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做好农村和谐稳定工作

时间:2019-05-12 14:4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力做好农村和谐稳定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力做好农村和谐稳定工作》。

第一篇:全力做好农村和谐稳定工作

全力做好农村和谐稳定工作,切实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23、提高基层预防和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加强基层信访工作机构建设,健全农村信访网络和处理机制,建立对信访员报告制度。坚持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值日和每天专人接访制度,建立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农村信访热线,建立农村信访督查工作制度,有关领导要亲自接待上访群众,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第二篇:强化措施,全力做好两会期间稳定工作

强化领导 筑牢防线

全力做好全国两会期间信访稳定工作

为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全镇社会稳定,镇党委、政府超前谋划、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努力促进和谐镇村建设,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职责明确”的维稳工作格局,敏感期实现零信访。我们的做法是:强化一个领导,完善两项制度,筑牢三道防线。

强化一个领导

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始终坚持定期接访、批阅信件。敏感期亲自部署稳控方案,对重点人员实行约谈、下访,了解案情、理顺情绪、建立互信,协调化解重点案件3起,其中***要求恢复***待遇的信访积案得到圆满结服。

完善两项制度

一是定期研讨制度。每周四镇里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分析当前信访形势,研究部署下步工作。包案领导逐一汇报重点案件进展情况和推进症结,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明确牵头领导和配合部门,明确解决时限和要求,压实工作责任。

二是定期督导制度。每周一机关干部会通报党委扩大会议精神、点评上周信访情况,强调需要关注的重点事项。每天下午4:30由分管政工的副书记召集各工作片片长,对照不稳定因素排查登记表逐一调度、督导稳控情况,及时了解案情、把握信访动态。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当即安排部署工作方案,连夜进入情况。重点案件由信访办跟踪督导,确保安排部署有行动、有落实。

筑牢三道防线

一是未雨绸缪。年前镇党委、政府安排信访办、组织办、民政办、计生办等部门和各工作片,对各类困难群众、弱势群体进行梳理排查,建立节前走访慰问和救助档案,筹集资金30多万元,逐一落实帮扶、救助措施,分头做好安抚、慰问工作,体现关爱、拉近感情、消除对立、理顺情绪,为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全镇信访稳定奠定基础。

二是深入排查。组织工作片和相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对不稳定因素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横到边、竖到底,不留任何死角和隐患。由信访办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帐,落实包案领导和包案责任人,明确办理时限。强化守土有责的工作理念,依法化解矛盾,主动调解矛盾,千方百计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切实做到“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三是严格职守。以曾经发生越级访和集体访的信访人员为重点,落实镇村两级监控措施,确保将信访人24小时纳入视线,随时掌握信访人的动向,不放心人员由包村干部靠上看死盯牢。同时,建立“一日三报告制度”,即:每天早上7:00由各工作片片长根据线人提供的情况向信访办电话报告稳控情况;上午上班后随即到村查看,确保信息准确;下午4:30前再到村查看一次。每次查看情况均填写书面监控表,包括见面时间、见面地点、见面人,包案责任人签字,并由片长汇总后及时报信访办,紧急情况随时报告。加大敏感期工作考核和责任查究力度,对因责任不落实、监控不到位导致人员失控、出走的,除严肃查究相关领导和包村干部的责任外,对照考核标准加倍扣罚包片基金。同时,车站每站点安排1名机关干部值班,值班人员人手一份重点人员图片资料,以便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第三篇:做好村民调解工作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做好村民调解工作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耀州区西头村村民调解委员会先进材料 西头村地处耀州区演池乡西南部,自然条件差,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群众居住分散,全村101户,396人,人员组成复杂,被当地俗称“九省十八县”。199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700元。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七二七事件”曾“炸响”全国,村班子瘫痪,人心涣散,村风不正,封建迷信邪教盛行,是全区有名的烂杆村。几年来,村级集体经济停滞不前,上级各项扶贫项目进不了村,群众意见很大,干群关系紧张。村民间出现矛盾纠纷无人调解,一件小小的矛盾甚至上访到市区,西头村也成了乡上头痛的一个村。1999年,新的一届村级班子上任后,从解决村民一件件小事入手,逐步化解各种矛盾,积极在全村实施了声势浩大的“三部曲”,即 “铺底子,挣票子,补脑子”。经过几年的努力,西头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西头村何以能从一个烂杆村变成了一个先进村,用群众的话说:“这当中调解委会功不可没”。据统计,2010年村调委会共组织矛盾纠纷排查32次,受理纠纷23件,调处23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23件,成功率达100%。

一、从组织建设入手,努力为调解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按照中央两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和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的要求,西头村成立了“西头村调解委会”,村支部书记任调委会主任,成员包括村委成员、各组组长。为进一步加强村调委会规范化 1

建设,西头村在乡党委政府和乡调委的支持下设立了“西头村中心调解室”,不失时机的抓紧组织实施,按照“有场所、有标示、有制度、有人员”的要求,成立 “人民调解室”,作为村调委会的工作载体,并招聘了专职人民调解员充实的调解室,实现“有专人做事”。充实了3名义务调解员,6名中心户长,并将各成员划岗定责,分组到户,构筑了以村、组及中心户长的三级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

为了使西头村早日从零碎小事的喧闹中解脱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结合西头村民事调解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村调委会从规范制度入手,相继健全了对调委会工作制度、重点疑难纠纷集体讨论制度以及处理纠纷回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喷绘上墙,严格实行了以“调查纠纷登记簿”、“普法宣传情况登记薄”为主要内容的民调工作规范化管理,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逐步形成了事事有记录,纠纷有调节,工作有秩序的良好工作机制,确保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二、从提高素质入手,着力建立一支精干的调解队伍 不管做什么工作,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要做好调解工作,必须要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调解队伍。西头村调委会的从增强调解工作效能入手,着力提高整个调委会人员综合素质。定期组织村调委会成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具体调解的相关知识,依托各组调解小组和中心户形成了覆盖全村的调解网络,坚持在“防”字上做文章,在“调”字上下工夫,不断提高调委会纠纷调处力,使大量的矛盾纠纷能够“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臵得好”,真正构筑起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明是非,讲原则,守公道”,这是开展调解工作始终格守的一个信条。在农村,矛盾纠纷不论大小,都有个是非曲直问题,如果在调解时,混淆是非,偏离原则,不仅有失公道,而且还会伤害当事人,损害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能和威望,会人为调出新的矛盾,西头村就有一位调委会的带头人——任世斌。大家戏称他叫“复杂”老汉,但他能将村民间“复杂”的纠纷又变得“简单”。提起这位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的72岁白发老人,他有许多化解纠纷的技巧。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一身作则,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无论是村里东家长西家短的邻里纠纷,还是是剑拔弩张的宅基地纠纷,他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平息化解纠纷。十几年来,不管哪个家庭出了问题,还是邻里之间闹点矛盾,甚至是两口子吵架,都常常找他评理。大家信任这位老调解员,有时候冬季里三九天村民们打电话找他解决矛盾,他也二话不说立马赶到。村民对他信任有加,都说“有老任在,我们在村里就顺当。”在村调委会的带动下,调解员和中心户长各负其责,各尽其职,使西头村调解工作越做越顺,越来越好。

2007年3月,村民黄兴民和杨瑞国因建房产生矛盾,一方动用机械准备铲掉另一家新盖的房屋,眼看一场灾难就要

降临,调委会成员立即全员出动,分头进行劝说,经过多次白天、晚上上门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利害关系,并妥善处理困扰两家的宅基地纠纷,这既解决了两家僵持多年的邻里关系,又平息了一场因处臵不当可能导致的上访事件的发生。

三、从人性化的理念入手,尽力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调解矛盾纠纷中注意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这是调解工作必须坚守的一个准则。农村矛盾纠纷,多数都是因利害冲突引起的,矛盾纠纷的调处过程,也是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的过程。对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事不能简单地去“摆平”,求和解,要找准症结,人性化地去处理,不能按下葫芦又浮上来瓢,要做好源头治本工作。

西头村调委会要求各调解员要有诚恳的心情,诚意的举动是打动当事人。在平时调解过程中,合情合理,维护双方利益,让人心服口服。在处理纠纷时平等待人,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家庭矛盾,特别是赡养问题一直是农村纠纷问题的重中之重。如该村村民陈清水老人与儿子陈某因赡养纠纷,父子关系紧张,老人一气之下就想将儿子告上法庭。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村调委会立即将他的儿子叫到调委会,从亲情、法律、道德等多个角度苦口婆心地开导教育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说服教育。后来,陈某又因车祸,丧失劳动能力,致使家庭陷入困难,村上拿出1000元,对陈某进行救济,并将陈某纳入低保范围。今年,陈某的女儿考上大学,村上协调附近煤矿给陈某资助3000元,帮助其

女儿圆了大学梦。在村调委会的感召下,陈某深受感动,自觉履行赡养义务,老父亲也主动回来帮儿子料理家务,至此,一场“老子告儿子”的**终于平息了,并取得了圆满结局。这种人性化的调解方式,使西头村许多矛盾纠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经过西头村调委会的不懈努力,西头村连续多年未出现上访现象,未发生刑事、治安案件,西头村综合治理、信访工作名列全乡前列。西头村也先后被确定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文明示范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示范村、平安村,村党支部被耀州区委评为“五好党支部”。

第四篇:浅谈如何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工作)

(市局文件)浅谈如何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工作

第15期

邯郸市公安局 2012年8月3日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工作

馆陶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魏江海

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立足辖区治安形势,先后开展了命案侦破、严打整治、社会治安整治、清网追逃等多项专项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农村刑事犯罪活动,积极推进了农村警务室建设,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虽然我们的社会治安稳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当前农村存在的一些社会治安问题不容忽视,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下面,笔者结合馆陶县2011年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如何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工作。

一、馆陶县基本情况

馆陶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之地,全县总面积456.3平房公里,人口34万,有8个乡镇、277个行政村,其中,有7个农村乡镇,263个农村村庄,2011年农村人口27.5万人、流动人口2780人、农村平均收入5747元。馆陶是邯郸市的东大门,与山东省冠县、临清市隔卫运河相望,西距邯郸市75公里,东距山东省聊城市65公里,南距河南省濮阳市95公里,106、309两条国道交汇于此,邯济铁路横贯东西,青兰高速穿境而过,交通特别便利,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特别是近年来馆陶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新型化工、机械制造、轴承加工、蛋鸡养殖等产业以来,使人、财、物流通急速增快,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这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给农村治安形势也带来了严峻考验。

二、当前农村存在的治安主要问题

(一)群体性事件(苗头)隐患增多。随着农村利益格局的完善和调整,社会各种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问题的处理上,如征地拆迁、道路建设、环境污染、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已从对话协商向越级上访甚至围门堵路转化。这些事件起因复杂,涉及面广,人数众多,反复性大,对抗性强,解决难度相当大,稍有不慎都将激化矛盾,往往引发群体上访、堵塞交通、暴力抗法、哄抢甚至围堵党政机关等违法行为。2011年,我县农村地区虽然没有发生大的群体性事件,但因各种因素引起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45起,占全县涉法涉诉总数的85%;发生非正常访18起,占全县非正常访的90%,这些上访案件的处理非常棘手,牵扯了很多精力。

(二)恶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一些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农村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影响不和谐的因素增多。从命案发生的情况归纳分析看,由邻里土地纠纷引起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因家庭矛盾激化、情感问题引发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恶性刑事案件呈上升趋势,绝大部分命案发生在农村。2011年农村地区刑事案件389起,占全县刑事案件42%;农村八类严重暴力案件87起,占全县八类严重暴力案件的59%,这些案件的发生为社会稳定带来了严峻考验。

(三)侵财型案件居高不下。主要为盗窃和诈骗案件,对象是现金、家电、金银手饰、摩托车等便于携带和价值较高的物品,尤其是盗窃电动车、摩托车案件较多。同时,电信诈骗、以婚骗财、利用封建迷信手段骗取钱财等诈骗案件较前几年也有所上升。2011年,我县农村地区两抢一盗案件272起,占全县两抢一盗案件37%,这些案件的发生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群众的安全感。

(四)民间纠纷及引起的伤害案件仍然较突出。当前农村邻里、乡邻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因田边地角、宅基林木、瓜果青苗、鸡鸭猪犬等小事纷争和家庭积怨、婚恋纠葛、经济纠纷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而且量大面广。而为此引发的打架斗殴、恶性伤害案件的暴力程度也在不断加剧,与过去“拳头加木棍”伤害方式相比,犯罪手段更为凶狠残忍,动辄使用菜刀、铁锹、锄头、斧头、尖刀等杀伤性工具,伤人不计后果。2011年,我县农村地区共发生治安案件424起,占全县治安案件的43%;农村矛盾纠纷136起,占全县矛盾纠纷的51%,民转刑案件也呈上升趋势。

(五)农村留守人群逐步成为问题人群的现象日益凸显。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外流,农村留下了大批老人、妇女和未成年人,成为“留守人群”。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生活负担沉重、家庭功能失衡、情感缺失、自我保护防范应对能力弱、大多数青壮年都已外出打工等原因,“留守人群”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侵害对象,强奸、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在农村时有发生。这样的弱势群体,在违法犯罪案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直接危及了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造成农村社会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农村警务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农村治安防范工作面广、量大、线长、分散,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与农村面临的复杂治安形势相比,农村警务工作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警力少,民警沉不下去,警务信息上不来,警民关系还不够融洽,实施治安管理还处于被动状态。我局现有编制141人,实有在职在编民警110人;农村派出所7个,农村辖区刑警中队3个,共有警力39人,占农村总人口的万分之一点四二,占全县总警力的36%。由于警力紧缺,不能完全通过定点、定人、定时入户走访、召开民情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反馈有价值信息,派出所行使打击、管理、防范、服务等职能还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二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措施未能完全落实到位。目前,基层乡镇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抓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上,对如何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一些基层乡镇党委政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投入匮乏,甚至还存在社会治安就是公安机关一家抓的思想认识误区,对治安工作停留在表面上,贯彻落实在会议文件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措施未能充分落实到位。

三是农村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治安防控机制不健全。一些农村政权组织对群众干预和控制能力大为减弱,村干部失去了以往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村级财务收入没有保障,导致有的村功能组织处于不健全或半瘫痪状态,群众干预和控制能力弱化,凝聚力和公信力减弱,民调组织工作力度不够,许多民事纠纷调解不到位,矛盾化解不及时。同时,少数农村干部作风漂浮,群众基础差,工作方法简单,对一些民间纠纷和社会矛盾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四是一些群众自我防范意识不强,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较差。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村个体地位得到极大突显,集体主义思想在一些村民头脑中逐渐丧失,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较严重,群众参与治安活动的积极性差,自我防范意识又不强,物防、技防更是薄弱。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男女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员多为妇女、老人和儿童,这个群体自我防范意识淡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较差,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五是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滞后,一些群众法律知识淡薄。由于农村普法工作落后,以前的普法工作又不深入、不到位,大多数群众的法律水平还谈不上“有法必依”,导致一些群众遇事冲动、意气行事,受到不法侵害时不能用法律手段解决,往往采取报复、伤害、闹事等过激行为,而不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群众受到不法侵害后,不及时报案,甚至私了,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少数文化素质偏低、又不知法、辨别是非能力差的群众,容易受人挑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四、公安机关针对农村治安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一)以夯实基层基础为着力点,大力提升公安机关维护农村稳定的能力。农村派出所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县级公安机关要紧紧抓住最为重要、最为关键、最为迫切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下大力气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农村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做出成效。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目标,切实把“能干事、会干事、能共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民警选拔到派出所领导位置上来,尤其要选好配强派出所长。通过苦练基本功,使农村派出所民警真正达到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会擒敌自卫、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群众工作、会网上作战。切实加强对农村派出所的保障,努力解决派出所硬件建设和办公办案经费等问题,为派出所配备必要的武器装备、防护器材和办公设施。通过夯实基层基础,真正实现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切实筑牢以派出所为主体的农村治安第一道防线,从而有效地提高公安机关维护农村稳定的能力。

(二)以排查调处纠纷为出发点,及时消除农村不安定因素。在当前因征地、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群众性上访事件增多的情况下,做为公安机关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维护农村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对农村群体性上访事件,要做到信息快、预案早、慎行动。各派出所要大力发挥治安管理员作用,密切注视社会动态,及时发现农村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做到耳聪目明,及时化解矛盾,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严防酿成民转刑案件及群体性械斗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当前农村中各种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有可能发生,做为公安机关要及早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预案,在人、财、物、车上做好充分准备。一旦遇有上访事件,要及时处置,并按照“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原则,讲究策略,把握时机,科学处置,防止因处置不当导致矛盾激化,影响警民关系。坚持慎用警力,警械、武警和强制措施的原则,对一般不明真相的群众要采取说明、教育、劝解的方法,冷静稳妥地处置。对冲击党政机关、阻塞交通的群体性事件,采取断然措施,依法严惩。

(三)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认识,在开展经常性严打的同时,要抓住影响稳定大局的“敏感点”,突出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切实把社会治安控制在群众可以承受的常态水平之内,从而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工作中做到三个关注。关注农村突出的治安问题,精心组织因地施策。农村派出所要针对本辖区一段时期以来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要按照什么治安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展专项行动,切实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关注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公安机关必须结合本地实际,适时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整治和严打专项行动,将影响农民安全感和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侵农犯罪作为打击重点,快侦快破,严厉打击盗窃机动车、破坏电力设备、通讯设施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坚决打击农村涉黑涉恶犯罪,严厉打击关系农民切实利益和破坏生产经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坑农、害农犯罪活动,维护农村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关注农村中存在的黄、赌等社会丑恶现象,开展专项治理。要针对当前农村卖淫嫖娼、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采取查源头,抓现行,捣窝点,除危害的方法,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的路边店、旅店等公共场所的清查整治力度,净化农村社会空气。

(四)以提高服务效能为突破点,不断改进和加强公安行政管理工作。农村派出所要针对农村中安全事故多发的现象,及时搞好农村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落实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到三个加强。加强危爆物品的管理,减少和杜绝治安灾害的发生。我县现有涉爆单位馆陶县喜庆烟花爆竹有限公司,涉剧毒及化学品单位瑞森药业和信德有限公司,虽然这些单位没有发生过大的涉爆涉毒治安案(事)件,但仍存在治安隐患苗头和漏洞。治安大队和派出所要加强对危险爆炸物的销售、使用的每一个环节的检查督促工作,对使用危爆物品的要严格掌握,并落实责任,做到万无一失,坚决遏制涉枪涉爆案件和重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加强消防管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2011年,我县农村地区共发生火灾事故24起,占全县的46%,并呈明显上升趋势。消防大队和派出所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及时加强对农贸市场、农民居住区和农资、农产品仓库的消防管理,要帮助农民组建业务消防队,并进行防火、灭火知识教育,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加强交通管理,确保道路安全畅通。2011年底,我县农村地区机动车保有量2.6万余辆,占全县的66%;农村地区发生交通事故22起,占全县的68%。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会越来越多,而随之引发的交通事故也会越来越多,交警大队和派出所要经常对广大农民开展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维护好农村道路交通秩序,坚决制止群死群伤交通事故发生,并要管住农村的车辆,制止无牌无证摩托车在乡村道路上行驶。

(五)发挥治安管理员作用,使其成为维护农村地区稳定的“桥头堡”。2011年12月份,我县根据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按照“每村一个警务室,每个警务室一名治安管理员”的标准,在全县277个行政村都建立了高标准的警务室,落实了治安管理员,为他们全部配备了警用电动自行车、笔记本电脑、执法记录仪等装备,并通过岗前培训、跟踪指导、“轮值轮训”等形式,使治安管理员明白了“干什么、怎么干”,使其真正的发挥了作用,有效地推进了基层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成为工作的“明白人”。通过对治安管理员的业务知识和“轮值轮训”培训,切实提高他们业务基础知识和实战应用能力,使他们尽快成工作中的行家里手。成为群众的“勤务兵”。通过他们掌握辖区社情民意、摸排化解矛盾纠纷、搞好治安防范,并开展救济、优抚、代办户口等各项便民服务,增强警民鱼水情,提高群众满意度。当好群众的“守护神

”。治安管理员工作在农村社区一线,在服务群众的同时,还担负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当好矛盾纠纷的“化解人”。治安管理员在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先的原则,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采取预警在先、控制得当、回访及时等有效方法,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做好法制教育的“宣传员”。广大治安管理员要结合日常工作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宣传,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和防火、防盗、防诈骗等知识,提醒群众注意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使他们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制的途径解决问题。

文章出处:调研处

文章作者:dyc

Copyright © 2003 邯郸市公安局调研处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五篇:关于基层干部如何做好农村稳定工作

关于基层干部如何做好农村稳定工作

维稳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找准位置,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稳定工作的重要意义。所以说只有切实抓好农村稳定工作,才能实现农村长治久安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加快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下面,我就基层干部如何做好农村稳定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基层干部要具备应用的素质

1、要有公心。就是要有一颗甘当公仆、执政为民之心。要少存私心,先公后私,坚持无私奉献做表率。“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群众是最拥护那些有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心里总想着群众的领头人。要有大局观念,以大局为重,不因一时之利而起贪欲,不因一己之私而失去理智。

2、要有实心。坚持实事求是,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心群众疾苦,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一些与他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特别是要大力为弱势群体、特殊群体排扰解难,切实为他们解决好实际问题。如在发放救灾救济款物、解决低保等问题上给予大力倾斜。同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积极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并告知当事人具体情况。

3、要有恒心。农村稳定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不会一劳永逸。只要人与人相处,总会有磕磕碰碰,总会有不同的、新的矛盾出现,所以我们基层干部必须持之以恒,对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要常抓不懈。在调处具体矛盾纠纷时,要具备足够的耐心,注意倾听,并且耐心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促使矛盾化解。

二、基层干部要讲究做事、调处矛盾的原则

1、要依法办事,不能以权代法。调处矛盾纠纷,必须坚持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办事。

2、要依规办事。村务、政务公开要及时、彻底,把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制度落到实处,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突出矛盾和问题。

3、要依民就事。要与群众打成一片,不要高居于群众之上。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相信群众中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依靠群众

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三、基层干部要及时处理化解矛盾纠纷

1、要宜早不宜迟。就是要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关心群众的疾苦,了解存在问题,排查矛盾纠纷隐患,对掌握了的不稳定因素,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组织调解,坚持把矛盾消灭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这样,矛盾纠纷刚一出现就进行化解,既轻松,又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2、要宜细不宜粗。调处矛盾纠纷时,要弄清矛盾纠纷产生的根源,不能粗枝大叶,草率了事。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化解工作。

3、要宜软不宜硬。调处矛盾纠纷要以宣传教育、做好思想工作为主,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服人,不能以势压人,更不能高高在上,我行我素,独断专横。对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矛盾纠纷,要果断坚决调处,当断则断,不要推,以免矛盾激化,酿成大的祸端。

四、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1、要积极把愿意为群众办事、符合党员条件的农村致富能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改善村级领导班子的年龄、文化、知识结构,提高村干部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能力,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2、要加强村级组织廉政建设,严惩腐败,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争得群众的信任;

3、要增强群众观念,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办事水平,讲究工作方法,做到让群众满意,还干部清白,增强干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防止和减少因工作方法不当而引发和激化矛盾。

4、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裁体,加大对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和外出务工培训,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方位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就业新渠道,让农民有事可为,有钱可挣。农民因勤而乐,因富而安,富乐生和谐,从而促进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下载全力做好农村和谐稳定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力做好农村和谐稳定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信访稳定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信访稳定工作 农村信访工作更多的是要凭经验、凭知识、凭感情、凭定力。凭经验就是靠经验办事,用经验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凭知识就是多学习相关的法律、规章,......

    夯实农村综合治理基础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文章标题:夯实农村综合治理基础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XX市集中整治农村社会治安专刊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地领导重要批示和“5.29”电视电话会议精神,XX市以“集中整治农......

    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精选五篇]

    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是为经济建设创造安定环境,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下面就如何发挥基层党委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一、当前造成农村社会......

    三矿全力做好敏感时期信访稳定工作

    三矿全力做好敏感时期信访稳定工作 “信访稳定工作要做到“五个到位”,信访办要认真研究文件并制定出落实意见。要高度重视特殊时期的稳定工作。要按照 “一人一组、一人一策......

    全力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

    全力改革村级组织设置 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 作为社会的基层单元,社区在基层政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正在成为社会整合、服务和管理的主要载体。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就......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调解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促进和谐建设

    文章标题: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促进和谐建设信访稳定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是密切党......

    如何做好稳定工作

    构建和谐铁路 做好稳定工作 随着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铁路的体制转型、利益调整,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加之人们对生活的诉求面加大,稳定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当前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