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省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
云南省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是一个建社半个多世纪,网络覆盖全省所有城乡的巨大系统。它同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在城乡流通领域中处于不可缺少的主渠道地位,是联接农村和城市、国家和农民、农民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为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存在,严重困扰着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 直接危及其自身的生存。从以往改革的实践看,试图再通过一些常规的举措或修枝剪叶式的改革已没有太大的意义,唯有痛下决心,紧紧围绕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这一核心,全方位推进供销社脱胎换骨的改革,供销社才能获得新生,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在改革过程中,第一、现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第二、就面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被淘汰出局的严峻形势。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通过改革发展推动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成为供销社的必由之路。第三、供销社不仅必须对现行的体制和机制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而且对办社的思想、观念、作风及方式方法进行认真的反思和调整。
结合云南海油公司的发展情况,我们首先必须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企业要发展,需要的是不断创新的理念,通过学习了云南供销社的改革。我们要做到的如以几点:
1.与时俱进、乘势而上。在推进改革的同时,供销社必须早日把发展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要根据新的环境、新的形势和新的格局,结合云南实际,努力寻找供销社的发展机会,一旦形成共识,便调动和集中各方力量,创造有利条件,尽快使之变为现实。2.坚持宗旨、发挥优势。要尽量避免与其他职能部门的重复与交叉,避免涉及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已有的基础和条件,充分发挥和张扬别人没有而自己现成的优势,利用其大做文章。
3..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放眼全球,把联络与合作迅速延伸到省外、国外.4.突出重点、增强实力。要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集中力量抓龙头、抓重点的原则,尽快把看准的事变为现实,并且做大做强,形成行业优势、行业支柱,带动全系统增强实力、增强竞争力。4.健全对外联络渠道,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在努力增强自身实力的情况下积极开
展和省外、国外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与交流。要尽快有重点、有步骤地与其建立相对稳定的产品。
中国石化的天然气业务分散在发展计划部、油田事业部、生产经营部、天然气分公司,互相牵制,导致很多重大的天然气投资机会没人负责,或者,有好的机会却是多个部门相互争夺,造成中国石化LNG项目进展较慢。重新设立天然气和管道办公室,协调LNG项目、天然气管道、终端市场等事宜,显然可以促进天然气产业发展。吸引城市燃气和市场营销人才。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第二篇: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 研究报告
地质咨询部·一处 二○○八年十二月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
地质咨询部
摘要:本研究报告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要求“完善地质工作体制机制”,“深化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革”,“认真总结改革经验,加大工作力度,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加强对改革的指导”的内容,结合咨询中心及地质咨询部的工作实际确定的2008年调研项目。
报告总结我国地勘单位改革的历程,阐述了地勘单位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只有将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用改革促进发展,用发展巩固改革成果。报告重点分析了属地化后各省地勘单位改革的探索,分析了目前的改革特点,对国有地勘单位改革顺利推进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有地勘单位转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改革缺少国家层面有效的宏观指导;企业化的改革方向与事转企政策不协调、不配套;现行政策对地勘单位继续维持事业体制有利,而对转制为企业不利;改革思路不能随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使得改革相对被动;事企分开处于两难局面。
为贯彻徐绍史部长“地勘单位要加强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增强地勘单位的综合实力,更好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报告提出了在政府推动和整体统筹下,深化地勘单位改革的建议,使现行法律、法规、政策能突出体现对公平竞争的保障、对不正当竞争的限制和对合法权益的维护,解决地勘单位的事业身份与企业运作的矛盾,促进地勘单位的经济发展。
一、地勘单位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我国大规模开展地质工作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当时是全面学习原苏联的经验,实施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为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地勘单位的组建,采用行政方法设置,用事业机制管理。
用行政方法设置的地勘单位,分为块块和条条两大类。块块是指按行政区域设立。即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立地质局(后改为地矿局),其队伍规模根据行政区划的大小而有所不同;条条是指不同工业部门按部门的需要设立。地质部(后改为地矿部)的地勘队伍最多,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全方位服务;与此同时,有矿产资源需求的工业部门也成立了自己的地勘单位,最终有10个中央部委都建立了自己的地勘队伍。
用事业机制管理,即全国地质工作都由中央财政拨款,用计划方法安排,并作为经费运作。年初向地勘单位拨款,年末根据地勘单位的决算给予核销,地勘费不进入矿产品成本或工程成本,也不同地勘成果直接挂钩,地勘成果无偿交给矿山企业和工程建设单位使用。
地勘单位用行政方法设置、用事业机制管理,其优点是队伍调动机动灵活,并具有部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但其缺点是容易造成队伍盲目扩张。其原因:一是地勘费采用财政资金核销制,用钱方便且用钱单位没有压力,都争取多要地勘费。二是由于中央拨付的地勘费,基本上是按人头给的,人多经费就多,必然造成地勘单位队伍扩张,机构重叠,工作重复,不计工作成本。如从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间,全国吃地勘费的地勘职工由43万人增至94万人。
用行政方法设置、用事业机制管理的地勘单位体制,是和计划经济的体制相适应的。因为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统统是国家所有,事业单位的工作经费和企业投资统统由国家财政出资,企业利润也统统上交国家财政,地勘队伍、矿山企业、工程建设都是吃国家的“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所以,地勘工作成果,也就不用分公益性和商业性,一律无偿交给需要的单位使用。
但是1984年10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我国的经济成分和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国有企业普遍进行公司制改革,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时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共同作出贡献。这一体制的转变,使得国有企业不再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政府的附属物,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他们不再是政府的“钱櫃”,只要依法上交利润和纳税就可以了。非国有企业(如集体、私营、股份制企业和外资企业等),更是独立的法人,只有依法经营和承担向国家纳税的义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的特点是以适应市场需要,追求最佳效益为目的,所以,矿产开发或工程建设均是商业行为,为此为矿产开发或工程建设服务的勘查投入,应该进入企业各自的产品或项目成本。就是说,商业性地勘工作费用应由使用地勘成果的企业进行支付。只有公益性性质的地质工作费用才由国家或地方财政埋单,并无偿提供社会服务。所以,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资金来源的渠道是不同的,性质也是不一样的。公益性地质工作费用由国家或地方财政划拨,列入指令性的工作计划,费用是核销制;商业性地质工作资金是通过经济合同的方式,通过市场取得的经营收入,多劳多得。所以,专门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的队伍应是事业性质;而从事商业性地质工作的队伍应是企业性质。这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工作分为公益性和商业性;地勘工作队伍也分为公益性地勘队伍和商业性地勘队伍的原因。
据此,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的地质工作,也必须将地质工作分成公益性和商业性两类,并且要分体运行。公益性地勘工作由政府财政出资,为公益性事业全方位无偿服务;而商业性地勘工作,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同时,地勘产业队伍规模和结构的调整,也需要依据地勘市场的需求,用企业的机制来进行推动。但是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实践,却经过一段较长的过程。
二、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的现状
(一)国有地勘单位改革推进的历程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大体从1985年开始,至今大约有20多年时间,经历了两个改革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探索阶段:时间大体上从1985年原地矿部提出“三化”开始,到原地矿部石油局整体改企和地勘队伍开始实施属地化管理为止。
1984年10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5年,原地矿部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颁发了以简政放权为主要内容的两个文件,针对旧体制下对地勘单位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在计划、财务、劳动工资、机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扩大地勘单位的自主权,并实施“项目管理、地质市场、多种经营”三大工程,特别是提出开拓“地质市场”作为改革的突破口。由于地勘单位在开拓“地质市场”和“多种经营”中有了新的资金来源渠道,给地勘单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样就很自然地将市场机制引入到计划地质工作中来。与此同时,进行了地质工作的“三化”,即地质成果商品化、地勘单位企业化、地勘队伍社会化的讨论与实践,这既包含有企业化取向的改革,又有了生产经营结构调整的内容。这一阶段改革的特点是“摸着石头过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改革的最终目标不十分明确,多属于队伍内部机制改革的性质,尚未涉及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的内容。只是在事业体制下,探索企业化管理(机制层面)的途径,所以改革的开放程度较低,力度不大。由于受当时国家总体经济较为困难的影响,造成矿业不景气、地勘事业费严重不足,所以,上述改革对当时的地勘队伍度过难关,仍发挥了重大作用。
当时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上,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很多失败的教训。总体看,开拓地质市场(主要指地勘业的延伸产业),如工程勘查、工程施工、小矿山等,效果比较好;而开拓的多种经营项目(如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养殖业等)效果比较差。但不管怎么说,通过这场市场的洗礼,很多地勘单位在市场环境中逐步学会了“游泳”。在完成国家下达的地质工作计划的同时,初步学会了进行市场开拓,并取得了市场收入,弥补了预算内地勘费的不足,缓解了地勘队伍的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阶段的改革,既为国家减轻了经济负担,同时也是地勘单位为其生存和发展进行市场探索的过程,为深化改革扫除了思想障碍。在这阶段还实现了地勘队伍基地由农村、山区搬迁至城市的目标,而且一般都搬进了地级以上规模的城市,这一战略性举措,其意义是极其重大的。它既解决了职工和家属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更为地勘单位实施市场化运作,开展商业性地质工作,提供了有效运作的平台。
第二阶段是从1999年地勘队伍实施属地化管理改革开始到现在。这一阶段地勘队伍改革的特点是改革目标明确,即“地勘队伍改革必须坚持事企分开,必须坚持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必须坚持探索建立现代地勘企业制度”。但在实施步骤上,采取渐进式改革模式,统筹规划,逐步推进。
1999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国办发[1999]37号)。该改革方案明确要求:一是地勘队伍改革必须坚持事企分开、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探索建立现代地勘企业制度。二是将大部分地勘队伍实行属地化管理,并逐步实现企业化经营。在此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原地质矿产部在各省(区、市)的地勘队伍,由中央政府管理转为地方政府管理。队伍包括31个厅局级地勘单位,760个县处级地勘单位,职工总数38.52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2.53万人、离退休职工15.99万人)。按照中央给予这次改革的政策,从中央财政划转到地方财政的地勘费基数为31.34亿元;划转资产总额187.28亿元,负债总额100.65亿元,净资产86.63亿元,其中国家基金(资本)69.37亿元。在地勘队伍属地化的基础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中国地质科学院重新组建。工业部门管理的地勘队伍,于2001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01]2号文)的要求,大部分也实行属地化管理;地方接受有困难的部分,交由中央部门管理;至此,工业部门所属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也顺利进行并完成。这是建国50年来,国家地勘队伍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约63万人(在职34万人,离退休29万人),其中,原地矿系统的约38万多人,原工业部门约25万人;交由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主要是原冶金、煤田、建材、化工、核工、有色等行业部分地勘队伍,约9万人(在职4.5万人,离退休4.5万人)。
实施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绝大多数被列为省直属事业单位,级别不变,业务接受国土资源部门的指导。其他一些地勘队伍由中央主管部门或集团公司领导。
这阶段改革的特点是:60多万人的地勘队伍实施了由中央管理向地方政府管理体制转变,体制改革的力度大,速度快,措施得力,仅用短短3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队伍的顺畅过渡。在改革的目标上也十分明确,即必须坚持事企分开、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探索建立现代地勘企业制度。但在改革目标的实施步骤上,要求在认真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从实际出发,逐步推进。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为推动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国有地勘单位进行属地化管理的优惠政策,并要求全面得到落实,以解除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后顾之忧。由于这一渐进式改革步骤,使得属地化后的国有地勘单位得以从容应对。多数国有地勘单位在坚持企业化改革方向的前提下,能根据队伍自身的具体情况、所处区域的自然、经济环境,依照国家对地勘单位改革的具体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在改革途径、方式、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探索。
目前改革已初步做到了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其中公益性地质工作由新组建的中国地调局组织实施;商业性地质工作由原国有地勘队伍和多种所有制的地勘队伍,依据市场的需要,通过单位委托或市场竞争方式来承担工作任务。国家虽然仍保留了地勘费基数,但地勘费基数的80%的经费,用于保障离退休职工法定的生活费和其他保障性支出,以保障队伍的稳定;只有地勘费基数的20%左右经费,作为地勘单位逐步企业化的改革成本(原国有地勘队伍不再承担地质工作计划任务),用于支持原国有地勘单位在市场中进行拼搏,以适应市场环境,使之逐步转为企业。也就是《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国办发(1999)37号文]明确的:“地质勘查单位主要从事资源勘查、开发和工程勘查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和服务创收,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对工业部门地勘队伍的说法是:“可以从各自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改组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由此可见,不管是原地矿部所辖的地勘队伍,还是工业部门管理的地勘队伍,除保留部分公益性地质队伍外,其改革的目标都是建立现代地勘企业制度。
国有地勘单位对改革的探索,可以说既有创意,又各具特色。总体看,分为政府主导和地勘队伍自主推动两种类型。
一是政府主导型改革,即地方政府统筹地勘单位改革的力度较大,进行了系统设计,出台了统一的政策措施,整体推进。这以内蒙古自治区和广东省为代表。
内蒙古自治区改革的主要特点是:自治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地勘队伍内部事企职能分开,人员、经费分开管理,工作队伍实行企业化改革与管理,加快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步伐。其中对地勘单位最具影响力的政策措施是:一是给地勘单位分配若干个矿权;二是各单位创收部分全部留给各单位使用;三是商业性地勘工作优先交给国有地勘单位承担,如找到矿,给予效益分成;四是社会保障实施“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具体政策有:
1、将地勘单位办社会的职能移交地方,这主要指地勘单位办的学校及其人员、资产、经费,划给地方政府。2、离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经费分开管理。确保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改革后原属事业单位在编在册的正式符合条件退休的职工,按事业职工待遇办理退休(即老人老办法)。
3、在职人员经费包干,自负盈亏。各单位创收部分,全部留给各单位使用。新增人员所需经费由用人单位自行解决,财政不再增加拨款(即新人新办法)。
4、扩大用人自主权。地勘单位原有的事业编制以在编在册的人数为基数实行注册管理,减少一人相应减少一名编制。新进人员单位自主聘用,新聘任领导不再确定行政级别(即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5、实施事企职能分开和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改革。在划出离退休人员经费和办社会的职能后,地勘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业制度。6、在局一级层面上组建集团公司,以出资人身份经营管理下属企业化单位。局机关成为全局企业化经营的投资、决策、协调、规划和管理中心。
7、建立考核体系,对地勘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经营状况进行监督管理及考核奖惩。广东省改革的特点是实施省一级地勘行业局、院管理机构合并;地勘单位实施区域覆盖,原则上一个地级市保留一支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稳妥进行,企业化条件成熟后,采取逐步剥离。
主要内容有:
1、除保留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建制外,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和原省国土资源厅下属的省地质调查院划归省地质勘查局管理;明确广东省地质勘查局、省核工业地质局仍为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行业管理。
2、按区域覆盖、优势互补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下属地质勘查单位的整合和分类改革,在维持现有布局的基础上,原则上一个地级市保留一支地质勘查队伍。
3、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择一个公益性地质勘查单位作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地质灾害预警、防治、危机管理的技术支撑机构,实行“省市结合、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4、稳妥解决地勘队伍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中的突出问题。5、目前地勘队伍的管理体制改革稳妥进行,企业化条件成熟多少,采取逐步剥离的办法,不操之过急。二是地勘单位自主推动型改革。这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以局为单元的整体统筹改革,以云南为代表。该模式的特点是,以局为单元,以优良资产为纽带,实施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的生产经营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产业群体。其产业群体中以矿产勘查开发和工勘施工两大产业为主体。对重组过程中,剥离出来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职工,采取内退、待岗、转岗等方式,用事业费保障其基本生活,退出市场。同时,另组建了一个副厅级的省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公益性地质工作。主要内容有: 1、分离
在全局范围内将各地勘单位的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分离、主业与辅业分离,并对职工队伍进行分流。将主业和优良资产、精干人员组建成公司,推进企业化经营;剩下的继续保留地质队外壳,实行事业管理。2、重组
在事企分离后,在全局范围内推进矿产勘查开发业、工勘施工业和以“地产、珠宝和外经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的重组。
对矿产勘查开发业,按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制运行的要求运作。其中以地调队为基础,加上其他专业的技术力量,组建成精干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商业性地质工作,按市场原则组建了云南地矿资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对工勘施工业,重组为国土建设工程公司、地质工程勘察公司、地矿建设工程公司和南方地勘工程公司等四个高资质的勘察施工公司。对第三产业,重组为云南山水房地产公司、云南地矿珠宝公司、云南地矿进出口公司。3、改制
在分离、重组的基础上,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局属云南地矿勘查工程总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其他四家相关联的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了全国第一家资源型公司――云南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争取上市。4、局实行职能分离
队伍经分离、重组、改制后,局的资产管理职能和资产经营职能进行分离。经营性资产由局集团公司经营,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局机关逐步退位于事业管理,并承担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责任。
第二种类型是对省范围内不同区域的地勘单位进行重组,优化其资产和人力资源结构,组建集团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或以地勘大队一级为基础,在内部二级单位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做实搞活二级单位。这以浙江、辽宁为代表。主要内容:
1、事企分开:在产权关系上实行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具体分两种情况: 一是直接分开。对于经营资质较好,规模较大,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的地勘企业,完全与地勘事业单位分离,由局负责管理。
二是地勘单位内部分开。即地勘单位的二级勘查经营单位,作为经营主体。浙江的做法是二级单位拥有法人财产权,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局和地勘单位作为出资人拥有相应资产所有权,并按出资额享受相应权益。辽宁的做法是给予二级单位以模拟内部市场、模拟法人实体、模拟集团运作为原则,给予相对独立的经营权和作为相对独立的投资主体,逐步发展为具有一定自我积累能力的相对利润中心。
2、企业化管理:事企分开后的企业都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模较小或效益较差的经营单位尽快完成民营化改造。3、按照企业化要求,相应进行人事制度、考核制度、地勘费管理方面的改革。
不同类型改革的共同特点是,都从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入手,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强化了内部管理,突出了经济发展,给改革与发展创造了机遇,注入了活力,收到了实效。
其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60多万人的地勘队伍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全面完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属地化管理过渡,过渡顺畅,职工思想安定;二是地勘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三是地勘队伍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四是职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现状,距离改革设定的终极目标尙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差距的突出表现:一是所有的经营单位都仍是国有独资“企业”,还是“事业体制,企业化管理”,仍处于内部企业化管理的改革阶段,即“戴事业单位的帽子,走企业化的路子”。这种事企混合运作的结果是事业、企业相互牵制,导致现有地勘单位的公益服务功能不强,市场竞争力也不强。二是国有地勘单位建立现代地勘企业制度的改革,还没有真正破局,因为事业体制下的企业化管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现代地勘企业,这种体制格局在产权制度、分配机制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勘单位的进一步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性地勘队伍还未形成,更谈不上在短期内发展壮大。
(二)国有地勘单位实施属地化管理后,地勘经济发展的现状
1、国有地勘单位的经济普遍实现了高速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带动了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广义环境地质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境外矿产勘查开发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在基础地质工作方面,实现了全国陆域面积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基本完成了小比例尺区域地球物理调查和中比例尺区域化探,完成中比例尺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小比例尺全国环境地质调查,完成六分之一陆域面积的大比例尺航空遥感地质调查,完成第一轮海岸带、海岛和滩涂资源调查。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资大幅度增长。“十五”期间,我国固体矿产勘查资金累计投入183亿元,年均增长15%,钻探工作量年均增长50%。2006年和2007年,固体矿产勘查投入资金208亿元,两年完成的钻探工作量超过“十五”时期的总和。同时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格局,社会资本已经成为矿产勘查市场投资的主体,如2007年社会资金达到总投资的59%.重要矿产勘查取得重大进展,中西部找矿成绩巨大,东部找矿不断突破,尤其是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取得重大进展,铜、铁、铝、铅锌、金、银、钼等矿产均有重大发现,找矿前景广阔。
境外矿产勘查开发取得较大进展。各地勘单位积极“走出去”,正在执行的境外项目有142个,黑龙江、江西、山东、河南、云南等省和中央直属的地勘单位已在境外取得了一批矿业权,发展势头很好。
广义环境地质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全方位地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如开辟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施工、找水打井、海洋地质、环境地质、矿山环境治理、地方病防治、旅游地质等多领域的地质工作,既适应了市场需求,又发挥了地勘工作多服务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工作潜力。特别在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方面成绩斐然,在减少灾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体现了党中央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
地勘单位经济普遍实现了较快增长。下面用国有地勘单位属地化8年经济收益对比表进行说明。
国有地勘单位属地化8年经济收益对比表
年份
年收入总量 亿元
年均增长率 %
地勘费 投入 亿元
年均增长率 %
市场收入 亿元
年均增长率 %
净资产 总量 亿元
年均增长率 %1999
89.9
25.7
62.7
65.4
2007
605.4
26.7
172.8
26.7
432.6
28.8 326.5
22.2
第三篇:用社改革和发展目标
用社改革和发展目标,结合省联社和银监部门的工作要求,联系自身实际,我社所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整合和修订完善,在此过程中,注意充分征询全辖各层次、各岗位员工的意见,将修订初稿汇总征求当地银监部门的意见,在经过反复修改后,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同时,狠抓制度的落实,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约束,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真正发挥制度的制约作用。
1、财务会计出纳制度
⑴、会计交接制度。各营业网点的会计主管交接由主任会同联社会计主管或指定人员监交,会计员的交接由会计主管监交,交接的签章手续完备,建立了“会计人员短期代理交接登记簿”,登记及时完整。
⑵、印章、密押(机)管理制度。建立了“会计专用印章使用登记簿”,实行印、押(机)分别保管、分别使用。联行专用章指定了第一、第二管印人,密押(机)指定了第一、第二管押(机)人,职责分明,并严格执行钱账分管、印押分管制度和回避制度,无配偶和直系亲属共同操作的情况。
⑶、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制度。联社及营业网点的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由专人入库保管。有价单证实行账证分管,数量、金额与表内、外科目核算的有价单证相符。重要空白凭证是到账簿、账实相符,按顺序使用,无跳号使用现象,作废重要空白凭证按规定处理。坚持重要空白凭证领用登记、报账销号,并入柜保管。
⑷、物品采购制度。制定了《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物品采购制度》,对固定资产购置、大宗物品采购等实行公开招标,阳光操作,集体讨论,会议决定,杜绝了腐败和铺张浪费现象,从而达到质量更优、价格合理。
⑸、库房和现金调运管理制度。库房及安全设施符合规定,实行双人守库、双人押运,每日填写守库记录簿,无擅离职守现象,款项押运交接到位。
2、贷款内控制度
(1)、我社于年在全辖推行了“两账三簿”制度,即贷款台账、新增贷款台账、贷款检查登记
簿、信贷员工作日志、借款户经济档案,并以“三簿”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措施,把贷款“三查”工作落到实处,促使贷款“三查”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但部分网点“三查”制度执行不力,尤其是贷后检查次数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实行贷款会办制度。各基层网点成立由主任、副主任、信贷员、主办会计等人员组成的贷款会办小组,负责对万元以上的贷款审查和在授权范围内的贷款审批。联社成立贷款审查委员会,有理事长、各主任以及计划、信贷、会计、审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分支机构授权授信、万元以上的贷款和内部人员承贷、担保贷款的审查和审批,从规避贷款的风险入手,强化科学决策,完善贷款审批程序和责任制度,并明确发放贷款的信贷员为贷款清收的第一责任人。贷款审贷会上充分民主,坚决杜绝一言堂,真正使得信贷管理工作更科学、更民主、更规范。
(3)、严格按照《市信用联社信贷授权授信制度》对贷款进行授权授信管理,力争做到授权、授信额度合理。并根据各基层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不同的贷款方式进行分类授权,确定不同的贷款权限和授信额度,基本杜绝了超授权授信现象。
(4)、信贷人员各岗位责任制明确,信贷调查岗、审查岗、决策岗互为交叉,信贷人员对责任清收贷款实行包放包收包效益,负终身清收责任。
(5)、不良贷款监测考核制度。一是做好不良贷款时点控制,力争将不良贷款绝对额控制在较低水平;二是对不良贷款发生额控制,使新增不良贷款发生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三是对存量贷款每年下达清收盘活任务,并将任务分解到月,实行每月序时考核和年终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四是布置基层信用社加强日常不良贷款的管理,确保催收时效;五是呆账贷款核销由联社统一认定和进行账务处理;六是贷款展期能按有关展期要求进行办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贷款转据现象,从年月起,要求所有贷款转据不论金额大小、是否部份转据必须报联社贷审会审批。
(6)、贷款催收制度。一是能认真做好到逾期贷款催收工作;二是能做好不良贷款催收,加强贷款时效性管理;三是催收方式采用多种形成,对催收通知书难以送达的,采取公证催收,确保贷款的时效不丧失。但少数信贷员在执行贷款催收制度中有不到位现象,主要是当月到
期的贷款,主要以电话催收为主,未能发出催收通知书。
(7)、贷款清收考核。建立风险责任追偿制度,实施贷款责任终身制,年末信贷人员责任清收贷款中不良贷款余额(剔除信贷风险补偿金)超过万元的、主任超过万元的收回责任人贷款发放权,实行限期清收,限期内不能收回的实行下岗清收,下岗清收期间只发生活费。同时,要求营业网点负责人不再作为第一岗直接发放贷款,只负责审批贷款。对违规违章贷款按调查人、责任人追究经济、行政和赔偿损失责任,对违法贷款造成一定损失的追究刑事责任,对联社确认的岗位清收贷款,因工作失责而造成贷款损失的由责任信贷员负赔偿责任。
(8)、积极完善好信贷档案资料管理,按照信贷管理的要求,收集齐全各种档案资料,确保档案的完整规范。
3、计算机管理制度
为了防范风险,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根据公安部门及省联社相关规定,我社制定了《计算机安全管理办法》,在日常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上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依法办事、综合治理。联社成立了由主任任组长,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指导营业网点的计算机安全保护工作。其次,明确了联社网络信息中心及营业网点计算机系统管理与操作人员的岗位设置,并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做到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在组织落实、责任明确的前提下,我们将信息中心与营业网点的各类操作行为根据业务需要制定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从硬件管理、密码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规范操作行为,杜绝安全隐患。
4、人事、收入分配管理制度
我们根据省联社的工作要求,联系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机制,在充分征询基层各层次人员以及银监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对人事部门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内容涉及员工假期、劳动用工、干部竞聘、收入分配、学历职称等各方面,使现行管理制度更具科学性、时效性和针对性。
(十一)、稽核部门履行职责方面:
,联社监察审计部及时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稽核制度,独立有效地开展了常规稽核、专项
稽核、离任离岗人员稽核、以及信贷服务质量征询表的发放调查工作。
首先,监察审计部本着有章可循的原则,及时制定和完善了《市农村信用社内部稽核制度》、《市农村信用社关键岗位离岗稽核制度》、《市农村信用社稽核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市农村信用社违反业务管理规定和业务操作规程处罚办法》、《市农村信用社民主稽核、遵纪守法、案件防范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和办法,确保稽核按章操作,处罚有据可依。
其次,强化稽核审计职能,认真做好稽核检查工作。一是开展常规稽核,促进规范化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监察审计部围绕控制风险、稳健经营这个目标,加大审计监察力度,每年对辖内个网点和清算中心的内控制度执行、会计核算质量及信贷基础管理进行两个轮次的审计稽核。在稽核内容和对象上基本做到既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从审贷程序、科目使用、账户设置、信贷档案、会计核算、现金收付、内控制度等方面入手,查找不足,堵塞漏洞。通过检查发现:⑴柜面业务操作不认真,事中复核不严密;⑵教育储蓄开户、支取有不合规;⑶账户使用、管理不严密;⑷信贷管理工作有不足等方面问题。针对上述不足,向被稽核网点及联社有关领导作专题汇报,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措施,对违规和发现的差错,按照处罚办法给予了相应的处罚。同时对照常规稽核情况以简报形式通报各基层网点,要求各网点对照通报,认真排查,把其他网点已发生的问题列为本单位稽核的重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促使基层网点依法合规经营,真正体现审计的帮、促作用。二是开展专项审计,规范操作行为。根据联社领导掌握的情况和基层网点反映的热点问题,对全辖进行了以下几个专项审计:①按照省联社监事会要求,在联社监事会组织领导下,对信贷资产质量的真实性和最大十户贷款风险进行了监督检查。②会同联社办公室,对联社的低值易耗品进行了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了联社低值易耗品的领用与保管。③对近几年的股金募集、清册的登记情况及分红管理进行了检查。④每月对联社的费用列支情况进行检查,并向费用管理委员会汇报。⑤对员工反映较为强烈的业务宣传费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要求网点负责人以适当的方式向职工公布使用情况,规范了使用程序,理顺了干群关系。通过专项审计,及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规范了操作行为,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开展岗位审计,做好离任、离岗的稽核工作。监察审计部结合联社岗位交流、人员变动,遵循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今年对全辖所有调动的内勤人员进行了离岗稽核,促进干部员工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内部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问题,消除风险隐患,与信贷部门配合对离岗的位信贷人员经办的贷款逐笔认定,在交接双方上门与借款户核对的基础上,对发现的违规放贷问题以书面形式予以确认,并责令其限期收回,全年共界定责任清收贷款笔、金额.万元,最大程度遏制了贷款的风险,提高了贷款的安全性。
第三,积极做好信贷服务质量征询表的发放调查工作。为规范信贷人员的信贷行为,促进信贷人员转变工作作风,做到廉洁自律,按章办事,在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监督电话,接受客户监督的情况下,又向全市与信用社有信贷关系的客户发放了信贷服务质量征询表封,收回了封,从信贷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廉洁自律、遵章守纪等方面征求客户意见和建议,对客户反映不满意的问题做到及时调查清楚,分清责任,耐心给客户解释,对客户的建议如利率偏高、额度偏小等及时反馈给领导,并积极做好说明解释,对客户反映的违规违纪、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做到了及时调查取证和严肃处理,全年对个网点进行了通报批评,对人进行了经济处罚,对人进行了下岗处理,对主要负责 By 77250.com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报告总结 → 工作报告】频道的内容
如果您觉得本站不错,请将本站加入收藏,以便下次访问
第四篇: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
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
常山县卫生局
一、“十一五”及2010年主要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县医疗卫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科技兴医和人才强医战略,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五年来,先后获得 “全省群众满意基层卫生单位”、“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省血防工作先进集体”、“省无偿献血先进县”、“省卫生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拥军拥属先进单位”、“市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市效能建设创新创优先进单位”、“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县重点项目工作先进单位”“县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全民健康素质进一步改善。2010年全县人均期望寿命76.6岁,婴儿死亡率从“十五”期间的9.7‰下降到7.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1.2‰下降到10.1‰;“十一五”期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零;孕产妇死亡率从“十五”期间的23.5/10万下降到6.4/10万,近3年无孕产妇死亡情况发生。以乡镇为单位的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对照全省卫生统计数据和全国卫生统计标准,我县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均达到中等水平以上。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大力开展城乡卫生资源整合,2006年在全县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对各乡镇卫生院医疗机构布局进行调整,将原来的21家乡镇卫生院整合到14家,并在撤消的卫生院所在地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2007年开展了城区卫生资源整合,将县中医院、县卫生进修学校和县妇保院的医疗部分,全部并入县人民医院。2010年,进一步加大医改工作力度,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制定出台了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在全县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每万服务人口14名和每床0.7名医务人员的标准,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定性定编定补工作。积极创新诊疗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城乡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工作,并与浙二医院、省人民医院建立长期协作关系,逐步建立了“省县乡村”四级双向互动网络,为患者及时接受专家诊治、减少医药费用支出创造了条件。
(三)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健全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网络,五年来,共创建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52家,初步实现了基层群众步行20分钟即可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十一五”期间,全县卫生系统累计投入2.2亿元,用于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建设。其中总投资1.5亿元、占地120亩的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历时三年建设,已进入工程扫尾阶段,预计今年6月底前实现整体搬迁;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对球川、招贤、芳村等11个乡镇卫生院医疗业务用房进行了新建和改造;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购置和更新各类医疗设备,比“十五”期末上升了61.5%。全县卫生系统固定资产由“十五”期末的7521万元上升到10879万元,同比上升44.7%。
(四)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截止到2010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筹资水平由“十五”期间40元提高到“十一五”期末的185元、参合率由80.1%提高到94.2%、群众受益面由3%上升到85%,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农民医药负担明显减轻。五年中累计筹集资金1.4亿元,报销1.14亿元。二是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健康体检,截止2010年底,共为178964名参合农民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健康档案建档率88.3%。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推进。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历年保持在90%以上,城乡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从2005年的65%,提高到2010的91.5%,基本健康服务与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四是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认真履行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加大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整治力度。全县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实行量化分级管理,管理率达到100%,“十一五”期间全县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五是创卫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十一五”期间全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较大改观;社区、学校、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健康素养教育开展有序,2009年我县被省爱卫会列入省级“健康教育示范区”,并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县城”、市级“灭鼠先进城区”和“灭蟑先进城区”复查,被浙江省爱卫会重新确认为“浙江省卫生县城”。
(五)疾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防治网络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在天马、芳村、球川三个乡镇分别设置了卫生监督派出机构。艾滋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增长势头得到遏制,成功应对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疫情,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创新灭螺机制,在全省率先推行灭螺承包责任制,全县螺点压缩率从承包前的78.2%提高到97.2%,资金使用率从54.4%提高到91.1%,全县有螺面积得到有效控制,血防无内源性急性血吸虫病病人、无阳性钉螺、无新感染病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健全了卫生应急体系,医疗救治、卫生应急、卫生监督等工作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二五”卫生发展基本思路
围绕县委、县政府“苦干五年,再造常山”奋斗目标和“实干兴县、项目强县”总要求,从县情出发,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卫生发展模式,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实施全民健康推进工程,提升人群健康素质。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95%以上。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确保群众安全、经济和合理用药。认真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健康管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居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快形成全民健康促进体系,全县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2/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9‰以下。
(二)实施公共卫生促进工程,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水平。全面加强疾病防治、妇幼保健、卫生应急和卫生综合执法等能力建设。保持传染病发病的相对稳定,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550/10万;继续做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巩固工作,常住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9%以上;积极开展艾滋病控制项目,到2015年,全县农村居民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预防保健咨询服务;推广灭螺承包责任制,巩固血防“三无”成果;切实加强结核病人管理工作,力争所有结核病人规范管理率达98%以上。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全面完成卫生部门组织管理、健康教育、除“四害”、公共场所及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疾病预防和控制、单位社区卫生等工作,巩固“省卫生县城”创建成果,争创国家卫生县城,改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
(三)实施县域卫生完善工程,促进城乡卫生资源统筹发展。以健全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到2015年达到每千人口拥有4.1张病床,每千人口拥有5.0名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口拥有2.1名执业(助理)医师,卫生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率和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实施县域医疗强化项目,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建设,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作;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做好东案、大桥、辉埠、白石和天马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的迁建、改扩建工作;科学制定全县村卫生室设置规划,加强中心村和偏远村卫生室的建设力度,逐步规范和完善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建立政府补偿机制,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推进城乡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促进城乡卫生同步、和谐发展。
(四)实施科教创强工程,增强卫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卫生创强工作机制,把创建省卫生强县与“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加大卫生创强工作力度,调整完善创建标准和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卫生发展外部环境。优化卫生资源结构,积极推动卫生人才支撑平台、健康科技支撑平台和卫生信息支撑平台建设。采取团队加梯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加大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引进力度,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继续深入实施”百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稳定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数字卫生促进健康项目,逐步建立标准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系统,健全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应用平台,“十二五”期末,全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
(五)实施公立医院优化工程,完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提高义务人员的积极性。以调结构、提能力、强管理、优服务、重绩效为核心,重点完善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实施有保有控的规模调控政策,推进医药费用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投入和经济运行机制,优化医疗服务品质,建立城区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优化整合等。同时,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举办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六)实施中医药提升工程,推进中西医并重发展。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县人民医院为中医发展龙头,加强针灸推拿科、中医儿科、中医妇科等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积极开展中医名科、名院创建工作,做好“冬病夏治”、“中医外治”和中医滋补膏方等特色诊疗项目,努力造就一批在群众当中具有较好声誉的中医特色专科;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管理科,积极开展中医住院治疗,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力度,能运用中医开展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三、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加大宣传,规范处方行为,加强用药监管,正确引导群众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继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定”工作,在完成乡镇卫生院定性定编工作的基础上,保障经费足额到位。科学制定卫生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坚持绩效考核与社会效益挂钩,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服务效率和运行活力。积极开展调研,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二)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是巩固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人均筹资标准达到285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二是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改革支付方式,积极探索单病种定额付费和限额付费制度,努力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三是改进医疗保障服务。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内“一卡通”就诊结报。四是试点实施第三方管理服务模式。根据省市新农合工作相关改革政策,与太平洋寿险公司开展政保合作试点项目,积极利用社会专业资源,实行“征、管、监”分离的运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绩效。
(三)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现有项目实施基础上,逐步将出生缺陷、精神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等重点任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升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共享水平。完善服务规范和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加快建立起主动干预、有效管理、连续服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制。做好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配合做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落实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保障群众饮食安全。做好创国卫的前期调研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四)完成县人民医院搬迁工作。认真调研和制定搬迁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医疗设施、后勤管理等工作职责分工,细化新医院功能布局,实行搬迁工作倒排机制,切实保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以“三级乙等医院”的标准,做好医疗设备配置工作。根据新医院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要求,通过综合评估,合理定岗定人,科学调配人力资源,进一步理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搬迁任务。
(五)继续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步伐,续建并完成芳村中心卫生院、宋畈乡卫生院、新昌乡卫生院和同弓乡卫生院;启动并完成白石镇中心卫生院、辉埠镇卫生院改拆建项目和招贤中心卫生院维修改造项目。着手实施2012改扩建项目,完成天马、东案、大桥头等卫生院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创建47个规范化村卫生室,对62个村卫生室进行规范化改造。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内涵建设,继续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健全和落实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进一步优化诊疗服务流程,加强质量管理。进一步巩固与省级医院的合作成果,利用浙一医院、省人民医院的资源优势,加快县人民医院内科和妇科培育步伐,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改善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做好卫生人才“引、培、送”工作。加大卫生人才引进力度,确保引进高素质、实用性人才。设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对取得市级以上重点学科,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市级立项工作的科室和医务人员,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奖励;充分发挥名医(专家)、学科带头的典型示范作用;继续开展 “师带徒”工作,加大城乡医务人员的交流和沟通,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综合素质。选派县、乡、村医务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单位和省内外名医院进修培训。做好内卫生人才引进和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
(七)大力加强和谐卫生建设。进一步强化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开展医药回扣专项治理年活动,严格医德考评制度,进一步健全医患沟通和纠纷调处机制,着力从源头上坚决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等行业不正之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发挥群团组织在卫生事业各项工作中的聚合带动作用,以深入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庆典活动为契机,组织“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和“五一二”护士节等系列庆祝活动,在丰富广大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展现卫生“白衣天使”的精神风貌。
第五篇:中国红十字会改革与发展
中国红十字会改革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规定: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目前我们的认识上还是有个误区,就是把人道和慈善划等同号,这个恐怕是不够全面的。人道可以被认为是生命的底线,也就说人道事业所开展的工作,是不受任何政治派别、宗教、性别和信仰的影响,是对生命的挽救和抢救的过程。红十字运动的第一基本原则是人道,诞生在150多年前,由瑞士的人道主义战士亨利·杜南提出了人道的概念,推动建立了遍及全球的国际人道法体系,即《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目前,《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是全世界签署国或者缔约国最多的一个国际条约,现在有195个国家参加。
人道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可以简单的说,它是一个在战争、冲突、灾害的情况下,对生命抢救的过程,因此它的意义就非常重大。前段时间,应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邀请,刚到阿富汗,这是一个已经有30年战乱的地区,进入坎大哈地区,看到了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在当地援建的一个医院,医院所在的地区被称为“中国地区”,覆盖了约350万人,在整个医院被抢救的伤病员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塔利班的成员,所以对这个体会是非常深的,所以说人道的概念所强调的是对生命的抢救,是生与死的问题。所以像这样一个神圣的事业我是觉得非常值得我们去为之工作,为之奋斗的,人道其实在我们中国来看,它思想的传播,精神的传播和旗帜的高高举起,应该是我们精神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红十字会这个组织的定位是非常清楚的。它实际上既不是一个隶属于政府的机构,也不完全是一个国际组织。红十字会接受着三重赋权,第一个是政府赋予我们的权利,因为它必须去应对冲突灾害的问题,政府赋予中国红十字会以拯救生命、紧急救援等非常重要的职责;第二就是公众赋权,我们现在公众的捐款超过半数,这是一种委托,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第三是国际赋权,我们是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187个国际成员之一,所以必须是在国际的总框架下来认真按照国际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运作,因此这个改革的方向是非常清楚的,既要考虑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注重法律和效率,同时必须和国际人道主义原则相一致,是有国际标准和规范的,所以我们这些年的改革是朝着这个方向来进行的。
中国红十字会是一个受着政府、公众以及国际赋权的机构,我们有责任根据这样的三方赋权来行使职责,这是我们改革的一个方面。改革的另一个方面是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核心业务,也就是我们的法定职责,它不仅仅是接受和使用公众的捐款,更多的是在灾害发生的时候,或者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因此改革的整个构架和效率是要围绕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来开展。这些年来,改革的一个最大成效就是中国红十字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一整套非常完整的人道救援和救助体系。尽管最近几年我们遇到很大的舆论挑战,但是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云南彝良地震以及最近发生的四川芦山地震的救援救助中,红会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全世界的红十字组织在各自的国家和地区都发挥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重要的”,就是不是所有的组织在整个救援救护过程中,都发挥这样的显著作用;所谓“不可替代”,就是它的职能不是一般的组织能够替代的,除了150多年的历史以外,其中一些核心业务也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这些年的改革,我简单说起来,重点是在三个方面,第一明确了我们的赋权方向,第二是形成了我们的核心业务体系,第三是为实现这些核心业务所建立起来的人员和人才队伍。
公信力就是公众对你信赖的程度或者力量,我认为现在不是重塑的问题,而是一个建立的问题。因为中国正在面临着一个非常快速的社会组织建设的过程,也在面临着一个非常快速的社会转型过程,这个转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公众的知情、公众的参与和公众的监督。我在想,可能不仅仅是对中国,对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不光对社会组织,也包括政府,这种公信力的建设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任务,所以我想这是一个学习、实践、探索的过程。
公信力的建设取决于三点:第一,让公众了解情况,所谓知情,不光是把捐赠款物的数量公布,还应该告诉公众为什么要这样做,做了什么,未来要做什么,这样一个过程的管理,我们都应该做得更深、更细。第二,要让公众也参与决策,在这样的一些过程中,要畅通更多的参与渠道让公众更好地参与进来。第三,必须建立公众监督的机制,媒体就是公众监督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载体和渠道。
红会的公信力最重要的就是过程的透明和公开,比方说,芦山地震的救援过程中,芦山灾区的需求是什么,能够为他们做什么,然后怎么做的,这样的问题都应该经常适时的向公众做一个很好的公开,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也在很认真地学习国内外的有益经验。芦山地震中,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把全国红十字系统募集到的资金集中以后和整个芦山的需求及重建计划进行对接,制定整个规划,并让捐赠人和公众都了解。因此,我刚才讲三重赋权,对公众赋权这一部分要加强,它不完全是资金公开的问题,我们应该把整个过程公开,让公众来理解、监督,并参与进来,这才是一个公信力的建设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是在1993年颁布的,这个法很了不起。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社会团体只有两部法,一部是总工会的工会法,还有一部是红会法,这对20年来中国红会走过的历程还是产生非常重要影响的。我认为对于红会法,有两件事情是值得我们给予很高评价的,一个就是明确把红十字会这个组织的定位、职责讲得非常清楚,还有一个,就是把红会最重要的组织成员、志愿者和会员的权利义务也讲得非常清楚。但是,这个法已经实施了20年,20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我们希望能够进行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的修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关于它的定位。因为在1993年的法当中,我们比较多的强调了,中国红十字会是作为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在未来的修法当中,我们希望进一步突出它的社团、法人地位,在三重赋权的基础上,进一步面向社会和国际。第二,关于核心业务的修订。回顾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战地救护,到后期的卫生救助,到现在自然灾害的紧急救援,红十字会的核心业务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变化。例如,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还有在洪水、火灾过程中人民生命危险出现问题时所开展的应急救护,以及对困难群体的人道救助。同时还包括,推动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捐献等生命救助的职能。因此,像这样的法定职责,我们希望在修法过程中进一步修订。第三,关于投入。中国红十字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重要的人道机构,承担着非常多的法定职责,我觉得在公共服务上政府应该保证它的投入,红会必须通过向政府申请和购买公众服务这样的方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我们将来希望法的修订中进一步加强这部分投入。第四,我们希望在人力管理上进一步修订,我们在想将来红会的工作人员不仅仅是红会的固定人员,也会有相当一部分志愿者参与进来,这样来形成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红十字会,我认为这样对推进整个人道事业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监督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法律监督,也就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所赋予的职责去开展工作,不能违法去做你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所以法律的监督,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政府监督,即每年政府通过审计部门对各级红十字会进行审计监督,这是非常严格的。第三是社会监督,我觉得这一块我们做得不够,必须建立公众监督的机制,畅通监督渠道。第四是组织的内部监督,这一块我们现在正在加强,通过我们系统内的纪检和监察队伍对总会、各直属单位、各省红会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
在上述四条中,我认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的是社会监督这一部分。我觉得社会监督这一部分,对我们来说,一方面是要进一步加大透明性,让公众进一步的了解我们的情况,另一方面,加强与媒体,包括传统的和现代化的媒体的沟通,把我们做得最真实的情况向社会公布。
这一次芦山地震是一个特别感人的例子,我特别想利用今天这个平台向大家做一个公布,截止到6月20号,全国红十字系统捐赠款物达11。17亿,大约占全国捐款的三分之一,这个数字让我非常受到鼓舞,也非常感动,我们当然不能跟汶川地震来比较,因为它的震级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全国的遥遥领先地位是确定的。
同时,从手机捐款来看,此次芦山地震中大约有120万人参与捐赠,都是一块钱一块钱捐赠出来的,有这么多的人参与手机的捐款,充分的体现了公众的爱心和对我们的信任。有很多人认为捐款相当一部分来自国有企业,我们这次接受国有企业捐赠只有2家,其他全部都是由各类的企业,包括国际的企业来参与的。现在的11。17个亿,我想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说明老百姓心中还是有一杆秤的,我也想利用今天这个机会,向各位捐款人说一声谢谢,因为你们的捐赠挽救了很多孩子的生命,帮助了芦山地震灾区没有房子住,没有食品的这样一些家庭,我们一定会用好这笔钱的。
郭美美事件我觉得伤害的不仅仅是红会,更深刻的来看,有三个事情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第一,不管是对一个组织还是对一个机构,当你批评的时候必须要有充足的证据,因为没有证据,甚至说只要有一点关联的信息就把它无限放大,我觉得这是不客观的,这对一个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的公平是不合适的。第二,2011年的12月31号,中国红十字会网站已经把这个事件的联合调查结果全部公布。但是,现在依然有些人热衷于把郭美美这样一个人变成像一个LOGO和红会划等号,我觉得这是一种不理性的表现,也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带来的东西是什么呢?如果你这个社会对一个事情缺乏一个理性和公平的评价,怎么去引导社会进步呢? 第三,中国红十字会是目前最规范的社会组织之一,为什么?它一有国际法,即国际人道法;二有国内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三有很严密的监督体系,我刚才已经讲了,包括审计的、法律的、社会的;四有很严格的国际监督体系,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评估,即OCAC评估。
那么郭美美事件对我们未来的启示是什么?我认为,我们真的应该很好的宣传中国红十字会,近110年的历史就这么轻易能够打倒,一个最大的原因,因为大家对人道的概念都没有,更不要说这个人道组织做了哪些东西都不知道,这不说明我们过去宣传的失败吗?我天天在想这个问题,1990年金门协议是中国红十字会与台湾红十字组织签订的,开启了两岸之间的往来。另外,我们开展了国际间的人道外交,像印尼海啸、日本海啸,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是在第一线的。还有一个很感人的就是最近这些年来由于国际上的事件不断,我们在苏丹的29位同胞,就是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帮助下解救出来的,我去机场接他们的时候,他们拉着我的手流眼泪。这么多事情有人了解吗?有人知道这是跟人道有关吗?有人知道它不仅仅是一个慈善机构吗?有人知道中国红十字会现在是在负重前行吗?像这样的情况我们真的是需要和媒体很好的合作,来让公众真正地认识到我们是谁?我们做了什么?当然这一点给我特别大的启示,就是应该把这一切真实的情况告诉我们的公众。
中国的社会组织不是太多,而是太不够了,特别是有影响力和规范的社会组织太不够了。这个当然跟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有关系,因为我们真正地全面发展,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发展,是近些年来提出的观点,社会组织发展当然也是其中发展的一个部分。它和时间有关系,和历史有关系,和文化也有关系,所以我们把中国红十字会定位在一个枢纽型组织,因为我们历史最长,近110年,我们的社会网络最大,不完全是在中国社会,也包括国际网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比其他的组织更容易获得资源,我们也会比其他组织更容易实现目标。我们一个非常大的责任,就是和其他的社会组织一起来把工作做好,有两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一个在汶川地震当中,我们有数以亿计的捐款,还有在芦山地震中,有很多非政府组织参与进来,他们发挥了很多作用,一方面深入一线了解灾区需求,同时把农村特别是社区建设当中的真实情况反映上去,对整个国家的规划和计划也是产生很重要作用的。因此我们现在是把红会定位在一个,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专业性和强大网络,和更多的社会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现在我想还不完全是红十字会所面临的挑战,应该说在人道领域,现在面临的挑战非常之大。第一,由于战争和冲突,尽管现在没有世界性的大战,但是局部的或者地区间的冲突还是屡屡发生,我在想红十字会这样的机构还是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过去在历史上我们谈人道的时候,都是打仗战争,现在非传统的冲突也在增强,像气候变化、核危机、人质危机、恐怖主义等等。第三,现在我们也看到,就国内而言,实际上潜在的危机也是存在的,由于社会上一些矛盾没有及时的化解,其实对人道工作也是有需求的。最后一个,我认为网络媒体可能为这种冲突和挑战创造了条件,因为它可以在每一分钟内让整个事件传播到整个地球村,大家都知道,可能我现在讲的话,在加拿大、瑞典的同事都已经听到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红十字会应该把它的精神、旗帜运用到现阶段来,认真充分的考虑我们在人道领域能够做什么,为老百姓能够提供哪些服务。
人道是个神圣的事业,涉及到人的底线,因为它跟生命相关。我们可以帮助一个人,让他更富有,让他生活的更幸福,吃得好,穿得好,但是人道这个概念说的是生命能不能延续下去的问题。给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我在读红十字运动创始人亨利·杜南写的《索尔费利诺战争》的时候,当他经过一个村子时,看到数以万计的伤兵在烈日下呻吟时,他想这些战士是为国家而战,但是对于个体来说为的是什么呢?他最后献出的是他本人的生命,像这样的一些人难道不应该得到救助吗?当然这个是战争引起来的,还有在冲突和灾害中都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觉得人道这个事业是非常崇高的。我们有一个精神,就是人道博爱奉献,人道所指的是对生命的挽救,博爱指的是一切人,不管他的政治、宗教、性别、民族,只要他是一个自然人,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给予帮助,还有一个是奉献,这是我们履行的责任,每个人都可以奉献你的才识、资产、时间,甚至是身体的一部分,像捐血,捐干细胞的这些志愿者们,我对他们充满敬意。我们也应该帮助在13亿人中,传播人道的精神,举起人道的旗帜,这也是我的梦想,希望能够把这个工作做的更好。
如果没有事实去随意的捏造事实,就是在触及道德底线。举个例子,在芦山地震第三天以后,有一个网站,刚建不长时间,为了吸引眼球,说中国红十字会要求台湾红十字组织留下500万的“买路钱”才能进入芦山,这个消息引起轩然大波,这个案子后来破了,事实上是他们捏造了谣言,我认为这就是触及道德底线的行为。我讲的弘扬公正就是这个意思,你在帮助一个组织的时候,我们认真的接受,但是你在中伤诬蔑的时候,我相信一定会有相应的法律来限制这种不规范的行为,因为它对社会的影响太大了,如果人人都可以随意的造谣和中伤,这个社会还有秩序可言吗?还有公正可言吗?所以像这样的报道是不合适的。还有社会监督这一部分,也一定要以事实为准绳。举一个最近发生的关于器官捐献的例子。这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可以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大部分的器官来自于死囚,这个在国际上受到了很大的批判,我们国家的卫生部在2010年和中国红十字会共同进行了一个很重要的试点,从几个省开始,主要是通过自愿捐赠的方式开展公民逝世后的器官捐献工作。截至2013年6月30日,已经有将近1000名志愿者捐献了器官,挽救了2500多名患者的生命。现在媒体上说,中国红十字会拥有三分之二的资源分配权,这种监督我不想有很多的批判,我特别愿意用今天的平台进行一个说明。整个器官捐献涉及到6个环节,即宣传动员、报名登记、捐献见证、公平分配、人道救助、缅怀纪念,其中中国红十字会承担宣传动员、报名登记、人道救助、缅怀纪念四个环节,其他环节由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通过非常严格的程序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