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思考
关于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思考
[访问次数:110][发布时间:2010-12-20][发布人:zhzx][文章来源:大石桥市公安局]
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们要全力突破制约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瓶颈”问题,需从五个方面下功夫,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党委、政府的支持是推动各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我们要主动将公安信息化建设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对公安信息化建设进行动员部署,督促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特别是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投入和支持,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二)努力建立全警参与的格局。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不断采取超常举措、不断加大抓实力度,转变观念,狠抓落实,努力营造全警参战、务求实效的工作氛围。一是要统一全体民警的思想认识。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二是要组建干事创业的工作班子。广泛吸收各方人才,构建懂技术、精业务、会管理的复合型结构班子,有效带动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三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要把公安信息化建设摆在全年绩效考核的重要位置,以建立公安“大情报”系统、服务实战为核心,制定考核项目,明确任务,细化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督导检查,强势推动信息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四是要深化全警应用的技能练兵。从实战出
发,从应用出发,开展信息化应用技能大练兵,促进广大民警信息化应用技能不断提高。
(三)深化大情报系统应用。“大情报”系统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龙头项目,也是提升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突破口。要紧紧围绕搭建系统平台、培养专业队伍、健全工作机制、探索模型方法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实施,加快建设步伐,有效引领信息化建设沿着健康的发展轨道顺利前行。一是要根据“大情报”系统建设的实际需要,建立由指挥中心、治安、国保、刑侦、禁毒、网监等专业部门参加的“大情报”研判机构,选调具有实战经验和较高情报分析能力的人才,负责情报信息搜集、研判工作,为高效开展情报研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从公安实战出发,围绕情报信息的搜集、传递、评估、会商、应用、反馈等工作环节,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时对社会治安形势进行客观地综合评估,提前预判,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支持。三是要以服务实战为导向,从强化情报信息研判入手,不断摸索提高网上作战能力和水平的途径,逐步建立、总结出一套贴近实战的技战法,将研判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四是要整合社会信息资源,这是建立“大情报”系统的一个重要步骤,事关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整合全社会信息资源,才能不断提高公安机关警务效能,为打造平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四)加强以信息采集应用为核心的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基础信息质量尤为关键,没有高质量的信息作为支撑,信息化应用就不能取得成效。“大情报”系统,更需要准确、鲜活、广泛的基础信息作为支撑。为此,要重点突出信息采集、录入、维护“三个环节”,切实加强基础数据采集、录入和维护工作,努力夯实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根基。一是要将基础信息采集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融会贯
通到公安基层业务工作中去,形成常态化,真正做到“信息工作日常化、日常工作信息化”。特别是重点人口、高危人员、流动人口、特业场所管理等基础信息,要坚持“谁主办、谁采集,谁录入、谁负责”的基本原则和“凡采必全”的基本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信息采集工作,要狠抓信息采集的完成率,实现量的突破,狠抓信息采集的准确率,实现质的飞跃。二是要严把信息质量关口。为确保信息质量,情报部门要按照分工对录入平台的各类基础性信息不间断地进行质量监测,基层也要设立专职信息员,由信息员负责审查采集信息的质量,对合格信息集中录入,从源头上提高信息质量。三是要建立信息维护制度。针对基础信息变化快、基层警力有限的实际情况,民警要充分发挥群众工作优势,注意物建信息员力量,形成广阔严密的信息网,获取信息线索,及时更新、维护基础信息项目,保证信息的时效性。
(五)建立适应形势需求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指挥机制。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统一指挥、跨警种合成作战的指挥平台,改变以往各自为战、缺乏协调的管理方式。二是建立统一运转的情报研判机制。积极依托网上信息资源,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对公安业务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指导公安工作的预警新机制。通过对违法犯罪数据的量化分析,做到对不同犯罪类型客观形势和发展趋势的量化掌控,为科学决策和精确布警提供依据。三是建立信息主导的基层勤务机制。积极实施信息主导下的主动警务、效能警务,加强对本地区不安定因素及违法犯罪特点等的动态分析,及时落实打击防控措施,实现“警务围绕信息转,警力跟着警情走”,力争将犯罪活动遏制在初始阶段。四是建立一套健全的快速反应机制。要以信息网络为支撑,指挥中心为枢纽,将各类信息实时、高度融合,努力在案发第一时间调度就近警力处置,并通过信息网络快速接收一线
处警信息,实施即时跟踪指挥,形成点线面联动处警格局,真正使信息网络成为各级公安机关快速反应机制的中枢神经。
第二篇: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作用于公安工作尤其是基层公安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如何在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基层公安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要战斗力的目标。现就结合我所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谈几点具体看法:
一、信息化建设进程回顾
我们**派出所组建初期,仅有一台电脑且配置不高,主要用来打字。2004年我们**公安局先后建成了“三级网”、“四级网”,并接入公安网。当时,民警对信息化建设、网上办公感觉陌生,对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与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习意识,信息化建设及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处于明显薄弱的状态,对公安网的利用不多。近3年来,我所高度重视新计划建设,全所目前拥有电脑8台,基本达到人均一台的标准。特别是从2008年底推行网上办案以来,全所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均逐步提升,其中能够熟练运用的5人、基本熟练的2人、基本掌握的2人,除两名老同志外,均具备独立网上执法办案、独立操作公安信息化平台等信息化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节约了警力,增强了战斗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以来,我们通过信息化应用,共 破获各类案件 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 人,网上逃犯 人,实现了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做法
1、加大硬件投入。为缓解因电脑不足及配置不高而给工作带来的不便,我们积极请示市局党委,连续三年争取到4台高配置的新电脑,所内自行购置电脑4台及时安装入网。这些联网电脑的加入,使全所基本达到了人手一台电脑,为提升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2、强化应用学习。我们把提高民警的信息化素质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特别是市局党委提出网上办案的要求后,我们积极开展动员,使全所民警充分认识到信息练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迅速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自觉参加市局举办的信息化应用培训班,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同时在所内开展“双帮带”活动,老民警带新民警学办案,新民警带老民警学电脑,互帮互学,充分调动了民警互助互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了熟手乐教、生手乐学的良好氛围,促进信息化应用技能的整体提高。
3、实行岗位练兵。针对执法办案、户籍管理、治安检查、等不同岗位的需求,要求各岗位民警针对工作实际,立足岗位需求开展信息化建设,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全能型民警。
三、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程度不够。一些基层民警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是一种资源浪费,影响了信息化效能的发挥和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2、信息工作平台不完善。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目前基础信息工作平台一部分仍未建立,或者虽已建立但还不完善,影响了各项公安业务和治安管理工作的开展。
3、信息化应用能力低。有的民警只能进行简单的浏览和查询,不会打字。有的民警打字不熟练,录入信息慢。有的民警不知道公安信息库有多少可以用,不知道口令、密码是什么,工作效率低。
4、信息利用率低。目前民警使用电脑打字、在网上浏览信息的多,进行网上办案、网上研判的人少。一线民警真正运用信息侦查破案的还不多,信息化在警务实战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5、信息应用层次低。信息化应用处于传递文件、查看信息、简单比对的低层次阶段,缺乏对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信息的预测预警和服务决策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和利用。
6、信息保密及安全意识不强。部分民警在运用公安信息平台时,缺乏保密意识和计算机安全维护意识,往往导致泄密和电脑系统感染病毒。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建议
(一)要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真正确立“信息就是基础,信息就是警力,信息就是战斗力”的思想,高度重视加强信息化应用知识的普及。
(二)要构建基础工作信息平台,依托社区警务室民警,深入基层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机制,保障采集、录入的信息完整、全面、准确。设立专项奖金,从预警信息提供及时、数量多、质量高等方面对社区民警进行表彰奖励。设立专职岗位,对信息库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研判,实现信息由量到质的飞越,真正提高社会治安的防范、发现和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
(三)要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取决于信息化应用水平的高低。一方面针对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更新快的特点,建立长效的信息通信技术培训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和培训,使广大民警特别是社区民警掌握信息比对、网上作战、信息研判等信息化应用的本领和技能,适时组织各社区警务民警开展信息化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解决当前民警在运用网络和信息时 4 的盲目性和单一性,把对信息的需求主动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动力。
(四)要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本单位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特别是注意上网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移动介质的使用、保密防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安基层信息化建设朝着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稳步推进,使新时期公安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建设、应用到整体效能的发挥。
第三篇: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实践和思考
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实践和思考
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一直在开展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工作,目前已建成并使用各类信息应用系统近20个,一些单项系统发挥出了较大作用。特别是视频监控系统建到了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室,使基础工作信息化迈出了较大步伐。但就全市而言,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和一些方面的“短板”问题。近期,笔者参加湖北省公安厅考察团考察学习了江苏、广东“两省”及南京、深圳“两市”开展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先进经验。现从内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就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谈几点浅见。
一、“有共识”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基础。充分认识公安信息化是提升警务效能、推进公安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先导。一方面,要有公安信息化是方向、是趋势的共识。时代发展要求公安机关务必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信息化就是推动和促进公安机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必然选择。适应时代的要求,公安警务必须实现从静态到动态、从粗放到集约、从模糊到精确、从被动到主动、从低速到高效的转变。信息化是实现上述转变的桥梁和保障。其为桥梁,是因为信息化能有效地对现有的信息应用系统进行大整合,实现信息高度共享,成为聚集力量和智慧的纽带和枢纽;其为保障,是因为信息化开启了信息智能研判,成为实现社会治安动态管理,有效主动治安、快速反应、精确打击的杀手锏,其发挥出来的巨大现实作用不可替代。另一方面,要有公安信息化是公安发展内在要求和客观必然的共识。公安事业要有新发展,有快发展,有大发展,必须要有公安信息化作支撑,特别是在加强刑事技术、行动技术、网侦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等侦查破案支柱建设上要有新突破。当前,公安事业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决定了我们必须用公安信息化来破解。一个是警力严重不足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从现阶段看,只能探索无增长改善警力的办法,而且还要在为基层一线民警松绑减负的情况下实现无增长改善。信息化是解决警力不足的现实之路。我们能够向信息化要警力、要素质、要战斗力。另一个是经费严重不足问题。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公安事业发展与经费瓶颈制约的矛盾相对突出并将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必须探索实践低投入高产出,省力、省钱又省时的办法。信息化是解决经费不足的现实之路。过去,我们因为受信息化建设不足的制约,在案件线索摸排、追缉逃犯等方面,往往使用“人海”战术,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还不好。有了信息化,我们就能在网上串并案,就能在网上直接破案,就能在网上追逃,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大增强警务效能。
二、“会领导”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前提。公安信息化是一场警务革命,这场警务革命的发生源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源于警务的进步与发展。因而公安信息化也只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推动警务的进步与发展,而绝不能迟滞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延缓警务的进步与发展。对公安信息化的建设及应用,从上到下的组织领导者都必须要有“会领导”的眼界、能力和水平。一要有眼界。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乡镇要有县级的眼界,县级要有市级的眼界,市级要有省级的眼界,切忌眼界的局限导致信息化的短视或盲动。二要有能力。公安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组织领导者必须要有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如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及应用,要能够确定切合实际的明确的工作目标,按照既定目标设置各级合理的工作职责与任务,选择投资省、见效快、易掌控的建设模式等。三要有水平。组织领导者要有“兼顾两头”、统筹规划的头脑,既要将最高层次上的抽象概念弄清楚,又要将最一般层次上的具体行动想明白。要善于倒着想、顺着推,全方位谋划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上,规划既要全面,又要细致;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现实性;既要有远景目标,又要有分阶段实施规划。确定一个思路,同时想到如何执行;确定一项工作,同时关注操作和执行的办法等。要把人、车、房、路、网五个要素都考虑进去,对推动和促进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既要舍得投入,又要厉行节约;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整体推进;既要贴近实战,又要面向未来。
三、“重人才”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最重要的环境氛围。一方面,要尊重信息化“化”来的人才。信息化为人才施展才华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舞台,同时又依赖人才、吸引人才、聚集人才。要出台和落实科技强警措施,形成科技强警的氛围和常态。同时,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联系,掌握信息化发展方向,不断丰富、拓展公安信息化内涵。通过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构筑公安科技人才高地。另一方面,要尊重信息化“化”出的人才。随着公安信息化的向前推进,必然在公安队伍中造就和培养出一批信息化人才。信息化“化”出的人才与“化”来的人才同等重要,不可偏颇。只有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与信息化人才的成长互为依托,公安信息化才有强大的人才支撑,公安信息化人才成长才有适宜的土壤和条件。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安机关必须强化全员科技培训,开展岗位科技练兵,使花费大量资金建设的各类设施、设备系统高效运转起来,切实发挥实战效能。建立将科技培训纳入“三个必训”重要内容、公安科技人才库、在公安网页上开辟“公安科技”专栏、科技应用奖惩等制度。形成可操作性强的科技应用标准评价体系,开展评选公安科技拔尖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强警示范单位和个人、基层科技服务、外聘科技人才等活动。对操作技能达不到标准的民警实行离岗培训,迫使其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四、“为实战”是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为实战”,公安信息化才“化”得起来。“为实战”,公安机关就必须把握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找准公安机关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赋予公安信息化“为实战”的新内涵。“为实战”,务必坚持信息主导警务理念,通过加强情报信息的搜集、综合和研判,用信息直接指导服务实战,确保实战始终朝着最有利于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纵深展开。而被实战反复证明了的神奇的信息化,也一定会被不断开发升级,增添功能,且更加简便,更加高效,成为不死的常规武器。“为实战”,公安信息化才“化”得持久。一切脱离实战的想法和行动都是行不通的,公安信息化一旦脱离实战,就成了不中用的花钱机器。而紧贴实战、服务实战的信息化,带来的不仅是警务效能的极大提高,而且会带来广大民警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对信息化的热切期待和百般呵护。如2007年,钟祥市公安局借助社会力量,以很少的投入建成了警务移动综合查询系统和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开通以来,直接为一线民警提供查询信息5000余条,协助破案1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220余万元。如今,这套系统已经成了钟祥市一线民警的“贴身武器”。紧贴实战,还要有“远见”。公安信息化不仅要满足现实斗争需要,而且还要具备前瞻性,敏锐觉察到公安实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的需求,通过预留接口、开放平台等方式让公安信息化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展、公安工作的需要不断升级,从而不断满足今后实战的需要。
五、“有动力”是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基本保证。动力哪里来?要靠信息化的品质激发动力。公安信息化的高品质要体现在“三性”上。一要有实用性。实用性就是要求信息化有用。实用性是信息化的生命。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没有实用性,就失去了战地和舞台,也失去了掌控它的主人。二要有普适性。普适性就是要求民警会用。没有普适性,信息化就推不开,就会被搁置。信息化大家都能用,都用得了,都用得好,才能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利用起来。三要有实效性。信息化有实效性,民警才会想用。近年来,随着实效性极强的公安专网的逐步开通普及,广大公安民警网上办公、网上办案、网上追逃,充分感受到了信息化的便捷与高效,上公安专网已经成了广大公安民警办案办事办公必不可少的环节和迫切需要,这也是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提速的强大动力与基本保证。要靠信息化的工作机制保护动力。要建立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机制。一要规范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对全警采集、录入、应用、共享的标准、内容、程序、要求都要一一制定操作性强的制度,使全警在信息化建设中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干中注意什么。二要推进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要通过抓示范,激发全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自觉性;通过树样板,激发全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积极性;通过比速度,激发全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紧迫性;通过赛质量,激发全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实效性。三要奖励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通过落实奖惩措施,开展排名比较,奖励先进基层单位、先进民警,鞭策后进基层单位、后进民警,让民警看到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既能够提高效率,减少工作量,又能够得到上级和同志们的认可。同时,也让民警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感到有压力,有压力才会产生动力。
(作者系荆门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第四篇:关于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思考2010.11
关于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公安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载体,是牵动警务机制改革的重要纽带。如何通过人、财、物等基础警务信息的有效整合,增强对社会治安的动态管控能力和公安机关的整体作战能力,已成为当前公安机关探索和实践的重点。
一、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公安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过近年的实践,信息化建设对全面提升公安基础工作水平、实现公安工作跨越式发展、快速提升公安机关整体作战能力、促进公安工作持续性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一是公安机关肩负的重大使命迫切要求加强信息化建设。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战略机遇期,刑事犯罪类型不断增多,犯罪方法不断升级,传统摸排调查等侦查方式的局限性日益明显,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成本越来越高,流窜、多发性案件侦破难度越来越大;针对、利用互联网的违法犯罪,网上斗争形势日益复杂,迫切要求我们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二是公安工作的科学发展必然要求加强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向科技要警力是适应社会信息化、治安动态化的新形势,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的战略举措。从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看,信息化是信息时代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是科技
强警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公安机关整体能力,更好地履行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公安工作的科技化、现代化。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三是“三基”工程建设客观要求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三基”工程建设上台阶的重要标志。四是信息化建设是深入推行“整体作战法”,创新破案新机制要求。深入贯彻推行整体作战法,要通过狠抓抓住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把信息化建设摆在工作的首位,采取断然措施,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以社会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为切入点,努力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的能力。
二、公安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思想认识、经费困难、机制不畅等诸多因素影响,县级公安机关信息化硬件建设和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亟待改进和提高。
一是观念滞后,对公安信息化战略认识不足。尽管一提信息化,大家都认为很重要,但从思想深处和信息化应用来讲,部分民警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民警对公安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模棱两可,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添臵计算机,信息化应用就是手工书写变成电脑操作,文件流转由纸质变成
电子,甚至认为“会打字、会上网、会浏览、会下载”,就是实现了公安信息化建设任务目标,对深层次应用、认识不够,不到位。
二是部分民警公安信息化应用基础知识匮乏。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主要是通过深入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全面推进“金盾工程”,培育和发展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新型公安战斗力,推动传统警务向现代化警务的跨越。要想很好地应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录入、查询、管理和进行网上作战,利用综合平台、大情报等系统进行警情研判,在具有业务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部分民警不注重计算机知识的积累,在录入、查询和管理网络过程中出现一点小毛病就无法排除,不能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转,更谈不上熟练操作和应用。
三是机制不健全,工作中存在消极应付和不注重应用信息现象。如信息采集中的不认真、不细致,录入的信息缺项、漏项,没有利用价值;在侦查破案和治安管理过程中没有养成和利用信息意识进行分析、研判。四是缺乏联动,公安信息化共享和利用效能较差。目前,跨警种、跨区域、跨系统建成的应用系统大多只有本警种民警知道密码,其他部门民警不知,无法查询,存在条块分割等现象,没有真正形成信息大整合、大共享格局,反而由于公安各警种、各部门建立的系统各自为战,导致信息重复录入,增加工作量,影响了
民警工作的积极性。
三、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新跨越的途径
信息化建设作为构建现代警务模式的切入点和“三基”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考核”的原则,以警务信息综合平台和大情报系统建设为龙头,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动基础警务信息化建设实现新跨越。对县级公安机关和基层所队来说,重点应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抓好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民警信息化基础知识。要下大决心抓好全警信息应用培训,可根据不同警种、不同岗位的信息化需求,根据不同平台,开展专门培训,总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信息化大练兵、培训,在短期内让民警达到信息化实战技能要求。同时,制定激励措施和优惠政策,鼓励民警参加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函授和自学,与民警的绩效考核和提拔使用相结合,增强民警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要抓好采集工作,保证警务信息及时、鲜活。建好、用好警务信息平台,信息采集是基础。要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录入、维护和应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对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把信息采集标准、录入量和准确率纳入目标管理,与单位和民警政治、经济利益挂钩,实行严格奖惩和绩效考核。同时整合各警种、各部门建立的系统,避免信息重复录入,增加工作量,在机制和应用上逐步形成“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大格局。
三是要抓好应用工作,进一步提高民警实战能力和水平。公安信息化,建设是根本,应用是目的。充分利用信息工作平台,组织力量研判辖区社情、警情,以研判成果指导实战,适时开展打犯罪、整乱点、强防控等集中行动或区域行动,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信息资源,适时调整斗争形式,开展警情研判,组织开展网上追逃、网上破案等信息战,强化民警网上查询、比对、巡控等信息化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形成打、防、控、管的“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建设服务现实斗争的效益。要积极实行网上办公、网上办案、网上指导、网上管理,网上考评,使广大民警养成“上班先开机、工作先用网、办案先查询”的良好习惯,有效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执法水平和整体战斗力,推动信息化工作提水平、上台阶。
2010年10月19日
第五篇:如何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及提高水平的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作用于公安工作尤其时基层公安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如何在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基层公安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要战斗力的目标。现就结合本单位实际,谈几点具体看法:
一、信息化建设进程回顾
(一)发展前的状况2006年固始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组建初,仅有一台电脑且配置不高,接入公安网后运行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低下。有警力21人,平均年龄27岁,虽趋于年轻化,但公安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不高,在巡逻执勤、执法办案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个别信息化应用水平稍好的民警,实战能力不强。同时,对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与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习意识,信息化建设及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处于明显薄弱的状态。
(二)现阶段取得的成果与建队初相比,目前固始巡特警共拥有台式电脑台18台、笔记本电脑3台,达到人均一台的标准,且配置高,网速快。三年来,无论班子成员还是一线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均逐步提升,其中能够熟练运用的11人、基本熟练的7人、基本掌握的3人,均具备独立网上执法办案、独立操作公安信息化平台等信息化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节约了警力,增强了战斗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以来,巡特警部门通过信息化应用,共破获各类案件10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2人,网上逃犯1人,实现了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三)主要经验做法
1、加大硬件投入。为缓解因电脑不足及配置不高而给工作带来的不便,07、08巡特警先后购置高配置电脑3台,09又一次性投入资金五万余元购置电脑18台,并及时安装入网。这些联网电脑的加入,使大队达到了人手一台电脑的即定目标,为提升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2、强化应用学习。一是强化培训,以教带学。大队把提高民警的信息化素质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使全队民警充分认识到信息练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迅速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自觉参加县局举办的信息化应用培训班,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同时大队积极搭建学习的平台,专门邀请局技术人员张巍、殷全磊等来队授课,现场指导,以面对面的教学方式对接受能力弱、基础技能差的民警进行帮助,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入门”。二是结对帮扶,以“熟”带“生”。将本单位计算机运用“熟手”谢宜斌、梅雪涛等人确定为信息化建设“小教官”,通过定人、定责、定措施的方式,让“熟手”与“新手”结对帮扶,互帮互学,并实行捆绑考核,充分调动了民警互助互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了熟手乐教、生手乐学的良好氛围,促进巡特警信息化应用技能的整体提高。
3、实行信息导巡。信息是巡逻防控工作的生命线,一切巡逻工作的方式和措施都必须围绕最大可能地获取社会面违法犯罪相关信息而展开。一方面,牢固树立以信息为先导的巡逻工作新理念,大力推行由人到案、由物到案等以信息为起点的主动进攻型作战方式,积极实践网上查证、网上排摸等新战法,实现由以经验为主的巡逻防控模式向以信息为主的主动防控模式转型。另一方面,将信息战贯穿于巡逻防控工作的始终,进一步摸索、总结,丰富、激活信息主导巡逻警务活动的战术、战法,提高全体民警综合应用精确检索、模糊查询等网上作战的能力。
二、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程度不够。一些基层民警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是一种资源浪费,影响了信息化效能的发挥和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2、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基层单位在硬件上投入很大,信息化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单位信息化建设专业民警非常短缺,势必会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放慢公安业务信息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