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初三语文一模作文题汇总
2012初三语文一模作文题
朝阳一模作文:《又是一次......》new!
东城一模作文:《--------,给了我--------》new!
海淀一模作文:《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的意思是“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生活中,伴随着复习旧知识的过程,我们会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也可能产生新的认识;伴随着对以往经历的回忆或对历史经验的反思,我们会加深对情感的体会,对事理的认知、对社会的认识。请你以“温故知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西城一模作文:《摆渡》
摆渡过河,从此岸到彼岸,需要用船。那么,从失败的彼岸到成功的彼岸,从痛苦的此岸到欢乐的彼岸,从幼稚的此岸到成熟的彼岸,从初识的彼岸到相知的彼岸----需要用什么样的“船”来摆渡呢?请以“摆渡”为题,写一篇文章。
房山一模作文:《人生的......法》
数学中有加减乘除,人生中同样有四则运算,你是怎样对待人生中的加减乘除的,请以“人生的......法”为题,写一篇作文。
石景山一模作文:《让......成为习惯》
延庆一模作文:北京精神概括为四个关键词: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词语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顺义一模作文:《咀嚼......》
密云一模作文:《追求》
第二篇:一模作文题
昌平
21.我们司空见惯的,是惰性带来的慢条斯理,是空空等待后的一声叹息。而一旦让自己开始奔跑起来,那其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人生;因为只有奔跑的人生,才能创造出生命中的最奇妙的风景。
请以“让自己奔跑起来”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自选文体(诗....
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朝阳24.题目:___的爱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崇文23.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不是没有题二
闪光的珍珠
我们踏上了原野的小路,看见小树上有许多新芽吐出,虽然是匆匆而过,却总愿回头,再看看每颗小树,一颗新芽,就是一颗闪光的珍珠。
我们常常到海岸上漫步,看见海上奔腾的波峰浪谷,虽然是漫步而过,却总愿唱着向大海祝福,一声祝愿,就是一颗闪光的珍珠。
我们刚踏入人生的旅途,常担忧纯真的心会感到孤独,虽然是路途遥遥,却总会有朋友和我会晤,一颗童心,就是一颗闪光的珍珠。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闪光的珍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如果选择题一,请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
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⑶不少于600字。
⑷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班级名或师生名。
东城21.题目:好想,好想……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房山21.题目:有一种美丽叫
要求:
⑴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⑶不少于600字
⑷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丰台2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题一:以“路就在脚下”为题写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不少于600字。题二:以“明天会更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门头沟22.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选择一个完成一篇作文。
文题一:“在充满的日子里
要求:
1、将上面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2、不少于600字。
文题二:在熙熙攘攘的十字路口,你也许目睹了感人肺腑的一幕,也许经历过发人深省的故事……在错综复杂的人生路口,平庸的人,往往犹豫不决,随波逐流,错过芬芳花季;明智的人,常常坚定不移,执着一念,把握青春年华……
每个路口都有故事,都有思考,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请以“路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以外,其他文体不限。
(2)篇幅不少于600字。
(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平谷24.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力量的支撑。生活中,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一句话、一道风景、一段经历……都会给我们以前行的力量。
请你以“给了我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中不要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4、字数不少于600字。
石景山22.题目:《依靠自己》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
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通州23.请以《面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所在的学校名、师生名。
西城23.题目:支点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支点”的解释:①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绕着转动的固定点。②指事物的中心或关键。
围绕你生活中“支点是什么”的问题想一想,写出你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或者谈谈你对“支点”的看法。
要求:
(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字数在600—1000字之间。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宣武22.题目:(l)我们(2)你们(3)他们(4)她们
要求:(l)从以上题目中选择一个抄写在答题卡上,作为你的题目。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字以上。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延庆23.题目:传递
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作为你的作文题目;
2.文体自定,但不能写诗歌;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
大兴23.又是飘香时
无论经过多少年,往日的回忆依旧炽热,旷野的风吹过窗棂,仿佛又闻到了那醉人的清香……
要求:从你熟知的花草中,任选一种填入所给标题的空白处。以上述楷体字为开头第一段,续写一篇600~1000字的作文。作文中不能出现本区学校的真实名称和教师、学生的真实姓名,如不可避免,请用化名。
22.题目:以礼待人生活更美好
要求:
(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
第三篇:2016年大连市一模语文作文题
2016年大连市一模语文作文题(喜欢与工作)审题与作文解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 “如果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 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题目解读一】
大连的一模题,我以为把握住了高考作文的大势。任务型作文是2015年在语文高考题中刚刚出现的新题型。我以为2016年还是会继续考这种题型的。考试中心的专家和各地的高考作文研究者对此也发表了许多文章进行研究讨论。广州一模作文题引起广泛的讨论就是明证。给我的印象好像东北地区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于任务型作文的审题,我以为阅读完题目之后,首先应该研究“写作任务”,写作任务是考生必须完成的,它也是审题立意的方向和着力点。
此题的任务是什么?
1.“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
这是“对象任务”,要求在这三人中选择一个你更欣赏的。“更”是说三个人都值得欣赏,优中选优,选择一个;“更”字更表明了写作方法,与后边的“权衡”是一个意思,即“在多维度比较中说理论证”,它表明的是思维任务。
2.“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这个要求就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否则就是跑题。
那么材料的内容是什么?概括材料的内容其实就是“求同”,即三则材料都在说什么问题。此题的材料内容就是喜欢什么工作。
材料的含意就是材料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或者说哲理或道理。
由于有三则材料,首先你必须一一分析出三则材料的含意,不准确分析出三则材料的含意,你就无法进行“权衡”,你就无法回答“你更欣赏谁”。含意是你更欣赏谁的理由。分析材料的含意是审题立意的难点之一。
先看看第一则材料:
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苏珊出身音乐世家喜欢音乐,可是目前没有从事音乐工作;苏珊是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她很成功;从事音乐工作不可能了,做好手头的工作。
注意材料中的“但”字,转折句,显然是强调后面的内容:做好正在从事的工作。(不喜欢的工作也可以且必须做好。)
材料二:
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
放弃了不喜欢的工作,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喜欢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干好。
材料三:
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3.“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这是思维驱动或说是思维任务。
思考是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审题要思考,含意是什么要思考,选择要思考,权衡也要思考。在表达中体现自己的独特的思考。
权衡就是比较,比较就是对比类比,求同求异。比较就是思辨。这是指令了你必须使用的写作方法一一比较思维。
选择就是在分析材料含意的基础上,选出“更欣赏谁”,这就是明确立意。作文命题意图就是“你更欣赏谁”,为什么?
所以此题实际上规定了你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比较思维+因果思维。
4.这样的任务型作文难点就在于寻找比较点。
苏珊认为不喜欢的工作也应该且必须做好,那么是一种责任,有了责任感就会自觉地做好工作;荆青认为喜欢的工作才能做好,那是一种兴趣,又喜欢又有兴趣,那是一种幸福;王杰认为喜欢并感恩每一份工作,因为它都给我们带来了财富,丰富了我们人生的阅历,使得我们能更好地做好眼下的工作。
【题目解读二】
试题形式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形式上与2015年课标卷有诸多相似之处。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一定要注意所给任务。因为你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试题要求的写作任务。
高考作文试题的“任务”一般在宋体字部分,也就是在下面这段话中:
上述材料中,你更认同哪个人的观点?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首先明确任务是什么。
明确而直接的任务(因为用的是问句)就是——你更认同哪个人的观点?(注意,试题版本不一,有的试题问的是“这三个人中,你更欣赏谁?”,审题时存在着一定差异,请自行体会,此处不做过多分析)。
还有一个看上去“不严格、不清晰”的任务(用的是陈述句,所以更没有人在意了)——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其次要弄清任务的含义。
无论是认同还是欣赏,在作文中必须明确回答你选择的是“哪个人”或者“谁”。
“综合”这个词也是15年课标卷作文题中新出现的要求,以往的高考作文题都是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注意两个词语的差别:“综合”是指你一定要把材料中的不同内容(主要是三个人的不同看法)放在一起进行处理,而“不要脱离”意味着所写作文内容只要与材料的内容或含义有关就可以。
所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要求更为严格,不要在高考写作中再玩金蝉脱壳的把戏了——从作文材料中引申出一个话题或者道理,然后天马行空地行文。
此外,如果你有能力的话,要在作文中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文字中能够清晰展现的就是“权衡和选择”,至于“思考”,只要你写了这篇作文就思考了嘛。“选择”实际上在回答第一个任务“你认同/你更„„”时就可以算是做到了这一点。“权衡”,我想这是作文中需要重点表现的,要把三个人的看法进行比较,指出差异。
下面开始进入分析作文材料阶段
很清晰,材料中有三个:苏珊、荆青和王杰,每个各说了一句话。重点应该在这三句话里(因为这三句话之外的内容也是重要的)。
分析材料时,不要急于提取观点,要尽可能保持材料所给文字原样;观察句间关系,再进行压缩、提纯。
苏珊:如果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句间关系为“如果„„,但„„,我只能„„”
提炼后,苏珊表达的是“我没法选择音乐,只能做好现在的工作”。
注意“苏珊”前面的定语,“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与苏珊的话语相互参照,可知音乐应该是她从小喜欢、爱好、追求„„的东西。
所以苏珊是“为了工作舍弃了爱好”
荆青: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
句间关系为“因为„„,才„„”(这好像不是关联词,好吧,我们都知道实际上是因果关系)
提炼后,荆青表达的是“我放弃了不喜欢的职位,设计出了很多很好的样板间。”
荆青前面的定语十分重要,“自小喜欢建筑艺术”,这说明“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是荆青喜欢的事情,或者说是荆青的爱好所在、兴趣所在„„
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句间关系应该是因果,但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想表达的就是“喜欢、感恩做过„„工作”。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他们三人多是在表达对工作(职位„„)和自己的(爱好、兴趣„„)之间的关系认识。
第四篇:2011中考语文一模作文题
2011年中考一模作文题汇总
(延庆)24.题目:我,我们
要求:1.文体自定,但不能写诗歌;
2.不少于600字;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
(西城)23.请以“赏”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通州)23.“给力”一词自古有之,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2010年世界杯期间,“给力”开始成为网络热门词汇,一般理解为精彩、刺激、震撼等意思,类似于“很好”、“牛”、“很带劲”、“酷”、“棒”、“很有意思”等。2010年11月10日,“给力”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标题中,引发舆论强震。201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又推波助澜,“给力”的意思更加丰富。
根据你的理解,以“给力”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石景山)23.题目:
就在眼前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平谷)23.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东西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不经意的感动。
请你以“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要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密云)23.题目:我读懂了你 要求:
(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
(门头沟)23.温馨如一丝春风,带来暖意;温馨似一缕阳光,照亮心田;温馨像一泓清泉,滋润心灵……请以“温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字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怀柔)25.“和谐”是幸福的源泉,是个人和集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家庭和谐给人以幸福和激励,班级和谐谐给人以欢乐和鼓舞,师生和谐给人以智慧和启迪,朋友和谐给人以力量和勇气„„请以“和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房山)23.“雨露滋润禾苗壮”,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滋养,你的生命之树也离不开“雨露”的滋养,你的“雨露”也会让其他花朵绽放。请你以“雨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⑶字数在600—1000之间。
⑷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大兴)23. 不畏艰险地攀登,才能到达无限风光的险峰;积极进取地攀登,才能完成更上层楼的夙愿;持之以恒地攀登,才能实现远大宏伟的理想„„请以“攀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昌平)23.题目:留在心底的风景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丰台)23.题目:我们一起走过
要求:⑴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⑶字数在600—1000之间。
⑷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顺义)请以“风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第五篇:2019年静安区初三语文一模
静安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荡胸生层云。《望岳》 2.,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3.回看射雕处。《观猎》 4.,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5.峰回路转,醉翁亭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诗中“星汉”的意思是。(2分)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前四句写大海全景以及碣石山与海岛相对峙的样子。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不符合秋天的景物特征。C.“日月之行”四句体现了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襟。D.“幸甚至哉”感叹北征乌桓能得胜而归是很幸运的。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8.课文《岳阳楼记》选自,是(人名)受滕子京嘱托为纪念 而写。(3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0.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描写岳阳楼忽晴忽雨的景色,是为了烘托等楼者的心情。B.段中写景照应了上文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句话。C.两段所写“览物之情”分别侧重于迁客之悲和骚人之喜。D.登楼者的表现,即下文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宗道为人刚直,疾恶少容①,遇事敢言,不为小谨②。为谕德③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④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⑤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⑥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注释]①少容:不肯容忍。②小谨:谨小慎微。③谕德:教育太子的官。④亟:紧急。⑤即:如果。⑥第:只管。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1)使者及门()(2)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1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果皇上怪罪你迟到,用什么话来回答呢?
B.如果皇上怪罪公子迟到,为什么认为你是对的呢? C.如果皇上怪罪公子迟到,凭什么替你应对呢? D.如果皇上怪罪你迟到,怎么回答才是对的呢?
13.上文记叙了鲁宗道 的事,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个 的人。(5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年画:中国人特有的民间艺术
①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大多在新年时张贴,用于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喜庆吉祥之意。在中国,一提起过年,几乎每个人心中都会出现一幅色泽鲜艳、喜气洋洋的年画,期中承载了太多中国人关于年的美好记忆。
②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 “画帖”,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才由此定名。
③各地对年画的称谓也各式各样,北京叫“画片”、“卫画”,苏州叫“画张”,浙江叫“花纸”,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不一而足。今天,各地对年画逐渐约定俗成地简称为“年画”。
④年画体裁(或形式)有门画(独幅和对开)四屏条和横竖的单开独幅等。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年画内容有金鸡、春牛、胖娃娃、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chōng jǐng,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年画多数作为门画张贴之用,夹杂着“神袛护宅”的观念,如“神荼郁垒”“天官”“秦琼敬德“等。
⑤年画最早是以门神的形式出现的,其起源可以上溯到汉代甚至秦代,然而年画的真正形式是在宋代。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是南宋刻印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宋代年画的主要题材有门神、门画、灶王、钟馗、桃符、春牌等,一年一换,百姓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辟邪除灾,迎祥纳福。明代人们对驱魔逐鬼的门神的信仰渐渐淡化,而以盼望五谷丰收、百福临门、子孙昌盛、长生不老的思想为主。因而,寓意吉庆祥瑞的年画也得以发展。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民国初年,开始出现阴阳合历的月份牌年画。建国后,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⑥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年节五彩缤纷的点缀,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年画又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这些个性因素,不仅从题材内容,而且从各个年画产地习惯的体裁、用色、线条及版式里,都能一眼识别出来。可以说,年画这种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民间文化内涵。
⑦近年来,传统年画似有逐渐淡出我们视野的趋势,但其承载的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内涵不会消失,即便它不再彰显,也仍然会融入我们的血液里、灵魂中…… 14.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chōng jǐng 15.文章第②-⑥段具体介绍了年画的、特点、和。(6分)16.下列文字最适合放回文中的第几段?为什么?请具体说明理由。(5分)
据史料记载和考证,我们熟知的三大年画之乡——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的年画均为明代开始兴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依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年画都是作为门画在中国人过年时张贴的。B.我国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是南宋刻印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C.我国年画起源于汉代,正式形成于宋代,发展于明代,盛行于清代。D.各地年画都有鲜明的文化个性,但都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18.近年来,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下,传统年画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像右图这样的新型年画,正越来越受年轻人喜爱。它既是年画,又是漆画;既有年画的传统风格,又有漆画的金属质感。请结合文章内容和图片说明,具体分析右图是怎样体现年画传统风格的?(4分)
【图片说明】这幅年画的主要色调是红色,画面正中是一口铜火锅,人们围在锅边载歌载舞,把丰收的麦穗源源不断地投入锅中。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
花生失窃记
①晴朗的午后,正在阳台上看书,如一丝飞絮飘过,儿时的一件往事忽然浮现出来。
②那时,我家住在城乡结合部的一幢旧砖楼里,是个二楼朝东只有12平米的小房子,东窗之外,一墙之隔就是个名曰“关虎屯”的村子。顾名思义,该村的民风想必剽悍难训,你想啊,连老虎都敢关的人还怕什么?但好在有墙,我们可以对他们“敬而远之”。
③一个夏日的早上,妈妈在东窗台晒了满满一簸箕花生。下午收,却发现只剩一半了,傍晚,我们正百思不得其解,“砰砰砰”,一阵敲门声响起。
④门打开,只见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一手拎着麻袋,一手死死攥着个首如飞蓬的黝黑男孩。那少年低着头,眼睛不停地往四下里搜索,被拽着的手扭来扭去,随时准备挣脱抓着他的铁腕,落荒而逃。进门坐定后,少年偷偷地抬起头,迅速地瞥了一眼我们那狭小简陋的家,似乎能看到他黑黑的脸庞上掠过一片红云。面对一脸诧异的我们,老头申明来意:他是隔壁关虎屯的农民,他的儿子和另一个小子偷了我们的花生,等他发现时,花生已经被他们吃掉了不少,他特意领着不肖子来赔礼道歉,好让他记住:有些事不能做,就是不能做!
⑤说实话,眼前这一幕着实令我们吃惊,原本我们也猜到花生是被人偷了,而且多半是关虎屯的人,但鉴于他们一向的“恶名”,根本没指望这点花生还能失而复得,只是在检讨自己的失误,没想到竟有人登门谢罪,老头在我们眼里变得和蔼可亲起来,而少年也不过稍稍有点顽劣罢了。后来,两家大人又说了些什么,我已经记不大清了,只记得,一方急着道歉,还要打孩子。另一方则忙着劝:孩子还小,不懂事,教育教育就行了,千万别打孩子!
⑥而我好奇的是,他们究竟是怎么偷走花生的。在我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之间有高墙之隔,站在墙上又够不着我家窗台。偷花生变成了一种挑战:它既考验你的胆量,又衡量你的智慧。在老头唠唠叨叨的叙述中,我试着还原这一过程。
⑦夏日午间,四周一片寂静,人们午睡正酣,枝头的树叶也一动不动地耷拉着脑袋。只有南窗下的泥地里,几只觅食的母鸡在东啄啄西叨叨,时不时的“咕咕咕”地炫耀着她们的发现,偶尔还有几声蝉鸣撕扯着灼热而慵懒的空气。
⑧这时,一只竹竿偷偷伸来,试探性地碰了几下簸箕。见无人察觉,才奋力捅,“啪啦”一声,几乎一半的花生翻出去,一头栽进一只大张着口的袋子里。有几颗花生眼看要掉在地上,随着一个漂亮的滑步和一声快活的口哨,他们平安地和朋友们会合了。袋口有一双兴奋得发亮的眼睛向他们靠近,“好,都装好了!俺马上回来。”竹竿立刻轻轻巧巧地消失在墙的另一侧。
⑨在牙齿的配合下,袋口被干净利落地快速扎好。这时的袋子,像一夜之间身怀六甲的人,大腹便便却还要承载主人想飞的愿望。“接住!”负重的袋子像早期跳高运动员,一个俯卧式贴着墙头飞了过去,姿势虽不雅观,效果倒还不错。
⑩墙那边只听“好咧”,紧接着“扑通”一声!张开怀抱迎接战利品的“海盗”,没料到,这袋劫掠来的花生竞“重如泰山”。一个立足未稳,一屁股坐在地上。这时,墙这边的少年已经施展飞檐走壁的功夫,翻过了这座我们心中的“天然屏障”,一把拉起自己的同伴,带着他们的“战利品”,一溜烟跑了个无影无踪。⑾一阵夹着干草香的热风轻轻吹过,一切又回复到夏日午后的安静和慵懒之中。
⑿“俺俩本来是打赌嘞,看谁能翻过这道墙。谁知道,看见簸箕里的花生,俺就馋了……后来,俺想着城里人有钱,不吃白不吃。再后来……再后来……没想到你们……对不起,俺错了!俺以后再也不偷东西了……”我还在发呆,少年已经结结巴巴地向我们道歉了。
⒀多年后想起此事,少年红着脸道歉的模样,似乎仍在眼前,我忽然明白,当年这件事无论对他,还是对我,都是人生重要的一课。.......19.下列对第②段传递的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交代了儿时“我”家特殊的居住环境和简陋的生活条件。B.写“关虎屯”民风剽悍,与下文老头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C.两次出现的“墙”既指实际的墙,也指我们之间心灵的墙。D.无论城里还是乡下,人们在城乡结合部的生活都充满挑战。
20.第④段中的画线句“似乎能看到他黑黑的脸庞上掠过一片红云”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4分)
21.第⑤段画线句“眼前这一幕,着实令我们吃惊”中的“这一幕”指的是,而它“着实令我们吃惊”的原因是。(4分)22.联系上下文,第⑿段在文中的作用是(1);(2)。(6分)23.对“人生重要的一课”所阐释的道理,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无论何时,都要坚守做人的底线。B.对待他人不能心存成见、先入为主。C.发自内心的善意能改变这个世界。D.沟通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和隔阂。E.勇于承认错误,才能获得理解和支持。
三、综合运用(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0分)
【材料一】最近,一档“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节目《见字如面》引起学校师生的极大关注,该节目形式极简,一人,一桌,一信而已。但在众多喧闹cáo zá的节目中,它却以最朴素的真诚的方式直抵人心。书信兼具个人情感和时代印记,富有独特的mèi lì。节目将一封封感人的书信从历史深处打捞出来,让我们再次发现汉字之美、思想之美,情感之美,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与家国情怀。
【材料二】“见字如面”,意思是见到字就如见到本人,所谓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从前的书信是这样,优秀的书法作品同样知此。观赏它们时,就如面对一个个有着鲜明个性的人。他们有的棱角分明、中规中矩(A),有的如行云流水,舒展飘逸(B),有的狂放恣肆、洒脱不羁(C)。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见手如面”。24.请根据材料一中的拼音,将词语写在答卷的田字格内。(4分)
25.书法课上,老师设计了“见字如面”的主题活动。请你从下面三幅名家书法作品中任选两幅,看看它们分别和材料二的哪组画线词语相对应。(填字母编号)(2分)
(一)(二)
(三)26.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也曾接触过一些与书信有关的经典诗文。请根据你的积累,从下面三题中任选两题完成。(4分)(1)复恐匆匆说不尽。(张籍《秋思》)
(2)这学期学校里掀起了读书热潮,一些同学觉得自己读书过目不忘,便贪多求快。老师针对这种情况,引导大家读一读 朝的(人名)写给他弟弟的一封家书,思考其中“读书以过目成通为能,最是不济事”这句话的深意。
(3)想象你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许久都没有家人的消息。就在此时,你收到了一封家人的来信,你的心头不由得涌现出杜甫的名句:“,”。
四、写作(60分)
27.题目: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每空3分,凡错、漏、删、改1字扣1分)1.决眦入归鸟 2.晨兴理荒秽 3.千里暮云平4.谈笑有鸿儒 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4分)6.银河(2分)7.C(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8.《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 重修岳阳楼(3分)
9.(有)举起酒杯,面对清风,而喜气洋洋的感觉。(3分)10.B(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
11.(1)到,到达(2)全部,详细地(4分)12.A(3分)
13.因饮酒误了皇帝召见,却能以实情相告(3分)诚实正直(2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20分)14.憧憬(2分)
15.称呼变化 历史发展 文化内涵(6分)
16.第⑤段。该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三大年画之乡均为明代兴起为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寓意吉庆祥瑞的年画在明代得以发展,与第⑤段说明年画历史发展的相关内容吻合。(5分)17.D(3分)
18.答题时结合文章内容和图片说明,从该年画的色彩、线条、内容以及寓意等方面分析即可。(4分)
示例:这幅年画的主色调以红色为主,色彩鲜明喜庆,线条单纯流畅,描绘了人们围在红彤彤的炉火边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场面,寄寓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些都符合传统年画的风格。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0分)19.D(2分)
20.比喻 生动地写出少年因看到“我”家简陋的条件而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内疚脸红的样子。(4分)
21.父亲带着偷了花生的儿子主动登门道歉。(2分)这完全出乎我们对关虎屯人一向剽悍难驯、胆大妄为的固有认知。(2分)
22.(1)通过对少年的语言描写,写出他对我们的歉意,补充交代了他偷花生的缘由(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带着点游戏和恶作剧的性质),表现少年天真顽皮又不失淳朴的性格,与我们先前对关虎屯人的恶劣印象形成鲜明反差,(2)也与上文对少年偷花生的充满童趣的描写形成照应。(6分)23.C E(4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24.嘈杂 魅力(4分,错一字扣1分,另书写酌情给分0~2分)25.(一)C
(二)A
(三)B(2分,三幅中任选两幅)
26.(1)行人临发又开封(2)清 郑燮(郑板桥)(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分,3题中任选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