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做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文章标题:对做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国家土地政策宏观调控的影响,涉及土地征用、征地补偿、权属纠纷等方面的矛盾也相对突出,涉及土地方面的信访事件也相对增多,这些矛盾若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和及时解决,往往会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及部门形象、政府声誉等
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近几年来,我们注重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回顾和反思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也有很深刻的体会。
体会一:认识到位,思想重视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在处理信访事件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感觉到,每一起信访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一些小事、具体的事和单个的事得不到及时公正和妥善的处理而引发的。所以,思想上的认识到位,重视到位,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分析和研究处理这些信访问题中,始终给大家灌输一些思想,始终绷紧这根弦,抛开大道理不说,我们觉得:
1、处理好信访事件,能够更好地提升单位和部门的形象,增强单位的荣誉感。
2、处理好信访事件,能够更好地节省财力、物力和精力办其他的事,不影响和耽误单位的工作。
3、处理好信访事件,能够更好地增进感情、加深沟通,增强开展其他工作的群众基础,增强群众的信任感。
4、处理好信访事件,能够发现和找出我们部门工作的不足和差距,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增强大家对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信访无小事”,耽误不得。
体会二:掌握信息,及时处理,讲求方式是解决信访问题的有效途径。
1、抓住一个“早”字。就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注重了解和掌握群众对国土工作的反映,及时捕捉信息,化解矛盾,真正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如:为了控制住版书乡非法采矿的势头,我局与相关单位联合发文,制发了《关于严禁乱挖滥采矿产资源的通告》作为宣传,事后收到数起群众举报,我们即刻现场制止。又如04年,在每周的土地巡查中,发现蔡家桥镇一个体企业占用农田违章建厂房的案件,刚开始动工下基础,我们及时进行了查处,恢复了原状。
2、突出一个“快”字。就是变久拖为速决,能快则快,决不拖拉。我们做到:上午接访,下午赶到现场,下午接访,第二天就赶到现场。对于群众上访,真正做到接访后要做到快调查,速处理,快结案,尽管《条例》上有时限15日答复,60日处理结果,但若能做到一个“快”字,不论是从感情上、态度上,都能给上访者带来宽慰,减少和避免重复访和越级访的发生。
3、体现一个“公”字。大凡上访者,都是因自身的利益问题受侵害,或不公平,或主张正义而举报等,寻求的就是一个“公”,如何依照政策,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在处理这些问题上,我们牢牢把握“三关”:
一是查清事实,把好事实关。如旌阳镇一信访户,要求对一宗有权属争议的土地给予发证,利用关系,多次上访,但我们尊重事实,告知政策,公正予以答复,坚持不予办证。
二是依据法律,把好政策关。如政府在“和平新村”建设中,依照政策征用农民土地,绝大多数农户理解支持,但仍有一户农民多次上访,我们按照程序,依据政策,释疑解惑,使该户最终表示理解。
三是有错必纠,把好处理关。在信访中,确实有不少是我们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未做好而造成。对此,我们的态度很明确,有错必纠。如九几年城区“永康山庄”开发,当时已通过实物等向政府缴纳出让金,但办证中按“划拨”办理,造成购房户集体上访,对此,我们认真查找档案,对照当时的政策及时进行了纠正。象这样有错必纠的事例还有不少,如兴隆乡违章征地建派出所以及三溪古城土地纠纷等,我们认真审核,分别作出“恢复农田原状”及“注销老证”等决定,主持了公道,信访户十分满意。
4、务求一个“实”字。这个“实”是工作踏实的“实”。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踏实地去做,要贯穿始终,一旦某一环节不实,出了差错,就会前功尽弃。如企业改制中有一企业在房产转让中因“屋檐滴水”部分发生纠纷,我们经核实决定注销其中的一个“证”,但在办理中却阴差阳错,注销了另一个“证”,造成新的**,这一教训也是深刻的。
5、注意一个“巧”字。我们常说,干工作要苦干实干加巧干,信访工作也是如此。在处理信访中,除苦干实干外,针对个案,适当“巧”干,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因旧城改造拆迁,一老上访户多次上访,前任领导已解决了相关问题,但该户仗着自己懂法律,会说话,有缠劲,慢慢磨,以此“穷追不舍”。对此,我们安排专门接访,有笔录、有摄像、一问一答,记录在案,并明确告知:涉及过去已解决的问题,一旦查实,到手的钱该“吐”的要“吐”出来。此后,这位信访户再
未登门。
体会三: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责任,是确保信访工作有序开展的基本保障。
做好信访工作,关键在于人,只有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依法办事,就能妥善处理矛盾和纠纷,为群众排忧解难。我局在认真抓好信访工作的同时,对内注重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一是结合本职工作,重点举办了多起相关法律法规及专题讲座。二是积极参
加省、市、县级组织的各类法律知识培训班学习,领导带头,全员参加。如2003年、2006年,市国土局举办行政执法培训班,我局执法人员、股级以上干部以及各乡镇土管所所长近30人参加了学习。通过经常性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局信访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如有的干部在学习《信访条例》后,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处理违法案件和土地信访纠纷中,严格按法律程序操作,坚持做到有问必答、有访必接、有信必复、有查必果,有效避免了过去“不作为”或“乱作为”的不正常现象。
信访是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了解和掌握群众的呼声以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推动整体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我局积极做好信访工作,建立规范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信访工作制度。一是把信访工作列入局领导和各股室的岗位责任制,实行信访工作一票否决制。把信访办结工作纳入各业务股室的工作考核计划。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责任,分解责任,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执法部门及各股室各负其责。做到组织、机构、办事人员三落实。三是建立信访工作分析报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信访工作情况分析会,及时通报信访形势,分析矛盾纠纷隐患,研究排查整改意见及措施。四是实行首问负责制及局领导接待日制,同时,热情接待来信来访群众,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声请坐、一杯茶水、一份满意”。
体会四:加大宣传,按章办事,严格执法,是取得群众信任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环节。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抓好国土信访工作就要想方设法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使群众对信访问题有正确认识,从而避免群众因对法律、政策的误解越级上访,重复上访,有效降低上访的“成本”。
几年来,我局除了利用每年的“宣传日”进行土地、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外,还针对信访工作策划了一些宣传活动。如2002年,专门编印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汇编》共1000本;2003年,结合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强化自身制度建设,专门编印了《依法行政规范土地市场制度汇编》,所涉及到的各项制度达33项。2004年,编印了《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2005年,编印了《国土资源管理法规》汇编。通过广泛的宣传,广大群众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有了基本了解,有效配合了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如白沙水库、323线公路、梓山广场旧城改造、北门街区开发、新桥工业区等建设工程中,土地征用多、房屋拆迁量大,矛盾纠纷比较突出。对此,我局坚持做到法律宣传在先,并根据政策,结合实际,编写“问答”式宣传材料,逐一上门宣讲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做到依法征用土地。在旧城改造中,加强对城镇土地级别、基准地价及划拨出让相关政策的宣传,大大化解了社会矛盾。不仅如此,群众举报违法用地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近年来,我局共受理办结群众举报违法用地案件达18起。如,有一私立学校,为了选择新的校址,私自与某村民组协议征用土地,40多万元征地补偿费已给付村民组,我们接到群众举报后,依法进行干涉,制止了一起违法用地的发生。
在宣传工作中,我们还结合国土资源信息化和网上政务公开的要求,投资3万余元,组建了局域网络,建立局政务信息网站并通过互联网对外发布,将国土资源的政策法规以及办事程序、办事材料、收费材料、办事结果和招拍挂公告、征地公告等政务信息均予以网上公布,做到内容详实,更新及时。同时,在局网站开辟了在线咨询栏目,对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意见和建议均予以详尽及时的答复,自网站发布以来,已答复了130余条群众咨询,较好发挥了网站在政务公开中利民便民的主渠道作用。由于积极不懈地努力,我局在2005年度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执行情况检查中,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县级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工作先进单位。
国土资源信访工作,既要按照政策法规宣传说服群众,又要切实保护群众及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护国家的土地矿产资源不受侵害,做到严格执法。对基层群众反映强烈,影响面广的信访案件,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及时组织力量,调研,查处,决不拖延。例如2005年、2006年,对白地镇金桥村民组、三溪镇下关吴村民组以及蔡家桥镇姚家村民组的集体上访案件,及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宣传,答复及查处工作,保护了群众及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并且加强了与各乡镇党委、政府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
在严格执法中,我们还坚持做到按章办事。如:某矿业主在办理延续采矿许可证过程中,经地质部门现场勘察,该矿已超越开采范围。对此,我们依法调查取证,并根据相关规定,对该矿业主作出没收非法所得8.6万元的处理。
总结我局前些年来的信访工作,我们确实感受到收到一些成效,在某些方面已明显感觉到信访件在逐年减少,但在农村土地权属争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权属上访还时常发生,隐患还不能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从客观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变化较大,土地价值不断提升,一些群众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总想通过上访获取各自利益。从主观上分析,基层所和相关组织调解不力,政策宣传还不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切实抓好信访工作,不断加强国土资源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管理国土资源的水平,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做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的研究与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对做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第二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
近年来,嘉祥县国土资源局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思路,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以抓源头、消隐患为工作重点,畅通信访渠道,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理念,依法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问题,为缓解全县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建设步伐逐步加快,涉及国土资源信访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缠访”、“闹访”、“越级访”和“群体访”。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值得分析和探讨。
一、国土资源信访特点及原因
(一)主要特点
1、形式多样化。当前国土资源信访的形式已不单纯局限于群众个人的来信来电来访,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的现象时有发生,利用传真、热线、电子邮件、网络信箱等方式进行信访,有的直接通过记者、新闻媒体干预等。
2、内容复杂化。信访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土地征收、拆迁、安置补偿、新农村点建设、确权登记、土地权属历史遗留等方面问题。许多信访反映的问题,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影响大,处理起来难度较大。
3、问题紧迫性。上访人员文化素质往往都不高,对政策认识肤浅,对自己利益诉求的期望值过高,有的言行超常、情绪激动,有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势头。如果稍有疏忽,处理不当,极易产生负面影响。
4、时间集中性。国土资源信访往往集中在非农忙季节,他们利用农闲或进城务工人员返乡时间进行上访,有的甚至鼓动一些不明真相、不明事理的人员进行集体访,与接访人员耗时间、耗精力。
(二)产生的原因
1、工作措施不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解决不到位。个别信访问题牵涉面广,时间跨度大,调查取证难,导致问题无法及时得到妥善处理。二是工作不到位。有的干部对信访问题存有畏难情绪,态度生硬,方法简单,导致矛盾升级,范围扩大,简单问题复杂化。三是配合不到位。有的问题涉及到多个部门,个别部门为平息事态,免于矛盾激化,往往会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缺乏强有力的配合,无法产生震慑力。
2、土地执法手段单一。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违法案件只有制止权,无强制执行权。一个案件从立案调查到处理,到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按照正常程序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个期间,原来一些违法行为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又出现新的违法现象,给土地违法案件的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一些群众往往因为没有看到自己所期望达到的“处理结果”,从而引起新的上访事件。
3、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信访条例明确规定,不允许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更不允许扰乱正常的办公秩序。一些群体性事件中不泛过激行为,难以对其行为性质进行定性,很少有人因非正常上访受到法律制裁。因此,上访人的气焰越来越嚣张,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也认为法不压众,加上为首者的威逼利诱,导致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
二、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领导,健全完善机制。要实行“领导包案”制度,严格执行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信访工作责任落到实处。要实行重大信访事项报告制度,对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普遍性、倾向性的国土资源信访问题要及时报告。要实行定期督办通报制度,做到周汇报、旬督办、月通报,及时掌握信访动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将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纳入全年的目标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因工作失误造成群众集访或越级上访的,要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认真学习,提高工作水平。要系统地学习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及信访业务知识和网络知识,切实提高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把握思想工作“时机”,掌握处理问题“火候”,做到疏导情绪、宣传政策、化解矛盾。?要坚持以诚待人,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座,一杯热茶暧心,一件事情办到底,避免集访、越级上访等问题发生。
(三)创新理念,及时消除隐患。要充分发挥国土资源所、国土资源信息员、乡镇领导和村组干部对地方情况熟悉、信访原因了解等优势,及时将国土资源信访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通过公开电话、领导接访和定期下访等方式,畅通信访渠道,及时掌握信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化解国土资源信访问题。与此同时,加大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强依法管地、依法用地意识,避免因违法用地而引发群众信访。
(四)强化宣传,夯实群众基础。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国土信访工作就要想方设法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使群众对信访问题有正确认识,从而避免群众因对法律、政策的误解越级上访、重复上访。
第三篇:对做好当前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坚持多措并举 促进社会和谐
----对做好当前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共延寿县委副书记 延寿县人民政府县长
马冰哲
当前,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以及人民群众维权意识、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开始凸现,导致群众来信来访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经过近一个时期的调查,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对如何做好当前信访工作谈一点看法。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列为一项重要的群众工作、政治工作,重点抓好突出信访问题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使信访工作成为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困、急民难的桥梁和纽带,在建立民主政治、保障群众利益、监督行政权力、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纵观当前我县信访工作,所面临的形势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访总量居高不下。2004年以来,除了2006年信访总量为706件外,2004年为980件,2005年为1161件,2007年为1018件,2008年预计也将达到1000件左右。
2、上访问题案情复杂。从信访反映的问题来看,主要包括企业改制后的遗留问题,农民土地承包、征用和城市居民房屋拆迁补偿 问题,村级管理不民主、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特殊群体要求解决具体困难的问题等等。有些反映的问题比较复杂,特别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由于牵涉时间长、涉及部门多,许多环节无法查证落实,难于下结论,从而导致接待难、答复难、处理落实难。
3、非正常访比较突出。集体上访、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等非正常上访明显增多,部分上访人员情绪激昂、行为过激。另外,集体上访组织严密,为了直接对引起党委、政府重视,上访人往往纠集人员共同上访,动辄组织十数人甚至数十人上访,信访群体自身的活动开始具有组织性、纪律性。
4、涉法、涉诉引发的信访问题较难解决。相当一部分群众仍受人治社会管理意识的影响,信访不信法,认为权大于法,走司法程序解决问题需要支付一定费用,而采取向党政机关信访的形式又直接、不需交费等。明明行政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偏偏坚持走信访路子求决。
5、择机上访有所增加。上访者往往选择一些特殊时期进行上访,以期引起重视。特别是各种节日、各级党代会或者人代会等重要会议召开期间,是群众越级上访的集中期,基层稳控难度大。
二、原因分析
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受一下几个重要因素影响而形成的:
1、深化改革矛盾凸现,部分群众心态失衡。随着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打破了原来的利益格局,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个人利益受到一定损害,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凸现出来和尖锐起来。如城镇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就医、子女就学等负担过重,收入增长缓慢;各阶层收入差距拉大,弱势群体的失落感增强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具有相同利害关系的社会成员对 共同利益问题极易产生共鸣,形成倾向性的群体事件,导致集体访、重复访接连不断。
2、群众维权意识上升,法制观念相对淡薄。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群众的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但法制观念相对淡薄。一些群众不依法行使信访权利,许多本应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问题,却希望政府出面解决,稍不如意就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一些群众缺少依法信访的自觉性,经常出现无序信访、无理信访,一味强调自己的理由和利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些群众对政策法规片面理解,对应履行的义务、上访的程序不清,有时上访目的与上访部门的职能不符,造成无知、无理上访。
3、基层组织功能弱化,干部宗旨观念淡薄。基层基础工作欠落实,组织薄弱,有的部门、乡镇、村组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责任往上推,矛盾往上交,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没发挥好。部分基层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少数干部对前来办事的普通群众态度冷淡,话语生硬,稍不如意就大声呵斥,极易伤害群众感情。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没有严格依法行政,没有很好地把维护稳定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结合起来,一味注重政绩,不按法定程序和民主程序办事,违章违规操作,侵害群众权益。
4、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公共决策透明度低。一是一些政策出台缺乏长远考虑,对政策的远期效果分析不透、考虑不全。如城镇化过程中对失地农民的补偿过于简单化,补偿不尽合理。二是公共决策透明度低,易引起群众误解。群众要求参政议政、落实‚四权‛(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选举权)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政府部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政务公开机制。三是对无理信访缺乏认定机制、缺少制约措施。
三、对策建议
改变目前信访工作的被动局面,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超前防范,加大源头治理力度。要紧紧抓住科学慎重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和加强队伍建设这四个重要环节,努力从源头上抓好信访工作。
1、科学慎重决策。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更不能靠损害群众利益来谋求一时的‚政绩‛。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必须反复论证推敲,科学慎重决策,防止决策不当引发矛盾纠纷。要充分估计到一些政策出台可能给群众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定、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2、坚持依法行政。各级各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全面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高度重视和自觉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接受群众的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发生。
3、推进政务公开。大力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努力打造‚阳光政府‛,从人民群众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完善制度和措施入手,丰富公开的内容,创新公开的形式,增强工作透明度。对公开内容、形式及时限等都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公开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正常化轨道。
4、加强队伍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基层干部进行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素质 和政策法律知识,使他们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群众生活,自觉遵纪守法。要加强廉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同时,要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廉不洁行为严肃惩处,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使群众更多地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实惠,进一步改善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畅通渠道,拓宽联系群众途径。畅通信访渠道是保障人民申诉、控告和提出批评及建议权利,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保障。要实现信访工作了解民情、接受监督、联系群众、维护权益、促进稳定这一目标,必须有要畅通的信访渠道作为基础。
1、建立建全基层信访工作网络。要从抓基层、打基础入手,健全县、乡、村三级群众信访工作网络,做到层层有信访工作组织、有接待场所、有专兼职人员、有工作标准和制度。要充分发挥基层信访信息员和人民调解员作用,畅通基层群众信访渠道,把大量的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达到个人访不出乡镇、集体访不出县的目标。
2、推行各种干部参与信访制度。信访工作中,要推行干部‚接访、下访、约访、陪访‛制度。各级各部门领导,要亲自参与‚接访‛,在领导信访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答复、解决群众问题。对现场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召开相关负责人会议,进行交办,限期办结;要定期‚下访‛,下到信访问题突出的基层和单位,接待群众,听到意见,把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要个别‚约访‛,约请上访人在适当时间、地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交谈,主动协调解决信访事项,把问题解决在初始状态。当下级出现解决不了的信访事项时,要实行‚陪访‛,村里解决不了的,由村干部陪同5人以内的村民代表,到乡镇反映;乡镇无法解决的,由乡镇干部陪同村民 代表到县里反映,或由乡镇干部直接代为反映。陪访员在陪访过程中,既要帮助上访人反映情况,表达诉求,又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访人的劝说疏导工作。通过这一制度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上访,减少非正常上访现象的发生。要建立健全干部挂职锻炼制度。凡新提拔的干部和新招录用的公务员,必须到县信访部门挂职锻炼,参与信访接待工作。
3、探索开通‚信访绿色通道‛。按新的要求加大办理力度,转变群众‚写信不如走访‛的观念,逐步实现‚信‛升‚访‛降,改善信访秩序
4、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一是建立健全公开听证制度。实践证明,听证制度是吸纳民意、矫正决策失误和彰显程序正义的重要程序制度。建立健全公开听证制度,有利于妥善解决信访涉及的疑难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二是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目前,涉法涉诉类信访案件越来越多,接待此类案件时,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由于律师工作特有的专业性、中立性、服务性,容易赢得信访群众的信任与理解。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可以及时有效地协助信访部门宣传法律法规,引导信访群众依法信访,促进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涉法问题。同时,又能为政府部门献计献策,提供参谋服务,监督和推动执法部门依法行政。三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信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信访群众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三)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做好信访工作,最根本的是要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关键是要做到发现信访问题要‚早‛,解决信访问题要‚快‛,思想工作要做‚细‛。
1、发现问题要‚早‛。信访问题只有‚发现得早‛,才能‚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臵得好‛。因此,解决信访问题要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对排查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不安定因素,及时摸清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2、解决问题要‚快‛。发现信访问题,有理的要尽快予以解决,以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要做到快调查、速处理、快结案,力争一次处理到位,不留后患,避免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的发生。要加强信访问题综合调处机制,对信访问题涉及多个部门的,采取一个部门牵头,多方联动,综合协调的方法解决。要充分发挥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作用,定期集中研究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同时要借助社会各方力量,综合运用教育、协商、调解等办法多管齐下解决信访问题。
3、思想工作要‚细‛。在处理信访工作中,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加强思想工作相结合。在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同时,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切实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切实把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思想教育和政策法制宣传的过程,帮助群众了解实际情况,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各方面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四)依法治访,大力促进社会稳定。信访问题的社会性、现实性、复杂性越来越强,涉及面越来越广,协调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实行依法治访,规范信访行为,依法解决信访问题,是当前客观形势的需 要,是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提高执法水平,维护人民利益的重大举措,也是实施依法治县的一项重要内容。
1、认真履行信访工作职责。各级各部门要健全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受理、交办、督办、回复群众信访事项的工作规则和制度,确保信访事项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有权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部门要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认真负责地办理信访事项,不得推诿拖延。要以是否依法按政策处理到位作为衡量信访事项办理质量的主要标准,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2、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信访。要加大对信访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教育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逐级、有序上访。群众信访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和接受国家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作出的答复和处理,不得无序上访和越级上访。
3、依法打击信访违法行为。依法追究是实施依法治访的必要手段。政法机关和有关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依法打击违法上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坚决处理极少数,警示教育大多数‛的原则,通过依法严肃查处少数信访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树立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信访等接待部门在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信访人进行批评、教育和警告、劝阻的同时,要注意收集、固定、保存证据。公安机关要加大调查、侦查力度,对涉嫌犯罪的上访人员,公安机关要及时通报给检察机关。检察机关要适时介入,依法作出批准逮捕、移送起诉决定。法院对‚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的案件,要依法作出判决。
(五)加强领导,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信访工作是我国目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在组织、制度等方面形成一种长效的工作机制。
1、进一步健全领导机制。一是落实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纳入考核内容,并入目标管理;二是落实领导干部制度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信访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协调会议制度,及时发现、研究、协调和处理各种信访问题;三是落实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制,定期排出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由党政领导分工负责包案处理,对所包案件,领导同志要亲自挂帅,组织查处。
2、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一是落实首问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基层解决问题的责任。二是健全分级负责机制。‚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是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对群众上访的问题,必须落实制度,分解到位,责任到人,逐级解决。三是强化督查督办机制。督促检查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有效的督查工作,使群众信访问题得以尽快解决,改变过去存在的信访问题决而不行、拖而不办、新户拖成老户的情况。信访部门要加大建立和健全信访督查机制力度,加强对信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督查,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3、进一步健全奖惩机制。一是坚持责任考核。按照平时考核与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对各乡镇和各部门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对因工作失职,视群众正当权益于不顾,造成矛盾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和进京、赴省、赴市上访,造成重大政治影响或经济损失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领导的责任。通过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努力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篇:对做好当前信访工作的思考
对做好当前信访工作的思考
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以及人民群众维权意识、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开始凸现,导致群众来信来访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现结合我县实际,对做好当前信访工作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信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重点抓好突出信访问题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上半年,县信访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75件,办结458件(次),办结率达96.4%。但是,当前我县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访总量居高不下。2007年上半年,全县信访部门受理群众来访总量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加165件(次),同比上升53%。接待群众集体上访52批827人次,批次和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44%和33%。
2.上访问题案情复杂。从信访反映的问题来看,主要包括企业改制后的遗留问题,农民土地征用和城市居民房屋拆迁补偿问题,村级管理不民主、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特殊群体要求解决具体困难的问题等等。有些反映的问题比较复杂,特别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由于牵涉时间长、涉及部门多,许多环节无法查证落实,难于下结论,从而导致接待难、答复难、处理落实难。
3.非正常访比较突出。集体上访、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等非正常上访明显增多,部分上访人员情绪激昂、行为过激,有问题不去信访部门反映,动则到党委、政府找领导“直接对话”,甚至胡搅蛮缠,影响机关正常办公,或者通过集体上访向党委、政府示威,给领导加压。
4.集体上访组织严密。上访人员认为个人力量太薄弱,不易引起党委、政府重视,往往纠集人员共同上访,动辄组织十数人甚至数十人上访。信访群体自身的活动开始具有组织性、纪律性。特别是复退军人,往往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的集中上访。
5.择机上访比较突出。上访者往往选择一些特殊时期进行上访,以期引起重视。“八一”是复退军人工作的敏感期,各种节日、各级党代会或者人代会等重要会议召开期间,是群众越级上访的集中期,基层稳控难度大。
二、原因分析
1.深化改革矛盾凸现,部分群众心态失衡。随着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打破了原来的利益格局,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个人利益受到一定损害,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凸现出来和尖锐起来。如城镇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就医、子女就学等负担过重,收入增长缓慢;各阶层收入差距拉大,弱势群体的失落感增强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具
有相同利害关系的社会成员对共同利益问题极易产生共鸣,形成倾向性的群体事件,导致集体访、重复访接连不断。
2.群众维权意识上升,法制观念相对淡薄。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群众的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但法制观念相对淡薄。一些群众不依法行使信访权利,许多本应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问题,希望政府出面解决,稍不如意就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一些群众缺少依法信访的自觉性,经常出现无序信访、无理信访,一味强调自己的理由和利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些群众对政策法规片面理解,对应履行的义务、上访的程序不清,有时上访目的与上访部门的职能不符,造成无知、无理上访。
3.基层组织功能弱化,干部宗旨观念淡薄。基层基础工作欠落实,组织薄弱,有的部门、乡镇、村组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责任往上推,矛盾往上交,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没发挥好。部分基层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少数干部对前来办事的普通群众态度冷淡,话语生硬,稍不如意就大声呵斥,极易伤害群众感情。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没有严格依法行政,没有很好地把维护稳定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结合起来,一味注重政绩,不按法定程序和民主程序办事,违章违规操作,侵害群众权益。
4.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公共决策透明度低。一是一些政策出台缺乏长远考虑,对政策的远期效果分析不透、考虑不全。如城镇化过程中对失地农民的补偿过于简单化,补偿金也偏低。二是公共决策透明度低,易引起群众误解。群众要求参政议政、落实“四权”(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选举权)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政府部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政务公开机制。三是对无理信访缺乏认定机制、缺少制约措施。
三、对策建议
(一)超前防范,加大源头治理力度
做好信访工作,要从源头进行治理。要紧紧抓住科学慎重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和加强队伍建设这四个重要环节,努力从源头上抓好信访工作。
1.科学慎重决策。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更不能靠损害群众利益来谋求一时的“政绩”。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必须反复论证推敲,科学慎重决策,防止决策不当引发矛盾纠纷。要充分估计到一些政策出台可能给群众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定、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2.坚持依法行政。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原因之一还是少数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淡薄,作风简单粗暴,甚至违法违纪造成的。各级各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全面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高度重视和自觉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接受群众的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发生。
3.推进政务公开。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力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努力打造“阳光政府”,从人民群众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完善制度和措施入手,丰富公开的内容,创新公开的形式,增强工作透明度。对公开内容、形式及时限等都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公开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正常化轨道。
4.加强队伍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基层干部进行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素质和政策法律知识,使他们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群众生活,自觉遵纪守法。要加强廉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同时,要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廉不洁行为严肃惩处,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使群众更多地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实惠,进一步改善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畅通渠道,拓宽联系群众途径
畅通信访渠道是保障人民申诉、控告和提出批评及建议权利,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保障。要实现信访工作了解民情、接受监督、联系群众、维护权益、促进稳定这一目标,必须有要畅通的信访渠道作为基础。
1.建立建全基层信访工作网络。要从抓基层、打基础入手,健全县、乡、村三级群众信访工作网络,做到层层有信访工作组织、有接待场所、有专兼职人员、有工作标准和制度。要加强县级和乡镇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中心建设,推进信访工作进社区、入村组,充分发挥基层信访信息员和人民调解员作用,畅通基层群众信访渠道,把大量的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达到个人访不出乡镇、集体访不出县的目标。
2.推行各种干部参与信访制度。信访工作中,要推行干部“接访、下访、约访、陪访”制度。各级各部门领导,要亲自参与“接访”,在领导信访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答复、解决群众问题。对现场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召开相关负责人会议,进行交办,限期办结;要定期“下访”,下到信访问题突出的基层和单位,接待群众,听到意见,把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要个别“约访”,约请上访人在适当时间、地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交谈,主动协调解决信访事项,把问题解决在初始状态。当下级出现解决不了的信访事项时,要实行“陪访”,村里解决不了的,由村干部陪同5人以内的村民代表,到乡镇反映;乡镇无法解决的,由乡镇干部陪同村民代表到县里反映,或由乡镇干部直接代为反映。陪访员在陪访过程中,既要帮助上访人反映情况,表达诉求,又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访人的劝说疏导工作。通过这一制度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上访,减少非正常上访现象的发生。要建立健全干部挂职锻炼制度。凡新提拔的干部和新招录用的公务员,必须到县信访局挂职锻炼,参与信访接待工作。
3.探索开通“信访绿色通道”。当前群众信访,来信的少,直接来访的多,既增加了群众信访成本,又增加了政府部门的工作量。要探索开通“信访绿色通道”,按新的要求加大办理力度,转变群众“写信不如走访”的观念,逐步实现“信”升“访”降,改善信访秩序。建立统一规范的“信访绿色通道”,既是一项畅通信访渠道的机制创新,又进一步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理念,对于转变走访形势,降低群众信访成本,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4.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一是建立健全公开听证制度。实践证明,听证制度是吸纳民意、矫正决策失误和彰显程序正义的重要程序制度。建立健全公开听证制度,有利于妥善解决信访涉及的疑难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二是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目前,涉法涉诉类信访案件越来越多,接待此类案件时,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由于律师工作特有的专业性、中立性、服务性,容易赢得信访群众的信任与理解。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可以及时有效地协助信访部门宣传法律法规,引导信访群众依法信访,促进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涉法问题。同时,又能为政府部门献计献策,提供参谋服务,监督和推动执法部门依法行政。三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信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信访群众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三)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做好信访工作,最根本的是要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关键是要做到发现信访问题要“早”,解决信访问题要“快”,思想工作要做“细”。
1.发现问题要“早”。信访问题只有“发现得早”,才能“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因此,解决信访问题要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对排查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不安定因素,及时摸清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2.解决问题要“快”。发现信访问题,有理的要尽快予以解决,以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要做到快调查、速处理、快结案,力争一次处理到位,不留后患,避免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的发生。要加强信访问题综合调处机制,对信访问题涉及多个部门的,采取一个部门牵头,多方联动,综合协调的方法解决。要充分发挥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作用,定期集中研究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同时要借助社会各方力量,综合运用教育、协商、调解等办法多管齐下解决信访问题。
3.思想工作要“细”。在处理信访工作中, 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加强思想工作相结合。在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同时,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切实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切实把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思想教育和政策法制宣传的过程,帮助群众了解实际情况,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各方面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四)依法治访,大力促进社会稳定
信访问题的社会性、现实性、复杂性越来越强,涉及面越来越广,协调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实行依法治访,规范信访行为,依法解决信访问题,是当前客观形势的需要,是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提高执法水平,维护人民利益的重大举措,也是实施依法治县的一项重要内容。
1.认真履行信访工作职责。各级各部门要健全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受理、交办、督办、回复群众信访事项的工作规则和制度,确保信访事项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有权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部门要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认真负责地办理信访事项,不得推诿拖延。
要以是否依法按政策处理到位作为衡量信访事项办理质量的主要标准,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2.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信访。要加大对信访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教育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逐级、有序上访。群众信访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和接受国家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作出的答复和处理,不得无序上访和越级上访。
3.依法打击信访违法行为。依法追究是实施依法治访的必要手段。政法机关和有关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依法打击违法上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坚决处理极少数,警示教育大多数”的原则,通过依法严肃查处少数信访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树立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信访等接待部门在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信访人进行批评、教育和警告、劝阻的同时,要注意收集、固定、保存证据。公安机关要加大调查、侦查力度,对涉嫌犯罪的上访人员,公安机关要及时通报给检察机关。检察机关要适时介入,依法作出批准逮捕、移送起诉决定。法院对“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的案件,要依法作出判决。
(五)加强领导,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1.进一步健全领导机制。领导是信访工作的主体,是群众信访的直接对象,是解决群众问题的主导。发挥领导在信访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必须从机制上加以保证。一是落实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纳入考核内容,并入目标管理;二是落实领导干部制度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信访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协调会议制度,及时发现、研究、协调和处理各种信访问题;三是落实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制,定期排出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由党政领导分工负责包案处理,对所包案件,领导同志要亲自挂帅,组织查处。
2.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一是落实首问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基层解决问题的责任。二是健全分级负责机制。“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是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对群众上访的问题,必须落实制度,分解到位,责任到人,逐级解决。三是强化督查督办机制。督促检查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有效的督查工作,使群众信访问题得以尽快解决,改变过去存在的信访问题决而不行、拖而不办、新户拖成老户的情况。信访部门要加大建立和健全信访督查机制力度,加强对信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督查,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3.进一步健全奖惩机制。一是坚持责任考核。按照平时考核与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对各乡镇和各部门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对因工作失职,视群众正当权益于不顾,造成矛盾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和进京、赴省、赴市上访,造成重大政治影响或经济损失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领导的责任。通过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努力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对做好交通信访工作的思考
对做好交通信访工作的思考
交通信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稳定交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各类交通行业矛盾将日益凸现,因此做好新形势下交通信访工作任务将会越来越艰巨,责任将会越来越重大。交通行业的各类法律法规及新的国家《信访条例》的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法规,畅通信访渠道、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规范信访秩序。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六个关键:
一、争取主动,超前开展预防交通信访工作
凡事预测立,不预则废。对那些行业内虽未反映,但有可能随着形势的变化引发矛盾甚至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应坚持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立足早发现、早处理,及时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一方面,要增强民本意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交通行业新政策措施的出台,首先要考虑对群众利益产生的影响,会不会得到群众的认同,做到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各项工作要公开透明,注意宣传教育,让群众了解政策,消除误解,把引发矛盾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点。另一方面,要见微知著,强化矛盾排查,调查处理。按照“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定期排查、集中排查、专项排查,做到排查、防范、梳理、分析、调查处理、化解、稳控相结合,做到超前介入、超前稳控和超前化解。要切实发挥交通各部门职能作用及相互协调作用,真正把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讲究实效,及时妥善解决交通信访问题
妥善解决问题,是做好交通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要深入实际,掌握实情。对群众的初信初访,要引起高度重视,深入基层,深入矛盾纠纷多的地方进行调查了解,取得第一手资料,掌握真实情况,对矛盾的实质及时做出全面客观的判断。其次要明确责任,分级负责。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细化交通接访单位,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坚持首问负责制,实施接访单位全程负责,直至问题解决。再次要领导包案,集中处理。“不发新案、化解老案、及时彻底、不留隐患”的原则,对信访突出问题实施集中处理,建立解决信访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对复杂疑难案件要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及信访部门联系,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三、狠抓规范,积极推动交通行业依法信访
规范信访秩序,推进依法信访,是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行政的重要方面。新的国家《信访条例》,并非仅仅是对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简单规定,而是从法律面上进行的“双向规范”,群众不依法上访,各部门不按《信访条例》规定办理信访事项,将承担法律责任。“双向规范”是建立交通信访新秩序的有效举措,必须常抓不懈。一要提高交通部门各级干部的依法行政的能力。要按照“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原则,及时妥善处理群众信访问题,不能推诿扯皮、敷衍应付,更不能不作为甚至乱作为。各级交通职能部门要建立信访“绿色通道”,实施“阳光信访”,提高办案效率,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二要加强对信访群众的教育引导。要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遵守交通各项法律法规,理性维权、依法上访,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自觉维护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三要依法维护信访秩序。对那些不依法信访、无理取闹的上访人,要严肃批评教育;对违法上访、扰乱正常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要依法做出处理;对借机插手利用信访问题制造事端的别有用心的人,要坚决依法严惩。
四、重视沟通,带着感情做好交通信访工作
处理信访问题的过程,不仅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做好群众工作,稳定交通行业,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过程。只有坚持换位思考,心里想着群众,装着群众,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真正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群众的呼声当作自己的责任,把群众的合理愿望当作自己努力的目标,从思想上、行动上,千方百计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对待上访群众必须要有深厚的感情,就是要坚持做到“三心”。首先要做到耐心。要相信绝大多数群众,无论群众一时的情绪多么激动,语言多么尖锐,我们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做好耐心的安抚劝导工作,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次要有恒心。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只要有道理,符合政策,无论有多大困难,也要想方设法为其解决。第三要做到有真心。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充分考虑群众的难处,在具体生活、生产上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总之,要坚持带着感情做好工作,真正做到把办理群众来信、来访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
五、创新机制,促进交通信访工作稳定发展
新时期交通行业信访问题涉及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化,处理难度大,各种社会关系、利益矛盾的纷繁复杂,且关联性日益增强,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在创新工作机制上下功夫,跳出信访看信访、统筹全局抓信访,从组织制度、工作程序、方法手段、功能发挥等方面形成科学体系,实现交通信访工作与行业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要完善科学的工作程序,综合使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思想疏导的作用,构建“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交通信访工作大格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实现交通行业跨越式发展,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