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响我县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当前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发展前进中的各种矛盾比较突出。为保持安县社会更加稳定,探索化解矛盾的工作思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促进我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安县,由县政协副主席李开金牵头的,县政协委员组成的专题调研组,兵分三路,历时20多天,分别对20个乡(镇)及13个县级部门进行走访了解排查。总的情况是:问题突出,方面性多,情况较复杂,稳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一、调查过程中,乡(镇)、县级部门所反映的不稳定因素
1、乡镇反映出的突出问题 ……
2、部分县级部门反映出的问题 ……
二、当前我县不稳定因素及突出问题:
1、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一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占地和拆迁补偿费支出无资金来源(主要是乡镇)。往往造成较大规模集体上访。因相互攀比,落实政策难度大,引发重复集体上访。二是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违规操作,致使拆迁安置没能及时到位,签订的合同难以兑现,造成被拆迁户信访,要求尽快安置。三是因公共建设需要而拆迁的住宅,转让土地中因执法不规范,导致住户安置房的土地使用权证或房产证办不下来等遗留问题,要求政府协调解决。
2、交通设施建设问题:公路改扩建沿线的占地和拆迁补偿资金不到位,主要反映在绵安北路、成青路、晓茶路、谭秀太路等。
3、历史遗留的基金会兑付和集资问题:主要反映在乡镇无资金来源。
4、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遗留等问题:有的企业没有按政府统一政策进行改制和安置职工,符合提前退养条件的职工没有办理退养手续,或没有按政策解决养老统筹、医疗保险等问题。有的企业没有按规定发放职工的医疗费、房贴,工伤职工的生活待遇和死亡职工抚恤金、医疗费也未作处理。
5、劳资纠纷问题:特别是民工反映拖欠工资,多次催要仍没有解决。有的私营企业没有给职工上缴养老保险、医疗统筹、工伤保险等费用,导致职工利益受损。工资直发前拖欠教师、干部的工资总额799.81万元,乡镇无力解决等问题。
6、环境污染问题:我县部分化工、小型造纸企业排污不达标,群众意见大,厂社矛盾大。
7、部分特殊群体要求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和政策优惠等问题:如六十年代的精减下放人员和老知青要求解决养老问题,部分建国初期入伍的企业干部和在企业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要求提高生活待遇等问题。
8、城市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信访人员中,这部分人占有一定比例,不容忽视。由于个别素质较差、失业、病残或灾害,部分群众生活十分困难。无住房的城镇居民,失业人员子女就学,农村病残者、孤寡老人,他们靠自身无法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只得求助于政府。
9、政策原因和职能部门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普遍认为有钱有权的单位和部门腐败现象较严重,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外欠累累债务,内部各种福利应有尽有,收入分配显得愈来愈不公平;干部、职工和农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一拖再拖的各类欠款(工程款、三金款、集资款等),党员干部、群众极为不满,这些问题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又相互强化。
三、产生不稳定因素的主要原因
首先在全国经济突飞猛进的背景下,部分领导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和实际条件,搞形象工程和超额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以树立自己的政绩。其结果是层层负债经营,严重脱离实际,各级政府的诚信大打折扣,党和政府的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县、乡镇是国家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天天跟群众打交道,如果失去诚信,基层本应能处理好的一些事情,他们就可能不找县上、不找乡(镇),而去找省、市以至上访到中央。其次是文化繁荣了,科技进步了,但农村封建迷信又抬头了,由于人们极易被封建迷信蒙骗,一些邪教组织(如:法轮功,门徒会等)利用封建迷信活动散发反党反政府言论,部分群众受蒙蔽造成对政府不满。
综合分析产生这些不稳定因素的主观原因:一是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二是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在不断增强、总想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其维权要求;三是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一些人心里不平衡,盲目攀比和政策、法律知识缺乏,如下岗失业职工产生失落感,存在等、靠、要等心里意识;四是在目前重大社会问题信息不透明、不公开的情况下,特别是有关部门在掌握了真实信息的情况下,仍然有对上“封锁消息”欺下瞒上现象存在,从表象上看到的是“一派歌舞升平”,极大地掩盖了日趋严重的问题,最终“一触即发”。客观原因:一是体制改革和转轨时期各阶层的利益重心发生严重失衡,原来主要由政府统盘解决的就业、就学、就医、养老、住房等问题,现基本上由个人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自主解决,造成部分人心里上没有准备,感觉难以承受;二是表现在政府方面的是部分工作人员,公仆意识淡薄,行政不作为或行政作为不当甚至乱作为,有的执法犯法,执法不规范,侵害群众利益;三是一些基层干部和少数领导对稳定工作不够重视,处理问题的方法欠妥而使矛盾激化。
四、化解不稳定因素的对策
针对我县的不稳定状况,全县各级干部:一是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二是如实讲清在改革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和现在县上、部门对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三是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按5—10年期逐步兑现过去口头或书面协议;四是树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在发展中加以解决的思想。
1、道路交通建设资金缺口问题:绵安北路属市上所建工程,县上应加强资金协调,逐一兑现协议。晓茶路建设:一是向省、市争取资金补助;二是力促千佛山景区尽快正式营运。在门票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成,以解决资金缺口;
2、对花荄工业园区在供地中出现的遗留问题:一是现继续申请使用土地的,可参与以后花荄新县城区域的土地拍卖或挂牌出让,原已交款作为参与竞买的预交款,成交后再结算;二是现不继续申请用地的,对原交土地款,由县政府统征办统筹安排,分期分批退付;
3、对小城镇建设中集并土地问题:一是对集并未用的土地应退还给村、组。二是对集并已用的,部门应与村、组签订征地协议,积极组织资金落实兑付,依法上报,完善手续;
4、企业污染问题:建议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环保局、技监局等职能部门进行综合检查,对排污严重、违规生产,导致群众多次上访,严重影响稳定的,应责令企业迅速整改,对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应强行转产或关闭退还土地,消除隐患;
5、对公路建设占地问题:建议由交通局对全县公路建设多年来留下的问题进行一次清理,认真加以落实解决,属上级主管局的问题,应向上级请示,尽快解决,避免矛盾激化;
6、县委、县府应责令对拖欠农民土地补偿费的乡(镇)及时清理兑付,避免矛盾再度发生;
7、县委、县府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乡镇领导干部参加《土地管理法》培训,努力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使我县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步进行,杜绝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乱占滥用耕地的行为继续发生;
8、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凡是发现苗头要立即化解,并及时上报。凡是发生问题要及时组织力量就地解决,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其它方式推给上级政府和部门,更不能激化矛盾;
9、交通安全问题:乡镇普遍存在摩托车、农用车等其它非客运车载客现象,易发不安全事故,县府应督促县交通运政及交通警察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建议政府尽快研究适应农村客运状况的相关政策,大力培育农村客运市场,以解决部分农村行路难的问题。
五、保持我县稳定的建议
1、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更加充分地关心和体察社情民意,首位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政的一切工作和政策都要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标准,坚持群众观点和走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各种有效方式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策、理论,依法行政水平,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要以经营城市理念来经营我县,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力求收支平衡,在不断解决沉淀矛盾中,不能增添新的矛盾,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要把完成指标、任务、或盲目树政绩,而造成新的不稳定作为考核干部升降的重要指标。
3、切实兑现政策。各级政府必须不折不扣地兑现国家政策,执行政策要上、下、左、右统一,要有连续性。在通盘考虑的情况下,给群众的承诺要按时足额兑现,遵守承诺,率先在建设信用政府,诚信政府中起到表率作用。
4、完善和创新信访接待处理机制。坚持疏而不堵,坚持县级领导双周接待制度,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试行信访接待集中统一、实行现场办公以方便上访群众,以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地制止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对初发的重要信访一般由所辖乡镇、部门领导包案,亲自负责调处。对重大和重复的重要信访,由县级领导包案,牵头组织调处。对领导批阅交办的重要信访,交办部门要加强督办和办结报告的审阅;二是联合调处。对牵涉到多方面和跨部门、乡镇的重要信访,相关单位要通力合作,派出精兵强将进行调处;三是对缠访人,可组织相关单位专业人员和当地人民代表、有威望的群众参加,举行听证会,在讲清楚事实的基础上,交大家评议,形成处理意见,由群众和有关专家给缠访人形成心里压力,促其息信罢访;四是开展专项治理。对信访老户、重复信访、信访发生多的同类问题等,如重要信访调处后,调处人应将结果当面或书面告诉信访人,听取其意见,做好善后思想工作,负责做好处理意见的落实。
5、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创新工作思路,优化投资软环境,进一步帮助国有企业和改制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私营企业,促使县域经济上台阶,增加财政收入。
6、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净化社会环境。对贩毒、吸毒团伙、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以及强行包揽工程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违法人员要进行坚决打击,不断探索和建立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种不同情况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第二篇: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探索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不断深入,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平安建设工作得到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目前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潜在矛盾仍然存在,有的甚至还比较尖锐。归纳起来,当前不稳定问题呈现出面广量大、触发点多、突发性强、升级快、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管理在某些领域里失控,诱发不稳定因素增多。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社会由封闭转向开放,政治上由崇尚权威和实行人治转向崇尚民主和实行法制。在这种社会急剧转折的阶段,社会管理工作往往跟不上社会变革的步伐。管理不严密,影响社会稳定的黄、赌、毒问题和盗窃、抢夺、抢劫、杀人、伤害等犯罪更加突出。青少年犯罪、流动人口犯罪占相当大比重。
(二):对敌斗争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不可低估: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强大,不愿意看到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不愿意看到中华民族实现新的伟大复兴,顽固地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千方百计利用“疆独”、“藏独”等民族分裂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妄想在我边疆民族地区打开缺口,新疆就是他们企图重点破坏的地
区。他们把新疆作为重点目标,公开支持和操纵境内外“三股势力”进行针对新疆的分裂破坏活动,制造了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特别是“9·11”恐怖事件后,美国虽然将“东伊运”宣布为恐怖组织,但在反恐问题上顽固坚持双重标准,不断加大对“世维会”等境外民族分裂组织的支持力度。近年来,西方反华势力对“世维会”等分裂势力的支持由幕后走向前台,在政治上支持、经济上资助、行动上策应,使他们更加有恃无恐、气焰嚣张地进行反华分裂活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已成为推动境内外“三股势力”分裂破坏活动不断升级的重要外部因素,成为影响我国安全和新疆稳定的最大外部威胁。在西方反华势力的纵容和支持下,以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等“东突”分裂势力不断调整策略、变换手法,抛出所谓“新疆独立50年分三步走”的行动计划,一方面打着“人权”、“民主”、“民族”、“宗教”等幌子,大肆对我污蔑攻击,竭力为“新疆问题”国际化造势;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紧对境内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千方百计利用社会上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夸大其词,甚至捏造事实、移花接木、公开造谣,蓄意挑起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对立,直接策动指挥暴力恐怖活动。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惯用的破坏和渗透手法就是把西方民主与国内的“热点”、“焦点”问题连在一起,费尽心机地插手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蛊惑煸动群众的不满情绪,别有用心地制造群体性事件。“法轮功”等地下组织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互联网上影响社会稳定问题也十分突出。敌对分子围绕
热点敏感问题大肆造谣煽动,企图将个别问题普遍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全局化。操纵网上舆论,制造思想混乱。
(三)少数党政干部的腐败行为是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导火索。社会不稳定,原因固然众多,但由于少数领导干部没有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等现象日益突出,没有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甚至以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来换取少数人的利益,严重的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腐败作风使党和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民心民意,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加剧了领导层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在处理一些敏感问题时,稍不注意,就可能激化矛盾,引起群众不满,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公民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意识不断增强。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普遍得到增强。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人们最为关注最想得到解决的热点问题,也是最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焦点问题。
对策和建议
为了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一是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切实贯彻实施《信访条例》,积极探索信访工作新路
子,变被动接访为主动开门接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带案下访。继续集中力量解决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违法改变草场用途、违章建筑拆除以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信访突出问题,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加大对信访工作目标管理的考核、奖惩力度,力求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更加通畅、更加多样的社情民意反映渠道。除进一步规范信访接待工作外,还应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发挥社团、行业和社会中介组织在反映诉求方面的作用,确保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联系渠道的畅通。三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治本之策。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办事,正确行使权力,防止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认真抓好民商、行政案件的审判,依法维护公平交易和有序竞争,进一步解决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难”问题。四是注重对群众教育引导。通过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逐步使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道德准则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引导社会大众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冲突,自觉地以理性方式表达诉求,教育群众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对于极少数恶意破坏社会稳定且触犯法律的人,应依法予以制裁。五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着力加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矛盾排查机制、信息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机
制,做到未雨绸缪、积极主动,为有效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提供制度保障。
(二)构建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杀人、爆炸、投毒、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两抢一盗”侵财性犯罪,减少社会面的危害。及时果断地惩处黑恶势力和有组织犯罪,依法严肃查办各类经济犯罪以及国家工作人员索贿受贿、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犯罪活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及时消除经济领域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开展新形势下的对敌斗争。,深入开展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对境内外敌对势力插手利用人民内部矛盾、利用敏感问题制造事端以及组党结社活动,加大打击和防控工作力度。三是全面强化治安管理。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相互配合、协调联动,加大对公共复杂场所、文化娱乐场所、出租房屋、特种行业的依法管理。
(三)切实提高执政能力,确保执政为民落实到实处。一是各级党政部门出台的政策、规定和新举措要有科学性,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为出名、为争利大搞误国误民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能以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违背法律法规而出台一些地方性政策。二是进一步增大执政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各级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凡涉及广大人民涉身利益的事要一律坚持“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把人民群众的呼
声作为第一信号,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提高各级党政部门的执政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三是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建全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映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及时化解矛盾,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不稳定是社会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如何化解矛盾,确保社会稳定是各级领导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现实需要,只要我们切实把握“权为民所用,事为民所办,利为民所谋”,掌好权,用好权,扑下身子,真抓获实干,人民群众就会满意我们的政府,就一定能为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就一定会实现长治久安
巩留县人民检察院秦晓玉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影响我乡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谈影响我乡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对策
嘉会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阳新息
内容提要:当前影响我乡社会稳定的因素较多,历史问题与新凸显矛盾错综掺杂,特别是农村的内部矛盾仍有增多的趋势,且矛盾的主客体都发生了较多的转变。因此,必须深刻把握当前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的原因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确保全乡的和谐稳定,为我乡的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关键词:社会稳定矛盾纠纷治安综合治理
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氛围,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也是新形势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惠民政策的逐年增多,项目建设的力度加大,乡村社会稳定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也不断增多,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与难点比较突出。嘉会乡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如何结合本乡实际,扎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实现社会长治久安,是摆在我乡综治工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现就影响嘉会乡的社会稳定突出矛盾和问题及对策提出粗浅看法。
一、当前嘉会乡社会稳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现状
嘉会乡位于桂林市东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9公里,东与湖南江永县粗石江镇交界,西与西岭乡相连,南与平安乡相邻,北与龙虎乡、栗木镇接壤。全乡总面积248平方公里,现辖嘉会、大山、松林、白羊、白燕、吉山、豸游、秧家、泗安、苏陂、西南、共和、太平13个村委会和嘉会街1个街委会。全乡112个自然村屯,244个村民小组,7744户,总人口24973人,其中瑶、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1万人,占总人口44.7%。多年来,嘉会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综治维稳工作,稳步推进平安嘉会建设,连续多年获市、县综治工作先进乡。2010年1月成立综治维稳信访中心以来,全乡呈现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较好、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喜人态势。但是,当前影响我乡稳定的因素还很多,社会稳定形势仍比较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已成为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随改革力度不断深入加大,经济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地触及了群众深层次的利益问题:集镇建设、两路建设,电网改造等征地、拆迁等引发的上访、群体性上访不断增加,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矛盾纠纷因素。还有山林、土地、涉法涉诉上访、退伍军人、社会保障等历史遗留问题。群众要求的合理性与反映形式的违法性交织在一起,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交织在一起,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处置难度越来越大。对无理缠访又无明显违法行为的赴邕进京上访户除了拦截和劝返接回外,缺乏有力的措施。如今年上半年共受理群众来信6 件,集体访6 批,赴邕上访 2次,虽信访秩序总体平稳,但信访总量仍处高位运行,社会稳定的形势不容乐观。
(二)滋生和诱发矛盾纠纷的因素仍然存在。一方面,由于经济活动不断向纵深推
进,导致经济社会纠纷日益增多,在对矛盾纠纷的处理方面,群众的依法办事水平还不高,致使矛盾纠纷有时得不到及时化解,引发突出的社会稳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留守人口日益增多,而留守人口的管理和各项配套措施一时跟不上,另外,因法制观念不强,青少年违法、农民因家庭、婚姻、邻里矛盾纠纷引发的“民事”案件也时有发生。今年上半年,全乡共立刑事案件23起,共破案4起。抓获网上在逃人员4人,打击各类犯罪嫌疑人5人。共受理治安案件148起,其中查处数148起,行政拘留25人。收缴管制刀具18把,收缴枪支13支。
(三)治安防范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摩托车、小汽车数量与日剧增,一些群众由于法律意识不强,经常无牌无证驾车、违章行驶、超速超载行驶。另外,由于农村客运班线发展滞后,山区农民出行难问题难以根本解决,导致农用车、三轮摩托车等非法载客现象屡禁不止,交通事故有时发生。同时,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部分单位内部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人防、物防和技防投入不足,未真正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护好自己的物、办好自己的事”,也给治安防范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虽然我乡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建设经费投入和今后运行费用缺口资金较大,滞后了治安防范水平。
二、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问题的成因
(一)部分特殊群体要求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和政策优惠等问题。信访人员中,这
部分人占有一定比例,不容忽视。特别是涉军群体信访人员,由于历史原因及个人素质等问题,时常出现缠访、闹访,扰乱行政机关正常办公秩序的现象;另外还由于涉军群体形成的时间跨度大,群体大而杂,给我乡带来了巨大维稳压力,并加大了我乡人力和财力的的消耗,就今年前三季度,光用于涉军群体的接访方面,就花费全年综治经费的40%以上。
(二)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农民法制意识淡薄。一些农民文化水平低、个人素
质不高,法制意识淡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又跟不上,警示作用不强,不足以抵制负面文化的影响,造成部分村民凭感情用事,产生矛盾纠纷、遇到问题不是靠法律解决、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采取报复、伤害、闹事等过激行为和违法行为,以致农村治安和刑事案件难以有效遏制。
(三)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一些人心里不平衡,过于注重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存在盲目攀比甚至仇富,以及等、靠、要等心理意识;当自己超常的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通过正常途径得不到满足时,便采取非正常信访乃至违法手段以求解决和解脱,达到自己的非法目的。
(四)农村防控体系有待完善,给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可乘之机。由于农村地域广阔,点多面广且经济发展不快,经费严重不足,村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法制教育、治安防范组织较为薄弱,群众联防合力不够,导致农村治安防范人、物、技防措施弱化,预防案件能力弱化,各种可能性案件多发。
(五)个别村班子弱化,客观上助长了农村不安定因素。个别村两委班子处于半瘫
痪状态的,对纠纷置若罔闻,制止不力,估计不足,任其发展,酿成事态;对一些村民的矛盾纠纷无法及时排解,致使农村治安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失去作用,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降低。部分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在处理群众的问题上不讲究方式方法,工作不彻底,留有后遗症。
三、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对策探讨
社会稳定是一项多元化、多途径、多特点的宏大系统工程,不能仅仅靠政法综治部门孤军作战,必须建立完善社会稳定管理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纵横交叉、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合抓”格局。针对当前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我认为应强化措施,积极应对,做好各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一)建立完善社会稳定领导责任制。坚持和完善社会稳定领导责任制是有效落实社会稳定各项措施的根本保证。一是要坚持社会稳定“一把手”负责制。二是要强化各部门的职责,要把维护好社会稳定的责任具体落实到各部门,担负起“为官一任、富裕一方、稳定一方”的职责。三是要坚持责任追究制度。
(二)建立完善社会稳定监测和评估机制。当前的社会稳定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建立完善社会稳定监测和评估机制可以有效地掌握维稳工作的主动权,增强维稳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预测性,及时了解社会维稳形势的客观变化并做出快速、灵敏、准确的反应,形成科学的决策,及时改进和加强维稳工作。
(三)建立完善留守人口管理机制。认为应坚持“以片管人”的思路,加大对留守人口,特别是青少年监管力度。要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切实落实好主管单位、村委、学校的责任,不断提高留守人口管理工作水平。
(四)建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制。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整合力量,积极探索在复杂情况下处理社会稳定问题的能力。
1.要进一步构建完善防控网络,强化对社会治安复杂区域的管理;
2.要进一步完善重点防控网络,组建社会防范队伍,分散到各重点区域、单位和居民聚集区开展治安防范工作;
3.要进一步完善基层防控网络;
4.要进一步完善警民联动防控网络,由综治维稳部门统一协调,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行政村防范工作为基础,形成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专群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提高对社会面的有效控制。
(五)建立完善矛盾调处和信访机制。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持续过程,我们要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
1.要健全组织,切实发挥好乡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
2.要明确责任。坚持“一把手”负总责,明确分管领导,确定专人负责,推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3.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4.畅通信访渠道,实行信息共享,建立健全接访制度,做到能当场解决的问题不拖延,不能当场解决的属主管范围的问题限期解决,明确“领导包案”制度;
5.加强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快速处置能力,要建立完善社会稳定的预测、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6.强化督查督办,实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回访制”,防止矛盾纠纷问题出现反弹。
(六)大力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综治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抓住整顿治理后进村班子不放手,选准配强村支部书记,健全配硬村级领导班子,始终抓住基层班子建设这个“牛鼻子”,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整顿治理后进村入手,真正解决软、散、乱、穷的问题。
(七)加强行政执法和政法综治队伍建设。社会治安的好坏与行政执法和政法综治队伍素质的优劣是分不开的。所以,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和政法综治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并不断加大执法、司法监督和查处力度,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树立行政执法和政法综治队伍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四篇: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研究
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治安状况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络绎不绝。综合反映出治安热点与难点比较突出,治安问题比较严重。寻找其中的原因,认真分析社会治安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是解决和维护农村稳定的根本前提之一。
一、社会治安状况出现的新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利益的再分配,社会矛盾将进一步加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和不安定因素增多,并呈现新老矛盾并发,解决难度增大,内部矛盾走向社会化的特点。特别是在土地租赁使用、外地开发商在本地开发房地产以及由此引发的老板与员工因为拖欠工资、克扣工资等具体情况中,如果其中一些细节、具体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协商约定,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会给社会治安状况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就业难在短时间内,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得这部分人心理充满怨恨,对社会有不满情绪,而且这部分人多以进城农村户口为多数,这也势必给派出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带来了许多麻烦,这部分无业人员将会成为犯罪活动的主体,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三)随着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对各类违法案件查处打击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赌博、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已向更为隐蔽的场所转移。特别是宾馆、旅社以及人口环境复杂的居民区特别突出。
二、农村治安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经济因素是主要原因
贫困与摆脱贫困的矛盾比较突出,劳动力过剩与就业岗位较少形成明显的矛盾。大多数农民仍然处于贫困之中,为了摆脱贫困只好外出打工,很难靠当地条件致富,一部分人就把牟取不义之财作为发家致富的捷径。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处于不稳定的无业流动状态。他们涌入城市寻找就业门路,但城市的企业在改革中被兼并、被重组,下岗职工增多,就业问题难以解决,就决定了进城打工的农民被排挤。大部分务工人员从事的工作都是体力劳动,而且得到的报酬与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致使农民的行为、心理、道德、情感等产生强大的反差,引发抵触心理、发泄心理乃至报复心理,极易导致违法犯罪。
(二)法律宣传不到位是次要原因
法制宣传教育滞后。虽然国家各部门在普及法律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收到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有的群众的法制意识仍相当淡薄,既不懂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也不
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遇到纠纷要么付诸武力,野蛮解决,要么上访告状,制造舆论,制造混乱,以此发泄私愤,扰乱社会治安秩序。
(三)个别地方政府不重视是根本原因
一些地方政府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识不够,防范意识不强,得不到重视,防范措施落实不够,防范工作不力,没有把社会治安摆上应有的位置,各项综合治理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在这方面的经费投入不到位。因此,基层社会治安防范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第五篇: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村社会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关系到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进程的全局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应该说,改革开放特别进入新世纪以来,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呈持续、健康和稳定的态势,农村的整体形势是稳定的。但一些地方也潜伏着许多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因素,既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又有比较棘手的各类矛盾,影响和威胁着农村的稳定。统筹城乡发展,离不开农村的稳定安定。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及时发现并解决农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努力打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
农村稳定问题的出现,其实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的一种反映和显化。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在有的村级班子中,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存在“两张皮”现象,相互争权夺势,闹不团结;有的风气不正,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党组织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有的一事当前,怕这怕那,在歪风邪气面前软弱无力,引发群众上访。有的村干部不廉、不勤、不公,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压人、整人,群众难以接受,因而引发矛盾;有的工作不踏实,只作表面文章,引起群众反感;有的对工作应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拉拉扯扯、吃吃喝喝上,奢侈浪费严重,群众怨声载道;有的心术不正,谋取私利,认为捞钱越多越实惠,出了问题撂挑子,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2、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有的村集体经济空白,没有村办企业等经济集体,因此没有资金、没有能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无法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村民仅靠种地养畜又难以增加收入,快速致富,长此以往产生怨恨心理,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另外,一些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不够规范,流于形式,如公开的内容笼统不具体,群众不能全面了解村务、财务情况;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大多都是只规定了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很少规定监督落实和责任追究的具体措施,缺乏约束力;村民代表小组、财务监督小组或碍于面子,或应付差事,或怕这怕那,一味随着干部走,不能真正发挥其监督作用;上级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检查,只看公开的项目和各种表格、记录等,对内容的虚实真伪很难做进一步的考核验证等等,最终导致村级财务管理出现混乱,村干部财务开支失去监管,致使群众产生不满情绪。
3、家族势力、宗派观念严重,村委会换届选举留有隐患。自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来,一大批年富力强、有科技文化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村民进入村委会领导班子,他们积极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好事,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但是,一些村民对民主选举重要性认识不高,难以摆脱家族观念、亲戚观念、派别观念的影响,不能严肃、认真、公正的投票;有的候选人竞选目的不纯,不惜采取威胁、贿赂、拉帮结派等不正当手段拉票,致使选举结果不能充分体现广大群众意愿。有的候选村委会主任在选举时大都对村民许下要发展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廉政为民、降低农民负担等承诺,上任后却忘得一干二净,村民发现其上任时的承诺都变成了空头支票,不满情绪急剧膨胀。个别村委会主任上台后,任人唯亲、任人唯友,甚至把一些有劣迹、素质很低的人拉进村委会,明争暗斗,打击报复,加深了家族或派别之间的矛盾。有的现任村委会与上任之间矛盾重重,换届选举后,一些新上任的村委会主任急着检查原村委会的账目,夸大其工作失误和不足,原村委会成员认为这是存心与自己“过不去”,便找“茬”报复,处处阻碍现任村委会工作,甚至发生冲突。
4、农民法律意识相对淡薄,违法案件时有发生。目前,有相当部分的农民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法制观念差,运用法律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加上农村调解组织不健全,调解人员素质不高,调解方法简单,不能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群众又不愿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只是一味上访,从而造成事态扩大化。黑恶势力(包括村霸、路霸、流氓、烂头等)犯罪在农村有所抬头,广大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但却不敢言、不敢惹,更不敢管,助长了不法分子的气焰,从而导致各类案件增多。一些群众对赌博、封建迷信等活动不但不予制止,而且还热衷参与,进一步败坏了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5、群众思想日趋复杂,信访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整个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人们的观念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复杂。目前群众的上访事件大多数都是因为确实有问题要反映,但其中也有一些上访却是因为个别人为了私利和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挑拨是非,煽动群众上访闹事。他们有的夸大事实,把本来能在基层解决的问题,举报到上级机关;有的捕风捉影,对不知道的事情,故意渲染夸大;有的因为村干部得罪了自己,一心报复,在上访事件中推波助澜;有的煽动群众,制造矛盾,企图借群众集体上访,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二、确保农村安定稳定的对策建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好改革、稳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首要的、迫切的任务。在实践中,必须把握农村稳定工作的主动权,坚持走群众路线,以人为本,勤于为民,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保证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确保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
1、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加快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现实证明,农村稳定问题越是复杂的地方,其经济发展越是滞后,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稳定问题,还是要靠发展农村经济,这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内在动力。大力帮助集体经济薄弱村搞好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资源和有利条件,精心谋划经济发展新路子,千方百计地开发新项目,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生财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发挥人民群众自己的积极性,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产业合作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政府要在加大资金、政策倾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各种信息和先进技术,做好指导、引导和督促工作,切实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只要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了,多数人就有了事做,生活也就有了保障,农民对经济负担的承受能力也提高了,农村社会稳定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维护农村稳定是离不开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严格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镇级干部的宗旨教育,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批评和监督,围绕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办好事、办实事,秉公处理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和搞好村级组织民主换届选举,充分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体现党员、群众的意愿,真正让党员群众自己选举当家人。大力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建好党员队伍和村民代表队伍,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对农村干部不断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加强群众观点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技文化和有关法律知识的教育,并形成制度,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的自身素质和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本领,使依法施政、民主管理真正成为农村干部的自觉行为。
3、完善落实村民自治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农村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如何有效地化解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科学地管理农村事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就需要全面贯彻村民自治制度,这是从政治上解决影响农村稳定问题的关键,它不仅能够确保基层民主作用的发挥,而且可以减轻乡镇很多的事务负担。要加大力度宣传村民自治法,切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完善符合村级实际的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落实好村民的各项民主权利。要尽快培养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工作者队伍,帮助推进村民自治法的广泛、深入运用,尽量避免出现新问题、新矛盾。同时还要针对各地实际,组织学习与维护稳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全面提高农民法制意识。使其晓理知法,并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发展经济,不盲目听信别人的挑拨、诱惑,不受宗族势力所左右,不上“黑恶”势力的当。
4、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对涉及农民负担的政策、项目等再进行一次系统的清理,取消农村乱收费项目,并进一步抓好制度建设,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资源调配功能,力使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制度化、法制化,防止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继续强化监督和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行为和涉及农民负担的恶性案件,确保上级对农民减负的各项政策得以全面落实。加强对镇村两干部的监督管理,严厉惩治腐败现象,对于那些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的干部,不得予以提拔重用,要按降职降级处理,并追究其法律责任。坚持搞好村务公开和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村务公开流于形式,不实,不详、假公开等问题,按照巩固完善,深化提高的原则,提高认识,规范操作,强化督查力度,使村务公开质量不断提高,坚决维护群众的利益,夯实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
5、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农村稳定问题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要妥善处理这个问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做好农村稳定工作的有效手段。我们要在关心农民的生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要结合农村工作,贴紧农村实际,理直气壮地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引导和教育基层干部和农民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在农村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想倾向,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政策意识、守法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观念,提高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同时要努力体现时代特征,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针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做释疑解惑、耐心说服的工作,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保证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6、全面提高对社会面防范和控制能力。牢固树立“固本强基”的思想,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种不利于农村稳定的因素。进一步完善纵横结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及时排摸掌握各类不稳定因素和治安问题苗头,把握工作主动权。全面落实矛盾纠纷化解责任制和重大矛盾纠纷领导包案责任制,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信访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扩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覆盖面,提高调解的成功率,力求各种矛盾纠纷不出村、不出镇,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完善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对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力。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严打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对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乱点的整治力度,适时适地开展集中整治、专项整治、区域整治、行业整治和季节性整治,严厉打击社会上一切黑恶势力和丑恶现象,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犯罪。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对敌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严密防范,依法打击,防止“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在农村渗透。
总之,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工作,既是保一方平安、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对基层党组织执政和工作能力的检验,要切实做好维护农村稳定各项工作,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