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提升城区法治化管理水平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依法治区规划的总体要求,着眼于提升城区法治化管理水平,坚持把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摆上议事日程,狠抓落实,为我区的“富民强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区域法治环境,推进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提升城区法治化管理水平。新的世纪、新的形势给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审时度势、结合区情,对这项工作做认真的调查和深入的思考,努力寻求工作新思路,开拓工作新局面。
一、从大局出发,明确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加强社区管理的需要。在社区管理中,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依法治理,依法治理本身就是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依法治理,社区管理才能够真正得到加强。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过去由政府或所在单位包揽的就业、医疗、保险、养老等社会保障事务逐步由社区承担,社区日益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舞台和社会管理的主要领域。通过开展依法治理,用法律手段为社区管理服务,规范保障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社区管理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原则。············
(二)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伴随着社会人员结构的重大变化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离退休人员、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下岗待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员以及新迁居民涌入社区,汇成数量庞大、身份复杂、流动性强的“社区人”群体。“社区人”个体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工作职业的差异,使得日常社区管理中出现了多种矛盾纠纷,如普遍存在的下岗再就业、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发放、垃圾费的收缴、房屋拆迁、禁毒禁赌等问题,以及因空调噪音、滴水,车辆进出停放等原因而产生的邻里矛盾,街道社区由此成为了社情民意的综合反映地和各种矛盾、问题的汇聚地。靠过去那种由街道干部、居委会主任上门做工作的简单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只有加强依法治理,用法律手段进行管理,才能够顺应民情,妥善解决矛盾、纠纷,确保社区的稳定。
(三)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社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障群众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得以充分实现。实现的途径就是实施依法治理,通过加强街道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党的要求和宪法、法律的规定,把社区群众组织起来,广泛开展“自治”活动,切实把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城区法治化的目的。
(四)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物质要求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街道社区为居民办实事,就是要整合力量,实施依法治理,采取建章立制,整治违章违法,推动法律、医疗、文化等服务进社区的多种形式,实现社区的居所安全、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确保居民安居乐业。
二、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基层少数领导干部对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是“务虚工作”、软任务。对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仅停留在计划上,推一下干一下,满足于应付敷於,没有真正抓好落实。
(二)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每年为数几次的全体成员会议,只能就依法治区工作的规划、年度计划等总体工作研究讨论,而基层依法治理的一些专项工作、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则不能及时得到协调解决,调查报告《推进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提升城区法治化管理水平》。同时,小组成员均担任全区相关部门的领导职务,由于工作繁忙,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投入的精力和力度方面还有待于提高。不能够更好地发挥本部门在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三)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还存在着死角。如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外来人员大量涌入社区,受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无业可就,在管理上造成“真空”,成为管理问题的隐患。有关职能部门缺乏依法治理的工作前瞻性,还未从宏观上规划管理,导致职责不清,各自为战,离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对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指导考核的力度不够。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成员参与指导、考核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机会不多,目前仍停留在由设在区司法局内的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负责开展,给基层单位的感觉就是该工作仅是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能工作,弱化了其工作地位。
(五)相关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缺乏工作连续性,重视程度不够。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方方面面无所不包,涉及到全区各部门、街道、社区。相关单位都有必要明确专人专职或兼职从事该项工作的日常事务,承担起工作联络事宜,但有些单位则是人员得不到保证或经常变动,经费也不能够保障,渐而使本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
三、齐抓共管,积极开展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
(一)以宣传发动为先导,构筑工作网络机制。要在社区内采取多样形式,广泛宣传街道社区依法治理的要求、目的与意义,取得社区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要变一年一次例会改为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便于工作情况的沟通和问题的及时解决。为推动工作开展,更好发挥领导小组成员的作用,可将街道、社区划分“责任片”,由小组成员定点负责,亲临现场协调指导,强化工作力度。同时,街道要真正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成效,逐步形成由街道工委领导、办事处组织实施、相关职能部门指导检查、社区内单位密切配合、居民共同参与的街道社区依法治理的工作格局。
(二)以普法教育为抓手,深化法律进社区活动。普法与依法治理在社区的紧密结合,是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化和发展。社区普法活动要紧紧围绕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内容进一步贴近社区、服务基层。应就社区管理和社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矛盾纠纷广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二是形式进一步以人为本、灵活多样。通过制作下发《法律知识问答》手册、举办社区说法故事会、法制文艺表演等活动,把法律知识内容融入生活化、通俗化、趣味化的表现形式中,以事喻法、以案释法、以艺示法。三是队伍进一步扩大。在原有法律进社区的服务队伍基础上,从社区居民中大力召募有志于普法事业的志愿者,让他们也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向身边的人讲身边的法律事,使得学法用法真正成为“寻常百姓事”。四是阵地进一步明确。要将主阵地放在社区居委会。在抓紧开展对街道干部、社区居委会主任系统培训的同时,努力使居委会做到“四有”:即有一个法制宣传专栏、配一套法律书籍、建立一支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每季度兴办一堂法制课。
(三)以社区“自治”为立足点,营造社区法治氛围。街道、社区居委会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依法管理社区事务,还要在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订立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社区公约》,努力使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推广红花街道的“民情日记”和夫子庙街道的“百姓百言”、“社区议事园”等好的做法,引导、鼓励群众反映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参与社区管理、监督社区事务,使社区群众切实行使参与“社区自治”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社区的依法治理工作夯实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以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为突破口,实施专项治理。在开展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确定治理重点,特别是注意突出社区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的整治。如针对毒品、游戏机、不健康网络、黄色媒介对中小学生的隐性侵蚀,各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对校园周边不法经营活动的取缔整治;小区内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环境卫生存在死角等现象,物业管理部门加强疏导管理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把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为,树立和维护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良好形象。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保障,创造良好治安秩序。深入创建“平安秦淮”,大力推行社区警务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社区群防群治组织,完善社区安全防控体系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社区配套防范体系,多形式地开展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活动。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发挥法律服务、公证仲裁、诉讼裁判功能,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努力把人民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形成社区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合力。
(五)以参与社区各项工作为结合点,形成社区管理、建设合力。在确立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龙头地位的基础上,以“四进社区”为契机,坚持把该项工作同创建安全文明小区、科普先进区、卫生达标区以及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双拥共建、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工作结合在一起,一并研究、一并实施、一并检查,积极延伸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触角,充发挥其在街道社区管理中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保证社区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
第二篇:推进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提升城区法治化管理水平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依法治区规划的总体要求,着眼于提升城区法治化管理水平,坚持把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摆上议事日程,狠抓落实,为我区的“富民强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区域法治环境。新的世纪、新的形势给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审时度势、结合区情,对这项工
作做认真的调查和深入的思考,努力寻求工作新思路,开拓工作新局面。
一、从大局出发,明确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加强社区管理的需要。在社区管理中,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依法治理,依法治理本身就是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依法治理,社区管理才能够真正得到加强。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过去由政府或所在单位包揽的就业、医疗、保险、养老等社会保障事务逐步由社区承担,社区日益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舞台和社会管理的主要领域。通过开展依法治理,用法律手段为社区管理服务,规范保障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社区管理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原则。
(二)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伴随着社会人员结构的重大变化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离退休人员、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下岗待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员以及新迁居民涌入社区,汇成数量庞大、身份复杂、流动性强的“社区人”群体。“社区人”个体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工作职业的差异,使得日常社区管理中出现了多种矛盾纠纷,如普遍存在的下岗再就业、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发放、垃圾费的收缴、房屋拆迁、禁毒禁赌等问题,以及因空调噪音、滴水,车辆进出停放等原因而产生的邻里矛盾,街道社区由此成为了社情民意的综合反映地和各种矛盾、问题的汇聚地。靠过去那种由街道干部、居委会主任上门做工作的简单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只有加强依法治理,用法律手段进行管理,才能够顺应民情,妥善解决矛盾、纠纷,确保社区的稳定。
(三)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社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障群众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得以充分实现。实现的途径就是实施依法治理,通过加强街道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党的要求和宪法、法律的规定,把社区群众组织起来,广泛开展“自治”活动,切实把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城区法治化的目的。
(四)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物质要求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街道社区为居民办实事,就是要整合力量,实施依法治理,采取建章立制,整治违章违法,推动法律、医疗、文化等服务进社区的多种形式,实现社区的居所安全、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确保居民安居乐业。
二、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基层少数领导干部对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是“务虚工作”、软任务。对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仅停留在计划上,推一下干一下,满足于应付敷於,没有真正抓好落实。
(二)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每年为数几次的全体成员会议,只能就依法治区工作的规划、计划等总体工作研究讨论,而基层依法治理的一些专项工作、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则不能及时得到协调解决。同时,小组成员均担任全区相关部门的领导职务,由于工作繁忙,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投入的精力和力度方面还有待于提高。不能够更好地发挥本部门在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三)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还存在着死角。如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外来人员大量涌入社区,受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无业可就,在管理上造成“真空”,成为管理问题的隐患。有关职能部门缺乏依法治理的工作前瞻性,还未从宏观上规划管理,导致职责不清,各自为战,离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对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指导考核的力度不够。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成员参与指导、考核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机会不多,目前仍停留在由设在区司法局内的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负责开展,给基层单位的感觉就是该工作仅是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能工作,弱化了其工作地位。
(五)相关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缺乏工作连续性,重视程度不够。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方方面面无所不包,涉及到全区各部门、街道、社区。相关单位都有必要明确专人专职或兼职从事该项工作的日常事务,承担起工作联络事宜,但有些单位则是人员得不到保证或经常变动,经费也不能够保障,渐而使本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
三、齐抓共管,积极开展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
(一)以宣传发动为先导,构筑工作网络机制。要在社区内采取多样形式,广泛宣传街道社区依法治理的要求、目的与意义,取得社区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要变一年一次例会改为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便于工作情况的沟通和问题的及时解决。为推动工作开展,更
第三篇:提升管理水平
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做强做优---集团总经理佘鲁林在中国医药集团管理提升活动启动动员会上发表重
要讲话
2012-5-3 9:34:51 作者:网络来源 阅读数:69 4月5日,中国医药集团及其下属各级分子公司召开“管理提升活动”启动视频动员会议,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以上管理干部参加了此次会议。“管理提升活动”将从今年4月起开展,为期2年。
中国医药集团总经理佘鲁林在会上发表《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做强做优——建设世界一流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的重要讲话,从管理提升活动的重要意义、工作安排、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阶段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一、深刻认识管理提升活动开展对中国医药集团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在复杂宏观经济形势下保增长、保稳定的必然选择。从国际上看,现在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从国内看,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步放缓,今年GDP增长目标为7.5%,是我国GDP8年来首次下调至8%以下。宏观经济环境比2008年形势更为严峻。我们要稳中求进,进是必然的,稳是重要的基础。我们要看到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冬”即将来临,要主动变“熬冬”为“冬训”,练好内功,夯实管理基础,对我们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提早做出应对,要全力采取措施,扎实做好落实。
二是国药集团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发挥行业影响力的关键举措。目前我国医药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但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医药行业正受着药品降价和成本上行的双重考验。我们要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增长,从而促进企业的科学健康的发展。
三是国药集团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抓手。在市场竞争中,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能否更长久的生存发展。激烈的竞争环境必然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营风险。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经营风险在累加,如管控能力不足等薄弱环节常常容易被忽视或掩盖。要通过管理提升找出风险点,止住出血点。
四是集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做强做优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平台的有力保障。医药集团人员多,规模大,业态结构复杂,管理链条的延长使得执行力还有待提高,领导班子和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二、主要工作安排及目标 此次管理提升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持续加强企业管理,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活动的主题为:合规经营,管控升级;精细管理,降本增效;对标一流,做强做优。
活动的工作原则为:一是立足自我与学习借鉴湘结合;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广泛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二是重点突破和全面提升相结合;要扎实开展短板消缺和瓶颈突破相结合;三是效益提升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四是加强管理和深化整合相结合。
活动主要目标确定为:一是达到基础管理明显加强;二是达到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三是达到管理创新机制明显改善;四是达到经营绩效明显提高。
三、管理提升的重点任务
一是找准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实现重点突破。在深入调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优选提升措施,制定重点整改工作方案;二是强化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切实加强基础管理,牢固树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观念;三是统筹推进,专项提升,全面落实整改措施;四是总结固化成果,构建长效机制。
四、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12年4—8月,全面启动,自查自纠阶段;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专项提升阶段;第三阶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持续改进,总结经验阶段。
五、几点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开展积极推进;二是做好整体设计,确保活动开展有序进行;三是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将活动引向深入;四是逐级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会议最后,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开文总结说,湖南本部今年强调的“服务管理年”与总部的“管理提升活动”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趁此机会,将这二者紧密融合在一起,提升我们湖南公司的管理水平,并要求组建“管理提升工作小组”,尽快开展工作。
第四篇:推进四化建设 提升油田生产管理水平
推进四化建设
提升油田生产管理水平
摘 要:从1961年成立至今,胜利油田经历了50余年的开发建设,油气稳产、成本控制等诸多方面的矛盾和压力日益突出。面对低油价的寒冬,滨南采油厂逐步将油水井管理由传统粗放式管理,转变为向效益聚焦的精细化管理。走“油公司”发展之路,实现内涵式,集约化发展,成为采油厂谋效益,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滨南采油厂从2014年开始,以采油管理五区为试点,推进全厂“四化”建设,深化“四化”大数据应用,打造油水井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四化建设;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信息化提升;
一、滨南采油厂现状
滨南采油厂是油田专业化管理的试点之一,是东部老油田的典型代表,所辖油田作为已经开发了45 年的老油田,目前已经处于开发后期,随着地层压降增大,综合含水上升,经济高效开发的压力不断加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另外,原油各生产环节资料录取,设备操作绝大部分为手动执行,造成用工总量大,工作效率低,油气生产管理难度大。传统用工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要求,要“打造世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必须严格控制用工总量,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精细化管理。
滨南采油厂按照总部和油田的要求,从2014年3月份启动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信息化提升”为主要内容的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采油厂选定采油管理五区为建设示范区,紧紧围绕油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核心目标,全力推进生产信息化建设,探索油公司发展之路。
滨南采油厂采油管理五区成立于2015年4月,主要管辖滨南油田滨一区、二矿单稀油两个开发单元,含油面积为26.53km2,地质储量4136.18×104t,2015年原油配产23.1×104t,配注92.5×104m2。
二、信息化提升的主要内容
采油管理五区“四化“改造工程拟建设油井功图量油系统,完善集输、注水系统的生产计量和自控通信,建成生产管理一体化平台。
2.1 井场自动化改造
井场自动化设备包括远程终端单元(RTU)、一体化温度压力传感器、功图量油设备、电表,采集油井温度、压力、载荷、位移、冲刺、电流、电量等关键参数,通过无线网桥传回生产指挥中心,实现油井工况的实时分析与远程停井等功能。
2.2 计量站、配水间自动化改造
计量站自动化设备包括远程终端单元(RTU),温度、压力变送器,高压流量自控仪等设备,实现生产汇管的压力、温度,加热炉出口压力、温度、排烟温度,外输泵进出口压力,配水间压力、流量的实时检测,配水间流量的远程调配。
2.3 注水站
注水站自动化设备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液位计等,实现注水泵参数与运行状态、注水罐液位、高压阀组压力的实施检测,实现注水泵远程关停。
2.4 联合站、接转站
联合站、结转站自动设备包括PLC设备与配套仪表,进行来液管线的温度、压力,三相分离器油、水、气路压力,沉降罐液位与油水界面,加热炉进出口温度、压力,外输流量等关键节点参数的实时检测
2.5 视频监控
结合滨南采油二矿油水井分布分散,工农环境复杂的现状,采用红外线热成像监控覆盖油区,偏远井、单拉井、高产易偷盗井立杆安装单井视频监控的方式,实现油区90%覆盖率。
在每座计量站、注水站、接转站、联合站安装高清智能红外球机,监控关键节点,注水站泵房内安装球机监控注水泵运行情况。
2.6 网络搭建
采用无线基站与近距离网桥相结合的三级汇聚方式,将井场计量站数据就近汇集到三座基站,通过光缆回传至采油二矿生产指挥中心。通过采用近距离网桥,就近汇集数口井数据统一远传,解决了传统两级无线汇聚基站易受房屋、树林等外界环境干扰的因素。
2.7 生产指挥中心建设
生产指挥中心自动化设备包括不间断电源、显示大屏、数据、功图、视频服务器、电脑、大屏等,生产指挥中心人员通过生产指挥平台,实时了解油水井功图、电参等数据,通过自动巡检功能,将巡井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为10秒钟,三、信息化提升取得效果
3.1 实时全覆盖监控,确保生产平稳运行
管理五区技术管理室负责每口井报警预警阈值设定,生产指挥中心管控岗负责日常报警处置并反馈到技术管理室及专业化班组,24小时监控油水井站实时数据及视频信息,做到随发现,随上报,随处理,建立生产“大数据”监控闭环管理系统。
3.2 偏远井实时监控
通过利用单井视频监控、生产参数实时采集、功图分析等功能,实现对33口偏远井的集中管控,解决了偏远井巡检周期长,易偷盗的问题。利用生产指挥平台视频监控功能,12月单月发现盗油事件4起。降低了损失,减少了污染青赔费用。
3.3 建立组合预警机制
管理区充分利用生产指挥平台采集数据齐全的优势,设置组合预警,针对油管漏、结蜡、泵漏等油井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抓住生产参数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综合推演,设置17大类预警模型,同时结合作业结果,人工优化判断条件,提升预警的准确率。
3.4 加强平衡度管理,实现节能降耗
采油管理五区的油井控制柜里安装上了智能电表,每间隔半小时采集计算一次电流、功率的相关数据绘制成电流曲线和功率曲线。注采管控岗位人员将其与其它四化实时数据相结合,分析制定平衡调整方案。在现场平衡调整过程中,管控人员通过SCADA系统远程控制仪表,实时录取相关参数,达到平衡调整效果的现场监控和方案的及时调整。通过分步制定整改计划,加快功率平衡调整进度,实现了功率平衡合格率的有效提升。
2015年管理区组织调平衡55口共计84井次,其中有25口井达到平衡要求,9口井减轻了负功等严重不平衡情况,平均日节电845.9kw.h,单井日节电24.9kw.h。通过进行平衡率调整,延长了油井电机、抽油机、抽油杆、皮带使用寿命,节约了电费、油井维护费和材料费。
3.5 制定合理的间开措施
管理五区滨685块等区块供液能力较差,抽油机井存在低产出、高能耗的现象。随着油井功图量油等实时监控措施的实现,为油井间歇开井制度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技术管理室技术团队通过实时数据结合单井效益评价,对供液能力差的油井制定精确合理的间开周期,生产指挥中心管控岗通过SCADA系统按时远程停井,在通过生产运行管理群按时向班组下达开井指令并监控开井时间,实现了油井间开制度的精准管理,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耗效果。
采油管理五区2015年对供液不足、间歇出油的油井共实施间开优化30余井次,其中已优化完毕日常运行12口,对比日节电量670.7KWh,平均沉没度由67m恢复至130m,为油井的增油降耗和精细效益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结论
油公司体制下管理区核心是生产指挥中心的管理,通过深入挖掘生产指挥平台功能,充分应用“生产监控、报警预警、生产动态、调度运行、生产管理、应急处置”六大模块,将一线职工从巡井、上报数据等传统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盘活了用工劳动力,提升采油厂整体管理水平,为将油公司建设落实到管理区提供有力支撑,参考文献:
[1] 卫永刚.对胜利油田探索推进“油公司模式”的分析和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3(4):80-83.[2]马朋举.以四化建设为契机,提高油田生产管理水平[J].中国科技博览,2013(36):487-487.
第五篇:强力推进质量兴县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强力推进质量兴县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许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自2001年国务院实施品牌战略以来,许昌县质监局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开展品牌兴业、质量兴县工程,目前帮助企业争创中国名牌3个、河南省名牌8个、省优质产品16个,市长质量奖2个,县长质量奖3个,质量信誉A等企业7个,质量兴县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为提高许昌县产品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坚持“分类、分项、分级”管理,搭建企业名牌培育梯队。
我局坚持把争创品牌产品作为“质量兴县”、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不断加强企业这一创牌主体的培育力度。目前,全县已培育规模以上企业162家,初步形成了以大企业集团为龙头、“小巨人”企业为骨干、中小企业为主体的较为完善的企业组织结构。对这些规模以上企业,我们坚持“分类、分项、分级”管理,对于具备申报名牌条件的瑞贝卡、远东传动轴、豪丰农机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梯队企业,加强指导,创造条件,全力帮助企业做好申报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对于经过培育有希望申报名牌的豫辰化工、质源腐竹、中亚造纸机械等第二梯队的企业,按照名牌产品的要求,帮助企业查找差距,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努力达到创牌要求。对于暂时不
1具备申报条件的第三梯队的企业,帮助其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打牢技术基础,按照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二、夯实质量工作基础,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许昌县是农业大县,我局根据县情,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不断加强技术基础工作。目前全县共创建优质小麦示范区、天和万亩蔬菜种植示范区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许昌县被省质监局命名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许昌腐竹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发制品标准专业技术委员会落户许昌县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
三、坚持以品牌占市场,发挥企业典型带动作用。我局通过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观念,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兴企、名牌兴业的路子,以质量育品牌,以品牌占市场,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瑞贝卡、远东传动轴等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名牌产品的优势,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去年,瑞贝卡实现产值接近25亿元,远东传动轴实现产值突破30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5倍和10倍。质源、豪丰农机等企业也依托名牌效应,大幅提高了市场占有率。2010年,许昌县档发加工、汽车零部件加工、轻纺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90亿元,在GDP中的比重达到37%,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质量监管,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我局充分发挥质监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农资、建材等重点产品,集中开展打假行动,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逐一列出名单,实行重点监管,指导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坚持和落实打假责任制,集中力量对食品、农资、建材、汽车配件等重点行业进行专项整治,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从根本上遏制了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同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开展“质量月”、“邀您看企业”等活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质量监督管理,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五、完善工作机制,增强企业创牌积极性。
我局作为质量兴县工作的牵头单位,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建立了定期会商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创牌奖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并把“质量兴县”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将质量安全、经费投入等指标纳入县财政预算。今年4月份,我县对荣获首届“县长质量奖”的3家企业进行了表彰,县政府予以60万元奖励,进一步激发了企业重质量、抓质量、创名牌、树形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掀起了新一轮质量兴县工作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