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信访原因分析经验材料

时间:2019-05-12 14:4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群众信访原因分析经验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群众信访原因分析经验材料》。

第一篇:群众信访原因分析经验材料

信访制度是除法律之外另一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信访作为法律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的盲区,在关注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越来越呈现出其重要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民主法制建设取得巨大进展,人民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维权意识也日趋

强烈,“信访洪峰”一年甚过一年。究其原因,我们可以找到诸多的客观因素,但在这背后,一种现象却容不得我们忽视:那就是群众多信“访”而不信“法”。这种有悖常理的现象,在此试举两例:

案例之一:王某系某中学原校长,因犯受贿罪,被检察机关立案审查,后被判处缓刑。王某的案子,通过市、县两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证据确凿,办案程序合法,法律适用准确。但王某认为判罚过重,以后不断向中央和省各级部门重复上访,虽经市、县有关部门多次调查、谈话、解释,王某仍不息诉。

案例之二:在县城做建材生意的李某是一名外省籍商人,因建材在托运过程中发生破损,与托运部负责人发生纠纷。后托运部负责人组织一群人对李某的商铺进行打砸,并打伤李某至其入院治疗。此案在公安机关调查处理期间,李某家人三次到当地政法委上访,要求政府公正处理,保障外来商人的合法权益。

类似的案例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案例一中,王某为什么对市县两级审判机关的判决如此不服而重复上访?是否他希望这场博弈中“访”到让领导“心烦”而有所收获?还是寄希望于某一领导的批示以加重其胜诉的砝码?李某的案件中,案件事实清楚,公安机关正在积极办理中,为什么要几次上访要求监督司法公正?他到底在担心什么?是他们本人有问题?还是法律出了问题让他们一直坚信“访”优于“法”?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就是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遇到问题,群众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寻求法律途径来解决。在信访和法律两者之间,首要的应该是“法律”,“信访”永远应该框定在法律的范围之内。群众信“访”而不信“法”,抛开神圣的法律于不顾,寻求通过信访途径维权实际上就是相信人的力量大过了法的力量。这可以上升为讨论“法治”与“人治”的高度。这当然不是说实行信访就是实行“人治”,要废除信访制度而全盘追求“法治”。实际上“法律”和“信访”两者既是矛盾又是统一的,处理不好,走了极端,都是不可取的。那么,我们如何在这种这种矛盾又统一的特殊关系中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作用而促进社会发展呢?

我们首先来探求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我国目前法制尚不健全

法律不是万能的,片面强调法律的作用,只会使法律失去它的灵魂而成为机械的死框框条条。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律发展必须与社会的发展同步,法律必须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才能发挥它的本质作用。生活中如果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在维权时能靠法律来得到公正圆满的解决,即有法可依,那么我想也不至于发生那么多无休止的缠访闹访重复访,即便面对极端的无理取闹者,执政者处理起来也“不虚”,也能做到依法办事。

二、还存在违法行政的情况

依法行政是法制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法律权威的关键。可以说,“违法行政”是导致司法公信力下降,群众不信法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大量信访件的内容来看,矛盾的对立面多是群众与政府的对立,究其原因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懈怠渎职或违法行政侵害了群众的利益造成的。当群众维权,面临“民告官”的境地时,他当然怀疑胜诉的可能性,怀疑法律的公正性,于是只好向上一级政府反映了。另一种情况,在强大的“稳定政绩”的压力下,执政者唯恐“天下大乱”,面对上访群众违心地妥协,有的甚至宁可出钱保平安。这样一来,低成本的信访维权反而带来了法律手段根本不可以得到的甚至超出合理范围的最大收益,群众立马息诉。眼前来看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殊不知,这也是与依法行政相违背的,它严重践踏了法律的尊严。此例一开,群众很容易举一反三。其他人吃准了政府要稳定的“软肋”,“大闹大解决大得利,小闹小解决小得利,不闹不解决不得利”的手段在实践中屡试不爽,并为更多的信访人所效仿,带来社会负面效应。执政者预期的社会稳定的目标非但没有实现,反而陷入一种更为可怕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一来,群众遇到问题当然不找“法院”而要找“政府”了。

三、群众自身思想认识有偏差

受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影响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事在四方、办靠中央、重在尊上”、“大权独揽、小权分散,中央拍板、各方去办”的文化渗透,一部分群众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不找市场要找市长”来解决问题的现象大量存在。这种“官本观念”、“权力观念”的法律文化和行政文化沉淀为潜在社会意识,影响着法制化的进程,如有些民事、经济、行政一类的纠纷案件,本可通过

法律途径去解决,但他总相信找到了领导,引起领导的重视,行政长官拍板定夺或作出批示,会得到更好的解决,这种“官治”情结于是促使诉求者弃法不诉。或是面对法院已经判决生效的裁判文书,信访人仍意欲通过信访渠道来改变其败诉的现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贯穿于上下级官员和老百姓之间的政治逻辑,形成了内在的循环,进一步加剧了老百姓对信访的依赖性。

四、信访制度自身不够科学

现时的信访工作模式下,不具有行政权力的信访机构工作的触角往往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时权力无限且不受制约,有时甚至替代行使了国家机关的一部分职能,当稳定压倒一切时,所有的信访机构都成为社会稳定工作的指挥部,“花钱买太平”、“摆平就是水平”等成为信访工作的实际考核目标。信访制度原有的联系群众、反映社情民意等作用基本上趋于弱化,信访方式亦成了相当一部分民众与政府抗争维权的主要手段,以领导批示为信访督办的依据带有人治色彩,而“传达室”和“邮局”式的归口转处,使庞大的信访机构非但没有彻底化解不断涌现的社会矛盾,反而有可能成为中国走向法治化进程中的一股消解力量。

改变群众盲目信“访”的现状,构建健康有序的信访环境,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推进我国的法制化进程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要构建和谐有序的信访环境。信访是中国公民权利意识培育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的渠道。通过信访这种非法治化的方式,政府的行政权力不断受到制约,政府执政的水平不断受到检验,司法体制中的种种矛盾不断得以凸显,最终推进中国法治化的进程。毫无疑问,信访活动和信访制度在我国现时来讲,还是一项必须坚持的制度,认为信访就是“人治”而宜予以取消是不现实的。但面前来讲,信访成了一项不受制约的权利,部分信访人无休止的缠访、闹访、重复上访,有的甚至采取极端手段向政府施压,公然与政府对抗,完全置法律于不顾继而引发规模性群体性事件。因此我们必须从规范信访秩序上入手。要修正现行信访制度中与法治不相符的种种做法,走出利用信访形式在现行法律制度外恶性循环的怪圈。对于群众的诉求,该坚持司法手段解决的,严格依法处理,对于无理缠访的该终止受理应及时终止受理,信访人在维权时违法的,要依法处理,坚决维护司法权威,坚决不开妥协的口子。

其次是进一步健全和创立群众信“法”机制。要着力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在普学、普懂、普用上下工夫,向广大群众宣传我国的法律法规,做到知法、用法,不迷信权力,相信法律,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意识;同时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和法律监督,不滥用权力,依法行政,坚决不走“官治”之路。要着重完善法律体系,从“权为民所用”的机制上创新,实行权力平衡制约,坚持坚持司法独立,坚持违法必究和执法必严。要理顺党、政、法的关系,着眼从政治体制改革上创新。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制度的同时,还要加大政治体制改革力度,加强民主建设,理顺党政与法的关系。要正确引导群众“双信”,从善待群众诉讼机制上创新。既要认真对待群众的诉求,又要创造条件,让群众敢接近铁律,只有这样,群众才可能在习惯走信访之路的同时,更愿意选择法律这一权威途径去解决应该由司法部门来判断的问题。逐步使诉求群众做到该找信访部门的找信访部门,该找司法部门的找司法部门,让信访和法律有机统一和发展,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服务现代化建设。

第二篇: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问题原因分析

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问题原因分析 及对策建议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调整,群众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露,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日趋突出,成为困扰信访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热点问题

一是拆迁征地问题。反映未按国家政策进行补偿、补偿款未及时发放、少数基层干部克扣补偿款以及土地征用的有关收支账目及安置赔偿的政策不够公开透明等问题。二是土地延包问题。要求耕地承包政策三十年不变、新增人口承包耕地和分配宅基地等问题;村民自治村民公约中的一些内容违反耕地承包和宅基地分配法律法规等问题。三是干部违纪问题。主要反映基层干部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以权谋私、贪污、挪用公款、作风粗暴、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四是企业改制问题。反映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和履行相关法定改制程序,职工的养老金、医疗保险等待遇未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对国有或集体资产处置不当、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流失等问题。五是村务公开问题。主要表现在财务收支状况、计划生育证尤其是二孩证的发放、享受低保、五保待遇、集体资产处置、村组财务开支等问题不公开不透明。

第三篇:信访经验材料[范文]

全市信访工作

会议参阅材料

创新工作机制 化解信访矛盾

做好构建和谐大文章

中共镇安县委 镇安县人民政府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信访局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围绕一条主线、瞄准两个目标、创新六个机制、实施五个保障,认真做好大信访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突破发展、和谐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一条主线,探索和谐建设新思路。

一是信访预防一条龙。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矛盾不可避免。比如城镇化、产业化发展引起的涉地纠纷“以城带乡”,企业改制、人事制度、工资福利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等矛盾一时难以消除。只有正视这些矛盾,才能预防这些矛盾,只有预防这些矛盾才能化解这些矛盾。在工作中我们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建立信访工作载体,县建立信访大厅、乡(镇)建立调处中心、村(社区)建立调解委员会,逐级化解,逐级预警预防,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信访办理一条线。我们努力克服信访处理无终结的弊端,把信访案件处理由人治转向法治化。在县信访大厅按照法律授权设立了综合协调工作部、重点项目建设环境保障工作部、三农工作部、涉军社会救助工作部、体制改革和劳动保障工作部、社会事业综合工作部、涉法涉诉工作部、督查督办直查直处工作部,把信访案件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把重大信访案件交县信访联席会议处理;在乡镇设立由职能部门组成的调处中心处理;在村(社区)设立调委会,把信访调处放在法律的轨道上终结,把信访大厅真正由“批发站”、“起点站”变成“终点站”。

三是信访服务一厅式。化解信访矛盾的过程就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就是检验政府机关效能的过程。在信访工作中,我们实行一厅式办公。为了保证工作高效运转,由纪委监察局牵头设立了督查督办直查直处工作部,开始办理信访案件即开始实行挂牌督办,这边办案,那边督查,解决了过去工作中症结难发现、责任难界定、追究难到位的问题,把权力与责任紧紧挂起钩来。同时在办公场所推行微笑服务、热情服务等人性化管理,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杯热茶暖心、一句问候热身,真正把信访大厅建成了高效工作的窗口、优质服务的窗口。

二、瞄准两个目标,迈步和谐建设新起点。

加强和谐建设,不给上级添乱,这是我们建立信访大厅的宗旨。为此,我们瞄准信访“三无县”和赴省进京“零上访”两个目标,努力使信访工作达到了基层有网络、预防有策略、调处有结论、化解有效果、资金有来源、干部有保证。这两个目标的确立,为信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从而把全县信访工作推到了历史的新起点。

三、创新六个机制,构筑和谐建设新防线。

一是建立直报预警和乡村调处机制。村组以调委会为载体,确立专人负责信访问题的摸排和调处,并实行电话日报告和特殊

情况及时报告制度;乡镇以信访调处中心为载体,当日将矛盾调处情况和重大信访案件直报县信访大厅,县信访大厅作出预警反应,提出解决办法。经过去年结子乡、云盖寺镇的试点,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二是建立大厅终结机制。为了全面有效地化解信访矛盾、创新工作机制,促使信访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从根本上遏制越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问题的发生,县上设立了信访大厅,在信访大厅设立联席工作会会长、副会长、厅主任、副主任,工作部长、副部长,大厅联席工作会会长由分管信访工作的政府常务副县长担任,大厅主任由信访局长担任、副主任由分管调处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工作部长由牵头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副部长由后备干部担任。实行接待、交办、调查、调处、督办、查处一厅式办公、一条线办理。

三是建立分类考评和例会通报机制。为了促使信访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便于县委、县政府及时了解信访工作情况,我们建立了考评制度,对县信访大厅各工作部及各乡镇、各部门信访工作情况进行严格考评,政府常务会每两月、县委常委会每季度、县委常委扩大会每半年通报一次考评结果,实行例会通报机制。

四是建立直查直处督查机制。为了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各工作部真正做到规范执法、不引发新的矛盾,我们在县信访大厅设立督查督办直查直处工作部,对在规定时限未办结或造成新的信访案件发生的人和事及时进行督查,把直查直处结果移交组织人事和纪检监察部门研究处理,让各乡镇、各部门切实负起排查、化解信访问题的责任。

五是建立共性问题调研机制。县信访大厅每月对信访案件进行一次分类汇总,由县政府法制办牵头,政府法律顾问和相关部门参加,对共性突出信访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意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相关省市县对类似问题的成功处理办法,请有关专家进行政策法律咨询,帮助上访人走出思想误区。同时,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在县电视台开办“析理说案”栏目请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点评,让公众知晓,达到以正视听的社会效果。

六是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在计划实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关系较大范围群众切身利益调整的重大政策、涉及较多群众切身利益并被省市县确定为重大项目等重大事项都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开通了“12666”信访热线,严防因评估不到位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今年,我们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旧城改造等项目进行了暂缓建设。

四、实施五个保障,开创和谐建设新局面。

一是人力保障。为了使信访工作级级有人管、层层有人抓,我们充实了信访工作人员。为信访部门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和信访干部,把真正热心信访工作、有较强的群众工作能力、懂业务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信访部门锻炼,并注重提拔重用信访干部,不断提高信访干部的政治待遇,充分调动他们抓信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县信访大厅八个牵头部门配备了一名部门副职领导兼职部长,每半年轮换一次,组织部门把新提拔的科级干部充实到工作部担任副部长,半年轮换一次。其它相关部门为信访大厅各选派一名业务骨干,确保到岗到位。目前已进驻县信访大厅的有49名干部。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注重干部素质的培养,真正使信访大厅干部自身正以贴近群众、交朋友以读懂群众、平常心以心系群众、处理公以赢得群众、方法活以团结群众、办实事以感动群众,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努力实现人员专业化、办事程序化、处事高效化的目标。

二是财力保障。为了使信访工作有效运转,县财政每年预算200-300万元信访专用基金。对各乡镇按辖区人口人均1元的标准预算信访专用基金,专门用于解决经研究应予以解决的信访问题。目前县上已投入60万元建设县信访大厅,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装备车辆2部、电话32部、电脑15台。

三是纪律保障。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作为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工作责任,严格了信访工作纪律。对于工作不负责任、任务不落实、案件办理不及时导致信访问题的有关人员,严格按照中纪委《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及《镇安县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进行责任追究。

四是组织保障。对信访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信访干部和信访大厅工作人员,县信访领导小组为县委拿出推荐使用意见;对在信访工作季度考核中连续两次倒数一二名的乡镇或部门主要领导和责任领导、越级上访被中省市通报批评的乡镇或部门主要领导及责任领导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必要时进行组织调整。

五是法治保障。注意加强信访案件办理过程中的法制治调研,使信访案件在法律的框架下按照法治的渠道解决。加强法制

宣传教育,在信访大厅成立学习教育中心,专门对越级上访、非正常上访和无理缠访闹访的人员进行政策法律教育,引导其依法理性地表达诉求。同时,在信访大厅设立警务室,派驻2-3名公安干警,负责大厅信访秩序的维护,依法处置通过缠闹堵等非法形式上访和组织、联络、煽动群众上访的人和事,使“闹访”、“逼宫”等问题在法律框架下得到有效解决,对越级赴省进京上访经学习教育仍无理取闹的依法采取处理措施。对长期无理上访的定期在信访大厅组织学习教育,使其充分了解法律、正确认识问题。

第四篇:我县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县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问题原因分

析及对策建议

2017年县信访局通过湖南省信访信息系统转送、交办信访件856件,其中交办件68件,转送件788件,到期应办理734件,已办理734件,办理期限中正在办理122件;年内群众网上信访368件,占我县全年信访总量的42.6%。随着我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调整,群众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露,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日趋突出,成为困扰信访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遇到许多纷繁复杂的棘手问题,有些难点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信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下面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情况,就当前的热点问题浅谈一下看法。

(一)当前群众信访的几个焦点问题

一是农村土地承包、征用方面。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向农业倾斜,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土地越来越值钱,农业承包案件也大量增多。该类案件涉及农村土地、荒山、荒滩、鱼塘、林地、草地等多种类型。由于它们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如不妥善处理,就会激化矛盾,甚至引发上访、缠诉等事件。另外,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征地面积也不断加大,开发区日益增多,拆迁安臵量随之增长。在农村几乎是乡乡有开发区、村村有拆迁户,普遍采用一次性解决方式,安臵费和补偿费较低,农民钱用完后,存在着没钱养老、无钱看病的现实问题,于是找政府解决,解决不了就上访。

二是城市房屋拆迁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建设工作一直是政府的重点工作和实事项目。经过大拆大建、功能再造,我县的城市基础建设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个人的利益、诉求、对拆迁政策理解角度不同及其他社会问题,引发了诸多拆迁纠纷。和前些年相比,近几年来群众在这方面的信访内容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地方性拆迁政策与国家、省拆迁法规不匹配;开发商无证经营导致房产证难以办理以及一房多卖等违规情况;城市建设和拆迁速度过快、安臵条件不合理等问题。

(二)当前信访焦点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当前信访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律法规滞后。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级政府对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工作力度逐年加大,新城建设、交通道路、工业用地的规模急剧扩张,围绕土地占用产生的矛盾也越来越多,由此而带来一系列法律问题。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具体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偏差较大。二是政府的职能转变滞后。政府直接组织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土地流转,利用行政手段调节当事人的民事关系,已不适应依法治国、转变政府职能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可以通过市场调节、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解决以及民事法律关系调整的事项,都应当从行政管理职能中剥离出来。政府及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土地流转主管部门主要职责应该是制定评估规则、公布市场信息、调解纠纷等。如拆迁征用补偿价格的确定,本属于拆迁人或征用人与被拆迁人或被征用人之间的民事行为,政府一旦介入,如遇到被征用和拆迁人不满意时,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政府身上,造成政府与群众的矛盾。

三是一些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有的基层党政干部基本素质较低,“官本位”思想和特权思想严重,服务意识、公仆意识较差,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不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推诱拖拉,对正当要求臵若罔闻,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能及时调处,甚至酿成严重事件,从而引发干群矛盾,甚至民族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不好影响。

四是农村城市化加重了农民的心理负担。经济转型时期社会的变化和变革加剧了农村社会矛盾,传统的农村社会观念和体制被打破,农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社会在城市社会扩张中处于两难的境地以及强烈改变现状的愿望与对现状担忧和对未来前景预期的不足,使多数人放弃农村,走入城市,由此又导致了这些进城农民与城市市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他们只能以“边缘群体”的身份在城乡社会的夹缝中生存。绝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薄弱,心理承受力差,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一旦生活无着,就可能在群体性上访中采取一种反社会的行为,以此来发泄对社会的不满。

五是个别信访人员对信访问题的处理要求过高。有的信访人员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尤其是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国企改制等群众性上访事件,往往涉及较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有些人企图通过反复上访获取更大的利益。有的信访人员为满足私欲的心理,往往利用一些小问题借题发挥或趁火打劫,煽动群众,散布谣言,蛊惑人心,制造混乱,致使群体访事件越闹越大,甚至以堵塞交通、冲击党政机关相要挟,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

六是部分司法判决缺乏公信力,司法权威得不到保障。司法权威不仅表现在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制度建设上,还应当表现为司法机关依法裁判的结果公正、公平,并为人们普遍认可和信仰。实践证明,部分司法人员执法不公,判决不透明,程序不合法,其表现主要有:有些诉讼程序不公开、不透明,暗箱操作的情况严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有些办案人员故意拖案,案件严重超期,当事人催促无果,从而引发申诉上访不断。

(三)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加强立法工作。立法机关应充分发挥立法主观能动性,制定充分反应社会各方利益的良法。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要听取各方群众的意见,考虑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在谋发展、搞建设时,要综合考虑给群众带来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不能顾此失彼;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困难和问题;依照法律精神和公正原则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二、突出司法调解的地位和作用。司法调解不仅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和便利的特点,而且也可以弥补法律适用能力的不足。司法调解可以根据自主和自律原则选择适用的规范,如地方惯例、行业习惯和标准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协商,通过调解结案的结果更易得到当事人双方和社会的认可。突出司法调解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不同案件类型,建立庭内、庭外调解制度,根据不同诉讼阶段的特点,建立庭前、庭中、庭后调解制度,明确各环节调解职责和要求,努力把调解贯穿诉讼的全过程。对已达成协议的案件,法官主动与当事人联系,督促其自觉履行义务,提高自动履行率,巩固和落实调解成果。

三、加强人民调解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加强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提高调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的能力。力求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诉讼调解的有机结合与合理衔接。

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信访工作机制。一是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度,完善“一把手”担负信访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人员直接负责、相关单位协调配合的责任体系。二是要加强基层调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警应对机制。要以村、街道和社区为工作重点,抓好村(居)委会、治保会、调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加强“两所一庭”(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的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切实将各类矛盾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调处化解在基层。要立足预防,全面排查隐患,做好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工作。三是强化督查督办。对一些重点突出信访问题,信访部门和党委政府督查室要联合督查督办,确保问题及时处理。要建立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各地区、各单位对所辖范围一段时期内突出的不安定因素要定期报告,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要及时报告,以免贻误处臵时机。四是要坚持依法治防。全面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对鼓动闹事的为首的少数人和无理缠访、闹访者要依法打击,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

五、牢固树立司法公正观念。司法是维护公平和正义的重要屏障,对于构建良好法治环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牢固树立公正司法观念是新时期加强政法机关建设和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要继续深入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人员队伍建设,增强司法人员政治业务责任和职业道德,遏制司法腐败,实行公正司法,提高办事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六、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作用。律师是法律服务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律师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是群众的代言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律师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人,各种矛盾不断凸显,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尤其突出,群众迫切需要律师提供法律服务,但有时又请不起律师,加上一些律师不能真正为群众排忧解纷,群众只好通过上访解决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因此,通过加强法律援助,尽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通过法律服务维护公平和正义,通过法律服务为群众定纷止争,通过法律服务宜传法律知识,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衡东县信访局 2017年11月23日

第五篇:当前群众重复信访增多的原因及对策(范文模版)

当前群众重复信访增多的原因及对策

近几年来,双龙场乡认真开展了重点疑难信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信访总量,特别是赴县上市进京越级上访总量明显下降。但是,重复信访问题仍较突出,已经成为困扰乡党委政府和信访部门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群众重复信访问题突出的表现

一是重复信访率高。今年1至6月份,群众向乡、县、市信访部门重复信访率达45%。其中,来访批次重复率33%,人次重复率37%。二是息信止访难。重复信访问题大多是时间跨度长、具体情况复杂,虽经乡村基层多次处理,但仍难息信止访的问题。如今年全乡开展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干部大下访”等信访工作专项治理活动中,乡信访办收到的重复信访案件,已经处理到位达100%,但群众满意并息信止访的只有66.67%,尚有33.33%已经结案的信访案件仍需做好稳控工作,存在着案结事难了问题。三是上访行为过激,社会危害大。一些群众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和越到上级越重视、越容易得到解决的错误思想不断重复信访,从到乡重复上访发展到赴县上市越级上访,从开始的依法有序信访发展为异常访。今年以来我乡受理的重复访中有一半以上属于异常访,特别是个别上访老户不断去县上重复上访,甚至制造事端发动其他上访户越级上访,以求引起轰动效应,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双龙和丰都形象。

二、群众重复信访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大调整是群众重复信访增多的深层次原因。30多年的改革,特别是以市场经济为趋向的改革,使利益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各个利益群体总是想方设法去努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尤其是一些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利益群体,在解决诉求中能够动用的社会资源有限,而其他一些解决利益诉求的渠道有的门槛较高,有的成本较高,上访人在权衡比较之后往往“信访不信法”,选择通过坚持不懈的重复信访来达到目的。

(二)有的基层领导和干部存在作风不实、就地化解矛盾能力不强的问题。一是有的基层单位和部门对初信初访处理重视不够,对群众合理的诉求推诿扯皮、久拖不决,一些原本简单的问题发展成复杂的问题,引发重复上访。二是有的基层领导和干部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不强,不敢到第一线面对面做群众工作;有的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致使矛盾激化。三是少数基层领导和干部在处理矛盾和纠纷时,深陷人情网、关系网,存在为政不廉、处事不公问题,引发利益受损方不断重复信访。

(三)疑难信访问题解决存在难协调的问题。当一些群众反映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几个部门协同配合调处时,往往出现互相推诿扯皮,难以形成综合处理问题的合力,加之协调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致使问题久拖不决,最终造成了群众重复越级上访。

(四)某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存在照顾群众利益不够的问题。一是政策制定不民主不科学。一些涉及地方和部门利益的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受政绩观和利益观的影响,存在决策损害群众的具体利益的问题,造成群众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断重复上访,最终也使决策难执行。二是政策的宣传不够,群众不理解。一些政策由于区域之间的差异,历史条件不一,造成一些信访人不理解,仿效攀比,引发重复上访。三是基层随意曲解政策的问题。有的政策虽深受群众欢迎,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打了折扣,导致群众反响强烈。

(五)缠访闹访无理访存在处置难的问题。当发生违法违规上访行为时,虽然《信访条例》明确规定对几类禁止性行为要依法予以处理,但由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具体规定不明确或操作性不强,导致依法处理不到位问题,致使一些群众产生了“闹一闹问题不大”的错觉,有些上访老户有恃无恐不断重复上访甚至制造事端。

(六)惠农政策的出台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引发了部分深层次的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三农”问题,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陆续出台了各种惠农政策,逐步完善了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因为利益的驱动,原来得到解决的不少问题又被引发了出来。

(七)信访部门建设与信访任务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面对当前信访问题高发、接访处访难度加大的信访形势,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但有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信访机构建设落后,信访干部人员老化、力量配备薄弱,没有专职的信访干部,多数乡镇一级的都是兼职,接访和办公场所狭小,无专门的信访工作用车,工作经费难以保障等问题,难以适应规范化、法制化的信访工作新要求。一些信访部门由于工作人员少,只能忙于应付接访办信等常规工作,而无力顾及信访问题的协调处理、督察督办、复查复核等工作,从而出现重接待、重交办而轻督办或协调不力,也是一些信访问题久拖不决,造成重复信访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解决群众重复信访问题突出的对策建议

有效解决群众重复信访,是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作为信访工作的第一任务,积极探索从源头上减少群众重复访的治本之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强化领导包案和责任追究,着力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做好信访工作,关键在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因此必须经常性的对本地区存在的疑难信访问题进行专项排查调处,对重复赴县上市进京上访缠访闹访不息的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调处,按照“包协调、包督办、包落实、包稳控”的要求,要象我乡今年抓各种疑难信访问题专项治理一样做到真包案真调处,要象抓落实经济项目一样抓好疑难信访问题的处理,克服包案不办案、“挂帅不出征”等现象。对因严重失职、渎职损害群众利益,因处理不及时、措施不得力、方法不妥当或重大信访问题失察,致使激化矛盾导致恶性事件发生,造成重大政治影响等,信访部门要敢于和善于履行好处分建议权,向党委政府报告对责任人严肃进行责任追究。

(二)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从源头上、体制上减少重复信访问题的产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出台前,要深入调研,认真听取群众和专家的意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力和支持度,考虑政策措施的可行性和连贯性。政策出台后,要广泛宣传,规范运作程序,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反馈决策层,及时研究调整。

(三)及时办理好初信初访,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要加强基层干部对成功办理初信初访的责任意识,要落实初信初访的“首问责任制”、“首办责任制”,在群众信访问题产生的初始阶段解决好信访问题,避免造成群众越级信访或重复信访。同时要鼓励群众网上信访,继续实行好领导接待日和领导下访制度,畅通反映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双向渠道”,使群众的信访问题在刚产生时,就能得到就地就近及时解决,提高初信初访的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减少群众越级上访。

(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就地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加强信访重点地区的基层组织建设,要配备对群众有感情,善于做群众工作,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的干部担任主要领导。强调解决问题应该一步到位,能够解决的要及时彻底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对群众讲清楚,防止因同一问题处置不当,引发群众重复信访。要完善基层考核机制,象考核经济工作一样考核社会稳定工作,把握导向,激励基层干部到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增进感情,化解矛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五)加强法制教育,加大依法处置违法上访的工作力度。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建设法治社会就不能任由非正常上访问题滋生蔓延。要按照建设“法治社会”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信访条例》,推动信访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必须坚持一手抓解决信访人的实际问题,一手抓加强法制教育、依法信访,既解决信访人的合理诉求,又不一味迁就、退让。对组织策划大规模集体上访,严重干扰机关办公秩序或社会治安秩序的骨干人员,要通过信访学习班等形式,加强法制教育;对多次上市赴京非正常无理上访的、组织非正常上访的信访“蛇头”、甚至在市在京闹事“告洋状”的,要加强警告训诫;对违法的,要做好证据固定工作,进行依法处理,并通过以案说法,达到“处理个别,教育大多数”的目的,建立起“依法、逐级、理性、有序”的信访新秩序。

(六)加强督查督办,认真开展复查复核,做好信访问题终结工作。必须切实履行好《信访条例》赋予信访部门在督促检查、协调指导、分析研究,及时提出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的建议等方面的职能。信访督查督办工作要与党委、政府督查工作相互配合;与机关效能投诉连为一体,作为机关效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推动信访问题的有效解决。要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和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推行信访事项终结制和信访问题听证制度,广泛开展复查复核。对信访群众申请复查复核的信访案件,按照专业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切实承担起复查复核任务。对重大疑难重复访案件要按照终结程序进行处理、复查与复核,并选择一些典型案件举办听证会。通过复查、复核和听证工作,终结和息访一批重复访老户。

(七)切实加强信访部门建设,努力提高信访工作水平。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把信访工作放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背景下谋划,放到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执政能力的大局中去推进。要切实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本地区本部门信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信访干部身处社会矛盾的第一线,信访部门是锻炼干部的一个阵地,既要对信访干部严格要求,又要对信访干部悉心爱护,切实做好信访干部的交流工作,使信访部门和干部队伍富有生机活力。要进一步改善信访部门的工作条件,积极为信访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在人、财、物上给予更大的支持,为有效处置各类信访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各级信访部门和信访干部也要高度认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自己所肩负的艰巨而光荣的历史责任,科学把握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强化宗旨意识,自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着力化解重复信访问题,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下载群众信访原因分析经验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群众信访原因分析经验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群众信访工作总结

    群众信访工作总结 一、全区半年信访工作总结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1、严明了信访工作领导体制、责任体制及落实体制。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坚持做到了逢会必讲信访维稳......

    群众信访复函

    ***人民检察院 群众信访复函()*检群复函字号你于日来访(来信)反映的问题,属于以下第类情况,特此告知。 (一)该问题不属检察机关管辖,应向有管辖权的单位反映。 (二)不服生效判决、裁定,......

    信访经验材料1

    创新理念 完善机制 促进矿区和谐稳定平顶山煤业集团七星公司平顶山煤业集团七星公司是平顶山矿区建矿初期首批开工建设的矿井,于1957年12月动工兴建,年原煤产量曾达到132万......

    信访个人经验材料

    做老百姓的好女儿 #####县信访局局长先进事迹材料 信访工作被誉为政务工作中的“天下第一难”,信访局是清水衙门,每天面对的信访对象,多为弱势群众,多是些带怨气、闷气、憋气、......

    浅析农村信访原因[五篇材料]

    浅析群众信访举报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原因及对策近几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县级受理和赴市级以上纪检监察机关的群众信访举报呈逐年增长趋势。信访举报办理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

    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1、教师压力大,首先体现在工作当中,现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大,施加于教师身上的无形和有形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学生个性化的增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进......

    分析原因

    分析原因查漏补缺提升质量 ——针对半期测试研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分析会为了全面提升我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细化常规管理,注重过程管理,认真分析教育教学工作和年级管......

    群众文化建设经验材料(精选)

    抓好“四头”工作 打造文化品牌 力促三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XX镇群众文化建设经验介绍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