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对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的认识解读及新教材的教学体会
谈谈对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的认识解读及新教材的教学体会
山东省蒙阴一中丁雪峰
2004年秋季开始实施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的新课标,明确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对原有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了大规模调整。此次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改革,整合了国外教育的先进理念、思想,在国内一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融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突出信息素养教育与培养的重要性,传递了人与技术和谐共融的现代理念,体现了社会需求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为配合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的实施,非常有必要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教师,我想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情况,谈谈我对新课标的认识解读,以及对新教材教学的一些体会。
在谈论对新课标的认识与解读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新课改的产生背景了解一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真正的贯彻新课标的精神。
一、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产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应具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基础教育应承担起培养这种素质的职责。然而在2000年前,信息技术教育在高中一直处于零的状态。
2000年,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要求“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并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教育部又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了“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实现了从无到有突破。
2003年2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出台,并确定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开始实验高中新课程方案。同年7月,教育部核准五家出版社根据新课标编写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材。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原有的课程纲要是单独颁发施行的,只是强调“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实际上不少学校将其作为“副课”、“边缘学科”,毫不重视。
新课改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纳入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系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八大学习领域之一的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等科目并列。大大提升了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课程地位。
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对原有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了大规模调整,例如,在内容方面,压缩与淘汰了原课程纲要中的“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操作系统简介”、“计算机硬件结构与软件系统”等3个“零起点”模块,在新课程标准中不再单独列出,各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其内容适当补入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之中。同时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及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等也作了较大的拓展与深化,体现了社会需求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新课标的实施,迅速掀起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人员和一线信息技术教师讨论、学习的热潮,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渐渐注重研究新课程的目标,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学习并总结更多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成功案例。无论是课程建设、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推广,信息技术课程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我对新课标的认识解读,以及对新教材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对新课标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深入学习新课标的精神,认真领会新课标的先进理念与思想。
新课标指明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同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新课标提出了“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课程的宗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于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和途径,新课标提出:“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
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强调的是“信息素养”。这和以往的旧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有着的本质的区别的,以往的旧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强调的是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学习与掌握。举个例子来说,学习文字处理,旧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着重强调让学生学会某一个程序的操作,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强调的是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我们向学生灌输的是word的一些主要功能,该如何去操作,强调的是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技能特别是
某一个工具软件的操作技能的学习掌握。而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以“信息素养”作为新的立足点,强调的是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强调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为主,通过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共同构建健康的文化信息。
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更新观念,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同时也要进行角色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合作者。
关于新课改下新课标的学习,教育部门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我们地区就组织过两次集中的培训学习,我们学校也是抓住一切好的培训机会派我们去学习,通过参加集中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新课标的学习不是一两次的大规模的学习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它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领会,并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继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深入理解其先进理念及精神,以促进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对新教材教学的体会:
以我们使用的浙教版教材为例,教材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特别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强调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创新为主,侧重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此,教科书对一些重要内容,设计了“讨论交流”、“实践体验”和“综合探究”(统称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理解并掌握各种信息技术,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学会解决问题的本领。这三类活动的设置有不同的原则与要求:“讨论交流”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技能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讨论交流等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实践体验”活动则是在教师启发、指导下,学生通过上机实验自主获取知识;“综合探究”活动要求较高,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在这里计算机及工具软件就只是作为辅助工具来处理信息,来解决问题的,摆脱了以往学习信息技术后不能用来去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尴尬局面,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合作、探究、创新”。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充分开展好这三类活动。教师的备课要在琢磨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注重花时间去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他们特别关心的一些话题、社会现象等,并将此用于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并在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实践探究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应对,并尽快解决;课后要进行总结、反思和补充等。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之间也要加强合作与联系,多进行交流与沟通,实行集体备课,共享教学资源,达到互相促进。信息技术,基于其自身发展迅速的特点,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千万不能固步自封。
以上是我对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的粗浅认识理解与新教材教学的些许体会。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校计算机教学条件的改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会不断地发展。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也要共同努力,不断的探索、学习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新型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高中生的信息素养,为国家培养出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第二篇:谈谈对体育课的认识和体会
谈谈对体育课的认识和体会
CFA1401李雨铮
1404090110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已经与体育课相伴了近一年,体育课起到了锻炼身体、娱乐身心、体验生活的作用,我重新认识到了体育或者说运动对我们自身的重要性。吴老师的课并不像其他老师一样只是单一的为了考试项目而练习,而是给体育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
初上课时,因为是转专业到班上,属于半路出家,并不了解吴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性格,所以第一节课的时候表示略感惊讶,老师很好的和学生融为一体。感觉这对老师来说是较为不容易的,与学生关系好和与学生融为一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后者显然需要更多的心血与心思。
体育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而在我们这个年纪却缺少了应有的活力,反而不如老师青春。课时的内容包含了篮球、长跑、跳远以及一些趣味的游戏,作为女生,对运动方面确实不是很感兴趣,但经过了一年的锻炼,我发现,体育不仅是对体格的锻炼,也是对气质、毅力等能力的提升,
第三篇:解读《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北大附中 李冬梅)
解读《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北大附中
李冬梅)必修模块与初中之衔接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设置的指导思想,是意图使学生在持续信息技术经历的基础上,更多关注课程的深层次内涵。该模块所依托的技术内容不宜过分提高,可以在初中经验的基础上注入一定的实用技巧,将课程重点转移到适合高中学生认知水平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上。对于具备了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学生,可以顺利而充实地展开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建议教师通过补课等形式使其尽快跟上。
模块内容之间的衔接
•各选修模块带有一定程度的技术取向色彩。与必修模块相比,各选修模块是沿技术分类纵向设置的,如程序设计取向,多媒体技术取向,网络技术取向,数据库取向,人工智能取向。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设计中,采用了一个维持技术水平(指不将课程焦点定位在提高建立在各类应用工具及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上面)而提高文化含量与水平的思路,由于在此之前初中课程已经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泛泛的基础,所以,“信息技术基础”事实上成为一个涉及上述多个分类的技术横向的课程。
因此,“信息技术基础”中就会有许多地方与选修课程的内容相接触。即使是各个相邻的必修模块,也同样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接触。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整体,其中各个部分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意图机械地将其切割开反而是不应发生的错误。同样,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科目之间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接触甚至交叠,比如信息技术课程与数学课程在“算法”上的交叠。
所以,进行课程设计时,我们具体采用了三种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方法在教材编写及课程实施有一定参考价值。
第一种:
缩小两个不同课程或者不同模块之间交叠内容的量,减少交叠的课时数。这种办法在教材编写阶段使用比较有效。譬如,使交叠课时减少到2个课时以下,既能表现内容的有机连续,又使教师容易在教学中通过调整使教学稳定有序为原则。比如:在高一上学期,数学课程中已经安排了12个学时的算法内容。而到了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时,其中的算法就可以是复习,简单重提即可进入算法的程序设计实现内容,并借助算法的程序设计实现,使学生在学习使用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同时,进一步领会算法思想的精要,体会并认识其应用价值。
第二种:
对于不同模块之间相关或产生重复的内容按照难度层次进行分解以减少或避免重复。因为标准中主要涉及基础部分与各选修模块的相关与接触,所以,分解工作基本上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的,即相互接触的内容,在基础部分中只作简单的介绍或提及,在选修模块中则进行相对深入和系统的探讨。通过难度上的分解,有效“解决”了内容的相互交叠问题,同时,基础部分向学生提供的初浅提示有可能引发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兴趣,产生深入探究的渴望,这些又在无形之中为学生继续学习相关模块做好心理准备。浅、深分解法在以下几个位置的表现较有代表性。
例如:“信息技术基础”与“人工智能初步”
“信息技术基础”的信息处理部分,沿着技术发展趋向自然会涉及到智能信息处理。在信息技术基础中,仅仅要求学生在使用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过程中进行初步体验,形成感性认识。如:“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而且,活动建议如:“使用双向翻译软件,先将一段英文短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考察机器翻译的准确性,讨论机器翻译的优缺点”,及“访问一个自然语言处理网站如:http://,用自然语言与其中的机器人对话,通过寻找其‘谈话’的破绽,讨论当前使用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局限性”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浅层的要求,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基本不需要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基础。
“人工智能初步”中,则系统选择人工智能领域内容易为高中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内容,知识及其表达、推理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单从语言的角度比较,基础部分只是建议使用自然语言进行对话,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而本模块则要求掌握人工智能语言这一基本工具的主要特征及简单应用方法,对语言的要求提高到简单开发层面。如:“了解一种人工智能语言的基本数据结构和程序结构,掌握相关概念,知道人工智能语言的主要特征”、“初步学会使用该语言设计程序求解简单问题,并能够上机调试、执行相应的程序”。
例如:“信息技术基础”与“数据管理技术”
将“信息技术基础”中的“信息资源管理”部分与“数据管理技术”的内容标准进行对照,即可发现:在应用层面,基础部分要求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目的是为了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数据管理技术”要求学会使用专业数据库,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使用数据库处理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同样着眼于应用,却是在更高、更深的层面。
在具体技术上,基础部分要求能够对简单数据库进行解剖分析,以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对数据库的分析和认识定位在浅层;选修模块中,从技术难度上提升,要求借助数据库系统软件设计数据库、建立数据库、管理数据库,更重要的是从技术思想深度挖掘,理解数据库的核心“关系”,抓住数据库的本质和核心。
第三种: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对信息获取思想与方法的强调,要求学生专门经历信息获取过程。这个信息获取是广泛意义上的信息获取而不仅仅是网络上的信息获取。但是,其中必然会将网络上的信息获取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强调其方法及其价值。而“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中同样有基于网络的信息获取,否则将不能构成完整的课程模块。这就导致两个模块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必然重复。
解决的思路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中,使学生作为网络信息的一般使用者,着重介绍网络信息分布与存贮的特征,如何借助工具对其进行针对需求的有效收集,如:“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而在“网络技术应用”中,则从解析搜索引擎工作原理与工作方法的角度去呈现这个主题,从而使两个模块内容有效分解,如:“通过尝试与分析,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与特点;知道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又称集成搜索引擎)等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产生背景、工作原理与发展趋势;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这种分解方法也符合作为必修课的“信息技术基础”之“基础”意义的重视和作为技术取向的“网络技术应用”模块对“技术”的适度关注。
模块的选择与把握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1、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部分即 “信息技术基础” 模块,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它既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又是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
2、算法与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就是通过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步骤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算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供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方法。因此,从信息素养同时也是科学素养培养的角度,学习程序设计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思考问题时更加科学严密和细致全面。程序设计以算法为思想基础,对于算法,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学习之后,具备一定的基础,可以在程序设计中进一步体验算法的思想。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人的问题解决同计算机的问题解决一样,需要遵循一定的思想,按照一系列的步骤进行。选择“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模块,就是希望学生借此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向着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向发展。
3、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在人类走出工业文明、进入信息社会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称为步入信息时代的两大技术杠杆,多媒体的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生活中到处可见多媒体的身影,因此,标准研制中将多媒体作为一种普及应用加入选修模块之列。
模块的名称定为“多媒体技术应用”,首先强调是“多媒体技术”而不是多媒体作品,着眼于技术的使用过程而不是使用结果,强调在过程中体验思想;其次,强调“技术应用”,不是局限于技术本身的范围,而是将多媒体技术看作是一种技术手段,重视对其的理解和具体应用,应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表达的需求,交流的需求,创作的需求。
4、数据管理技术
数据管理就是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这三个发展阶段。数据库可以简单理解为数据的“仓库”,它包含大量的数据。由于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低冗余度、较高的程序与数据独立性、易于扩充、易于编制应用程序等特点,现实社会中较大的信息系统都是建立在数据库设计之上。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管理系统从专用的应用程序发展成为通用的系统软件,促进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已广泛地渗透到社会之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数据库在资源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数据共享可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身处信息的海洋,学生需要掌握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这样,才能利用现有或根据需要设计建设合适的数据库系统管理信息、辅助学习和生活,从中体验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而且,通过对数据管理的学习,通过对数据中潜在“关系”的发现,可以为知识管理和知识发现奠定技术思想基础。
5、人工智能初步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运用计算机模拟和延伸人脑功能的综合性学科。现实中,人工智能在能否实现人类智能及目前的进展是否可以看作“智能”等问题上受到较为普遍的质疑,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人们所不满。但是有一点,人工智能研究处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它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要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联系,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体现时代性特征。“人工智能初步”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就是因为它代表信息技术的高端,能够反映学科前沿,体现思想和应用。
作为选修模块,人工智能课程目标的基本点定位在了解和体验上,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体验若干典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感受人工智能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激发对信息技术未来的追求。人工智能对设备条件要求相对较高,所以,标准要求根据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教学。
模块内的内容选择与深度把握
1、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软件工程方法与思想
软件工程的内容不属于高中学生的学习范围,但软件工程中强调了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就是要了解并掌握如何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尤其是要理解问题解决过程中采用的思想和方法,这是学习本模块的关键,也是具有普遍迁移价值的内容,因此,对系统思想和方法的关注成为教学的必然。
标准中没有提及软件工程的思想,因为标准一旦明文出现,在不能正确理解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现实教学中内容难度的加深。对于这些必需的方法和思想,可以在教材编写和教学中酌情把握,在教学中进行体现,引发学生对系统方法和思想的思考,并在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有效应用。
2、网络技术应用的分组交换
内容标准:
能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例
IP电话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传统电话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
信息交换是网络通信的基础,信息交换技术属于网络技术基础的有机组成,但从难度上来说,交换技术超出了高中学生能够掌握的范围,不适宜向学生传授。然而,如果不对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等技术内容加以讲解,就难以解释IP电话比传统电话省钱的原因。IP电话在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为学生熟知并常用,对其原因的了解是应当而且可能的。
传统电话与IP电话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所采用的信息交换技术不同。传统电话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也就是通过网络中的节点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即形成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来实现数据传送。在通话过程中,双方会一直占用这条专用的线路,直到通话结束。IP电话则不然,它是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是将信息分割成较短的、按一定格式组成的分组进行交换和传输,多个分组可以在一条“线路”上进行传输,“线路”不是专用的。从技术实现的角度,传统电话是独占线路,而IP电话是共享线路,因此,IP电话的费用会比传统电话低的多。明确了传统电话与IP电话采用的技术原理,学生就能正确理解IP电话省钱的道理。
从课标中“列举并解释”的用词上,表明该部分内容不是对技术纵深的探讨,而是淡化技术,定位于对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等技术原理的了解和技术思想的关注。学生在对这些技术原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在传统电话与IP电话中的应用,借助自身使用经验,领悟原理,有助于学会使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以高中学生的水平,在不涉及过深技术的基础上,如果教学中对分组交换的原理加以形象的解释,学生应当是可以理解的。
3、网络技术应用的动态网页
内容标准:
理解动态网页的概念,能解释其工作过程。
能够根据表达任务的需求,使用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制作与发布动态网页。
纵观现在的各类网站,动态网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静态网页不能企及的一些功能。比如,利用动态网页可以实现信息的自动更新,方便网络的维护工作。又如,动态网页与用户具有一定的交互性,能根据用户的要求和选择而动态改变,随时响应。因此,学生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建设时,如果仅仅停留在静态网页层面上似乎有所欠缺。虽然动态网页的缺少在学生刚刚接触网站设计时可能没有什么影响,但从学生对网站设计与建设的整体认识出发,应当让学生在初步设计网站时就正确理解动态网页的作用,并在具体实现中加以体会。而且,学生对动态网页也有着天然的浓厚兴趣。基于以上考虑,标准中将动态网页的制作发布列为学生掌握的内容。
目前,已经出现了不少实现动态网页的技术与方法,例如,利用层叠样式表(CSS)、JavaScript、通用网关接口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ASP(Active Server Pages)、JSP(Java Server Pages)、超文本预处理器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等。然而,高中生要掌握这些技术需要经历专门的学习,而且,这些技术相对较难,不太适合面向大众的普及教育,因此,不建议教学中介绍这些技术。而是要从更宽广的范围和意义上对动态网页进行重新理解,只看重其动态属性,而不关注实现技术。网络上有许多具有动态属性的网页组件,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下载这些组件,经过改造后加载至自己设计的网页中,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实现网页的动态,又避免了涉及过难的技术内容。
4、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
内容标准:
了解专家系统外壳的概念;学会使用一个简易的专家系统外壳,并能用它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
例
在专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通常采用“原型化”策略。
活动建议:针对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一个分类问题,利用简易专家系统外壳开发一个简单的专家系统。例如,用于识别校园中植物的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中的重要组成,也是其应用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是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经验,来解决现实社会特定领域中复杂问题的一类软件系统。一般而言,借助人工智能语言构筑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相当技术水平的工作,首先需要对人工智能语言的掌握与运用达到较高的水平。然而,标准中关于人工智能语言的初步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但远远达不到构筑专家系统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因此,完全依靠学生自己的技术水平去开发专家系统是不现实的,学习任务超出了学生的“最临近发展区”,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内容标准:
了解一种人工智能语言的基本数据结构和程序结构,掌握相关概念,知道人工智能语言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使用该语言设计程序求解简单问题,并能够上机调试、执行相应的程序。
标准中的解决办法是,借助专用的专家系统的“外壳”或开发工具,让学生在构建小型知识库的层面上参与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实践,即从网上下载简易的专家系统外壳,利用其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强调学生对这种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5、数据管理技术中的SQL语言
内容标准:
了解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基本概念;掌握SQL的基本数据操作与数据查询语句(SELECT、INSERT、DELETE、UPDATE)的使用方法。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数据库支持的数据语言来实现的,“数据管理技术”模块重点强调学生对关系数据库的掌握,而SQL代表着关系数据库的主流,因而,SQL理所当然的成为学习内容。
SQL语言是一个综合的、功能强大的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每个功能都需要相应的语句来实现,完成核心功能共需9个动词,即数据查询的SELECT,数据定义的CREATE、DROP、ALTER,数据操纵的INSERT、UPDATE、DELETE,数据控制的GRANT、REVOKE。如此丰富的功能,高中学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学习。标准中只是让学生产生大概的认识,了解SQL概念,掌握部分功能的语句使用方法。
6、数据管理技术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工具的选择
掌握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需要以具体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为载体,工具软件选择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标准中没有脱离实际对软件做统一的硬性规定,而是将选择权下放,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被选择用于教学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首先需要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符合目前软件界面的主流。图形界面具有共性,接近学生的软件使用经验,容易为学生接受和操作,可以尽量减少用于熟练软件本身的时间,让学生贯注于数据库的学习和掌握上;其次,软件工具最好属于通用软件,便于数据在其它软件中的调用和共享;再次,在适应目前需要的基础上,还要考虑软件的网络适应性,使数据库可以方便的连接至网络环境,为更大范围的资源利用提供可能。
只要图形用户界面时代还在继续,许多操作方法及文化规律大都是可以广泛迁移的,当学习者掌握了某种工具软件之后,由于软件的视窗风格和流行界面、通用工具图标、菜单操作等的一致性,可以很容易地触类旁通其他类似软件。
内容选择的其他问题
1、概念回避问题
在知识确认过程中,考虑到部分概念的具体情况,课程标准中采取了回避措施,即不对概念做出要求。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概念本身难以理解,不应纳入高中学习范围。比如,信息定义、信息特征。
另外,各选修模块的内容必然涉及一些新概念,概念的引入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认知负担,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对这些概念的处理要适度: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可以为学生所接受。具体说来,课程标准中选取的概念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解,没有列入选取范围的建议教学过程中不必提及。比如,数据库部分的学习强调对“关系”的理解,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关系”本质,为以后的知识发现和知识管理奠定技术思想基础,但教学中仅限于技术思想层面的延伸和扩展,“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的概念则不宜向学生进行详尽的介绍。
2、不平衡问题
如果仔细研究课程标准会发现,课程标准中几乎所有条目,都可以有因设施、设备等条件地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教科书编写者在编写的过程中将这种针对性具体落实,编写出适合不同地区和人群的教科书。
内容标准: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比如,关于信息获取,信息的来源具有多样性,网络不是唯一的来源。不具备网络条件的学校,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获取信息,如报纸、书籍、期刊、广播、电视等等。
又如,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工具依赖性,但具体工具可以根据现有条件选择,标准中没有指定具体的工具,希望能为不同地区提供足够的弹性空间。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适当调整。没有联入因特网的学校,可以考虑借助别的方式,如,虚拟网、局域网、校园网等方式,让学生体验网络应用。条件稍差一点的学校可以考虑使用386、486实现部分内容的教学,给学生以启蒙。
第二种情况是,概念本身适合高中学生认知,但对概念存在不同认识。标准作为国家文本具有权威性特征,如果在标准中有相应的要求,教师可能会寻求一种唯一的、标准的界定,这不符合标准的理念和思想。标准中的回避不等于教学中的回避,而是给教学更大的自主性空间,教材编写和教学中可以适当把握,提供某种恰当解释。多媒体定义、网络定义等属于此种类型。
关于多媒体,目前已达成共识,即一般情况下,多媒体就是指多媒体技术。分析关于多媒体技术的各种定义,可以发现,都强调了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三个基本特征,教材编写中只要抓住这几个本质属性,即可凭籍恰当表述予以展现,不需追求严格的字面上的一致。
(三)经历信息技术过程
经历信息技术过程是指让学生独立完成操作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过程和方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基于表达、交流需求的实际问题。信息技术过程主要包括三大基本阶段,即规划、设计、制作。对不同的问题对象,过程的阶段可以更为具体的细化成某种工作模式。例如,创作多媒体作品以实现某种交流效果,实际过程可以细化为分析需求—规划内容—选择媒体—策划创意—设计信息呈现方式—制作作品—交流评价这一工作模式,建设网站的具体过程可以细化为分析——规划——设计——创作——发布——评价这样的工作过程。
经历信息技术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表达、交流等实际问题的特殊性、有效性,掌握信息问题解决过程中有关规划、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进而体会到人、机之间的互动作用和人、技术、社会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是本课程标准中贯穿始终并着重强调的内容。
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这是基本的信息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来表达思想、意图,实现有效的交流是综合性的信息问题。目前,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解决这类综合性信息问题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人类基于需求的创意与技术有机融合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多媒体作品和网页、网站。按照技术特征,这种表现形式可分为:一般多媒体作品、虚拟现实作品、动态网页、主题网站等等。
课程标准的选修模块中,从目标到内容,都渗透了解决学生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基本方式和要求。概括的说,就是在做中学,在经历中体验,在感受中体会。要创设条件,让学生融于实际问题和具体工作的情境之中,不断感受技术思想与文化,体验技术在提升人类生活、工作的质量,帮助人类认识事物和实现创造等方面的特殊意义与作用,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并积累经验(已获得的个性化的知识、技能、方法),形成更高层次的信息能力。
根据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自身特征及其在应用于表达交流的特点,新课标在选修模块中设计了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有关内容。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中,设计了创作虚拟现实作品、多媒体作品等内容,“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中,针对性的选择了主题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等内容。
规划、设计、制作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三个基本过程。从系统观点出发,这是多媒体作品和网站开发的三个基本阶段。在信息技术课程的两个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和网络技术应用)中,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或分工、合作创作多媒体作品、开发主题网站的过程,渗透系统观点、思想与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用软件工程的方法研究问题,形成解决方案,最终通过具体技术方法和技术工具的运用解决问题。
引导和调动学生经历信息技术过程
1、创作主题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
建立贴近学生生活的创作主题,是让学生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前提。教师不是将已经设计好的创作主题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以选择、确立创作主题为契机,启动学生进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历程。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方法,激发思想火花,师生共同确定创作的主题。当然,教师应该事先深思熟虑几条线索,几个以技术运用范围和程度为依据的约束条件,以及几个为达成学习目标必须应该满足的条件,并在适当的时候将其发表,以引导学生进行缜密的思考。当然,还可以将学生分组,以任务的形式让每个小组提出一个创作主题,然后向全班发表并要求陈述理由,通过讨论最终确定一个或几个创作主题。
学生积极参与确定的创作主题,应是最贴近学生经验、最能反映学生生活的,因此,必定为学生有效经历信息技术过程奠定基础。
2、创作内容设计生动、具体
创作的内容设计得生动具体,也是保证学生有效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重要前提。如果是经过师生“头脑风暴”而确定的创作主题,那么,教师应该根据事先思考确定的约束条件和满足条件,做好围绕创作主题的创作内容设计,使创作内容更加具体、生动,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契合高中生的作品创作经验。
生动、具体的创作内容,可以减轻学生在规划、设计、制作阶段的迷茫与困惑,降低学生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历程中不必要的认知负荷。
3、信息情境描述详细、明确
信息情境是对创作主题、创作内容、工作线索、任务要求等问题的统称。通过信息情境,学生可以理解创作的主题,把握创作的内容,明确创作的需求,能够较好的确定工作步骤和目标。
描述详细、清晰的信息情境,有利于规划和设计阶段的工作,比如,便于工作任务的分解,便于小组分工合作创作方式的采用。
4、规划工作围绕四个为什么启动
规划是创作进程的开始,也是不被学生重视或容易被忽略的阶段。教师需要以某种可操作、行之有效的方式做好引导与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规划阶段较好的学习、运用和体会系统思想、方法,体验其对规划工作的指导作用。比如,教师可以提供四个问题和一张表格,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并将答案填写在表格里。如果是小组合作的创作活动,规划工作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四个问题是:我们要求做什么?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应当做什么?我们需要如何做?指导学生围绕这四个问题进行创作的规划,通过思考并明确回答四个问题,将学生带入规划工作之中。最后要求学生提供关于创作规划的“总体蓝图”,即关于“做什么”的具体说明和创作工作流程。教师也可以通过提供案例分析,说明如何在回答四个问题的过程中,使创作的总体规划逐渐清晰起来。
•围绕四个“为什么”启动规划工作,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线索,有利于学生在规划中抓住主要矛盾,使学生对规划工作不敷衍了事,为调动学生有效经历信息技术过程增添保障。
5、设计工作渗透软件工程方法
如果说,规划使“做什么”的问题得到解决,那么,设计则是解决作品如何实现的问题,即决定“如何做”是设计的主要任务。因此,设计是创作进程发展的高潮期,是学生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核心期,也是学习、体会软件工程方法的最佳期。要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更为有效的发展,必须让学生的设计工作在科学方法指导下进行。但是,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不能以理论讲授的形式搬上高中讲堂,而应该在学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以指导的方式巧妙渗透。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式,通过与学生一起分析设计事例,让学生明了设计是依据总体规划进行的,设计应采取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软件工程方法,设计阶段要完成作品功能与性能要求的设计,完成作品系统结构的设计、媒体信息的设计、过程设计等,即要达到明确作品“怎么实现”的目的。
•坚持以巧妙的方式将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渗透在学生乐于的设计工作中,有助于学生对设计工作的意义、目标、任务的理解与把握,有助于学生体验到设计过程中的规划性与创造性,更有利于学生圆满完成设计工作而获得成功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在经历信息技术过程中做出更大的投入。
6、工作结果表格化
工作结果表格化是引导和调动学生积极而有效的投入信息技术过程的一种办法,当然不是唯一的办法。要求学生将规划、设计阶段的工作结果表格化,可有几方面的好处:其一,将一些必要的引导线索(如解决问题的步骤、过程、甚至是方法等)和做事的具体要求隐含在表格的项目中,使得指导脱胎于空洞的理论说教;其二,具体且具有针对性的表格项目,以及填写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做填表这个显性事情中不断建构隐含其中的意义;其三,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投入信息技术过程的内驱力;其四,前一阶段的工作结果总是后续工作的依据,以表格表达工作结果清晰、明了、简介、便于阅读,有利于学生对以方法指导工作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
显然,教师设计出既能全面反映不同阶段工作结果,又便于学生填写的表格,是以工作结果表格化引导和调动学生有效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基本前提。
7、强调沟通与交流
交流、沟通是拥有创新的源泉。以创作多媒体作品、建设网站为载体创设的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环境,其中包含着许多创造、创新的需求。教师应在此过程中,把握时机,提出新颖的沟通、交流方式,使师生共享智慧成果,进而促进新思想的萌芽与发展。
8、强调分工与合作
根据创作主题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应在学生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不同阶段(包括规划、设计、制作),引导学生依据任务分解情况,进行适当的分工与合作。分工、合作是否适当与任务分解有关,例如,如果不同子任务之间相对独立,就便于以任务为基础进行分工与合作。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活动,明确的分工与和谐的合作,对每一个组员都能积极投入创作之中,保证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有效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在组织引导中特别关注这一环节,及时排除影响分工、合作效度的障碍。
9、提供支持创作的资源
创作多媒体作品、建设主题网站都需要丰富的资源。要使学生在经历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会由于资源的匮乏而使创意不能较好的实现,从而影响创作投入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应该围绕作品创作的主题,为学生准备支持创作的资源,包括提供资源来源线索,获取方法,一些难于获取的资源等。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收集、积累媒体素材,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分类齐全的、便于利用的多媒体素材包。
(四)强调技术过程与文化生活的一体化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这种描述表明:(1)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先要从问题开始,分析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这是信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才是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可以认为,对信息文化的追求应当最终以流畅地内化为个体自然意识为最高境界。在信息获取的问题上,就是需要能够产生自然而然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需求,引发后继的信息活动;(2)内容标准先后顺序的安排也表明,对信息获取不是单纯的从技术上要求掌握搜索策略和技巧,具体的技术操作只是技术过程的一个环节,技术的掌握应当服务于整个应用的需要。这种安排有利于明确:基础部分不是将目标锁定于技术训练,而是通过更多、更深的体验,将人们的视野引向技术背后的思想和价值,引向信息技术的灵魂——信息文化。表面上看是要使学生达到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实际上是要使信息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
例 E-mail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但垃圾邮件又给人们带来困扰。
例 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容易诱发实际生活中的社交恐惧症。
•例 长时间凝视监视器屏幕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影响健康。
这些例子所指的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又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设,逐步形成对网络道德等方面的正确认识,指导自己的信息实践,保证健康的信息素养的养成。
“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该选修模块既要以技术训练和技术教育为基础,又要实现超越,上升至文化素养的教育,多媒体技术中所体现的文化生活,以技术为承载,需要在技术过程中得到体现。
具体地讲,以往人们受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技术培训以及各级各类院校中多媒体技术教育的影响,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停留在较低的水平,狭隘地认为多媒体就是制作或者应用多媒体作品,并将这种观点带到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中,简单地将与多媒体技术相关部分的教学当成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或者开发训练。在新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和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应该站到更高的位置认识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在当前信息社会条件下,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比比皆是,环绕在我们的四周,充斥着我们的视听,影响、支持甚至在决定着我们的生活:生活与学习中的信息处理是使用多媒体手段,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使用多媒体手段,与同学、朋友、同事以及周围社会的交流使用多媒体手段,处处可见多媒体技术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课程标准中许多描述表达了这层思想,如:“通过评价与鉴赏他人的多媒体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与之相应,标准中强调让学生使用多媒体技术表达思想、实现交流与完成创作,认识多媒体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强调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和提升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和认识多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所携带、支持和传达的具有更加广泛意义技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譬如,“通过实例分析,研讨多媒体信息存储、呈现与传递的特点,总结不同的媒体信息对表现主题、表达思想的作用;分析合理选择与恰当运用不同类型的媒体,对表现主题、传递信息所产生的影响。”就是这个意思。
而如“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中的“国际性的因特网组织包括因特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 简称ISOC,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它们都是非盈利的因特网管理与服务机构。”既是关于网络管理组织的介绍,又是关于国际范围网络文化话语权的介绍。
(五)技术思想与文化思想的挖掘
数据库技术思想与知识管理、知识发现
内容标准:
通过实例分析,初步掌握数据收集、数据分类和建立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实体—关系图描述关系数据模型。
•理解层次和网状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当前的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主要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其中关系模型是一类重要的也是最为根本的数据模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支持关系模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于数据库的学习,也是要求掌握层次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对于网状模型和层次模型的标准只是要求理解其基本概念。
掌握关系数据库中的库、表、字段、记录等概念,理解“关系”所表达的含义。
标准中强调要理解“关系”的含义,是基于以下考虑:对于数据库、数据表的认识,本质上就是要寻找数据之间的关系。然而,在过去甚至是现在的教材及教学中,只是沿袭学科专著上的描述,将数据表视为横向与纵向的二维表格,表中的数据之间的关系也简单为二维的,对关系的表达仅限于此,这种理解和解释远不到位,不够彻底。
从更深的层面去挖掘、探究关系的本质,就会发现,数据库中的任何一个字段经过索引、筛选、过滤等处理之后,都可以与其它字段的相应内容建立一种多维的关系,明确关系的这种多维特征,才能真正发现现有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的种种联系,从而有可能进一步从中提取某些有益的信息。如此分析,可以从数据的有序与无序,从数据之间关系的发现,从思想和方法上将数据库技术中所学得的知识延伸至知识发现、知识管理等领域,使当前学习与学科前沿进展连结起来。
数据挖掘是知识发现的重要技术,是指从现有的大量有噪声的、不完全的、模糊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帮助决策者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如,“尿布与啤酒”就是知识发现的典型案例。
第四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体会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心得
在过去一年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我发现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心得:
1、创设情景,积极学习。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2、上机操作和理论课相结合上机操作是我们计算机学科教学的一大优势,这是因为:实践操作能使学生手脑并用,由理论到实践,在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中不断能加深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而且易于形成生动、活泼、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为取得良好的课堂效率,创造了条件。
3、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信息技术课虽然不像语文、数学那样要考试,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处处用的着,应用性很强,我们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4、加强习题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信息技术课归根到底是高中学生的一门毕业考试课,需要在纸面上出成绩的,因此就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成果在纸面上反应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在完成基本课程教学外,要带领学生多做一些习题,以巩固学习的成果,特别是在考试之前,更要加强复习习题的练习,为毕业考试做好准备。
5、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老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一门新的学科,而且随着信息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在作相应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注意知识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信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第五篇:谈谈我对教科研一点认识与体会
谈谈我对教科研一点认识与体会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校长讲了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科研果真有如此大的魅力吗?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学习与工作谈谈对教科研的一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我对教科研的理解是:
做好工作就是教科研。这种理解是对教科研工作的泛化,这种泛化可以打破教科研在我们一线教师中的神秘感、恐惧感。我们要树立这样的观念:说课是教科研,备课是教科研,上课、批改作业、做班主任、做行政统统都是教科研,我们面对的一切都有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单纯地应付工作当然谈不上是研究,但我们在尝试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时,我们就是在研究。善于学习就是教科研。学什么?学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对一切教育教学行为有益的知识。
1、不断的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现在,各种书籍浩如烟海,近三十年人类创造的知识总量已超过这之前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知识总量之和。走进21世纪,人们突然发现,那种靠学生时期所学知识而受用一生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终身学习已成为人自身发展的主旋律。我们应加强学习,使自己努力成为一个知识面宽泛,精通专业的人。前几年上海就流行这样一句话: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
2、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不敢放开,为什么?知识不够,能力不强,所以才一放就乱,一收就死。
3、教师的学习,是学生求知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我有一个学生叫华志荣„„遇到这样的学生我们不学习怎么办。
4、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不是蜡烛,教师要有双向成材的观念。许多人将教师比喻为蜡烛、春蚕,不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就是“到死丝方尽”。我不要这样看,作为一名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杭州市优秀教师朱莱龄说过:“我并不认为我们当教师的,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在为下一代而枯萎;相反,我觉得在孩子们中间我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的确,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净化,业务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在学生成才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在岗位成才,只要你肯学习,善于学习!钱梦龙、魏书生、唐江澎(再忙也要抽时间读书),他们在教学教科研上取得的成绩众所周知,这跟他们善于学习、勤于读书有着密切的关系。钱梦龙中专毕业、魏书生初中毕业、唐江澎高中毕业,他们不学习怎么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呢?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华东师大教育管理专业毕业,为了搞好语文教学,于老师放弃了休息时间,自学了许多有关语文教学的专著,涉猎了古今中外大量名著,与此同时她还认真钻研教育心理学,摸索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成了语文教育界的一朵奇葩,这不能不令人惊叹!她在热爱学生、努力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从于老师身上,谁能说,教师只是燃烧呢。如果说她也在燃烧的话,那也是一只火鸟的燃烧,是凤凰的涅槃。她在燃烧自己的同时,又塑造了一个崭新的自我、不灭的自我、永恒的自我。她的思想和生命在她的学生身上以及学生的学生身上得到了延续,甚至是世世代代得到了延续,也影响到了所有知道她的人、了解她教育思想的人!黄永明,我们有的老师说,他有什么了不起?但黄永明还是10几年前的哪个黄永明吗?(很有教育思想了,省示范初中)什么改变了他?学习改变了他,知识改变了他!王晓辉,也有老师会说他是个什么东西?就那么两下子嘛!我有什么了不起?我确实没有什么,是什么改变了我:是学习改变了我,是教育科研改变了我!我在大学读了三年政史专业,工作后又读了中文第二专科,又接着函授了中文本科,2001年又参加了华东师大在锡山区举办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还参加了无锡市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两次参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习。这些学习对改善我的知识结构,拓宽我的视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我搞教科研打下了基础,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有12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经验总结、教育随笔和散文在全国、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或在各类评比中获奖,参编书籍8本。为我能在甘露这样的学校里,得到锡山教育界的广泛认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个政史专业的毕业生,连教学能手都不是,做了语文教研员,在锡山也算是个小小的传奇吧。再拿我师傅教研室主任赵宪宇老师为例,他94年来到华庄中学,96年踏上教科研之路,短短六、七年的时间,他已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2本,成长为语文特级教师,更是一个有力的证据。据我了解,几乎无一例外,所有特级教师、名教师都是走了教科研这条捷径。唐江澎如此,孟晓东如此,我们甘露中学出来的浦春雄、凌瑞初也是如此(一个学校也是这样的)加强研讨就是教科研。纵观历史,学术氛围愈是自由的历史时期,争论就愈激烈,成就也就愈丰硕。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三教九流并存,出现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家;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这样。搞教科研也要有这样一个氛围,我们学校长期以来教科研的氛围不是很好,所以很少有人尝到教育科研的甜头。但值得庆幸的是,当时我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营造了一个有教科研氛围的小天地。我和黄校长、张树本老师、徐家平老师等几个人经常聚在一起就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沙龙式研讨,其中不乏争论。在学校里,校本教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研讨形式,校本学习、说课、上课、评课都需要交流和研讨,现在的备课组、教研组活动没有争论我觉得非常可惜。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后,仍是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后就不一样了,你有了两个思想,我也有了两个思想。“真理愈辩愈明”,思维的碰撞,使我受益非浅。我有好几篇文章就是在讨论中受到启发而写出来的。
勤于实践就是教科研。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实践,教师的教科研更离不开,离开了教育教学实践的教科研,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强调行动研究,就是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就是边行动边研究,边研究边行动!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勤于实践,要把自己学到的理论、他人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避免自己少走弯路,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对别人经验进行验证、充实与完善,同时自己的实践又具有自己的个性,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些都可以进行总结和提升,这些都是我们写文章选择论题的切入点。所以说文章从某种意义讲,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当我们实实在在去做的时候,文章也就自然而然出来了。如我有好几篇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论文就是在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和《班主任之友》杂志受到启发,经过实践后写成的。
经常反思就是教科研。有句名言说,什么人最愚蠢的呢? 最愚蠢的人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在老地方摔到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在老地方摔到的人是什么人,说白了,就是不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如:早上上班被一块石头拌了一跤,下班后又拌了一跤,明天又拌了一跤)教师是什么样的人呢?现在有人对教师的角色下了一个新的定义——即反思的实践者,反思的研究者。两个资质差不多的教师走上岗位,在学习和工作中时刻注意总结和反思的那个老师,他的进步就快;相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善于总结与反思的那个老师,他的进步就慢,就很难冲破现有的框框,有所作为。那么反思什么呢?一是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哪些是好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二是要反思大家都关注的教育教学现象,并深入思考,其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能否拿出高人一筹的见解?三是要反思课程。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体验(以语文为例: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阅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教师的阅读体验也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的过程是人的精神的、心灵的历险与成长,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敞开自己的情怀,倾注自己的生命意识,沉醉到文本中去,与作品同喜同悲,与人物共沉共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与作品情意交融和精神同构的目的。)、一种情感(教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就是要靠情感)、一种生态(校园的环境、教室的环境、教师和学生、教材等等一起构成的生态园,在这个生态园中,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成长)。我们教师要在反思和发展课程中提升自我。其中写教学后记是教育教学中很好的一个反思途径。苏州市副市长、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曾说,他愿意开一家教师成功保险公司,如果十年下来教师不成功,他愿意以一赔十,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教师每天要写800字的教学后记。我听了他的话,深有感触。不说坚持十年,恐怕只要五年,这个教师就会成功。
撰写文章就是教科研。有了前面学习、实践、研讨和反思,我们如果肯写,文章自然就会出来。在写的过程中,我们又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反过来又促进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去研讨、去实践、去反思。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谈谈写一般总结或论文的几个环节:确立论题、列提纲、成文、修改和投稿。在这里我重点谈一谈如何确立论题(就是确立写作内容,是最关键的环节)。确立论题的要求:有新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有价值、有话说、开口小、挖掘深(15字诀)(谈21世纪的语文教学?)。确立论题的方法:(1)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某个问题有思考,及时把论题记录下来。比如我的一些教育教学论文《提问的五要五不要》。(2)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做深入的思考,抓住本质确立论题。如《应试面前,课改不会打败战》等。(3)在理论学习中有新的体悟,留下痕迹,逐渐充实并加以完成。如《让学生成为自己的皮格马利翁》,就是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受到启发,我当时就想,那么自我激励才是一种真正的激励,自我期望才是一种真正的期望。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外在的期望效应,如何将它内化为内在的期望效应呢?就写了这篇文章。(4)看一些内容相同、相近的文章,抽出其不同之处,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如《赞美学生需得法》。(5)限于篇幅和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一个作者在一篇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对涉及到的所有问题都能进行深入的论述。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别人提出的一些没有论证的论题或论证还不充分的论题加以论证或论证的更充分。譬如我先读了一篇关于学习方式的文章,里面谈到不能全盘否定接受学习,我在与苏州吴中区进行交流时,对此观点进行了充实,得到了局领导的肯定,后来我又把这个发言稿写成了论文《继承、发展、创新》。(6)加强交流与研讨,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论题。如《语文课堂讨论不是万能药》,在张泾中学。后再次充实写成《辨析新课程课堂实施中的讨论》发表与《中小学教育》。(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其它学科中吸取养料。如《浅谈语文教学高潮的形成》(听了很多语文课没留下什么印象,留下的只是一些片段,就是高潮。)其次,是列提纲,确立分论点,否则文章太长,不好把握,层次更清晰。5个分论点一列,一个500字,就是2500字,再加开头与结尾,3000多有何难哉?再次,是成文(寻找材料不断充实)。最后,是修改和投稿。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包括标点;投稿要把握刊物特点;最好要建立联系,外交部加国防部。参与课题就是教科研。课题研究是一种定向突破,只有通过课题研究才能放大优势,形成辐射,形成系统,形成风格,形成品牌,形成特色。
教科研是什么?让校园里的每一堵墙、每一棵草说话是教科研;教师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每一堂课上好是教科研;学校和老师能创造各种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还是教科研!教师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是教科研;每个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发展变化是教科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是教科研!教科研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学校和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教科研是什么?教科研就是装修!一个师范毕业生,就像刚造好的毛坯房。房子造好了,关键就是装修,只有装修才能显示实力,只有装修才能显示风格,只有装修才能显示品牌,只有装修才能显示特色,只有装修才能显示爱好,只有装修才能显示修养!一个学校也好,一个教师也罢,教科研就是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是它(他)的实力与品牌的象征!就是它(他)的特色与风格!就是它(他)的爱好与修养!教科研是什么?教科研就是思想!是谁的思想,是教师的思想!一个人活着的标志是什么呢?是因为他在思想!所以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一个教师之所以是教师,就因为他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他对教育问题的看法就应该跟其他行业的人不一样!一个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就是他的思想!这种教科研的意识就决定了他作为一个教师这一生命个体的存在!一个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某种程度上就反映这个教师作为一个教师生命的生存状态!
教科研是什么?教科研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会让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工作轻松而愉快,让我们每一个教师的生命健康而美丽!让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思想丰富而得以延续,让我们每一个教师的人生幸福而富有创意!以上是我对教科研的一点认识和体会,在这里不揣浅陋,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与分享,也是拿出来供大家批评指正!希望有人能与我研讨、交流和争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