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题和确定中心
(一)审题和确定中心
要写好作文,审题是至关重要的。审题清楚,作文内容紧扣题目,作文与题目浑然一体;相反,如果审题不清,题目对作文类型、内容、材料范围等方面的要求没有想清楚,就匆忙下笔,作文就会离题,甚至文不对题。离了题的作文,即使写得内容丰富、文句优美,也不能算好文章。
作文的中心是一篇作文的灵魂,是作者作文的目的。写一篇作文,作者总有一个意图,在这篇作文中你要表扬谁或批评谁;赞扬什么或者反对什么;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应当心中很明确。作文的中心明确,作文的选材就有了依据,作文时选词、造句、详略安排都要有利于表达中心。相反,如果中心不明确,随想随写,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东拉西扯,读者不知道你在写什么。这样的的作文反映了作者对所写的材料缺乏认识能力,当然也不可能写好作文了。
(二)审题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1、审清作文的类型
小学生的的作文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比较具体,语句比较通顺,感情真实健康。简单的记叙文包括这样一些类型: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审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是属于哪一类作文的。如果审错了题目的类型,作文时就会离开作文的要求。怎样识别作文题目对作文类型的要求呢?
叙事的作文。有的作文题目直接点明是叙事作文。如《一件小事》、《一件难忘的事》、《童年趣事》、《家乡新事多》等。这些题目中决定作文类型的词是“事”。有的作文题目虽然没有一个“事”字,但暗含着所叙的是事情。如:《我有一个秘密》,“一个秘密”可以指自己所做的一件不让人知道的事情。《假如我是》。这个题目含着的意思是假定“我”当了什么,我会怎么做。“怎么做”包含着做什么、怎样做,记的是事情。《难忘的第一次》,题目中要填写的是一件事,如洗衣服,做饭,旅行等。《快乐的夏令营》,题目要求叙的是愉快的夏令营生活。《参观》,题目要求写参观一个地方的过程和感受,是叙述一件事情。
记人的作文。一般来说,记人的作文大多在题目中直接点明。如《我的同桌》、《我尊敬的人》、《新来的老师》、《珍惜时间的人》等,这类作文题很容易识别。但有的作文题不直接点明是记人的,要通过仔细审题才能领会题目的意思。如:《温暖》,不是写气候的暖和使人感到温暖,而是某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予真诚有帮助和鼓励,使别人在心里感到“温暖”。还比如《胜似亲人》、《老师的微笑》等。
值得注意的是,写人和叙事这两类作文有时较难区别。因为写人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叙事又离不开写人的活动,因为事情是人做的。但这两类作文还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对象和目的是不同的。如《爸爸的胡子》,这样的题目所涉及的事情与表现人物品质密切相关,所以是写人的题目。又如《放学以后》,虽然要写“谁”,但重点是写“谁”所做的事情。
状物的作文。状物的作文一般都能从题目中看出来。物体有静物和动物之分。所以,描写静物、动物够的形态、颜色、结构、动作的作文都是状物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题目中有要求描写季节、时间或游览、见闻意思的,一般是写景作文。如《春》、《的早晨》、《春游》、《秋色》等。写景的题目有时与状物的题目难以识别。一般来说,重点写景物中某一物体,那就是状物作文了。如《街头小书亭》,要写小书亭的位置、周围的环境、书亭的陈设等。
2、审清题目的选材范围
每个作文题目,对作文的选材总有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具体表现在作文的对象、事情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等方面。作文的对象、事情的时间、地点等一般可直接从题目中看出,而要审清作文的内容范围,就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人叫它“题眼”;还要抓住作文的重点。
怎样审清题目中的“题眼”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如果题目是一个句子,“题眼”就在“什么怎么样”的“怎么样”部分。如《人人都夸她》,“夸她”是“题眼”,作文重点写“人人”为什么“夸她”,怎样“夸她”。如果题目是一个词组,“题眼”往往就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语。如《快乐的夏令营》。“题眼”是“快乐”,作文重点写夏令营的生活为什么“快乐”,怎样“快乐”。如果题目是一个词,如《桥》、《路》,“题眼”就是事物本身或者它的象征意义,作文的重点是写出事物的特征,并且展开合理的联想,写出象征意义或托物喻人,把事物特征与象征意义或人的某种品质联系起来。我们学过的《落花生》就是一个范例。
还有一类作文题目只标明一部分题意,余下的部分要求作者自己去补充。这类作文题目是半命题作文,选材范围广。在一个大范围内具体写什么内容可由作者自己决定。
3、看清题外的要求
有些作文题下面还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大都是附加的要求,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展开合理的想象”,“字数在400字左右”,“字迹端正,格式正确”等。这类题外要求可以概括成两个方面,一是对作者选材、写作思路作出提示;二是对作文的篇幅、行款格式、字迹等作一些具体规定,作者作文时必须遵守。所以作文前要看清题 外的要求,这是审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测练习:
①说说下列题目作文的类型、内容、选材范围等方面的要求。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一件内疚的事 记一次体育比赛 爱劳动的孩子 邻居 我和小伙伴 门前那棵树 茉莉花 小书柜 绿满校园 找春天 公园一角
②说说下面题目有中心意思 我和凡卡比童年 迟到 温暖
一介值得尊敬的人 家乡行
(一)选材的标准
按照什么标准选择作文材料呢?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看哪个材料最符合题目的意思,最能表达中心意思。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标准。第二是看哪个材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清晰最深刻。只有清晰、深刻的印象,才能写得具体。
第三是看哪个材料最能用语言表达清楚。
(二)选材的基本要求
1、紧扣中心。要选与中心有关的材料。无论是叙事、记人,还是状物、写景,都要按中心意思来取舍材料。
2、详略得当。一般说,凡是与中心意思关系特别密切的,最能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应该详写;对表现中心意思起辅助作用的次要有材料可以略写。
3、力求新意。所选的材料要尽量有新意。有的小作者写《记一个值得学习的人》,总是选取一些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大家十分熟悉的材料,缺乏新鲜感。要使 作文不落俗套,尽量要选取自己新发现的一些材料。
4、材料要真实,要善于选小材料。作文要记实事,说真话。记的是实实在在的事,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要防止夸大事实,更不能胡编乱造。有的小朋友会说,作文不是要想象吗?想象也要以事实为基础,没有事实基础的想象是胡思乱想,是不足取的。还要注意选择一些小的材料。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一件事的意义,往往从小事中反映出来,以小见大。
(三)列作文提纲
选材以后要做的工作是组织材料、安排材料。这一步工作集中体现在列作文提纲上。提纲列好了,作文的框架也是搭好了。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这样一一列出来,写起文章来就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自测题:
1、下面三个题目,应该选哪些材料,在题目后面写上所选材料的序号。
题目:(1)乐于助人的张叔叔(2)小博士(3)给妈妈的礼物
材料:1)他脑子里装的东西比谁都多。2)双休日为邻居修自行车。
3)为王奶奶换煤气。
4)画幅肖像作为“三八”节给妈
妈的礼物。
5)“太阳是静止的”这话讲得不
科学。
6)画白发引起的回忆。7)“我”喜欢跟他一起做作业。8)妈妈额头的皱纹记载着她的辛
劳。
9)为别人做点好事心里感到舒服。
2、给下面的作文题选材、列提纲。
1)生日2)这件事教育了我3)街头小景4)小闹钟
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作文用起来,在学生的生活中产生写作的灵感。具体方法有:
(1)素描作文。如写人物素描,让人猜写的是谁,抓住人物肖像、动作、神态特征描写。
(2)想象作文。可利用课文悬念激发想象,续写或扩写故事。
(3)即兴作文。及时抓住学生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或学生感受深刻的事件随即布置和指导写作。
(4)游戏作文、活动作文。结合学校、班级组织各种活动指导作文。
(5)故事新写。首尾改写,择段扩写、故事新写(如男郭先生后传等),古诗译写等。
(6)进行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训练。如准确地运用动词“提、捏、拧、拍、打、拎、捉、掏、抠、放、插”等的训练。
(7)学习运用成语造句,辨析书面语和方言,造句游戏、成语填空等。
(8)写日记。让学生通过日记或周记与老师交流,在日记里说“老师我告诉你”等。
(9)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一气呵成,点读修改,互改,展示。
(10)适当教给写作方法。包括联想、对比、类比、因果、开头、结尾、照应、铺垫等方法。
(11)写广告词。欣赏广告,修改广告,为商品写广告,写公益广告等。
第二篇:2014考研英语作文,如何审题,确定中心
2014考研英语作文,如何审题,确定中心
在考试中,同学们一直很担心一个问题,就是怕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立意出现问题,万一审题出现了错误,或是出现跑题的情况就会很担心分数会不会很低。其实思远福大考研网老师人认为同学们无需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考研的文章不像我们高考作文一样,要不断的审题、揣摩出题人的意图,考研的英语作文考察的是大家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就是说考察的是你的英语的基本功:词汇以及语法,这些内容是大家最容易犯错的地方,至于文章的具体内容,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这一点也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分析”得到了体现:“‘需要加以说明的是,考试对于考生的态度’没有限制的:可以是正面的、支持、肯定的:也可以是反面、否定、反对的。只要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作文写作,分数是不会因为审题而受到影响的——当然必须是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允许的。”也就是说审图只要不超出范围即可。但是仍然有同学担心这个问题那么,建议同学可以仔细观察画面,细心揣摩,认真判断图画中人或物的体貌表情特征和背景,确立人物之间、人物与背景之间的主要关系,以便准确掌握图画所传达的信息,正确把握试颐所涵盖的审题立意的角度。掌握哲学中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可。
但是当然同学们出现的更多问题在于文章内部之间关系的问题,就是每一段话显得毫无关系,或者说即使找到了立意也无话可说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更多的通过范文来研究高分作文。一篇范文,可以提高你构思的问题,从语言,内容,结构三个方面研究。平时也要多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可以说几乎每年的作文中心都是与当下的热点紧密相关,以现在的情况来说,不需要每天7点守着新闻联播看,只要关注微博中的头条新闻就会了解许多信息,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可以看看每个杂志报纸的微博评论,或者直接看英文版的新闻评论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考试时绝对不怕没有内容可写。
此外提醒大家,此阶段平均每天英语学习时间约3小时,主要学习内容包括①单词记忆,每天20分钟,目标是熟练掌握单词在文章中的意思,彻底扫除单词障碍。②考研真题研究,本阶段用时大约为30小时,将10年考研英语真题再做一遍,继续保持做真题的感觉,迎接最后的挑战。③作文练习,能熟练运用大、小作文常用模版,作文总分达到20分以上。④模拟题练习,提高做题速度,把握好做题节奏,平均分控制在55分以上,坚持每周做2~3套题(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包括作文),为每类题型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对分值较大的阅读和翻译应该保持高度重视。经验参考思远福大考研网
第三篇:小学生作文指导─怎样审题定中心
163418892.doc 小学生作文指导—怎样审题定中心
作文基本步骤1—审题,定中心
一、审题
在作文时,首先要仔细审查、分析、研究作文题目,切实弄清题目的意思,全面分析题目的要求、范围,切实掌握题目的重点,这就叫做“审清题目”。审题是作文的
163418892.doc ⑤缩写《小英雄雨来》,把主要内容写清楚。(缩写)
⑥写一个在你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如老师、同学或在学校里工作的叔叔、阿姨等等。要注意通过事例,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写人)
3、辨明题眼,分清写作重点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题眼。关键词语提示了写作的重点,找准了关键词语,也就找到了写作的重点或中心,所以找题眼是审题的关键环节。比如题目《我最难忘的一个人》,那“最难忘”就是题眼,作文中要写的那个人,必须要从多方面去说明他为什么是自己“最难忘”的。又比如以《雨中》为题,这个“中”不但限制了选材的范围,而且是题眼,规定文章的重点,必须是要写在雨中的景物或是雨中发生的事。
如何抓“题眼”呢?
(1)“谁怎么样”的题目类型。有的作文题目是由“谁怎么样”组成的,比如《妹妹哭了》《我明白了》《爸爸成功了》等。这类作文的“题眼”一般落实在“怎么样”上,以上所举题目的“题眼”就分别是“哭”、“明白”、“成功”。以最后一个题目为例,我们在作文时就要把“为什么会成功的”,“成功后的情景是怎样的”等内容作为重点写具体。
(2)“怎样的什么”的题目类型。比如《美丽的校园》《最难忘的一个人》《记忆最深的一件事》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题目。很显然,这类题目的“题眼”应该是“怎样的”,以上题目的“题眼”分别应该为“美丽”、“最难忘”、“记忆最深”。如果写《美丽的校园》,我们就应该把校园“美丽”的特点作为重点写具体。如果只是像一般文章那样介绍校园的几个地方,而不突出“美丽”这个特点,这篇作文的重点就不突出了。
(3)疑问句式的题目类型。比如《哪里才是小鸟的家》,这样的作文“题眼”应该落实在疑问代词上,《哪里才是小鸟的家》就应该把写作的重点落实在“哪里”这个词语上,通过举例几个地方来说人类应该怎样给小鸟留下美好的家园。
当然,作文题目的类型还有很多,要找准命题作文的“题眼”,关键要靠我们好好读题目,凭着自己的语感去体会。如:
《一次不寻常的考试》中的“不寻常”就是应深入挖掘的字眼,《今天真好》中的“真好”就是应反复渲染的重心,《最舒心的时候》中的“最舒心”就是应浓墨重彩的内容。《做人要有______》、《我______长大》这些文题中横线上所填的内容都是题眼。
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注意下列标题的异同: 《一段往事》与《一件往事》,《快乐的双休日》与《快乐的星期天》,《我们班上的刘同学》与《自从班里来了刘同学》与《我们班上的刘同学啊》,《母亲的双手》与《妈妈有一双闲不住的手》与《妈妈有一双灵巧的手》等等。《我有一个快乐的家》,是一个陈述句构成的题目。主干是“我有家”,中心词所以“快乐”就是“题眼”。
163418892.doc 又如《一颗诚挚的心》,这是由一个短语组成的题目,中心词是“心”,离中心词最近的一个修饰语是“诚挚”,所以,“诚挚”就是“题眼”。
《一个难忘的故事》,“难忘”就是题眼;
《妈妈有一双闲不住的手》,“闲不住”就是题眼。动宾短语的题目,一般来说,宾语是题眼。如《送你一支歌》,“歌”就是题眼;《我懂得了这个道理》,“道理”就是题眼。
并列短语的题目,并列的几者都是题眼,如《时间与效益》,二者都是题眼;《父亲和我》,“父亲”和“我”都是题眼。
在省略性题目中,被省略的部分往往是题眼。如《他给了我„„》,被省略了的“力量、信心、勇气、启示、时间”等等,都是题眼;《我有一个-------的家》,被省略了的“和睦、幸福、温暖、光荣、破碎”等等,都是题眼。
再看下面一组题目: ①《我的老师》 ②《我爱老师》 ③《我和老师》
这三道作文题只是一字之差,但写作的重点不一样,表达的中心思想有差异。
163418892.doc 思考题目(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确定体裁)。例如:《妈妈笑了》,《妈妈有一双闲不住的手》
偏题习作大都以“纪实”为主,或写母亲的手粗糙,长满了老茧;或写母亲的手细滑,涂了红指甲;或写母亲的手肥大,打人很痛;或写母亲的手残疾,不能工作等等。
题目旨在通过“双手”来歌颂母亲的“勤劳”。
审察题目可知,由于是写“妈妈”,属于“记人”,所以文体是“记叙文”,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是“叙述”,材料来源于“妈妈”;由于题眼是“闲不住”,所以主题是歌颂妈妈的“勤劳”;由于题目的中心词是“手”,所以写作重点是通过妈妈的“手”(做事)来表现妈妈的“勤劳”。
又如:《他(她)又成功了》
我们要审准“又”字的含义――“多”的意思、“连续”的意思、“每次必定” 等等意思;如果从“次数”上来理解,至少也要写3次成功。
常见“跑题”失误分析—— 《有趣的课外活动》
没有审准题眼(“有趣”),没有紧扣“有趣”来写。进一步分析发现这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活动”本身就“无趣”,不存在紧扣“有趣”来写的问题;其二是虽然“活动”本身“有趣”,但习作者没有写出“趣”来,即不能写出“趣”来。
《我的家》
离题习作主要写成了“家”中的某一个成员,例如写爸爸,写妈妈,写爷爷,写奶奶,或者写自己,或者写我家与别人家的关系等等;
应重点表现“我的家”是一个“和睦”的家,或者是一个“幸福”的家,或者是一个“破碎”的家或者是一个“不幸”的家等等。
练一练
1.分析下列作文题,按照要求把题目分类(在横线标出题号)(1)早晨(2)好姑姑(3)友谊(4)比赛(5)上学路上(6)放学以后(7)我的妹妹(8)我和妹妹(9)我爱劳动(10)难忘的一天(11)和好(12)爱晚前(13)练毛笔字(14)这件事教育了我限制中心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时间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地点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叙事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写人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写人物关系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 2.用说出下列题目中的关键词,并体会它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他家富起来了 我和同桌比手劲 妈妈教我洗衣服 这件事作对了 他的心灵美 亲笔实践:
1.下面是一组半命题,要求选择题材,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选一题作文。
163418892.doc
我学会了________;
我喜欢的________; 难忘的__________;
快活的__________;
真有趣__________; _______教育了我;
二、定中心
定中心,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确立了中心思想,才能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写作的具体材料。
确立中心思想的基本要求是:
① 正确:思想健康,观点正确,能够表达出作者积极向上精神面貌和真诚美好的心灵,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事物,认识事物;
② 集中:一篇文章要集中表明一个中心思想,讲清一件事情,确立的中心思想要贯通全文的首尾;
③ 深刻:确立的中心思想能给读者有较深刻的启发和教育。定中心的基本方法:
1、根据写作题目确定中心。
不少作文题目有一个中心词(即题眼),提示了写作的用意。立意时,要以题目的中心词语为依据。如:
①写一处你喜爱的景色。②写一节有趣的课。③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这三道作文题都有一个中心词提示作文要表达的中心。
163418892.doc 参考答案:(1)
作文基本步骤2——选材料,编提纲
三、选材料
选材料,就是从与作文题目有关的种种材料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能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通过具体的材料(具体事例)来表达的。
选择材料好比裁剪衣服。做衣服必须量身裁衣,选择材料像做衣服那样,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无论是叙述事情,描绘人物,或者抒发感情,每写一句话都要与中心息息相关。凡是与中心有关的就要着重写,而且要写具体;关系不够密切的则少写,一笔带过;与中心无关的干脆不写。因此,选择文章的材料必须经过筛选、取舍后决定采用,才能突出中心,避免平淡、无味。
选材料的基本方法:
1、根据作文题目要求决定选材范围。
作文题目是选材的主要依据,审清题目是选准选好写作材料的基础。如题目《
163418892.doc
1.下面是一组半命题,要求选择题材,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选一作文题目谈谈自己所选的作文材料。
我学会了________;我喜欢的________;难忘的__________;
快活的__________;真有趣__________;________教育了我;
2.阅读下面芳芳的十个事例,然后分别以《热爱劳动的芳芳》、《刻苦学习的芳芳》为题,从事例中选择材料,要求中心与材料一致。
• 芳芳的十个事例:
带病坚持到校上课
春天,与爸爸妈妈在院子里垒花坛、种花草
帮助军属王大爷搞卫生
热心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下雨了总是撑着伞接送小同学
作业认真,常受到老师的赞扬
积极参加清扫红领巾卫生街的活动
拾到钱包交给民警叔叔
一篇作文,反复修改多次
刻苦练习跳高
四、编提纲
编写作文提纲是作文布局谋篇的总设计,是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编写作文提纲实际上就是根据作文题目的要求和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将作文材料条理化、具体化。也就是说,将作文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把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主次详略、材料的先后顺序作统筹安排,用标题或段意的形式写下来。
编提纲的基本方法(基本步骤):
1、确定题目。
2、确定中心思想。
3、用段落或标题的形式把要写的材料按顺序写下来。
4、确定详写和略写的材料。一般说来,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是文章的重点内容,要详写,要放在前面写,要写得详细具体;对中心思想起辅助、衬托作用的略写材料要放在后面写,简洁地写清楚就可以了。
小练习:
(1)、下面两份提纲,哪份写得好,为什么?
1、163418892.doc ③煲饭过程中我的动作、心情和心理活动。(详写)④饭变成了稀粥,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略写)
第四篇:审题
审题:察“言”立“意”
审题:察“言”
命题作文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二是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审题一旦出了问题,就会走入“满盘皆输”的恶途,所以,审题是命题作文的第一要著。审题要察“言”,要关注提示语、标志语、中心词、修饰语,研读独词比喻等含蓄语。
1.弄清提示语
提示语是对命题作文题目的进一步说明,是为了降低命题的难度或者规定命题的范围所采用的一种启发学生作文思路的方式,因此,我们要仔细分析并审清提示词,明确题目内涵,获取选材信息并注意作文该写什么,不能写什么。
例如作文题目:病中的老王送的香油和鸡蛋,温暖了杨绛苦难的岁月,阿长奔波于街巷买来的《山海经》,快乐了鲁迅的童年;信客忍受风霜苦旅的艰辛,传递着城市和乡村的期盼。善良犹如三月的春雨,在岁月的长河里浇灌出生命的花朵。请以“善良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作文。
“温暖了……岁月”,“快乐了……童年”,“忍受……艰辛”,“传递……期盼”,这就是在提示我们,什么样的所作所为可称得上是善意,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与人为善,替人分忧,勇于担责,理解了提示语中的这些信息,就不会跑题。
再如命题作文“丢掉”,试题提示语是这样的:“俗话说‘有舍才有得’,但丢掉什么总是不易,因为这需要觉醒,需要勇气,需要毅力。生活就是这样,有时真的需要我们学会舍,才能得。”
怎样审读题目“丢掉”理解才算“到位”?这里至少要注意这样三点:一是“丢掉”的应是自己不舍得丢的,而不是本该不具有的东西;二是“舍”不是目的,“舍”是“得”的手段;三是“舍”不是随心可为、唾手可得,须有勇气、毅力。如果作文写丢掉“自卑”“幻想”一类词就偏离题目了,写丢掉“光环”就比较符合主旨。
2.辨识标志语
辨认标志语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或人称。如题目中标有“记”“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评、析、读、感、谈、说、议、辨、启迪、启示、体会、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有“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说明文;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如“爱流涌动”、“绿”、“忏悔”等。如审读命题作文“我们这帮人”,我们从人称标志和文体标志这两方面进行审题,就会得出:此题目要求我们用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我们”来写一篇记叙文(包括记叙性散文)。
3.寻找中心词
中心词就是命题作文题目中给我们确定了写作内容的关键性词语,找关键性词语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些偏正短语题目就应重点关注中心语,如作文题目是“一道风景线”,此题目的中心词是“风景线”,它要求我们围绕能构成风景线的人、事、物或某一现象来写。
主谓短语的题目就应重点关注一下谓语。作文题目为“下雨天真好”,它的中心词是“真好”(也有限制的成分),即要我们写感到的确好的与下雨天相关联的人、事、物、理,等等。再如作文题目“我做主”,写作时要重点强调“做主”。
“我做主”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增强,可见,文章的重点应放在:自己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增强自强自立的意识上。反之,如果重笔浓墨写“我想做主、我渴望做主”等就偏离题意了。
如果题目是整句形式,更要认真剖析。例如:“让我悄悄告诉你”。这个题目稍显复杂,须剖析解读。首先,我们可以按照语法结构分析句子成分。“我”是主语,是写作对象,是叙述的主体,你是叙述的客体;其次,谓语部分“悄悄告诉你”是偏正短语,用“悄悄”作为修饰语加在“告诉”前,“悄悄”的含义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强调这是一种情态,倾诉的语气要轻柔而动情。第三,我倾诉的一段心旅历程,犹如河出伏流,所写事情一般是不为你知,或虽知而不便公开的心中秘密。经过以上逐层剖析,可见“悄悄”一词是题眼,是写作的重点,有不慎,就会大意失荆州。
4.细品修饰语
审题时最重要的是咬文嚼字,抓住题眼和重点,才能有效地防止离题。修饰、限制的词语一般由命题作文题目的定语、状语、补语构成。这些修饰词语,常常是文章的表意重点。比如“一次不平常的经历”这个标题,重点在“不平常”上。“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重点在“希望”上,不能把“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混同于“现有的一个暑假”。再比如“难忘的决定”,文题的中心词是“决定”,题眼是限制语“难忘”,应重点写难忘的缘由、难忘的故事以及难忘的感慨。
对于复杂的问题,更要谨慎地细品修饰语,如题目“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这个标题所界定的范围有相对的限制性,要注意修饰性词语“那一刻”和“我”。“那一刻”,它是一段很短的时间,事情是“那一刻”间发生的,不能写成一天或几个小时内的事情。“我”是事件的主体,也是事件的见证者、感受者、受益者,所以写作时要着眼“我”的体验,抒写“我”的感受。当然,这个题目更要审准比
喻性短语“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意为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春景的美好,也比喻从逆境进入顺境,事情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际遇。很显然,在“我的世界”里更强调的是其比喻意,它更应该是指一种发自“我”心底的温馨与感动、温暖与阳光、放松与释然、微笑与风景„„
5.研习含蓄语
独词与虚题,语意往往含蓄,需要仔细品读,审准题意。
对于只有一个字或一个词的作文题目,我们在审题时除了理解题目的字面意思外,还要注意领会题目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其它含蓄意义。如“手”这个题目,我们在审题时可以由此引申为“帮助”、“合作”、“关爱”、“引领”等意义,再围绕它们来选材和构思。如“在乎”这个动词性题目,我们可以采取扩展法,即在“在乎”前后添加词语:(谁)在乎(什么),添加的词语就是文章的重点,据此就可以迅速捕捉到你感慨深刻的立意角度和写作素材了。
所谓“虚题”,是指比喻象征类词语或有虚实结合特点的命题。这类作文题目含蓄蕴藉,寓意深刻,往往包含着引申、比喻或象征意义,必须读懂文题的寓意。否则,望文生义,如雾中看花,文章就会写得平淡直白甚至跑偏。如命题“给他人一朵花”,我们要从“花”中读出题目含义:“让绚丽的心灵之花为他人开放”这一寓意。这“花”可以是一句衷心的祝福,是一声真心的问候,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可以是一次慷慨的捐助等。再如虚题“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我们可分四步走审题:①找出关键性“虚”词——“乌云”“阳光”;②发散思维,列出“虚”词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此处的“乌云”喻指气馁自卑、郁闷迷茫、艰苦困顿、坎坷险阻等等,“阳光”喻指自身的顽强自信、执着坚守、勇于担当、积极乐观等等;③审“穿过”:有“战胜”“消除”等意,表示有变化过程;④审“绚丽”:成长更快,收获更大。
立意:务“本”
“文以意为先”,一篇没有主题的文章,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徒有躯壳而已。在写作过程中,文章所写的内容甚至谋篇布局、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都与立意有密切的关系。写好命题作文,立意是关键。
所谓“立意”,“立”就是确立,“意”则指文章的主题(也叫中心);“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主题。“意犹帅也”,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
1.立意标准
立意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集中;较高要求是深刻、新颖。
立意准确是指符合命题意图,准确诠释题目意思。立意集中是指只确定一个主题,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写作意图直截了当地体现在文章的语句之中,而且显赫地置于文章的首段或末段。
立意深刻是指文章有思想深度,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挖掘生活的底蕴。立意新颖是指文章要有新鲜感,有的是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有时代感,能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的立意,以及格调高,健康向上,体现出现代中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的立意,更容易走向深刻和新颖。
2.借题立意
考场作文,时间紧迫,立意快速,在时间上就占了先机,借题立意是快速立意的方法之一。
题目添加词语句子快速立意。如作文“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依据自我生活在“那一幕”之前补充恰当词语、短语或者句子,很快就能确定立意。如(地震)
那一幕,(挨打)那一幕,(乘错车)那一幕,(作业投机取巧受罚)那一幕,(突然停电,处于黑暗中大家肆无忌惮高歌狂欢)那一幕。
扩展题目快速立意。有的题目就是一个词语,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对这个词语进行扩展,将题目的内涵具体化,以便锁定写作范围,快速立意。比如以“隐”为题,我们将“隐”扩展为“隐士”、“隐居”、“隐藏”、“隐伏”、“隐秘”、“隐痛”。我们再对这些词语进行思考,便会出现以下立意:隐,是急流勇退;隐,是淡泊名利;隐,是弃绝世俗;隐,是蓄势待发;隐,是巧妙地周旋;隐,是智慧;隐,是勇气;隐,是不为人知的秘密;隐,是难以数说的伤痛。我们可以写隐士,也可以写自己和他人隐的智慧和勇气,还可以写自己和他人的隐秘和隐痛。当然,还可以反弹琵琶,认为隐是消极逃避、销声匿迹,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是对集体、社会和国家不闻不问的麻木;是不敢挑战自我、挑战他人的怯懦;是闭锁自己、与世隔绝的愚蠢。写作这个题目时,我们不要面面俱到地将隐的引申意义进行阐述,只需要选取隐的一种内涵进行立意和构思即可。
3.借文立意
作文题目比较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稍加联想和转化,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学习的课文里,有无穷无尽的“作文题目”。借鉴这些暗含“作文题目”的课文,我们可以有效地拓展立意,使自己的思考走向深刻。
比如作文题“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人教版六册教材诠释“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的课文比比皆是。
直白地说版本:《给女儿的信》想说“爱情”心里话,《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想说“野蛮”心里话,《土地的誓言》想说“挚爱”心里话。含蓄地说版本:鲁迅在《故乡》里想对闰土说“隔膜”的心里话,若瑟夫在《我的叔叔于勒》里想说“亲情”心里话,林海音在《爸爸的花儿落了》里想说“一天长大”的心里话。
转化地说版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想说中国教育缺乏实践创新的心里话,《走一步再走一步》想说“教育智慧”的心里话,《孤独之旅》想说“逆风飞扬”的心里话。
学生以课文为借体深化出这样一些立意:我宁愿做一颗“行道树”,在自己该站立的地方,用自己的方式站立,而非只是一个两眼直盯着“成绩”而丢掉了自己灵魂不再是自己的一个机器。面对一声声“快”“快”“快”,我只能无助叹息,我就是《走一步再走一步》里的那个慢小孩,我只希望走慢一点,走出我的步伐,走出我的自信和精彩。分数,高不可攀的分数,真的是《白兔与月亮》白兔的那个月亮。当我盯上那个“高不可攀”的分数时,我发现,我抑郁地失去了原来的快乐。
4.转化立意
巧妙化大为小。有些作文题比较宽泛,让人摸不着边际,我们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作文题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的目的。比如这样一道作文题:《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不少学生觉得无处下笔,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化大为小,写来自大自然某种现象的启示,这样你可以写蜗牛给你的启示,强调人类要负重前进;可以写乌鸦反哺之义,强调我们要有感恩之心;也可以写月季花一月一开,强调我们要恪守诺言;还可以写七色阳光,强调生活要丰富多彩„„任何题目我们都可以化大为小,一经化大为小,切入口小,立意就容易走向深刻。
虚实互相转化。有些作文命题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事物、事例就容易多了。而有的题目中词语是一个实有的概念,如果纯粹写实,则立意容易落入俗套,所以不妨化实为虚。比如,以“亲
情”为题写作,我们就可以化虚为实:说“亲情是雨,带走烦燥,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它,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牵着你的手;亲情,是一串挂在颈间的钥匙,打开的是一扇扇忧郁的门窗。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里,就在我那一首抒情的小曲中”。比如,以“门票”为话题写作,我们就要化实为虚:可以说“勤奋是通向成功的门票,谦卑是通向高尚的门票,实践是通向真知的门票”,则立意就不同凡响。
5.反向立意
运用逆向思维,常能出奇制胜,产生新颖深刻立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有时候大家最容易看到正面,于是正面立意则可能千篇一律,不如运用逆向思维反面立意。比如,我们写《昂起头来》这个作文题,说“昂起头来”是自信、坚强、勇敢,这是正面立意,看得多了,容易发生审美疲劳,独有一位考生逆向思考,叫阅卷人击节赞赏。他说:“昂起头来是自视过高,是藐视他人,是虚张声势”,因为立意新颖而受到阅卷人的青睐。
【审题练习】
请运用以上审题方法,对下面这组以“成长”为母题的命题作文审题。(1)成长因为有你;(2)我是这样长大的;(3)在体验中成长;(4)走过那一个拐角;(5)成长的烦恼与快乐;(6)又是一个新起点。(7)出错;(8)开在记忆深处的花;(9)我不是柔弱的花朵;(10)在春光里奔跑
【立意练习】
(1)要毕业了,回首自己的成长道路,会发现,很多人曾经在关键的时候,有意无意之间给了你很重要的影响。请认真感悟,以“良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
(2)请以“我心目中的良师”为题,写一篇文章。
(3)回望成长的路上,有多少人陪伴着我们,给过我们多少温暖、感动与希望。请以“一路上有你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
第五篇:审题
首先是审题。作文的审题要分几个层面。
⒈审题意。审题,目的是定主旨,在审题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审清题意,防止偏题,抛开表面的东西,弄清楚深层的东西。也就是审清楚出题人的意图。作文的命题表现于语言单位,有词语、短语与句子之分。但从语言单位来看,仍要区分。
⑴命题作文包括:①独词类型的命题。就是只有一个词语的,要理解概念的内涵及所指的对象。如“忙”,就是忙碌,事情多,与闲相对,则不那么悠闲。用于命题的词语往往不止于本义,而是还有引申义,包括比喻义、联想义、象征义等。如“季节”对象可以是自然季节,也可以是生命的季节,还可以是社会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季节。换言之有较具体的内涵,也有较抽象的内涵。如“肩膀”,可以是实指的肩膀,可以是引申为承担。依靠、责任等。思考中要注意引申义。《海燕》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风暴。
“桥”是指河上之桥,还可指沟通之桥,心桥,友谊之桥,亲情之桥等。“松绑”为题,不仅指为所捆东西解放,更应该指精神的放松,让人在广阔的社会中自由茁壮地成长。②短语类命题。可将语法分析与概念分析结合起来。短语的关系有并列、偏正、主谓、动宾、补充等,其实就是要在多个搭配的词语中找出较为重要的词语来。如“一步与一生”,是并列关系,但要写出一步对一生的重要作用。“诗意的生活”是偏正的,关键词是生活,但其选择是诗意的,生生活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的享受。《我挨了一百大板》《你能认出我吗?》是主谓关系。“雕琢心中的天使”,动宾关系,天使是关键词,可以是理想及愿望等,但有一个雕琢的过程。“必须跨过这道坎”,动宾关系,“坎”可引申为障碍、困难、挫折、考验等,但还要写出跨的过程。“行走在消逝中”是补充关系,后修饰前,关键词是行走,但还有消逝义。
③若用句子命题,可划分句子成分,即主谓宾及定状补,主谓宾是主要成分,定状补多是修饰成分。如“有句话常挂在嘴边”这个命题,“有句话”当指座右铭或口头禅之类,这就与人生有关。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关键词是“握手”,表明是沟通或交流。“我”与“你”表明要说的角度。再如《因为你而幸福》中“你”对家长而言可以指孩子,对老师而言可以指学生,也可以指班集体。对孩子而言,可以是家,也可以是学校,对海外游子可以是国家等。
⑵材料作文,既要抓关键句,又要整体把握。下文再叙。
⑶话题作文,如以“脸”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脸”可实指,也可虚指。即脸面、面子。如:以足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从竞争、配合、协作、技能、组织、协调、领导、分配等方面去写。
⒉审要求。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求很多,不管哪一方面,都不能忽略。如书写要规范、结构安排要合理、行文语言要流畅、字数的要求,文体的要求等。
⒊审关系。作文命题中所涉及的对象或概念不止一个,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就得考虑彼此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关系型作文题。这样多样化的关系大致有主次、对立、并列、一致、因果、条件及目的等关系。如“人与路”,虽然是两个命题概念,但路是主概念。如“走与停”属对立关系,可做正反展开。如“生有所息”与“生无所息”,关系对立,可选其一,也可把对立面作为参考。如“一步与一生”,一步是前提条件,对一生有重要作用。如书、茶、人生。并列关系。如《因你而幸福》《生活因变化而精彩》是因果关系。
话题作文,如“雨燕减肥”这个话题,即减肥后就可以飞翔。可知减肥的目的在于飞翔。是一种条件与目的关系。再如“提篮春光看妈妈”,这春光可指礼物、微笑、温暖、爱心、感恩、回报等;而妈妈除母亲外、还可指家乡、母亲河、大自然、祖国及精神家园等。足球为话题,竞争、合作、协调、技能等。
材料作文,也有关系型的。如树根与叶,花根与花,根都不美丽,但叶与花都美丽。这其中的关系可理解为因果关系,也可理解为对立关系。还可辩证的思考,美有内在与外表美
之说。根为叶与花输营养。则根有一种奉献的美。花的美中又有对根的回报。从引申义来看,根与叶花可比父母与子女,师生等。有可比脚踏实地与生活甜美、埋头苦干与事业有成等。
⒋审范围。大致说来,作文中的范围就是主旨,可分几个层面:①真善美的主题、②爱国的主题、③的主题、④咏叹生命即人生的主题、⑤亲情、友情、师生情、爱情等、⑥时代的主题等。如“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绝,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以传递为话题,可写的范围很广,包括自然、社会、人生及历史文化等。
命题作文的审题。咬文嚼字,读懂题目内涵。1.例如: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08年重庆卷); 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08年河南卷)这一天,让我铭记(08年四川南充卷)⒉例如:
其实并不是这样(07年山东德州); 好想说声对不起(07年山西课标卷)他也是个好人 ⒊例如:
明天的太阳是新的(湖南长沙); 留在我心中的风景(浙江宁波)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江苏无锡); 幸福象花儿一样(福建漳州)画一扇窗给自己(山东潍坊); 把花种在自己心里(辽宁沈阳)⒋例如:
生活因变化而精彩(07年浙江湖州卷)。桥、路。书、茶、人生。走一步,再走一步。
⒌例如:
天堂里有电话吗?(山东)下雨,真好(08年浙江温州卷); 这件事,我做对了(08年湖北黄冈卷)⒍例如:
幸福的颜色(08年广东深圳卷); 永远的歌声(08年吉林卷)⒎例如。
如:《桥》 《路》 《惜》 《告别》 ⒏例如。
《使我难忘的一件小事》
⒐例如。
如《难忘的日子》 《难忘的一天》、《难忘的瞬间》。
《一件有意义的事》 《一件发人深省的事》 《一件不该发生的事》 《我的好友》 《我的益友》 《我的诤友》
话题作文的审题。
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在考试时,只有审题正确,才能拿到基本的分数;否则,文字基本功再好,也要砸锅。从命题作文到一般材料作文到今天的话题作文,应该是在审题上一步步降低了难度。尤其是话题作文它以其命题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展示才情的舞台。但审题同样不可忽视。审题不准,偏移话题,甚至不受“话题”的约束而另起炉灶,这都是话题作文的大忌。不少学生正是由于对这一点认识不足,造成写作上的失误,从而留下深深的遗憾。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密切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把握话题材料。如果说,现在的话题作文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尽情驰骋的广阔的空间,那么审题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我们全面把握材料的中心,在材料中找出控制骏马奔驰的缰
绳。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命题的意图吃准,找准材料与话题作文之间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在一定的高度上审视材料。在写作的时候能够抓住材料的中心,不会顾此失彼。比如有这样一道题:有人说,有什么都不要紧,千万不要有病;没有什么都无关紧要,千万不要没有钱。也有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请你以“我看钱这东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我们拿到这样的题目以后,如果不假思索,提笔就写,很容易写到大谈金钱的作用,弄不好还有拜金主义的思想流露,那就和命题者的意图相背了。材料告诉我们金钱固然有很大的作用,但这两个“有人说”的是不是正确,有没有偏差呢?这就需要我们对材料进一步分析,从材料的整体高度把握作文命题中心。这两个“有人说”过分肯定了金钱的作用。没有钱固然不方便,但钱是不是人的惟一生存条件?这种说法代表了许多人对金钱的认识误区。这个话题作文的命题意图显然是要我们去阐述充分肯定金钱的作用,但是也要阐明对金钱的正确态度,即要合法地追求金钱,正确使用金钱,让金钱给自己、家人和社会带来幸福。这就是全面把握材料,让文章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纵横驰骋,而不游离于命题之外。
⒉认真分析话题材料。正确的作文切入点的选择,来源于对话题作文材料的科学分析。我们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就必须在构思之前对作文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应该说,一道中考作文试题,凝结着命题专家的大量心血,材料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有着许多深刻的内涵。如果我们视而不见,或草草浏览,就很难把握文章的中心,想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就非常困难了。请看下面这道作文试题:
“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你在生活当中处处留心,认真观察,勤于思考,那么你就可以获得许多知识。请你以此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篇文章。
我们要想很好地把握文章中心,就要对这个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材料告诉我们,学习知识不仅仅从书本上学习,在生活当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学习。而这个知识的学习“处处可以,面广量大”,这就给考生以广阔的材料空间,似乎什么都可以写。其实不然,这材料里有几个要素必须认真分析:“处处”仅仅是第一个出现范围要求和提示,下面还有“留心”,认真观察,也就是告诉我们出现在作文里的材料必须是在你的生活当中自己“认真观察”而来的。如果是道听途说,从书本上看来的,你就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还有下面的“勤于思考”,如果你就事写事,没有经过思考,没有对这个学习过程进行深入思考,你就不能够深刻地反映这个过程。也就是说,你的发展等级分就有可能拿不到。所以认真研读材料,认真分析这个环节必不可少。
3.认真研究作文要求。经过上面两个审题环节,不要认为就完成了审题任务。许多学生的文字功底很好,材料也选得不错,就是没有按照要求去写,结果也令人唏嘘叹息。现在作文要求非常宽泛,文体可以自由选择。但不等于没有要求!因为考场作文毕竟是“戴着镣铐跳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跑马场里跑马。你如果选择了记叙文的体裁,你就必须按照记叙文的要求去写,如果你选择了议论文,你就要有论点、论据、论证,不写诗歌、戏剧,所以我们在审题的时候,把作文要求认真研究,仔细看清,发挥自己的优势,注意扬长避短,就能够写出最能反映自己写作水平的佳作来。以“足球”为话题,可写竞争、合作、勇气、团队精神、娴熟的技术、世人的热爱等。
中考作文审题是很重要的一环,写作水平再高,审题不准,偏离要求,也不能得高分。准确抓住中心要求,认真审题,审题关一过,构思就容易了。
材料作文的审题。(审题之后在拟题)
第一类:①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德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
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②洛伦兹的悲哀
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心人物之一。洛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然而,当发现这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矛盾时,他茫然了,因为那是经典,不容置疑。一年之后,爱因斯坦走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爱因斯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赋予洛伦兹变换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从而导致相对论的诞生。③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④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第二类:
⑴有一幅漫画,画面上是一片杂乱无章的脚印,有个人走到这一片脚印前,正抓头挠耳,不敢举步。画题为《唉呀,叫我照谁的脚印走?—这也是一种行路难。》 ⑵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⑶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⑷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结果: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原因: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立意:①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治标不如治本。②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③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第三类:
⑴ ①(蚂蟥)多次吸你的血,它都用热烈的亲吻。
②(香烟)时时刻刻的亲热,从你口中吻去多少健康。
⑵有两块蛋糕。有贪婪心的人说:我得马上吃了它,我饿坏了。有感恩之心的人说:我得马上把它送人,比我饥饿的人还很多呢。有涵养的人说:我可以先吃掉一块,然后用另一块去换一点鲜花。有商业头脑的人说:我得先做广告,然后高价卖出去。
第四类:
⑴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第五类:
⑴97年高考作文所提供的两个材料,属于同类异质,表现为一正一反的关系。它们的联结点是“是否乐于助人。”
①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200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②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第六类:
⑴水在轻轻地流,岸静静的偎在旁边,一切是那样的和谐而美好。
水厌倦了岸的围困,想要寻找没有约束的自由,冲垮了堤岸。水没有得到自由却失了生命,而岸没有了水,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⑵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⑶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你心目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第七类:
⒈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第八类:
⒉一座荒芜了的花园里。
美丽的池子干得见底了。美丽的花木枯萎尽了。玫瑰死了,夜莺好久没有飞来了。除了蟋蟀在草丛中悲鸣,只有有毒的恶草与刺人的荆棘生长着。
有一天,忽然有几个人到园里来。
他们看见这座美丽的花园出现这样的凄凉情况,个个脸上都显出追慕惋惜的神色,几乎要痛哭了。一个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吗?”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身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应该大家努力把它整理好。”于是他们讨论怎样改造这座芜花园的方法。
一个人说:“应该先把恶草和荆棘砍除掉,然后才能把花木栽下。”
另一个人说:“不然。应该先把花木运来,然后去砍除恶草和荆棘,因为——” 另一个人说:“我表示同意A君的话,恶草和荆棘如果不先除去,佳木好花是决不能栽种的。因为——”
其余的人说:“不然。你的话错了。我赞成B君的意见。因为——” 他们各举了许多理由,互相辨论着,还引了许多例子来证明他们的话,由早餐的时候一直辩论到正午,家家炊烟起了,还没有停止;甚至于因为意见不合,互相谩骂„而且扭打了。
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第九类:
⒈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到风景。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延伸法,亦可称补充法,就是对所提供的材料稍加补充延伸,去领会材料的内涵的方法。这种方法在遇到一些简短但富有哲理意味的名言警句时适用。如:美国作家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如果直接从有限的文字中找出材料中的寓意,确实是困难的。但运用延伸法就能揭示其寓意。向何处延伸?就在材料中的原因部分,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意味着八分之七藏在水下。这就是说。冰山的宏伟庄严是由它的“八分之七”在下面作依托,否则一切都成子虚乌有。如此延伸,材料的寓意就明显了。
发散法,发散法是借助发散思维提炼论点的方法,它需要对材料从不同的侧面去思考开掘,从中提炼若干论点,经过比较,取其中较好的一个作为论点。利用发散法,不仅使供料作文立意有较多的选择余地,也常常使文章“标新立异”。
如:有一个传说,说的是神仙吕洞宾有“点石成金”之术。他想找一个不贪财的人,度他成仙,寻找多时,未能如愿。后来,他碰到一个人。神仙指一块石头说:“我把它点成金给你吧。”那人摇头不要,神仙以为它嫌小,又指一大石头说:“点这块怎么样?”那人还是摇头。神仙以为不贪心之人终于找到了,便问道:“你小金不要,大金也不要,想要什么呢?”那人答道:“我想要神仙方才点石成金的指头,换在我的手上,任我随处点金,岂非用之不尽了。”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从中能提炼出哪些观点?有人认为:“人不可贪得无厌”,有人认为:“抓问题要抓根本,抓关键”。前者是取批判的角度,后者取赞扬的角度,这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但比较一下,前者显得陈旧、肤浅,而后者却有新意,见地深刻。
我和书的故事
刘 雄
今天闲着没事,从书架上取下《水浒传》随意翻看。书中夹着一个书签,翻到那页一看,是“智取生辰纲”这节,我的思绪不由得又飘到了那个星期天……
那已是上学期的事儿了。星期天我做完作业,就随手取了本妈妈书架上的《水浒传》来看。没想到不看不知道,一看就离不了,于是我干脆拿着书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真没想到,书中还有这么奇妙的世界,以前我单知道动画城里的节目好看罢了。“王教头私走延安府……”我轻声念叨着,禁不住为作者的文字而暗暗叫好。“啪”!书突然被合上了。我转头一看,原来是俺老娘来了。“不看了,写作业!”母命难违,写了一会儿作业,我挂记着吴用的妙计成功与否,又不由自主地拿起了《水浒传》。可我担心妈妈再来突袭,于是把作业本当“羊头”挂在了《水浒传》的上面,又用一只“顺风耳”隔着“三重门”时刻探听**的动静。这恐怕是“三心二意”的最高境界吧,只要有点儿风吹草动,我就立刻“改头换面”。
“好!真是好!”看到宋公明三打祝家庄一节,那种酣畅,实在是令人拍手称快。岂料“随风潜入室,进屋静无声”,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身后了。这下好,被抓了个“书赃俱获”——我的《水浒传》,就这样被妈妈收缴了。
后来,我又趁爸妈不在家之机将书盗回我处,在作业时间享受“水浒大餐”,再次被妈妈逮个正着,饱餐了顿“竹笋炒肉”。摸着自己可能已经红肿的屁股,我跌跌撞撞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口中还念念有词:“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熊瞎子三抓水浒迷。”(我可亲的母亲大人尊姓“熊”)
再后来,我们语文课上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老师要我们比赛说水浒人物、水浒故事,我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老师的赞赏、同学的钦佩普降我身,那个开心啊!
(荆州市沙市六中学生)
【评析】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我爱书。作者把“我爱书”这个主题贯穿在情节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
开端:只看了几眼,就被《水浒传》迷住——这是“爱不释手”;
发展:被妈妈抓住后,用作业本掩护继续看书——这是“爱书”不顾一切;
高潮:看到精彩处,“得意忘形”再次被妈妈抓获——这是“爱书”忘记了一切;
结局:虽因看书而挨打,但比起课堂上看书带来的喜悦,就不值一提了——这是“爱书无悔”。
用主题来统帅全篇,又在文章的各个部分紧扣主题,文章自然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夺人眼球。
人和书的亲情
梁晓声
大约在三十年前,一个上海女孩儿成了云南插队知青。她可算是知青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了,才十四五岁。她是个秀丽的上海女孩儿,曾被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导演邀去试过镜头。女孩儿的父母作为大学里的领导,“文革”中在劫难逃,自然是被首批打入另册的了。女孩儿的家自然也是被抄过的了。在“文革”中,知识分子的家一旦被抄,那么再也找不到一本书了。
女孩儿特伤心,为那些无辜的书哭过。
然而这女孩儿天生是乐观的,因为她已经读过不少名著。书中某些优秀人物那时就安慰她,开导她,告诉她人逢乱世,襟怀开阔乐观是多么重要。
艰苦劳动女孩儿只当是体魄锤炼,村荒地远女孩儿只当是人生的考验。女孩儿用歌声和笑容,以青春的本能向那个时代强调和证明着她的乐观。
但女孩儿也有独自忧郁的时候。对于一个爱看书的女孩儿,到哪儿都发现不了一本书的时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时代啊!
有次女孩儿被指派去开什么会,傍晚在一家小饭馆讨水喝,非常偶然地,她一眼看到一本书,那本书在一张竹榻下面。人不爬到竹榻下面去,是拿不到那本书的。女孩儿的眼睛一旦发现了那本书,目光就再也不能离开它了。
女孩儿的心激动得怦怦跳,女孩儿的眼睛都发亮了!
女孩儿声音颤抖地问:“那„„是谁的书?„„竹榻下面那本书„„”大口大口地吃着饭的男人们放下了碗,男人们擎着酒杯的手僵住了,热闹的划拳行令之声停止了„„
小饭馆里那时一片肃静,每一个人的目光都注视在女孩儿身上——人们似乎已经好几个世纪没听到过“书”这个字了,似乎早已忘了书是什么„„“书„„竹榻下那一本书„„谁的?„„”
一个男人终于回答她:“别管谁的,你若爬到竹榻下拿到手,就归你了!”
女孩儿喜上眉梢,乐了。
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于是,十四五岁的,秀丽的,已是云南插队知青的这一个女孩儿,在众目睽睽之下,当即往土地上一趴,就朝竹榻下面那一本书爬去——云南的竹榻才离地面多高哇,女孩儿根本不顾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了,全身匍匐着朝那本书爬去„„
当女孩拿着那本书从竹榻下爬出来,站起来,不仅衣服裤子弄脏了,连脸儿也弄脏了,头发上满是灰„„
但是女孩儿的眼睛是亮晶晶的了,因为她已经将那本书拿在自己手里了啊!
“你们男人可要说话算话!现在,这本书属于我了„„”
小饭馆里又是一阵肃静。女孩儿疑惑了,双手紧紧将书按在胸前,唯恐被人夺去似的„„
大男人们脸上的表情,那一时刻,也变得肃然了„„ 那一本书是《青年近卫军》。
如今,当年的女孩儿已经当妈妈了,她的女儿比当年的她还大两岁呢!
她叫林哲,是“文革”结束后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法学博士中的首位女博士。
人之爱书,也是足以爱得可爱的啊„„
(选自新华出版社《沉默的墙》一书)【评析】 本文的主题非常鲜明:人,要热爱读书。作者在文中多次强调了这个主题。①当家被抄后,女孩儿“为那些无辜的书哭过”——为书而“哭”,就是一种爱啊。②女孩由上海来到云南,女孩也有独自忧郁的时候,因为找不到一本书——为书而“忧郁”,也是爱呀。③当女孩儿偶然发现一本书时,心激动得怦怦跳、眼睛都发亮了——为书而“激动”、“喜悦”,这就是爱。④当听说拿到书就可以归自己时,女孩儿不顾自己干干净净的衣服,在众目睽睽之下就向书“爬”去——为书而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这不正是爱吗?⑤当把书终于拿到手时,女孩儿“双手紧紧将书按在胸前”——担心书被夺走,正是爱的表现。⑥文章开头写女孩儿从
上海到云南,遭遇人生的重大变故但依然乐观;文章结尾写女孩儿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法学博士中的首位女博士”——正因为爱书,女孩儿才能如此幸运。由此可见,如果能够用主题贯穿全篇,并在具体的叙述和描写之中体现主题,那么主题就一定会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深深地打动读者。
真没想到
(重庆)
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小鸟们在枝头唱着歌。这时,一对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在四处寻找可落户的地方。
真没想到,它们竟决定在我家的房檐下做窝了。它们天天找草衔泥,忙忙碌碌,不几天,窝就搭好了。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它们飞到南方过冬去了„„
那外表看起来很漂亮的燕子窝,常常引发我的好奇心:这个窝里面会是什么样子呢?一天,终于耐不住诱惑,我找来了一个梯子,请爸爸帮助摆在房檐下。
我爬上去,站在上面,向里张望。突然,从燕子窝里伸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唧唧地叫着,把我吓了一大跳,差点从梯子上摔下来。仔细一看,竟是一只刚出壳的小麻雀。真没想到,麻雀占了燕子窝!
一定是麻雀看燕子窝里很舒服,又没有主人,就强占了人家的住处。想到这儿,我不禁担心起来,明年燕子回来,到哪儿住呢?会不会发生一场“燕雀大战”呢?
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树,吹红了花,吹醒了生命。那对可爱的小燕子也回来了。它们来到自己的窝边,不停地飞来飞去,显然已经发现自己的家被别人占了,飞了几圈后,它们双双落到不远处的小树上,相互唧唧地叫着,像是在商量办法。我望着那对燕子,心想:“燕雀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忽然,两只燕子一齐飞向蓝天。我想:大概是找它们的伙伴来帮忙!可是它们飞回来时的举动,马上否定了我的想法,因为,飞回来的燕子只有两只,而且它们的嘴里还衔着草和泥。它们要和麻雀做邻居了!
这个结局我真没想到,但我由此想到了许多。这两只燕子能和“侵占者”为邻居,是因为它们把原来属于自己的鸟巢不仅仅看做是自己的家,而看做是鸟类共同的家。人们如果像这对燕子一样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谅解,生活该是多么美好呀!
【评析】
这篇文章的选材令人耳目一新,可能让你“真没想到”。文章的主人公是“小燕子”,文章的主题是由小燕子宽容的行为而得出的:“人们如果像这对小燕子一样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谅解,生活该是多么美好呀!”
小作者不是像其他同学一样直接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发来选择材料,而是选择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这样选材为下文作者的感悟铺垫,让人产生“真没想到”的效果。
“它们双双落到不远处的小树上,相互唧唧地叫着,像是在商量办法。”这生动的材料在文章中有好几处,不认真观察,要想写出这样的文字并不容易。光观察还不行,还需要思考:这两只燕子能和“侵占者”为邻,是因为它们不认为那只是自己的家,而认为鸟巢是鸟类共同的家。这就是作者思考得出的成果。很难想象,没有留心生活,没有观察习惯,没有基于观察的思考能找到好素材,写出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