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作文批改新模式的实验研究
中学作文批改新模式的实验研究
—— 将作文批改的权力下放
即墨市实验中学西校区王永光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我校十分重视这一教学环节的研究。去年,学校申请的《中学作文批改新模式的实验研究》已通过市级课题立项。一个课题就是一个培训班,它在创造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的同时,在不断的课题研究聚焦中,实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大发展。现将前段我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一些想法和尝试谈点浅见。
(一)为什么要将作文批改的权力下放。
一句话,就是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的弊端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传统作文评改一般都提倡老师精批细改。“深夜,头发花白,伏案批改作文”似乎早已成了优秀语文教师的缩影。按常规,每位语文教师教两个班100多位学生的课,每两周一次大作文,批改量是相当可观的,它占用了老师很大一部分工作时间。一个人时间总是有限的,精力也有度,若消耗过多的时间、精力批阅作文,势必影响钻研教材、教法、备课、学习充电等,在当今这知识爆炸的年代,削弱后者等于自我淘汰,其中道理不言自明。更何况,教师这般费心劳神地精批细改,效果如何呢?在教学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恐怕皆有同感,详批细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作用微乎其微。叶圣陶先生说:“好作文是写出来的,不是改出来的。”究其原因何在?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许多学生拿到批改过的作文本后只注重老师打的分数,极少琢磨评语内容。偶有几个耐着性子看了评语,有时觉得老师的评语与自己的水平相去甚远,似乎写好作文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况且批改周期长,作文回到学生手中,已没有写作时的那种激情,批改也就失去了及时“点拨”、“指导”的意义。于是久而久之,作文本发到手后,高分者多瞟几眼,低分马上打入“冷宫”——塞进抽屉,可想而知老师的辛劳只能事倍功半,提高写作水平只能成为老师一厢情愿的美丽梦想。这种无奈的现状也让语文教学承受了更多的责难。
(二)、作文批改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出路在于改革。指导学生评改作文有科学理论支撑。现代教育理论非常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学习状态,才能使学习主体达到锻炼能力、培养素质的目的。而传统作文批阅方法正是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长期的包办,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抑制了其参与
写作的兴趣。找到其症结所在,就要大胆着手改革。我校的总体改革思路是:放手把作文批改的大权交给学生,教师腾出时间去做好引导点拨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作文评改,让写作进一步延伸,使评改成为写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作文批改教学改革的几点主要做法。
首先,分好小组,由教师进行摸底,了解班内各位学生的作文水平、性格爱好等,然后将学生分成4人小组,每组学生作文水平好中差搭配,每小组中务必有一位水平较高者任组长,做好领导、协调组员及总体把握的工作。
其次,教师示范批阅过程。先要明确当次习作的具体要求。以学生总结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教师根据每次作文的实际情况拟定出几点习作要求。例如: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须注意这几点:①先叙后议,叙事简洁,联系合理;②论点明确;③论据充分;④结构完整,层次清晰;⑤语言流畅;⑥书写美观等。将以上几点要求誊写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逐条明确。
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其次教师可给学生示范批阅过程(限于初期)。将一篇学生习作制作成课件,与学生共同批阅习作,对照习作要求,边读边提问、讨论,写上眉批、总批(注意位置),然后打分,并写上批改日期。注意,在初次指导中此环节可多下点功夫,选三篇(优、中、劣)不同层次的习作示范批改,让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感受领悟本次作文的写法、评改法。
第三,学生小组批改。完成以上两个环节之后,学生的心中自然有了谱,手中有了“尺”。此时,趁热打铁,真正让评改小组着手评改习作。教师发给每小组一本习作,小组中可由一人朗读,其它三人边听边评,在初次感知中完成对字、词、句的评点;然后逐段研读,对照习作要求,写出眉批,最后讨论商量,写出总批,尽量写具体些,不足处写出修改意见,打上分数,写上日期,并签上批改者姓名。这个环节大约10分钟完成,在此基础上提名几组进行交流。让某组成员边读自己批改的作文,边读评语,其他同学仔细聆听后加以评论,特别要让作者加以评论,若对评改有异议可讲出理由,通过大家的评论来评定该组批改得是否准确恰当。交流完三五篇习作后,同学们对本次作文的情况、自己组的批改情况有了进一步认识,此时教师可再发给每组两本习作继续评改,完成作文评改后,教师可当堂着手统计各档次作文情况,让每组推举代表总结此次评改体会并作交
流发言,教师将此作为反馈信息记录下来,并抽取几本检查学生批改情况,其它作文及时返回,学生“趁热” 修改。
在上面三个环节的评改过程中,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绝大部分学生情绪高涨。究其原因主要是扬弃传统“注入式”作文批改法的弊端,传统作文批改法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仅仅是“教师 学生”,学生地位是很被动的,因而“学”的积极性也很大程度地被扼制。而“小组批改法”有助于教学双方充分地交流反馈,能使学生从被动接收信息状态转变为富有强烈的参与意识的主动的、灵活地接收和处理信息的积极状态,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在实践中不断拓宽作文批改的方式方法。
上面的评改方法普遍适用于各种作文的批改,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意识中有着“喜新厌旧”心理。新的评改形式也更能引发评改者的评改兴趣,因此,在具体的作文评改实践中可根据不同的作文特点及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对以上评改形式予以灵活变形,即多形式批改作文。下面试举几例以作阐释:
1、重点式评改。平时每次作文训练一般都有侧重点,如“动作描写训练”、“心理活动描写训练”、“突出中心训练”、“观点与材料统一训练”等侧重点训练,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本次作文的训练重点来评改,以免贪多而不烂,让学生在单项的写作训练、评改训练中加深印像,以便踏踏实实地达到一练一得的目的。
2、鼓励后进式评改。写作水平低者其写作兴趣也低,评改时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若不注意其积极性保护的话将会因他们的孤立而影响批改的整体质量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此,我们找到他们的优点尤其是作文中的优点是对其最好的鼓励。每学期可用一次作文批改的时间,专门给他们的作文找优点。一般而言,他们整篇文章写得好的可能性极小,但可从立意中找,从格式中找,本着不找出优点不罢休的态度来评改,只找优点不及缺点,并写上鼓励性评语(甚至可以适当夸张),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唤回日渐丧失的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3、欣赏式评改。教师初选出本次写得较好的学生习作,供学生们作欣赏性评改。由于是本班同学的佳作,避免了书本中范文给人(尤其是中下水平学生)可望而不可即的畏惧感,相反,欣赏这些近在咫尺的同学的创作可亲似乎又可即,极易让同学们在鉴赏中诱发出跃跃欲试的创作动机,也可使被欣赏的这部分作者充满成就感。
4、交流式评改。各小组批改任务完成以后,可在全班进行互换交流,进行对比。这样既可以欣赏优秀的文章,又可以学习其他小组批改的方法,了解本小组在批改方面与其他小组存在的差异,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写作和批改的水平
5、课内和课外还可互相结合起来。学生在阅读和批改的过程中,在写作和批改方面肯定受到不少启发,内心里面定然有所触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在课外布置学生就写作或批改方面写一些心得体会。这是一种吸收和消化的过程,是学生对写作和批改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事物和问题的再认识。这种延伸训练可以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提高自己的写作和批改水平。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配合,可收扬长避短、相辅相成之功效。对学生来说,不仅可以避免因单调刺激而带来的消极因素,且可使学生多种感官、分析器参加多方面的活动,对提高认识水平大有裨益。坚持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作文批改的天空同样灿烂纷呈。
(五)、实行作文批改教学改革的意义。
我校作文批改教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现了学生角色变换。学生由承受知识的容器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建构者。变教师批阅为指导学生评改作文就是变教师围着作文转为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围着作文转,让学生与老师一起行动起来,使评改作文真正成为一个动态过程,成为写作之延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写作者到评改者的角色转换,分工合作,真正凸现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同时也面向全体,使不同层次学生皆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使学生在团结协作中调动起创作的积极性,体验了写作的成就感。在感知与被感知、欣赏与被欣赏中感悟写作。
2、实现了教师角色变换。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该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建构而不是信息加工;教师是探索性学习任务的指导者而不是信息分配者;学生是意义的建构者而不是信息接受者。当前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呼唤语文教师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转换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③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学生评改作文体现上述观点,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引导者。
3、让学生掌握了“作文尺”。指导学生评改作文让学生心中拥有一把“作文尺”,熟练地运用这把“尺”丈量作文,又根据这把“尺”再创作,把写作与评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性,在如此的循环实践中盘旋上升,臻于完美。
4、实现了减负增效。指导学生评改作文体现了“减负增效”理念。“减负”不仅针对学生而言,其实老师亦很需要,尤其是课务繁重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此法避免厚此薄彼,让语文教师腾出这无谓的作文批改时间去潜心钻研教材、教法、学习充电,用更新更科学的理念去指导教学实践,成为学习活动的策动者、指导者、激励者。
第二篇:中学作文批改新模式的实验研究
中学作文批改新模式的实验研究
—— 将作文批改的权力下放 即墨市实验中学西校区
王永光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我校十分重视这一教学环节的研究。去年,学校申请的《中学作文批改新模式的实验研究》已通过市级课题立项。一个课题就是一个培训班,它在创造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的同时,在不断的课题研究聚焦中,实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大发展。现将前段我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一些想法和尝试谈点浅见。
(一)为什么要将作文批改的权力下放。
一句话,就是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的弊端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传统作文评改一般都提倡老师精批细改。“深夜,头发花白,伏案批改作文”似乎早已成了优秀语文教师的缩影。按常规,每位语文教师教两个班100多位学生的课,每两周一次大作文,批改量是相当可观的,它占用了老师很大一部分工作时间。一个人时间总是有限的,精力也有度,若消耗过多的时间、精力批阅作文,势必影响钻研教材、教法、备课、学习充电等,在当今这知识爆炸的年代,削弱后者等于自我淘汰,其中道理不言自明。更何况,教师这般费心劳神地精批细改,效果如何呢?在教学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恐怕皆有同感,详批细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作用微乎其微。叶圣陶先生说:“好作文是写出来的,不是改出来的。”究其原因何在?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许多学生拿到批改过的作文本后只注重老师打的分数,极少琢磨评语内容。偶有几个耐着性子看了评语,有时觉得老师的评语与自己的水平相去甚远,似乎写好作文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况且批改周期长,作文回到学生手中,已没有写作时的那种激情,批改也就失去了及时“点拨”、“指导”的意义。于是久而久之,作文本发到手后,高分者多瞟几眼,低分马上打入“冷宫”——塞进抽屉,可想而知老师的辛劳只能事倍功半,提高写作水平只能成为老师一厢情愿的美丽梦想。这种无奈的现状也让语文教学承受了更多的责难。
(二)、作文批改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出路在于改革。指导学生评改作文有科学理论支撑。现代教育理论非常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学习状态,才能使学习主体达到锻炼能力、培养素质的目的。而传统作文批阅方法正是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长期的包办,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抑制了其参与写作的兴趣。找到其症结所在,就要大胆着手改革。我校的总体改革思路是:放手把作文批改的大权交给学生,教师腾出时间去做好引导点拨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作文评改,让写作进一步延伸,使评改成为写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作文批改教学改革的几点主要做法。
首先,分好小组,由教师进行摸底,了解班内各位学生的作文水平、性格爱好等,然后将学生分成4人小组,每组学生作文水平好中差搭配,每小组中务必有一位水平较高者任组长,做好领导、协调组员及总体把握的工作。
其次,教师示范批阅过程。先要明确当次习作的具体要求。以学生总结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教师根据每次作文的实际情况拟定出几点习作要求。例如: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须注意这几点:①先叙后议,叙事简洁,联系合理;②论点明确;③论据充分;④结构完整,层次清晰;⑤语言流畅;⑥书写美观等。将以上几点要求誊写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逐条明确。
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其次教师可给学生示范批阅过程(限于初期)。将一篇学生习作制作成课件,与学生共同批阅习作,对照习作要求,边读边提问、讨论,写上眉批、总批(注意位置),然后打分,并写上批改日期。注意,在初次指导中此环节可多下点功夫,选三篇(优、中、劣)不同层次的习作示范批改,让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感受领悟本次作文的写法、评改法。
第三,学生小组批改。完成以上两个环节之后,学生的心中自然有了谱,手中有了“尺”。此时,趁热打铁,真正让评改小组着手评改习作。教师发给每小组一本习作,小组中可由一人朗读,其它三人边听边评,在初次感知中完成对字、词、句的评点;然后逐段研读,对照习作要求,写出眉批,最后讨论商量,写出总批,尽量写具体些,不足处写出修改意见,打上分数,写上日期,并签上批改者姓名。这个环节大约10分钟完成,在此基础上提名几组进行交流。让某组成员边读自己批改的作文,边读评语,其他同学仔细聆听后加以评论,特别要让作者加以评论,若对评改有异议可讲出理由,通过大家的评论来评定该组批改得是否准确恰当。交流完三五篇习作后,同学们对本次作文的情况、自己组的批改情况有了进一步认识,此时教师可再发给每组两本习作继续评改,完成作文评改后,教师可当堂着手统计各档次作文情况,让每组推举代表总结此次评改体会并作交流发言,教师将此作为反馈信息记录下来,并抽取几本检查学生批改情况,其它作文及时返回,学生“趁热” 修改。
在上面三个环节的评改过程中,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绝大部分学生情绪高涨。究其原因主要是扬弃传统“注入式”作文批改法的弊端,传统作文批改法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仅仅是“教师 学生”,学生地位是很被动的,因而“学”的积极性也很大程度地被扼制。而“小组批改法”有助于教学双方充分地交流反馈,能使学生从被动接收信息状态转变为富有强烈的参与意识的主动的、灵活地接收和处理信息的积极状态,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在实践中不断拓宽作文批改的方式方法。
上面的评改方法普遍适用于各种作文的批改,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意识中有着“喜新厌旧”心理。新的评改形式也更能引发评改者的评改兴趣,因此,在具体的作文评改实践中可根据不同的作文特点及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对以上评改形式予以灵活变形,即多形式批改作文。下面试举几例以作阐释:
1、重点式评改。平时每次作文训练一般都有侧重点,如“动作描写训练”、“心理活动描写训练”、“突出中心训练”、“观点与材料统一训练”等侧重点训练,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本次作文的训练重点来评改,以免贪多而不烂,让学生在单项的写作训练、评改训练中加深印像,以便踏踏实实地达到一练一得的目的。
2、鼓励后进式评改。写作水平低者其写作兴趣也低,评改时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若不注意其积极性保护的话将会因他们的孤立而影响批改的整体质量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此,我们找到他们的优点尤其是作文中的优点是对其最好的鼓励。每学期可用一次作文批改的时间,专门给他们的作文找优点。一般而言,他们整篇文章写得好的可能性极小,但可从立意中找,从格式中找,本着不找出优点不罢休的态度来评改,只找优点不及缺点,并写上鼓励性评语(甚至可以适当夸张),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唤回日渐丧失的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3、欣赏式评改。教师初选出本次写得较好的学生习作,供学生们作欣赏性评改。由于是本班同学的佳作,避免了书本中范文给人(尤其是中下水平学生)可望而不可即的畏惧感,相反,欣赏这些近在咫尺的同学的创作可亲似乎又可即,极易让同学们在鉴赏中诱发出跃跃欲试的创作动机,也可使被欣赏的这部分作者充满成就感。
4、交流式评改。各小组批改任务完成以后,可在全班进行互换交流,进行对比。这样既可以欣赏优秀的文章,又可以学习其他小组批改的方法,了解本小组在批改方面与其他小组存在的差异,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写作和批改的水平
5、课内和课外还可互相结合起来。学生在阅读和批改的过程中,在写作和批改方面肯定受到不少启发,内心里面定然有所触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在课外布置学生就写作或批改方面写一些心得体会。这是一种吸收和消化的过程,是学生对写作和批改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事物和问题的再认识。这种延伸训练可以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提高自己的写作和批改水平。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配合,可收扬长避短、相辅相成之功效。对学生来说,不仅可以避免因单调刺激而带来的消极因素,且可使学生多种感官、分析器参加多方面的活动,对提高认识水平大有裨益。坚持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作文批改的天空同样灿烂纷呈。
(五)、实行作文批改教学改革的意义。
我校作文批改教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现了学生角色变换。学生由承受知识的容器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建构者。变教师批阅为指导学生评改作文就是变教师围着作文转为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围着作文转,让学生与老师一起行动起来,使评改作文真正成为一个动态过程,成为写作之延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写作者到评改者的角色转换,分工合作,真正凸现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同时也面向全体,使不同层次学生皆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使学生在团结协作中调动起创作的积极性,体验了写作的成就感。在感知与被感知、欣赏与被欣赏中感悟写作。
2、实现了教师角色变换。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该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建构而不是信息加工;教师是探索性学习任务的指导者而不是信息分配者;学生是意义的建构者而不是信息接受者。当前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呼唤语文教师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转换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③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评改作文体现上述观点,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引导者。
3、让学生掌握了“作文尺”。指导学生评改作文让学生心中拥有一把“作文尺”,熟练地运用这把“尺”丈量作文,又根据这把“尺”再创作,把写作与评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性,在如此的循环实践中盘旋上升,臻于完美。
4、实现了减负增效。指导学生评改作文体现了“减负增效”理念。“减负”不仅针对学生而言,其实老师亦很需要,尤其是课务繁重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此法避免厚此薄彼,让语文教师腾出这无谓的作文批改时间去潜心钻研教材、教法、学习充电,用更新更科学的理念去指导教学实践,成为学习活动的策动者、指导者、激励者。
第三篇:浅谈中学作文批改
中学生作文批改之我见
孟满侠大桥九年制学校 7421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已经远不能适应新课标作文训练的目的,改进作文批改方法,势在必行。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作文批阅过程中也存在标准不一的情况。那么,作文应该怎么批阅才能做到因材施批呢?并且要把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也穿插到作文批改当中,这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突破。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批改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教学的成败关系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成败。教师通过对学生习作客观、标准、科学的评价,才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然而,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已经远不能适应新课标作文训练的目的,改进作文批改方法,势在必行。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期间发现,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有些同学的作文,不管从措辞造句上还是从作文构思上讲都是上了一个档次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学的作文实在是不敢“恭维”。就连简单的一句话也说不清楚。针对这种情况,作文教学将如何展开成了当前农村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时在日常的作文写作和批阅过程中,老师应该怎样起到指导作用,评语应该怎么下才能有助于学生对作文增强兴趣,提高能力,使他们愿写作文、爱写作文。我想应该在不摒弃传统作文批改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一.传统作文批阅
〈一〉学会指正
作文水平的两极分化是目前农村中学生作文的一个基本现状,大桥中学的这种情况表现的尤为突出,因为这里的地广人稀,人们居住的比较分散,学生上学也很分散,学区的完全小学就有五所,由学区上来的学生作文水平尤其不一,因此要“标新”、“立异”、“出奇制胜”等的高要求只能对好学生而言。所以对作文差的同学要适当的降低要求,并且要采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指出他们的作文缺陷。特别是作文好的同学易产生骄傲心里,每次委婉指出他作文的不足,肯定他的亮点,可以让他认识到自己还没有达到老师要求的水平,还需要提高。这样应该说对他作文的提高有好处的。那么,对于作文水品低以及怕学作文的学生,提出她作文的缺陷更是一个难点,切忌劈头盖脸的一顿狂批,而是想办法让他不再害怕作文,作者简介:孟满侠,本科学历,2009年6月毕业于陇东学院,同年分配到西和县大桥九年制学校任教,从事八年级语文教学。
对她的每一个进步还要特别的进行表扬,也可以倡议的把作文本变成作文兼师生交流簿。在作文评语后面可以另外加一段心理交流的部分。这样对作文差生的鼓励是很有效果的。
〈二〉在作文批阅中巧妙下评语
在给学生作文下评语的时候,一定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作文而言,切忌应用评
语模板,对大家的作文评语都是大同小异,这样会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老师的信任。因此,在下评语时,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可以做以下补充:
(1)抓住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突出的表现,在评语中指出该作文的亮点,本次作文的进步。结合在作文课上当众表扬或范读该学生作文亮点和指出本次作文进步的地方。这样可以慢慢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2)通过在作文上和日常生活中对该生的了解,日常学习过成中表现的不足之处和突出的地方,都可以在作文评语中得到体现,例如写上他最近的表现在那一方面进步了,老师很满意或者在那些事情上做的不好,老师希望他能怎样做就会更完美等话语,同时附上一个“笑脸”或一个“哭脸”。表面上看这个似乎跟作文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在教学生做人,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基础上,无形中充实了学生的作文思想。也使得作文变得轻松愉快。
二.作文批阅上的改进
〈一〉.交换批阅法。批改作文之前,教师规定批改的主要方面和明确作文的批改方法,然后两个平行班级交叉批改或同班级学生交叉批改。这种批改方法能够让学生互相找出各自作文的长处和不足,而且能够扩大学生作文交流范围,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起到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作用。
〈二〉小组批阅法。把学生按照作文水平高低分成小组,将学生作文分发到本组内,两人一小组对第三人的作文进行商讨修改。然后,再当面指出他作文的优缺点,并尝试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由于本大组的成员作文水平相当,所以就避免了读不懂或者没法改的尴尬局面。而却能够与其它同学交流作文思想,这种当面修改要比老师修改下评的效果好的多,可谓受益匪浅。
〈三〉.自我批阅法。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把听到的、看到的事物表现为书面形式的行为,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文章,如果自己再读往往会发现许多不足不妥的地方。
学生自己写的作文如果让其再认识、再修改,找出不足,更能培养他们勤于动脑、勤于修改的良好习惯。同时,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作文水平提高的过程。
〈四〉.互助订正法。每两个作文水平相当的同学结成一个对子。每次作文写完都先让这两个同学相互修改,然后,再相互交换修改意见。再将修改后的作文交上,由老师评判每个同学批改的好坏,指出优缺点,再进行二次批改,力求完美。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实改进作文批阅方法对学生写作上的帮助是比较明显。那么,再附加作文课上对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当作本次作文的典范,来进行公开讲解和评阅。这不但是对作文写的好的学生的鼓励,同时也是对作文较差的学生的启发。相信有了传统作文批改和革新的有机结合,作文教学将会去的较大的发展。
第四篇:中学作文批改浅谈
话说初中作文批改
说起初中作文教学,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感到万分的苦闷。因为都指导半天,讲了很多,口也干了,舌也燥了,可作文交上来一看,不尽人意;批改了半晚,写了很多,腰酸手痛了,一发下去,熟视无睹。这都是我们做语文老师的“难言之隐”。我做学生都十五年了,写作文也十五年了。我做语文老师五年了,批改作文也五年了,学习实践和教学经验告诉我,作文不是老师批改出来的,而是读与写出来的。面对现在学生之多,作文量之大,我一直在思索着如何提高批改作文的效率和效果。终于在百思中如履薄冰般开展了师生共批原则。当然,是在秘密中进行的。我承受很大压力,毕竟这是在挑战传统,在违反所谓的学校规定。想想真是很可笑,明知道自己做的是正确的,可偏偏要偷偷摸摸呢?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评作文,有序地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探索作文教学的一条有益途径。这是我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工作》所感受到得,(有时候自己很是困惑,魏书生老师可以光明正大提倡学生做,而我却要偷偷摸摸呢!)同时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初中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利大于弊,我的实践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让学生批改作文更能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三难:文言文难、鲁迅文章难、作文难。特别是作文教学,老师头痛,学生难受。搞得大家都筋疲力尽,但就是效果不大。而让学生批改其他同学的作文,大部分都会分外仔细,分外认真,包括一个标点也不放过。学生是很乐意参与到这样的事情中去,慢慢的就会在别人的错误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在别人的美文中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增强信心,激起写作的兴趣。
二、让学生批改作文能更快的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老师在指导学生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既要告诉他们修改的方法和步骤,而且还要告诉他们一些写作的方法和要求。学生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在发现别人的错误时就更会关注自己的不足。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会逐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和要领,从而提高修改质量,也最终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正如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第一,教师改文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自行改文;第二,要使学生能自行改文,学生应该辨别自己文章的优缺点;第三,严格要求学生探索修改方法,学生一定能学会修改文章。学生改文水平有多高,作文水平就有多高,一次作文互评训练课,就是对学生写作能力、作文知识等方面的一次大修炼”。所以修改文章的过程,自然就是提高作文水平的过程。
三、让学生批改作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每一单元的作文练习,实际上是一节综合的语文实践课。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不光要对文章的立意、结构和选材进行修改,还要运用学过的语法、修辞等汉语知识对字词、语句、段落、甚至是标点符号进行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无法判断的句子或词语,可查字典或问老师,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互相商讨。这样一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从而,整体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让学生批改作文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法。在促使学生进行批改的过程中,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浓厚兴趣。这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既节约了时间又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合作、探究是新课标的要求,而整个批改的过程就体现了这一点。学生们在批改中共同解决难题,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使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在探究中提高,岂不轻松又妙哉。
总之,传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创新也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关键是我们怎么看,怎么做。开展学生批改作文活动,既是落实语文《新课标》的精神,也是落实“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口号。备注:顺便列上我在本学期指导学生批改作文的具体步骤:
一、提前告知作文题目,让学生做好相关素材准备 二、一节课完成作文书写。
要求:
1、书写认真
2、字数600左右
3、题目新颖
三、各组互改
具体:
1、出示修改要求。包括标点、字词、语句、修辞、立意、结构、素材等方面进行批改。
2、进行评分制,满分100分。
3、讲解相关批改方法和要求。
4、学生批改、老师巡视、检查、指导。
5、收起老师检查、评比、总结。
当然,改革就是在摸索中前进。在整个的计划过程中,有很多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毕竟是一种新的尝试,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也导致很多地方落实的不好。如果以后还有机会,我一定会不断努力改进和完善。
走到茶几边,我认出了外婆的杯子,但是哪一个才是妈妈的杯子呢?突然之间,我觉得,自己真得太不了解父母了。当妈妈为我倒水时,我却不知她的杯子是什么样的;当妈妈为我夹我喜欢吃的菜时,我却没想过他们是爱吃淡一点,还是浓一点。。。2009年到了,意味着过去一年的逝去和新的一年的到来。妈妈为我操劳了一整年,仔细想想,现在的我也应该为她做一点点事了。
于是,我决定先将茶沏好再找杯子。学着爸爸平时沏茶的顺序,我先从茶柜里找出了一罐普洱茶,再往烧水的壶里加入水放在电茶炉上烧,接着,我将爸爸已经掰好的普洱茶片拿了两片放在盖碗里,等了一会,水开了,我小心地将水注入盖碗,将盖盖上,把盖碗里第一遍的茶水滤掉,然后再次注水,盖上盖,焖一会才两手并用地将茶水倒入茶海里,因为第一次自己动手,盖碗的烫手是我所没想到的,手忙脚乱的我弄得茶几上一片片的水渍。重复几次这样的程序后,我先帮外婆倒了一杯茶,因为外婆特别喜欢喝茶。当外婆从厨房走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把茶都给倒好了,这时,外婆才告诉我哪一个是妈妈的杯子。
妈妈起床了,我双手捧着水杯送到她的面前,就像捧着一颗温热的心。妈妈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微笑,她一手接过水杯,伸出另一只手将我拉进了她的怀里,那手轻轻柔柔地在我的头上抚摸着,接着妈妈在我的脸上深深地亲了一口。虽然妈妈经常亲我,但这一刻的亲吻却最让我感到幸福。我抬起头对妈妈说:“妈妈快喝吧,要不茶要凉了。”妈妈仰起了脖子,张着嘴巴,“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看她那甜蜜蜜的样子,仿佛微苦的普洱茶也是蜜一般甜。
我记得在我小学的时侯,就读过一首曹值的七步诗:“煮豆持作梗,辘毂以为汁;秸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那时只知其大意,只知道曹操的长子曹丕继位,他在一些奸臣的影响下,担心他的同胞弟弟曹值篡位,便逼迫曹值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否则处死;结果他的弟弟就在七步之内写出了流传至今的“七步诗”。当时这首诗对曹丕也是一种极大的潮讽。
几个世纪过去了,社会和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应该说人的素质也应有所提高;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是离不开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有人说: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是,兄弟姐妹的团结并不是真对与他人打架斗殴,在生活上,事业上应是不可或缺的照应;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断就难”;可见,团结是一种力量,只有团结才有攻不破的堡垒。
然而,就在生活优越的今天,兄弟姐妹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一点利益而你争我斗,反目成仇,甚而相残;我和我的朋友在聊天时有时聊及这个问题,有人这样评论: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不顾亲情,对兄弟姐妹甚至父母于不顾,那他在这个社会上和任何人都不要谈“情”字,特别是友情。
树大分枝,各自成立家庭后,在生活中一些小事是难免发生的,但要看你怎样去对待,把金钱和利益看的太重,那麽,你就会值亲情于不顾;看淡名利,注重亲情才是做人的底线;争则不足,让则有余,在利益和金钱面前,我们何不礼让一点,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有亲情的人呢?
家和万事兴,团结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团结友爱,和睦共处,为个人的事业、为家庭的生活、为国家的兴盛而看重亲情、友情、爱情;把金钱和利益看淡一些吧!人过留名,雁去留声,希望在几十年之后,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侯,留给后人的不是唾泣,而是美愉。
今天是她父亲的生日,她要回家和父亲一起过生日.我很理解她的想法,更理解她的思念之情.是的,她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了子女的成长与幸福,含辛茹苦,真的的不容易.话说过来,人一辈子真的很不容易.人年老时非常希望能够和子女在一起,即使不能在一起,哪怕一个电话甚至一个短信,父母也已经很知足了.我由于长期在外,很想念爸爸妈妈.想起过去,心里真的很辛酸,父母亲为了我们的成长真的付出了很多,然而他们现在又生活得怎么样呢?想起过去的一幕一幕,我心里很难受!我很希望做做子女的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让父母担忧,这是最基本的我们应当做的事情.谈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部电影《我的兄弟姐妹》,这是一部关于亲情的影片,暂且不管故事的真实性,主要考究它的内涵.主人公齐思甜和哥哥齐忆苦、妹妹奇妙、弟弟齐天生活在一个不富裕却充满温馨和爱的家。然而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他们的母亲旧病复发,咳得吐血了。父亲背她去医院,却出了意外,他们俩都亡故了。次日,另一家人搬进了四个孩子的家。性格刚强的哥哥无法忍受这个新家庭的种种,无奈地带着弟弟妹妹离开了家。他们开始四处奔波,寻找落脚之处。当实在没有能力照顾弟弟妹妹的时候,他把妹妹齐思甜送给一对正要出国的夫妇;把弟弟送给他的舅妈一家;又把小妹妹带到一对老人家中请他们收养。他自己和弟弟妹妹们便各奔东西„„20年后,齐忆苦在北京当上了出租车司机;齐思甜出国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了音乐家;齐天成为东北大学学生;齐妙却当上了舞厅小姐。在北京的音乐会上,思甜蓦然回首的瞬间,音乐霎时凝固了。他们四人拥抱在一起,泪水顺着另一支悠扬的乐曲落下,听众的掌声久久不息„„终于,他们有了一次永久的重逢。
齐思甜的父亲是一个音乐教师,他们一家人都生活在音乐的天堂里,这也为后来思甜成为音乐家打好了基础。父亲说:“人生路上有许多困难的事情,只要有音乐在,你的灵魂便不再寂寞。”这位父亲是伟大的,他乐观开朗,以身作则。尽管他和蔼可亲,但同时又是一个严厉的父亲。有一回,齐忆苦偷邻居家的鸡蛋,是为了满足妹妹小小的心愿。而他却因此挨了父亲的鞭子,还罚他站在雪地里很久。在父亲被分配到别的地方边劳动边教音乐时,他对这“莫须有的罪名”并没有悲愤倒下,而是瞒着家人当搬运工挨家挨户送木材,还干各种各样的粗活。他也没有一丝怨言,还对孩子说:“我没事。”懂事的孩子们也拿起了工具,帮父亲干活。他哼着小调,阳光幸福地洒在他们脸上。
可见,这位父亲是多么伟大,他以他的行动告诉了孩子们音乐的重要性及如何面对生活的苦难。
那么,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后来的四个孩子重逢,使他们欢聚,使他们接受心灵的洗礼?
毋庸置疑,是亲情。
寒冷的冬天,四个孩子依偎在车站。他们在为下一餐饭而担心着。“哥,我饿。”、“哥,我冷。”、“哥,我想回家„„”弟妹们的话刺痛了哥哥。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让你们受委屈。”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如果不是亲情,他又何必活得如此累呢?他又怎能忘记,那一晚,父母临走时对他的嘱咐:“你是哥哥,要照顾好弟弟妹妹。”
生活改变了许多人和事,也改变了他们。但是,亲情是始终不渝的。最小的妹妹齐妙长大后竟成了舞厅小姐!她离开原来的家后,养父母去世得早,加上无人看管,就开始堕落下去了。她在20年后与齐思甜相遇时,大言不惭地对她说她满足于当前腐朽昏暗的生活方式。但是自那以后,她回忆起以前的一点一滴,又不免伤感和懊悔。她发现自己对不起所有爱她的人,她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于是,亲情的归来使她的精神方面的巨人复活了!她的灵魂才得以解放。
亲情给人以新生,亲情又犹如一支镇心剂。
亲情是心中的太阳,照耀着我们;亲情是温柔的春风,抚摸着我们;亲情如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们。
亲情是雪,晶莹剔透;亲情也可以是雷,惊天撼地。
亲情可以是灯,温暖柔和;亲情也可以是微弱的烛光,不亮却很辉煌。不管怎么说,亲情一定是无价的宝藏。
没有了亲情,世界变得荒芜、凄凉;没有了亲情,生命则无法繁衍后代;没有了亲情,生活就单调枯燥;没有了亲情,人间也成了地狱。
亲情是沟通两代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是一条连结两颗心的纽带。“兄弟姐妹原是天上掉下的水花,谁也不认得谁。但落在地下后,结成一体,结成冰,化成水,就永远也分不开了。”
“临行密密封,意恐迟迟归”,是亲情。“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也是亲情。无价的亲情呵,愿我们在你的鼓舞下,驶向美好灿烂的明天。关于亲情的影片..我看这部影片时,心情很沉重,流泪了.我想,不论一个人的出身是多么卑微,只要我们能够记住亲情的鼓舞与期待,只要我们我们去刻苦努力,只要我们在心理上能够战胜自己,那么我们就是生活的强者!
第五篇:作业批改方法研究
学习中心编号: 学习中心名称: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 业 论 文
作业批改方法研究
学生姓名 学 号
类 型 网 络 教 育 专 业 汉语语言学 层 次 专升本 指导教师 日 期
目录
摘要„„„„„„„„„„„„„„„„„„„„„„„„„„„1
一、作业批改中常用的方法„„„„„„„„„„„„„„„„„„„„„1
二、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5
三、进作业批改的几点做法„„„„„„„„„„„„„„„„„„„„„6
四、结论„„„„„„„„„„„„„„„„„„„„„„„„„„„„9
五、文献„„„„„„„„„„„„„„„„„„„„9 致谢„„„„„„„„„„„„„„„„„„„„„„9
作业批改方法研究
摘要
在我国一直在强调实施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并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因而,在素质教育问题的不断深入和实践上,作为教学环节中的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显得已经尤为重要。通过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教师可以从中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在后期的讲课当中可以得到提醒和巩固。再者。教师通过这个环节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以此为根据来调整对于学生的教学情况。学生通过这个环节。可以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且根据教师对自己的指导来修正自己学习的方向。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在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上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下面我就作业批改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方法问题对策
一、作业批改中常用的方法(一)、面批发
即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一部分学生,尤其对班级中尖子生和较差生的试卷、练习或作文等作业,采取当面批改、现场解说的做法,而不以一般性的态度对待他们,也不以界定答案的正误为终极目标。大量的考评实践显示,这样做对于促进学生的正误为终极目标。大量的考评实践显示,这样做对于促进学生的最优发展是相当有效的。特级教师于漪的实践就是这样。她所教的一个学生刚进校时基础很差,每次作文竟然写不上三四百字,且意思纠缠不清,错别字接二连三。针对这一情况,于漪采取了重点面批这一艺术性的批改策略,每一次作文后,她就将这位同学叫来,给他面批。这样经过多次,这个学生的作文便开始有了明显的起色,以至于毕业时也能写出四五千字文理通顺的文章来了。重点面批这一艺术性批改策略对于促进尖子生的学习同样非常必要。因为在前后左右的一片赞扬声中,许多学习一贯拔尖、成绩向来优异的尖子生,容易滋生自满心理,看不清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而当面批改、响锣重敲的做法恰能有效地消除这种隐患。
(二)、互改与自改法
这里的互改,主要是指让同桌同学或前后同学相互交换各自的练习、作文及至试卷,并对对方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而所谓自改,则是让每个学生都来扮演教师的角色,以批判者的眼光来严格地审查和评估自己作业的正误与优劣。实践显示,这两种艺术性的作业批改策略,亦有其独特的优化教学的功能。每个学生的批改材料只有一份,加上他们的负责精神,又往往能在一定意义上进行比教师更为细致的批改。他们常常会就作业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乃至符号提出质疑、反复琢磨。又如学生学习中常有的马虎大意、缺乏自我检测习惯的问题,亦为不少教师所烦恼。而自改法的经常运用,往往有益于学生这种习惯的形成。当然,互改和自改这一策略的实施也不是无条件的。它要求教师在实施时须注意学生的优差搭配问题,尤其要防止两个差生搭挡互改作业的情况;同时还要重视批改方法的指导和传授,以使学生真正有效地投入作业的互改和自改过程。(三)、二次计分法
在评价学生作业的问题上,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教师经过一番审阅和批改,然后给予一次性的成绩,或者再配以结论性的评语,工作便算完结。因此,实践中常常出现教师批改作业一丝不苟,撰写评语认认真真,而学生对作业成绩尤其是书面评语只是一看了之,甚至看也不看,根本不按评语去思考和改正,以至于陷入作业屡做,错误屡犯,学习进步缓慢这样的不良循环。
二次计分摒弃以往那种一次性评分的做法,而由教师对学生的试卷、练习及作业先打一个基本成绩,并配以切中要害、恰如其分的评语;然后将作业发还学生,要求他们对照评语,深刻反思自己的作业过程,认真修改已做的有关作业;如果达到要求,便追加成绩,否则便不给加分。事实表明,二次计分这种艺术性策略的实施,一方面能有效地纠正学生对评语只看不行动的不良态度,调动他们及时修改自己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逐渐养成仔细检测作业过程、自觉优化作业思路等良好习惯。(四)、分层批语法
即将惯常的一次性批语改为分步进行的两次性评价。第一步为原则性评价——概括地指出作业中存在的有关缺陷,要求学生以此为线索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界定自己作业中具体问题的所在;第二步为具体性批语——在学生思有所得但不充分、不准确或百思不得其解后,给他们以具体细致的问题指点和方法咨询,引导他们将自己先前的想法与教师所供的“答案”做一番比较,看看哪些问题自己想到了且较深刻,哪些问题没有想到或想得不够周到。分层批语的侧重点,在于确保作业评语的思考性,它给学生以充分思考的机会,并一步一步地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达到既修正当前作业又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从而是一种良好的作业批改艺术。不过,教师在实施这种艺术性批改策略时,一应注意适量,因为每次作业都搞分层批语,实际上是为时间条件所不允许的;二可灵活机动,既可以以“教师批语,发还作业→学生思考并写出思考结果→收回作业,教师再批语”这样的程度进行,有时也可以“在学生作业本中不相连的两页上,同时写下两步批语”这样一次性的处理方式来实施。(五)、“下水作业”法
教师在上课前,把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自己先做一遍,像语文教师“下水作文”一样,我们叫它“下水作业”。通过“下水作业”,教师为学生做出一个示范,同时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故意做错,给学生提供一个错例。
对于多解的问题,列出几种解法,以便给学生以启示。上课后利用复习提问的时间组织学生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由于学生从长期被教师评价、变成评价教师的作业,积极性很高,批改得十分认真,在逐题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时,学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反思性的思考与评价,弄清了正确答案,理清了思路,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从教师的“错误”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的错误,批改教师“下水作业”的过程,就是学生反思和提高评价能力的过程。
批完教师的“下水作业”后,教师让学生按如下提纲检查自己的作业:
第一,作业做得对不对?有没有教师“下水作业”中相类似的错误?哪些做对了?在题后打上“√”。哪些做错了?在错的位置下面画出记号,以便进一步思考错误发生的原因及订正的办法。
第二,做对了,看一看解答思路是否清晰?解答步骤是否完整?有没有不该遗漏的过程遗漏了?解答方法是否简明?语言是否准确、流畅?该简便运算的简算了没有?
第三,作业的书写格式是否合乎要求?文字、数码、符号、算式书写是否工整、正确?
学生检查自己作业的过程,又是一次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六)、“典型作业”法
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天做“下水作业”,让学生去批发。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批发学习委员、小组长或某个学生的作业,作为“典型作业”,以代替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批“典型作业”的教育示范作用与批教师的“下水作业”大致相同,在批改学生“典型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反思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评价能力的训练。
选谁的作业做“典型作业”,大有学问。教师如果组织得好,运用得巧妙、得法,谁的作业能被出示作为“典型作业”,谁就有一种自豪感。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差生身上,常常会成为差生转变的一个契机,使差生在集体面前获得成功,这种成功可在差生内心激起“愉快效应”,那种差生过去很少体验到的成功快感,激发了他们好学的兴趣。不少差生就是在出示“典型作业”之后,发生突变的。(七)、小组批改法
课堂作业批改小组通常以4 人为宜,即前后桌组合。作业批改时,教师提出批改要求;由组长主持,先以某一人的作业做“示范作业”,大家逐题研究,集体批改。这一过程是明确正确答案,集体进行反思的过程,批完“示范作业”,然后逐个自批、互查。
小组批改这种形式的主要好处有:
第一,由于每个学生的作业,都呈现在小组全体同学面前,集体的赞扬与鼓励,批评与帮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空前高涨,作业水平明显提高。
第二,小组批改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传播信息的动态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彼此之间的横向交流,又有与教师之间的纵向交流,这种信息交流,可以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多向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第三,作业批改方式的改革,推动了教学民主,学生在问题面前善于动脑,敢于发表意见,在不同观点面前,善于追根究底,敢于据理力争。
在进行小组批改时,由谁来当小组长?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采用“轮流执政”的 办法比较好。“轮流执政”当作业批改小组长,为每一个人,包括差生在内,提供了一个“领导”他人的机会。要强、好胜,希望在群体中表现自己,是学生、包括差生在内的共同心理。快要轮到差生当小组长时,他这时对自己的作业特别认真,有不会的地方,主动请教其他同学或问老师、家长,直到完全做对,彻底弄懂为止。教师在差生轮到当组长时,要多留心以鼓励与指导,不要挫伤他们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自信心。
对于学生家庭作业和部分课堂作业可采用小组轮改的方法,即让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当批改组长。批改时,由组长担任“小老师”,并以组长的作业为“标准”,组员们共同研究题目的答案。确定正确答案后,由组长完成批改工作并及时向教师汇报批改情况。应该强调,千万不要因为差生学习成绩差而让他失去当组长的机会,因为采取“小组轮改”的方法可以激励差生学习,使他们学习更加主动,做作业特别认真。在差生当组长期间,教师要给他们鼓励和帮助,尽量为他们“开小灶”。(八)、集体评改法
前面提到教师利用学生举手掌握的信息不全面、不真实,教师如有意识地将一些题目改为判断题或选择题,并要求学生准备标有“√”和“×”以及标有选择题答案序号的“T”形纸牌,并让学生通过举纸牌来回答判断题和选择题,其效果会好得多。在这些题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将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和分析,此法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提高辨析能力。
综上所述,灵活地运用批改作业的方法,能及时地、真实地获取信息反馈,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能使教师有足够时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教得轻松,学生也能减轻课业负担,学得愉快。
根据作业的难易,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组织开放式的集体批改,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这种批改方式特别适合于那些使全班学生都感到难度较大、容易发生错误或易于混淆的作业;通过开放式批改,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这时“群体效应”所造成的智力激荡特别明显,学生的激情和才智常在这时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使学生的辨别能力、雄辩能力都可得到较大的发展。在学生之间展开争辩时,教师最好采取“旁观者”的态度,让争论双方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应允许并鼓励学生指出对方思维上的缺陷和漏洞。
二、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一)、反馈时间过长
农村小学师资配备相对比较薄弱,很多教师都是身兼两个或者更多的学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如果对每个学科的作者都实行全批全改,就容易出现作业积压,批改滞后的现象,很多时候,作业批复的时间短则两到三天,长则一周。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学生拿到作业的时候,对作业已经有所生疏,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做对的地方也不能得到及时的强化。这种情况下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批改作业所应起到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二)、反馈信息量过小
农村学校的教师很多时候不仅肩负着教学的任务,还要照顾学生的生活,这就造成教师的负担过重。所谓的“全批全改”也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标出是正确还是错误。至于对错的原因往往兼顾不到。这就造成学生拿到作业以后只能知道对错。却不知道其所以然,如此反馈,信息量过小,作业利用价值不大。(三)、校正措施不力
学生交上去的作业往往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交上作业。而作业返回来的时间却是距离上次交作业的时候已经隔了一段时间。而反馈回来的作业其批改的消息也很少,往往只有简单的对或者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负担重的课业及其时间间隔较长。那么学生在作业当中犯下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这样就把问题带到了下一次的学习当中去,这样就根本形不成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四)、作业形同虚设
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从而给学生安排一些已经订正过的题,更有甚者就是抄写例题,这对学生来说,只是进行了“知识的搬运”。不能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作业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反而成了他们的负担。(五)、作业效率低
正因为传统的家庭作业的无趣、统一,直接导致了它的低效甚至是无效。一些学生的字词抄写,越往后抄错误率越高,日记、作文为了达到教师要求的字数,许多学生绞尽脑汁东拼西凑。写出的文章如破衣服上打补丁。东一截西一段,不知所云。这样的作业除了加重学生的负担之外,对学生的学习无任何促进作用。
三、改进作业批改的几点做法
鉴于上述问题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批改方法。(一)、精批细改
作业收上来后,教师不应急于盲目批改,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将作业分成成绩好、中、差三类作业各8-10本,对这三类作业进行批改,掌握各个层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选出比较典型的问题,以便于进行分类指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方法能有效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时间钻研教材,改进教法。(二)、自我批改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作业的批改过程,教师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原则。比如做完作业之后。教师可以公布答案和解题的全部过程,也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对照着不同的解题方法来给自己判断。如若还有不同解题方法的出现。那么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和自己一起来探讨以此来调动学生自我批改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们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分组批改
也就是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作业批改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讨论。得出各种解题的做法和答案;教师在综合各个小组的结果后再公布标准答案:最后各个组员再进行流水批改。这样学生在批改中能够吸取别的同学好的解题方法,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防重蹈覆辙。还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互帮互学的学习风气,活跃课堂气氛。(四)、当堂当面批改
当堂当面批改作业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纠正反馈校正慢、学生掌握知识不及时、做题时间长的习惯,提高了批改作业的效率。针对于运用这种形式,教师要注意的是因人而异,对于作业做得好的学生要当面表扬。给予鼓励:对于作业做得不好的学生要帮助其分析错误原因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
四、结语
以上几种批改作业的方法,教师可以交错选用能够大大提高作业的评改效率,起到作业教学应有的作用。另外要做好批改登记记录,发现典型,找出教学中的问题,以便做好讲评指导。如对作业中出现的新颖、独特、简洁的解法,给予介绍推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挑战意识教师要定期向学生进行作业情况的指导教育。指出问题,指导方法,提出要求,并公布阶段的作业成绩,列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密切配合家长,充分发挥家长的协助作用。让家长督促孩子做好作业,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五、参考文献
[1]霍俊芳,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实践讲堂,六、致谢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周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周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周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