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期评估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期评估报告
淮北市黎苑小学课题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本课题把学科教学、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系统地整合,从而探讨学科教学的“整合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是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从应付考试为目标的应试性教育转向以提高学习者自身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以探索、发现、合作解决问题等为主的创新教学模式。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教学理念:依然停留在精英教育的定位上;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智力的培养而轻视能力、情感的培养,至今未能完全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创新意识培养匮乏。
(2)教学手段:各个学校添置了不少如计算机房、网络教室等设备,但设备的利用率不高,甚至有的被闲置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教学方法:教改中推出了不少新的教学方法,但是一些教学模式还深受前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运用。
面对教学的现状和教育现代化的挑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信息时代的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是以数字化为支柱,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合于新课程教育教学各领域中,引起了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的变化,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二、目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信息技术是当前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
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提高教育效率的必然,成为学科课程改革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于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实现从经验总结的层次向科学理论层次的升华、飞跃。以构建“整合”操作优化范例,逐步丰富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理论方法体系。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课题的界定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其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优化和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2、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面向基础教育,在分析传统教育的优势和现状的前提下,探讨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操作模式和对应策略;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和谐发展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真正实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教学理想,使新型的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和“教师的精神家园”,从而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发展。
3、课题研究方向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途径或模式:
① 创设课堂教学见多识广的教学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的海量信息;
② 营造学生主体、主动,合理、有机运用信息技术,交流互动的教学氛围;
③ 开放式的教学理念,以生为本,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建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④ 优化教学过程、优化网络教学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创新学习的方法和精神。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内容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发展与学科教学整合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整合”的关键,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可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及有效整合的途径;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
(3)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信息加工能力、现代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等);
(4)信息技术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效整合的途径;
(5)努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课题研究思路
——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信息技术在各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中进行学科优化整合,构建技术路线,使其更符合学科教学中的认知规律。
——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效地建立内容丰富、功能强大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科资源库,实现网络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
——试图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培养专业和技术协调发展的教师队伍,实现科学的教育手段和学科教学设计的相互融洽。
2、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实验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原则和效益性原则,注重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有:
1)实验研究法;2)行动研究法;3)调查研究法;4)理论总结法。
3、实验时间及实施步骤
实验周期:二年
第一阶段:准备组织、启动阶段。(2006.5~2006.8)
(1)课题开题论证。
(2)确定研究方案、制订研究计划。
(3)组织培训相关知识。
(4)组织对实验对象的测试、问卷调查,做好实验的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运行实验阶段。(2006.9 ~2008.8)
(1)创设实验环境,安排实验细节,落实实验步骤,做好行动研究。
(2)适当组织课题组教师外出参观考查,及时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的动态,吸收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开拓思路。
(3)以公开课的形式,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4)每月定期的开展课题组的交流活动,交流研究心得。
(5)及时做好阶段小结、总结经验,调整工作思路,收集研究资料。
(6)在校园网上开辟课题研究专栏,进行研究。
第三阶段:巩固发展阶段。(2008.9~2008.10)
(1)选取典型课例,运用所开发的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教学,提出教学中应该体现的教学步骤与环节,初步构建适合不同课型、不同知识领域的整合教学模式。
(2)应用初步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反复的尝试与修改,使教学环节安排趋于合理,使所构建的教学模式逐步完善。
(3)总结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确立合理、有效、可行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教学模式。
第四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2008.11~2008.12)
(1)解释结果,检验假设,组织验收,申请结题评估,做好向兄弟学校推广的准备及宣传工作。
(2)收集整理成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成果,编撰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成果集。
(3)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六、初步成效
1.教师们的信息技术思想和理论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逐步把这些技能传授与学生并在学生中得到升华。同时,在校园网上创建网站,便于师生随时了解学科教学的程序,及时查阅相关材料,经常性地建立研究性的档案,并开辟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园地。更重要的是,为学科教学搭建了一个网络平台,为学科教学提供了一个优良的信息化环境。
2.理论成果硕果累累。搞课题研究,当然要得出最后的结论,获得好的成果,但其实经过课题研究,总结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经验总结最有价值,因为它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更能为我们实际的教学提供成功的案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围绕本课题撰写了课题研究论文,确确实实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七、问题探讨
本课题作为我们学校主课题,担负着我校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任,虽然在前阶段的研究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离研究的总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研究过程中还有很多认识上的困惑与操作上的迷茫,因此,将就以下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1.学校网站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相关的学习培训时间没有做到完全入格,多数时候都因为其他的活动或检查不得不改变时间,导致学习培训有时松有时紧,给主研人员增添了的麻烦,使研究不能完全的顺利进行。
3.对于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没有及时进行,以至于做了工作而没有留下证据,对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不够,这些都会影响整个研究的实效性。
八、改进措施:
1.课题组领导加强协调,校内信息技术教师全力以赴,及时完善校园网站。
2.课题主研人员加强研究,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中相关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课题研究的计划性,严格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该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内容力争完成,不延后,以免影响后续的研究。
3.对课题研究要进行及时总结、分析,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第二篇:中期评估报告
《电子交互智能平板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一、研究目标
1、探讨交互电子智能平板在各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知识不断更新,逐步形成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并能自觉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2、使教师将智能平板所带有的交互能力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提高教学效益,使教学的计划性更强。教师可以把整个智能平板上的教学过程储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成为自己学科教学的电子档案和课程资源,积累并推广交互电子智能平板在教学中应用的优秀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
3、探讨交互电子智能平板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4、在构建校本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对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使之逐渐成为我校的教学特色之一。
二、研究内容
1、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教学模式的研究
基于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的教学模式是未来的一种主要学习形式之一,但到底怎样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为是起步阶段,教师和学生运用这样的学习形式都是比较陌生的,都需要边摸索边学习,并逐渐掌握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将努力探索基于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力图使本研究符合未来学习的发展方向。
2、对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电子交互智能平板技术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技术基础。将“交互电子智能平板”技术平台引入课堂后,各种人机交互操作,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等都成为了可能,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教育教学方式的一次重大革新。我们将在信息技术学科和科学学科日常教学中研究教师在使用电子交互智能平板后对他们教学和专业发展所产生的变化。、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智能平板的视觉效果,比如色彩、隐藏、动画等多种教学功能,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智能平板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引如电子交互智能平板,研究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变化。
三、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1、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的推广和有效利用,能够显著地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革新课堂教学方式,对新课程的深入进行起到了促进作用。
2、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互能力,学生的参与和师生、生生的互动,使原来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随意说话等现象大大减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3、电子智能平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作用和功能发挥虽有待进一步的发现、研究和提高,但应当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学习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相关操作和技术。从日常教学入手,让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的使用融入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然后提高优秀教学设计和精品课的展示,提出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效性教学模式。
2、研究方法
A、经验总结法:借鉴人家的经验,再结合自己的应用情况予以总结和提升
B、调查法:通过问卷、谈话等形式,了解教师的使用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个性发展等。
C、个案研究法:研究初期,把交互智能平板的研究情况写成案例,经过一定的教学实践后再对比分析。
D、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教育理论文献,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联系实际,不断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最新经验和理论依据。
五、课题研究实施情况: 2011年9月,我校确立了“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中央电教馆重点课题《信息化环境下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的子课题。意在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发挥已配备的电子智能平板的教学优势,意在有机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建设,藉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课堂互动方式,达成信息化课堂建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愿景。
历经一年多的课题研究,经历了全国第五届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教学大赛;开展了第一届“甘泉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暨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汇报活动。教师们基本都能用交互电子智能平板进行教学, 并积累了一些的使用经验,教师们能尝试着从不同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探索,基于交互智能平板环境的教学设计能力有所提高。在学生方面,通过交互电子智能平板的使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现将上一学期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及接下来工作开展的设想汇报如下:
一、在培训交流中,进一步提高课题实验教师对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的应用水平。
首先,我们的课题研究不是闭门造车。为推进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互动电子智能平板的使用功能,促进电子智能平板和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2011年9月22日,我邀请了创维集团技术人员张霓电子智能平板技术应用培训。由于智能平板功能的更新改版,2012年10月29日我校再次邀请了创维智能平板技术人员对全体教师进行创维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新版本应用技术培训。在此次的培训中,智能平板公司的技术人员详细的给我们讲解了工具栏的各种功能,并与原来版本进行对比。其中结合语文《爱莲说》一课,利用“纹理笔”擦出栩栩如生的荷花背景图,引发了全体老师的惊叹。“照相机”功能中的截图功能可以便捷地从智能平板界面或电脑界面截取出所需图片,学科资源中的“汉字笔画”双击可以按笔画书写,“遮幕功能”可以改变大小更换背景„„在听讲的同时,我们也把平时应用中的疑惑与技术人员交流,如:在智能平板中创建的资源能不能随课件携带到任意电脑(回应:原版本不行,新版本可以);又如:智能平板界面能不能实现图形的三维旋转(回应:新旧版本都不行)„„与智能平板技术人员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智能平板的功能,而利用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技术实现互动生成的生命力课堂我们要实现的目标。
林仕国校长经常带领课题组成员走出去增长见识,或请一些专家、技术人员到校介绍先进的信息技术。林校长曾带领我们一起到联通公司了解其它牌子的智能平板及电子产品,发现他们的遥控器会让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师生互动更便捷;联想公司的技术人员李芳等也曾走进我们这间会议室,向我们展示他们的电子书包整体解决方案,我们也期待着能够利用电子书包,让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除了我们在用的创维智能平板、其实我们还让夏普公司给我们展示过他们的产品,夏普智能平板虽然在与PPT、FLSAH等其他媒体结合兼容上做得很好但它却没有携带资源库,所以没被采用。在取长补短的学习中我们增长见识,也进一步了解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
其次,课题组针对前阶段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老师们在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课题组成员之间交流解惑。每单周周二下午是我校课题中心组固定教研时间,利用这一时间我们一方面讨论交流学习大家在前一阶段课题研究中发现并解决的问题。(这些汇集成《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信息收集表》)如高超华提出“智能平板和PPT各有所长,可否将智能平板技术与PPT有效结合,提高课堂效率?”这一问题,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自行悟出了“智能平板和PPT技术各有所长,在平时的实践运用中发现,智能平板的某些技术较难操作,而PPT却能很好地弥补其不足,相同的,智能平板也能很好地补足PPT的缺陷,所以,不该单方面追求某种技术在课堂上使用,而是将两者有效结合,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又如黄凤老师在教学应用中提出了“在美术作图时,如何巧用电子智能平板功能来使作图更规范、美观?”这一问题,徐莉玲老师帮忙作了解答:“勤用智能笔:电子智能平板的智能笔对于常用几何图形的输入,提供了简单有效的画图功能,采用智能笔,自然会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使板书更为规范、严谨而且美观!”
另一方面以片段教学的形式,把老师们在当下教学研究中的新问题、新发现与大家及时地交流、分享。如图、林清老师与大家分享如何利用智能平板进行写字教学,黄玲老师与大家交流如何用好智能平板的遮幕功能。
此外,我们从省电教馆购买了历届全国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优质课录像光盘,通过观摩全国获奖示范课视频等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技术手段,感受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观摩中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研究实践学习交流,这样不仅拓宽了参与研究的教师的思路,还能在研究中共同成长。
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林仕国校长总是亲身参与全过程。为了下一阶段智能平板研究能有突破性的进展,林校长和我校两位信息技术教师杨煌华和王琰组成了“智能平板课题技术先行三人组”,在对智能平板功能认识上先走一步,带领课题组其他教师在课题研究上有更大的突破,另一方面其他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如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交给技术组,由他们专题研究。
二、借助常态课、校本教研及区新秀杯选拔,不断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
课堂教学是本研究的主阵地。我们把课题研究与日常各教研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各教研组围绕研究目标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周一次定期开展交互电子智能平板的应用研讨活动(语文组周三上午、数学组周三下午、英语组周二下午、综合组周四上午)。各教研组在抓好集备、上好研讨课的基础上,积极为教师们创设平台,展示风采。为进一步发挥“福州教育视频联播网”的作用,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向农村辐射,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视频联播网”开展第二届“福州市优质课网络联播展示活动”。10月11日上午,我校代表鼓楼区率先推出了两节运用电子智能平板先进技术的优质课。语文组的黄玲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的《数星星的孩子》。陈嘉玲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英语课。
此外,翁祥英老师以《老人与海鸥》亮相校际联动会场上;在鼓一学区共同体上李韩书老师的《烙饼问题》、黄晓霞老师的《红领巾真好》、马岚老师执教了一节英语公开课充分体现了电子智能平板、多媒体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赢得听课老师好评。
4月23日的市级教学开放日,我们推出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科学、信息、品社、心健”等10节的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展示课。这10节课不仅在智能平板的应用技术上有所突破,在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上,也就是“交互性、生成性”上也有了根本性的突破。语文会场,林俊华老师娴熟地运用电子智能平板与学生互动,走近《丑小鸭》,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林清老师给来宾展示了同是童话系列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与《丑小鸭》的对比阅读彰显了童话的魅力。数学会场,郑燕老师将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抓住重难点和关键,为大家展示了六年级总复习《图形与变换》,刘嘉昉老师抓住数学思想方法,恰到好处地应用智能平板,关注学生的生成,为来宾展示了三年级数学广角《等量代换》。其它会场还为来宾展示了英语、品生、音乐、心健、信息技术、科学等各学科公开课。在交流讨论中,与会专家与教师们充分肯定了数字校园所取得的成效,认为示范课加强交互性,提高课堂效益;整合了资源,盘活了教学,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
在与兄弟校一起分享交流我们的研究过程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参加“三优联评”及“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教学大赛”,不断验证、提升、推广我们的科研水平。一月份我们又推出黄玲、黄晓霞、李韩书三位老师的三节课参加“第六届全国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大赛”,喜获一、二、三等奖佳绩。
三、完善校园网站,让教学资源平台、教师博客、井大论坛等平台进一步服务于课题研究。
2月26日我们就和联通公司、新东网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网站建设的联席会议,商议进一步开发网站事宜。目前校园网中教学资源平台已在使用,有待进一步充盈;网上班级、井大论坛,教师博客已开发完成。校园网站开设教师博客、井大论坛栏目,教师可以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上传到这里,其他教师跟帖点评,骨干教师总评,形成教师教研网络互动形式。在“网上班级”中开设“网络教室”项目,教师可在这里为学生提供预习、复习、阅读、习作、练习等各种课外学习资源,形成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多方位的教与学的网络互动„„
四、在反思交流中不断进步。除平时每周二的固定交流学习及鼓楼区级一学期三次的汇报交流外,我校每学期还去办一次较大规模的学习交流活动即上学期的青年教师智能平板课比武及下学期的智能平板技能大赛。
在1月22日,我校举行了首届“甘泉杯”电子智能平板技能大赛。
比赛中,教师们灵活运用智能平板的各种功能,将传统课件和先进的智能平板技术进行了较好的整合。最终,李韩书老师带来的《烙饼问题》,利用智能平板互动,化难为易,精彩纷呈,荣获一等奖,黄玲老师和黄小霞两位老师获得了二等奖,林信伽、何熙燕、俞春鸣、林芳、高超华五位老师获得了三等奖。
这样的比赛交流,让老师们对现代信息化课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使用智能平板技术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继续认真做好过程性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第三篇:2011年中期评估报告
XXX安全社区 中期评估报告
根据XXX安全社区创建中期评估方案,XXX区安全社区指导委员会于2011年12月15日组织专家,对XXX安全社区建设实施了2011中期评估,形成了评估报告。
一、评估组人员 XXX 区安监局副局长 XXX 管委副主任 XXX 区安监局科长 XXX 区安监局科长 XXX 区质监局科长 XXX 区交警大队科长 XXX 消防大队参谋
二、评估内容
1、社区诊断组织实施情况及结论。
2、辖区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的建立情况,成员组成是否符合跨部门合作的要求,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实现全员参与、全员受益,能否确保顺利开展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
3、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对于各工作组的社区诊断报告、机构组建文件、机构工作职责、各项工作制度以及与各项规章制度相关的原始档案资料是否已撰写和规整完毕。
4、是否制定了各工作组的创建计划和目标以及相关的落实情况。对各工作组计划进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包括指标实现的进度、完成目标的趋势判断等。
5、各工作组按照实施方案的推进步骤,各促进项目的进展情况。
6、各安全领域预防目标和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7、信息交流情况:是否积极组织和参与安全社区创建的交流活动,有无安全社区创建协商议事机制,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能否得到妥善处理、及时反馈。
8、预防纠正情况:是否制定了针对辖区潜在事故与突发事件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事故与突发事件预防机制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是否到位,应急响应能否快速有效进行。
9、监督监测情况:是否建立事故与伤害监测机制。
10、档案管理情况:安全社区各工作组的档案是否完整。
三、评估过程
12月15日在管委三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专家组简要介绍了安全社区建设的理念及莱山区安全社区创建标准,就各项任务的工作难点、解决办法与各组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并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期间专家组听取了个各工作组组长的工作汇报,查看了档案资料。专家组实地考察了XXX安全社区的建设情况,并与各项目点负责人座谈交流。
四、评估结论
1、对安全社区建设的总体结论(1)肯定的方面
XXX在前期工作中有效地开展了各工作组的安全促进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辖区群众提供了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主要表现在“三个到位”:
一是“组织机构到位”。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相应工作机构机制,实现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跨部门合作和全员参与。
二是“宣传教育到位”。强化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设置永久性展板,营造浓厚氛围等方式,提高群众对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参与率。
三是“项目设置到位”。根据辖区社区诊断结果和群众最关注的安全问题,设置了工作场所、消防、社会治安、家居、交通等八个安全促进项目,并扎实推进各个安全促进项目。
(2)不足和问题
一是辖区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不少群众认为,安全社区创建是管委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缺乏对安全社区的归属感和参与意识。安全社区创建开展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企业和社区,覆盖范围不广。
二是安全理念比较狭义。在群众的观念中“安全”的重点主要是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等,很少涉及到诸如家居安全、学校安全等内容。“大安全”观念淡薄,还有待于提高。
三是工作业务技能缺乏。由于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部门多,人员杂,许多人员自身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导致在推进项目促进工作中由于能力不足而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伤害监测填报信息不准确等。
(3)整改建议
专家组指出,对于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工作,要继续加强完善,不能松懈;对于存在不足的方面,要制定对策,尽快解决。比如:进一步扩大宣传面,提高安全知识的覆盖率。增加必要的资金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加强培训措施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工作骨干,凝聚集体的力量,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2、对各安全专项的评估结论(1)交通安全
——路网体系建设促进项目 ①开展情况
专家组现场检查了XXX路网体系建设项目开展以来的基础资料,并现场检查了澳柯玛大街、山海路上的基础设施,如信号灯、减速带、隔离护栏等,对项目的开展工作提出了肯定。
②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
一是辖区群众参与重点路段改造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横穿马路现象,屡禁不止,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加大对群众交通安全的宣传力度,让群众自觉地参与进来。
二是社会志愿者,没有真正参与到交通改造工作中来。希望将重点路段交通改造工作作为交通安全监管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开展下去,切实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工作场所安全
——危化品安全防控促进项目 ①开展情况
专家组到优诺化工现场进行了检查,对厂区设置的企业文化宣传栏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高度肯定。在随后检查了车间的应急预案的建立情况及演练记录、隐患排查记录、人员的安全承诺书等内容,肯定了车间在安全管理方面非常重视,员工安全意识较高,在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上一丝不苟,职责制度设立标准、全面。
②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
针对危化品泄漏开展的应急演练次数较少,建议定期在企业内部开展这方面的应急演练活动。
——防机械伤害促进项目 ①开展情况
专家组到杰瑞石油、欧东精艺石材装备现场进行了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比较到位,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佩戴基本符合要求,安全检查工作也落实到位。
②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
专家组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园区中小企业较多,在重点单位实施项目的同时,建议下步工作重点要对辖区中小企业进行防机械伤害项目推广。
(3)社会治安
——治安防控辐射管理体系促进项目 ①开展情况
专家组现场翻阅了自项目设置以来的一些资料,对管委干部、民警、群众广泛参与到治安防控工作中来给予了肯定。认为我辖区自项目开展以来,管委、群众广泛参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发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者队伍,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②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
在巡逻过程中仍有巡逻不到位现象,建议采取措施,加强日间夜间巡逻;强化志愿者参与程度,让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
(4)消防安全
——林管所规范化建设促进项目 ①开展情况
专家组实地考察防火通道、林管所的建设,应急物资建设与人员配备基本到位;通过翻阅资料等形式查看消防安全工作组开展的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和文明祭祀活动。
②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
专家组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工作组缺乏应急演练;在宣传工作中,存在走马观花现象,宣传教育不彻底,形式主义,今后宣传工作中要落到实处。
(5)家居安全
——家居燃气安全使用促进项目 ①开展情况
一是充分发挥社会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利用南塂集市等时段开展家居燃气安全知识宣传,并深入户中,提供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提供安全服务;
二是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用气安全意识。加强群众的燃气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工具进行宣传。
②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
针对燃气安全宣传活动不够丰富,燃气常识培训力度不够大,建议在下阶段工作中加大对居家燃气安全的培训力度。
(6)校园安全
——校舍安全改造促进项目 ①开展情况
一是改造校舍。2011年,管委配合相关部门在做好校址勘察、规划设计基础上,按照“消防、节能、抗震、卫生、人防”要求,投入1000万元,按省级规范化标准对南塂小学教学楼进行整体规划改建。
二是更换防滑地砖,增设防护栏。管委组织施工单位,突出安全理念,对走廊、教室、卫生间地面全部改用防滑地砖,走廊、楼梯加设防护栏112个,防止学生坠落。
三是改造健身设施。将南塂小学和东风岭小学原来土质操场改造为塑胶场地,更新室外健身设施,减少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发生。
②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
通过一段时间的不断改进,项目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在校园基础设施、学校的安全监管及安全引导和教育、学生安全意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下一步应该加大工作力度,明确工作重点。
评估组组长签字:
被评估单位负责人签字: 2011年12月20日
第四篇: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马家堡小学 韩童胜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是我校重点课题。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目前,有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音乐活动的相关论文虽然较多,但如何发挥音乐学科的作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创设研究”的专题系列研究,在国内外尚属初期研究阶段。如何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使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更佳,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创设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开题立项 稳步推进
1、本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教学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学设计是指教学指导者和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某阶段教学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对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划。
音乐教学设计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从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习者、教学目标、教材、媒体、评价等各方面因素,分析音乐教学问题和需求,设计解决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加以实施并由此进行评价和修改,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媒体、评价等各方面因素,分析音乐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和需求,设计解决音乐教学中相关的音乐活动的策略、方法和步骤,在不断进行的评价、反思和修改的实践中,寻求最优方案的音乐活动设计,使学习者经历最有效的音乐学习过程,探索一条积累音乐学习经验的最佳途径。
4、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创设的研究”的专题研究过程中,关注教学设计的调整、实践活动的合理化及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2)、调查问卷法:对实验对象学生的音乐的能力进行过程性比较、分析。
(3)、文献研究法:组织实验教师参与理论学习培训和经验的总结。
二、创新工作 研究有序
我校进行课题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讨论制定课题研究的详细方案,如课题研究意义、内容、计划等,完成了本课题研究方案,顺利完成了方案的修订和申报工作。在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的一年中,现就课题进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1.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素养。
课题研究的首要因素是人,是实验的管理者和实践者。课题研究的深入与有效实施需要先进理念、科研理论、教学理论及纲领性文件、法规做导向、做支撑。自课题立项以来,在准备阶段我们课题组紧抓
既定的课题实施方案,结合课题组学期工作计划,积极探索音乐教学的新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1、教师方面
(1)教育观念得到转变
全体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边学习边思考,理论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现代化教育实验的理论知识,吸取了一批最新的教育成果,把握了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实验的基本框架,转变了教育观念。
(2)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这一课题的研究,锻炼了我校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的课题意识、课改意识得到加强,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实验教师都能熟练操作各种电教设备,并且能够从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入手,各自寻找适合自己教学平台。
(3)教学方法得到改变
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处处洋溢着课改的气息,灵动的课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近一年来,课题组成员分别参加了学区公开课教研课的活动,均获得了同行的一致好评和有关领导充分肯定。
2、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彰显,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课题实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二年级的《快乐的小木匠》,学生通过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听到的画面在这节课中反
里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
(4)、学生音乐素养得到了提高,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各级各类合唱队、舞蹈队多次参加艺术节演出,接见了各级领导的调研,多次参加社区文艺演出。
四、问题思考 研究方向
课题组就应着眼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发展目标出发,经过一年多来的课题研究,我们在课题研究领域不断探索。有行动的快乐,有反思的欣喜,也有实践的不足和困惑。
(1)、理论教研如何沟通现实生活?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研,更多的是关注教材研究、教法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不够。教师的发展长期被忽略,教师的专业水平,仍停留于上岗时的水平。基于对这一现象的反思,我们认为,基层学校的音乐美术教研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应当促进教师发展应当构建“学习型”的教研组织。
(2、)如何真正有效的实施音乐活动?
现在的音乐教学大部分老师误以为热闹的活动、低效的学生参与、唱唱跳跳齐全的活动有电教手段的活动就是好的。
(3)、如何调控教师学习型教研活动中的心理因素?
参加各类各级的音乐教研活动的研讨课、评优课 的次数毕竟很少,教师真正锻一炼机会不多。现在大部分教师上到各类课心理就会紧张有压力。这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教学故事、教学心得、研究论文、教学实录等素材,进行理论分析、归纳整理,撰写出各种科学性、实用性、指导性、示范性兼具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方案,最后编写出具指导作用的音乐教学活动手册,供广大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者作为教学和音乐活动的参考,最终获得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我们相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有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一课题研究不断深化,最终取得丰硕成果。
第五篇:临夏市十二五中期评估报告
临夏州旅游业“十一五”规划实施两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按照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打民族牌、走民营路、谋富民策、建和谐州”的总体发展思路,按照《中共临夏州委、临夏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要求,以“外树旅游形象,内强产业基础”为目标,抢抓甘川两省全力打造“兰州—临夏—甘南—郎木寺—九寨沟”绿色大通道的绝好机遇,以绿色大通道为主线,精心策划、全力推介、努力开拓临夏过境游市场,打造一、二日游线路,并在“实”字上狠下功夫,出实招、见实效,确保到“2010年全州接待人数达到216.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亿元的旅游经济目标任务”,使旅游业真正发展成为我州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现将旅游业“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如下:
一、临夏州旅游业“十一五”规划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实现情况
截至2008年6月全州旅游接待总人数累计达到337.96万人次,完成“十一五”规划数的53.42%;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到89560.9万元,完成“十一五”规划数的41.1%,主要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实现情况良好。今年上半年以来,虽然“3.14”打砸抢烧事件和汶川大地震对我州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上半年全州旅游经济目标任务完成相对较好,我州是全省14个市(州)中上半年唯一保持接待人数增长的地区。
(一)政府主导,认真谋划,旅游业发展步入正轨。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依照《规划》中具体的任务措施,于2007年底出台了《中共临夏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州委秘发[2007]59号(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旅游业成为全州经济支柱产业的新要求,按照我州旅游总体布局对景区(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文化建设、特色商品研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促进我州旅游业由粗放式发展向成熟发展转变,由观光休闲方式向体验参与方式转变,为今后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是成立了由州委副书记、州长马青林同志担任委员会主任,州上四大家相关领导担任副主任,全州27个相关单位负责人任委员的“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州发展旅游产业的相关政策,协调解决临夏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负责全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研究拟定州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培育和完善旅游市场;组织临夏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和重大促销活动;二是从今年开始,结合各县(市)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研究制定并与各县(市)签订了《2008年临夏州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全州旅游业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到考核范围;三是根据《决定》要求,旅游事业发展专项经费已列入州、县(市)2008年财政预算;四是州人民政府批转了《州旅游局州农业局关于大力发展我州乡村旅游的安排意见》(临州府发[2008]7号),加强了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全面协调解决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五是研究制定了《临夏州旅游招商引资办法》(初稿),争取年底出台;六是制定出台了《临夏州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临夏州农家乐服务质量评定实施细则》及《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七是制定《临夏州旅游宣传促销实施办法》,促进宣传工作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该《办法》初稿已完成,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争取年底出台。
(二)科学定位,合理规划,旅游规划不断完善,旅游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州、县(市)已将旅游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完善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州旅游局正在着手全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修改完善;永靖县编制完成了《太极湖休闲度假旅游区总体规划》、《炳灵湖旅游区总体规划》、《永靖县国防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政县编制完成了《柳梅滩旅游景区开发总体规划》,广河县编制完成了《“新马太”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等景区规划。永靖县成立了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政县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将整村推进项目投资尽量向旅游项目倾斜,全力打造旅游强县;康乐县、广河县、临夏县将道路建设、新农村建设、异地搬迁和整村推进项目尽量向旅游倾斜,向景区(点)延伸,并积极加大部门间的协作力度。
(三)狠抓项目,完善基建,旅游基础及硬件服务设施不断改善,旅游服务质量等级逐渐提高。
2006—2008年上半年,全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5.05亿元,全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2006年争取到国家旅游发展基金地方项目补助资金60万元,用于莲花山花儿基地建设项目,2007年争取到国家旅游发展基金地方项目补助资金120万元,用于临夏旅游商品开发项目、和政县松鸣岩基础设施建设及永靖县巴咪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项目各40万元;二是先后完成了兰刘公路改造,使兰州到刘家峡的距离缩短到45公里,从而使刘家峡跨入了兰州市半小时经济圈。兰郎公路临夏段的改造升级,大大缩短了临夏市与省城兰州的距离。完成康(康乐)——蒿(蒿支沟)、临(临洮)——临(临潭)公路,极大地改善了松鸣岩、莲花山两大重点旅游景区的道路交通条件;三是今年以来全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投资规模进一步加大,其中,永靖县已动工新建的总投资为1500万元的太极湖入口区将于近日全面完工,下半年将动工建设黄河风情观光带,计划投资1000万元。和政县通往柳梅滩景区的道路建设项目已正式批复立项,并开始实施。广河县投资50多万元新建了齐家文化遗址管理所、投资120多万元完成了11.7公里的通往景区道路的铺油工程。四是鸿瑞假日大酒店(四星级)、临夏饭店贵宾楼(三星级)、莲花山宾馆、康乐旅游大酒店、花溪夏宫、憩园大酒店、大河金沙湾等宾馆饭店新建和改扩建,极大的提高了我州接待服务质量。通过这些旅游建设项目的带动,使我州重点景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从根本上增强了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五是“十一五”期间,评定通过了永靖黄河三峡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积石民俗村国家2A级旅游景区、鸿瑞假日大饭店四星级旅游饭店、临夏饭店、永靖县电力宾馆三星级旅游饭店,逐步提高了我州旅游服务行业质量等级。
(四)创新思路,注重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项目有了突破。
旅游商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拉长旅游产业的链条,扩大劳动就业,增加旅游综合收入,推动全州经济社会更快发展作用很大,开发旅游商品已成为我州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的要求,提出了“甘肃临夏中国回族旅游商品开发项目”方案,并完成了项目建议书,正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重点围绕以“临夏三绝”为代表的旅游商品生产研发及市场开拓,不断创新,打造精品。举办了“临夏旅游商品展示会”,展出了来自全州8县(市)的25个系列上百个品种的旅游商品。通过此次旅游商品展示会的举办,将精心筛选出我州的旅游商品中的精品,参加各类交易会,进行重点推介,全力打造具有中国回族特色的旅游商品,打响“中国回族旅游商品”品牌。
(五)强化管理,规范经营,行业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州星级饭店总数达到九家(其中四星级一家,三星级两级,二星级六家),旅行社七家。在星级饭店中积极开展“绿色旅游饭店”创建工作,使旅游饭店进一步增强了绿色环保意识;举办导游员(讲解员)大赛活动,为我州打造旅游市场做好人才准备;在全州农家乐范围中积极开展星级农家乐的评定工作,现已评定出四星级农家乐一家,三星级农家乐七家,二星级六家,一星级五家。通过农家乐星级评定,从整体上有效提升了我州农家乐接待档次和服务水平;“从抓规范、抓质量、抓诚信”入手,进一步规范全州旅游市场秩序,在行业内倡导“诚信旅游”活动,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游客理性消费、推动诚信旅游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不断净化我州旅游市场;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安全生产《考核办法》的具体要求进行安全检查,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的责任意识,在行业内严格按照国家旅游局《旅游行业单位对客人的服务标准》、《甘肃省旅游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及《旅游星级饭店评定与划分标准》、《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划分标准》等法规和有关规范,积极督促和引导旅游企业制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计划、目标和措施,建立健全责任制,扎实做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各环节的工作,努力做好各项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六)拓展市场,营造氛围,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近几年来,通过“和政松鸣岩花儿艺术节”、“永靖黄河三峡旅游节”等各类大型旅游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提升了临夏旅游知名度。二是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旅游宣传促销形式,组织永靖、和政等旅游重点县,先后参加了在国家旅游局举办的各类大型旅游推介会;多次赴周边地区开展了旅游大篷车宣传促销活动,集中推介了我州丰富的旅游资源。三是州县(市)制作了一批临夏旅游宣传品,开展了多方位的宣传。四是对临夏州旅游网站进行了全面的改版升级,优化版面设置,丰富页面内容,使网络动态化宣传得到了突破性发展。五是充分利用省旅游局在国家主要媒体上宣传甘肃旅游的机会,加大临夏旅游在其中的宣传份额;利用甘肃电视台、《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东方之旅》等媒体进一步扩大对我州旅游宣传的层面;配合州内媒体媒体,积极策划旅游宣传栏目,大力推介我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六是深入各县(市),实地考察新景点及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并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建立了旅游资源信息库。七是与与康辉国际旅行社合作拍摄制作完成了以临夏的历史变革、宗教文化及建筑艺术为主要内容的电视专题片,已在省电视台播出。八是从今年开始,每年五月份为全州旅游宣传月,“旅游宣传月”活动通过对旅游诚信、旅游资源的全面宣传,大力提高社会各界对发展旅游产业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增强“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意识,大力宣传推介五大旅游品牌,构建临夏旅游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九是完成了12301旅游服务热线中我州数据的报送工作。
(七)加强培训,提升素质,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全州累计培训人员达1000多人(次),建立了“州、县(市)旅游企业”培训工作联络申报制度,形成三级旅游培训网络体系;成立了“临夏州导游服务中心”,通过该中心的运行,负责全州导游员人才库的建立、管理、注册登记工作,逐步把导游管理纳入到规范化渠道;各县市旅游局积极主动,参加了国家和省上组织的相关培训,举办了各类培训班。永靖县邀请省局讲师,分别举办了宾馆饭店服务人员培训班,旅游船员培训班,导游员培训班,培训旅游从业人员共计480人;和政县旅游局举办宾馆饭店服务人员培训班2期,236人受到专业服务技能培训,并邀请省级讲师对古动物化石馆12名讲解员进行了为期5天的讲解培训;东乡县和广河县也非常重视培训工作,举办了宾馆饭店管理人员培训班,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
二、临夏州旅游业“十一五”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十一五”规划实施较为顺利,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程度低,产业优势尚未充分发挥。许多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景点相对分散,且各县之间条块分割,旅游线路因交通不便而设计不够合理,难以得到优势互补,无法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致使旅游产业的经济优势尚未明显的发挥出来。
(二)在行业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问题突出。旅游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相对都比较低,导游数量少,导游讲解生硬、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宾馆饭店服务人员缺乏培训,服务意识不强。
(三)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的软、硬环境不宽松,对外宣传明显滞后,接待、交通等条件差,很不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全州尚没有形成“人人关注旅游服务质量,人人关心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州、县财力严重不足,旅游宣传效果不明显,加之州内公路等级低,部分景区(点)的交通不便,制约了旅游市场的发展壮大。
(四)部分景区(点)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现象严重、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我州许多旅游景点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管理体制不顺和历史遗留等问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部分景点规划缺乏科学性和长远操作性,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
(五)旅游主管部门在管理、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不强。州、县(市)旅游局在指导旅游开发工作及行业管理等方面还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大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等宏观管理方面,以及在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介临夏旅游产品等方面,都缺乏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工作力度不大。虽然各县(市)相继成立了旅游发展工作委员会,但是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三、今后工作的重点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壮大特色旅游为主题,切实提高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针对我州“旅游业十一五”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保完成主要经济指标任务,重点从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打造完善旅游线路:一是围绕平安绿色旅游大通道,重点推出“西蜂窝寺—药水峡—松鸣岩—临夏市”山水生态民俗二日游和临夏市农家乐一日游。二是研究制定平安绿色旅游大通道途经临夏的游客接待方案,对接待景点逐个编写配套的高水平导游词。三是指定一批定点旅游餐厅、宾馆和购物点,专门接待临夏过境旅游团队。四是主动加强与九寨沟的联系,争取把临夏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游商品等旅游信息直接纳入九寨沟管理局推出的大九寨沟线路宣传推介内容。五是积极申请旅游厕所项目,争取两年内在兰朗公路沿线临夏段建成2—3座旅游厕所。六是集中力量抓好兰朗公路临夏段道路沿线环境整治,尤其协调所有加油站的厕所尽快对游客开放,并制定统一的厕所标识,初步解决游客沿途如厕难的问题。七是积极协调沿线相关县(市),在兰朗公路临夏段沿线醒目位置设立旅游交通和景区指示牌。
(二)修订完善旅游规划:一是按照省委书记陆浩同志年初在永靖调研时提出的“高起点规划”的要求,加快修改完善《全州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并在年内完成;责成未完成总体规划的县必须完成规划。二是积极协同临夏市政府,争取在今年底完成临夏市东公馆的整体开发项目建议书。三是对积石民俗村重点充实保安族、撒拉族的生活习俗、服饰礼仪等方面进一步挖掘和丰富其内涵,加大保安族民族风情的开发力度。四是加大协调力度,促进宗教活动场所的进一步开放,以不断丰富民族风情游内涵。
(三)拓展景区(点)文化内涵:一是在东公馆开发保护上挖掘西北三马军政文化等人文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临夏民俗文化内容;重点景区挖掘整理民间传说,以主体雕塑题字等方式进行形象展示。二是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深层次对州内各种旅游资源(包括宗教旅游资源)进行整理挖掘,不断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并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在修订完善全州旅游规划的基础上,完善资源品牌,优化线路设计。要通过资源整合,整体形象包装,提高我州景点知名度,如,对康乐西蜂窝寺的景区拓展中,可充分挖掘“八思巴”藏传佛教的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力度,以此提高西蜂窝寺乃至康乐县的知名度。
(四)研发特色旅游商品:一是明确各重点景区和星级饭店设立专门的旅游商品购物点,以集中展示、销售我州现有雕刻葫芦、砖雕、保安腰刀等旅游商品,不断提升其知名度,增加销售渠道。二是积极参加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暨旅游商品交易会,在展示会期间与全国1个回族自治区、2个回族自治州、10个回族自治县联手展示具有回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并参加评比,响亮打出中国回族旅游商品品牌。
(五)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一是依照《临夏州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和《临夏州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实施细则》,认真开展农家乐星级评定。二是积极组织星级饭店参加省旅游局举办的饭店服务技能大赛等活动,努力提高饭店的服务水平。三是集中整顿规范全州旅游市场,加强景区点治安综合治理,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四是积极会同运管部门,集中力量做好出租车行业的旅游服务培训和社会公德教育,提升出租车行业素质,发挥好其在旅游方面的窗口宣传作用。
总之,要全面完成旅游业“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任务还很艰巨,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坚信,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本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一定会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促进我州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