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保险发展现状[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2 14:2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上保险发展现状[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上保险发展现状[本站推荐]》。

第一篇:网上保险发展现状[本站推荐]

保险学实习论文

我国网上保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班级: []

姓名: []

学号: []

指导教师: []

2013年4月4日

我国网上保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网络(电子商务)应用于保险业,便赋予了保险新的形式,从而产生了网上保险。网上保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电子交易,即通过网络实现投保、核保、理赔、给付。网上保险在我国开展较晚,对保险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网上保险还存着很多问题。本文在论述网上保险概述的基础上,试着探讨了我国网上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网上保险;电子商务;优势;对策

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密切,当今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更离不开世界。所以关注国外的先进发展经验并借鉴有益的成果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保险业就是其中一种。我国的保险业发展相对较晚,但随着近年来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我国的保险业也实现了较大的进步。随着我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实施以及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保险的经营方式、服务手段、服务界限、服务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一种全新的理念——网上保险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我国保险企业将在现有B2C销售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电子保单和电子签章,策划推出电子商务专有产品,对保险网站进行全新的改版,以网上销售保险完全电子化流程为目标,继续全面推进电子商务的建设,抓住未来网络保险快速发展的机遇。

网上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行为。网上保险以其高效率、低成本、个性化交易等突出优势,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营销模式带来的种种弊端,改变了人们的保险习惯,由被动接受保险为主动寻求保险。目前,国内的网上保险已形成以保险为主,融证券、信托、投资和海外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经营架构。

一、概述

(1)网上保险的涵义。网上保险也称保险电子商务,指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行为。从狭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是指保险公司或新型的网上保险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有关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并实现网上投保、承保等保险业务,直接完成保险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并由银行将保费划入保险公司的经营过程。从广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还包括保险公司内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员工和代理人的培训,以及保险公司之间、保

险公司与公司股东、保险监管、税务、工商管理等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2)网上保险的必要性。保险商品在理论上就比较适合网上经营,加之保单销售相对于其他有形产品的销售而言不必要伴随大量物流的转移,从而使电子商务与保险营销的结合更具可行性,同时也是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Internet通过电子商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保险业。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它为保险业融入信息革命大潮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

(3)网上保险的运营模式。根据网上保险的发展状况和行业管理特点,网上保险在未来几年内将以下述两种运营模式发展:中立的第三方网站模式。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交易平台、内容平台等,介绍行业内的信息和资讯,进行不同保险公司业务的比较,为客户提出建议和投资组合分析。这类网站既不是网上保险公司,也不是网上保险经纪人,是一个开放性保险商务专业平台。这类保险网站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由于政策限制而没有保险业务经营权,就像那些证券网站无权从事网上证券交易一样;传统保险公司的网站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侧重于改进公司服务内容和形态,以此支持销售队伍,开拓出除代理人和员工之外的新的销售方式。这种保险网站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传统保险产业进行改造、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体现,实现了保险行业传统服务模式的重大变革,反映了保险企业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对保险行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保险电子商务模式

目前,我国保险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不断丰富,已经形成B2B、B2C、B2M等多种服务模式,网站的信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成熟度,将决定其对销售拉动的实际效果,成为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

(1)B2B是一种保险公司对销售代理机构的网上交易模式。如太平洋保险的诚信通代理平台,可以提供车险、货运险、意外险等条款和费率标准化程度较高险种网上交易平台。

(2)B2C保险公司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销售模式。这是市场上最为普遍的一种销售模式,安邦保险、人保、平安等的保险电子商务平台,各家公司的电话车险都属于这一类别。

(2)B2M保险商品供应商对保险销售经理人的销售模式,类似于B2B,但M是属于个体保险代理人。这个销售模式,市场比较少见,主要以中国保险服务网·电子商务的车险网上投保为代表。

消费者可以利用保险网络平台完成很多保险业务,比如产品选择、填写投保单、支付保费以及理赔查询等。然而,仍有超过八成的保险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在投保、批改和理赔功能上存在缺失,网站仍然停留在以信息发布为主要功能的服务阶段,并不能称

之为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所以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巨大的市场,拥有充分的发展潜力。

三、网上保险存在的问题

虽然保险业内部网络化建设在近几年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相关环境及网上保险技术还有所欠缺,使得保险在网络棋盘上面临着许多难关:

(1)安全问题。网上保险交易的安全性是开展电子商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并且对网络和应用系统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在线保险交易过程涉及到保险标的风险状况等商业机密、人身隐私和有关支付方面诸如银行账号、客户密码等敏感信息,一旦泄漏,后果不堪设想。然而目前网上保险对客户身份的认证技术水平很低。这些问题阻碍了网上保险的顺畅运行。根据权威调查,被调查人群中66%最关心在网上投保后支付保费的转账安全性。可见客户对网上保险安全机制的关注。

(2)缺乏人才。保险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管理涉及多方面的知识,诸如网络知识、电子商务知识、保险业务知识、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但目前从业人员有的只懂网站建设与管理维护等技术知识,对保险知识缺乏深刻的了解。有的具有丰富的保险业务知识,对网络技术一窍不通。缺乏具备既精通电子商务技术又熟悉保险业务的人才,不能适应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

(3)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己经颁布了不少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但是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还比较滞后,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子商务法律框架。网上交易的法律效力及电子商务过程中诸如网上安全、客户隐私保护、电子签名的有效性等法律问题无法解决,限制了保险电子商务的长足发展。

(4)认识不足。认识上的滞后是制约我国保险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最大障碍。公司在考虑是否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上首先考虑的是电子商务能产生多少回报,能带来多少保费,并没有把它上升到战略高度和长远的角度。另外由于电子商务势必会对传统的保险销售渠道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公司内部有些员工对于电子商务的抵触情绪也比较大。另外,中国保险业沿用多年的代理人制度让客户习惯了买保险就是要与代理人、业务员面对面的交流,面对冷漠的网络,许多客户还无法适应。出于对网上银行支付安全问题的疑惑,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宁愿选择“网上咨询,网下付钱”,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

四、网上保险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网络安全系统。针对网上保险的系统风险和操作风险,保险公司在推出网上保险服务品种时需要在金融电子工程中进行严密的技术设计,制定周全的预控措施,以维

护网上保险运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建立灾难备份系统,采用中间件技术;还可采用多重防火墙和安全代理服务器等措施;建立 24小时的动态安全监控系统,对网上保险的每一个交易站点和每一次访问都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网上保险系统日常运行的安全。

(2)培养复合型人才。网上保险的运营,使得保险工作的性质和任务与以往大不相同。网上保险对传统经营模式提出了人才、管理、技术、法律等方面的挑战,要求员工应该具有全新的观念、较高的业务和管理水平。对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网上保险的电子商务离不开保险企业核心业务的支持,离不开保险企业管理模式的再造。随着我国保险企业走向国际化、标准化、市场化、开放化的发展道路,保险企业员工必须增强运用电子商务处理保险业务和管理企业的能力。保险公司应下大力气培养既懂得电子商务技术,又有保险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网上保险业务法规要积极体现保险法和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目前我国保险业受到严格管制和电子商务起步不久的现状,并为符合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和电子商务取得新的发展预留一定空间。要对立法依据、管辖范围等做出明确的原则性规定,又要考虑到在今后一定时期内的适用性,因而需强调宏观指导性,不宜流于繁琐;要体现出现阶段我国保险业仍然接受严格监管的现状,又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不能因规定过于严厉苛刻而影响网上保险业务的发展。

(4)转变营销观念。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服务的开发,提供客户愿意购买的保险产品。网络使消费者具有更多的选择,这使得价格将逐渐趋向一致。随着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谁能不断开发和推出适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险种,谁就能取得较高的市场份额,赢得更多的客户。在保险创新方面,让客户提出对保险产品的意见和建议,直接参与保险产品的设计,及时推出新的服务品种。

五、对未来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式的一些探讨

中国保险企业在建设电子商务、发展网上保险时,要逐步将公司网站作为销售渠道,以获得保费收入为主要目的,并从降低成本,完善服务的角度来定位网站。不能再将网站单一地作为一种宣传工具。在中国网上保险发展实施的过程中,中国保险企业还可以探讨的几个创新点:

一、借鉴P2P的发展模式,将个人信用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实现网上保险的推广虽然目前P2P业务的发展也还是很不完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一种模式的创新,要实现这一盈利,就必须积极探讨存在的一种盈利点,这要发掘这一盈利点保险业电子商务化势必会得到较好的推广。

二、保险电子商务也可以借鉴基金的运作方式进行经营,购买保险也可以发展成一种投

资,要积极发展那一种对损失可能存在的保障。可以针对股市的波动创造出一种风险的保障保险。

三、保险电子商务化可以结合卫星信息系统进行实时跟踪,网上实现理赔,实现理赔方式的无纸化,网上认证支付的模式,这样子可以减少人力资本,同时可以保证保险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张红霞.保险营销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

[2]姜婷婷.浅谈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保险的开发[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26(4):356-358

[3]袁丽华.试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保险的发展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3):86-88.

[4]刘春,高家望.网络信息安全保险的市场前景与决策运营[J].图书情报论坛,2002,(3):21-23.

[5]赵汴, 邬金涛.论商业银行的顾客获取战略—关系营销视角的思考商业研究2008、08(376)

[6]吕巍著.保险电子商务的应用 中国保险第7期2006

[7]沈祥.E时代的保险营销[J].新疆财经.2002(3): 55~56

[8]刘殿兰.电子商务在我国保险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科技创业.2006(4)

[9]李志远.论保险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和支撑环境的培育 .社科纵横.2006(6):63

第二篇:国内网上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发展

国内网上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发展

今年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日趋严峻,国家实施了一系列货币紧缩政策,中小企业的日子越来越困难。在这种大背景下,催生了许多民间融资渠道,有合法的,也有游走在法律边缘的,更有甚者是放高利贷,当然在这中环境下也出现了一种崭新的贷款模式-----网络贷款平台。

在这个电子商务大行其道的年代,任何事物,任何行业都可以与网络挂上钩,贷款也是如此。当然这种形式并不是今年才出现,很多平台在前几年就已经开始建立,只是在今年显的特别的突出,而且也涌现出了大量的贷款平台。而其中有代表性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P2P贷款平台。顾名思义这类平台主要是个人对个人的形式,例如拍拍贷()、易贷网();

二、B2C贷款平台。这类平台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和银行进行对接,相当于银行金融业务前端流程的外包服务商,例如数银在线();

三、综合类贷款平台。这类平台是综合性的贷款平台,一端是面向个人和中小企业,另一端是银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以及个人出资者,例如同城贷(nb.tcdai.com);

可以说,这些贷款平台的出现很大程度解决了中小企业以及个人融资难的问题,现在呈现的是百花齐放的局面,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去的几年里,这个行业也必将面临一轮洗盘,只有那些有特色,有优质客户资源的平台才能在这个市场里生存下去。

第三篇:栖霞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2011年“调研山东”暑期社会实践

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单位名称:完成时间:

基层农业保险调查

——基于栖霞市农业保险的调查研究

王杰章 郭洪东 王琳琳 席中媛

苏永明 王忠辉 山东工商学院统计学院 2011年8月10日

基层农业保险调查

——基于栖霞市农业保险的调查研究

目录

引 言.............................................................................................................一、被采访者的基本情况..........................................................................二、栖霞市农业保险现状..........................................................................(一)投保率低、投保面窄。............................................................(二)地区投保情况差异大。............................................................(三)地方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业务处亏损状态,积极性不高。....(四)农业保险推广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市场作用弱化。............三、问题和原因..........................................................................................(一)对保险产品了解程度 1.(二)

在误

对保险

(三)对风险认识不足

(四)对保险公司及保险产品的不信任............................................(五)对政府工作满意度不高。........................................................四、几点建议...............................................................................................(一)做好宣传工作............................................................................(二)提高政策落实度........................................................................(三)保险公司深入了解农业保险....................................................引言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国保险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它是建设社会主要新农村的基础,另一方面它是当前农民克服天灾保收入的主要可行途径。农业在历年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品,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农业生产会受动植物生物学特性和自然条件的制约,使农业发展有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和风险性。农业的发展不能仅凭市场的调节,还应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加以扶持和保护。

栖霞市以苹果闻名中外,苹果产业为其核心产业,年产苹果120多万吨。农民收入的80%来源于果业,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却给农民的增产增收蒙上了阴影。如何保证灾后农民投入增产的积极性和持续生产能力,进而促进栖霞市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政府急需攻克的难题,也是政府于2007年初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

五年的时间,栖霞市农业保险的现状是什么,农业保险有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农业保险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实际问题等等,带着这些问题2011年7月11日至20日为期10天的时间由山东工商学院统计学院44名学生组成的调查团队在学科带头人王忠辉、团支部老师张海燕、刘永久的带领下,走进栖霞市,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入户访问等形式,实地调研。

本次调查涉及栖霞市9个乡镇,调查对象有栖霞市农业部门领导、各个乡镇的村干部、当地农民。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收回问卷8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775份,有效率达到96.88%。

此次调研的目的:通过对农业保险的实地调查与分析完善地方农业保险机制。

意义:1.取得珍贵的数据资料,避免理论与实际的脱节。

2.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分析,有利于形成有针对性、可

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过程:1.实地调查。

2.数据分析整理。

3.撰写报告。

(一)被访者的基本情况

1.性别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从性别上来看,男多女少,但男女比例相差不大。数据整理为男性为452人,占58%,女性为323人,占42%。

323, 42%452, 58%男女性别比例分布图

2.年龄

受访者中老年人居多24岁以下的有24人,约占3.1%,24-34年龄段的人有66人,约占8.5%,34-44年龄段的人有175人,约占22.6%,44-54年龄段的有240人,约占30.1%,55岁以上的有270人,约占35.7%。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于有大部分青年人、部分中年人外出打工。

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24岁以下25-34岁35-44岁年龄段分布图45-54岁55岁以上

3.教育背景

一般来说,我国农村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主要是小学和初中。从图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小学及以下学历约占33%,初中学历约占45%,高中约占20%,大专占

1%,本科及以上学历占1%。拥有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是本次农村调研的主要组成部分。

20%45%1%1%33%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技校)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布图

4.当前职业

调研数据显示,从事农业有732人,占总人数94.5%。这主要是由于农村主要以农业为主,而果树产业本身就需要充足的劳动力,而且栖霞市本身的工商业不发达。另外,受访者共计3899.7亩地,劳动力共计1556人,平均一个劳动力要分担2.5亩地。

100.00%80.00%60.00%40.00%20.00%0.00%系列1农业94.50%工业1%建筑业0.38%交通电讯业批发餐饮0.26%1.70%其他10.80%从事行业分布图

二栖霞市农业保险的现状

通过分析调研数据、相关农业发展数据、采访政府基层工作人员以及结合栖霞市农业的基本情况,概括栖霞市目前农业保险的现状如下: 1.农村农业保险投保率低、投保面集中。

此次我们调研共做了800份问卷,有效问卷775.问卷有效率96.88%。一方面总投保人数为112,投保率为14.45%,考虑到所调研732人以农业收入为主,其修正投保率为15.30%(投保人数/从事农业人数),投保率低。另一方面,投保面集中,110人投保果树类农业保险,占比98.21%。

100.00%80.00%60.00%40.00%20.00%0.00%14.45%85.55%84.70%投保率未投保率15.30%修正之前修正前后投保率修正之后

2.投保情况地区差异大。

调研实地共采访9个镇,但重点采访的是6个镇,6个镇中修正投保率分别为臧家庄39%、西城镇25%、松山镇18%、亭口镇12%、桃村6%、苏家店镇6%。数据显示,各个镇的投保情况不同,地区投保差异大。

6%12%6%39%臧家庄西城镇松山镇亭口镇桃村镇苏家店镇18%25%各乡镇投保率

3.地方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业务处亏损状态,积极性不高。2008年,全市投保面积51077亩,灾后累计赔款375.6万元,赔付率122.5%。据人保财险栖霞支公司业务员介绍,2009~2011年赔付率仍超过100%,而受制于保费收入增长率低于出险给赔率,农业保险业务属亏损状态。同时由于农业保险出险时,双方纠纷的解决机制不健全,保险公司目前积极性不高。

4.农业保险推广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市场作用弱化。

当前,农业保险的推广形式为:县政府将任务量分派给乡政府,乡政府工作人员动员各村干部,村干部在自己的村子开展工作,完成任务。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起不到预期效果。

(三)问题及原因

目前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可集中概括为有效需求不足,供给弹性不高。有效需求不足具体表现是栖霞市投保率为14.45%,考虑到栖霞市953个行政村几乎村村种植苹果,农民收入的80%来源于果业,但自然灾害的发生却给农民的增产增收蒙上了阴影这些客观情况,栖霞市投保率偏低,有效需求不足。

供给弹性不高具体表现在保险产品种类不多,保险险种、保障范围有限。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总结农业保险目前出现的问题及探究其原因可运用系统工程学结合在一起。因为在农业保险的运作过程中,主要有三方参与,农民、保险公司和政府部门,由于农民作为消费者,其行为可以作为保险公司、政府行为的结果。因此,本文尝试其切入点选择采用消费者行为学分析农民的行为。

根据消费者行为学动机理论,农民具有购买农业保险的求实动机和从众动机。求实动机指的是消费者以追求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为主导倾向的购买动机。从众动机指的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自觉不自觉的模仿他人的购买行为而形成的购买动机。

从求实动机角度来分析,目前由于农民对保险产品了解程度、对保险产品存在误区和农民对风险认识不足导致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1.对保险产品了解程度

投保率随了解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调研数据,对农业保险非常了解有18人占总人数2.3%,其中投保8人占这个人群40.4%;了解一些161人占总人数20.8%,其中投保49人占这个人群30.4%;了解很少283占总人数36.5%,其中投保33人占这个人群15.9%;不了解313人占总人数40.4%,其中投保22人占这个人群7%。整理如下图:

不了解了解很少了解一些非常了解0.00%10.00%20.00%了解一些30.40%20.80%30.00%了解很少15.90%36.50%40.00%50.00%投保率占总人群比例 非常了解44.40%投保率2.30%占总人群比例不了解7%40.40%

2.对保险产品认识存在误区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弱等其他原因农民对保险产品存在认识误区。误区主要集中在认为保险应该什么都保,认为投保出险后一定要陪,认为如果投保未出险保费要退回三个方面。3.对风险认识不足

对风险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最近是否发生重大灾害及是否投保农业保险,是否认为有必要投保农业保险。数据显示有发生灾害中投保人数71,未投保人数344;未发生灾害中投保人数41,未投保人数319。因此,发生灾害的投保率为17.1%,未发生灾害的投保率11.4%。在未购买农业保险的663人中,认为没有必要购买的有356人,占49.17%。首先,发生灾害的投保率高于未发生灾害的投保率。其次,未发生灾害的投保率过低,仅为11.4%。再次,因认为没有必要而不购买农业保险占不购买保险总人数的比例高。因此,当地对风险认识不足。

6004002000投保人数未投保人数有发生灾害71344未发生灾害41319投保人数未投保人数发生灾害对投保影响

从从众动机角度分析,农民普遍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及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不高,作为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负面效应被放大化,被农民广泛的不接受,导致有效需求不足。1.对保险公司及保险产品不信任

在未投保人群中,除主要因认为没有必要购买保险外,还有就是不信任保险公司。

因不信任保险公司而未购买保险有155人,占这一人群23.38%.在我们实地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比这一数据要严重得多。由于保险产品以前的声誉不好,使现在农村对保险带有很大的偏见。而农业保险在运行的过程中也由于保险保障范围、保险的价格、保险的理赔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使保险公司在农村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出现的问题被放大化,被广泛的在农民之间以负面消息在传播,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声誉,导致农民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农民认为农业保险又是骗人的,使农业保险在农村推广缓慢。

另外由于保险公司自身产品单一,保障范围有限与农民的需求有一定的脱

节,另外价格高,赔款少,而农民不了解保险,导致保险产品的不信任。2.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不高

笔者发现在农业保险这一块,有很大一部分农民不了解政府农业保险的运作模式,他们认为政府的资金没有到位,不清楚政府直接财政直接把钱划拨保险公司,而不是交到农民手中。另外,在被访问政府政策是否得到有效落实时,11人认为有效落实占1.4%,108人认为基本落实占13.9%,272人认为落实很少占35.1%,220人认为没落实占28.4%,164人不清楚占21.2%。

1.40%21.20%13.90%完全落实基本落实很少落实不落实不清楚28.40%35.10%政策落实程度

四政策建议

1.做好宣传工作。

做好宣传工作,可以使农民更好的了解保险了解保险产品,消除农民对保 险的认识误区,可以有效地提高有效需求。这需要政府和保险公司的共同努力,农业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需要政府的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作为供给者,也应在促销层面展开行动,扩大市场份额。具体方法,可以采用选择农村中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先了解保险,通过一定奖励让这一部分人先参加农业保险,通过他们的良好口碑带动周围群众。

2.政府提高政策落实度。

政府在政策落实度方面提高,增加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不但对农业保险有利,对于政府今后开展各项工作也是有好处的。具体方法可以选用在农业保险这一件事上将政府的补贴落实,让农民知道政府是有作为的。

3.保险公司要深入了解农业保险。

深入了解保险有利于设计更符合市场的保险产品,具体方法可以是在正式的办理农业保险业务员外,可以选用农村一些既懂农业又懂保险的人作为农业保险的顾问,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再出险时数不属于保险责任可以有效地界定。

第四篇: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近年来,农业保险在各级ZF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目前,农业保险的承保险种明显增多,业务规模不断增大,覆盖领域逐步拓宽,保险主体日益多元,功能作用逐步发挥,各项试点逐步推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推进。2008年,中央财政在2007年基础上大幅增加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支持,保费补贴经费预算由2007年的21.5亿元增加到60.5亿元,对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由2007年的25%提高到35%,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已由2007年的6个省区扩展至16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截至2008年底,农业保险实现签单保费110.7亿元(如表1示),同比增长112.5%,承保各类农作物5.32亿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5%,参保农户达9000万户次,为农民提供了2397.4亿元风险保障,三项指标分别比2007年增加了130%、80.7%和113%。

表1 2004~2008年农业保险经营情况年份 财产保险 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占 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

保费收入 保费收入 财产保险比重 赔付金额 赔付率

(亿元)

(亿元)

(%)

(亿元)

(%)2004 1089.89

3.7

30.3

42.875.34 2005 1229.86

7.00

0.56

5.67

81.00 2006 1509.43

8.50

0.56

5.91

69.53 2007 1997.74

53.33

2.67

29.755.78 2008 2336.70

110.70

4.74

70.00

63.23

数据来源:赔付率为赔付金额与保费收入之比,实际上是简单赔付率。以上数据根据2005~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保险年鉴》,由作者整理而得。

二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农业保险险种达160多个,基本涵盖了种养两业的各个领域。种植业方面,2008年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所涵盖的主要农作物,在2007年初期的玉米、水稻、小麦、棉花、大豆5个品种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花生、油菜,达到7个品种;养殖业方面,2008年在巩固发展能繁母猪、奶牛等养殖业保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家禽、淡水养殖和地方特色农业等领域的保险服务,截至2008年8月22日,能繁母猪保险第一个承保周期结束,全国共承保能繁母猪4355万头,提供风险保障4373亿元,承保覆盖面超过90%。另外,除主要农作物外,各地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了林木、烟叶、葡萄、西瓜、青稞等特色险种,进一步拓宽了农业保险的服务领域。例如北京市2008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新增了豆类、柿子、大桃等险种,承保险种已达到16个,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495亿元,惠及农户16.4万户,已覆盖全市主要农业资源的30%。

三是政策性新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鼓励人保、中华联合等全国性保险公司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同时,自2004年以来,保监会先后批准了5家专业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黑龙江阳光农业互助保险公司、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法国安盟保险成都分公司、安徽国元农业保险公司,此外,浙江等地结合本地农业发展特点,在“ZF推动+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共保经营”和“互助合作”两种方式,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中国渔业互保协会也在积极开展渔业保险经营的探索。目前,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组织形式主要有:股份制的商业保险公司形式、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组织、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资或合资农业保险公司等,政策性保险经营主体日益丰富,并形成向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推动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稳步向前迈进。

四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作用逐步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增强了农民抗风险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确保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稳定,促进了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粮食安全战略和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2004~2008年,农业保险赔付共计117.26亿元,仅2008年农业保险就为1400余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70亿元。其中,种植业保险赔款46亿元,养殖业保险赔款24亿元(其中能繁母猪保险赔款17.5亿元,奶牛保险赔款1.5亿元)。在应对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和“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仅能繁母猪保险赔款一项就近1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灾区重建工作。同时,保险公司发挥在防灾防损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大大提升了农业防灾救灾的能力。例如,黑龙江阳光相互保险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购买相关设备及实施防灾作业,极大提高了农户在防损救灾方面的能力。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业保险是处理农业非系统性风险的重要财务安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之一,是世贸组织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之一。自2004年ZF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改革以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实质性进展,在ZF各种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期。但随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入,诸多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向前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具体表现在:(一)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不够明确

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这几年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各方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仍然不够明确,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地方ZF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不明确。为什么要试验、举办政策性农业保险?这种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是什么?这是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各地ZF至今仍难统一或存在众多疑惑的问题。因此有的地方ZF把开办农业保险当作一种“额外负担”,把征缴农业保险费看成是“滥收费”。加之中央没有相关配套政策,地方ZF害怕遇到大灾“吃不完兜着走”。这样,地方上的积极性会打折扣,目前这点有限的积极性也很难持久。二是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经营方式不够明确。迄今为止,我国的农业保险试点一直没有突破“政策性保险+商业化经营”的框架,“以险养险”加ZF补贴的思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样,政策性保险业务和商业性保险业务之间没有明确的核算界限,ZF在提供补贴时无法准确判断经营政策性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的亏损究竟是来自政策性业务,还是商业性业务,难以确定合适的补贴额度,难以科学评价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保险的绩效,最终可能会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二)农民收入水平低,保险意识淡薄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逐渐铺展的进程中,农户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仍掣肘农业保险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高成本、高费率与农户家庭低收入之间的矛盾。农业生产自身的高风险性、空间的分散性、时间的季节性、定损的复杂性,造成了农业保险的高成本性,于是决定了农业保险实现正常运营必须以高费率为保障。各国的经验表明,农作物的保险费率一般在2%~15%之间,比之家庭财产、企业财产的保险费率(1‰左右)高出十几倍到几十倍,而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过渡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而且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收入差距很大,农民在较低的收入水平并扣除购买各项生活生产资料、供养子女上学等必要开销之后,其可支配收入微乎其微,所以即便是在现阶段ZF财政给予50%的保费补贴的前提下,1%~7.5%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费支出也大大超过了其消费能力。

第五篇:[保险]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浅析.

[保险]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浅析

[摘要]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汽车消费的增长必将带动汽车保险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按照入世协议我国将逐步开放保险市场,中国汽车保险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成为我国汽车保险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世界汽车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分析,将为中国汽车保险业提供借鉴。[关键词]汽车保险;第三者强制责任险;无过失责任

一、汽车保险的起源

(一)近现代保险分界的标志之一——汽车第三者责任险

汽车保险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它晚于水险、火险、盗窃险和综合险。保险公司承保机动车辆的保险基础是根据水险、火险、盗窃险和综合责任险的实践经验而来的。汽车保险的发展异常迅速,如今己成为世界保险业的主要业务险种之一,甚至超过了火灾保险。目前,大多数国家均采用强制或法定保险方式承保的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它始于19世纪末,并与工业保险一起成为近代保险与现代保险分界的重要标志。

(二)汽车保险的发源地——英国

1.英国法律事故保险公司于1896年首先开办了汽车保险,成为汽车保险“第一人”。当时,签发了保费为10英镑—100英镑的第三者责任保险单,汽车火险可以加保,但要增加保险费。1899年,汽车保险责任扩展到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所造成的损失。这些保险单是由意外险部的综合第三者责任险组签发的。1901年开始,保险公司提供的汽车险保单,已具备了现在综合责任险的条件,在上述承保的责任险范围内,增加了碰撞、盗窃和火灾。1906年,英国成立了汽车保险有限公司,每年该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免费检查保险车辆一次,其防灾防损意识领先于其他保险大国。

2.实施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机动车辆的流行加重了公路运输的负担,交通事故层出不穷,有些事故中受害的第三者不知道应找哪一方赔偿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发起了机动车辆第三者强制保险的宣传,并在《1930年公路交通法令》中纳入强制保险条款。在实施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过程中,政府又针对实际情况对规定作了许多修改,如颁发保险许可证,取消保险费缓付期限,修改保险合同款式等,以期强制保险业务与法令完全吻合。强制保险的实施使在车祸中死亡或受到伤害的第三方可以得到一笔数额不定的赔偿金。

3.1945年,英国成立了汽车保险局。汽车保险局依协议运作,其基金由各保险人按汽车保费收入的比例分担。当肇事者没有依法投保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或保单失效,受害者无法获得赔偿时,由汽车保险局承担保险责任,该局支付赔偿后,可依法向肇事者追偿。

英国现在是世界保险业第三大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据英国承保人协会统计,1998年在普通保险业务中,汽车保险业务首次超过了财产保险业务,保险费达到了81亿英镑,汽车保险费占每个家庭支出的9%,足见其重要地位。

二、汽车保险的发展成熟

(一)汽车保险的发展成熟地——美国

美国被称为是“轮子上的国家”,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与此相随,美国汽车保险发展迅速,在短短的近百年的时间内,汽车保险业务量已居世界第一。2000年美国汽车保险保费总量为 1 360亿美元,车险保费收入占财险保费收入的 45.12%。其中,机动车辆责任保险保费收入为820亿美元,占60.3%,机动车辆财产损失保险保费收入为 540亿美元,占39.7%。机动车辆保险的综合赔付率为105.4%,其中,净赔付率为79.3%,费用率为 26.1%。美国车险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都相对自由,激烈的市场竞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车险市场。

(二)美国汽车保险发展的四个阶段

1.汽车保险问世。美国最早开始承保汽车第三者责任险是在1898年,由美国旅行者保险公司签发了第一份汽车人身伤害责任保险。1899年汽车碰撞损失险保单问世,1902年开办汽车车身保险业务。

2.通过《赔偿能力担保法》和《强制汽车保险法》建立了未保险判决基金。1919年,马萨诸塞州率先立法规定汽车所有人必须于汽车注册登记时,提出保险单或以债券作为车辆发生意外事故时赔偿能力的担保,该法案被称为《赔偿能力担保法》。该法实施的目的在于要求汽车驾驶人对未来发生事故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提供经济担保,但是由于这种担保的滞后性,以及该法无法强制每一汽车使用人履行赔偿义务,车祸受害者求偿仍然困难重重。为了改进这一做法,1925年,马萨诸塞州通过了汽车强制保险法,并于1927年正式生效,成为美国第一个颁布汽车强制保险法的州。该法律要求本州所有的车主都应持有汽车责任保险单或者拥有付款保证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可以保证受害者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并以此作为汽车注册的先决条件。以后,美国的其他州也相继通过了这一法令。

3.保险公司推出未保险驾驶人保险。由于未保险判决基金由州政府管理,因此被各保险公司指责为政府过多的干预保险业。为了阻止政府的这一行为,许多保险公司开始采取措施进行自发的抵制。保险公司推出了未保险驾驶人保险,提供给被保险人在汽车意外事故中遭受身体伤害,而驾车人是事故责任人,但是驾车人可能:(1)没有购买汽车保险;(2)虽有汽车保险,但是其责任限额低于该州要求的最低限额;(3)肇事后逃跑;(4)虽有汽车保险,但其保险公司由于某种原因拒赔或破产。目前,美国大多数州保险监管部门已要求销售汽车保险的保险公司提供未保险驾驶人保险。

4.无过失汽乍保险。赔偿能力担保法、强制汽车保险、未得到赔偿的判决基金和未保险驾车人保险虽然减少了在汽车事故中未得到经济补偿或不能得到充分经济补偿的受害者,但仍然无法解决诸如下列一些问题:(1)受害人的索赔过程既费时又费力,常常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查取证,而且最终也很难确保这些证据能证明对方驾驶人确有过失;(2)律师的费用和其他审查费用均来自于最后受害人补偿到的赔偿金,因此受害人即使获赔,得到的赔偿金也已大打折扣;(3)虽然轻微受伤者得到的赔偿一般还能弥补其经济损失,但严重的受害人得到的补偿却平均不到其经济损失的30%,甚至许多最终根本得不到赔偿。因此,一些汽车保险制度的改革者们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将无过失责任的法律制度推及到汽车保险中。

所谓无过失责任法律制度,指无论当事人有无过失,都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一个“纯”无过失汽车保险将完全取消受害人起诉肇事者的权利,而且将提供一系列的综合保险给予受害人全面的经济损失赔偿。当然,这种“纯”无过失保险并不存在,各州的无过失汽车保险仅部分的限制受害人起诉肇事者的权利。一旦人身伤害损失超过了某一界限,被保险人仍可通过起诉的方式要求对方赔偿。通过无过失汽车保险,汽车事故的受害人获赔更迅速、更方便。

(三)美国车险科学的费率厘定和多元化的销售方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形成了一套复杂但又相当科学的费率计算方法,这套方法代表了国际车险市场上的最高水平。尽管美国各州车险费率的计算方法有差异,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绝大多数的州都采用161级计划作为确定车险费率的基础。在161级计划下决定车险费率水平高低的因素有两个: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主要因素包括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及机动车辆的使用状况。次要因素包括机动车的型号、车况、最高车速、使用地区、数量及被保险人驾驶记录等。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决定被保险人所承担的费率水平。

除了传统的汽车销售商代理保险方式以外,直销方式在美国已很普遍。现在美国主要有三种直销方式:(1)利用互联网发展车险市场的B2C模式。美国车险业务约有30%都是通过这种网络直销方式取得的。绕过了车行代理这一鸿沟,交易费用减少了,保险费率自然就下来了,同时这也促进了保险公司的业务扩张。(2)利用电话预约投保的直销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成本较低,不需要大量的投入去构建网络平台。(3)由保险公司向客户直销保险。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可以直接到车市或者以其他的方式,把车险产品直接送到客户的面前。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省去客户的很多时间,业务人员能够面对面地解答客户对于车险产品提出的问题,挖掘市场潜力。

三、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投保人承担部分损失——德国

与中国相似,车险业务也是德国非寿险业务的核心。2002年,德国车险保费收入219.7亿欧元,占整个非寿险保费收入的42.7%。德国保险市场开放度较高,有120多家经营非寿险的保险公司,竞争非常激烈。特gcJ是车险方面,市场集中度很低,接近完全竞争状态。车险市场份额最大的安联集团,2002年其保费收入仅占整个车险市场的17.8%。车险排名前1啦的公司市场份额之和也只为63.6%,其中有两家还是外国公司(苏黎世保险集团和安盛保险集团)。

德国车险营销渠道主要靠代理机构。代理机构又可分为只为一家公司代理(A)和同时为多家公司代理(B)两类。其中,通过A类机构销售的保单占整个保单总量的74.4%,通过B类机构销售的保单占 13.0%。A类机构销售的保单比重较大与德国车险经营的传统有关。在德国,如果投保人和保险人无异议的话,车险保单到期后可自动续保。由于德国车辆出险率很低,因此A类机构的客源比较稳定,与保险公司合作基础非常牢固。

德国的保险公司在理赔时实行“责任处罚”原则,即每次理赔不论赔偿额多少,投保人自己都必须承担325欧元。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提醒投保人要尽量避免事故。德国的汽车保险费还实行奖优罚次。如果一年不出需要保险公司理赔的事故,第二年这辆汽车的保险费就会调低一个档位;然而,一旦出了事故并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那么次年的保险费就会上调3个档位。而且保费的档位越高,档位之间的差额就越大。

(二)汽车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突出——法国

法国车险市场是个较为成熟和规范的市场,竞争充分,产品丰富,市场细分度高,产险公司管理费用率约为28%(最好的公司可以达到22%)。法国有 146家财产险公司和相互保险公司经营车辆保险。2002年法国车险保费收入163亿欧元,占财产险保费的44%,相当于当年法国GDP的1%。调查表明,在法国100%的车辆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58%的车辆购买了车损险,82%的车辆投保了盗抢和火灾险,87%的车辆投保了玻璃破碎险。就赔付额而言,2002年全法国发生的400万起事故中,责任险赔款最高,占总赔款的50.3%,车损险占33.9%,其他险种占 16.8%。在责任险赔案中,涉及人伤的赔案占总赔案数的10.5%,但赔款额却占总赔款的59%。这主要是因为法国法律对涉及人身伤害的第三者责任赔款不设上限的缘故。

法国汽车保险业的经营区域和范围已经大大超越传统保险的内涵,汽车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愈加突出。譬如,保险公司为减少酒后驾车事故发生率,允许客户在因饮酒而不能驾车时,可在保险公司报销一次交通费用;在重大节假日,保险公司会适时在大的娱乐场所进行查验,并对因饮酒不能驾车的客户提供交通服务;有的保险公司内部设立汽车修理研究中心,为保户提供修车价格指导或为汽车修理厂提供技术培训等。

四、对中国汽车保险业的启示

(一)车险更充分体现了保险的补偿和保障功能

从第一份汽车保险保单第三者责任险保单到政府强制责任保险,再到汽车保险局的成立或未得到赔偿判决基金建立,再到无过失责任保险,无不体现了车险为保障受害人因车险损失能得到赔偿而做得努力。

当然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是国外各大保险公司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在防灾防损上,通过降低事故发生率来实现自己的利润。而当客户出险时,保险公司会以各种方式给客户提供方便,比如在定损前,预先赔付,还有在客户修车时提供替代车服务,这不仅给受害者以赔偿,更体现了保险公司的人性关怀,从而提高了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国外很多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是负利润,而是依靠资本市场盈利来弥补这一亏损的。

而中国的财产保险公司还是把车险业务当作一块重大利润来源,当客户出险时,保险公司找理由拒绝赔付,拖延赔付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国外保险公司,有时即使不在赔偿责任范围内,保险公司也酌情予以补偿。

(二)车险费率厘定因素众多而各国侧重不同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各发达国家的车险费率厘定均由多种因素决定,基本上都包括:车辆保养情况、行驶区域、车型、历史赔付纪录、年行驶里程数,驾驶人年龄、职业、性别、驾驶年限、投保人不动产拥有情况、信用记录和结婚年限等等。而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其侧重点也不同。美国是一个倡导法治和自由的国家,且注重尊重人的个性,而美国人行事又较为散漫,所以美国的车险费率厘定更多考虑人的因素,同一辆汽车,由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不同,保险费率可以相差3倍。而日尔曼人的行事谨慎是世界有名的,德国的车险出险率非常低,因此德国车险定价中车型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变动幅度最高可达2700%。

中国车险费率厘定距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且自2003年1月1日起实行自主费率,由于中国车险发展时间短,而各大保险公司还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国家保监会应该从各保险公司收集车险数据,借鉴发达国家的车险要素费率体制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合理的指导价格,供各保险公司参考。

(三)车险营销以代理为主以服务竞争

各发达国家车险销售均主要依靠代理机构,特别是德国由代理机构销售的保单占到总保单的 87.4%。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保险公司也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方式,电话直销,网络直销的份额开始不断上升,美国网络销售的车险保单已占到总业务的30%

发达国家车险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各大保险公司由价格竞争转到服务竞争。美国务保险公司提供种类繁多的细分保险项目,供投保人依据自己的情况与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组合,而且当投保人出险时,向投保人提供替代车服务,给投保人最大的便利。英国保险公司最先免费为投保人检查车辆,防灾防损意识领先。而法国汽车保险业以社会管理功能突出而著称。

中国汽车保险业应该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恶性的费率竞争,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各保险公司应以优质的服务来赢得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周延礼.机动车辆保险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2]陈欣,等.财产和责任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段昆.当代美国保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中国保监会考察团.美国和加拿大保险业介绍及其借鉴[J].保险研究,2004,(1).[5]王祺.德国车险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保险研究,2004,(5).[6]王祺.法国车险经营简介[J].上海保险,2004,(4).

下载网上保险发展现状[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上保险发展现状[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农业保险现状研究及发展对策

    中国农业保险现状研究及发展对策 梁永明 刘风芝 罗铭俊 黄晓璐 2012-6-29 10:28:34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期 摘要:针对中国农业和农业保险发展的特点以及现状,进行理......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摘要:农业保险是针对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产生的损失而设置的一种保险。完善的农业保险不仅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前进......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 摘要:在金融领域中,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在国际社会中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已经十分先进,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而我国的银行保险......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创新(推荐)

    中国出口保险信用的发展现状和创新出口信用保险是世界贸易安全的保障,出口信用保险正在逐渐私有化。出口保险私有化不仅受到了出口商的欢迎,也受到部分的政府的欢迎。出口信用......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精选五篇)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学院:金融学院班级:09保险姓名:李豹 学号:902022110 任课教师:赵丽娟 成绩: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保险概述 农业保险是指专门的保险公司......

    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与对策于之光(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摘要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业稳定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农业保险赔款......

    网络保险的发展现状、前景、问题及对策

    目前,有两种意义上的网络保险。一种主要是指保险公司针对网络安全等问题推出的网络保险业务项目;另一种主要是指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以因特网为工具来实现其内部和外部的网......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精选5篇]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 所谓的农业保险,是指对种植业(农作物)、养殖业(禽畜)在生产、哺育、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