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依法治国
浅谈依法治国
班级:20074041 学号:2007404141 姓名:郑静怡
摘要: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
一、依法治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作为民主的体现,包含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中。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一基本路线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在这一路线中,“民主”与“富强”、“文明”同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提出来了。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民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分割的关系,指出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同时他又强调民主与法制是不可分离的,认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可见,社会主义法制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表现形式已当然地包含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中,并且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在作用上是相辅相成的。江泽民同志在《依法治国,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讲话中对依法治国的含义的解释是 :“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可见,依法治国作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在整体上的综合体现,当然地包含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中,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推进器。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进行改革。中央确立的基本路线也把改革开放作为两个基本点之一。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在 1986年9月的一次谈话中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感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在分析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这种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的基本关系的同时,他又强调从一定角度来讲,政治体制改革对整个改革具有关键作用,因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依法治国对于我国的体制改革来说,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整个改革的推进器。首先,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制度模式。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针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这就必然要突破我国人治模式下的诸多制度,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新制度,这些新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以法律和制度确立并切实保障法律的最高权威 ;(2)以法律和制度确立和调整执政党和国家以及国家机关的关系,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改善领导方式,确保依法治国方针的实现 ;(3)以法律和制度保障和制约行政权力,建立一整套有效配制权力和制约权力的法律和制度 ;(4)以法律和制度规范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使国家、法人和公民的行为有法可依 ;(5)建立完善有力的法律监督机制,保障法律切实有效地实行。其次,依法治国创造的民主和秩序必将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治国创造的民主和秩序不但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而且能够达到市场主体平等和意志自由的要求,从而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再次,依法治国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同时,必将推动人们观念的更新,逐渐培育和形成一系列适应改革和新体制的思想、观念,为改革提供精神基地,更有力地推动整个改革的发展。
3.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力保障。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而维护国内稳定的政治局面,就必须运用法律武器。早在 1 989年他在与布什的谈话中就指出 :“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他强调,对破
坏安定团结的势力进行斗争“不能采取过去搞政治运动的办法,而要遵循社会主义法制的原则”,要在法律范围内进行。他认为 :“学会使用法律武器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势力和各种刑事犯罪分子进行斗争,这是现在和今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学会处理的新课题。”他强调 :“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可见,依法治国不仅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为我们对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各种刑事犯罪分子进行斗争提供了经常性的斗争武器,更加有效地保障了社会的和平稳定,有力促进和保障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标志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所达到的一种状态,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中与蒙昧、野蛮状态相对而言的进步和开化状态,体现着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自己主观世界所取得的成果,因此它一般表现为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三种形态。法律属于制度文明。任何社会的文明状态都是这三种文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综合体现。
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类在治国思想上就始终存生着人治与法治之争。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贤人政治”,他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把政治权力和聪明才智完美地结合起来,把国家和个人引向至善,因此提出“哲学王”的主张,实际上是一种人治主张。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反对人治而主张法治。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法家与儒家就对此各执一说,导致著名的儒法之争,最终以德主刑辅而告终,仍是人治取得了统治地位。当然中国法家的所谓法治,由于与封建专制制度相联系,还不能与现代法治相提并论,其实质仍是人治。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针对封建的“神权论”、“君权神授论”,提出了“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和“权力制衡论”与之相对抗,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这些理论与资产阶级政权相结合,产生了建立在资产阶级民主之上的资产阶级法治。人类从此开始摆脱人治而走上法治之路,法治理想开始有了自己的现实基地。此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形成了多元的利益格局,资本主义法治也随之日臻完善,成为把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个别利益统一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各种社会利益,实现阶级统治的唯一良方,因此成为现代社会最普通的一种治国模式。现代法治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结晶,以该时代的道德作为其价值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分配权力,并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分配规范人们的行为,公正地分配社会利益。同时,它不仅吸纳和体现着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可以说现代法治是现代文明的综合体现,并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而存在。但是,资本主义法治毕竟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它只是以一种形式上的公平与正义掩盖着实质上的不公平或非正义,它所体现的只是少数剥削者的公平与正义,而不是占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的公平与正义。这就使它不能不带有局限性。
在现代法治中,我国的依法治国即社会主义法治,它作为法治模式的一种新形态,不仅借鉴吸取了现代资本主义法治的有益经验,而且与现代资本主义法治在一些基本的方面有共同特点。这主要是 :(1)它们都与现代市场经济相联系,并反映其要求 ;(2)它们都以一定的民主为基础,并为其服务 ;(3)它们都推崇法律的最高权威,以法律权威对抗个人权威,因此与人治相对立 ;
(4)它们都强调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并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 ;(5)它们都主张司法独立。但是,我国的依法治国与现代资本主义法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国的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以社会主义民主为基础,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体现着最大多数人的公平与正义,以社会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价值基础,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为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因此,我国的依法治国不但与资本主义法治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且在现实发展上也必将最终超越资本主义法治而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我国的依法治国不仅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现代法治发展的转折点和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2版。
第二篇:依法治国
人民日报社论:实现依法治国的历史跨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回应了人民呼声和社会关切,必将有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这三个方面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我国,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我国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根 1 本区别。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
“法者,治之端也。”今日中国,法治正在成为国家治理理念、社会共同信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向国内外鲜明宣示,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
人民日报评论员: 用法治中国凝聚复兴力量
——标注依法治国新高度①
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首先是法治的中国;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首先是法治的社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先是制度建设和治理方式的法治化。
金秋十月,正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我们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18个年头之后,法治中国的建设将展开新的蓝图、迈向更高境界。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着眼未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期待,表明了党中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从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明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从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扬法治精神、发展法治理论、运用法治思维、创新法治方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根本遵循。
两年多来,正式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表达着推进法治的决心;“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确立着司法改革的原则;“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展现着依法行政的步伐;首次集中清理党内法规制度,近四成被废止或宣布失效,传递着依法执政的决心;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党和国家建设的各层次领域,都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向着制度化、法律化不断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回应着公平正义的群众诉求,诠释着现代治理的题中之义,激发着改革发展的前进动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法治中国的主线日益清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体现在哪里?在党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幸福的过程中,法治既是必要途径,更是制度保障。唯有依靠法治,3 依靠宪法和法律体系才能凝聚共识和力量,保证中国社会可持续的发展与稳定。坚持依法治国,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法治中国,就是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以法治巩固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合法权利,弘扬和践行法治这一价值理念,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打牢深厚的群众基础。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治。弘扬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力量,我们就能在创造经济奇迹之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明,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用法治精神推进改革大业
——标注依法治国新高度②
人们常用“前所未有”来描述深水区的中国改革: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涉激流,行险滩,靠什么冲破观念障碍、纾解发展之困?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推动中国改革破浪前行,离不开法治的引领。
“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总书记的要求,正是对改革与法治关系的深刻总结,也明确指出了继续推进改革大业的法治路径。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蓝图中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到正在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一年之间,两大主题,宣示了我们党高扬法治旗臶、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格局的坚定信念。
靠法治为改革护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经过30多年的实践,中国改革的路径正在发生鲜明变化。如果说,过去的改革更多靠的是“摸石过河”的勇气、以“破”为主的血性、先行先试的闯劲,那么今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确立,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们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时代;深水区的利益藩篱,攻坚期的复杂难题,则呼唤着用法治理念去破解。把改革主张转换成法治主张,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风险,才能确保 4 改革有秩序、不走样,行稳致远。
以法治作为改革的压舱石,是转型期中国的内在要求。法的基本价值之一,是其安定性。这对于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当代中国而言,尤为重要。这种安定性,不仅体现为政策制定不能朝令夕改、决策出台必须于法有据,更体现为在一个高速前行的转型社会中,对社会秩序和价值理念所起的稳定作用。法治是指引中国改革这艘航船风雨中不变航向的灯塔,是阻拦奔腾的市场经济之川不溢出河道的堤坝,是守护三十多年改革成果不被蚕食的坚强卫士。在法治的框架内处理各种矛盾和改革,寻求法治之下的最大共识,这是中国改革持续向前的制度保障,也是全体人民的福祉所在。
法治的力量有多强,两年来的实践是最好证明。不断出台的各类规章制度,细大不捐的19项反“四风”禁令,有力推动了“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政治改革;国务院一年多取消和下放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让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极大地释放了社会活力。从激活市场到简政放权再到调整结构,问题导向的中国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渐入佳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法治精神渗透在各项具体改革领域里,化成制度轨道,确保改革巨轮稳健行进。
“我们生长在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要做改革的弄潮儿。”而法治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也是改革成功与否的界限。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法治中国,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是良法善政;法不仅要定纷止争凝聚共识,而且是对民族精神的提炼和升华;不仅意味着更完备的制度与秩序,也意味着更多的公平和正义。法治护航的中国改革,必将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并有益于全人类的现代治理体系和新的制度文明。
人民日报评论员:用法治观念夯实执政根基
——标注依法治国新高度③
如果把国家发展比喻成动车飞驰,法治就是铁轨;如果把治国理政比喻成建桥筑楼,法治就是支撑。正在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加快法治建设、提升法治理念、彰显法治精神,因而备受关注、令人期待。
“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十八大结束不到一个月,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就指出,要“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近两年来,既有理论层面的深邃思考,又有实践层面的周密部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不断推进,体现出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变化、执政水平的新提升。
法治成为根本遵循,执政方式更加规范、更加有序。国务院取消和下放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防范冤假错案的制度规定不断出台,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堪称密集的法治建设举措,背后正是我们党通过法律治国理政的清晰思路。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两个“三位一体”,不仅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了更加完整系统的规划,也说明我们对现代化历程中治国理政的规律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
法治成为共同信仰,执政理念更加科学、更加现代。从强调“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到告诫“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从反对“以权谋私、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到要求“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依法治国不仅是治理的革命,也是触及党员干部灵魂的革命。当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有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当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自主选择,法治的引领和规范必将不断提高我们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建设法治中国,正需要我们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党能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才有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平司法、全民守法。党能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 6 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才能引导全社会守法崇法,树立法治信仰。把法治落实到国家治理、政党执政、政府行政各个层面,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事业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障。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在改革攻坚期、发展机遇期、社会风险期“三期叠加”的今天,如何运用法治改进党的领导,是全党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期待。行进在民族复兴之路上,执政党只有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才能为法治中国树立最坚强的柱石,为执政兴国夯实最深厚的根基。
人民日报评论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对于行进在现代化之路上的中国,法治是繁荣稳定的基石;对于掌舵民族复兴航船的中国共产党,法治是执政兴国的支撑。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凝聚了全党智慧,体现了人民意志,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个全局性问题,必须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扎实抓好落实。
“以律均清浊,以法定治乱。”如果说17年前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伟大航程,那么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是在这条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体现了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认识的突破、手段的创新。全会提出的新观点、新举措,必将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制度框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 7 出的重大抉择。改革开放以来,从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确定依法执政基本方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到建设法治政府、完善司法体制,中国发展的进程,也正是法治进步的过程。实践证明,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今日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可说前所未有。快速发展期,面对多元利益诉求如何定纷止争,促进公平正义?改革深水区,面对多样实践探索如何划定边界,掌握改革航向?社会转型期,面对多变思想观念如何调和鼎鼐,凝聚广泛共识?越是在关键时刻,越需要发挥法治的作用,让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要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期执政,要走好“中国道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以法治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要准确把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全会决定,就需要把法治的作用和地位,放在这样的高度来理解。
这次全会提出了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涵盖了依法治国各个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历史性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法治中国的宏图正在徐徐展开。只有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善作善成的作风,落实好全会的重要精神和全面部署,才能沿着法治道路、建设法治中国,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日报评论员: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二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目标引领方向,目标凝聚力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正确的道路,必须 8 树立明确的目标,才能汇磅礴之力、收长远之功。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总目标,是贯穿全会精神的一条主线,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对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只有准确把握这一总目标,才能把全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准确把握总目标,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现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持和拓展。在这一根本性问题上,我们必须树立自信、保持定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去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准确把握总目标,就要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总目标来部署、来展开,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才能不断为法治建设提供动力、激发活力,切实把全会部署落到实处。
准确把握总目标,就要深刻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处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只有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现代化,才能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赢得新胜利,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正如全会对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阐释,既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根本政治方向,也包括形成五大法治体系的重点任务、“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的基本原则、“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总目标的丰富 9 内涵,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来把握总目标、落实总目标,才能谋划有主见、做事有章法,不断推动依法治国进程。
蓝图已绘就,目标在召唤,人民在期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开创法治中国的新境界。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要有坚强的政治保障。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这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978年,中国只有宪法和婚姻法等寥寥几部法律。而截至2014年3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已经达到242部。这样的数字,折射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性成就。科学立法推动社会转型,简政放权打造法治政府,司法改革保障公平正义,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中国的蓝图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此次全会,再次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体现了一以贯之的治国思想、执政理念。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10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根本区别。
当前,社会转型进入深水区,法治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从打虎拍蝇反腐败到全面深化改革,从民生持续改善到生态文明建设,要把依法治国方略落到实处,离不开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末端治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至关重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依法治国各领域工作,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另一方面,要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党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员干部要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恩格斯说过,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臶,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只要我们党旗臶鲜明了,全党都行动起来了,全社会就会跟着走。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我们就一定能完成好执政使命,建设好法治中国。
人民日报评论员:用法治为全面深化改革护航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改革驶入深海,离不开法治护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都需要法治提供全方位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法治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中国社会进入深刻变革期之后,无论是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还是调节社会关 11 系、规范社会行为,都需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确保各项改革事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从我们党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反复强调,到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一以贯之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再到党的十八大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法治与改革始终相伴随。从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到这次四中全会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就是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在法治保障下不断深化改革。
今天,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如不及时以法治方式疏浚改革洪流,以法治思维化解矛盾淤积,减少利益调配带来的社会震荡,缓解结构调整造成的转型阵痛,势必引发新的矛盾。在法治的引领下推进改革,在法治的框架内规范改革,是中国改革持续向前的基本保障。
建设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是改革的应有之义。中国的改革发展早已令世界瞩目,但也要看到,以往发展中产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法治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人民维护合法权益的“重武器”。直面问题、聚焦问题,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发挥法治调和鼎鼐的作用,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切实促进公平正义,才能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和顺利推进。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搞好法治建设。改革经验告诉人们,市场只有和法治相结合,才能克服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同样,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需要从解决人民最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等问题入手,依靠法治营造更加公平、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舟楫相配,得水而行。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共同放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五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法者,天下之公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着眼于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对以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全方位部署。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科学立法是引领。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才能筑牢人们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坚实平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严格执法是关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解决好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等问题,惩治执法腐败现象,才能确保法律公正、有效实施,牢牢树立起法治权威。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保障。“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无论是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还是优化司法职权配臵更好服务于民,或是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都是为了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全民守法是基础。“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而应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担当起法治建设的责任。同时,13 也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全民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就有了最可靠的保证。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六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贯穿全会决定全篇的一条红线,是管总的东西。在走什么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全会释放了明确的信号、指明了正确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从1954年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到改革开放后重启“法律之门”;从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我们在长期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法治建设道路。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沿着这条道路前行,既不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更不全面移植、照搬照抄,才能解决中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核心要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 14 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三个方面,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才能立足中国实际建设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重大课题,有许多东西还需要深入探索,但基本的东西必须长期坚持。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力有序推进法治建设,这是根本保证;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民权益,这是本质要求;只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基本原则;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这是基本方式;只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与国情相适应、与社会相对接,这是基本前提。这“五个坚持”,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决定着我们能不能搞好法治建设、迈向法治中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应当毫不含糊、立场坚定,不为噪音杂音所扰,不为错误思潮所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第三篇:依法治国
一、【背景材料】
2014年10月20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进行。全会听取和审议了习近平受中心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陈述,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既要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改革发展的战略定力,又要敏锐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钉钉子精神,继续做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作,继续做好改善和保障民生特别是帮扶困难群众工作,继续做好作风整改工作,继续做好从严治党工作,继续做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为明年开局打好基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础上,四中全会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而言,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总目标之下,全会明确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等六大任务。为推动上述任务的实现,全会就以下工作进行了全局部署: 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全会重申了民主立法与科学立法的原则。要求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为进一步发挥人大的民主立法职能,解决立法权行政化、部门化的问题,全会提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根据地方立法发展的实际需求,全会对地方立法权主体范围进行扩展,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各级政府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要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健全政府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以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正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全会提出,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为此,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全会公报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第一个亮点是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第二个亮点是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三个亮点是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第四个亮点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上述改革措施对于推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将起到立竿见影的积极作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公民是最主要法律关系主体,以及执法、司法活动的参与者,是全面推进法治中国的基础力量。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成员的法治意识直接决定法治建设成败。全会提出,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全会公报第一次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法治专门队伍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操作者和践行者。法治队伍的公正廉洁、道德操守是法治公信力的必然要求。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全会公报提出,要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法律职业保障体系。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如何在法治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如何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性问题。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全会指出,只有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才能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为此,要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加强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全会专门就此指出,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这就把对领导干部重视法治、践行法治、带头守法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二、【理论分析】
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到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先后有多位副部级以上高官被查处。腐败高官被依法查处说明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
(4)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5)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都需要通过依法执政来体现,并以依法执政为保障来加以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4)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立法工作也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任务依然很重。
(5)要坚持走曲折的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依法治国、更加扎实地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向着建设法治中国不断前进。
三、【跟踪试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据此回答1~3题。
1.党的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先后有多位副部级以上高官被查处。腐败高官被依法查处:
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推动了公平正义,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③表明任何公民的一切权益都受到法律保护
④表明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作为政府部门,要“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治理洪水的人使洪水畅通,管理百姓的人让百姓表达自己的想法。政府这样做的依据是: A.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民主国家的本质要求 B.公民具有表达和宣传自己思想见解的自由 C.公民的言论自由是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D.民主监督应该成为防治腐败的根本途径 3.上述材料体现了:
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B.我国的人民民主有物质的保障 C.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D.我国的人民民主有法律的保障
全会决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据此回答4~5题。
4.建设法治政府必须:
A.转变政府职能,把所有的事情管好 B.依法执政,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C.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D.加强队伍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5.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政府在行使权力时,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利和责任的统一。这是因为:
A.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 B.侵犯了公民的权利必须依法赔偿 C.对人民负责,才能科学民主决策 D.政府必须依法履行职责 6.下列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的是:
A.政府要依法行政,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B.转变党的社会管理职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D.提高党的科学立法水平.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据此回答7~9题: 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
A.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其领导核心地位 C.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D.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体现了党的:
A.依法执政 B.民主执政 C.科学执政 D.依法行政 9.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这是因为: ①社会主义法治能保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都需要通过依法执政来体现 ③科学执政、民主执政需要以依法执政为保障来实现 ④依法执政有利于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这表明:
A.构建人为事物的联系要遵循客观规律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和无条件的 C.联系构成运动,引起事物变化和发展 D.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立法工作也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任务依然很重。据此回答11~12题。11.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②矛盾具有客观性,要勇于揭露矛盾、积极解决矛盾 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规定的 ④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过程启示我们: A.要把握适度原则,坐等时机 B.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C.办事情应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应抓住时机不断促成矛盾双方的转化 13.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目的、原因、要求各是什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总则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应当依照法定的程序,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1)上述规定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些基本观点?
(2)上述规定对推进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什么重要意义?
15.辨析题:要依法治国,就要做到国家机关立法,全体公民守法。
16.推进依法行政,对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请回答: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2)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体现了什么政治生活道理?
1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有关原理,谈谈你对上述依法治国要求的理解。
18.十八大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首次在报告中提出干部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法。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新提法,意味着依法治理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管理国家事务的基本形式,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时期。
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首次提出“美丽中国”,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等等。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十八大这道盛宴所带来的新感觉新味道。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对党和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首次”所蕴含的哲理。(14分
参考答案:
1.D 2.B 3.D 4.D 5.A 6.A 7.C 8.A 9.D 10.C 11.C 12.B 13.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的原因一是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二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法律保证;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国家的长治久安重要保证。
依法治国的要求:①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②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④⑤增强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治国人民群众是主体;(2分)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⑤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14.(1)体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观点:立法“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体现了依法治国本质;立法“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参与”体现了依法治国目的;立法“依照法定权限”体现了依法治国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2)上述规定的意义:立法“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可以提高立法质量,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和尊严;立法“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维护国家整体利益。
15.①依法治国对国家机关要求:立法、执法、依法接受监督。②国家机关与立法:不是所有国家机关都可以立法。③依法治国对公民要求:守法、护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
16.(1)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政府运用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法律手段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政府对市场的管理要转变管理观念、方式,严格依法行政。
(2)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原则。它有利于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各项权力自由,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实现为民服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就是为了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17.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此,要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④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不断推进法治理论创新,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18.(1)对政府而言,要依法行政。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力,民主决策;要自觉接受监 督,推动“阳光工程”建设。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必须依法执政。党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
(2)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首次”,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体现。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我们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首次”,是我们党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表现。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首次”,必将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
第四篇:浅谈依法治国
浅谈依法治国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的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依法治国上升为国家意志,使其具有了法律效力。依法治国对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治安乃至国家安全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大作用。由于我国“依法治国”方略所走的路还不长,目前的法律体系还不是很完善,许多矛盾问题集中在中国二十一世纪社会转型发展中表现出来。本文先阐述依法治国的涵义,阐明依法治国的意义;然后就中国转型中的法治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依法治国 法治 法律体系
法制建设
方法措施
一、依法治国的含义和科学内涵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任务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依法进行。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在现今社会下,依法治国作为党和国家的治国方略,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实行依法治国,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法律体系的完整与否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健全与否的前提。新中国初期的法律单一,立法不完善才使得在文革时期甚至出现了“要人治不要法治”的思想,领导人的权威大于法的权威,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法律不完善的原因,实行依法治国可以修补法律漏洞,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
2、实行依法治国,是民主建设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需要。中华民族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人民心中的“人治”大于“法治”!这样人民的民主权利就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无法实现公民自己的民主权利,又谈何让人民翻身做主人?因此,实行依法治国有利于国家权力真正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2、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略与法律文化,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种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相当发达的社会文化共存亡同兴衰的社会现象。真实意义与成熟形态的依法治国,即法治国家,是以市场经济的相当发展为经济基础、以民主政治的相当完善为政治基础、以发达的权利义务观为核心的精神文明为思想文化基础的。故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3、实行依法治国,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可以说是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能够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制文明属于制度文明的范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法制完备的社会。依法治国反映了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4、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需要。依法治国可以保证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这样就有利于改善党的领导能力。
5、实行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支撑,依法治国为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保证。只有社会处处充满了和谐,国家才能够繁荣昌盛,才能够长治久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法制的建设,而中国法制的完善建设是从依法治国开始的!
三、中国依法治国的主要问题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法律慢慢从文革的阴影下走出来,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各项法规不断制定,真正推动了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成为中国意志,中国的依法治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目前存在问题也不少。
第一,中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许多重要的,基本的法律如《新闻法》、《监督法》、《政党法》等尚未制定出来。其次是在已有的法律普遍存在“老化”的情况,例如中国的收容制度,造成了大学生孙志刚的悲剧,该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严重威胁人权的带有惩罚性的强制措施。
第二,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没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完全做到“有法必依”。法律体系的建立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权力和人民的日常行为。但在中国的现代社会,存在有人民必须守法,而部分地方政府不守法的现象,这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依法治国发略的实施。例如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法规与宪法法律规定相违背,但依然继续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普遍性和有效性没有得到保证。
第三,中国的执法队伍正在健全,“执法必严”依然还是问题。本来司法权应该是由司法机构独立公正的行使,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预。但是中国的执法队伍的建设还不是很完善,权力滥用现象依然存在,腐败事件层出不穷,例如***事件,刘志军事件等;司法权还没有完全的独立,司法机构还要受到其他部门的牵制不能做到公正司法、独立司法。
第四,中国还有极少数违法乱纪分子仍然逃之夭夭,尚未受到法律的制裁,例如贪官潜逃国外,无法受到法律的严惩;另外一些有权者或有钱者凭借手中的资源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但是依然没有受到追究,“违法必究”尚未得到全面普及。
结合以上的问题总结,中国的法律体系依然还是不完善,很多地方需要补充修改;中国的法律效力好普遍性还没有完全得到强有力的保证,仍然还有一些人会逃避法律的制裁;中国的执法队伍还需要科学建设;中国司法机构的自主权还没有完全争取到手„„
四、落实依法治国的方法和措施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就是要求国家生活、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都纳入法律的轨道,接受法律的的调控和处理,让法律不再是单纯的解决纠纷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手段,而是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组织和改革的重要工具。我们国家要解决本文提到的这些问题,就必须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就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具体说来,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们应做好以下的几个主要任务:
第一,加强立法工作,完备法律体系,完备法律体系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首要环节。转变“立法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坚持立法力求严密细致的原则,注重法律的可操作性。转变“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立法思想,从全局出发,有步骤,有计划,有预见地开展立法工作使得法律体系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应,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第二,国家政府要推进依法行政,中国的行政系统是备受中国人民瞩目的,行政机关应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来从事行政行为,“无法律既无行政”,严禁超越凌驾于法律之上行使职责。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以身作则,争取为全社会法行事树立榜样。
第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各司法机关各司其职,各部门间不得非法干预,真正实现独立司法、公正司法。
第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真正做到严格执法不让违法分子成为漏网之鱼;公正执法,公正对待全体人民,杜绝特权分子的存在,决不允许有人或社会团体凌驾于法律之上;文明执法,要文明对待人民,文明对待罪犯,要继续保护犯人作为人尚且拥有的各项权利,不殴打侮辱犯人。
第五,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国家要不懈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社会氛围,普及法律知识让人们自觉认识到法律对他们的意义,意识到法律能带给他们的利益,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对法律运用自如用以保护自身或他人的合法权益,最后形成自觉维护法律的社会氛围。
依法治国是我国重要的治国法略,我们要立足于中国国情,认真总结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法制建设经验和实践,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的法治文明,总结人民群众的需求,积极探索依法治国实施发展的好路径,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制度,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促进中国政治文明和市场经济的长效发展。
第五篇: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
如今 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法院 但开始时 并不是那样 回过头来看 这一机构确实没什么威望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是一个人造的机构 大法官们铸就其自身 约翰·马歇尔改变了大法官们的职能 他认为法庭意见要保持一致 那样才是有力确凿的 这就是依法治国的故事——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议题在变 内战之前 议题是奴隶制 邦权和联邦制 20世纪后半叶 议题多是文化冲突方面 但对于宪法的解释 仍然没有完美的答案 将宪法贯彻到美国历史中 虽然我们民族各异 但我们必须为自己找到 联合成一个国家的方式 不同的人对宪法有不同的理解 这一点也不奇怪 如果都一样的话 这才是一个见鬼的国家 每个时代都有主流的观点或偏见 最高法院也会受之影响 但不会太过偏颇 然而 他的意见被视作整个国家的立场 它体现我们最根本的价值观 我们最崇高的愿景 所以我们对最高法院倾注很多寄托 它不能让我们失望 最高法院并不是一直牵动着国人 在合众国创立之初 大法官们并不知道他们的权力有多大 还羞于运用 直到某个人的出现 我认为一直到马歇尔 人们才发现这一机构有多强大 马歇尔在最高法院打下的基石或传统 超越他的一生 赋予其后的美国以生命.马歇尔在最高法院打下的基石或传统,超越他的一生,赋予其后的美国以生命。约翰•马歇尔的一大功绩是他真正意义上重塑了最高法院。1787年的制宪会议确立了联邦最高法院的成立。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制宪者们知道要设立独立的司法体系,以摆脱政客的压力,除此之外并未着墨,最高法院的首届会议,并未昭示强大的未来。成立的第一年,啥案子都没接。实际上1790年,他们只开了两小时的会。没案子办,只好都回家。最高法院就坐落在纽约一栋建筑的二楼。
坦普尔大学的教授-----大为•普斯特对此评价到:一点都没有立法或行政部门那样威严。
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说:最高法院是一个法院,但建立之初,并未把它设计为宪法法院,所以最初他接的也是一些普通的法律纠纷,并未涉及重大的宪法案件。
国会最初在最高法院设立了6个终身制的大法官席位,但要确保这6个席位不空缺也非易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流动很大,他们呆不长。第一任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离任后去纽约当州长了。总统原本打算让约翰•杰伊再次出任,但他拒绝了。他说:“最高法院没什么权力,没有施展的空间,我可不想再做了。”从这一点来看,它的确没什么威望,没有参与感,有点像打酱油的。
合众国建立之初,最高法院如临大敌,身陷重围,这不是出于宪法的强制性或法律的权威性,完全是党派斗争的结果。他们推举了一名45岁的名叫约翰•马歇尔的弗吉尼亚政客进入最高法院。这才使得最高法院得以改变命运,成为活力十足的与行政部门平等的机构。
1779年乔治•华盛顿总统卸任,美国犹如一盘散沙。最要不得的是党派政治,一方是新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及约翰•马绍尔为代表的联邦党人;一方是副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和他的新政党。他们的分歧似乎是根子上的,而且在法国革命后更加严重了。那场以民主为旗号的革命,竟发展成对贵族的杀戮。对马歇尔来说,法国革命是无政府主义。他们破坏秩序,剥夺财产。杰弗逊的观点却是革命就需要每隔一段时间用鲜血来浇灌,那是必须的,来点革命有好处。他能激励,振作人心。联邦党人不想让无限制的民主,即疯狂的民众威胁到脆弱的新生合众国,为了制约大众,他们主张建立一个由智识和精英领导的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杰斐逊认为,联邦党人的主张代表着一种新形式的君主制,与美国宣布独立而脱离的大英帝国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汉密尔顿说,我们需要稳固的军队。杰斐逊立刻说,“那是最糟糕的东西,你要军队做什么,压迫我们吗?让你们永固于权力宝座吗?”事实上,联邦党人巩固了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他们控制了行政部门和国会,还任命了每一个联邦大法官。从他的弗吉尼亚庄园起,副总统杰斐逊针对执政党发起全面的反击。他称这次运动为“二次革命”,他宣称他当选总统后,要把权力归于大众。杰斐逊高举异议,联邦党人似乎预视到法国革命的到来。杰斐逊的亲法倾向众所周知,人们很担心他入驻华盛顿后,会带来血雨腥风,人头落地。一点也不夸张,回头来看,说杰斐逊要引发一场血雨腥风的革命真的很可笑。但当时可能真就是那样,那时期的党派政治很丑陋,而且没有先例或传统要求司法部门保持中立,联邦党人任命的地方法官公然通过明显违宪的《惩治煽动叛乱法案》把杰斐逊的笔杆和政客投入监狱。仅仅因为他们批评了亚当斯总统。当1800年的选举日日渐临近,这些法官竟公然发起倒杰斐逊运动。不过最后托马斯•杰斐逊赢得大胜。杰斐逊从亚当斯那里接手白宫后,在参众两院都赢得了大部分的议席,但却没法清洗杰斐逊鄙视的联邦党人把持的最高法院。大法官都是终身制的。杰斐逊于是说:“司法体系成了联邦党人最后容身的堡垒。”约翰•亚当斯有意加固联邦党人的堡垒。作为大选的余波,这位愤怒的跛脚鸭(比喻即将卸任的总统)任命他的密友也是当时的国务卿约翰•马歇尔担任新的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这一任命堵塞了杰斐逊任命自己的大法官,而且对即将上任的总统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约翰•马歇尔会看着你的。
场景:
1801 总统就职日
A:杰斐逊重建国家,他有宏图伟愿。我认为他可不希望看到谁妨碍他,而马歇尔就是他的眼中钉。
R.Kent Newmyer(约翰﹒马歇尔传记记者):杰斐逊宣誓就职是美国历史上最讽刺的一刻。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在给他的堂兄托马斯﹒杰斐逊宣誓就职,可当时两人内心却是相互憎恨。他们都认为对方的政党对美国的文明是一大损害。他们的分歧根深蒂固。当马歇尔手捧《圣经》,杰斐逊把手放在上面宣誓,要捍卫宪法时。马歇尔绝对认定杰斐逊会践踏宪法的。
旁白:杰斐逊与马歇尔第一次较量,布局的是卸任前的约翰﹒亚当斯,他们的争执最后进入最高法院。理论上讲,马布里诉麦迪逊案牵涉到一个细小的技术问题,换届行政托管。但在1801年的政治漩涡中,这看似一个简单的案件可能会决定最高法院的未来这也考验这一位45岁的新任的首席大法官的机智和才能。马布里诉麦迪逊案肇识于另一起惊人的党派行动,始作俑者是即将卸任的约翰﹒亚当斯。就在杰斐逊即将入主白宫之际,最后一届联邦党人的国会,通过立法扩充了联邦法官的席位。他们都亚当斯任命的反杰斐逊主义者。
B:最后,确切来说,是亚当斯执政的最后一天,他忙着签署一批联邦法官的委任状。其中包括地方的治安法官,时间不多,他必须抓紧时间签署,然后交到国务卿,当时就是约翰﹒马歇尔那里,马歇尔也得在上面盖上美国政府的大印,然后这些委任状再递交到地方的治安法官手中。
C:约翰﹒马歇尔晓得,他不可能颁发所有的委任状,所以把一半委任状给他的兄弟詹姆斯去递送,但詹姆斯没有及时发出,所以马布里诉麦迪逊案的教训就是别把你重要文件交到你兄弟手里
旁白:当杰斐逊入主白宫后,有17封委任状签署了,也封封了,但就是没有颁发。他告诉新国务卿詹姆斯﹒麦迪逊就把它们搁在那里。10个月后,原本要担任治安法官的威廉﹒马布里上诉到最高法院,要求马歇尔和他的同僚强制麦迪逊颁发他的委任状。约翰﹒马歇尔要求麦迪逊说明扣留马布里委任状的理由。麦迪逊认为他没必要向最高法院屈膝,就没理这茬。当马歇尔的要求传到国会,国会里麦迪逊派不会坐视为被动。
C:国会通过法规,基本上关闭了最高法院一完整开庭期,就用法令把它关了。宪法中没有明确说明他们不能这么干。这倒是将了最高法院一军。
R.Kent Newmyer:大法官们感到日子到头了,我认为马歇尔自己肯定也在想,他要被弹劾。
旁白:根据国会的谕令,最高法院被休庭14个月。此时杰斐逊派正威胁到亚当斯建立的整个司法体系。
马歇尔与妻子和六个孩子呆在弗吉尼亚老家里奇蒙德,苦思冥想马布里诉麦迪逊案。那时,他还没有对策。
Louise Weinberg: 如果他退缩或者他被视为退缩,那最高法院的名声将不保,那种怯懦的行为会影响好几代人。另一方面,马歇尔大胆地向杰斐逊总统下令:让国务卿颁发委任状,杰斐逊政府肯定不会遵从。他们对最高法院的裁决可谓嗤之以鼻。那样,美国最高法院也只是一个笑柄
C:马歇尔可不想看到那种情形,因为那时最高法院的权力还很小,如果最高法院的裁决不必执行,不就成为后世的先例了吗?那时人们总是遵从先例办事,大法官知道“走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旁白:国会准予最高法院于1803年2月再次开庭,他们接的第一个案子就是马布里诉麦迪逊案。法官们齐聚华盛顿宾馆的大厅。两个党派的成员,把他们围得水泄不通,焦虑地等待最高法院的裁决。当马歇尔宣读判决书时,大家都糊涂了
Louise Weinberg:马歇尔说:马布里先生你受委屈了,杰斐逊政府扣留你的委任书完全是非法的,那是不对的,不堪的。我们对你的遭遇很是同情。然而就当马布里先生认为他赢了的时候。马歇尔又说:但你找我们求助是找错人了,我们不是你应找的法庭。所以,祝你好运,拜拜。
霍华德.吉尔曼(南加州大学):“大多数杰斐逊派都以为这是一场胜利,因为事实上,他们是赢了,因为原告要最高法院令麦迪逊递交委任状,可马歇尔并没有这么做。”人们都在宣扬这是杰斐逊的胜利,但我认为,并不是这样,杰斐逊很快就认识到这不是场胜利。理解马歇尔的观点要费些周章,首席大法官认为,杰斐逊侵害了马布里的权利应予以弥补,他也要求最高法院应有权使总统遵从法院的裁决,但他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做。他解释说,他无权为马布里颁布这样的法令,因为就这起特别的案子,最高法院没有司法管辖权。“为了证明最高法院没有司法管辖权,他必须驳回国会的法案,而为了做到这些,他最终诉诸的是司法审查权。”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即宣布任何法律抵触宪法的权利,并没有在宪法中说明,杰斐逊认为,关于宪法的最终解释权,怎么也轮不到最高法院。事实上,他认为给予一个非民选的一,又是终身制的人,以这么大的权利,是非常危险的。但正是马布里一案,在他潦草的判决意见中,马歇尔奠定了最高法院的权威。“司法审查权的意思好比是这条法律违背宪法,不能成为法律,必须撤销,但问题是,宪法中没说,最高法院有此权力,宪法创建中最高法院的第三条没说,哪儿都没说:’最高法院可以否决立法’,我们知道根据宪法第一条第七款,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能宣布违宪,就肇始于约翰.马歇尔。”“马歇尔在马布里诉麦迪逊案中强调,最高法院的职责是解释法律,宪法就是法律,在绝大多数政府,宪法只是被当做一份政治文件。”马歇尔真正的成就,以及他最大的贡献在于,是宪法为法律,一旦你承认了这一点,最高法院就成为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它就是解释法律的。“他在宪法的框架内申明了,最高法院与宪法的关系,他发现最高法院要推进,或者说,要扮演一个甚至是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对宪法条款的解释。”“马歇尔的裁决,即最高法院有司法审查权,杰斐逊对此很鄙夷,但他又无能为力,我认为,在马布里诉麦迪逊一案中,杰斐逊唯一的应对之策是直接把委任状给马布里,他应该说,给你委任状,我才不在乎马歇尔说什么呢,可杰斐逊没这么做,这就成就了马歇尔。”“马歇尔干得很漂亮,不是吗?他既避开了党派竞争,又公开谴责总统的做法不妥,最重要的是,为最高法院赢得了最重要的权力,如果没有司法审查,就不会有‘布朗诉教育局案’,不会有‘罗诉韦德案’,不会有‘布什诉戈尔案’”。由最高法院决定总统的当举,这种观念放在1803年来看,很可笑,约翰.马歇尔不可能使最高免于马布里一案中的政治羁绊,最高法院的未来也从未呈现安全感。庭审在一个狭窄“陈设简陋”的议会委员会办公室中举行,“仅容旋马”这是一位作家对最高法院的描述,法官没有私人办公室,没有会议室,图书馆,跟庄严,永恒一点都搭不上边。马歇尔小心翼翼,可不想再和总统对抗,首席大法官没有穿大红袍,以及貂皮的法官袍,那些是杰斐逊最鄙视的,英国法官的标准官服,他改穿朴素的黑色衣袍,其他法官也效仿他的着装,更重要的是,马歇尔还注意不去挑战联邦政府民选的政府机构。马歇尔再也没有动用司法审查权,以抗衡联邦一政府,实际上,马歇尔和杰斐逊派是在相互妥协,杰斐逊主义者接受了最高拥有司法审查权,只要他们在职权范围内行使他们的权力,马歇尔则审慎地行使司法权。马歇尔行事很低调,他明白最高法院很脆弱,非常渴望把它建设成非党派、非政治的政府部门。马歇尔手下的大法官们,很快对他敬重有加,因为首席大法官在波涛汹涌的党派纷争中,把稳了最高法院这片小舟,他们也感激马歇尔,让原本枯燥无味的工作,有了他们一展天赋的机会,没有法官愿意把家安在潮湿、蚊虫滋生的在建的首都——华盛顿,最高法院每年开庭的6到8星期,大法官们的生活就像鳏夫一样沉闷。约翰.马歇尔说服早年的大法官们,一同到任,一同在餐厅用餐,而且他还准备了很多白葡萄酒。他是一个非常热衷社交,喜欢觥筹交错的主人,庭审对于大法官们来说就好似跟弟兄们参加一场战役,那儿就像他们的兵营,一同生活,会产生一种兄弟情谊。马歇尔跟他们惺惺相惜,打造共同旨趣,他时不时爱跟人喝点,好对悬而不决的案子有所裨益,他买起酒来用大水管传送,如果我没记错,一次126加仑吧。这肯定对探讨案件起到不小的作用。
。。(庭审对于大法官们来说就好似跟弟兄们参加一场战役,那儿就像一个兵营,他们共同生活,会产生出一种兄弟情谊。马歇尔跟他们惺惺相惜,打造共同旨趣。)他时不时爱跟人喝点,好对悬而未决的案子有所裨益。他买起酒来用大水管传送,如果我没记错,一次126加仑吧。这肯定对探讨案件起到不小的作用。马歇尔有魅力,又是团队的权威,这使得大法官们可以做出一致的裁决。
约翰 罗伯茨,美国首席大法官:马歇尔改变了大法官们的行事风格。那会儿,美国通行的做法是英国式的,即在结案时,每个大法官都给出自己的判决意见,如果有7名大法官,你就有7份不同的判决建议,你都得弄明白。
大卫 普斯特,坦普尔大学:那还叫什么法庭?法官们各抒己见,他们都从各自的角度发表意见。马歇尔开始强调并实践,让法庭作出一致的判决。
桑德拉 奥康纳,荣退大法官:最高法院初创时期,马歇尔认为,全体一致的意见、强而有力的声音可以为最高法院赢得更多的尊重。
杰弗瑞 罗森,乔治 华盛顿大学:他好酒,爱喝马德拉酒。对于那些阻碍其目标的人,他知道怎样温柔地施以威胁。威廉 约翰逊大法官说的很清楚,当他要发表异议时,马歇尔对他说,后果会很严重。法官有一致的意见是好事,它给予了确定性和可靠性。在一致的裁决书中,体现了最高法院无可辩驳的权威,党派纷争也无可容身。一旦约翰马歇尔巩固了最高法院的权威,去除政治对它的干扰后,他开始发起一项全面的、彻底的政治议程,重新审视年轻的合众国曾经所宣称的伟大信条。
亚基 奥马尔,耶鲁大学:美国的国父们都受启蒙运动的影响,他们生于理性崛起的时代,见证了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现,同样的,宪法的起草者们相信,他们也能发现政治科学中永恒的真理,正如自然科学中发现的永恒的法则一样。这是人类的自省,他们思考宇宙的运行之道,他们思考自然界怎么平衡,反作用力又是如何作用等,自然而然,他们也会思考社会又是怎么运作的。这是场非凡的实验,在两个主权实体间,即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间,分享各自独立且又相互重合的权力。制宪会议上,这种不确定的平衡得到妥协,但20年后,美国人发现只有一件事是确凿的,自然界也许尊崇严格的法则,但政府之道却不是这样,强烈的分歧依旧存在,一方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另一方则极力捍卫州的主权。对于宪法有两种主流的观点,最具代表的就是杰斐逊和约翰马歇尔两人。杰斐逊认为,宪法要建立的是相对较小的联邦政府;但马歇尔认为,宪法要求设立一个强大的共和国,它的强大就在于国家的统一,中央政府的强悍。马歇尔关于强大联盟的观念不是抽象出来的辉煌之作,这完全来自于他的生活,对他影响最大的,当属独立战争时期,他作为步兵军官的服役期。对马歇尔来说,独立战争最难忘的教训实在1777年圣诞前夕,当时乔治华盛顿将军的部队整车推到宾夕法尼亚东部严寒的山区中。福吉谷中,22岁的中尉约翰马歇尔发现,差不多有4000人没有合适的制服,后来他又写到,没人几乎没鞋穿。乔治华盛顿央求各州提供军需,但没有得到回复,大陆军几乎在各州的漠视中毁于一旦,而大陆会议对此也无能为力。
肯特 纽迈尔,康涅狄格大学:实际上,国会的权力受到限制是因为各州才是主权实体。国会可以要求各州提供部队和军需,但他们无权强制执行。如果13个州都考虑自身的利益,战争没法再打下去,华盛顿对此抱怨不堪,马歇尔设法改变此状。我认为,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在他的首席大法官任内他都是这么做的。战争时期的创伤,约翰马歇尔牢记于心。他认为,要建强有力的合众国,最大的威胁来自各州的议会,他们极容易受短浅、非理性的大众所左右。马歇尔认为最重要的政府部门是国会,而不是弗吉尼亚州议会,为此,他一生都在勇于贯彻这一理念。那时,许多人自然而然地说,我是马萨诸塞人,我是宾夕法尼亚人,我是弗吉尼亚人,马歇尔则说我是美国人。这种理念同样体现在最高法院的判决中。
约翰马歇尔之前的宪法中,类似“各州不得”这样的条款并不是很多,是他给其中一条做了最好的注释。当各州行为不轨时,马歇尔法院就会出击。
1809年,托马斯 杰斐逊总统任期届满,马歇尔迎来最好的时期。此案涉及美国最为珍视的商品——土地。。
陈碧雅
詹姆斯•西门(纽约法学院):马里兰州发起了攻击,它通过法案要对美国银行和它在巴尔的摩的总部征税,但巴尔的摩分行的一名叫做詹姆斯∙麦克劳的人拒绝税款。他说:“这可是美国联邦的机构,你不能那样做。”
X: 麦克劳诉马里兰州一案的焦点是:统治权究竟归谁?是州政府,还是美国政府?
背景:马里兰州在本州内起诉麦克劳,它胜诉了。麦克劳上述至联邦最高法院,马歇尔与其他大法官看了麦克劳的上述材料,地点是在首都重新翻新的富丽堂皇的法庭。巨型的石柱撑起波塞冬神庙,在拱形的屋顶下,马歇尔给了马里兰州当头一棒。首席大法官驳回了州对联邦机构的征税权,他说道:“征税等同于毁灭。”马歇尔引入一个更为重大的问题:国会有权设立银行吗?宪法中没有明确说明,但马歇尔找到宪法中暗含的词条:“必要且适当”。这授予国会管理和促进州际贸易的权力,各州不得不屈从之。L: 美国是个新兴国家,他要确保国父们的建国意图。林肯最著名的话:“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正是出自于麦克老诉马里兰州一案。这个国家的政府不是各州授权建立的,而是人民授权为了人民的利益建立的。人们也许会说,林肯的陈述更有表现力。但我认为他们反映的情操和理念都是一样的,他们都要捍卫这个国家。
背景:宣判麦克劳案的几周后,马歇尔回到了位于里奇蒙的家,弗吉尼亚人视他为背叛家乡的人。土地贵族们认为麦克劳一案的裁决威胁到他们所珍视的一种基于奴隶制的生活方式。
迈克尔∙克拉曼(弗吉尼亚大学): 到19世纪10,20年代弗吉尼亚州的经济落后了,可耕种的土地都开发了,他们开始向南输出奴隶。他们担心奴隶制的未来,如果大量的非裔美国人都独立,那他们该怎么办呢?所以他们有些悲观,防御意识过度。而那时联邦政府已摆出想废除奴隶制的姿态,而弗吉尼亚人看到的是约翰∙马歇尔在给政府推波助澜。
路易斯∙温伯格(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 如果国会的权力没有界定清楚,谁敢说他们就不能废除奴隶制,让你身边的奴隶获得自由呢?
背景:马歇尔和杰斐逊之间鲜有共同点,但对待奴隶制,两人倒还蛮一致的。他们都曾是惴惴不安的奴隶主,他们对奴隶的态度跟大众一样,应给予黑人自由,然后把他们运回非洲。但到1820年,两人又现分歧。杰斐逊不能接受 在废奴问题上北方政客在国会中发号施令,也不能忍受马歇尔麦克劳案的裁决对他们公然的支持。从总统之位隐退多年后,蒙蒂塞洛的圣人(指杰斐逊)又一次怒不可遏。
杰弗瑞∙罗森(《最高法院》著者): 杰斐逊对麦克劳诉马里兰州一案愤怒不已,他把这视为对他的州权主张的侮辱。他鼓励他的门徒撰写小册子以捍卫州的主张。她的主张太过激进,最终发展成一种导致内战的理论。
背景:马歇尔竭力捍卫最高法院和联邦政府,他小心行事,尽量不触怒奴隶制支持者和州权主义者,但首席大法官在地平线上看到了危机的到来。安德鲁 杰克逊 与1828年被下层民众选上台,这正是马歇尔害怕的。
M: 安德鲁∙杰克逊的声望不是因为他是绅士般的哲学家或独立宣言或宪法的起草者,而是因为他在战役中的表现,他是以为无畏的领袖,杰克逊的气质不像绅士,倒更像是下层人物的代表。但他却成为公众人物,成功当选政府官员。
背景: 安德鲁∙杰克逊 是一个冒险主义者,他热衷于决斗,是个老手,曾杀死过3个人。他的胸部和肩部曾在决斗中中过枪伤,他的伤口一再感染,需要十分警觉的医护。杰克逊差不多是唯一一个曾血染白宫的总统。与杰斐逊不同,安德鲁∙杰克逊倒不急于削弱最高法院的权力,他想逐步控制它。两次换届时,他提名了5位大法官,4个是坚定的州权主义者和奴隶制坚定的支持者。新来的法官们拒绝了首席大法官富有魅力的社交圈,宁愿在华盛顿他们各自的办公室独立办公。酒香醉人的公寓冷清了,代之以更多的分歧。马歇尔发现他不得不与这群州权主义者妥协,但有一个例外值得注意,切罗基人曾和联邦政府签订协议。如今,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生活了40年,不幸的事,他们生活在这个国家最彪悍固执的一个州——乔治亚州。当切罗基人的土地上发现了金矿后,乔治亚州议会公然剥夺了切罗基人曾与联邦签订的协议。
爱德华∙怀特(弗吉尼亚大学): 乔治亚州就想把他们撵出去,撵到他们的祖居地之外.而且就扔下一句话:走吧,重新开始生活就是啦。爱德华·怀特 弗吉尼亚大学 乔治亚州就想把他们撵出去,撵到他们的祖居地之外,而且就扔下一句话,走吧,从新开始生活就是啦。
杰克逊总统曾经跟印第安人作战,此时他站在了乔治亚州一边。如同国会一样,总统明确表示,要求切洛基人给白人让路。马歇尔没有屈从于杰克逊的强大意志。当两个独立的有关切洛基人的案子递交到最高法院时,苍老的首席大法官满脸愁容。1831年10月,马歇尔做了膀胱手术,手术没上麻药,当他在里奇蒙德的家中慢慢康复时,他的妻子去世了。马歇尔回到最高法院时,他更加消瘦了。有天早晨,一位同僚来到马歇尔的房间,发现他在哭泣。首席大法官到庭时,没有刮脸,一位律师惊得目瞪口呆,场面难堪。不过,当关于切洛基案快做出最终裁决时,约翰·马歇尔重新振作,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他接受整个政府体系——总统、国会、州政府的挑战。马歇尔判定,乔治亚州侵夺切洛基的土地这一行为是非法的。约瑟夫·库比卡 南方圣公会大学
这个故事也许不足信,但有传闻,杰克逊说:“好吧,首席大法官这么判,那就让他自己去执行吧。”因为他确信,马歇尔和他的同僚无力阻止美洲原住民迁出他们的驻地。杰克逊、马歇尔对此都很清楚,司法权力的政令出不了最高法院。桑德拉·奥康纳 荣退大法官
在美国历史上,总统不履行最高法院的重大裁决这样的案例很少,安德鲁·杰克逊是其中之一,结果给切洛基部落带来了灾难,经协商,安德鲁·杰克逊让切洛基人迁徙到密西西比河以西,成百上千男女老少死于途中,他们到那儿后发现也没有应许给他们的土地。这真是美国历史上一大悲剧。
切洛基案遗留的教训是,最高法院的权力仅是劝导性的。霍华德·吉尔曼 南加州大学
除非法院的裁决得到其他政府部门的认同,否则它只能是纸上谈兵。
马歇尔健康在走下坡路,国内的政治走势也在弃绝他,他的妻子过世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处于痛苦和煎熬中,而且他似乎有意使自己沉浸在那种状态中,他总担心最坏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他担心一种离心力在分裂国家,担心联邦没有凝聚力,害怕他在最高法院的努力毁于一旦,害怕他对宪法的理解被诋毁,害怕他所服务的这个国家最终会分崩离析。
1835年6月,约翰·马歇尔去世,他为之奋斗的联邦得以保存,即使安德鲁·约翰逊也抵御住了南方分离主义者对联邦的分裂,最高法院逐渐获得敬仰和地位,成为与其他政府部门同等重要的机构。后来安德鲁·杰克逊任命一位州权主义者罗杰·塔尼为首席大法官,马歇尔如果知道这事,不会表示吃惊。约翰·马歇尔生前就知道,他死后,最高法院和联邦都会受到侵蚀。马歇尔去世前曾写下:我确信,我们的宪法没法持久。联邦延续至今已经是奇迹了,它去日无多。马歇尔预言美国走向分裂,最高法院此后却步入兴盛,这是历史的讽刺。马歇尔曾痛苦地规避有关奴隶制的议案,不过最终,它还是摧毁了最高法院和合众国。回到30年前,马歇尔裁决麦克劳一案,当时在立法上,有一条法案犹如一根铁丝牢牢将合众国捆绑在一起,即“密苏里妥协案”。以北纬36度30分为分界线,南方是蓄奴州,北方是自由州,这是美国国会通过的联邦法律。但到了1854年,联邦的权力向北方自由州倾斜,南方要求重新审定此法。
国家尝试了各种途径解决奴隶制,现在终于走到尽头,到1850年代中期,各种方法尝尽,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最后只有让受益于马歇尔发展起来的最高法院来解决了。
亚基·奥马尔 耶鲁大学
政客也恳求法院介入,好使自己摆脱这个烫手的山芋。
此时,马歇尔的继任者罗杰·塔尼在主持最高法院,他是位稳健、温和的首席大法官。最高法院正在审理斯科特诉桑福德案。原告要求自由,但整个案件却牵连到奴隶制州权和联邦的权力。德雷德·斯科特是密苏里州的奴隶,奴隶主拥有他和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他曾经在自由州伊利诺斯州和自由领地威斯康辛生活过,之后他回到密苏里州。斯科特和他的律师申辩道,一旦他们在自由州生活过,就是自由民了。国会通过的密苏里妥协案中就明确表示过。我认为塔尼大法官是想声明黑人在美国的地位。为此他追溯到最早的源头,并称依据宪法在美国建国时,根本没把黑人考虑在内,而且他还白纸黑字落于文字。他在斯科特一案的判决中写到:美国国会必须维持奴隶制,奴隶制在联邦的领土上还将存在,自由州的法律是违宪的,密苏里妥协案都是违宪的。这是自马布里诉麦迪逊一案后联邦最高法院第一次驳回国会通过的法律,是44年来最高法院首次动用司法审查权,抵制了政府的法案,从而保护了奴隶制。这是场灾难,这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臭名昭著的判决,它把问题留给了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