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金湖县金南中学徐载群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趣味性较强的学科,在开展自主学习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同时信息技术学科是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因此,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自主学习是实现创新精神的基础,因此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达到不教。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发生非常密切的关系,也是工作、学习的重要工具。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信息技术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教师的任务不单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学,教给他们怎样的学法。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要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如果不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学法的指导不是瞬间能完成的,而是要贯穿于平时教学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学法,才会学会学习,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之前,教师要采取全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对自主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这样多次练习,学生就会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主动学习。如自主学习时教师可以设置训一划、口标、自我检查、复习等。制作“移动的小球”这样简单的Flash动画时,可以指导学生思考此动画有几个图层、小球怎么移动,并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口标,进行自我监督,必要时可以让小组监督完成。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习兴趣 1
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着好奇、兴奋的心理,比较向往信息技术课。因此,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使用过多的晦涩难懂的技术术语,简洁的介绍信息技术知识,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信心。其次,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能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死气沉沉的气氛。信息技术课中涉及的一些复杂的技能,利用多媒体能形象的展示出来,达到化难为易的口的,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最后,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学生兴趣。信息技术课中可以开展制作动画、制作网页、编制程序等小组,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环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中学生喜爱游戏这一特点,在鼠标练习中,我让学生玩WINXP自带的扫雷和接龙游戏,在探索游戏中掌握操作技能。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高创新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创新,高科技的迅速产业化,使得经济持续增长。而在这一时代,起核心作用的是知识创新,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因此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问,不须面面俱到,包办学生所做的一切。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体验创新的乐趣。例如:在讲WORD图文混排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我只是把工具栏上重点工具,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提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们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做出了一幅幅好的作品。后来我对几副想象力丰富的作品给予了表扬,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结合其他学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口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它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我们现行的教材中也有很多与信息技术学科相融合的例子,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其他学科内容,一方而帮助学生了解其他学科知识,认识到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另一方而可以通过其他学科内容充实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信息技术课融入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不再显得枯燥无味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会觉得所学的信息技术课非常有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在其他学科中的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结合初一语文教学,我校采用的“计算机与语文识字教学整合”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它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让学生观看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问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打(打字)的训练,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
五、提供探索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课在资源方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通过互联网搜集大量的资源,这也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法。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检索、筛选知识,提高学生的资源转化能力,也即是说通过探索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创新,得出自己的看法。但网上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检索、筛选资源会需要大量的时间,教师可以适当帮学生完成这一环节,节省时间。如果学生有条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学习资料,为课堂学习、交流做好准备。
总之,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没有升学压力,更适合进行素质教育。因此,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这一独特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宝华.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1(11).2.吕伏兵.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科教文汇,2010(12).
第二篇: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在初中信息技术实际教学中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进行了探讨,实现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激发起创新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他们发现问题、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才能应对现代化的教学,才能从中真正体会到“做主人”的乐趣,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学习的效果与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策略
(一)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自主学习与探究,兴趣非常重要。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查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 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操作训练,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可以通过描述、展示、对比、实践操作和联系实际等方法来实现,如在教学Frontpage中设计网页的课堂中,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已经设计好的精美的网页,或者展示一些优秀的个人网页,说明Frontpage软件的功能特点;在介绍Acdsee软件功能时,用一组处理前,与处理后的照片,形成鲜明对比,直接明了的向学生显示出ACDSee处理图片的能力;在教学Excel软件中,先给一组数据,要求手工进行大小进行排序,然后再让学生利用Execl软件进行排序,比较前后的工作量和速度,展示出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等。通过上述这些教学方法上的处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了,也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即手可以实现的结果,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信息技术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将信息技术学科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其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强、方法多样等特点与中学生敏感而好学、争强又好胜的特点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在讲授 Windows98 的目录操作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故意将学生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的目录中,学生上机时便发现自己的文件不见了,纷纷提出为什么?此时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他们便可能找可能是被删除、被更名、被设置为隐含属性、被复制到其它目录中后再删除源文件等多种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也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并从中享受到知识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从而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给学生更多的操作探索时间和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的好参谋、好帮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做好引导工作,为学生创设自主性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获得探索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探索的本领。如在教学ACDSee软件处理图片功能时,我在课堂中对书本要求的的四个操作技能点作简单的介绍,点到为止,然后由学生自主操作,完成任务,教师适时适度地点拨引导,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地探索,从而积累更多的自主学习经验。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始终鼓励学生去尝试,去探索ACDsee软件还有其他的功能,看看会发现什么,再试试,看还会发现什么。在老师的一再鼓励下,激发着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他们不停地去尝试、探知。在自己的感知过程中,在与新内容、新材料、新操作环境的互动中,学生一改往日的被动的学习态度,而是自信地说:“我发现了„„;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怎么做„„”。可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自主学习环境,是学生探索能力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
3、使学生在合作中提高
小组协作学习能同时发挥集体学习和个别学习的长处。我们将学生每4-6人分成1组,让他们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见解,评价学习伙伴的学习结果,进行意义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进行调控或指导。其基本教学流程是:分组——定位——自我探索——小组协作——组际评价。为此,教学FrongPage中,在网页中增加网页特效,从网上能找到许多特效的代码,复制过来后加入到自己的网页上来实现,由学生自己相互讨论尝试探索,操作成功的同学向不会的同学传授成功经验,有基础的学生以尝试改动特效代码一些细节,如文字和色彩等,这个操作对于没有学过计算机语言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让大部分学生来完成这个操作。同时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添加一些有创意的,符合主题的设计,然后组内同学推出最优的作品,最后进行组间的评比。组织小组协作学习可以照顾学生的不同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增强他们监控或个别指导,有利于发挥最大的潜能。
4、提供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和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自主活动、自主探索、自我展示。形式如:小组讨论、大组交流,中心发言人陈词,围绕某一议题的讨论、比赛、游戏、创造性设计等。
课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正确、适时地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不再只是学生单方面的事情,而是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桥梁与纽带。(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经常把学生不懂的知识教给学生,演示给学生看,接着就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方法进行练习。确实,这样的方法可以教会学生很多知识,但可能会扼杀学生的探索求知精神。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激发探索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探索是兴趣走向成功的关键。例如,针对《Windows98控制面板》这一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如下一组问题:①如何打开控制面板?②如何设置屏幕背景和屏幕保护?③如何设置桌面主题?④如何让输入法指示器在任务栏上显示或隐去?⑤如何安装打印机?⑥如何添加、删除“桌面主题” ?如果学生能够在操作时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对控制面板的其他一些内容的操作也就能融会贯通了。通过以上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标,把握学习的重点,有的放矢地学习。同时系列化问题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学习,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他们由浅入深地学习,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并有助于他们掌握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及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真正收到良好的实效。
(三)、因材施教,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学习的效果也差异很大。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基本的操作都很不熟练,但也有部分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对于Windows98操作系统、Word、Excel等早已滚瓜烂熟。教师如果对他们提出相同的要求,难免会学生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使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引导学生“参与”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因人施教,使层次不同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四)、小组协作,完善自主学习的行为。
教师在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可改善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的方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差异互补。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试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商定学习途径,通过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获得的认识开展思索、交流、讨论、操作,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在完成学习目标后,可允许进入“练一练”、“技能挑战”、“日积月累”等资料库中扩阔视野,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
例如,要求学生利用Word制作题为《只有一个地球》板报时,规定时间为20分钟。20分钟完成,对个别学生来说要求有些太高,所以请学生6人一组,自己分工。分别担任组长、美工、编辑,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各自的任务。组长要协调好组内的工作;编辑要确定本组的主要内容;美工指导组员如何布局、搭配颜色,等等。他们各司其职,群策群力,互相学习,取长补,共同进步。学生们积极进行学习活动,很快学生就融入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非常轻松地就完成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的学习也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也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五)、运用网络与课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由于网络教学的环境,赋予了学生更多的灵活性、自由度和控制权,因而也增加了学习的复杂性、难度和挑战性,从而提高了对认知过程的要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我在教授《制作精美的网页》一课时,把教学内容做成一个网页,并建立相关的链接,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自己去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主动学习。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们积极进行学习活动,主动探索,很快学生就融入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处理,从而非常轻松地就掌握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在这节课中,学生的活动时间占了整节课的三分之二以上,学生利用网络技术,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精神,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六)、与其他课程整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了更好的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每学一个内容,我都尽量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精心设计课堂任务,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是为了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要完成任务,就必须学会这些技术。也就是说,让学生明确计算机是学习的工具。如学习画图时,我与美术相结合;学习Word时与语文相结合;学习PowerPoint时,让学生制作史、地、政、生等学科的演示文稿,进行自我学习。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化静为动的功能,做到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揭示事物发展过程及内在的联系。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把信息技术课单纯地看作是计算机课,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是要学会用这个工具去处理信息。应把信息技术课和其他学科合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自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在其他学科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他们发现问题、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才能应对现代化的教学,才能从中真正体会到“做主人”的乐趣,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学习的效果与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备民主性、开放性、参与性、多维互动性等特征。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一要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要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三要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空间。
关键词:自主
主动
民主
引导
日前,初中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仍然限定在“传授――接受”的模式内,“满堂灌”仍然充斥课堂,高投入低产出仍然是中学语文教学屡见不鲜的现象。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努力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将有利于促进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容和意义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下,以目标为依据,充分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探究,自我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基础的,是与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相区别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语文教学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演,学生是配角,甚至是观众,教师与学生“我讲你听”,“我呼你应”,“我考你答”,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的活动过程,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其中的主要矛盾是学生的学习。人本主义教学观告诉我们,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潜能,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发展。课堂教学的效益体现,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他们对课堂教学参与的主动性,在于他们积极思维的程度,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
(2)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投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主实践,主动探索,创造性的学习。
首先,学生自主学习更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就学得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更高,然而,“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普鲁塔戈语)”学生被动地听课,会养成不动脑筋的习惯,不愿主动地学习,教学质量就不会提高,其实,语文课本中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就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耽误时间。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性,加强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就会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无须动脑筋就可以获得现成的知识,而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获得知识,自主思考的范围大,力度大,不懂的地方教师加以点拨,但不能取代学生的自学,因此,能更好地培养创新精神。
(3)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据国外统计,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所学到的知识,只占他一生应用知识的20%。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不断地去获取新知识,使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广泛的迁移,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无论知识周期如何缩短,科学技术的洪流如何迅速奔腾,仍能运用自学能力迎头赶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交给学生独立地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二、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格式
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我们从实践中提炼了“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基本格式:明确目标、自学讨论、启发诱导、应用评价。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把教学过程看作动态发展的、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
(1)明确目标。在这个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教师在制订目标时,要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和技能水平,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出与学生的实际要求和谐一致的教学目标,并且要具体明确,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2)自学讨论。出示教学目标后,要围绕目标,提出自学的具体要求或设置一些自学思考题,创设自学的情境,让学生自学,通过自学,学生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但理解的程度不同,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个人所得。自学讨论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3)启发诱导。在自学讨论后或自学讨论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艺术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启发式教学虽然历史悠久,是教育界始终推崇的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精髓理解不透,把握不好,常常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如把“问答法”当成“启发式”,所以一上课就连珠炮似的向学生问个不停。“是不是呀?”、“对不对呀?”、“好不好?”等等,提出的问题难度太小,思考的含量太少,学生有问必答,热热闹闹,这实际上还是注入式的变种。
孔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将孔子的“愤悱”原理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思是学生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的作用是“助产士”和“催化剂”,扮演的角色是“促进者”。启发诱导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4)应用评价。在经过明确目标、自学讨论、启发诱导三个阶段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激发、指导下,对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此时,教师要把预先设置好的练习交给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如做游戏、抽签问答、接力做题、表演课本小品、抢答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练习结束后,接着便是达标测试,教师通过投影、小黑板或预先打印好的测试题发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测试题。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做到准确、科学、合理,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矫正,做到当堂达标。
三、课堂如何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是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如果学生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其学习活动的效益就会成倍增长,所以,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怎样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呢?
(1)创设“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前苏联着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学说,对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有积极的意义。所谓“最近发展区”,即学生有可能达到的较高的发展水平,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情境,最有利于学生生成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是因为,处于最近发展区水平的教学,学生具有能够掌握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要想转化为现实性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一过程中,心智活动必然高速运转,各种能力也因得到最有效地磨练而逐步形成与发展。同时,成功的喜悦又必增强自信心与学习热情。这就为学习奠定了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基础。如果学习材料难度大,学生将其视若天书,不知教师所云为何物,或者教学速度过快,快得使学生没法跟上,学生就进不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反之,如果学习材料的难度过低,或者教学的速度过慢,学生也不能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必要性。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还要使学生明晰地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必要性,当学习某一知识点时,不应该仅仅单纯地学习这一知识点,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一知识点的作用,意义,它在整个学科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果娴熟地掌握了它会有什么好处,如果不能娴熟地掌握它,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利影响,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当利害关系非常明确地摆在学生面前的时候,相信学生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3)通过有效地预习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有效地预习是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最佳策略之一,预习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预热”,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进入自主学习的广阔海洋。
只要我们从上述的三个方面努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一定能培养起来。
参考书目:邰启扬/金盛华《语文教育新思维》2001年9月出版
第四篇:信息技术论文_浅谈信息技术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信息技术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素质是信息时代小学生的必备素质,而学习态度与习惯直接影响着信息素质的获取和养成。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课中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探讨了小学生信息技术课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信息素质 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社会中,学习的资源无限扩大、异常丰富,学习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扩展。要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从被动性的学习转向自主性的学习。看一个人的能力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看是否具有一定的素质,会不会学习;知识本身已不再是最重要的,取而代之的是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尝试:
一、教师转变角色,在教学中串好主线,留有悬念
将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及研究者。”新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诱导学生发挥其最大潜能。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重在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探索新知的热情,循循而诱之,让他们欲罢而不能。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自然就需要不断探索,下一番苦功夫。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要让学生举一反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当前,计算机已成为学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大部分人使用计算机主要是用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市场上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一讲解,且教师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掌握任何软件的操作。所以教师在平时讲软件的操作时,把软件中共有的、类似的、关键的地方要讲清楚,并引申开来,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操作时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和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实施这种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文字处理软件”时,我把比较常规的文件编辑方法介绍给学生,对于为文字添加特殊效果、文本框的使用、文字上下档的设置等编辑方式,则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调动学生积极发言,把自己探讨成功的某些操作讲给老师和其他学生听,随后教师再以总结、补充的方式把相应内容讲解清楚,清除“悬念”。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有趣的“迷宫探宝”过程。
二、加强趣味性,让“游戏”为学习服务
学生对信息技术是很感“兴趣”的,然而这个兴趣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假象,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兴趣就在于他们要游戏、聊天、看动漫、听音乐等等。而这些实际的需求又与我们的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目标性产生矛盾,这也就成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大难关。具体教学中,学生似乎对“玩”电脑更感兴趣,应当将学生从单纯的“玩”中引导出来,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另外,课堂纪律是任何一个信息技术教师都比较头疼的问题,我想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肯定都有过或现在还有这样的困惑,这是学生给我们上的一门必修课。对于大众来说,信息技术的课堂价值就在于为了适应21世纪的网络信息生活。这个课程价值在学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大部分人都喜欢计算机,大多数人用它来娱乐。而游戏对小学生确实有很强的吸引力,它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们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下,积极探究、交流成果,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例如:在教学指法练习时,要求学生对键盘上的每一个字母键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时,我给每台电脑上安装了金山打字通CAI软件,里面有吃苹果、打地鼠、警察捉小偷等教学性键位练习游戏。借助它们,学生们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很快在头脑中形成了各个字母键位的表象,有的同学还根据游戏中的音乐自创了字母键位歌来帮助自己识记。不过,利用游戏教学时要避免出现“放羊式教育”的现象。
除了游戏外,我们还可以将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小技巧”、“新发现”等富有情趣的知识添加到教材中,在教学过程中一起介绍给学生。例如:在教学Windows操作系统“用户桌面的对象和操作”时,不妨设立“小技巧”栏目,介绍一下一般信息技术教材都不曾提到的任务栏的移动和变化方法,学生们实验以后也会感到新鲜有趣。
三、组织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求助
现在的教学班一般都有四、五十名学生,而小学生相对来说学习能力较弱,对于电脑出现的一些变化感到新奇而无所适从。课堂上,教师再怎么精心组织,都往往顾此失彼,课堂纪律难以调控。因此,在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也应该建立合理的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1、形成“学习合作小组”
我们对学生中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搭配,组成合理结构的“学习合作小组”。学习合作小组则体现在座位表的编制上,再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保证小组成员的友好合作与互补性。我们对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归类,从学生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4-6人。
2、开展小组之间的竞争
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小组竞争”“共同达标”的形式促进小组内的合作与小组间的竞争,同时注 意“代做”的现象,应加强监督与教育。接着,在每个小组内推选出一名学习基础好、组织能力强、说话流利的同学担任组长。在学习时,请组长管理本小组的纪律,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再者,为了更好地发挥合作效能,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一般都以小组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在小组之间展开竞赛。一节课后,评一评哪组为“最守纪律小组”、“发言最积极小组”、“最佳合作小组”等。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都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口头表扬为主)通过评比,可以让学生不断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
四、设置学习任务,优化网络利用效率
当前及未来的小学生均生活在信息时代,图书、报刊、广播、影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每天都要面对成千上万的信息。小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总是极为关注信息,敏感于信息,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挖掘信息,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并和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所要完成的任务联系起来,才能成为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善于捕捉、发掘信息并善于创造信息的新型人才。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料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学学习能力。在信息时代,必须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才能够有效地在浩如烟海、丰富多彩的信息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教师通过不断地设置学习任务,利用网络加强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和对话,确保互联网能充分地应用于学习中,将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1、利用好bbs论坛。在校园网论坛中可以利用学校的论坛设一个专题讨论,让学生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不理解的问题都贴出来,让大家来交流。
2、利用好电子邮箱。学生在互联网上申请自己的免费邮箱,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向老师和同学发送电子邮件来求助。
3、利用好即时聊天工具。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聊天室,学生不用花任何费用,就可以实现交流,同时可以对交流过程进行有效地引导和监控。
4、利用blog交流。教育行为归根到底是师生的交流,教学交往是指导教学主体之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精神客体为中介所构成的交往活动。它将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延伸到网络中,和学生一起在网络的空间中探讨着生命、生物和人性等问题,将课堂教学内容在科学和人文两个领域里进行拓展,让学生变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为了应用而学习。
五、面向全部,设计自主层次式探究模式
新课程强调:“我们的教学改革旨在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实现以科学为中心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自主探究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设自主探究的活动程序,通过不同层次的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层次式探究,并实现其最大效益呢?
比如我在教学《丰富多彩的节日》进行节日的搜索任务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采用分层教学法,出示三个难易不同的搜索任务——初级:传统节日;中级:少数民族节日;高级:外国的节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知识水平自行选其一进行搜索。
这样的分层提升练习,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接受程度,让每一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充分体现了面向全部教学的魅力。
六、注重探究学习的生活回归,体验成功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应用到社会生活中,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价值和成功的幸福感。
在“会变的孙悟空”一课教学设计中,我安排了这样一个回归生活的教学环节:先用热情洋溢的话肯定了大家前面的表现——刚才大家学得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等的本领,下面我们应用这些本领加到生活中,来完成一个特别的任务——利用右边的素材,在左边的空白区设计一个你梦想中的房间——可以是卧室、客厅、厨房……,给大家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大家“梦想成真”。(强调要求:注意仍要保留左边的素材不动)
设计的任务与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纷纷设计心目中的餐厅、卧室、客厅、阳台一角等,使学生在前概念的基础上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也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想象,自主探索的高潮再次叠起,哪怕是到了评价交流的时间,孩子们还依依不舍地说实现自己的想法,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极大地释放。
在学生设计心中的房间的过程中,真正经历了活动、经历了实践,不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还成功心理的体验,为进一步增加和延长学习兴奋起了重要的作用。
七、从自身出发,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修养和经验积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新课程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课堂教学的本身出发,在容易被忽视的语言、教学能力、自身魅力等方面不断完善自己,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1、语言:生动+激情+幽默
语言是任何一个课堂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彼此交流和反馈信息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生动的语言可以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而激情促使学生有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幽默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并且能够很好地化解课堂突发事件(多为纪律问题)。
2、随机应用的能力:因材施教,因境而教。
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是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能力的体现。比如计算机课堂上还经常遇到机房网络出现故障或某台机器出现故障,这些需要教师对机房要有了解,能及时恰当地处理突发事件,安排好学生的机器使用。如果涉及到编外的内容,也可以简单给学生引导和提示,在这些过程中培养学生如何去处理机器故障,如何应对机器使用过程中的变数。这不仅是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还给吃不饱的学生指出了一个学习和探索的方向。最后,信息技术教师的应变能力是建立在自身的修养和经验积累资本上的,当然也要保持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健康心态。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完全可以想出许多的“好”点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如采用游戏、故事、歌曲、电影片断、多媒体课件、网络笑话等多种形式导入;让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过一把教师瘾;给学生一个课题,进行小组间赛一赛,将他们从网络游戏中吸引过来;课堂上偶尔幽他一默让他们开开心提提神;假装自己有难题不能解决,请学生帮帮忙;设置分层教学;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可以想像,课堂上的那群朋友不再以玩游戏为目的,在教学中,孩子将被我们的智慧所感染!他们的学习是轻松而愉快的,也必然能营造出师生双向互动、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通过精心的教学组织,很多在网络新环境下出现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使我们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而服务!
第五篇: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自主学习模式下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取英语知识,并把英语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与此同时,能够掌握学习外语语种的技能的一种能力。在这种自主学习模式下,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1.1教师的角色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都以书本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这种“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的学习习惯,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应该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指导者、引导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英语资源的提供者和帮助者。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怎样获取知识,怎样理解并适应英语语言的文化变化,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程度,帮学生制定短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1.2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应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自主学习知识,根据个人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学习特点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逐步去完成。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多总结、多领悟,以此来掌握学习语言的技能。这样中学生也会从中学到自我决策、自我管理,从而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为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学习意见,倡导学生有目标、有计划的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意识
2.1创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可以减轻学生说英语的恐惧心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尽量用简易的英文给学生们交流授课,创造英语学习氛围,注重与学生的语言互动,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在课堂上,我要求自己做到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创设情景,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运用语言的机会。在设计活动时,尽可能做到分层次教学,尽量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面向全体学生,多一些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进
行自主学习。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学生,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
2.2.创设文化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来自异国的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英语学习过程中渗透着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这种学习不仅要努力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还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所以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必须渗透英语文化教学。因此在备课时,教师要尽量多地掌握课文的文化背景,将课文内容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给学生以交待,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产生较浓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前提。
3.引导学生培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3.1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俗话说:习惯决定命运,而正确的做事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并学会制定英语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时间。例如在授课unit 19 The Merchant ofVenice时,我提前三天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小组课本剧汇演。学生对此兴趣高涨,在准备汇演中,主动查单词、句型,理解课本意思,听剧本录音。在授课前,学生会自主地预习整个单元的课文,并对课文做初步的了解。在授课时,我让学生学会听课,比如做好课堂笔记,对小组的表演可以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布置作业时,我让学生以记叙文的形式来呈现剧本的形式。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先复习,再作业;学会这单元,让学生小结一下本单元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又是什么,方法怎样;同时还要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时间,如在三天准备汇演期间,学生就会主动安排自己的计划和学习时间。
3.2指导并鼓励学生间自主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主要体现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上,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教学活动,开展协作学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过渡中,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在一定的独立性学习的基础上,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例如unit 19 The Merchant of Venice中的小组课本剧汇演准备时,每个小组的学生会主动交流信息,进行合作,在整个准备阶段,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彼此问会主动进行合作学习。除戏剧表演外,还可以通过学生授课、学生英文手抄报编写、英文
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日常生活中学生英语对话、对问单词、生生间相互评价等形式来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3.3重视自主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使学生能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从中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看到成绩或差距,对自己的学习进行重新计划或调整,以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对于自我评价,教师要给以正确的指导,使学生尽快掌握评价的方法,总体把握学习情况。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记录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经常对照学习计划自我反思和总结。通过学生相互批改作业、小测验、为每个单元进行小结和反思来促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样让学生逐渐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进行自我学习的调节,提高学习效率,最终使自己成为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自觉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