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1999年11月8日)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
国发〔1999〕23号
(1999年11月8日)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到了关键时期,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诸多领域中的深层次矛盾比较集中地暴露出来,许多问题迫切需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全社会对依法行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形势对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扎扎实实地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根据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特作如下决定:
一、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依法治国反映了新时期执政党领导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从全局上、长远上统管一切的。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行政机关运作方式的基本特征,本身就是体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作用的重要方面,同样是从全局上、长远上统管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各项工作的。行政权力的运用,充分体现着国家政权的性质,密切联系着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的个人利益,事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政权的高度,根据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全面、深刻地领会依法行政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依法行政的重大意义,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领导要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带头依法行政。要把依法行政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真正落实到行政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从根本上转变那些已经不能适应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要求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工作方法。各级政府要通过举办法律讲座等形式,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在全社会提倡学法、懂法、守法的风气。年轻干部特别是进入领导班子的年轻干部,首先要学习、熟悉宪法和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严守纪律,带头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依法处理问题,切实领导、督促、支持本地方、本部门严格依法办事。县、乡两级行政机关承担着大量的具体行政执法任何,能否切实做到严格、正确地依法办事,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各地方、各部门要对县、乡两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和监督。
各地方、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法制工作机构在政府法制建设、依法行政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在机构改革中要按照国务院这次机构改革中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政府法制工作队伍,使政府法制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与本地方、本部门政府法制建设任务(包括行政复议法实施后所承担的 1
行政复议任务)相适应。政府法制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大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
三、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从并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既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又要提高行政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证政府工作在法制轨道上高效率地运行,推进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四、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切实提高政府立法质量,为依法行政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政府立法实践,从全局上和本质上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部的规律性,研究解决政府立法工作中带普遍性、共同性的问题。要把政府立法决策与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决策紧密结合起来,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需要用法律、法规解决的突出问题作为立法重点,并兼顾其他方面的立法。要全面体现政府机构改革的精神和原则,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防止把那些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传统行政管理办法用法律规范予以肯定。要统筹考虑法律规范的立、改、废,对那些不符合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精神的法律规范要及时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清理,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政府立法确定的法律规范要明确、具体,备而不繁,有可操作性,对惩治违法犯罪行为的规定要有力度,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要以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为根本原则,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人民意志,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长远与眼前的关系和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要以宪法为依据,按照法定权限、遵循法定程序立法,坚持行政法规不得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不得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规章之间也不能相互矛盾。要按照法规规章备案规定,进一步加强法规、规章的备案审查,从源头上、制度上解决“依法打架”的问题,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五、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确保政令畅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一切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范,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必须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决不允许滥用职权、执法犯法、徇私枉法。要坚决消除执法中的腐败现象,坚持纠正不顾国家全局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对违法者,不论涉及什么单位、什么人,都要依法严肃查处,以儆效尤。要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行政机关行使职权要与经济利益彻底脱钩。要不折不扣地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政府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彻底脱钩、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一系列加强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和消除腐败。任何行政执法机关都不得向下级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下达收费和罚款指标,都不得设“小金库”。要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实行罚款“罚缴分离”制度,继续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工作,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
要结合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调整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着力提高干部素质。要进一步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对聘用从事行政执法的合同工、临时工,要尽快清退。录用行政执法人员要严格标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切实把住进人关。对行政执法人员尤其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县、乡两级行政执法人员要严肃纪律、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对胡作非为、欺压群众的必须坚决依法严肃处理,清理出行政执法队伍,决不能让少数“害群之马”败坏整个行政执法队伍的形象,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要不断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六、要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各级政府要自觉地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政协及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接受司法机关依据行政诉讼法实施的监督,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同时,要切实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强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所属各部门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机关违法的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要把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同监察、审计等专项监督结合起来。各级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恪尽职守,敢于碰硬。要高度重视行政复议法的贯彻落实,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切实做到有错必纠。要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发挥这两项相互联系的制度在行政执法监督中的作用。要十分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亲自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对群众反映的重要情况、冤假错案,要及时、公正地处理。属于哪个地方、哪个部门的问题,那个地方、那个部门就要负责到底,不准上推下卸,互相推诿。要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对违法乱纪的人和事要公开曝光。
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要根据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和本决定的要求,结合本地方、本部门的实际,全面、深入、扎实地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顺利发展。各地方、各部门要将贯彻实施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和本决定的情况于今年12月31日前送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汇总后向国务院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八日
第二篇: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
(1999年11月8日国发[1999]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到了关键时期,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诸多领域中的深层次矛盾比较集中地暴露出来,许多问题迫切需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全社会对依法行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形势对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扎扎实实地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根据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特作如下决定:
一、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依法治国反映了新时期执政党领导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从全局上、长远上统管一切的。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行政机关运作方式的基本特征,本身就是体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作用的重要方面,同样是从全局上、长远上统管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各项工作的。行政权力的运用,充分体现着国家政权的性质,密切联系着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的个人利益,事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政权的高度,根据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全面、深刻地领会依法行政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依法行政的重大意义,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领导要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带头依法行政。要把依法行政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真正落实到行政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从根本上转变那些已经不能适应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要求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工作方法。各级政府要通过举办法律讲座等形式,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在全社会提倡学法、懂法、守法的风气。年轻干部特别是进入领导班子的年轻干部,首先要学习、熟悉宪法和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严守纪律,带头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依法处理问题,切实领导、督促、支持本地方、本部门严格依法办事。
县、乡两级行政机关承担着大量的具体行政执法任务,能否切实做到严格、正确地依法办事,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各地方、各部门要对县、乡两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和监督。
各地方、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法制工作机构在政府法制建设、依法行政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在机构改革中要按照国务院这次机构改革中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政府法制工作队伍,使政府法制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与本地方、本部门政府法制建设任务(包括行政复议法实施后所承担的行政复议任务)相适应。政府法制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大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
三、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从并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既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又要提高行政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证政府工作在法制轨道上高效率地运行,推进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四、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切实提高政府立法质量,为依法行政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政府立法实践,从全局上和本质上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部的规律性,研究解决政府立法工作中带有普遍性、共同性的问题。要把政府立法决策与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决策紧密结合起来,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需要用法律、法规解决的突出问题作为立法重点,并兼顾其他方面的立法。要全面体现政府机构改革的精神和原则,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防止把那些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传统行政管理办法用法律规范予以肯定。要统筹考虑法律规范的立、改、废,对那些不符合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精神的法律规范要及时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清理,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政府立法确定的法律规范要明确、具体,备而不繁,有可操作性,对惩治违法犯罪行为的规定要有力度,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要以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为根本原则,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人民意志,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长远与眼前的关系和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要以宪法为依据,按照法定权限、遵循法定程序立法,坚持行政法规不得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不得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规章之间也不能相互矛盾。要按照法规规章备案规定,进一步加强法规、规章的备案审查,从源头上、制度上解决“依法打架”的问题,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五、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确保政令畅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一切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范,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必须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决不允许滥用职权、执法犯法、徇私枉法。要坚决消除执法中的腐败现象,坚持纠正不顾国家全局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对违法者,不论涉及什么单位、什么人,都要依法严肃查处,以儆效尤。要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行政机关行使职权要与经济利益彻底脱钩。要不折不扣地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政府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彻底脱钩、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 线”管理等一系列加强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和消除腐败。任何行政执法机关都不得向下级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下达收费和罚款指标,都不得设“小金库”。要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实行罚款“罚缴分离”制度,继续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工作,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
要结合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调整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着力提高干部素质。要进一步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对聘用从事行政执法的合同工、临时工,要尽快清退。录用行政执法人员要严格标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切实把住进人关。对行政执法人员尤其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县、乡两级行政执法人员要严肃纪律、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对胡作非为、欺压群众的必须坚决依法严肃处理,清理出行政执法队伍,决不能让少数“害群之马”败坏整个行政执法队伍的形象,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要不断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六、要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各级政府要自觉地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政协及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接受司法机关依据行政诉讼法实施的监督,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同时,要切实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强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所属各部门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机关违法的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要把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同监察、审计等专项监督结合起来。各级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恪尽职守,敢于碰硬。要高度重视行政复议法的贯彻落实,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切实做到有错必纠。要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发挥这两项相互联系的制度在行政执法监督中的作用。要十分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亲自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对群众反映的重要情况、冤假错案,要及时、公正地处理。属于哪个地方、哪个部门的问题,那个地方、那个部门就要负责到底,不准上推下卸,互相推诿。要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对违法乱纪的人和事要公开曝光。
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要根据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和本决定的要求,结合本地方、本部门的实际,全面、深入、扎实地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顺利发展。各地方、各部门要将贯彻实施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和本决定的情况于今年12月31日前送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汇总后向国务院报告。
第三篇:《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试题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试题
来源:市处安全科
发表时间:2010-06-08
一、多选题
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是(ABCD)
A.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
C.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D.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
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有(ABCD)A.政企分开、政事分开
B.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
C.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成 D.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
3.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EF)
A.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B.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C.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D.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E.必须把推进依法行政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F.必须把坚持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率统一起来,做到既严格依法办事,又积极履行职责。
4.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有(ABCDEF)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E.诚实守信 F.权责统一
5.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包括(ABCDE)
A.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B.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C.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 D.改革行政管理方式 E.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6.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内容包括(ABCDE)
A.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B.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C.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 D.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 E.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7.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包括(ABC)A.积极探索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路子 B.充分发挥调解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作用
C.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通过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
8.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的内容包括(ABCDEFGH)
A.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B.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 C.加强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D.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E.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
F.创新层级监督新机制,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G.加强专门监督 H.强化社会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权利,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监督创造条件。要完善群众举报违法行为的制度。要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并依法及时作出处理。
9.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的内容包括(ABCD)A.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B.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
C.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 D.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10.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包括(ABC)A.健全行政决策机制 B.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C.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4、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下列不是依法行政存在的差距的是(D)
A、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
B、制度建设反映客观规律不够,难以全面、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增强
5、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选项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是(D)
A、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B、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D、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相对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到及时救济
6、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不是(D)
A、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B、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
C、增强管理透明度,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以创造一个完善的法制环境为指导思想
7、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是(D)
A、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
B、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C、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
D、政府各职能明确分工,互不干涉,各自执法。
8、《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A)秩序得到有效维护。
A、经济社会 B、政治社会 C、文化社会 D、生态社会
9、全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形成(A)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的目标。
A、高效、便捷 B、公开、公平C、公正、全面 D、便民、诚信
10、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实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A)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A、法律 B、经济 C、政治 D、文化
11、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的是(B)
A、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B、必须把维护政府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C、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D、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2、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的是(C)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注重政绩 D、高效便民
13、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要科学合理设臵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A),加强政府对所属部门职能争议的协调。
A、法定化 B、自由化 C、职权化 D、职能化
1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依法独立开展专门监督。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与(A)机关密切配合,及时通报情况,形成监督合力。A、检察
B、法院 C、人事 D、法制
15.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不包括(C)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合法 D、高效便民
16.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要求(D)A、健全行政决策机制 B、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C、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D、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17.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不要求做到(D)
A、提出法律议案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重在提高质量,内容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问题;内在逻辑要严密,语言要规范、简洁、准确。
B、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C、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 D、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18.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表述哪一项不属于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的内容(A)
A、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B、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
C、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 D、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一)《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1.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答: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包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把推进依法行政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开拓创新与循序渐进的统一,既要体现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推进;必须把坚持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率统一起来,做到既严格依法办事,又积极履行职责。
2.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内容?
答:《纲要》对依法行政提出了六项基本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3.合法行政包括哪些要求?
答: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
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情形下,不得作出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4.合理行政包括哪些要求?
答: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5.程序正当包括哪些要求?
答: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6.高效便民包括哪些要求?
答: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7.诚实守信包括哪些要求?
答: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8.权责统一包括哪些要求?
答: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9.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包括哪些要求?
答:(1)行政机关应当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行政机关应当建立有关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的案卷。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监督检查记录、证据材料、执法文书应当立卷归档。
(2)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行政执法由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非行政机关的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行政机关的合法委托,不得行使行政执法权;要清理、确认并向社会公告行政执法主体;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3)行政机关应当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应当听取公众的意见。要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
10.如何做到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
答:行政机关作出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不利的行政决定之前,应当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并给予其陈述和申辩的机会;作出行政决定后,应当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对重大事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依法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应当在行政决定中说明理由。要切实解决行政机关违法行使权力侵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一、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题目
1.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定的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包括(ABCDEF)。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E.诚实守信 F.权责统一
2.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EFG)。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C.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D.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E.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F.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G.提高行政效率。
3.行政执法应当做到(ABCDE)。
A.执法有保障 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E.侵权须赔偿
4.行政机关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的前提是(AB)A.因法定事由 B.经法定程序 C.因国家利益 D.因公共利益 5.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6.行政执法由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非行政机关的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行政机关的合法委托,不得行使行政执法权;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7.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应当听取公众的意见。
8.依法行政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9.行政机关作出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不利的行政决定之前,应当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并给予其陈述和申辩的机会;作出行政决定后,应当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10.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应当在行政决定中说明理由。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的是(B)
A.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B.必须把维护政府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C.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D.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的是(C)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注重政绩 D.高效便民
3.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方面内容的是(C)A.推进综合执法试点
B.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 C.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
D.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方面内容的是(A)A.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 B.行政执法由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C.非行政机关的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行政机关的合法委托,不得行使行政执法权
D.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5.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B)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 A.县、乡 B.市、县 C.省、市 D.省、县
6.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应当听取(D)的意见。要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 A.人大、政协 B.从事机关 C.监察机关 D.公众
单选题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B 6.D
二、多选题 1.(ABC)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定的基本原则之一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2.(ABCD)是《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定的基本要求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高效便民 D.权责统一
3.《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包括下列(ABD)案卷 A.行政处罚 B.行政许可 C.行政监督 D.行政强制
4.《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包括下列(ABCD)内容
A.行政执法由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B.非行政机关的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不得行使行政执法权
C.非行政机关的组织未经行政机关的合法委托不得行使行政执法权 D.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要清理、确认并向社会公告
5.《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的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内容包括(ABCD)
A.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 B.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
C.建立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评议考核应当听取公众的意见
D.索行建立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
多选题参考答案 1.ABC 2.ABCD 3.ABD 4.ABCD 5.ABCD
三、判断题
1.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对)
2.高效便民,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对)
3.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体现的是合理行政的要求(错)(应该是体现权责统一的要求)
4.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时,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这一做法体现的是合法行政的要求(错)(应该是合理行政的要求)
5.行政机关实施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监督检查记录应当立卷归档(对)
判断题参考答案 1.对 2.对 3.错 4.错 5.对
行政处罚法试题
一、是非题
1、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2、只要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一律停止执行。()
3、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各种行政处罚。()
4、行政处罚由被处罚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5、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6、当事人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7、违法行为在一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8、行政处罚只能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9、罚金是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
10、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可以按比例分给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作为执法经费。()
11、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12、行政机关作出没收10000元以上非法财物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13、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未履行告知程序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的,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14、执法人员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15、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16、当事人逾期不缴纳行政罚款的,按日增加5元钱罚款。()
17、违法行为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8、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或行政法规设定。()
19、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
21、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现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22、詹某的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了损害,因其已受到行政拘留的处罚,所以不应当再承担民事责任。()
23、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24、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25、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自行收缴罚款。()
26、行政处罚由被处罚人所在地或者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27、某区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擅自改变处罚种类、幅度,其上级机关可以责令改正,但无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28、某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实施当场处罚时,未填写当场处罚决定书,当场收缴罚款时也未使用罚款单据,当事人有权拒绝处罚,并有权予以检举。()
29、省级人民政府可以自主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30、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不得折抵相应罚金。()
二、单选题
1.行政处罚的功能在于:()。
A.预防 B.惩罚与教育 C.杜绝 D.警示
2.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行使。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国务院 D.人大常委会
3.下列事项中,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前不必告知当事人的是哪一项?()
A.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和理由 B.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
C.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D.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4.黄州市交警大队以赵某违章停车为由,依有关规定,决定暂扣赵某1个月的驾驶执照。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A.行政强制执行
B.行政监督检查 C.行政处罚
D.行政强制措施 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是行政处罚法基本原则中的哪个内容?()
A.权利保障原则
B.公开原则
C.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D.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6.下列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A.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种行政处罚
B.两个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规范给予当事人两个罚款的处罚
C.对一个违法行为已由一个行政机关依法进行了罚款,其他行政机关不能再对其进行罚款
D.一个违法行为,多个处罚主体不能根据不同的法律规范作出不同种类的处罚
7.某工商局在办理完毕某企业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1年之后,发现办理登记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疏忽未认真核实有关材料,导致作出了错误的变更登记。在这种情况下,工商局应当如何处理?()A.撤销变更登记,恢复到原来的登记状态 B.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C.撤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对于由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予以适当赔偿
D.注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给予企业适当补偿
8.某市欲制定一项地方性法规,对某项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法规不得创设的行政处罚措施是()A.罚款
B.没收违法所得 C.责令停产、停业 D.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9.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以下哪种行政处罚()A.限制人身自由的人身罚 B.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C.警告
D.没收违法所得
10.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设定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数额由哪一机关规定?()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的厅、局。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11.部委规章可以创设行政处罚的范围是下列哪个选项?()A.警告与罚金
B.警告与一定数额的罚款 C.警告、罚款与没收财产
D.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12.下列有关行政处罚设定权,叙述错误的是哪一项?()A.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B.国务院可以依法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C.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D.司法部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13.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有()
A.撤职 B.扣押 C.责令停产停业 D.开除
14.行政机关制定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在设定行政处罚上()
A.对较轻微的处罚有设定权
B.经法律、法规的授权后有设定权 C.经国务院授权后有设定权 D.没有设定权
15.我国《律师法》第47条规定:“律师事务所有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执业证书。”此项措施属于什么处罚?()A.财产罚 B.声誉罚 C.行为罚 D.人身罚
16.国务院某部制定一行政规章,规定对某种行政违法行为,除处罚单位以外,还要给予直接责任人罚款的行政处罚,但设定这一违法行为处罚的国务院行政法规并没有规定要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这一规章是否违法?()
A.违法。因为规章无权规定行政处罚
B.违法。因为规章无权规定罚款的行政处罚
C.违法。因为本规章超出了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范围 D.不违法
17.在某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中明确规定,将对某一违法行为的罚款权“委托”给某一组织。根据这一规章,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
A.应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B.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C.可以自由地行使罚款权
D.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
18.某厂因污染事故被环境保护部门作出以下处理:(1)责令限期治理;(2)罚款5000元;(3)赔偿受污染单位损失6000元;(4)要求赔礼道歉。上述决定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A.责令限期治理 B.罚款5000元
C.赔偿受污染单位损失6000元 D.要求赔礼道歉
19.郑某携带港币9万元出境,未向海关申报,海关认定郑某构成走私,对其作出没收9万元港币、并罚款1000元人民币的处罚。海关的上述处罚()
A.是错误的,只能实施没收8.1万元港币的处罚 B.是错误的,只能实施罚款1000元人民币的处罚 C.是错误的,只能在没收与罚款中选择一种实施处罚
D.是正确的,不违反《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20.某县技术监督局委托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对贩卖假种子的单位和个人行使处罚权,技术推广站应当以谁的名义行使处罚权?()A.县技术监督局 B.农业技术推广站
C.农业技术推广站执法队 D.县人民政府
21.李某自1997年4月起开始非法聚众赌博,至次年1月停止。1998年8月公安机关根据举报发现了李某的违法行为。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对李某违法行为不进行追究 B.公安机关应对李某予以处罚
C.李某系主动停止违法行为,可以从轻处罚 D.若李某配合查处违法行为,应当减轻处罚
22.某企业对县国税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向()申请复议。
A.该国税局的上一级国税局 B.县人民政府
C.该国税局的上一级国税局和县人民政府 D.该国税局的上一级国税局或县人民政府 23.1998年甲违反海关法的规定,走私香烟入境,尚未达到犯罪标准。2001年,甲走私的违法行为被举报。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罚?()
A.由公安机关处罚,予以罚款或者行政拘留 B.由海关处罚,给予罚款
C.由海关处罚,给予罚款,如果海关认为对甲应予行政拘留的,应移送公安机关决定 D.不予处罚
24.温某在一家医院偷了一老人携带的400元钱,当他准备离开医院时,听见被偷老人在医院大门口大哭,向周围的人诉说自己用来给孙子看病的钱被人偷了。温某动了恻隐之心,将偷来的钱还给了老人。对温某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应当()A.不予处罚
B.从轻处罚 C.减轻处罚 D.给予处罚
25.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公民当场处以罚款的数额为()以下。A.50元
B.60元 C.100元 D.200元
26.钱某出售劣药,使购买其劣药的李某吃后中毒住院抢救,钱某这一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对此,钱某应当()A.受到行政处罚
B.依法承担给李某造成损害的民事责任 C.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
D.既要受到行政处罚,又要依法承担给李某造成损害的民事责任
27.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律后果由以下哪个机关承担?()A.受委托组织 B.委托行政机关
C.委托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D.行政复议机关
28.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A.地市级以上
B.乡镇级以上 C.县级以上
D.省级以上
29.农民吕某自筹资金开办了一家小型皮鞋厂,由于不具备污水处理设施,皮鞋厂污水随意外流,严重污染了附近的一条小河,对此,河两岸的群众反映强烈,纷纷要求乡政府采取措施,予以罚款或命令停产停业,对皮鞋厂的这种行为有权予以罚款的行政机关是下列哪个?()
A.乡人民政府
B.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C.镇派出所
D.县环保局
30.某市环保部门发现一家工厂违反规定排放大量工业污水,准备作出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在以下行为中,不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是哪个?()
A.环保部门应告知该造纸厂有举行听证的权利并送达听证告知书 B.造纸厂在收到告知书后2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听证申请,行政机关决定于某月15日举行听证,并于该月6日将听证通知书送达该工厂,告知一切必要事项
C.听证由该工厂代表、调查人员、证人以及与本案处理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参加
D.该工厂收到听证通知书后,决定申请通知书中所载的听证主持人回避,并于该月10日提出
31.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进行行政处罚的法律后果由以下哪个机关承担?()
A.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B.法律、法规的制定机关
C.法律、法规的制定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 D.复议机关
32.根据《行政处罚法》,下列哪项属于不予行政处罚的法定情形?()
A.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B.王某16岁有违法行为的
C.钱某的违法行为是因行政管理人员的过错造成的 D.精神病人崔某在患病期间有违法行为的
33.我国《行政处罚法》第37条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这体现了行政程序法中的哪一基本制度?()
A.调查制度 B.告知制度 C.表明身份制度 D.说明理由制度
34.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听证范围的是()
A.行政拘留 B.吊销营业执照 C.责令停产停业 D.较大数额的罚款
35.某县卫生局委托该县卫生防疫站对非法制血的单位和个人行使行政处罚权,则县卫生防疫站应当以谁的名义行使处罚权?()A.县卫生局B.县卫生防疫站C.县卫生防疫站执法队D.县人民政府
36.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有()
A.撤职 B.扣押 C.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D.开除
37.下面有关行政处罚设定的范围,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B.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C.法律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D.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38.某省甲市A县公安局和乙市B县公安局对一起治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管辖权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A.由最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局管辖 B.由最先发现治安违法行为的公安局管辖 C.由省政府确定该案的管辖 D.由省公安厅指定管辖
39.甲与邻居乙发生争执,将乙打伤,当时鉴定为轻微伤。市公安局决定对甲处以行政拘留10天。6个月后,乙以鉴定结论有误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甲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经重新鉴定,乙的伤情构成轻伤。某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甲拘役一个月。关于甲刑罚的执行,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甲被行政拘留的期间,应当折抵刑期
B.行政拘留决定是公安机关作出的,而拘役的判决是人民法院作出的,故甲被行政拘留的时间不能折抵刑期
C.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措施,拘役是刑罚,二者性质不同,不能相互折抵
D.甲的行政拘留时间,能否折抵刑期.应由人民法院酌定
40.在行政处罚中,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将给予较重的处罚的,处罚机关应如何作出决定()A.由处罚机关的行政首长决定 B.由办案人员集体讨论决定 C.报上级机关决定
D.由处罚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参考答案
一、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30、(×)
二、单选题
1、B;
2、B;
3、C;
4、C;
5、A;
6、C;
7、A;
8、D;
9、C;
10、C;
11、B;
12、D;
13、C;
14、D;
15、C;
16、C;
17、B;
18、B;
19、D;20、A;
21、B;
22、A;
23、D;
24、A;
25、A;
26、D;
27、B;
28、C;
29、D;30、D;
31、A;
32、D;
33、C;
34、A;
35、A;
36、C;
37、C;
38、D;
39、A;40、D;
(二)《行政处罚法》
1.行政处罚法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
答:立法目的: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基本原则:公开、公正原则。
2.被处罚人所享有哪些法定权利?
答: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3.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之间的关系?
答: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4.行政处罚的种类?
答: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5.能够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
答: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①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③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6.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要求?
答: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7.行政处罚的管辖?
答:①地域管辖: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②指定管辖: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③移送管辖: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行政处罚中责令改正的适用。(把该项分成三个小问题)①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定义?
答:所谓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责令违法行为人停止和纠正违法行为,以恢复原状,维持法定的秩序或者状态,具有事后救济性。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既可以单独适用,亦可以和行政处罚合并适用。《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这一规定实际上是为行政处罚机关设臵了一种作为义务,即针对违法行为,不能仅实施行政处罚了事,而应当责令改正违法行为。
②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与行政处罚的区别是什么? 答:其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概念和具体目的不同。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定程序所给予的法律制裁,以达到对违法者予以惩戒,促使其以后不再犯的目的;而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处罚的过程中对违法行为人发出的一种作为命令,以制止和纠正违法行为,恢复原状,维持法定的秩序或者状态。二是性质及内容不同。行政处罚是法律制裁,是对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财产权利的限制或者剥夺,是对违法行为人精神和声誉造成损害的惩戒;而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其本身并不是制裁,只是要求违法行为人履行法定义务,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其不良后果,恢复原状。三是形式不同。行政处罚有警告、罚款、没收、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及执照和拘留等。而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因各种具体违法行为不同而分别表现为停止违法行为、责令退还、责令赔偿、责令改正、限期拆除、限期治理等形式。四是角度不同。行政处罚是从惩戒的角度,科处新的义务,以告诫违法行为人不得再违法,否则将受处罚;而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则是命令违法行为人履行既有的法定义务,纠正违法,恢复原状。
③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与行政处罚有何联系? 答: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都是由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引起的。其次,二者的根本目的均是维护行政管理秩序,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第三,同步进行(限于《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往往同时责令违法行为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只予以行政处罚,不足以恢复正常的行政管理秩序;仅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不足以惩戒违法者。只有二者同步进行,才能够最终达到行政目的。第四,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是行政处罚的前臵程序,若违法行为人不服从命令,则将引起行政处罚程序的启动。
9.一事不再罚内容。(如何理解一事不再罚原则?)答: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违法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理由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事实和同一理由是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共同要件,二者缺一不可。同一事实是指同一个违法行为,即从其构成要件上,只符合一个违法行为的特征。同一理由是指同一法律依据。
10.依法可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
答: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11.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
答: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12.行政处罚的时效?
答: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面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13.行政机关告知义务的履行?
答: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14.当事人陈述申辩权?
答: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15.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条件和内容?
答: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16.行政处罚一般程序要件。(行政处罚一般程序组成要件?)答:立案-调查取证-核审-告知-决定-执行-结案。附加题目: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哪几种情况,分别作出决定?
答:①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②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③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④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17.一般程序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的事项?
答: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
18.一般程序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
答: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直接送达、留臵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公告送达)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19.听证的适用范围,举行听证的程序?
答:适用范围: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听证程序: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20.缴纳罚款的期限。当事人缴纳罚款期限?
答: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
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缴费期限?
答: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21.行政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形?
答:①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②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22.逾期缴纳罚款的处理?
答:①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②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③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3.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条件?
答: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24.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答: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附加题目: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期间,哪些情况下可以停止行政处罚执行?
答:①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②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③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④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附加题目: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期间,哪些情况下可以停止行政处罚执行?
答:①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②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③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25.违法实施行政处罚责任追究的情形?
答:①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的; ②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 ③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 ④违反关于委托处罚的规定的。
26.行政机关违规自行收缴罚款的责任追究? 答: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7.执法人员玩忽职守的责任追究? 答: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规范(包括《关于印发交通行政执法忌语和交通行政执法禁令的通知》(交体法发„2007‟683号))和《关于印发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等5个规范的通知》(交体法发„2008‟562号)
1.交通行政执法禁令包括哪些内容?
答:
一、严禁无行政执法证件执法、越权执法。
二、严禁违法设臵站卡、收费、罚款。
三、严禁违法扣留车船和证件。
四、严禁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
五、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和酒后执法。
六、严禁非公务需要穿执法制服出入酒店、娱乐场所。
七、严禁违规使用执法车船、示警装臵。
违反执法禁令者,一律调离交通行政执法岗位、注销交通行政执法证件。
2.《交通行政执法风纪》适用范围及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适用于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或虽没有执行公务但着交通行政执法制式服装时。
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应当着装整洁、仪容端庄、风纪严整、举止文明。3.假设你是XX港航管理处的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需要对某一船舶进行依法检查。请你分别写出下列情况下需使用的规范用语:
(1)表明身份时
你好!我们是XXXXXX(行政执法主体名称)的执法人员,这是我们的行政执法证件,请看清。
(2)需对当事人询问相关情况时
现在向你询问有关问题,我们依法对询问情况制作笔录,请如实回答。如果你不如实回答,你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行政相对人拒绝在有关行政执法文书上签证时
请你再次考虑是否签字。如果你拒绝签字,我们将记录在案,依法处理。
(4)送达《违法行为通知书》时
这是《违法行为通知书》,请你认真阅看,并在此处写清你的姓名和时间。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你享有陈述、申辩权利,你是否要行使这些权利?(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你有听证的权利,你是否要求听证?)
(5)行政相对人拒绝缴纳罚款时
如果你拒绝缴纳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每日将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并采取必要的方式强制执行。
4.甲是某交通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人员,在处理一起案件过程中,甲要求当事人在询问笔录上签字时,对当事人说:“不用看了!都是照你说的记的,快签名吧!”请问,甲的言语是否属于交通行政执法忌语?如果是,甲又该如何更正?
答:甲的言语是属于交通行政执法忌语。
应更正为:“这是我们制作的XX笔录,请你仔细核对笔录内容,如果你认为笔录不全或者有错误,可以要求补正。如果没有异议,请你在此处写明 “以上笔录无误”,并请写清你的姓名和时间。如果不会写字,请按手印。”
5.执法人员发现行政相对人存在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应如何处理?
答: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制作《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告知行政相对人违法行为的基本事实、依据,向行政相对人进行批评教育,纠正违法行为后放行。
6.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应当做到哪几点要求?
答:(1)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准确;
(2)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作出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3)严格履行程序规定,不得违反法定程序;(4)适用并规范填制规定的文书;
(5)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执法效果,既要对违法行为人依法进行处罚,也要纠正违法行为,不得以罚代管;
(6)依法维护当事人享有的合法权利,不得拒绝当事人行使合法权利的请求。
7.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在哪些情况下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答: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
8.请简述交通行政执法人员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步骤。
答:(1)向当事人出示交通行政执法证并查明对方身份;(2)制作检查、询问笔录,收集必要的证据;(3)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理由和依据;(4)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与义务;
(5)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并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6)制作统一编号的《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7)当事人在《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上签字;(8)作出当场处罚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副本提交所属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备案。
9.在交通行政处罚案件中证据的种类。答:证据包括以下几种:(1)书证;
(2)物证;
(3)视听资料;
(4)证人证言;
(5)当事人的陈述;(6)鉴定结论;
(7)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10.办案人员收集证据应满足哪几点要求?
答:(1)合法主体按照法定程序收集取得的事实,并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等关于证据的规定;
(2)客观事实;
(3)和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关联并对证明其违法行为具有实际意义的事实。
11.办案人员制作的《违法行为通知书》中,对当事人的告知事项包括哪些内容?
答: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处罚内容,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权或听证权。
12.办案人员送达《违法行为通知书》的方式有几种? 答:办案人员可以将《违法行为通知书》直接送达当事人,也可以委托当事人所在地的交通行政执法机关代为送达,还可以采取邮寄送达的方式送达当事人。采用上述方式无法送达的,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可以采取留臵、公告的方式送达当事人。
13.行政处罚决定书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答:(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等基本情况;(2)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3)行政处罚的内容和依据;
(4)采纳当事人陈述、申辩的情况及理由;(5)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6)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7)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交通行政执法机关的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加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交通行政执法机关的印章。
14.在哪些情况下,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答:在作出较大数额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证照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15.听证主持人、听证员、书记员在哪些情形下应当回避? 答:听证主持人、听证员、书记员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回避:
(1)是案件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2)与案件有利害关系;
(3)与案件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听证的。16.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在对当事人作出罚款处罚时,在哪些情形下,办案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办案人员当场收缴罚款:(1)当场处以二十元以下罚款的;
(2)对公民处以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3)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以及其他原因,当事人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的。
17.交通行政执法文书的制作需要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答:交通行政执法文书的内容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做到格式统一、内容完整准确、表述清楚、用语规范。
18.案件处理意见书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制作时应符合什么规范要求?
答:案件处理意见书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1)“案件调查经过及违法事实”,应当注明违法行为发现时间、发现途径、违法行为人、违法行为发生地点、违法行为内容等违法事实、情节和后果,以及开展调查取证的全部过程;
(2)“调查结论和处理意见”,应当由执法人员根据案件调查情况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出处理意见。据以立案的违法事实不存在的,应当写明建议终结调查并结案等内容;对依法应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写明给予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及法律依据等;
(3)“法制工作机构审核意见”,栏应当写明具体审核意见,由法制工作机构负责人签名;
(4)“行政执法机关审批意见”,由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明确写明“同意承办人意见”或者写明同意作出处理决定的全部内容,不得只写“同意”。
19.违法行为通知书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制作时应符合什么规范要求?
答:违法行为通知书由下面几部分组成:(1)当事人的个人姓名或者单位全称;
(2)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应写明当事人违法行为发生的具体时间,对违法事实的描述应当完整、明确、客观,不得使用结论性语言;
(3)违反法规,应写明所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全称及具体条款项;
(4)处罚依据与拟处罚决定,应写明拟作出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及法律依据,罚款处罚的应当写明罚款数额;
(5)告知事项,应当告知当事人享有的陈述和申辩的权利、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及法定期限,并注明联系人、联系电话和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地址等。
20.在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列明违法事实及证据时应符合哪些规范要求?列明法律依据时应符合哪些规范要求?
答:列明违法事实及证据时,应当写明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违法行为的情节、性质、手段、危害后果及能够证明违法事实的证据种类(名称)等情况;对违法事实的描述应当全面、客观,阐明违法行为的基本事实,即何时、何地、何人、采取何种方式或手段、产生何种行为后果等;列举证据应当注意证据的证明力,对证据的作用和证据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列明法律依据时,应当写明作出处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或规章的全称,有款、项、目的,必须具体到款、项、目,特别是项的表述要规范;引用法律依据的顺序按效力位阶高低引用,效力位阶高有限引用,不得引用法律、法规、规章以外的文件作为处罚依据;不得引用未经公布的法律、法规、规章作为处罚依据;
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规范
1.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行举手礼应当符合的其中之一规定,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约(B)厘米处。
A.1 B.2 C.3 D.4
2.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行注目礼应当符合的其中之一规定,注视受礼者,并且迎目送(左右转头角度不超过D度)。
A.30 B.35 C.40 D.45
3.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相对人面前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手势动作,不得有下列行为:(ABCD)
A.双手抱胸;B.用手敲桌台提醒行政相对人;C.打哈欠、伸懒腰;D.与行政相对人有身体上的接触(除正当防卫外)。
4.交通行政执法机构应当就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当事人主观过错等因素及最终选择的处罚种类、幅度等情况作出详细说明,说明应当充分,理由应当与行政处罚结果相关联。
5.发现行政相对人存在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制作《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告知行政相对人违法行为的基本事实、依据,向行政相对人进行批评教育,纠正违法行为后放行。
6.对前来咨询或申请办理有关事项的行政相对人应当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在对外办事窗口以外的办公场所,接待前来联系公务的外来公务人员应主动起身相迎、倒茶让座,接洽完毕应起身相送。
7.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时,不得检查与执法活动无关的物品。检查完成后,对检查所涉及的物品要尽可能复位。
8.实施交通行政执法检查时,应当选择安全和不妨碍通行的地点进行,并设立警示牌或以醒目、明显标志物体示意,避免引发交通堵塞和安全事故。
9.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证据认真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证据成立的,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予以采纳。不得因当事人陈述、申辩、申请听证而加重行政处罚。
10.请写出进行交通行政执法检查时,执法人员应当对行政相对人说的第一句话:
你好!我们是XXXXXX(行政执法主体名称)的执法人员,这是我们的行政执法证件,请看清。我们依法在这里进行XXXXXX(检查事项)检查,请你配合。
三、《行政处罚法》及《浙江省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
1.行使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过罚相当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正确性。()
2.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循综合裁量原则,全面分析违法行为的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等因素对处罚的种类、幅度作出决定。()
3.对于违法行为、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相同或类似的案件,在实施行政处罚时,适用的法律依据、处罚种类及处罚幅度应当相同或相近。()
4.实施交通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5.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外,限期改正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情况特殊经行政处罚实施机关负责人批准,可适当延长。()
6.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交通行政执法机构应当不予行政处罚。()
7.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交通行政执法机构应当不予行政处罚。()8.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二年期间期限一律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9.主动中止违法行为的,交通行政执法机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
10.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并处处罚的,可以选择是否适用并罚;规定应当并处处罚的,应当实行并罚。()
11.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12.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13.行政机关向当事人送达行政执法文书时,当事人拒绝签收,行政机关可以采取留臵送达。(√)
14.受委托的组织只能以委托机关名义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如果工作需要,受委托组织也可将执法权委托其他组织。()
15.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6.行政机关举行听证会,当事人必须参加,否则视为其放弃要求听证的权利。()
17.向行政管理相对人收取滞纳金是行政处罚行为。()18.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的地区,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19.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20.行政机关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21.违法行为当事人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C)日内到指定银行交纳罚没款。
A.5 B.10 C.15 D.20 22.违法行为当事人拒绝交纳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每日将按罚款数额的(C)加处罚款,并采取必要的方式强制执行。
A.1% B.2% C.3% D.4%
23.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B)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A.20,500 B.50,1000 C.100,2000 D.200,3000 24.作出当场处罚决定之日起(C)日内,将《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的副本提交所属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备案。
A.3 B.4 C.5 D.6
25.办案人员依据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有哪几类?(C)A.五 B.六 C.七 D.八
26.对于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C)日内采取措施。
A.3 B.5 C.7 D.9
27.办案人员将《违法行为通知书》送达当事人的方式有(C)种。A.3 B.4 C.5 D.6
28.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可以在《违法行为通知书》的送达回证上签署意见,也可以自接到《违法行为通知书》之日起(B)日内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提出。
A.2 B.3 C.4 D.5
29.办案人员应当自确定听证主持人之日起(A)日内,将案卷移送听证主持人,由听证主持人阅卷,准备听证提纲。
A.3 B.4 C.5 D.6
30.办案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B)日内交其所在交通行政执法机关。
A.1 B.2 C.3 D.4
31.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在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后,当事人要求陈述申辩的,应当制作《陈述申辩书》,如实记录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意见。
32.下列哪些不是行政处罚:(BD)
A、责令停产停业 B、责令恢复原状 C、没收非法所得 D、中止车辆运行
33.行政处罚按性质可分为:(ABCD)
A、申诫罚 B、财产罚 C、行为罚 D、人身罚 34.传真资料属于哪种证据:(C)A、书证B、物证C、视听资料 D、现场记录 35.关于证据效力表述正确的有:(ABCD)
A、原物优于复制品 B、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C、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D、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36.受送达人是军人的,应适用何种送达方式:(B)A、直接送达B、转交送达C、邮寄送达D、委托送达 37.听证会由行政机关指定的(D)主持。
A、行政机关的法定代表人B、案件承办人员C、案件调查人员D、非本案调查人员
38.不满(A)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A、十四B、十五C、十六D、十七
39.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时首先要进行的步骤是:(A)A、表明执法身份B、告知当事人有陈述和申辩权C、取证D、做询问笔录 40.行政执法主体的类型包括(ABCD)
A、行政机关B法律授权的组织C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D、法规授权的组织
41.行政机关赔偿受害人损失后,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什么情况下要承担赔偿费用:(AB)
A、重大过失B、故意C、任何情况D、过失或故意 42.行政处罚针对的是(C)行为。
A.失职 B.犯罪 C.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43.在行政处罚中,当事人享有的权利有:(ABC)A、陈述和申辩权
B、被告知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与依据的权利 C、申请回避权 D、要求听证会不予公开举行的权利 44.不满(A)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A.14 B.16 C.18
45.《行政处罚法》所确立的行政处罚原则主要有:(ABCD)A、处罚法定原则 B、处罚公正原则 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处罚公开原则 46.行政机关可以委托(C)实施行政处罚。A.个人 B.企业单位 C.事业单位 47.行政处罚案件原则上由(B)的行政机关管辖。
A.违法行为发现地 B.违法行为发生地 C.违法行为结果地
48.受到行政处罚的相对人如果认为行政处罚违法,有权(BCD)A、不执行处罚的决定 B、依法申请复议
C、依法提起诉讼 D、依法提出行政赔偿的要求 49.下列行为(A)不属于行政处罚。A.开除 B.警告 C.罚款
50.行政执法主体的类型包括(A、B、C、D)
A.行政机关B.法律授权的组织 C.法规授权的组织 D.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事业组织
51.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时首先要(B)
A. 向当事人调查有关情况B.出示执法证件 C.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
52.下列哪些事实法庭可以直接认定(A、B、C、D)A.自然规律B.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的事实 C.按照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 D. 众所周知的事实
53.证据可能灭失或者难以取得,经负责人同意,执法人员可制作(C)文书,对证据先行登记保存。
A.《询问笔录》B.《勘验检查笔录》C.《证据登记保存清单》 54.被处罚人对行政处罚不服可以提起(A、B)
A.行政诉讼 B.行政复议 C.行政仲裁 D.行政申诉 55.证据种类包括:(A、B、C、D)
A. 书证、物证 B.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 C.视听资料、鉴定结论 D.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规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监督检查时,如果出现行政相对人态度蛮横、暴力抗法或煽动围观群众围攻执法人员的情况,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应当(A)
A.立即向单位领导报告,并及时通知公安机关协助处理 B.立即放弃与行政相对人争执,主让其离开
C.对态度蛮横、暴力抗法的,将其制服,扭送公安机关 D.立即停止检查,撤离现场
2.《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作出当场处罚决定之日起(B)日内,将《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副本提交所属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备案 A.2 B.5 C.7 D.10
3.《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规定,对于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C)日内采取以下措施,并制作《证据登记保存处理决定书》 A.3 B.5 C.7 D.10
4.下列属于交通行政执法禁令的是(B)A.在公路路口拦车检查时,语言粗俗 B.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
C.拒绝对当事人的合理要求给予解释
D.暂听车辆双方发生争执时,使用训斥的语言
5.以下无权作出《交通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是(C)A.交通行政主管部门
B.法律法规授权的交通行政管理机构 C.依法受委托的交通行政管理机构
D.法律、法规授权的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
单选题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C
二、多选题
1.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相对人面前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手势动作,不得有下列(ABCD)行为 A.双手抱胸
B.与行政相对人有身体上的接触(除正当防卫外)C.伸懒腰
D.可能引起行政相对人过激行为的举止
2.《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规定,对于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7日内制作《证据登记保存处理决定书》,并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BCD)
A.根据情况及时采取记录、复制、拍照、录像等证据保全措施 B.需要鉴定的,及时送交有关部门鉴定
C.违法事实成立,应当予以没收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没收违法物品
D.违法事实不成立,或者违法事实成立但依法不应当予以查封、扣押或者没收的,决定解除先行登记保存措施
3.《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规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ABC)A.经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 B.告知当事人有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 C.告知当事人有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D.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而无需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
4.《交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中文书送达回证是指交通管理部门将执法文书送达当事人的回执证明文书,其中填写正确的是(ABD)A.送达人”指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或交通管理部门委托的有关人员
B.“受送达人”指案件当事人
C.“送达单位”指行政管理相对人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D.“送达单位”指交通管理部门
5.下列属于交通行政执法禁令的是(ACD)A.无交通行政执法证件从事交通行政执法 B.公务期间需要穿执法制服出入娱乐场所 C.暂扣车辆不开具暂扣凭证 D.工作时间饮酒
多选题参考答案 1.ABCD 2.ABCD 3.ABC 4.ABD 5.ACD
三、判断题
1.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确因工作需要或眼疾的,可以佩戴有色眼镜(对)
2.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工作时可以戴围巾、耳套(错)
3.交通行政执法对外办事窗口,应当设有必要的座位、饮水机、办事指南等便民设施(对)
4.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表明身份时,应当使用问候语并出示执法证件,清楚地告知对方执法主体的名称(对)
5.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检查车(船)时,应当清楚明了地告知检查事项和检查依据(对)
6.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当场将《行政处罚决定书》交付当事人时,应当告知当事人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上签字,并应当向行政相对人告知违法行为事实、理由、处罚依据,依法享有的权利(对)7.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告知行政相对人救济权利时,应当准确无误地告知行政相对人行使救济权的具体方式、期限和途径,以及行政复议机关和基层人民法院的具体名称(对)
8.实施交通行政执法检查,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持有交通行政执法证(对)
9.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编制行政执法应急预案(错)
10.《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规定,对于不予立案的举报,经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应将不予立案理由告知具名的举报人(对)
11.《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规定。首次向案件当事人收集、调取证据的,应当告知其有申请办案人员回避的权利
(对)12.《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规定,办案人员询问当事人及证人的,可以将当事人和证人叫到一起询问(错)
13.《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规定,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案件可以不经过立案环节而直接进入调查取证程序(对)
14.《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规定,交通行政执法检查中如果出现行政相对人态度蛮横、暴力抗法或煽动围观群众围攻执法人员的情况,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可以自行处理(错)
15.《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规定,办案人员应当收集、调取与案件有关的原始凭证作为证据(对)16.《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规定,交通行政执法机关抽样取证时,应当有当事人在场,办案人员应当制作《抽样取证凭证》,对样品加贴封条,开具物品清单,由办案人员和当事人在封条和相关记录上签名或者盖章(对)
17.《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规定,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对抽样机构或者方式有规定的,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可以委托相关机构或者按规定方式抽取样品(错)
18.《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规定,7日未作出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决定的,可以经单位领导批准,延长期限(错)
19.《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规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经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解除行政强制措施,可以不经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错)
20.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在交通行政执法过程中使用行政执法忌语的,视情节予以批评教育、勒令离岗培训或者收回交通行政执法证件(对)
21.违反交通行政执法禁令者,视情节予以批评教育、勒令离岗培训,直至调离交通行政执法岗位、取消交通行政执法证件(错)
判断题参考答案 1.对 2.错 3.对 4.对 5.对 6.对 7.对 8.对 9.错 10.对 11.对 12.错 13.对 14.错 15.对 16.对 17.错 18.错 19.错 20.对 21.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事项中,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前不必告知当事人的是哪一项?(C)
A.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和理由 B.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 C.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D.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体现了行政处罚法哪个基本原则?(A)
A.保障相对人权益原则
B.公开、公正原则 C.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D.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3.下列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C)
A.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种行政处罚 B.两个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规范给予当事人两个罚款的处罚
C.对一个违法行为已由一个行政机关依法进行了罚款,其他行政机关不能再对其进行罚款
D.一个违法行为,多个处罚主体不能根据不同的法律规范作出不同种类的处罚
4.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有(C)
A.撤职
B.扣押
C.责令停产停业 D.开除
5.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行政处罚(C)
A.警告 B.暂扣许可证 C.罚金 D.行政拘留
6.受委托组织行使行政处罚权时(B)
A.应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B.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C.可以自由地行使罚款权
D.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
7.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律后果由以下哪个机关承担?(B)
A.受委托组织 B.委托行政机关
C.委托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D.行政复议机关
8.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C)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A.地市级以上
B.乡镇级以上 C.县级以上
D.省级以上
第四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着力打造“法治工商”
---在全省工商系统依法行政暨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于 云 彩(2012年8月20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依法行政暨法制工作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回顾2011年以来全省工商系统依法行政暨法制工作情况,总结交流法治工商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部署下一阶段法治工商建设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监管执法,法治工商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2011年以来,全省工商系统紧紧围绕《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抓住“依法行政”这一主线,突出“法治工商”这一目标,在健全决策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提升服务效能、强化能力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法治工商建设稳步推进,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在《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意见》两个文件下发后,省局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学习贯彻,研究提出落实意见。省局成立了由李金冬局长任组长的法治工商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法治工商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落实措施,要求全系统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法治湖南和法治工商建设工作。各市州工商局和县(市、区)工商局(分局)也相继成立了法治工商建设或者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省局和各市县局坚持把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工商建设列入工商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党组、局长办公会议,专题讨论依法行政中的重大事项。株洲市局党组两个月召开一次办案汇报分析会,研究解决疑难问题。各级高度重视,确实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有力推动了法治工商建设。
(二)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健全。
全省各级工商机关按照总局《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要求和省政府《湖南行政程序规定》的规定,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领导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把调查研究、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程序作为重大决策的必
经程序。全系统按照“扩大听证范围,提高听证质量”的要求,试行和积极推进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举行了多次行政决策听证会。省局举行了《湖南省“十二五”广告规划》和《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主体违法行为公示办法》两次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长沙市局等单位也相继举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促进了行政决策的程序化、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行政执法行为有效规范。
1、规范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认真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管理办法》,去年全省工商系统全面启动了新版执法证换发工作。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换发执法证的要求和程序,严格发证资格审查,认真组织复习参考,完成了全系统17246名执法人员执法证申领和持证人员信息录入总局网站等工作。
2、全面梳理执法依据。经过全面清理,梳理出工商部门主要执法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343件,其中法律63件,行政法规120件,地方性法规19件,部门规章115件,政府规章26件。各级还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和修订依法行政的有关制度,如自治州局在完善原有45项依法行政制度的基础上,新制定《罚没物资处理实施办法》等6项制度,保证行政执法活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3、严格执法程序。认真贯彻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按照法定
程序行使权力,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指导等行政执法的每一个环节、步骤和时限程序化。省局全面梳理和制定了各种具体行政执法行为的流程图,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执法,保障了执法程序合法。
4、进一步落实行政裁量基准制度。各地认真执行《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及其《参考标准》,在实施行政处罚行为时,办案机构对照标准认真裁量处罚范围和幅度;案件核审机构将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作为核审的重要内容,严格把关,对行使不当的坚决不予通过核审,做到行政处罚宽严适当,确保公正执法。
5、全面推行说理式行政处罚文书。说理式行政处罚文书经过试行到推行,目前已经全面使用,从证据采信、依据选择、处罚裁量等全面说理,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6、广泛开展案例查评活动。各地工商机关积极主动开展执法案例评选活动,将行政执法案例每月或每季进行一次检查和评析,评选出优秀案例作为示范案例推广并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评析并予以警示,有效地促进了案件查办质量的提高。
(三)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1、服务理念和方式进一步转变。全系统认真落实《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积极组织学习、宣传和培训,切实转
变政府服务理念,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工作。各级工商机关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工商机关服务的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工作措施,将行政指导融入工商行政管理各项业务之中,多指导、少处罚,优服务、实帮扶,成为工商机关服务企业、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和一大亮点,2、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全省工商系统把12315作为第一品牌,着重抓好12315社会服务平台建设,12315四级受理平台建设贯通,实现了12315进商场(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学校、进景区,扎实推进消费纠纷调解。去年全省12315机构共受理消费者咨询14.6万个,申诉2.3万件,举报5344件,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400.3万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3、服务市场主体发展成效明显。通过降低门槛、放宽领域、优化服务等措施促进全民创业。截止去年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84.7万户,比上年增长11.8%;注册资本14106.2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企业29.84万户,比上年增长11.7%;个体工商户153.67万户,比上年增长11.7%;农民专业合作社会 1.19万户,比上年增长60.4%。同时着力提升窗口服务效能,大力推行网上年检、网上登记、延时服务、“朝九晚五”等便民措施,服务市场主体,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执法监督机制有效运行。
1、执法监督制度体系有效建立。目前,全省工商系统建立了以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以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暂行规定》为主要依据,以案件核审制度、案件听证制度、案件复议制度、执法评议考核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执法检查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执法监督制度体系,为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层级监督方式不断深化、力度不断加大。一是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各级工商机关法制机构严格履行审查职责,严格审查标准,对本级机关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同时,严格实行规范性文件报备制度。省局受理市州工商局报备的规范性文件17件,从源头上解决因规范性文件不合法而导致的执法违法问题。二是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去年全省工商系统审结行政复议案件75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和矛盾纠纷。三是坚持开展执法检查、执法质量考评和依法行政考核,不断完善考核内容,执法检查不断制度化、经常化。四是及时处理申诉和投诉案件,妥善处理执法中的遗留问题,去年全系统共受理申诉投诉案件25件,保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诉求。五是严格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实行权责统一,强化执法风险意识,针对各种具体行政行为,查找风险防范点。认真落实行政执法情况报告制度、重大案件和重大事项备案制度,确保上级机关全面掌握下级机关依法行政的基本情
况,及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3、法制机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去年全系统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4189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19950件。一般程序案件报法制机构核审案件19950件,占100%。在已核审的案件中,被变更或者撤销306件,占1.5%。实际举行听证会案件163件,通过听证程序被变更或者撤销8件,占4.9%。实行案件核审和听证制度,法制机构从案件事实、证据、程序、法律依据、处罚裁量等方面全面审查把关,加强对办案机构行政执法案件的监督,有效规范了行政行为,预防和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发生。
(五)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不断加强。
1、坚持抓好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提升。建立和落实各级工商机关领导学法用法制度,坚持抓好领导带头学法用法,全省各级工商机关党组学习中心组每年都安排1-2次法律法规专题学习或讲座培训。省局将这一指标纳入依法行政考核,以检查学习笔记、学习心得、考试试卷等方式进行考核,推动这一工作常态化。常德市局坚持“凡提必考”,把干部学法考试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必经程序,岳阳、益阳、湘潭等市局坚持把干部学习业务及法规的情况作为干部评先和使用的重要依据,促进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的提升。
2、重点抓好执法人员监管执法能力的提高。各级工商
机关结合队伍实际,采取组织调训、专题讲座、以案说法、网络培训和答疑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和业务学习,重点突出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的培训,全系统广大干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此外,各市州按照国家总局和省局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县级局班子成员和工商所正副所长,参加国家工商总局行政学院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举办的岗位履职必备基本知识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
3、扎实开展普法宣传和创建“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活动。全系统通过普法宣传“六进”活动,运用现代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工商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在提高自身法律水平的同时,优化了依法行政的法律环境。省局组织全系统积极开展创建“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活动,把提高干部队伍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作为创建考核重要指标,去年全系统有28个单位被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评为全省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省局获依法办事示范窗口组织工作先进单位。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全省工商系统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工商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法治工商建设领导协调机制还有待进一步落实,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制度建设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监管方式和机制创新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年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不断提升全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二、认清新形势,落实新任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工商建设
今后一段时间,全省工商系统依法行政暨法治工商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实施《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意见》,紧紧围绕建设“法治工商”这一总体目标,突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主责,坚持执法为民,把依法行政作为工商部门的履职准则,努力提高监管执法水平,努力取得建设法治工商的新成绩。
(一)全面领会省局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
在年初召开的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省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金冬同志作了题为《依法行政,执政为民,为“四化两型”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报告,明确提出了2012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任务。要求全省工商系统深刻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准确把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加快“四化两型”建设给工商部门带来的新考验与新挑战,勇于承担市场监管的重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监管执法上来,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把监管执法作为工商部门的首要任务。这既是新形势下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对工商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工商的新要求。全系统必须全面深刻地领会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精神,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工商部门履职的准则,坚持把执法为民作为工商部门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正确的监管执法理念,切实解决讲服务就放松监管、抓监管就乱罚款乱作为问题,在监管执法中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
(二)围绕正确履职建章立制,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一是制度建设要突出履职重点。要紧紧围绕正确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主责安排好建章立制项目,做好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工作。今年上半年,省局重点清理和废止了一批不适应新形势下依法行政工作需要的规范性文件,到目前为止,省局已明确宣布废止的规范性文件有《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规范行政处罚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省局关于规范行政处罚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的通知》、《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办案程序暂行规定》、《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机关内设机构办案职责分工》和《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优化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分解行政执法职
权的通知》等九个文件。在此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行政处罚的若干规定(试行)》,市州局要认真组织学习、正确贯彻实施,深入领会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推动监管与执法工作规范化,维护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是要健全立法立规机制。每一项制度的制定,都要搞好调查研究,在摸清情况,找准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决策,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要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出台制度不能忽视法定权限、法定条件和程序。在制定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时,不要把监管执法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对立起来,限制或者约束削弱工商机关监管市场和行政执法职能。要坚持“开门立法”,完善公众参与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建设的机制,引进公众参与制度建设的形式,拓宽听取意见的渠道,采取听证、座谈、专家咨询(论证)等方式,广泛听取行政相对人、专家学者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切实提高规章制度建设的质量和实效。
三是要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继续深入贯彻实施《湖南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全面落实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度。各级工商机关法制机构要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职责,严格审查标准,确保合法性审查工作的“零失误”和“零差错”。要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登记制度,落实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的“三统一”工作。要严格执行备案制度,做好规范性文件报送备案工作。
(三)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提高工商行政执法公信力和执行力。
监管执法是工商部门的首要任务,因此,各级工商部门必须更加注重规范监管执法行为,从规范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行为等多个方面严格规范。
一是以落实《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管理办法》为抓手,从严规范执法主体。各级工商机关和工商执法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严格落实《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工商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强化对《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的管理,狠抓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要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情况,及时调整梳理行政执法依据,依法明确行政执法机构、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的职权和责任,并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二是以完善和落实程序性规定为抓手,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各级工商机关要不断强化程序意识,规范执法程序,严格按程序执法。要狠抓各项程序性规定的落实,进一步规范立案、调查取证、核审、告知、听证、集体决定等行政处罚程序,规范受理、审查、核准、发照、公告等行政许可程序。要严格立销案制度,完善对监督检查、自由裁量权行使,涉案财物管理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制约。通过严格履行程序,确保行政执法的公正性。
三是以落实《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为抓手,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和《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10号),扎实做好工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要针对移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规范移送的程序、方式、文书等相关事项,认真研究解决移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防止以罚代刑,切实防范职务风险。
四是以落实《行政强制法》和规范自由裁量权为抓手,着力规范执法行为。去年6月30日通过的《行政强制法》是我国行政法领域又一部重要法律,各级工商机关要结合实际,广泛宣传和深入学习这部法律,对实施行政强制的依据以及对象、条件、种类、程序等进行梳理,严格按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执行。要认真贯彻《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及其《参考标准》,推行说理式处罚文书,说明裁量的依据和理由,特别是对突破《参考标准》裁量的理由,防止处罚的随意性。同时,要将自由裁量基准制度的要求,落实到行政许可和行政强制工作中。
(四)加强监管执法指导,严格执法监督。
一是上级工商机关要加强业务指导。上级工商机关要积极指导和支持下级机关依法行政,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调动
下级机关监管执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及时掌握和了解下级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疑难和突出问题。既要从制度层面加以研究解决、增强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又要从执行层面上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帮助下级机关解决执法中的疑点、重点和难点。今后,对于下级机关在依法行政工作中遇到问题向上级机关请示时,上级机关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属于实体法律的问题由主管业务部门负责,属于程序法律的问题由法制部门负责。解决过去经常发生的对下级机关的请示久拖不复甚至不予回复,基层执法办案无所适从的问题。
二是加强法制机构日常监督。各级工商机关法制机构要做好案件的核审、听证、申诉投诉案件处理、行政执法质量考评等工作,加强执法办案监督检查,为本单位依法行政工作当好参谋、把好关。要重视法制机构建设和人员队伍建设,不仅在人员数量配备要达到省局规定的标准,在素质上也要严格要求,确保与繁重的法制工作任务相适应。省政府今年首次将法制机构队伍建设纳入了依法行政考核范围,省局也将加大对这一工作的检查力度,纳入今年依法行政考核体系。
三是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要全面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受理、调查取证、事实认定、审理决定、监督指导等各环
节工作。改进行政复议审理方式,通过调解、和解等实现结案方式的多样化,提高行政复议工作效率。要加大行政复议指导监督力度,通过实行重大案件请示报告、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典型案例评析、重大案件报备制度等制度和工作方式,指导和监督解决下级工商机关在执法办案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疑难问题和突出问题。通过复议案件的审理,促进工商机关正确实施行政行为,提高执法办案水平,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四是认真搞好“十大典型案件”评选工作。省局决定在全省工商系统开展十大典型案件评选活动,是对全省工商系统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的检验。各级工商部门要高度重视十大典型案件评选工作,把评选活动作为加强监管执法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提高监管执法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抓好落实。
同志们,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工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全系统一定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理念,以务实的态度认真落实省局关于新形势下依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和新任务,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依法行政工作和建设“法治工商”工作的新成效。
第五篇:的决定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
(甘政发〔2000〕70号 2000年11月24日)
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驻甘各单位: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了切实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和全省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特作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依法行政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要重点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各级行政机关承担着大多数法律、法规的实施任务,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国家法制化的整个进程。各级行政机关只有将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据法定活动规范和行为准则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严格依法行政,才能不断提高行政质量和效能,保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依法行政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障。加快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调节西部大开发中各方面的关系以及扩大对外开放,都需要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充发发挥法治的规范、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把各方只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西部大开发的各项建设就能真正健康、有序、优质地进行。因此,各方面都应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都必须充分认识依法行政的重大意义,大力加强政府法制建设,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行政,从严治政,规范行政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努力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行政管理规范化、法制化。
二、认真贯彻《立法法》,切实加强政府立法工作
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立法法》,对于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贯彻落实。要把政府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密切结合起来,从我省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审慎确定每一个立法项目。对关系全省改革开放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立法项目,要深入论证,重点研究。要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有关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改善投资环境、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科技教育和非公有制经济等方面的项目作为今后
立法工作的重点。对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要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要及时进行清理、修订或废止。在立法工作中,要切实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倾听群众意见,反映民意,真正使各项法律规范明确具体,符合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政府立法工作必须以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立法,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防止部门通过立法手段,违犯政策规定,膨胀部门权力和利益。要进一步加强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认真审查所属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那些同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的,应依照法定程序予以撤销或责令其修订、废止。要加强政府立法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切实解决立法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政府立法程序,积极探索和改进立法方式。重点立法项目要逐步推行由政府法制机构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综合调研机构和专家学者参与的立法起草方式。要逐步建立和健全立法听证制度、专家学者咨询论证制度,聘请立法顾问参与立法工作,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努力提高立法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要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制,严格界定行政执法权限,实现政府职能、工作方式、工作作风的根本转变。要认真贯彻落实行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彻底脱钩的规定。任何行政执法机关都不得向下级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下达罚款指标,不得设立“小金库”。要认真实施行政罚款与收缴分离制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制度,加大对实施情况有监督检查力度,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和消除腐败。实行执法公示和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各行政执法机关要从“便民、利民、为民”的原则出发,将本部门的执法依据、权限、程序、标准、结果以及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投诉举报方式等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积极建立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要将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执法职责进行分解细化,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做到分工明确,职权清晰,责任到位。通过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实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行为规范化。县乡两级行政机关处在行政管理的基层和第一线,承担着大量的具体行政执法任务。因此,要作为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重点,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指导和监督。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和奖优罚劣的原则,制订行之有效的评议考核标准,对行政执法活动进行评议考核,并将评议考核结果作为评定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工作成绩,选拔、任用、晋升干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以强化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办事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各级政府要组织开展行政执法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调整和优化国家公务员队伍结构。大力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坚决杜绝聘用合同工、临时工从事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录用标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切实把住
进人关。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
四、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
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积极配合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搞好各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要自觉接受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监督和司法机关依法实施的司法监督,虚心听取他们对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曝光的案件和问题,及时作出处理和答复。要自觉地把行政执法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批评和建议,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对群众反映的重要情况和冤假错案,要及时、公正处理。要加强和完善政府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强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所属各部门的监督,把上级机关的监督与监察、审计、财政等专项监督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
要认真贯彻实施行政复议法,及时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无论是对直接责任者还是负有领导责任者都要依法追究责任。要严格执行国家赔偿和行政追偿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坚决防止和消除滥用职权、徇私枉法、执法犯法等腐败现象,纠正不顾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
五、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
严格实行依法行政领导责任制。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责任在政府,关键在领导。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人是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负起责任,率先垂范。要把依法行政工作作为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听取汇报,组织考核,加强规划和督导,及时研究解决政府立法、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依法行政落实到行政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确保本地方、本部门严格依法办事。
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各级行政机关要通过举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努力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本领,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重视和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在依法行政工作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涉及面广、难度大、任务繁重,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构和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这次机构改革中关于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的精神,在本级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一定要使政府法制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与本地方、本部门政府法制建设任务相适应,与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新形势相适应。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都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总结、完善、推广依法行政工作中的典型经验,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努力探索依法行政工作中的规律和特点,用以指导工作实践,全面、扎实、有效地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发布部门:甘肃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0年11月24日 实施日期:2000年11月24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