另外安装分体空调、暖气和电风扇等。.4 环境参数

相对室外大气压,污染区为-40pa(名义值),并与生物安全柜等装置内气压保持安全合理压差。保持定向气流并保持各区之间气压差均匀。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符合工作要求且适合于人员工作。实验室的人工照明应符合工作要求。

实验室内噪声水平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5 特殊设备

应有符合安全和工作要求的II级和III级生物安全柜,其安装位置应离开污染区入口和频繁走动区域。

低温高速离心机或其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置于负压罩或其他排风装置(通风橱、排气罩等)之中,应将其可能产生的气溶胶经高效过滤后排出。

污染区内应设置不排蒸汽的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消毒装置。

应在实验室入口处的显著位置设置带报警功能的室内压力显示装置,显示污染区、半污染区的负压状况。当负压值偏离控制区间时应通过声、光等手段向实验室内外的人员发出警报。还应设置高效过滤器气流阻力的显示。应有备用电源以确保实验室工作期间有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应在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出口处设洗手装置。洗手装置的供水应为非手动开关。供水管应安装防回流装置。不得在实验室内安设地漏。下水道应与建筑物的下水管线完全隔离,且有明显标识。下水应直接通往独立的液体消毒系统集中收集,经有效消毒后处置。6 其他

实验台表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

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为便于清洁,实验室设备彼此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

实验室所需压力设备(如泵,压缩气体等)不应影响室内负压的有效梯度。实验室应设置通讯系统。

实验记录等资料应通过传真机、计算机等手段发送至实验室外。

清洁区设置淋浴装置。必要时,在半污染区,设置紧急消毒淋浴装置。四BSL-4实验室

BSL-4实验室根据使用的生物安全柜的类型和穿着防护服的不同,可以分为安全柜型、正压服型和混合型实验室。1 安全柜型BSL-4实验室 1.1 选址

实验室应建造在独立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中独立的完全隔离区域内,该建筑物应远离城区。1.2 布局

1)由清洁 半污染区和安放有III级生物安全柜的污染区组成。清洁区包括外更衣室、淋浴室和内更衣室。相邻区由缓冲间连接。

应在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墙上、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墙上设置不排蒸汽的双扉高压灭菌器和浸泡消毒渡槽或熏蒸消毒室或带有消毒装置的通风互锁传递窗,以便传递和消毒不能从更衣室携带进出的材料、物品和器材。

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墙上设置不排蒸汽的双扉高压灭菌器应与III级生物安全柜直接相连。

半污染区应设紧急出口,紧急出口通道应设置缓冲间和紧急消毒处理室。1.3 围护结构

按BSL-3的规定。1.4 送排风系统

排风系统应连续经过两个高效过滤器处理。其他要求按6.3.3的规定。1.5 环境参数

按BSL-3的规定。1.6 安全装置及特殊设备

1.7 应有符合安全和工作要求的III级生物安全柜。

其他要求按BSL-3的规定。1.8 其他

按BSL-3的规定。正压服6.4.3 型BSL-4实验室

由BSL-4级实验设施、II级生物安全柜和具有生命支持供气系统的正压防护服组成。2.1 选址

按1.1的规定。2.2 布局

1)由清洁区、半污染区和安放有II级生物安全柜的污染区组成,相邻区由缓冲间连接。清洁区包括外更衣室、淋浴室、内更衣室(可兼缓冲间),污染区、半污染区之间的缓冲间应设化学淋浴装置,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时,经化学淋浴对正压防护服表面进行消毒。2)其他要按6.4.1.2的2〉和4)的规定。2.3 围护结构

按BSL-3的规定。2.4送排风系统 按1.4的规定。2.5环境参数

按BSL-3的规定.2.6安全装置及特殊设备

1)应使用E级外排风型生物安全柜。

2)进入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应穿着正压防护服。生命支持系统包括提供超量清洁呼吸气体的正压供气装置,报警器和紧急支援气罐。工作服内气压相对周围环境应为持续正压,并符合要求.生命支持系统应有自动启动的紧急电源供应。

3)其他要求按BSL-3的规定。

第二篇: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防护措施

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防护措施

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相关防护屏障要符合相应生物安全级别的要求。

生物安全二级水平(BSL-2)实验室:

一、警示标识

1、实验室的建筑物入口、实验室入口、实验室操作间,仪器设备等都粘贴相应的警示标识,列明该实验室内各种潜在危险。

2、生物危害标识:标志底色为黄色,文字为黑色 生物危险二级 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3、化学品危险标识

根据实验室现有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状态,做以下标识: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有毒品、腐蚀品、致癌致畸品。

二、物理防护屏障

实验室生物安全必须配备初级物理防护屏障,它包括各级生物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初级防护屏障)。实验室的设施结构和通风设计构成次级物理防护屏障(次级防护屏障)。

能产生传染物外溢、溅出和气溶胶的操作,包括离心、研磨、搅拌、强力震荡混合、超声波破碎、打开装有传染性材料的容器、动物鼻腔注射、收取感染动物和孵化卵的组织等,都要使用Ⅱ级生物安全柜和物理防护设备。

三、设施和设备

1、实验室设施(次级防护屏障)在建筑中,实验室与一般区域隔离。1.1 建筑结构和平面布局

建筑物抗震能力八级,防鼠、防虫、防盗。

建筑物内实验室安装有门禁系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门口处设有柜子,将个人服装与实验服分开放置。实验室有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有明显标识。1.2 密闭性和内表面 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的表面光滑、易清洁、不积尘、不渗水、不凝集蒸汽、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表面平整,防滑。工作台面易于清洁,防水,耐热、有机溶剂、酸、碱和常用消毒剂的损害和腐蚀。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可关闭;实验室出口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的标识。1.3 空调

每个实验室都安装有空调。1.4 照明适合于室内一切活动。

1.5 可靠的电力供应。冰箱配置有备用电源。

2、安全设备(初级防护屏障)2.1 防护服装 2.2 防护手套 2.3 生物安全柜

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如细菌分离、组织培养、鸡胚接种、动物体液的收取等,都应在Ⅱ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生物安全柜每12个月由生产厂家负责全面检测一次,每次使用生物安全柜时,应注意观察其运行是否正常,并填写使用记录。2.4 高压灭菌器

高压灭菌是最为常用的杀死微生物的物理手段,所用的培养物和废弃物在处理前都要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2.5 急救箱

实验室必须配备急救箱。急救箱内至少应包括:消毒剂、消毒药棉、一次性橡胶手套、无菌创伤敷料/纱布、胶布、绷带、镊子、剪刀等。2.6 消防器材

实验室应配置适用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2.7 洗眼装置

实验室工作区配置洗眼装置。

四、个人防护装备的总体要求

实验室所用的任何个人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在生物危害评估的基础上,按不同级别的防护要求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制定有相应程序控制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等。

1、实验室防护服

实验室应确保足够的防护服可供使用。防护服要及时消毒、清洗。当具有潜在危险的物质极有可能溅到工作人员时,塑料围裙或防液体的长罩服,如必要,还应穿戴其它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镜、面具、头部面部保护罩等。连体防护服穿戴时,注意先穿裤子,后穿上衣。实验完后,先脱上衣,后脱裤子,脱衣时抓住上衣衣边往上拉,从头部钻出。污染的防护服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2、手套

手套应在实验室工作时可供使用,以防生物危险、化学品、辐射污染,冷和热,产品污染,刺伤、擦伤和动物抓咬伤等。

手套应按所从事操作的性质符合舒服、合适、灵活、握牢、耐磨、耐扎和耐撕的要求,并应对所涉及的危险提供足够的防护。戴手套时,应保证所戴手套无漏损、手要干燥;在撕破、损坏或怀疑内部受污染时更换手套。脱手套之前先用消毒液消毒手套,然后一手捏住另一手的手套掌部往外拉,使污染的部分包在里面。使用后的手套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3、鞋

实验用鞋应舒适,鞋底防滑。

4、口罩

选择合适的口罩,戴之前,应检查是否破损和清洁。穿戴时,须用手捏下鼻部,使其紧贴皮肤,以防漏气。

5、帽子

操作感染性材料时,必须佩带帽子。

6、眼镜

必要时,操作应戴防护眼镜。

第三篇: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评价标准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检查验收标准作者:大白兔 项目

评价内容和方法

1实验室建筑布局与流程安全、合理;实验区与办公区、生活区分开。实验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人流、物流、信息 流有效分隔。实验人员的办公区或生活区应当有饮水和休息的场所,有存放

私人物品的设施(衣橱)。

实验区设有门禁系统。实验区入口处有警示语提示,如“特殊工作区,未经允许, 请勿

入内”;有生物危险警示标志,警示标志标明生物危险级别。

5所有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入口处有生物危险标识、授权人员方可进入警示语、生物危险级别、危险因子、责任人、紧急联系电

话等信息。

6实验室入口处设有更衣区或挂衣装置,个人便装与实验工作服

分开放置且有标识(使用与未使用的工作服也要分开放置)。

7实验室出口处有在黑暗中可辨认的照明或发光指示标志,紧急出口有区别于普通出口的标识,紧急发光疏散指示标识在黑暗中

可辨认。

8实验室按功能分区,各功能区标识清楚:采血区,样本接收区

和检测区明确分开。

9实验室门带锁,能自动关闭,有可视窗;在门上或其上方、左

右侧有实验室工作状态的文字或灯光讯号显示。

10应保障实验室的通风和换气,可采用自然通风,如采用机械通

风,应定期监测空气流向和速度,应保证有不少于每小时3-4次的通风换气次数;自然通风的实验室窗户应能打开,并有防节肢

动物进入的纱窗,有防止啮齿类动物进入的相关措施。

11每间实验室靠近门口处设有洗手池,水龙头为感应式或采用肘

动,膝动,脚踏操作。将可能产生过多热量、烟雾、蒸汽、气味或有害物质的设备

与普通工作区隔离,并安装适当的排风罩。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能保证重要设备的不间断供

设施电。布局14 实验室内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以满足安全操作、清洁、维护

及相的需要。关配15 实验室内有足够的储存空间来摆放随时使用的物品,以免实置

验台和走廊的混乱;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外应有供长期使用的储存 间。

16实验室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平整、易于清洁、不渗水、耐腐蚀、不易附着灰尘、防静电;地面防滑,不得铺设地毯。17实验室的采光或人工照明满足工作需要,无强光和反射光;室温可控制,应使工作人员感到舒适(16 ℃~28 ℃);采取有效 措施降低工作区的噪音(≤60 dB)。

18重点位置应备有急救物品,显著位置张贴医疗救助电话等信 息。

19实验室有洗眼设施,必要时有应急喷淋装置。

20实验台面光滑、不透水、耐腐蚀、耐热和易于清洁;实验台、架、设备的边角以圆弧过渡,不得有突出的尖角、锐边、沟槽; 相互间保持一定距离,必要时采取防倾倒措施。

21合理设置,摆放适宜的灭火器具,以及其他常用工具如锤子、扳手、螺丝刀、梯子和绳子等。

应按《四川省可感染人类病原微生物二

22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管理规定(试行)》的规定办理备案手续,并将所开展的实验活动报受理备案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才可

开展相应的实验活动。

*23单位设有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机构负责人、实验室管理者、安全员、感染控制人员、检验技术人员等相关人主要职责是:①制定本单位的生物安全政策和操作规范,员组成;审议实验室管理制度;②审查开展的实验项目是否符合本单位生

物安全要求,对操作的生物因子进行危险度评估;③审查操作程 序,监督检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程的执行情况;④审查突

发事故应急预案,对实验室安全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提出处理和改进意见;⑤监督工作人员的准入、培训与健康监护等;⑥其他

有关生物安全管理的事宜。

24实验室设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授权主管领导及实验室负责人具体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安全制度和

程序,实施实验室安全计划。安全计划应包括教育、培训、审核及评估等。

25实验室任命一名有适当资质和经验的实验室安全员协助管理

安全事宜,安全员应是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有权阻止不安 全活动。

确定防

26生物安全管理委员成员应熟悉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目的,护等级,制定SOP,选择个体防护装备,防止感染,避免不必要明确微生物生物风险评估包括的内容:生物因子的种类、的恐慌;来源、传染性、致病性、传播途径、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感染剂生物量与浓度、预防和治疗等。

安全27生物安全政策、法律法规及标准收集齐全。包括(但不限于):管理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②《医疗废物管理体系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③《实验室生物建设 安全通用要求》;④《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⑤《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⑥《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⑦《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⑧《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

审批管理办法》;⑨《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⑩ 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2004)。

*28编制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手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①介绍实验室概况,描述生物安全质量方针、目标、编制手册目的、依据、使用范围,并对手册的发布,修订和更新做出规定;②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包括管理体系及组织结构,各级管理人员和

部门职责,实验室管理制度等;③实验室安全技术要求:包括风 险评估,健康监护,安全计划审核检查,实验室事件报告,人员

培训,个体防护,内务管理,安全工作行为,各种应急预案和应急程序,样本运送,废弃物处置等;④具体检测项目的微生物风 险评估报告,实验操作技术规程等。

*29建立有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①准入制度;

②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③健康监护制度;④生物

安全工作自查制度;⑤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⑥生物安全管 理及实验人员的培训制度;⑦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⑧实验

室安全保卫制度;⑩ 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30实验室编制有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至少包括: ①生物安全

实验室操作规程;②针对感染性材料的实验操作规程;③仪器设备的使用规程;④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⑤实验室消毒规程;

⑥废弃物的生物安全处理规程;⑦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规程;⑧ 紧急情况处理规程及应急预案等;⑨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⑩移

液管和移液辅助器使用规程;○11 离心机使用规程;○12 匀浆器、搅拌器和超声处理器使用规程;○13 样本分离操作规程等。

*31实验室有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①实验室安全记录;②实验原始记录;③设备条件监控及检测记录;

④消毒记录;⑤事故(职业暴露)记录;⑥人员培训记录;⑦员工 健康档案;⑧废弃物处理记录。

32实验室主任认真履行职责:①熟悉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规程;②负责实验室管理、实验技

术和生物安全工作;③对在本实验室从事实验活动的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④对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和授权;⑤监

督法规和规程的执行,纠正违规行为并有权停止相关活动;⑥负

责实验室紧急情况及事故的处置,并向生物安全委员会或主管领

导报告;⑦制定规定和程序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防护设

备、材料等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要求;⑧定期检查、维护、更新以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防护设备、材料等不降低其设计性

能。

33实验室安全员应履行以下职责:①须熟悉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知识,负责实验室的安全检查; ②随时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③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行为或安全隐

患,有权要求有关人员进行纠正;④对于发现的严重问题及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或直接向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报告;⑤负责向生

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提交所开展项目的“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和“实验微生物操作规程”;⑥在获得批准后,负责项目相关实

验按有关法规和操作规程执行;⑦项目结束后,应与实验室主任进行交接和记录。

34实验活动相关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培训。相关人员包括管理、技术、辅助人员及运输和清洁员;培训内容包括正确操作、工作及

实验设施中潜在风险、消防知识、化学和放射安全、生物危险和

传染预防、急救知识等,保证所有员工掌握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实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相关技能,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有培训相关记录。

35对已取得上岗资格的工作人员,至少每2年应进行实验室生物

安全相关技术、法律法规、标准的培训,有培训记录。

36设置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定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监控;实验室定期组织生物生物

安全自查,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安全检安全查,并有相关记录。管理37建立实验档案,记录实验活动情况和生物安全检查情况。对高体系

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档案,其保存期不得少于20年。建设

38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

从事高致病性菌(毒)种及样

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本的相关实验活动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39发生实验室感染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与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相关的临床症状或感染体征时,应及时向单位报告,并派

专人陪同就诊。

40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习,并有记

录。

41菌(毒)种及样本发生被盗、丢失、泄漏或人体感染等重大事故时,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2小时内报上级主管部门,同

时报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发生被盗、丢失、泄漏的还应及时向公安机关、环保部门报告。

42实验仪器有状态标识(是否正常运行,负责人等信息)。

43实验室所在建筑内或实验室内有高压蒸汽灭菌器(蒸汽能被回收),每年定期检查和校验;并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负责操作、维 护和灭菌效果监测,有相关记录。

44实验室内配备有Ⅰ级或Ⅱ级生物安全柜,所有可能使致病微生物溅出或产生气溶胶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生物安 全柜应定期检查和验证,需要时更换高效过滤装置,有相关记录。安全45重要设备如培养箱、冰箱等要进行温度监测,并有记录。

设备46离心机等设备机械性能处于良好状态,离心桶及转子定期检及个查,定期清除污染,建议使用螺旋盖的离心管或可密封的离心桶 体防(安全杯)。护

*47实验室配有足够的与风险水平相应的洁净个体防护设备(如手套、防护服、实验用鞋、口罩、帽子和面部防护装备等)以及其他安全设备(如喷溅罩、移液辅助器、一次性接种环或接种环 加热器、螺口盖瓶子或管子、微生物样本运送容器等)。个人防护防护设备和安全设备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

48实验室内工作人员穿戴与操作相符合的个体防护用具(进入实

验室应穿防护服、工作时应戴口罩和帽子等)。49操作感染性材料或接触污染容器要佩戴手套;手套使用前要进行气密性检查,手套用完后先消毒再摘除,随后洗手;接电话,开门或离开实验室时摘除手套。

50实验室内不得穿露脚趾的鞋,工作鞋为舒适、防滑、不渗液体的平底鞋,当从事可能出现漏出的操作时可穿防水鞋。

51高速离心机或其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置于负压罩或其他排风装置(通风橱、排气罩等)之中,并将其可能产生的气溶胶 经高效过滤后排出。

52实验室应确保检测报告的生物无害性,宜采用电子通讯方式在清洁区打印,发放报告。在污染区出具的检测报告,需经消毒处 理,达到生物安全后方可发出。

53菌(毒)种及样本必须有唯一性标识,并指定专人管理。

内容包括菌(毒)种及

54菌(毒)种及样本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领用、开启、传代和销毁等。

及时将收集、分离的有一定价值的菌

55菌(毒)种及样本的收集:(毒)种或样本及相关资料送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鉴定、复核或

保藏。

56对引进或购买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进行登记、检测、鉴定及复核。

57菌(毒)种及样本的运输:菌(毒)种或样本的运输需要三层包装

系统,由内到外分别为主容器、辅助容器和外包装。①主容器必须防水、防漏,建议采用密闭,带螺旋盖的塑料容器,并贴上指

示内容物的标签;②辅助容器为防水、防漏、结实及能密闭的塑 料管或瓶,在主容器和辅助容器之间应填塞足量的吸收性材料;

③在外包装内附有详细的检验申请单或样本、菌毒种信息单,在外包装外醒目位置贴有生物危险标识。

58由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向确证实验室运送HIV标本时,标本一般为血清或血浆。运送应采用三级包装系统,第一层容器内装带盖 的有HIV标本的试管,要求防渗漏;第二层容器保护第一层容器,要求耐受性好,防渗漏;第三层容器为外层包装,应易于消毒。

在第三层容器外面要贴标签(数量、收、发件人)。HIV标本应由

专人运送。

59样本、培养物等在本建筑设施内传递时,采用两层包装,即主

容器和运输容器;运输容器应为金属或塑料制品,可耐高压灭菌或耐受化学消毒剂作用,有容器盖,能密封不渗漏,容器需定期

清毒;运输时将主容器固定在架子上使装有标本的容器保持直立,并由专人运送。

60菌(毒)种及样本的保藏:有专人负责菌(毒)种及样本的保藏。61保藏的菌(毒)种及样本有详细的背景与实验资料和档案记录,菌毒出入库和存储有相关记录。

种及62保藏的菌(毒)种和样本应设立专册(卡),详细记录名称、编号、样本来源、鉴定日期和结果、鉴定者、所用培养基、保藏的方法、传 管理 代次数等。

63有菌(毒)种的开启、复苏、鉴定、保存标准操作程序。64本单位领取和使用菌(毒)种及样本时要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并有相关的使用和流向等记录。

65实验室应建立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销毁制度,销毁菌(毒)种和样本应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必要时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并 在专册(卡)上注销并注明原因、时间、方法、数量、经办人等。66菌(毒)种及样本的销毁:按照感染废弃物处理方法进行销毁,有相关人员监督,有销毁及监督记录。

67有实验室工作相关人员的免疫计划,并进行相应的免疫接种,有免疫接种记录。*68实验室有适当,有效的消毒设备(如喷雾器和甲醛熏蒸器等),合理安装紫外线灯或三氧消毒机,定期维护和检测紫外线强度,有维护、强度检测和使用记录;实验室配备有有效的消毒液,有配制记录。

69实验结束后对使用场所要清场,每天对实验室物表地、表和空

气进行消毒,并有消毒记录。

70不得对任何利器剪、弯、折断;注射器双手重新戴套。

71破碎或有缺口的玻璃器皿应丢弃而不重复使用,破碎玻璃不能感染用手捡,应用毛刷、簸箕、镊子或夹子等器具,最好用塑料代替 控制

玻璃制品。

72在工作区内不应配带戒指、耳环、腕表、手镯、项链和其他珠

宝,长发应束在脑后。

73发生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物质溢出时,应立即用沙布或纸巾覆盖,在上面倒上消毒液,并作用适当时间(30分钟),然后将沙布,纸巾及破碎物品移置于废物盛装容器,随即用消毒液擦拭污染区 域;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做好相关记录(时间、地点、溢出物、处理方法及效果)。

74对职业暴露进行正确处理和记录。实验室人员不得瞒报职业暴

露事件及安全隐患。

*75每间实验室配有大小适宜,符合规范要求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和盛装容器,利器(包括针头、小刀、金属和玻璃等)应直接 弃置于利器盒或耐扎容器内,包装物和容器上有生物危险标识。

76实验室废物产生地点有废物分类收集标识。

77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医疗废物放入废物盛装容器后不得取出;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和容器的四分之三时,应使用有效的封

口方式封口,并及时从工作区运走。

78从工作区运出的每个包装物和容器外表面应有警示标识,警示

说明和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

生日期、医疗废物类型(如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化学性、医疗废物药物性和其它废物)以及需要的特殊说明等。

79包装物或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处理

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在操作、搬动或搬送医疗废物过程

中发现容器有破损、渗漏等情况,应立即采取重新封装等措施,并作相应的消毒处理。

80洁净的破损手套、口罩、帽子、隔离衣等废弃物,不得作为普 通生活垃圾遗弃,应与医疗废物一同处置。

81实验室有废物处置专职管理人员从事废物收集、运送、贮存、管理等;相关人员接受过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 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有培训及相关记录。82对从事废物收集运送、贮存的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用

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免疫接种。

*83所有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菌种、毒种保存液、高致病性或潜在高致病性标本等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应进行压力蒸汽灭菌 或化学消毒处理后,再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84实验室污水须经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85实验室有废物转运、交接记录,并保存登记记录。

第四篇:基层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及探讨

基层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及探讨

温县中医院检验科于进才 454850

【摘要 】《目的》:根据实验室管理规范,通过对基层医院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调查和比较,以及工作人员操作情况现状的分析,探讨实验室工作与生物安全之间的关系,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培养职工加强生物安全意识。建立科学合理并且能使患者看懂理解的检验流程。《方法》:调查列举医院临床实验室目前布局情况,分析医院领导对检验科设备投入方向和认识,了解职工实验室内常见的不能严格遵守生物安全防护制度的现象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重效益轻生物安全管理和意识的缺乏是医院临床实验室不能有效执行生物安全制度的重要原因,是生物安全管理中的极大障碍。呼吁医疗行政部门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结论》:达到行政部门督导医院对检验科的布局彻底整改,建立科学合理并且能使患者看懂理解的检验流程,统一标准,对生物安全防护设备配置有硬性标准,对医院临床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建立全体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是医院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关键措施。《讨论》通过分析比较,对照实验室管理相关制度,提出建议,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且能长期坚持执行。

关键词:生物安全院内感染

方法: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1.领导重视不够,人员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部分医院领导存在重诊疗、轻预防的思想。特别是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医院进行成本核算后,往往认为实验室生物安全这项工作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而不予重视。尽管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医院领导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有了新的认识和重视,加强了对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感染监测和管理工作。但还是在对检验科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购买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仪器和设备等方面投入很小。......2.职工意识淡薄,检验科工作是检测患者血液、体液及排泄物等相关指标,协助临床疾病的诊疗,导致生物传染危险性的各种潜在致病病原体存在于这些标本中,但是目前基层医院检验科消毒设备落后、工作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生物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导致检验科是医院病原微生物的重要集散地;因此检验科如何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强检验科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包括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规章制度、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及时发现生物安全防护工作中医疗缺陷;提供改善生物安全防护条件;加强检验科废弃标本的处理等以提高基层检验科的生物安全性。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基层医院对检验科的设置没有规划,随意性强,对检验流程不重视,不考虑从科室布局上改进,在环境上改进,一味地强调制度建设,可操作性差,上级检查要求制度健全,不看落实,导致检查时加班整理资料,各种记录繁多,导致造假,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3.在科室布局不合理,职工通道与患者同走一通道,实验室不能与患

者隔开,很容易造成院内感染。

结果:在工作中,职工大多很重视自己而不重视室内消毒,规章制度的执行无连续性,各项规章制度明目繁多,但可操作性差。所有这些问题,导致传染病流行时,我们的职工很容易感染。讨论:综合临床调查中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首先要从硬件入手,改变实验室结构布局,由上级专家到基层医院充分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套符合基层医疗条件的统一的实验室布局,并加以推广,其中包括方便患者就医,科学的检验流程和科室设置,医患通道分开,标本交接规范,采光通风合理,采血区 血液检验区 体液检验区 接收标本区 发放报告以及结果解释区 等应合理布局,既方便了患者检查,有控制了不同检验标本的相互交叉感染。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操作流程,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加以督导,检验科如何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强检验科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包括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规章制度、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及时发现生物安全防护工作中医疗缺陷;提供改善生物安全防护条件;加强检验科废弃标本的处理等以提高基层检验科的生物安全性。

基本技能的培训,可以采取专题讲座 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对检验人员进行系统的生物安全防护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示范练习、模拟演练等各种方式,新员工上岗还应由有经验的技术负责人或职工带一段时间,以充分熟悉生物安全防护工作程序,同时考虑不同培训对象的差异,对部分工作人员应采用更直观的或“手把手”的方式;而其他人则以学习文字材料更有效果果。对培训采用考试和实际操作相

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我科坚持每两个月组织一次业务活动,每年进行2 3次的业务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通过业务学习及工作总结,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时了解医学检验发展动态,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使员工有一个更高的目标,推动生物安全防护工作跃上新的台阶。结论:要改变现状,使检验科在生物安全防护及院内感染方面有所突破,必须有上级的重视与资金支持,国家的统一要求,医院领导的重视,科学可行且健全的规章制度,职工生物安全意识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检验科在工作中或流行病爆发时,不发生院内感染或交叉感染,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

第五篇: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一 总则

(一)目的对医学工作者健康与安全负责的精神,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以保证在实验室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做到应急准备充分,信息渠道畅通,指挥系统有效,反应机制灵敏,从而遏制生物安全事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保证中心相关人员的健康,保证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 常备不懈 2.设施规范 管理到位 3.主动监测 反应及时 4.依法处理 措施果断 5.机制通畅 遏制危害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于实验室内部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

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

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四)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4.《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五)预案启动

当出现

(三)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组织机构

1、元宝山区平庄镇中心卫生院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孟宪杰 成员:李磊

2、元宝山区平庄镇中心卫生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组

组长:孟宪杰 成员:李磊

(二)职能与工作

1.领导小组: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

2.应急处理工作组: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建立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对各类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 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实施全面的应急工作。

三、预防预警

(一)预防

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建立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专库。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剧毒化学品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

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

(二)预警

1.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纪录,填写准确。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见处理程序)。

2.建立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应立即报告。

3.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

四、应急控制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有关部门进入应急状态,对突发事件进行侦测、调查,综合评估,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控制危害的蔓延等等。

(一)对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综合评估

1.流行病学调查 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接触人员的发病情况、引起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

2.标本、样品采集和检验 对污染的物品、区域、感染的人员进行采样和检测,对可疑生物进行样本检查,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以确定事件的性质与危害。

3.污染区域划定 对污染区及其周围的地区进行卫生监测。对于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品、放射源的丢失或被盗事件,应监测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现场调查和取证人员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

(二)现场控制措施

1.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的规模、危害的程度,可能波及的范围,封闭或封锁相关实验室和实验区。

2.传染源控制 对于受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影响的现症病人实行就地报告,通过“绿色通道”,送至实验室人员感染救治的定点医院。对于疑似病人和接触者进行入院观察。对于事件中的高暴露人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防性服药、留检、医学观察或隔离。在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 的调查。

3.对于查明的微生物病原、生物毒素以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物品要对其进行封存和销毁,紧急封闭公共饮用水源等公众共用设施。

4.对受到污染实验室等所有场所、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

5.保护易感人群 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紧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

6.卫生知识宣教 针对事件性质,开展特异性卫生知识宣教。7.人员疏散 出现大量或毒性极大的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丢失、并有迹象出现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事件时,可报请政府取消集会性活动,采取必要的停工、停业、停课和人员疏散措施。

8.消除区域民众心理障碍和精神应激 采取宣传教育、心理咨询等方式针对性解决。

(三)追踪监测

追踪事件可能波及的地区的高暴露人群,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上报与部门协调

及时上报卫生主管部门,报告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和放射源丢失的事件,立即上报公安部门,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查明下落;要与卫生监督部门配合协调,搞好相关区域的食品、饮水、环境卫生监督。

对于实验室人员受到感染和侵害事件,积极与医疗部门协调,提供有关资料,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五、疫情的解除

如果查明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是由于细菌毒素或传染性较差的病原体引起的危害较小的污染,经实验室消毒处理后即可解除封锁。但对感染者必须加强治疗和必要的限制。如查明生物污染或泄漏是由于国家规定的一、二、类病原微生物,或发生上述相应疾病的病症时,应继续封锁,并应将封锁区分为若干个大小封锁圈。各封锁圈之间应完全隔离开来,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受感染者及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留验。解除封锁的条件是对污染区或疫区进行必要的卫生处理,如对病原体进行彻底的消毒或扑灭;根据情况进行了必要的杀虫、灭鼠;对小隔离区进行终末消毒,并从最后一例病人算起,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仍无新的病人发生,报请批准封锁的主管部门解除封锁。

六、保障措施

1.技术保障

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含金量,强化实验室规范化建设。2.人员培训

加强对涉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测与预警、疫情分析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

加强对实验室业务人员在法制化管理和法律责任方面的培训。

3.监督检查 相关实验室要定期自查,建立实验室检查制度。4.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工作每两年不少于1次。演练工作应根据性质的不同分类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意外事故的处理程序

一、菌(毒)外溢在台面.地面和其他表面

1、戴手套,穿防护服,必要时需进行脸和眼睛防护。

2、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

3、向纸巾上倾倒适当的消毒剂,并立即覆盖周围区域。通常可以使用2000mg/L漂白剂(或5%次氯酸钠溶液);但在飞机发生溢出时,则应该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如苯扎溴铵等。

4、使用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向中心进行处理。

5、作用适当时间后(例如 30 分),将所处理物质理掉。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 锐器,则要使用簸或硬的厚纸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并将它们置于可防刺透的容器中以待处 理。

6、对溢出区域再次清洁并消毒(如有必要,重复第 2~5 步)。

7、将污染材料置于防漏.防穿透的废弃物处理容器中。

8、再成功消毒后,通知主管部门目前溢出区域的清除污染工作已经完成。二.菌(毒)外溢在防护服上 应立即进行局部消毒,更换。污染的防护用消毒液浸泡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三.菌(毒)外溢到皮肤粘膜 这种情况被视为有很大危险,应立即停止工作,能用消毒液的部位可进行消毒,然后用水冲洗 15~20 分。处理后安全撤离,视情况隔离观察,期间根据条件进 行适当的预防治疗。四.皮肤次伤 若皮肤被刺破应被视为有极大危险,应立即停止工作,对伤口进行挤血,用水冲 洗消毒。视情况隔离观察,其间根据条件进行适当的预防治疗。五.离心管发生破裂

(一)非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 这种情况被视为发生溶胶暴露事故,应立即加强个人防护力度,其处理原则如下:

1、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停止后密 闭离心筒至少 30 分,使气溶胶沉积。

2、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至少 30 分。发生这两种情况时都应报告实验室负责人。随后的所有操作都应加强个人呼吸保 护并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当 清理玻璃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所有玻璃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 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 回收。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反复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二)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 所有密封离心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如果怀疑在安全杯内发生破损,应该 松开安全杯盖子并将离心桶高压灭菌。还可以采用化学方法消毒安全杯。

六、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在生物安全柜以外):

1、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应当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人员。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时间内严禁人员入内。如果实验室没有中央通风系统,则应推迟进入实验室。

2、就地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过了相应时间后,在生物安全人员的指导下来清除污染。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

七、发现相关症状 若操作者或其所在实验室的工作人出现于被操作病原微生物导致疾病类似的症状,则应被视为可能发生实验室感染,应及时到指定医院就诊,并如实主诉 工作性质和发病情况。在就诊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隔离防护措施,以免疾病传播。

下载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标准[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标准[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1. 检验科主任为实验室安全负责人。 2. 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严格规定各个场所、各工作流程及不同工作性质人员的安......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相关规范与标准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相关规范与标准近几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部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规范与标准,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相关规范与标......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 1.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 2.工......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1.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 2.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应穿工作服,必要时需带防护眼镜。 3.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

    实验室安全防护和内务管理程序

    实验室安全防护和内务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保障实验室安全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检测工作正常进行,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中心所有检测实验室安全防护及内务管理。 3......

    中小学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

    沙岭学校安全制度之八 中小学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 1、实验室应做好 "六防",即防火、防爆、防盗、防霉、防锈、防触电,应配备灭火机、沙箱、触电保安器和防盗设施。 2、实验管理......

    安全防护标准5篇

    关于颁发《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的通知京建施[2003]1号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关于颁发《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的通知各区县建委,各企业集团、......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 1 总则 1.0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北京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