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文化保护和经济
关于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
2011年,国务院关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称.嘉兴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城市建设特色突出,红色文化价值独特,同意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时要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关系。近年来,该市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嘉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相继出台。随后,马家浜遗址、运河文化遗产和南湖革命纪念地等保护工程得到具体落实,梅湾街、月河历史街区等景观也完成修缮。平凡的生活场景,呈现出江南水乡的无限柔夷,悠长的历史文脉在悄然搏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该市对传统的纺织、船运等行业的工业文明,对见证近现代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建筑及相关设施进行整理;加大对民俗文化、传统工艺、老字号等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力度。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嘉兴,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材料二:
201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这是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新区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新区的成立带未了港口物流、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业的快速发展,新区被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海洋经济不断友展。跨海大桥的建设完成,使舟山海洋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资料显示,2011年,舟山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65亿元,年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财政总收入127.2亿元,是
“十二五”时期,舟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年均确保增长9%以上;海洋经济总产超过2500亿元,年均增长15%;建设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海洋文化名城,再造一个新舟山。材料三:
【专家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艾克拜尔·米吉提说:“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乃至天灾人祸及一些短视行为,文化的趋同性日益凸显,文化生态日渐受到挤压和破坏,我目的传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越来越成为需要保护的重点。”
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创意产业计划主任桑托斯认为:我们将形成一个保护和开发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既让文化遗产本身得到维持和保护,又在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进程中成为产业发展的创意源泉。
(材料来自互联网)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一、二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4分)
2、嘉兴在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请根据材料一回答。(3分)
3、材料二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3分)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就“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观点,并作简要阐述。(80字左右)(5分)
第二篇:法国文化保护
7.报载,法国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一批著名影星冲进巴黎圣日尔曼大街的几家电影院,抢出《侏罗纪公园》的拷贝在街头焚烧;电影工作者还在埃菲尔铁塔下示威抗议好莱坞的“入侵”。法国某官员因为在一次国际会议中用英语发言,遭到全法国人的诟病(氛围),要求其向全国人民道歉并辞职。许多人都还记得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普鲁士占领法国,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迫使法国国民放弃法语学德语。都德将一堂普通的法语课上升为向祖国的告别仪式,失去母语如同失去了祖国(爱国主义的氛围)。这个悲哀的情节已深刻地烙印在每一个看过这篇小说的读者心里,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
作为世界著名的文化大国,法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法国文化部主管文化产业发展,是法国政府中支出最多的部门之一,这在西方国家中是不多见的。
1993年,欧洲议会采纳了法国政府“文化例外”的主张。在法国人看来,文化产品有其特殊性,不能与其他商品等同起来,任其自由流通。因此,他们联合欧共体其他国家一道,拒绝华盛顿让欧洲取消对美国影视产品“配额限制”的无理要求,在贸易谈判中采取了毫不妥协的立场。
1994年,法国政府在座谈会两院通过法令,严格限制法语中使用外来语尤其是英语,法国政府还通过一项法律,要求在法国互联网上进行广告宣传的文字必须要译成法文。
1996年起生效的一项法律要求全法国1300多家电台在每天早6时30分至晚10时30分之间的音乐节目必须播送40%的法语歌曲;各电视台每年播放法语电影不得少于40%,违者处以罚款,并以之资助民族文化。
为了增强本土文化的竞争力,扶持本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法国(文化交流)提倡在自由竞争的同时,积极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广泛收藏和展现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作品,面对近年来英语文化的逼人态势,法国颁布了支持电影业发展计划,在力求维持法语地位的同时,也向英语文化的优势项目如好莱坞电影发起了冲击。
从1992年起,法国外交部、文化部、法国艺术活动协会在法国的外国文化中心集中举办介绍外国文化艺术的活动,展示文化的多样化,加强这些国家与法国的文化交流。除了驻各国使馆的文化处外,法国目前已在近百个国家建有一百多个文化中心,每年选择一两个国家作为重点,推介本国文化。
法国的企业和各类专业协会也是宣传法国文化、向世界推介法国文化的重要力量。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均可参与赞助,而作为补偿,企业可获得政府减免税收或者享有冠名权等各种不同的回报。
三、根据“给定资料7”,指出法国在保护本国文化方面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10分)
要求: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300字。
第三篇:唐山文化经济
唐山文化经济
唐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国第一条标准铁轨,中国第一只股票,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走进开滦博物馆,一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脉络得到重新梳理,近代工业的摇篮向游人讲述着它那段辉煌历史。
毫无疑问,唐山是一座工业化城市,但这并不是她的经济发展之根本,那唐山的文化经济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下面我将就此话题做些许简述:
唐山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开滦所走过的历程也正是唐山这座城市发展的缩影,钢铁、煤炭、基础能源、水泥、陶瓷等传统行业为唐山打下了深深的资源型城市烙印。据统计,在唐山,仅钢铁行业就拥有生产、技术、管理人才10余万人,60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着与钢铁有关的职业;开滦煤矿建矿132年来,职工有11万多人,包括家属在内多达50万人。
依靠传统产业,唐山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资源枯竭、环境破坏、节能减排等诸多压力,也正在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城市转型已经成为唐山最迫切的任务和目标。“十一五”期间,唐山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以建设文化名城为目标,深刻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着力突显地域文化特色,构建以工业文化、地震文化、地域文化、休闲旅游文化、生态海洋文化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2007年以来,唐山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战略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推进力度,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发展规划不断完善。他们委托中国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编制了《唐山渤海明珠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和《南湖中央公园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三岛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出版了唐山市文化产业蓝皮书《唐山市文化产业形势分析与预测》,填补了唐山文化领域的空白。
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唐山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制订了创建文化名城实施意见、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文化支撑体系等指导性文件。在成立唐山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基础上,全市各县(市)区都建立专门机构,市财政从2007年起每年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引导资金1200万元,重点扶持示范性、原创性、开创性、代表性的文化产业项目。
文化体制基本理顺。去年以来,唐山先后完成了“三局合一”、“两台合并”,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党报宣传报道与经营业务两分开、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广电网络整合等多项主要改革任务,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实施项目拉动,全市已建成和在建文化产业项目132个,总投资402亿元;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总部基地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实施开放推动,先后参加了深圳文博会、廊坊投洽会,组织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推介会和招商会、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会,27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签约总额220多亿元;实施融资促动,搭建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
平台,今年上半年唐山市文化产业项目累计与银行签订贷款金额11.5亿元,居河北省各市首位。
发展文化也无疑是唐山的一大重心,因为发展文化产业,最根本的目的是将历史和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唐山始终把“园区带动”作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注重延续工业文化根脉、突出地域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2007年以来,唐山相继谋划建设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唐山大地震》影视基地、唐人文化园、启新记忆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及滦州古城等7大文化产业项目园区。这些文化产业园区,将唐山古老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休闲娱乐、地产、商业等有机结合起来,唐山传统的历史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文化与产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凡是到开滦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无不为馆内的展品所吸引,而这些正是开滦抢救性挖掘保存工业文明遗存、建设国家矿山公园的成果。
2007年,开滦开始谋划建设矿山公园,投资20多亿元,利用工业广场、废弃巷道、铁轨以及废弃的采煤设备建设工业文化公园,以工业文明和文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国家级矿山公园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由“中国北方近代工业博览园”、“老唐山风情小镇”、“开滦现代矿山工业示范园”3大园区和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唐胥铁路)串连的“龙号机车游览线”组成,将“绿色矿山、文化公园、旅游地产”统一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整体规划中,形成一个文化、商业互为补充、相互渗透的工业文化旅游产业园。该项目先后荣获河北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博物馆10大精品陈列最佳综合效益奖、中国10佳工业旅游景区、唐山市科学发展模式示范点等称号,现正积极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唐山旅游、商业、餐饮以及周边房地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唐山的城市品位。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总部基地,是全省3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之一,也是唐山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的另一力作。该园区围绕创意产业发展,将着力打造陶瓷文化创意、艺术创作展示、工业设计研发“三大中心”。该项目位于唐山市南湖生态城核心区域,2009年3月9日项目正式奠基开工,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目前6个陶瓷文化展馆已经正式开馆。此外,中陶陶瓷研发基地、南湖博古院、南湖艺术商贸城等5个项目主体已经完工,长城电焊机研发基地、南湖工业创意研发总部等项目也正在抓紧施工,预计全部工程将于2011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唐人文化园位于唐山中心城区中部,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园区以唐人文化为基础,历史文脉为线索,依托大城山及周边近代工业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集体创意产业、文化地产、会展经济、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文化核心区。包括利用现有山地与环境的“唐人足迹”大型山体迷宫、“凤巢剧场”中西文化融合的主题文化街区“唐人街”、唐人祖碑林、五星级景观酒店等项目。为此,唐山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机构,规划设计的完善、相关土地收储等工作正在进行,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滦州古城项目是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综合项目,位
于滦县滦州镇(滦县老县城所在地),滦州古城将建设一个古色古香、要素功能完善的旅游新区,凭借与众不同的建筑文化、商业文化、民族文化,成为城市的新亮点。计划用3年至5年打造成为国家级5A景区,使之成为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文化名城。
此外,唐山各县(市)区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谋划建设了一批具有唐山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如迁安市依托正元包装集团产业优势,打造北方最大的印刷包装基地,产业结构初具规模,年工业产值13亿元,利税1亿元;路北区利用陶瓷产业聚集的特点积极谋划了唐山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将于近期开工。
截至目前,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已接待观众4.6万多人次,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总部基地6个各具特色的陶瓷展馆已经建成,以展现中国历史文脉为主题的大型文化产业综合体“唐人文化园”和体现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历程的中国近代博物馆项目已经正式启动,“滦州古城”项目也已开工建设。
在发展定位上,唐山市认真分析自身发展优势,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品牌化之路,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双轮驱动”促进经济发展,全面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唐山专门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编制起草了《“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城市文化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搞好整体布局和区域功能定位,确定阶段性目标要求和对策,指导全市文化产业有目标、分步骤向前推进。未来的唐山,将逐步形成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启新文化创意产业园和陶瓷文化博览园为代表的工业文化产业;以电影《唐山大地震》及影视基地、地震遗址公园和地震体验科普园为代表的地震文化产业;以评剧、皮影、乐亭大鼓为代表的地域文化产业;以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开发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产业;以清东陵、古长城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等多个文化产业。
唐山将把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注重延续工业文化根脉,突出地域文化传承,积极培育建设具有唐山特色的10大文化产业聚集园区。
而就文化产业而言,如果说以北部山区文化产业带和南部沿海文化产业带为两翼,那么经过近现代工业多年沉淀而形成、具有典型特征的工业文化产业体系就是凤凰的身躯,我们也应该相信现在这只凤凰正在引颈高飞,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11工程本一班
4110415133
张景玉
第四篇:申论 解决经济长远发展,筮需加强环境文化保护
解决经济长远发展,筮需加强环境文化保护
随着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日益增强。各级政府都将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取得了经济上的显著效益。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文化的破坏,原始壮观令人震撼的古历史建筑正在日渐远离我们,用悠久的历史生态文明去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无异于饮鸩止渴。因此,要解决经济长远发展,加强环境文化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但同样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却遭到了人们的忽视与冷漠。在某些偏远山区,他们为了谋求眼前利益而不惜破坏长远生态;青藏铁路的开通,促进西藏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的环境和文化保护带来了危机和挑战;愈演愈烈的黄金周拥堵现象已经对景区造成了压力,某些文艺制作也频频向自然借景,严重危急风景名胜的自然生态。“发展”和“保护”,“文化”和“文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群众必须解决的课题。
建立完备的环境保护制度。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视生态文明保护于不顾,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制度还不完备。人们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也没有一个硬性的制度为我们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文明“做主”,因此,筮需建立一套完备的环境保护制度,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对违法开发和开采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也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们应该在尊重、保护历史的基础上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对违法开发导致环境破坏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同时也可以对其他社会群众起到一个警示教育的作用,提升全民环保意识。
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比如政府可以开设一些培训讲座,向人民群众灌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思想。同时也可以通过宣传栏、新闻电视或网络媒体,对广大市民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促使人们更自觉的去保留那些历史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
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并重的思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把我国建设成更加富强,文明,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第五篇:古城镇及文化保护(范文模版)
古城镇及文化保护
建筑学一班 殷 彪 201103190126 摘 要: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明大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古城镇,它们都代表着某个时期或某个名族的历史与文化,对于名族,对于国家,都是的一笔重要财富。但随着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和许多人对古城镇的关注和意识薄弱,导致我国许多古城镇遭到破坏。所以我们要对古城镇规划和保护。保护古镇,保护中华文化。关键词:
古城镇 古城文化 古城保护 保护模式
文化古镇是先辈留下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古镇的存在意义不仅在于它本身的物质环境,还包括古镇所携带的历史信息,而我们正是通过对古镇的保护来获得所要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由此可知,古镇规划之意义十分重大。
近年来,城市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城市发展了,但我国原来非常富有特色的城市、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逐渐地失去了记忆,干百个城市差异越来越少,面貌却越来越趋同。城镇历史文化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普遍追求的目标。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保留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因此,保护城镇历史文化应是城市规划的任务之一。
城镇经济越发达,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越高,城镇历史文化就越显重要。因为城镇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城镇出现的时候,正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升起的时候。城镇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文化产品。城镇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人文创新的引导,离不开文化繁荣。现代城镇是现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聚集地,它的本质即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城镇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没有文化的城镇是一个没有品位的城镇,不可能生存发展和持久的。文化足进步的动力,是历史的积淀。城镇历史文化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可以再现前人、前朝或远古的民情风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自然风情。是在更高层面上展现出人类生活的文明,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于古城的规划保护,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古城镇规划的意义,首先,从保护的意义来说,古镇的规划是为了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传统地区城镇商业、居住建筑群、孔庙、塔等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历史风貌、街巷格局和居住生活形态,保护历代历史事件、商务交往、航运贸易与名人活动的多种历史信息和地方习俗及非物质遗产,带有丰富而典型的历史发展痕迹和浓郁地方居住与文化色彩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其次,从总体规划来看,古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展示给世人,将来主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而规划给古镇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通过对古镇的景观进行规划与设计,希望能让人们在看到古镇真正的美丽和深知古镇景观存在的历史意义的同时,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大家积极参与到古镇的保护规划中去,总结先人千百年来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经验,谋求现代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大意义。再次,现实意义重大。规划在于指导实施,而实施的结果会给人民群众带来收益,收益的大和小与规划是否合理,景观设计是否成功有很关系。只要跟人民的利益发生关系,所以古镇的规划非常重要,影响深远。
在了解了古城保护的意义后,我们也要知道规划保护的目的,其分为文化、民生、经济、景观四个方面。文化,延续古镇历史文化环境,强化古镇历史风貌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城镇肌理、空间布局、街巷尺度、绿化、文物与历史建筑等构成古镇景观历史风貌特征的组成部分;民生,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完善古镇各项功能,改善古镇居住环境,让老城区的老百姓享受到规划后成果,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为保民生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经济,鼓励发展休闲旅游与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通过旅游景点的建设培育、旅游活动内容的多层次引入与休闲商业的繁荣崛起,形成具有城镇风情特色,又具有都市休闲文化与时尚气息的特色商业街区;景观,提出切实可行的古镇保护性景观设计,维护古镇景观风貌,提升古镇景观整体品质。依托现有潜在的旅游资源,构筑以文化博览、购物娱乐休闲、宗教文化体验、寻访名人故居等为特色的旅游主题景点。其中文化博览是深层内涵与无形文化特征的体验方式,主要通过对各类文化类景点的观光与相关民俗文化学习强化地方文化魅力。
在具有了对古城镇保护的意义和目的的认识后,我们了解古城保护的现状,历史文化名城的旧城地段,兼有保护和更新的双重要求,中国城市的旧城,不像欧美发达国家城市那样,出现衰落的现象,这些旧城一直是城市的中心,即使在新城区发展很快的情况下,也还是商业繁荣、人口集中的地方。因此,在房地产业兴起的今天,旧城区就成为房地产商热衷之地。许多城市就从地价的级差效应出发,要把原来旧城中的居住和其它功能转换成商贸、办公、娱乐功能,而使低地价转化为高地价,低效益变成高效益。表面上是改善旧城的环境而实际上改建后旧城区的建筑容量大大增加了,人口也增多了,交通也更加繁忙了,基础设施不堪负担,结果又一次地面临新的调整与改建。另一方面作为历史名城的特色地段--文物景点和历史街区,一般也会在旧城的中心地带,是人们汇聚之地,级差地租客观地导致商贸等第三产业向这个地区集中。但是由于历史名城的保护要求,一定会提出对这个地区以及其周围环境的种种建设限制,这样就会降低土地收益,对开发不利。在历史名城中,大多保留有成片的传统民居地区,其中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一般都划为保护区,并得到较好的保护。但是如何既能长期地保护它传统的风貌,又能继续为居民使用,这是一个难题。因为中国广大地区的民居,大多为砖木结构房屋,至今大多已木朽墙危,多数居民因长期居住条件简陋,渴求改善,传统生活环境不符合青年人的要求,而向往现代化的设施和环境。而且在旧城地区,一般都缺少现代的基础设施。要改善居住环境,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需要资金和技术的巨大投入。作为房地产开发,因为上述的原因,获利不多,又担售后的风险,一般是不肯承担的。政府也不可能拿得出足够的资金,居民的自己改造则大多不愿保留传统形式,这就需要研究一整套合宜的对策。
对于法律和政策方面,目前,我国对古城镇的保护处于一个越来越重视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就有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规定,城镇历史文化自然也在保护之列。而在200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条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通过单独制定法规对城镇历史文化保护进行规范,国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级地方政府也有相应城镇历史文化保护法规的出台。例如,2004年制定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2006年开始施行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中国社会正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放到这个我们过去不曾注意的焦点上。但是,我国的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现状令人堪忧。最主要是对城镇历史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于文化保存造成很大阻碍。
在具政策和现状面前,我们要考虑古城规划保护的模式及原则,古城保护规划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尽量保护旧城的传统风貌,不在旧城内大拆大建;同时在旧城外开辟新城,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这样既满足了现代建设的需要,又缓解了旧城中人口过密、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等矛盾。上世纪50年代初,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教授就曾建议首都北京采取这种模式,在旧北京城西郊公主坟一带另建新城。在同一时期,古城洛阳的总体规划就采用了这种“保护旧城,另辟新区”的做法。洛阳将新兴的工业区放在远离旧城的涧河以西,这样就保护了已有700多年历史始建于金代的洛阳旧城,旧城内密集的文物古迹,精良的古建筑均未受到破坏,同时也保护了旧城近旁的地下遗存。现在洛阳新区已具规模,功能合理,道路通畅,设施完善,在经济有了一定基础后,可以从容地来研究在改造的同时保护古城风貌的问题。在中国历史古城中采取这种模式的还有苏州、安阳、潮州等城市。这种脱开旧城另建新区的规划布局模式,适用于旧城面积不大,历史文化遗存较多的城市。这样既可对旧城的历史风貌予以保护,又可使新的建设较为方便和顺利。它的好处是容易两全,减少矛盾;问题是旧城长期破旧,旧城内基础设施和建筑、居民生活环境改善缓慢,居民意见较多。另一种模式,是保护旧城的主要格局和主要文物古迹,并对旧城进行改造和建设;同时向旧城四周幅射,进行新的城市建设。西安的城市总体规划,就是这一模式的实例。西安市在城市规划中,把文物古迹和古都风貌作为重要因素考虑,以现存的明城为中心,向四郊均衡发展,将全市分为五大块:旧城(明城)为行政商业区;在文物古迹较少的东、西郊,各布置一个工业区;南郊有众多古迹,规划为文教区;北郊为汉长安和唐大明宫等遗址,全划为文物保护区,只准农耕,不准基建。西安的城市规划突出了保护明城的完整格局,对标志性古建筑如钟楼、鼓楼、城墙、城楼,特别注意保护维修,它们仿佛是城市的眉眼,眉眼分明则古都面目清晰。对汉唐都城的宏大规模,规划则用城南宽阔的林带和道路来体现。西安的城市规划明确划定历代遗迹的保护范围,也增强了西安国际旅游的吸引力。南京也是这样。南京存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八处,它的明代城墙和一些城门均保存完好,明代的故宫遗址以及许多近代历史文物景点,如太平天国天王府、中山陵、雨花台烈士陵园等,都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在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注意控制住这些保护地段的空间环境和绿化环境,并使其成为城市的主要旅游景点。在一些有开发价值的历史地段,如夫子庙秦淮河地段,就着意地恢复其原有的市民活动功能,修复了祭祀孔子的文庙,修整了沿河建筑,并开辟了小商品和特色小吃商场,使其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有传统风貌的新的地段,经济上有很大的收益,受到市民的欢迎,也吸引了众多的外地游客。这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中,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但无论是哪一种规划模式,保护古城我们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个是原真性。历史古城及其里面的文化遗存,在经过修缮以后,应该还是原来的历史遗存和历史风貌。我们进行的保护修缮,是为了让原本破败的历史遗存延年益寿,让它健康永存,而不是要拆旧换新,这是很重要的原则。比如建筑,明清的建筑和现代仿明清时期的建筑是完全不同的。仿造也许能得到迎合商业的“形似”,但文化内涵却被遗漏了。我们应该原样原修,该木头的还是木头,该石墙的还是石墙。原真性就是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原本的真实历史原物,要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整治修缮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修补要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式原样,以求达到原汁原昧,还其历史本来面目。第二个是整体性。一个历史文化遗产,是连同其他环境一同存在的,保护不仅保护其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特别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的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风貌,整体性还包括其文化内涵,形成的要素,如街区就应该包括居民的生活活动和与其相关的所有环境对象。第三个是可读性,是历史遗物就会留下历史的印痕,我们可以直接读取它的“历史年轮”。可读性,就是在历史遗存上应该读得出它的历史,就是要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不要按照现代人的想法去抹杀它。大片拆迁和大片重建,就是不符合可读性的原则。第四个是永续性,保护历史遗产,是长期的事业,不是今天保了明天不保,一旦认识到,被确定了,就应该一直保护下去,没有时间限制。有的一时做不好,就慢慢做,不能急于求成,我们这一代不行下一代再做。要想一朝一夕恢复几百年的原貌,必然是做表面文章,要加强教育使保护事业持之以恒。
城镇历史文化,除了要保护有形的、实体的内容外,还要保护无形的、传统的、原生态文化。所谓原生态文化是指由民众创造并拥有的,在民众中自然传衍着的文化形态。也就是说,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在特色地域中生长的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城镇历史文化的发展及其郊区的城市化,应走具有特色的道路。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的保护应重点从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环境质量人手,维持原有的街巷格局与建筑风貌,维持原有的城市社会生活形态,维持原居民稳定的生活习惯、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民间工艺等历史文化的内容。
总结:保护古城,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历史遗存,用作展览、旅游、开展文化活动,重要的是留下城市的历史传统、建筑的精华,保护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滋养出新的有中国特色建筑和城市来。古城保护既需要国家政策支持,更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增强对古建筑、古文化的认识,提高自我修养,具有对古文化、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保护古城古建,便是保护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 阮仪三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2] 郭万平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3] 仇保兴
《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