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
第一次作业
一、简述现代期货市场产生的时间和期货交易的特点
最初的期货交易源于16世纪的日本,大阪。在日本的大米市场得到了发展。直到19世纪,仍是日本独有,后来渐渐被全世界效仿。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成立,标志着期货交易的正式开始。
特点:1交易简便灵活;
1)银货两讫之后;
2)卖方得到货币;买方得到商品;
3)一般不存有遗留事项;
2至今仍是一种重要的商品交易方式;
3现货交易比物物交换;更能适应商品交易规模的扩大。
二、简述期货合约的标准化条款;
1.交易单位标准化:每份期货合约所包含的,商品或金融工具的数量及数量单位
2.交割等级标准化: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规定的,准许上市交易的期货商品的质量等级
3.交割地点标准化:由期货交易所统一规定的,实物商品交割的标准仓库或进行金融工具结算的指定银行。
4.合约月份标准化:指商品或金融工具到期交割月份
5.最后交易日标准化:指允许某种合约进行交易的最后期限,过了期限必须进行实物交割。
6.最小变动价位标准化:在交易所公开竟价时报价的最小变动值
7.每日价格最大波动幅度限制:期货价格在一交易日最大允许涨跌幅度
8.初始保证金标准化:由期货交易所统一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在每次新开仓时 必须存入其保证金帐户的一定数额款项。
9.交易管理手续费标准化:交易所按会员交易额的某比例收取费用,用于交易所的正常运转
三、简述期货交易所的规章制度。
1、会员制度:1)交易所会员的交易权2)结算所会员的结算权
2、保证金制度:指期货交易所规定,在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的交易者必须在交易所存入一定数额履约保证金作为买卖双方确保履约的财力担保。
3、无负债结算制度:在每个交易日结束后,结算所根据当日结算价格核算结算会员每一笔交易的盈亏调整结算会员的保证金帐户不允许交易者在负债情况下继续进行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限制制度:
4、价格公开制度:期货交易所实行场内报价制度交易所内交易必须公开、公平、公正 买卖期货合约以公开喊价方式竞争。
5、价格报告制度:价格报告制度规定交易所须及时准确把场内达成交易价格向交易所会员报告并公诸于众
6、经纪人行为规定:
7、仲裁制度
一、简述期货结算所与期货经纪公司规章制度的联系和区别
结算所规章制度:(一)登记结算制度(二)结算保证金制度(三)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四)最高持约量限制制度(五)对结算会员的监督制度(六)风险处理制度
期货经纪公司规章制度:(一)登记注册制度(二)保证金制度(三)无负债结算制度
(四)帐户分列制度(五)财务报告制度(六)交易记录存档制度(七)防欺诈制度
联系:交易所会为经纪公司制定规章制度;经纪公司直接影响期货市场运行、客户权益。区别:结算所延伸了交易所规章制度,不同之处由结算所功能决定。经纪公司作为客户与交易所的居间人。
二、简述期货实货交割的过程
(1)买方通过结算会员向结算所交付货款
(2)卖方通过结算会员向结算所交提货单
(3)结算所再通过买卖双方结算会员,转交提货单和货款
(4)实货交割完成。买方得到某指定仓库的提货单,卖方收到货款。
三、简述期货经纪公司与客户关系
期货经纪公司是代理客户从事期货交易的企业法人;客户委托期货经纪公司进行交易的公司或个人。(1)经纪公司与客户签订“客户协定,明确客户与经纪公司各自权利和义务
(2)期货经纪公司必须让客户了解风险客户签署“风险揭示书”。
户常规培训服务并提供市场分析资料。
(3)经纪公司提供客
一、简述套期保值交易的原则
1、交易方向相反。套期保值必须在现货和期货市场同时采取相反买卖行为现货市场买入商品,期货市场卖出合约;现货市场卖出商品,期货市场买入合约,保证一个市场亏损,另一市场盈利。
2.交易品种相同。
①套期保值选择期货合约中的商品与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相同
同种商品价格才能在两个市场走势相同
②期货品种大大少于现货品种一些现货在期货中无相同品种期货合约解决办法是进行交叉性套期保值。
3.交易数量相等
①套期保值期货合约所载商品数量必须等于现货市场买进(卖出)商品数量
②此原则是为了确保交易方向相反品种相同条件下一个市场盈利额等于另一市场亏损额。
4.交易月份相同或相近
①套期保值选用期货合约交割月份,应与现货市上买卖商品时间相同或相近
②期货合约交割期到来时依期货与现货价格趋合性理论两个市场同种商品价格会大致相等。
二、简述买入卖出套期保值交易的含义和应用者
买入套期保值涵义是指预先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期货合约为交易者未来在现货市场上买进的现货商品进行保值。
买入套期保值应用者是未来现货市场上买进商品公司或个人
(1)加工商、制造商避免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生产成本
(2)经销商、出口商保护远期销售利润
(3)进口商避免未来价格上涨的风险,购进商品因暂无货,或外汇不足,只能未来才能购买。
卖出套期保值涵义是指预先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期货合约,为交易者未来在现货市场上,卖出的现货商品进行保值。
卖出套期保值应用者是未来现货市场上卖出商品公司或个人。
(1)农产品生产者,利用卖出套期保值,为未来收获并出售的农产品保值
(2)经销商、储运商利用卖出套期保值确保其经营利润
(3)加工商、制造商对未来出售的商品,做卖出套期保值
三、简述基差的概念和对买入卖出套期保值交易有利的基差变动。
基差是在某一特定地点,某一商品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某一特定期货合约间的差价。对买入套期保值有利基差变化
1)现货价格不变,期货价格上涨;2)现货价格下跌,期货价格不变;3)现货价格下跌,期货价格上涨;4)两种价格都涨,期货价格涨得较快;5)两种价格都跌,现货价格跌得较快;6)现货价格从期货价格之上跌破下降
总之, 基差变小对买入套期保值有利, 盈利补偿了损失后还有余
对卖出套期保值有利基差变化
现货价格不变,期货价格下跌;2)现货价格上涨,期货价格不变;3)现货价格上涨,期货价格下跌;4)两种价格都涨,现货价格涨得较快;5)两种价格都跌,期货价格跌得较快;6)现货价格从期货价格之下突破上涨;
总之基差变大对卖出套期保值有利,盈利在补偿损失后还有余。
第二篇:期货市场复习提纲
期货市场复习提纲
(注意每节的开头)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一、二
第三节 一、二
第四节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一
第三节 一
第四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一、四
第三节 一
第六章 第二节 一
第三节
第七章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六节
第三篇:中国期货市场整顿
中国期货业的两次整顿
第一次整顿
中国期货市场的第一次整顿始于1993年11月,政府下发了关于整肃中国期货市场的第一个里程碑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简称77号文件)。
立法滞后,这是中国期货市场先天不足、后天多灾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期货市场的正式启动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以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后更名为郑州商品交易所)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产品交易所正式开业算起;二是以1992年10月深圳有色金属期货交易所率先推出特级铝标准合约算起。但期货监管的第一步法规“期货经纪公司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却是在1993年4月8日才姗姗出台。而彼时的期货市场已经乱成了一团,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
不论中国期货市场的创始人有多么良好的初衷,事实上,境外期货在登录中国的一刹那起,似乎就演变成了为投机而来。境外期货交易中成长起新中国第一代期货人,却使许多圈外人竟是从一起起诈骗案开始了解期货。中国的期货尚未来得及“发现价格”,尚未顾得上“套期保值”,就已经官司缠身。
就在我国第一批期货交易所宣布成立的同时,许多境外商人便立即打着合资的旗号抢滩登陆,先沿海后内地,大肆发展期货经纪公司,引进外盘期货交易。心怀叵测的境外投机商,带来了让多数中国第一代期货交易者倾家荡产的对赌,即期货公司与客户反向操作,而不把交易指令实际下到境外的场内,使许多期货投资者是假做期货真赔钱。而当发现中国期货市场的监管体制到处是漏洞时,境外不法商人干脆卷款逃往海外。
1993年前后,南京“金中富”、深圳“百事高”、上海“润丰”、河南“财鑫”等,皆因期货纠纷而臭名昭著。当时的权威统计表明,1994年前后,全国有近300家期货公司,三分之二以上从事境外期货交易,其中多数公司的客户亏损面超过90%。据计算,这些公司流出境外的保证金达100亿元人民币。
1994年曾被视为中国的“期货年”。然而此时,“整顿”却到了箭在弦上的时候。1994年3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券委文件,明确规定“各期货经纪公司均不得从事境外期货业务”;“已持仓者要在交割日前平仓或在交割日进行实物交割,平仓后即把汇出的保证金调回。”
中国期货市场最初两年的发展,具有4个特点:
1、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交易所多政出头,有国家部委管的,也有的归省市;2、3、4、无法可依;
没有人才和技术方面的储备;
先建交易所,后有期货合约和期货交易,其原因是引进期货的初衷并非马上建市场,而是要引进期货进行现货交易。正因如此,导致各地交易所和经纪公司泛滥,场内极度无序,乃至给了境外不法商人浑水摸鱼之机。
据统计,在合并交易所具体实施之前,仅交易所在全国就开了50多家,而世界其他各国加起来才不过40多家。1992到1993年,全国各地批准成立经纪公司近300家,其中中外合资50家,如果加上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野鸡”公司,总数超过500家。交易品种更是五花八门,曾近达百种之多,甚至连西瓜、蔬菜这些不宜保存的鲜活产品也跃跃欲登期市殿堂。
1993年11月4日,关于整肃中国期货市场的第一个里程碑文件下发了,即“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简称77号文件);次年3月31日,又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若干意见请示的通知”(简称69号文件)。现在看来,尽管两个文件出台有些嫌晚,但毕竟标志着法制监管的开始。同时,国家也进一步确立了期货市场发展的总方针,即“规范起步,加强立法,一切经过实验和从严控制”。
随之而来的多项整改,核心内容是统一期货市场的监管及整顿交易所和期货公司。
首先,国务院决定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对期货市场试点工作的指导、规划、协调、监管工作由国务院证券委负责,具体工作由证监会执行。
其次,合并、整顿。全国数十家交易所合并后保留15家,即北京商品交易所、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上海商品交易所、沈阳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苏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属期货联合交易所、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重庆商品交易所、天津联合期货交易所、成都联合期货交易所和长春商品交易所;对交易所的章程和交易规则做出了统一要求,并按照国际惯例,将交易所的管理体制从股份制企业改造为会员自律管理的非赢利性组织。
第三,清理整顿期货经纪公司,包括按新颁布的有关法规进行重新登记注册;外资、中外合资期货经纪公司原则上不予重新登记注册。
这次整顿还进一步查处了境外期货交易,从严控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参与期货交易,并明令严禁用银行贷款从事期货交易。
第一次整顿使期货界顿生快慰。加之时逢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国内大品种期货似乎在令人振奋的背景下走向前台了。
第二次整顿
从1996年以来,中国的期货市场正在为以往的监管不严、措施不力以及行业之间恶性竞争、追逐暴利和操纵市场等各种短期行为付血本“学费”而近年来小品种带来的恶性循环,也已使期货业在萎靡中昏昏然休克。
就在“小品种大行情”的恶性循环中,中国的期货市场又开始了迄今已延续三年,分作两个阶段的第二次整顿。
第一阶段:1996年下半年-1998年8月
这一阶段整顿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加强对交易本身的监管力度,这无疑比1994-1995年的整顿更深入了一步。二是严格控制期货市场的发展规模,因为残酷的事实已经证明,在既缺乏发达的现货市场的配合,立法又滞后的情况下,期货市场的规模越大风险也越大。
1996年的整顿由头当要追溯到1995年国债期货“3.27”**。国债期货的短暂历史基本上是“牛市”的历史,也是多头暴富的历史,它为以后期市小品种频繁的“多逼空”带来了示范效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年政府果断关闭金融期货虽然决心下的不小,但却只是斩了草,没除根,后来期市里上演的“小品种大行情”的爆局连环就是证明。
到1996年下半年时,中国期货市场真有些让人不忍一睹:境外期货关了,大品种期货关了,金融期货也关了;投机于期市的游资又冲入小品种,使行情之恶之爆比以往更为惨烈;“红小豆炒糊了,胶合板胶合了,咖啡炒焦了,绿豆把人都打绿了”,这是期货人对这些小品种在期市非凡表现的形象化总结。多逼空,空逼多,操纵市场的闹剧愈演愈烈。
这时,监管者终于在尸横遍野的市场中进一步看清了监管方面的大部分漏洞,然而为时已晚。由于散户越来越成为被市场操纵者随意吞噬的对象,他们的入市兴趣也越来越低;而在少有散户投机者参与的市场中,套期保值者也难以承受过度风险,纷纷离场;甚至连靠拿手续费过日子的经纪人和经纪公司都劝客户“不要进绞肉机”。彼时的期货市场几乎沦为了没有理性的赌场。虽然当时也已出台了不少法规,但在那样污浊的市场风气下,照法规行事反倒似乎是死路一条。整顿中国期货市场的信号弹就在这时又一次升空。
1996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已就期货交易所披露交易、交割有关信息,各交易所建立“市场禁入制度”以及对操纵期货市场行为认定和处罚等方面下发了一系列的法规性文件,并对违规者实施了从罚款、取消期货经纪资格、以至于暂时关闭交易所等各种严厉的整肃措施。有人说,中国的期货监管法规总是跟在市场灾难后面亦步亦趋。但这种被动监管的局面正在逐步转变。
第二阶段:1998年8月-1998年8月,期货市场的第二次整顿又采取了两大动作:一是进一步整顿、撤并交易所,将原有的15家削减为上海(上海原三家期货交易所合并为一家)、郑州和大连3家,并对“硕果仅存”者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二是取消部分商品期货交易品种,提高部分商品品种的期货交易保证金,同时全面开展期货经纪公司的增资和整顿工作。
其中,撤并整顿交易所实际上是把交易所彻底搬上了手术台,有着深远的意义。这意味着监管者终于意识到,不真正规范交易所的管理就无从谈起期货市场的规范。此次被撤销的交易所有9家,它们原则上都可以在关闭工作顺利结束后向证监会申报注册非综合类的证券经纪公司。但按规定,以上被撤并的交易所须立即向原会员单位清退三费,即席位占用费、资格费和基础保证金;凡是清退三费及债权债务处理顺利结束的原期货交易所才可以向证监会申报改组证券经纪公司或其它集团公司。因此,足额清退会员当初缴纳的三费,自然也成了交易所关闭后的通行证。
市场早有预言,许多交易所都将会对着那张通行证发呆,因为它们退不出钱。然而,人们似乎过于悲观了,虽然从27号文件下发刚过去半年,却已经有三家交易所------北京商品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属联合交易所和苏州商品交易所已基本完成了全部清退工作;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已登报公告开始向会员清退。
上海方面则是采取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粮油交易所和上海商品交易所三家先合并后清退的方略,并于5月4日进入了试运营。
当时市场一直传闻,北京市政府向北交所借钱一事将影响北交所三费清退的顺利进行。但据北交所有关人员介绍,此次清退工作实际上进行得十分顺利,清退总金额近3亿元,并已于1999年底基本结束。
尽管有预料之中的各种问题,但清退工作总体上是平稳进行着。例如,会员单位和交易所之间的法律纠纷、会员与会员之间的法律纠纷,这些也都是清退资金不到位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保护各自的合法权益,许多交易所都宣布,凡是与交易所有法律纠纷的会员单位,在纠纷未了结前,将不在此次清退对象之列。
另外长春交易所作为一个特例,充分体现了此次撤并工作以稳为重的原则。由于长春交易所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些遗留的债权债务,它将作为现有3家交易所的交易分厅继续存留一段;其法人地位不变,继承原来所有的债权债务,但不能吸收新会员,不能自上交易品种,也不能单独结算。它存留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平稳了结以往的全部债权债务。
此次清退三费收到梗阻的交易所一般都有资产物化的现象,造成现金拮据。例如,有的正在建造三四十层的大厦,目前才盖到二十几层,自然是拿不出钱来实施清退。于是,他们准备对债券债务进行重组,即成立一家集团公司,请他们的债权人(原会员单位)做股东。集团公司下设两个公司:一是物业管理公司,继续盖那座大厦;另一个是证券经纪公司。
如此一来,问题表面上看基本解决了。但楼能否改完,即使盖完能否经营得好,证券经纪公司又怎敢说在剩余空间不大的市场中抢得一杯羹。看来,原交易所的债权人们只好被牵着走钢丝了。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疑问:会员当年交纳的三费总算还说要清退,但既然是会员,交易所的资产也是会员的资产,对这一块的清退缺没有明确的说法,若进行资产重组,是要经债权人同意的,如果债权人坚持要索回资金怎么办。据监管部门的权威说法,交易所的资产属国有资产,除会员单位交纳的三费以外的其余资产一律不再清退,因为我们国家的会员制改造并没有真正完成。
以上为我国90年代对期货市场整顿的两个阶段。
2017年2月22日
第四篇:期货市场作业1
期货市场作业1
请根据所有知识,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买入限价为每磅60美分的2011年3月棉花期货合约2张,当期货市场价格是什么情况时,可以成交?若是卖出限价为每磅60美分的2011年3月棉花期货合约2张呢?
2.买入2011年5月大豆期货合约3张,当指令还未传到交易所时,期货市场上5月大豆合约每吨2000元,指令传到交易所时,大豆期货合约价格变为每吨2003元。这三张合约的总价格是多少?
3.卖出止损价为每磅54美分的2011年5月棉花期货合约2张。当期货市场价格是什么情况时可以成交?若买入止损价为每磅54美分的2011年5月棉花期货合约2张呢?
4. 买入2011年9月棉花期货合约4张,价格为每磅60.45美分,每次买入价变化0.05美分,分4次买入,每张合约的价格是多少?若是卖出呢?
5.2011年9月22日14:00买入2011年11月棉花期货合约5张,但实际只买到了4张,将原指令撤销后,共成交多少合约?
第五篇:《期货市场学》实习教学大纲
《期货市场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适用专业
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
二、教学目标
《期货市场学》实验大纲以《期货市场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期货市场学》实验指导书编写而成,是指导学生进行《期货市场学》实验的纲领性文件。《期货市场学》模拟实习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实践性教学基础课程,是期货交易市场操作的实务训练课程。学生通过模拟实训,深化对《期货学原理》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的认识,可以把理论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其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使他们能正确认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模拟实务操作,使学生熟悉期货交易流程,了解期货交易的操作方法。要求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学会开户、下单、结帐;掌握期货的交易规则和结算规则以及计算浮动盈亏的计账方法;能够利用行情演示,判断分析期货行情走势,进而判断交易结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学时数
16学时
四、实验内容
实验一:期货投资入门(演示性)2学时
1、实验目的熟悉和理解钱龙金融教学系统的主要程序
2、基本技能培训内容:
(1)、钱龙金融教学系统期货模拟交易界面及常用术语简介;
(2)、钱龙金融教学系统期货模拟交易系统图形快速操作;
(3)、钱龙金融教学系统期货常用页面的操作;
(4)、钱龙金融教学系统期货商品报价窗口;
(5)、钱龙金融教学系统K线图窗口的打开和使用;
(6)、钱龙金融教学系统其他图表窗口简介;
(7)、钱龙金融教学系统中新闻资讯信息的浏览
3、主要仪器设备:
学生和教师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局域网;行情及分析系统;期货模拟操作软件;投影仪。
4、实验方法:示范,讲解
实验二:期货投资程序(演示性)2学时
1、实验目的熟悉钱龙金融教学系统投资程序
2、基本技能培训内容:
(1)、开户
(2)、下单
(3)、结算
3、主要仪器设备:
学生和教师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局域网;行情及分析系统;期货模拟操作软件;投影仪。
4、实验方法:示范,讲解
实验三:期货投资基本面分析(演示性)2学时
1、实验目的:
通过学会查阅各类报刊杂志及相关媒体,收集相关信息,进行行业,如农产品、钢材、PVC等的分析,领略基本分析的特征。
2、基本技能培训内容:
(1)、收集有关信息进行行业分析
(2)、要撰写某一行业分析报告
3、主要仪器设备:
学生和教师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局域网;行情及分析系统;期货模拟操作软件;投影仪。
4、实验方法:示范,讲解
实验四: 期货投资技术分析概况(演示性)2学时
1、实验目的:
通过钱龙金融教学系统的即时行情,了解实时行情,学会看盘,能看懂盘面上的各种技术图形和图表等
2、基本技能培训内容:
(1)、了解分时走势图
(2)、交易明细表
3、主要仪器设备:
学生和教师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局域网;行情及分析系统;期货模拟操作软件;投影仪。
4、实验方法:示范,讲解
实验五:期货投资技术分析—— K线理论的应用(演示性)2学时
1、实验目的:
熟悉单个K线类型及其行情含义;熟悉K线组合的特征及其行情含义。
2、基本技能培训内容:
(1)、分析长期趋势
(2)、分析k线组合(3)、分析单个特征K线
3、主要仪器设备:
学生和教师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局域网;行情及分析系统;期货模拟操作软件;投影仪。
4、实验方法:示范,讲解
实验六:期货投资技术分析--形态理论的应用(演示性)2学时
1、实验目的:验证形态理论的正确性;熟悉各种形态特征
2、基本技能培训内容:
(1)、反转形态的应用
(2)、盘整形态的应用
3、主要仪器设备:
学生和教师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局域网;行情及分析系统;期货模拟操作软件;投影仪。
4、实验方法:示范,讲解
实验七:期货投资技术分析--波浪理论的应用(演示性)2学时
1、实验目的:理解波浪理论的原理;熟悉波浪理论的应用
2、基本技能培训内容:
(1)、判断当前股市的总体波浪形态
(2)、判断当前个股的波浪形态
(3)、运用波浪理论数浪规则判断行情
3、主要仪器设备:
学生和教师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局域网;行情及分析系统;期货模拟操作软件;投
影仪。
4、实验方法:示范,讲解
实验八:期货投资实战(设计性)2学时
1、实验目的:
领略投资时机的选择技巧;领略投资品种的选择技巧;学会投资策略的确定和投资计划的编写
2、基本技能培训内容:
(1)、研判大市行情特征。根据实时行情确定是买还是卖、买卖的品种与数量以及交易的时机等,同时也要求学生随时根据行情的变化作调整。
(2)、根据事先制定的交易规则进行期货交易模拟操作。
(3)、确定投资策略
(4)、撰写期货投资计划
3、主要仪器设备:
学生和教师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局域网;行情及分析系统;期货模拟操作软件;投影仪。
4、实验方法:示范,讲解
五、实验报告要求
每个实验后学生必须完成本实验的实验报告书,实验报告书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中所应用的理论知识;分析或决策思路,实验数据等;对前一次实验的评价。整个实验课程结束后应完成实验总报告,内容包括对整个实验过程中重大决策及其分析的描述;个人收获;对理论或实务的感想。
六、考核方式
实验考核分为两部分。
模拟投资成绩30分。因期货投资本身的时间性和随机性,按投资排名分为若干个档次,每个档次差距2分。
实验报告占70分。全部实验结束后,完成2500字的实习报告一份,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模拟交易中的过程、体会、总结、感想等,可以就期货中的某一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探讨期货投资技巧,可以对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等等。
七、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1.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市场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4
2.托马斯.A.海尔奈莫斯:《期货交易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
3.王济光:《商品期货交易的现货现货市场基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1
4.John Hull: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第六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5.陶非,王献立: 期货经济学教程, 商务印书馆, 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