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经 济 管 理 论坛
中国科技信息 2005 年第 9 期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May.2005
糜 婷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学院311201
摘要: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它关系着个人的生存与国家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 种制度、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失信行为时有发生。这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从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及查询系统、加大失信 成本、完善法律制度等方面来强化社会诚信。关键词:社会诚信;缺失;失信成本;对策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稳固的信用 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动力和源泉。我国要发展 和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在广泛倡 导社会诚信的基础上培植和维护信誉,建立 社会主义信用体系。但是由于我国还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制度、法律法规还不完 善,失信行为时有发生,假冒伪劣、坑蒙拐骗 大行其道,安徽埠阳劣质奶粉事件,黄金周旅 游中的一个个陷阱让人防不胜防。学生考试 作弊,助学贷款还款率低。政府中协议性垄 断,行贿受贿时有发生。诚信问题成为了全社 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是通过建立经济或市场游戏的规则等一系列手
二、强化社会诚信的对策
社会诚信的缺失,破坏企业的正常生产经
段,追究失信行为的经济责任,给予严厉的法律 惩治,改变守信与失信两种行为方式机会成本,使守信者获得公允回报,失信者得不偿失,甚至 付出法律上和经济上的沉重代价。比如让造假 的人倾家荡产,牢底坐穿;比如让不讲诚信的公 司法人代表上黑名单,1 0 年内不得办公司,情 节严重的得坐牢;比如让使用假文聘者,永远不 能提干、评职,甚至取消现有的职务;比如让考 试作弊者退学。
4、加快信用立法,完善法律制度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信用 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制是信用的保障。健全的 法律体系,是正常的信用关系得以维系的保障。仅靠良心、道德,不可能有效约束债权人的经济 行为,必须依靠法律力量,把一切信用活动纳入 法制的轨道,才能维护和培育良好的信用秩序,形成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环 境,为市场经济建立必要的法制基础。从完善、强化法制入手,构建有效的信用制度,是关乎当 前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当前 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根本性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中,还没有一部完 整的、系统的规范信用活动的专门法律,也缺乏 相应的法规、制度。所以,要加快我国的信用立 法。从实践角度考虑,我国的信用立法工作难以 在短期内完成,但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客 观又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在这种 情况下,可以从两方面推进信用立法工作:一是 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信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 规,在此基础上以比较完备的行政管理规定的 形式颁布,为构建诚信社会奠定制度框架。发达 国家的法律体系还有一个特点,即法律处于不 断修订完善的过程中,因此,先以部门规章的形 式出现,为今后正式法律的出台积累经验。二是 抓紧研究、率先出台与信用行业直接相关的基 本法,对信用行业的管理定下基本的制度框架,以促进信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总之,社会诚信的重塑是一个重大而紧迫 的课题。它的解决,需要个人、企业、政府共同 努力。
营活动,给社会经济活动增加巨大的无效成本; 破坏社会法治的基础,使社会法治流于形式,严 重危害了社会的发展。强化社会诚信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1、普及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和信用意 识
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普及信用文化,努力营 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是通过各种宣 传、教育方式,利用学校、企业、社区、行业协 会等组织机构广泛开展行之有效的信用道德培 养和教育。二是提高社会主体的守信意识和维 权知识,并能自觉参与监督和抵制失信行为。三 是引导和培养市场主体重视自身信用程度的社 会评价,努力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
2、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及 查询系统
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及查 询系统,目的是解决社会交往中信用信息缺乏 和不对称的问题。可以通过整和工商、质监、财 政、税务、审计、司法部门和银行系统的信贷信 息等资料来建立信用资料数据库。其中个人信 用档案数据库应包括个人基本状况,如职业、收 入、学历、家庭财产、社会地位及道德品质等; 经济信用记录,如存贷款、还贷、纳税及其他信 用交易情况;司法信用,如诈骗、违法违规等。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主要包括企业所获各级各 类荣誉情况,银行信用等级,企业之间交易的不 良记录情况,未经司法部门裁决或仲裁机构仲 裁过的经济纠纷、商业欺诈,税收上缴情况,签 订合同的履约情况等。
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牵 扯到个人隐私权的保护问题,而现代市场经济 的发展又特别需要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信息体系。因此,国家要制定个人信用信息收集的相关政 策和规范,各级政府要依法大力支持个人信用 信息的采集和汇总,特别是那些在市场经济秩 序的形成和发展中有重大影响的个人信用信息 的采集。
信用信息系统的建立,将形成一个公用、通 用的信息平台,行为主体可在进行经济交往活 动前通过信用信息系统查询交往对手的信用记 录为是否与其交往提供决策依据。该系统建立 后,还能将信用记录不良者排除在社会经济活 动之外,使失信者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再得逞,而 是被自然淘汰在经济活动中无立足之地,促进 良好社会经济信用秩序的建立。
3、加大失信成本:对失信行为进行严厉的 追究和惩治
既然社会经济信用程度过低的根本原因是 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过低,那么提高社会经济 信用水平的努力也必须从这个方面入手,重点
一、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
社会诚信的缺失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 的,主要是由于:
1、社会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就是 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不同。由于社 会信息的不对称,信息多的一方就可能利用 其掌握的信息做出不利于信息少的一方的行 为,尤其是在隐蔽成本小于其所带来的收益 时,这种行为就会大量发生。
2、失信成本低。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程 度低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过 低。经济交往中,违约如违反经济合同借款不 还、销售伪劣产品等一般能取得短期的直接 利益。而对于这种违约行为,在中国目前法律 不够健全、执法效益不高、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等不良司法环境下,受害者往往难以追究其 责任,使破坏信用的一方在经济上、法律上没 有受到应有的追偿和处罚,造成失信成本过 低的局面。失信成本低使违反社会信用的行 为屡禁不止。
3、利益的驱使。层出不穷的制假,目的 只有一个——利益。为了获得一时的超额利 润,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为了通过某次关系前 途的考试,请枪手冒名顶替进场。为了提干、为了评职称加工资使用假文凭。据一次全国 性调查发现,国内填写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 人数比国家实际培养的人数多出 5 0 万。
4、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不成熟 不完善,是造成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一个十 分重要的政治原因。如在现代政治诚信观方 面,无论政府官员还是社会公众都存在着许 多模糊的认识,在诚信制度方面,还存在着许 多空白、漏洞或者不足之处,社会主义民主的 公正、公平、公开之精神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 现和体现;在政治诚信实践方面,还存在着许 多失信于民又纠误不力的地方,比如官僚主 义、形式主义泛滥,虚假风、浮夸风屡禁不止 等,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 和道德约束,腐败现象的滋生,直接影响了政 府的公共形象和公信力。国家政治生活中的 变化势必会直接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董迎春《诚信问题与制度环境》[J]《工人日 .. 报》.2002 年 12 月 19 日
[2]李晓琴.《发挥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作用》[J]. 《光明日报》.2003 年 5 月 29 日
[3]郭松江.《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J].《学习论坛》.2004(8)74-76 [4]叶国标,俞丽虹.《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走 2004 年 11 月 15 日
向深入初具雏形》EB/OL[ ].http://www.sina.com.cn
-76-
第二篇:浅谈师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师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师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所谓的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师德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师德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之前,首先要塑造好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又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才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从而才能塑造好学生的灵魂。但是,当今社会却时而出现师德缺失的现象,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一、师德师风失范的原因:
(一)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改革的主流是好的,但改革也不免泥沙俱下,负面的、消极的社会沉渣泛起,在一些领域中道德失范、诚信丧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问题也日益突出;封建迷信、邪教、黄赌毒、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卷土重来;一些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西方没落腐朽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碟片、电影等各种途径对我国公民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教师免疫力差,导致自己精神空虚,欲念扩张。
(二)学校管理出现盲区,其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1.重智轻德。有的学校仍然只重教学质量,轻思想道德建设;只重考试成绩,轻素质教育。忽视了师德师风管理工作,少数学校对这项工作认识不够,管理不到位,存在热一阵冷一阵的问题,造成管理环节不衔接,监控过程出现疏漏,甚至出现盲点,导致师德失范的苗头有滋生的土壤。
2.不能坚持师德师风管理制度
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什么样的行为是违规行为,没有经常性地公示给学生、家长和社会,学生缺乏对教师行为的有效监督,有的学校学生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习以为常,学生也习以为常了,从而滋长了少部分师德败坏的教师。各校购臵的师德师风举报箱,有的锁都锈死了,劳命伤财,根本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对违纪教师姑息迁就
有的学校明知个别教师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而再、再而三的迁就教师,不及时批评教育,不严格按师德师风管理制度进行处罚,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对违纪教师的一种放纵,是对学校教育的极大不负责任。
4.师德评议弄虚作假
个别学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评议时,不一针见血,不真枪实弹,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人人满意,个个满分。不深入学生、家长、社会中详细调查,胡编乱造,以假当真。
(三)教职工忽视了学习、反思、修身
有些教师鼠目寸光,以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十分了得,先进学不进,后进不改正,看不清教育发展形势,思想信仰开始动摇,教育教学行为开始滑坡,甚至出现师德失范的违法违纪法规的人和事。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心理失衡
由于缺乏学习,抵制不住市场经济带来的不良因素的诱惑,整天心术不正,恨天怨命。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当了大官,发了横财,盖了洋楼,就按奈不住教师职业的清贫、寂寞,心理上出现了严重扭曲和失衡,价值观和事业观被抛得九霄云外。
浅谈师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2.小视小节
有的教师存在说得多、做得少,计划多、落实少,讲客观困难多、谈主观原因少,讲宏观问题多、谈具体细节少等现象。片面地认为课堂上接打手机、酒后上课、课外打打麻将等等,都是生活小节,不损形象,无伤大雅。这样必然会导致少部分教师仪表不整,举止不文明,出言不逊或肮脏,与为人师表的要求相差甚远。
3.工作不敬业
有的教师“身在学校心在商”,搞第二职业时全身心投入,干教育工作时马马虎虎,无精打采;有的教师学新教材、新教法、新课程标准一再畏缩,学歪门邪道跃跃欲试;有的老师知识贫乏,教法陈旧,教学成绩年年倒数,误人子弟。四是法律意识淡溥。有的教师不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权,恶语伤害学生,甚至采取罚跪罚站,反复抄写作业和打手掌、屁股等手段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搞负面宣传,管不住自己的嘴,胡说八道;有的老师参与社会赌博,在社会上臭名远扬,被学生及学生家长看不起,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
二、教师提高自身师德修养的途径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德认识。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适应社会需要,就要有知识,这就要学习。同样,人们的观念需要更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更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
1.加强政治理论水平学习
教师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矢志教育,义无反顾,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3.加强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
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才能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致于误人子弟。教师必须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倘若学生给你提出的问题你总是不能很快准确地回答,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也就完全丧失了。学生对你没有信心,极有可能对这门课也没有了信心,你这门课还怎么教。在现代社会中,每个社会个体都有不同于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学生在某方面超越教师的可能性甚大,所以,教师完全没有资格在学生面前高居支配地位,而应该对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给予充分的尊重。笔者认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仍是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教书育人。
(二)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认识
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育离不开自我提高认识,自我加强修养,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臵。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做到言教、身教的统一,并且要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
浅谈师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我们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我们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处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综上所述,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是教师事业成功的保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师德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而且影响他们的一生,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师德的修养,不仅关乎个人,更是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提高师德修养水平,是势在必行。
第三篇: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其对策
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其对策
信用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对资金、商品或服务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让渡。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是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这就要求交换双方以信用作为守约条件,在日渐复杂的市场活动中建立起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信用关系链条,以维系错综复杂的交换关系和正常有序的市场秩序。
一、当前信用缺失的表现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比较混乱,存在着许多信用缺失现象。突出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债务,合同违约,形成“三角债”、“多角债”、“链条债”一环套一环的债务链,导致企业之间信用的恶性循环;大量企业恶意逃避银行债务,造成银行惜贷,银企之间陷入信用危机;社会中介组织在执业过程中作假现象严重,各种违规操作层出不穷,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制假贩假活动十分猖獗。以劣充优、以次充好等欺诈失信行为严重冲击着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领域;金融欺诈、走私贩私、偷税漏税、虚假报表、黑幕交易、价格陷阱、伪装上市、恶性竞争、知识产权侵权、地方保护与机构腐败等行为屡禁不绝,因失信造成的后果一直或正在沉重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健康发展。据有关专家研究统计,我国每年因失信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855亿元。这些失信的存在,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信用缺失的原因
从企业主观方面来分析,主要是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欠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经营理念支配了企业的行为,利令智昏,使其丧失了职业道德。除了上述主观原因外,导致企业诚信缺失还有一些复杂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一)信用主体的逐利性
这是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使一些追求暴利的经营者,在利润的驱动下以假冒伪劣商品欺骗消费者,以获取暴利。大量银行信贷资金、企业生产经营资金进入股市,最大诱因正是利益驱动。
(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制假售假能够大规模发展,与地方保护主义是分不开的。因为不少规模化、产业化的制假售假不是偷偷摸摸、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开展的。作为地方的管理者,对于这样的情况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更有甚者,当有关部门进行查处时,有的地方政府还为其辩解保护。
国有企业的恶意拖欠债务、逃废债务;上市公司的屡屡违规违法,也夹杂着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的色彩。
(三)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社会信用评价管理体系,企业资信评价缺乏一套全国统一的评估办法,行业、部门各自为政,评价资料难以实现共享,评价结果的独立性、公证性得不到社会认可,造成大
量重复劳动和社会资源浪费。企业信用管理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发展滞后,跟不上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法制不健全,打击不力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打击失信行为方面制裁不到位,力度相当有限。对于大多数假冒伪劣的生产商来说,处罚主要以罚款为主,在稽查力度有限和规定不够详细的现实约束下,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销售者只要10次中有5次,甚至只要有3次能够逃脱处罚,就有利可图。所以,从查处的制假售假案件来看,屡犯、惯犯多,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目前的惩处力度并不足以使制假售假者感到害怕。
(五)产权制度本身的缺陷
不少国企管理者认为,企业是国家的企业,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不贷白不贷。甚至许多政府官员也认为:国有银行有支持国企的义务。于是,国有商业银行身不由己,既要为政府部门出政绩贷款,又要为维护安定团结对该倒不倒的危困企业放贷。产权不明,造成政企不分,政银不分,造成引企关系的不断恶化。
(六)社会诚信意识淡薄
目前在我国个人信用差,从而导致了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滑坡。对国有企业来说,借钱不还是企业的事情,不是个人的事情,借钱不还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毫发无损,在商业交易中,应付货款拖欠不还、到期贷款不予偿还、贷款利息不予清偿大量存在,国有企业借款偿还的信用意识十分淡薄。
三、治理信用缺失的对策
(一)努力创建崇尚诚信的大环境
1、坚决摈弃互不信任的思想观念。我们必须抛弃陈旧的思想认识,树立规范的市场经济意识,使人们认识到从货币经济向信用经济的转变,是货币关系的延伸和发展。社会经济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信用关系的主体,因信用关系的变化,债权人和债务人也随之发生变化,如果失信,他们既是害人者,同时又是受害者。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信用意识。要广泛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把信用道德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素和精神支柱。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倡导言行一致,有信无欺的道德情操,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唤起人们的信用理性,增强人们的守信履约观念。
3、培养信用文化,建立起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体系。在市场经济信用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积极地吸收借鉴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信用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又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文化建设之中,使诚信文化成为一种内在的道德规范。
(二)加快信用法规及评信机制建设
国家首先必须健全法律法规,加大信用制度的立法执法力度,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债权得到保护,债务得以履行,形成企业和全社会的严格的信用监督和奖惩机制。
同时,用现代信息网络公开诚信状况。一方面,从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入手整合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个人帐户,培育专业的个人信
用评估机构,将个人的社会信息资源、金融资源、纳税资源、司法资源等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信息集中起来,形成统一的个人信用档案,对个人信用做出整体评价。定期在大众媒体上向社会公开,使不讲信用的企业失去市场,失去合作伙伴,失去银行贷款,失去股东的支持,最终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建立企业征信制度和征信机制。建立信用等级评定、资信评估以及相应的咨询机构,加快规范公共信息、征信数据的取得和使用程序以及采集、合法使用居民个人资料、企业资料的法规建设。
(三)加快政企分开,打击地方保护
中国企业的信用问题,在相当的程度上与地方保护主义有关。如一些地方部分官员为了本位利益,甚至为了一些政绩私利,对于所管辖范围内的制假售假听之任之,极少数甚至是沆瀣一气,为制假售假者通风报信,干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查处,成为制假售假者的保护伞;对于所属企业恶意欠债、逃废债千方百计予以包庇保护,甚至是出谋划策,侵犯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一定要加快政企分开的步伐,严厉打击地方保护主义。
(四)规范政府行为,建立信用政府
1、改革政府行政方式,依法行政。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的行政方式。地方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要从直接管理转到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和服务上来,切实将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到从宏观上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和顺利发展上来,确保有个公平的信用环境。其次,要加大政府机构改革的力度,以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深入
推进政务公开,加大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同时,行政行为必须依法。
2、建设信用政府,树立诚信榜样。要强化政府责任追究,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党纪、政纪和行政法律法规应对政府部门、官员失信行为的责任追究和赔偿作出相应明确具体的规定;人大、纪检、监察部门应加强对政府部门、官员的监督,让失信者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处罚,对于因政府失信给企业或个人造成的损害,由政府依法给予一定的“信用赔偿”。
来源:http://
第四篇: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令人忧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社会、学校、自身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对待诚信教育、开辟崭新的诚信教育途径、建设高素质的诚信教育队伍等对策和建议,以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重塑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新形象。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对策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每一个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更要干诚信事、当诚信人,做诚信的传承和发扬者。
当前青年大学生中,功利入党有之,考试作弊有之,抄袭作业、论文有之,雇佣“枪手”有之,贷款不还有之,虚假履历、证书有之,频繁毁约、跳槽有之,这些诚信缺失的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而且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这也使大学生诚信缺失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开展了相关的访谈和小规模问卷调查(200人),从社会、学校、自身等方面挖掘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就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本文就是对这些思考的部分提炼。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也影响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期望。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甚至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搞有偿新闻等,教育工作中的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工作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2、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当前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应有的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重视不够。诚信教育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时代的呼唤,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要求,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建设人才的必要途径。长期
以来,一些高校对诚信教育重视不够。笔者调查中,认为学校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诚信教育的大学生有42.1%,24.7%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学校是否重视诚信教育。在访谈中,部分青年大学生亦表示对学校开展诚信教育的举措知之不多,需要切实开展诚信教育。高校教师的诚信教育意识不强,在教学过程中忽视诚信教育的渗透,只重教书而忽视育人。笔者调查中,当问及老师平时如何进行有关诚信教育时,14.0%的大学生不知该如何作答。大学生自身对诚信教育的认识情况也需要改进。当谈及诚信教育的开展,部分大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对于学校组织的诚信活动,部分大学生表示了自己的漠视。5.0%的大学生对“诚信教育应当在全民开展,大学生尤其要注意诚信行为习惯的养成”选择“说不清”;10.1%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参加学校组织的诚信活动。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在众多人心目中是一片模糊。对于诚信教育应该有哪些内容,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笔者访谈中,多数大学生表示积极赞同学校开展诚信教育,但谈及诚信教育内容时则陷入了混乱状态,不能清晰地说出自己所赞同的诚信教育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对于诚信教育内容的模糊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影响诚信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方法的运用。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笔者调查,53.3%的大学生认为“现在所接受的诚信教育”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接受通过“其他”方法进行的诚信教育的大学生比例仅为8.9%;多数大学生认为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一种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赞成“诚信教育应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达到90.4%。
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多数是通过教师课堂影响和开展相关活动影响,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教育途径的开拓创新上存在明显不足。如对网络这一有效教育途径的利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入。笔者调查中发现通过网络了解诚信的大学生仅有16.2%。诚信教育队伍乏力。在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中,一些教师自身诚信素质不高,关心学生成长成才不够,缺乏人格魅力,缺乏奉献精神等等。诚信教育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队伍的管理不够科学等等,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不足。
3、青年大学生自身责任意识淡薄
当前大学生多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成长起来,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自主意识等,但是同时他们也存在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
社会历史责任意识不浓。部分青年大学生对所要承担的历史重任不明确,不清楚自己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民族复兴的希望,不能正确认识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局限于狭隘的视野,片面注重个人利益、追求享乐。从对“是否能够为国家利益着想”的评价这一调查中,大学生对自己和他人能够为国家着想的评价值多分布在5-8(调查把评价值分为十个等级)之间的状况可以看出,大学生自觉为国家奉献的责任意识还有待加强。
社会角色责任意识不明。当前部分大学生对自身不同社会角色尚未具有明确的责任意识。他们漠视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责任,存在着破坏公物、不注重公共卫生、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①
现象;他们习惯了被家人娇宠,沉溺于父母亲人的关爱,提出过分的物质要求,忽视了作为家庭一员所应尽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在学校中,部分大学生不明确学生的责任所在,学习敷衍了事,缺乏认真态度,甚至出现网络成瘾、专职爱情“事业”等主次颠倒、荒废学业的情况。据报载,现在因成绩不合格而退学、试读或留级的大学生中,由于网络成瘾而荒废学业的占70%以上。
社会行为责任意识不强。部分大学生的行为责任意识不强。他们做事随性而为,对行为的后果缺乏考虑,没有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明确意识。如刘海洋泼熊、王晓明杀父,以及近来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在这些案件中,行为者都缺乏对行为责任的思考,缺乏行为责任意识。此外,部分大学生当发现自己做出了不当的行为后,不是正确面对和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而是尽量去隐瞒、躲闪和推卸。②
二、切实加强当前青年大学生诚信教育
青年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着重从对诚信教育的认识、诚信教育途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探讨切实加强当前青年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性措施。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诚信教育
1、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
领导重视是加强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证。首先,要立足高校的职能进一步认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树立切实加强诚信教育的观念,明确加强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其次,要抓好诚信教育的各个环节,切实保证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要大力支持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并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财力保证;要组成结构合理、高素质、有战斗力的诚信教育队伍,为诚信教育提供队伍保证;要严格制定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奖惩机制,为诚信教育提供制度保证。重要的是,高校领导要加强自身诚信修养,成为诚信的表率。
2、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诚信教育
教育工作者是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工作直接影响教育成效。如果没有教育工作者,要完成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重任将无从谈起,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将受到阻碍。切实加强青年大学生诚信教育,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诚信教育观,认真、积极地开展诚信教育。同时,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加强自身在教书、科研、工作、生活中的诚信修养,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影响和带动学生。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无论是教师还是其他工作人员,都要有正确的诚信教育思想,积极开展青年大学生诚信教育。
3、青年大学生要正确对待诚信教育
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诚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拥有更加系统深刻的诚信理论,具备明确的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促进其有效的自我教育。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深刻认识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动积极地接受教育,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诚信的理论知识,把诚信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在论③
文、考试、交往、恋爱、求职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真实诚恳、讲求信用,做一个诚实的人。
(二)开辟崭新的诚信教育途径
1、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要突出丰富多彩性: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如不同年级、不同系科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可以突出不同的主题,如商业诚信、法律诚信、政治诚信等;可以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如公益签名活动、诚信征文活动、社会调查、剧社活动等;可以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如学校统一组织、院系组织、学生社团组织、联合组织等。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要务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纸上谈兵,不仅要在校园内以各种形式广泛开展,还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走向社会,开展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为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做出努力,为社会的安定和谐、健康发展贡献力量。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要从细微处入手,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和诚信行为习惯的锤炼。
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有效途径。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等高校纷纷建立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对规范大学生诚信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使全校、甚至全社会都对此有所了解。其次,建立诚信档案要科学化、规范化。诚信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承诺书、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效果、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特别记录等,记录学生在校期间思想道德、生活学习、组织纪律等方面尽相关责任义务情况及履行承诺情况,如国家助学贷款、考试作业、勤工助学、学杂费交纳、集体活动出勤等。诚信档案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规范、细致、客观。档案建立后要进行科学的管理。诚信档案在学生毕业时要作为学生品行的有力证明交给用人单位。再次,诚信档案建立要形成体系。建立诚信档案不仅仅要在高校内通行有效,而且要与社会接轨。大学生诚信档案要与社会信用体系相联系,与相关制度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效的大学生诚信监督机制。
3、营造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
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营造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诚信教育环境。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教育资源,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发挥教师、同辈群体的教育和影响作用,运用标语、布告栏、校园广播、电视等有效手段,营造全方位的校园诚信文化教育环境。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要不断提高诚信修养,注意养成自身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并注意与子女交流诚信心得,对一些现象进行讨论达成共识,为子女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诚信教育环境的营造需要不断加强全社会的诚信宣传、教育,营造优良的诚信舆论和文化环境;要尽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逐步健全市场经济诚信法规体系。同时,学校、家庭、社会之间要统一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三者之间要成立有效的沟通联络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诚信教育队伍
1、优良的素质
作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者,需要优良的素质。首先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诚信教育工
作者要对祖国、对社会主义事业、对中国共产党忠诚和热爱,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的信心,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其次,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诚信是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诚信教育工作者要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以诚待人,信用待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再次,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理论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专业理论素质要求诚信教育工作者能够系统全面地把握诚信教育内容体系,熟谙诚信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诚信的历史,掌握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规则以及法律所涉及的诚信原则,深刻领会诚信的科学内涵。专业能力素质主要有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2、合理的结构
诚信教育工作者要有合理的队伍结构。首先,人员结构。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队伍的人员要以“两课”教师、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主,辅之以其他教师和工作人员。实现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人员结构。其次,年龄结构。各年龄阶段的人员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诚信教育工作队伍要根据诚信教育和教育对象的特点,按照老、中、青,以中青年为主,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再次,性别结构。不同的性别有不同的特点和专长。诚信教育队伍中要注意适当的男女比例,分工明确,发挥各自优势,避免单一的性别结构。第四,学历结构。到2005年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历层次,增加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诚信教育队伍要不断提高学历层次,优化学历结构,一方面吸收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培训进修提高原有诚信工作者的学历层次,逐步形成以硕士研究生为主的学历结构。
3、科学的管理
要提高队伍工作的效率必须加强科学的队伍管理。首先,人文关怀。人性化管理的理念被越来越广泛的接受,诚信教育队伍的管理要以人为本,增强其感召力、人性化。其一要关心,关心教育者的工作及其生活、学习情况,合理进行人员安排,使不同的教育者都能各显身手、人尽其材;其二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明确工作要求,通过有效形式促进诚信教育工作者沟通思想、交流经验,培养团队协作和奉献精神。其次,完善制度。要做到有制可依、有制必依、执制必严、违制必究。制度包括选拔聘任、工作考核、监督评估、进修提升等。要尽量避免制度“真空区”,力争队伍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相应的制度,形成环环紧扣的制度体系。有了制度就要严格执行,要严格按照制度开展工作。再次,培养提高。要坚持选拔、使用、培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诚信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培养。其一是理论素养提升,要根据诚信教育工作者工作性质的不同,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再教育。其二是实践锻炼提升,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诚信工作者进行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以使其开阔眼界,增长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注释: ① 参见郗杰英等编:《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文心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② 《中国教育报》,2002年10月14日。
③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姜励群、吴福生译:《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100页。
参考书目:
1、郗杰英等编:《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文心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2、黄蓉生主编:《21世纪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3、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4、黄蓉生著:《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
第五篇:浅谈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浅谈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摘要:目前在会计领域中造假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撼动了会计诚信基石。如何重塑会计诚信,遏制会计造假,不仅要加强法律、制度和规则建设,而且必须积极倡导诚信精神,建立会计诚信体系,才能提高会计诚信度。
关键词:会计诚信 缺失 对策
目前在会计领域中造假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撼动了会计诚信基石。如何重塑会计诚信,遏制会计造假,不仅要加强法律、制度和规则建设,而且必须积极倡导诚信精神,建立会计诚信体系,才能提高会计诚信度。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但是,伴随“银广厦”事件、“蓝田股份”事件的出现,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却愈演愈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如果会计诚信问题得不到解决,其“不和谐”因素必然会阻碍和谐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2.1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前提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享有不同的信息。一般来讲,会计信息的制造者都会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并控制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且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多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则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可能违反诚信原则,向使用者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2.2 民事赔偿机制不健全,违规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动力
在当今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欺诈性的信息披露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其中就包括高额的民事赔偿,往往令违法者赔得血本无归。在我国,《证券法》对股票发行人未按有关规定披露有关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规定了行政和刑事责任,但没有提到民事赔偿问题,难以使违规者受到严厉的经济处罚。正因为违规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违规所付出的成本,这就为不法分子“冒天下之大不韪”添加了动力。
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监督不力,是导致会计诚信危机的直接原因
注册会计师在客观上需要他们维持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保护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审计失败
案件却使我们大失所望。不论是安然事件,还是银广厦事件,莫不与独立性问题相关。审计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审计。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要求它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独立于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而在现实工作中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却很难。通常会计师事务所同时为同一客户提供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会计师事务所从被审计单位获取丰厚的咨询收入,损害了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独立性,从而也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了必然。
2.4 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第一,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现象严重,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集团公司绝对控股,股东大会就成了大股东会议,由大股东说了算,这样就很难保证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第二,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缺乏必要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第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这种公司制度的缺陷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是会计信誉度低的根本原因。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3.1 建立会计信用中介机构,完善会计信息的供给制度
建立会计信用中介机构,审核供给者的诚信度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并据此评出信用等级,这给了诚信供给者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完善会计信息的供给制度,这包括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会计信息的审核和对供给者的监督,以保证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
3.2 建立民事赔偿机制,提高会计失信成本
建立民事赔偿机制目的在于抑制供给者获取不正当得益的愿望,如果供给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重大损失的,使用者可以起诉供给者,要求惩罚并给予赔偿。同时,借鉴外国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建立民事赔偿机制,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效益,使造假者无利可图,切实从根本上防止造假信息行为。
3.3 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管理,建立诚信档案
注册会计师信用体系,应包括:以《注册会计师法》和《会计法》为指导,以独立审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以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为中心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以内部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以检查指导和档案管理相结合的职业道德管理体系。为保证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实施,应当设立专职机构或人员对执业机构和执业人员履行职业道德准则情况进行检查,把优秀的和不良的都记入诚信档案,作为奖优罚劣的依据,提高注册会计师履行职业道德准则的自觉性,保证做好各项工作。
3.4 注重会计文化建设,培养会计诚信氛围
会计文化的建设是培养会计诚信的根本。会计文化主要指会计人才培养、会计实务操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等与会计相关的各类人员的教育上,注重诚信与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考核和评价。此外还需与企业诚信、个人诚信建设相结合。
3.5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会计诚信建设,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必须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控制和引导经营者的行为。企业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
总之,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的立身之本,所有会计人员只要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一定会建立一个信息和信用有机统一的会计诚信环境,摆脱目前所面临的会计诚信危机。
参考文献
[1] 王焕霞.对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09年第1期733.[2] 孟湘萍,安宏.加强会计诚信工作的对策[J].山东商业会计2006·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