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俗1
申遗热潮中,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民间信仰的冷思考
本报记者 舒晋瑜
光明网 刊发时间:2009-11-27 08:00:00 中华读书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滚滚而来的热潮中,我们在追究原因时应该反思:是因为我们离开它太久了,我们太想念它、太需求它了。我们急需要有一个热烈的环境去讨论、并有责任回答实践中所提出来的诸多问题。”由中国民俗学会与学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文化传统与民间信仰——第二届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学术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说。
民间信仰是文化有机体的重要构成在《中国民间信仰》一书中,民间信仰被定义为宗教,认为是原始宗教的继承者,而现代宗教是原始宗教的改革者,民间信仰的历史更为悠久。那么,作为继承者,发展到今天,民间信仰自然是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的一种活态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认为,民间信仰是一种大众文化,作为老百姓为主的文化现象,在当前我们还不能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学理来看待,还需带有策略性的思考。
文化传统和民间信仰并不是对立的现象。民间信仰及其表现于语言的神话、传说和表现于行动的仪式是任何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东吴大学端木恺讲座教授王秋桂表示,在中国,民间信仰除了承袭远古的巫术信仰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糅合儒、释、道三教的教义。民间信仰的传统当中儒、释、道、巫这四类人构成的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有机体。既然是一个有机体,它就不断发展延续。
民间信仰的研究一直是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学科关注的重要对象。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地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出现了诸多成果,尤其在具体的区域性个案上,以及发现田野资料的分析上,比以往更为丰富和有创见。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世瑜提出,中国对民间信仰的学术性的研究,逐步地被导向所谓“对策研究”和一些商业化的考量。“比如说像现在我们政府在评定一些什么项目,地方上都非常热衷,但背后总是会有一些强烈的商业化的倾向和意图。关于文化大一统和我们日趋发现的在民间信仰上体现出来的区域差异性、地方多样性所进行的讨论就非常重要。”
30年的民间信仰表述路向,正从他人的传统到自我的文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分析说,这些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么热,从政府到学界到老百姓。信仰是一个集体行动,一定要有社会空间和资源。在这样的过程中,出现了传统复兴、民俗复兴、民间信仰复兴、宗教复兴。在这样一些事实里,学术界做了一些工作,不管持有怎样的态度,至少把民间信仰等复兴呈现出来了,这是被讨论和被承认的前提。
“非遗”之后的民间信仰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郑培凯直率地坦承自己对于“文化遗产”这个词的经常使用表示不满,“大多数媒体在运用这个„文化遗产‟的时候,给一般老百姓,或者是一般文化官员的印象,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就像人死了以后的遗产,可以利用它来作为资产这么一个想法。”他多年来一直在呼吁以更为适宜的“文化传统”替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叫法。他很担心青春版《牡丹亭》的大制作的后果,会不会使得唱腔方面、身段方面在最精密微妙的一些艺术的展现丧失掉。而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教授余少华以世纪初香港民间传统音乐为例,说明传统的未必都在民间,也没有必要把传统跟创新对立。
实际上,随着整个经济的腾飞,特别是百年来向西方学习、对自己传统文化进行摈弃的过程当中,已经出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从国际上看,遗产保护当中所谓民间力量特别强大。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学教授潘守永认为,当前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有四种核心力量,即政府的主导与推动力;学者的学术指导与影响力;遗产传承人/群体(考古遗产的所在地群众,或工业遗产的所有企业)的文化自觉与内省力;体制机制(包括市场、旅游)的创新力。他说,这四种关系,前三者之间是利益相关群体,相互之间有矛盾存在“兴奋点”的差异。处理好这四种力量的协调与平衡,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就能够步入良性轨道而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现在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割裂的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非遗‟出现之后,我们把整体的民间信仰的事项割裂开来,是为了使它找到生存空间。”正在对华北地区的民间组织进行调研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指出,整个民间信仰的研究中,对整体性的要求非常重要,割裂可能会带来整个文化内涵的浅薄化。
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信仰重建
德国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简涛提出,申遗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保存传统文化,保留、保存我们的优秀文化。可是太专门地人为地设定一些目标,就是对我们原有的民间信仰或者其他的进行扭曲或者肢解,有些背道而驰。“为了适应、符合申遗的要求,千方百计地把原有的这个东西进行改造,来迎合这种需要,不利于原有的民间文化的保存和研究。”
是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可以做文化遗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说:“什么样的民间信仰可以符合文化遗产的标准?第一点是传统性,民间信仰是有历史渊源的,有一个传承过程,这是起码的标准;其次是按伦理性去进行鉴别、考量,能够对社会团结,对民众生活健康的民间信仰可以做文化遗产;第三如果要把一些传统的民间信仰作为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其濒危性应该考虑。”萧放认为,对于其他的民间信仰也应该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关注民间信仰的复兴或重建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在今天浮躁而功利的社会里,有一些民间信仰其实也在向西土上发展。
怎么样去重建我们这个民间信仰?萧放认为,首先需要非常宽松的一个氛围,其次,应该有具体的措施,让老百姓表达信仰的精神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金泽指出,文化遗产没了背后的信仰,没有了精神支柱,其产生和维护以及传承,本身都成了问题。
“„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学术论坛‟的举办将会延续下去。从中国历史来看,构成几千年中华文化传统的民间信仰如果加以好的引导,对构建中国基层社会的稳定能起到促进作用。”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学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孟白表示。早在十几年前,他就曾在文章中指出,出版社为学者提供服务,一般是后期介入,即出版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而更重要的是在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应积极介入学术研究的前期,如资助支持学者的有出版价值的研究项目,通过主办学术会议和创办期刊等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多年来,学苑出版社一直也身体力行,尽量为学术界实实在在做一些事情。“我们总在说中国文化要走出去,走出去不是大跃进式的喊句口号就能实现的,先要有基础,而基础就是长年坚持不懈地收集、整理、出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九三学社中央的支持下,学苑出版社能提供平台加强两岸学者的交流和凝聚力,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拓和发展,也有利于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孟白说,在本届论坛上,来自海内外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同一个民间文化研究目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多学科在热点话题中产生交流碰撞,更能开阔大家的视野、触发多方面的研究思考。
第二篇:民俗
中国民俗节日
春节 蒙古族那达慕和祭敖包
清明 苗族的斗牛盛会
中秋 苗族斗马节
七夕 羌族的年节
端午 彝族插花节
重阳 傣族的“泼水节” 元宵 藏族沐浴节
元旦 开斋节_
土家族八月中秋“偷瓜送子节” 鬼节
彝族的八月十五 火把节
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中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中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春节期间,人们互相登门拜年,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年”兽的传说
“年”兽的传说
“年”兽的传说
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它的各种传说也很多.“年”兽的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清 明 节
____________又 称 三 月 节 , 踏 青 节 ,是 中 国 汉 族 民 间 传 统 农 事 纪 庆 节 日.清 明 是 农 历 二 十 四 节 气 中 唯 一 俗 演 为 节 日 的 节 气.《 岁 时 百 问 》 解 释 清 明 的 取 名 缘 由 :”万 物 生 长 此 时 ,皆 清 洁 而 明 净 ,故 谓 之 曰 清 明 “节 日 最 早 始 于 周 代 ,秦 汉 礼 制 规 定 每 逢 初 一 , 十 五 以 及 二 十 四 个 节 气 等 日 要 到 祖 陵 祭 祀 供 奉.至 唐 明 皇 开 元 年 间 ,下 诏 改 制 废 止 了 除 寒 食 节(清 明 前 一 日)以 外 其 他 的 拜 扫 活 动.在 宋 朝 以 前 , 清 明 仅 是 个 附 属 在 寒 食 节习俗 中 的 一 个 次 要 日.它 的 重 要 性 , 甚 至 比 不 上 另 一 个 阴 历 三 月 上 旬 的 上 巳 节.而 清 明 节 扫 墓 ,更 是 宋 代 以 后 出 现 , 尽 管 如 此 , 由 於 上 巳 , 寒 食 , 清 明 三 个 节 日 的 日 期 相 当 接近, 彼 此 的习俗 便 互 相 渗 透 , 重 叠 , 渐 渐 地 不 再 有 明 显 的 划 分 , 这 才 形 成 了 现 在 的 清 明 节.所 以 , 在 讨 论 清 明 节 的 起 源 时 , 同 时 也 要 对 上 巳 及 寒 食 有 所 了 解.清明食品习俗
醴 酪 与 环 饼 ____________《 荆 楚 岁 时 记 》 记 载 : 「去 冬 节 一 百 五 日 , 即 有 疾 风 甚 雨 , 谓 之 寒 食.禁 火 三 日 , 造 饧 大 麦 粥 」.《 邺 中 记 》 也 说 : 「 寒 食 三 日 作 醴 酪 」 醴 酪 是 一 种 以 麦 芽 糖 调 制 的 杏 仁 麦 粥.一 直 到 隋 唐 时 , 都 还 是 寒 食 节 的 主 要 食 品.另 外 , 贾 思 勰 的 《 齐 民 要 术 》 中 还 记 载 了 另 一 种 寒 食 节 的 食 品 — 环 饼.「 环 饼, 一 名 寒 具, 以 蜜 调 水 溲 面 」.油 炸 至 金 黄 色 后 即 可 食 用 ,味 道 极 为 脆 美 , 相 当近似 现 在 的 点 心.枣 锢 飞 燕
____________宋 朝 的 清 明 节 , 除 了 街 市 上 所 卖 的 稠 饧 ,麦 糕 , 乳 酪 ,乳 饼 等 现 成 的 食 品 之 外 , 人 家 也 自 制 一种 燕 子 形 的 面 食 ,称 为 「 枣 锢 飞 燕 」 , 据 说 是 从 前 用 来 祭 拜 介 子 推 的 祭 品.明 朝 人 还 会 留 下 一 部 分 的 枣 锢 飞 燕 , 到 了 立 夏 ,用 油 煎 给 家 中 的 孩 童 吃 , 据 说 吃 了 以 后, 可 以 不 蛀 夏.青 精 饭
____________陈 元 靓(约 一 二 二 五— — 一 二六 四)的 《 岁 时 广 记 》 卷 十 五 引
《 零 陵 总 记》 记 载 了 另 一 种 寒 食 节 食 品 「 青 精 饭 」 :「 杨 桐 叶 , 细 冬 青 , 临 水 生 者 尤 茂.居 人 遇 寒 食 采 其 叶 染 饭 , 色 青 而 有 光 , 食 之 资 阳 气.谓 之 杨 桐 饭 , 道 家 谓之 青 精 饭, 石 饥 饭.」 寒 食 清 明 染 青 饭 的习俗 似 乎 在 南 方 较 为 流 行.郎 瑛(一 四 八 七 — ~ 一 五 六 六 以 后, 杭 州 人)的 《 七 修 类 稿 》 卷 四 三 就 提 到 寒 食 节 时 吃 的 「青 白 团 子 」.这 种 青 团 子是 在 糯 米 中 加 入 雀 麦 草 汁 舂 合 而 成 , 馅 料 则 多 为 枣 泥 或 豆 沙.放 入 蒸 茏 之 前, 先 以 新 芦 叶 垫 底, 蒸 热 后 色 泽 翠 绿 可 爱 , 又 带 有 芦 叶 的 清 香 , 是 很 受 欢 迎 的 清 明 节 食 品.____________这 些 清 明 节 的 节 食 都 有— 共 同 特 色 , 就 是 皆 可冷 食.顾 禄 的 《 清 嘉 录》 卷 三 按 语 中 说 : 「 今 俗 用 青 团, 红 藕 , 皆 可 冷 食 ,犹 循 禁 火 遗 」.潘 荣 陛 的《 帝 京 岁 时 纪 胜 》 中 所 记 的 「 寒 食 佳 品 」 有 香 桩 芽 拌 面 筋 , 嫩 柳 叶 拌 豆 腐 , 也 都 是 凉 拌 菜.就 连 后 来 在 闽 粤 流 行 的 清 明 节 薄 饼 ,也 都 是 以 冷 食 为 原 则.由 此 可 以 看 出 ,即 使 寒 食 的习俗 已 经 式 微 , 它 的 精 神 仍 保 留 在 清 明 的 食 俗 上 , 历 久 不 衰.中秋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也被人们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不要忘了,让真情贺卡给远方的亲人朋友一个问候!中秋习俗
吃月饼
闲秦再思《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日吃月饼,味道极美,他听到新科进士的曲江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更加清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业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这无疑是汉民族的一种民族心理的反映.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做暗示,以此互相号召反蒙复国.浙江温州一带称这种月饼为”三锦“,按当地方言的谐音就是”杀紧“.这大概就是今天月饼外常贴上一张纸的由来.观潮,燃灯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七夕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端午
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现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故事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关于端午节赛龙舟,其实现在不是端午节的到来赛龙舟的比赛项目也是处处有.从驱邪避疫,到纪念屈原,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很大的变化.这个节日的原意,在年复一年的社会变迁中渐渐的受到” 蚕食“.____________________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元宵灯节源于何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俗称又叫“灯节”.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唐诗人崔液作诗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平时足不涉户的闺阁女子,往往乘此机会与意中人谈情相会.宋辛弃疾《元夕》词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元宵灯会狂欢之夜,情人急于纲会,望眼欲穿,“踏破铁鞋无觅处”,见时就在眼前的有趣场景.唐宋明清,元宵灯了成了年节中重要的民众娱乐活动.墨客骚人,常常吟诗作画,作为增添雅兴.今天,元宵放灯,观灯,仍是中国广大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俗娱乐活动.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人们喜欢元宵灯节,可它究竟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
一种意见认为元宵灯节形成了唐代.《七修类稿》云:“元宵放灯,起唐开元之间,……从十四至十六夜,后增至五夜.”林达祖的看法与《七修类稿》稍有不同.他在《唐宋时代元宵看灯的盛况》一文中根据《旧唐书》有关睿宗的记载:“景龙四年,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看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至丁卯夜又微行看灯.”认为“元宵灯节在明皇的父亲睿宗朝代已盛行了”.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第三篇:民俗
从《高老庄》看陕西民俗
摘要: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由于一些作家受到民俗的影响,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自然而然地就展现出许多的民俗文化。贾平凹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在长篇小说《高老庄》中,通过描写高老庄这样一个地方的人们生活,展现了陕西特有的民俗文化。关键词:高老庄 民俗
正文: 贾平凹,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现为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后从事文学专业创作。出版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记》、《野火集》等,长篇小说《废都》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民俗文化是社会群体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某种媒介作用,既沟通着民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也沟通着传统与现实的联系它是生生不息的“一泓清泉”山地之子贾平凹深深地浸润其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资源,并将文学与民俗“联姻”,呈现出风俗民情地域化,生命活动立体化,话语运作神秘化的特质,从而扩大了小说文本的叙述空间,建构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在长篇小说《高老庄》中,贾平凹描写了大学教授高子路带着妻子西夏,为了给已故的父亲办三周年祭祀回到故乡高老庄所见所闻和所感。在描写中,贾平凹娴熟地将自己的家乡的民俗融入到小说中,向我们展示了陕西特有的民俗文化。
一、丧葬民俗
在小说中,贾平凹花了较多的笔墨来描写高子路为他父亲举办三周年祭祀。在祭祀前,高子路找来了村支书顺善,商量办事的细节,动员全村的人分工合作,一起帮忙。在祭祀前,高子路的娘阻止了要给孩子理发的西夏,因为在祭祀举办完了,灵堂上的东西都拿去烧了,才能洗头剪发的,不然就是犯了禁忌。在祭祀举办前,高老庄的人帮着高子路一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盘龙灶、炸果子、请响器班子等。在祭祀举办时,首先孝子去坟上请灵,子路怀抱灵牌领着大家到坟上磕头、祭酒、烧纸、焚香、放鞭炮。接着回到家孝女们哭灵。接灵结束后,大家开始喝油茶。接着来人提献祭笼子,带着烧纸到灵桌上取香点燃先拜一拜,接着将香插上香炉再拜一拜,最后要在烧尽的纸灰上洒酒再拜一拜,来人的祭祀礼仪就算是完成了。
在小说中还有许多别的祭祀民俗,都从不同程度反映了陕西的祭祀民俗。而在生活中,陕西人的祭祀活动也反映了他们的丧葬习俗。
旧时丧葬礼俗,孝子百日内不宴客,不饮酒娱乐,不到别人家去、不剃头、甚至不洗澡,也不换衣服,谓之“百日守灵尽孝”。过了百日,这些禁忌便可取消,孝服也可逐渐减除,孝子除在重要祭奠日穿白戴孝外,平时只穿白鞋,男的在帽子上逢一圈白布;女的扎白头绳,有的地方男的用自帽顶、女的用白衣扣表示戴孝。陕南的孝子在剃头时,后脑勺上要留一撮头发,以示守孝,因古人认为“发肤受之父母”,表示不忘父母养育的恩德。
父母死后,要过三个周年,三年内不得婚娶,不穿艳丽的衣服,春节丧主家门上只贴绿纸或黄纸对联,字用白色颜料书写,忌用红纸。每遇岁节,要到灵前或坟上祭奠,每季新粮成熟,也要先收回一些做成熟食,供献在灵前,让父母的亡魂“尝新”。死后满一周年,称为“头周年”,这天也称“忌日”,祭奠仪式较“烧七”和“百期”宏大,孝子要穿白戴孝,先在家祭奠,再到坟上烧纸,俗称“烧周年”,古代称“小祥”。两周年是死者的第二个忌日,孝子只烧纸。不哭祭,俗称“哑周年”,古称“大祥”。三周年为“谭祭”,行释服礼,俗称“除服”。祭礼极为隆重,亲友皆至,所送祭品大致与下葬时相同,富裕人家要请吹鼓手,并请道士做斋醮、立墓碑,有的还举行“三献礼”。孝子家门上早晨贴白纸对联,午饭前改贴红纸对联。孝子全身穿白戴孝,到坟前烧纸祭奠,祭毕,当场脱掉孝服,换上常服,并将换下的孝服在火上一燎,回到门口,从墙上扔至院内,以兆“服去福来”。
白天设宴待客,晚上张灯结彩,请自乐班唱地方戏,或放映电影。从此守孝期满,孝子恢复正常生活,死者也不再享受特殊祭祀,除年节祭拜和清明扫墓外,不再举行其他悼念活动。
二、饮食民俗
在小说中,作者也在不经意间写到了许多高老庄的人的饮食习俗。在西夏才到高老庄时,高子路的娘让西夏喝煎水,煎水是用红糖水里面加了荷包蛋。小说中,一些食物都是一带而过,没有细致地去描写。例如砸糍粑、鸡蛋挂面、搅团、麻辣心肺汤、菜麦饭、清汤面、花馍等。但这些东西,在我们南方人看来都是很新鲜的,具有很浓厚的陕西特色。
在陕西,由于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陕西饮食相对较简单,多面食,少蔬菜。故而形成了颇具特色、影响甚大的面食特产。
陕西人以面食为主食,而面食中又以面条最为有名,面条种类近千种。俗话说“陕西人生的怪,光吃辣子不吃菜”就从侧面反映了陕西饮食文化的一个特色——喜吃面条。陕西人吃面几乎就不用菜,在面里泼上点油泼辣子就狼吞虎咽。除此之外,陕西面食还有关中八大怪中的锅盔、蒸饼、烙饼、花馍等面食也较为常见。
在菜肴方面,陕西菜作为一个统称,包括了关中菜、陕南菜、陕北菜三部分,有着民间菜、市肆菜、官府菜和宫廷菜等不同风格。它以汉族菜为主,清真菜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陕西菜的特色可以概括为3个字“酸、辣、香”。陕西的名菜虽然所用的调味品很多,但每个菜的主味却基本突出酸辣,这明显不同于川菜的麻辣。在陕菜中各种香醋被厨师频繁使用,故而菜的辣味带酸。另外,为突出菜香,除多用香菜作配料外,还常选干辣椒、陈醋和花椒等。经油烹后拣出的干辣椒,是一种香辣,辣而不烈。醋经油烹后酸味减弱,香味增加。花椒经油烹后麻味减少,椒香味增加。
三、民间手工艺术民俗
在《高老庄》中,有这样一个人物骥林娘,她有一手的好手艺。在小说中出现了她的手工作品布堆画,就是将布剪成画,再层层叠叠堆贴到一张整布上去。还出现了骥林娘做的高腰软底儿皂鞋,窗花等手工艺术品。
小说中的布堆画和窗花是陕西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在陕西这种贴近生活的民间艺术品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勤劳、质朴的优良传统。
陕西布堆画,又叫布堆花,也叫摞花或拨花,它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最早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力的相对不发达的物质生活方式的较为匮乏。一般都以农家自织粗布为原料,用染料高温柒制成各种颜色,再巧剪绸贴而成。题材广泛。布堆画来源于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拨花,原为枕头顶、裹肚、鞋面、垫肩、钱包、烟袋包上的装饰物。其创作材料为棉纺织土布,染以青、赤、黄、白、黑诸色,以民间传说、戏剧人物、民俗生活、花鸟禽兽为题材,运用纯民间的复合造型法,进行贴块、拼接、镶花、堆叠、缝合,制作出极具民族特色的图案。画面大多夸张变形、意象生动、想像奇特、堪称陕西一绝。
陕西剪纸是陕西民俗中的另一大特色,主要形式有窗瑶顶花、门画、挂帘、鞋花、结婚双喜花等。陕西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内容,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山西的剪纸大多出自农家妇女之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练、明朗为特点。他们创作的剪纸包含着浓郁的你提起西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之,具有古朴的民风。陕西的剪纸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表达了对生活的感受和美好的向往。
在陕西,还有许多其他的一些民间艺术,例如皮影戏、农民画等。这些艺术品都以实用为主,注重功能,并把功能和审美要求完美地结合起来。大多就地取材,采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使用简单的工具,并以手工劳动为主。泥土、麦秸、竹、棉线、木、玉米皮等天然材料都可作为原料,产品具有粗犷、厚实、拙朴的艺术特色。手工操作的简单工具更使这一特色趋于完整。民间手工艺表达了劳动人民祈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和思想感情,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
四、婚嫁民俗
贾平凹在小说中还想读者展示了高老庄的婚嫁习俗。首先是“毛看”,“毛看”就是媒人领着姑娘家去见对象。“毛看”上了,然后女方才正式去男方家,这叫“光看”,“光看”要看男方的父母、房子、家当。“光看”时男方要给女方钱,女方不接受亲事就算是泡汤了。女方接受了,亲事就算是初步完成了,男方得通知亲邻,定日子,吃定亲饭,当众送女方衣服、棉花、或者耳环戒指。
贾平凹的这段描写,简要的将山西的婚嫁民俗给读者展现了出来。在陕西,婚嫁民俗比较繁杂,包含了很多的讲究和细节。
订婚,一般经介绍人传说,双方互相盘问,了解男、女各人的年龄、生辰、人品、相貌、文化、职业和家庭门风等。若双方愿意,男方择吉日,携彩礼,与媒人到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商话,由男方家长、媒人带只羊、烟酒、衣服、彩礼到女家,女方请外家及家门主要人员参加,礼到、财足即议定迎娶时间;登记,各持介绍信在女方所在的乡政府办结婚手续,领结婚证;迎娶,过去一般备一头叫驴或儿马,头挽红布条和红花,俗称“硬马”。近年一些交通便利的川道和城镇,也有用拖拉机或汽车娶人。娶人的由娶人婆媳(新郎的嫂子或婶娘)、拉马的(新郎的弟弟或侄子)、代事的、驮箱的、吹手等5——7人组成。
临行时,新郎要将马骑一下称“压马”,到女方家要请数目成倍的送人亲戚,收箱即陪嫁的物品,撒箱即女一男二,钱数事位议定,最后举行上马仪式,在一片唢呐、爆竹声中去。在暮色苍茫中涌进村头院落。在火把的照耀、鞭炮的爆响中举行新人“下马”,拜天地、抱“宝斗”入洞房后绕炕一周,择方位而放,称“踩四角”,新娘“坐帐”,给送人亲戚喝“拦门酒”。洞房花烛里,要给新人并头、翻床,最后才是最精彩的闹洞房,戏笑玩耍,花样百出,直至新人精疲力尽,闹房人方才趁兴而去。
结束语:贾平凹对陕西风情民俗的喜爱是深入骨髓的,他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渗透着浓厚的民俗气息。陕西的民俗源远流长,范围广泛,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贾平凹的作品以一种文字的形式将这些民俗保留下来,有利于陕西民俗的保护、继承和发展。
第四篇:民俗
皖西民俗——摸秋
中秋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节拥有众多奇异瑰丽的神话故事和内涵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且各地不尽相同,各具特色。而六安也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中秋习俗,即摸秋。据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中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 可见,六安的摸秋习俗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
关于摸秋,民间有句俗语,“八月半摸秋不算偷。”“摸秋”,其实就是“偷秋”的意思。据传说,那些结婚后未生育的女子,中秋之夜会乘着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别人家的田中,闭着眼睛去偷摘瓜豆。因为汉民间相传,摸到南瓜的,即可生男孩,因为“南”与“男”谐音,便预兆生男孩。摸到扁豆则生女孩,因为扁豆也称“娥眉豆”,而峨眉古来是美女的代称,便预兆生女孩。除此之外,还有“摸到冬瓜生男孩,摸到丝瓜生女孩,摸到大椒不害眼”的说法,以及摸到高粱是“钱串子”,摸到丝瓜要“倒霉”等。“摸秋 ”之余,妇女们还摘南瓜与峨眉豆,分赠想生儿女的女伴;长辈们还指使孩童,捏起泥人,放在南瓜上,几人抬着,一路灯笼火把,敲锣打鼓,送到新媳妇家里,以示预祝,谓之“送子”。
而这一夜,那些丢了“秋”的瓜豆之主,不管丢了多少都不会责怪“偷摘”者,他们认为丢失什么,来年就会丰收什么,因而以此为乐。这也正应了那句“不算偷”的俗语。
在六安,摸秋除了要在菜园子、庄稼地里,摸摘瓜果、大椒、黄豆、玉米、棉花、萝卜等,尔后还要拔了黄豆棵子在路边烧毛豆吃。因而,中秋节后,乡间的路旁、田边常可见到一摊摊灰尘烬。
摸秋作为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借月光偷摘庄稼,摸着不同的庄稼就有不同的兆头,是一种充满神秘、冒险和人生向往的乐事、趣事。年轻人们,乐此不疲,直到夜深尽兴方归。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摸秋的习俗保留至今。它不仅仅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寓意,也成为皖西地区中秋节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现在人们会在秋收时,故意留下已经熟透溢香的五谷杂粮、山珍野味、瓜果蔬菜,为大家摸秋助兴,也为自己来年能丰收,博一个好的寓意。
六安古老而神奇,民风纯朴,风情独特。美丽的山川,丰富的饮食,寻常的起居,日常的劳作,都演绎成美好的传说和地方掌故,寄托着皖西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在这里长久流传的摸秋民俗,既是人们节日狂欢的集体活动,也是人们表达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馈赠的感恩的重要媒介。摸秋这个民俗活动,历经时间的打磨,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活动事项,是中秋节日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加节庆活动多样性,丰富现代生活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摸秋,既增强了节日的氛围,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庆祝丰收的方式。
摸秋,表现了皖西人民以一片虔诚之心,庆秋的绚烂、丰盈、殷实,品味大自然赐予的丰厚回报。一个“摸”字,把秋天渲染的甜美又温馨。
第五篇:民风民俗
AGYXAAFAaYtbKudx
各民族风俗习惯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互相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考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办跳马跳骆驼等竞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办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旺盛。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齐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竞赛。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骏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福,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竞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办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当,让妇女休憩,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劳。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予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奋。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蜜。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运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以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奠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非凡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务必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纵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开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达斡尔族——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赐太平丰年,拜完神,向长辈敬酒叩头接收老人的祝词。吃完水饺,穿起新衣服,近亲男女聚积在一齐,由长辈年老者率领,按辈份高低进行各种娱乐运动。
哈尼族——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奋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齐,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民,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面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物色意中人。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办“打靶”竞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净、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