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农机局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2 14:2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菏泽市农机局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菏泽市农机局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

第一篇:菏泽市农机局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

菏泽市农机局

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一、引言:

为促进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市全面推广,根据鲁农机科字[2006]3号文要求,制定该实施方案。

二、基本情况:

我市为农业大市,小麦、玉米是我市两大主要粮食作物。2006年小麦种植面积835万亩,玉米种植面积360万亩左右。小麦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为9100多台,小麦机收率90%以上。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通过近几年示范推广,玉米联合机收才刚刚起步,2005年玉米联合收获机累计保有量207台,联合机收面积仅为6万亩,机收面积较小,尽管玉米联合机收已为部分农民接受,要使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仍需一个示范推广的过程;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广大农民已基本接受,但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面积仍较小,2005年玉米秸秆还田不足玉米面积的四分之一;2005年秋季保护性耕作技术才进入示范宣传阶段,并在市级农机创新示范园中进行了小麦免耕播种与传统机播的对比试验,尽管示范面积在几百亩,但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保护性耕作省时、省工、减少作业环节、培肥地力、保护环境的优势,已被示范园周边群众认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人员逐年增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相对紧张,秋季玉米收获、玉米秸秆处理及秋种用工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已成为政府和农民群众关注的问题。为解决农业生产与用工相对紧张的矛盾问题,大力推广玉米收获及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已成为我市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三、指导思想

根据全省农业与农机化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及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工作的具体部署,以有效利用秸秆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培肥地力,提高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农机化技术为手段,以创新为动力,以农机创新示范区为重点,加大政策调动,行政推动,示范带动和市场拉动力度,在我市全面推广玉米

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为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四、基本原则

1、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并举。从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出发,既突出重点,又统筹兼顾,把玉米收获和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作为重中之重,以玉米联合机收秸秆机械还田的大发展,带动免耕播种,以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推广,从而实现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的整体推进。

2、坚持政策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耕作的具体实施者是农民和农机手,在推广这项技术的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意愿,通过典型示范、宣传培训、政策引导,使他们认识到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及保护性耕作耕作制度的变革对保护农田、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自身效益的作用,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使之逐步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3、坚持农机和农艺相结合。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搞好农机与农艺的结合,配套选择农艺措施和优良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标准化作业,充分发挥农业综合技术优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坚持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相促进。通过技术创新特别是机具创新为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提供物质保证;通过机制创新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扶持为启动力、以农民力量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具有我市特色的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装备体系和组织模式,构建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目标任务

我市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依托,大力示范推广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以示范园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自觉实施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从而促进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应用。具体计划如下:

⑴、打基础阶段。在2005年各县区建设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基础上(示范面积在500亩左右),2006年建立2个市级重点示范县,即牡丹区和定陶县。牡丹区分别以黄罡镇晁庄村、王浩屯办事处水牛李村、大黄集安岭村三个乡镇为重点示范乡镇,示范面积分别为500亩,重点采用郓城工力产2BDMIFS-8-4-3小麦多功能贴茬免耕播种机和

河北华勤产2BMF-5/10型小麦免耕播种机共24台,实施示范和带动面积10000亩。定陶县分别以陈集镇前沙海村、杜堂乡陆湾村、孟海镇许楼村三个乡镇为重点示范乡镇,示范面积分别为500亩,重点采用郓城工力产2BDMIFS-8-4-3小麦多功能贴茬免耕播种机和河北农哈哈产SGTN-180型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共20台,实施示范和辐射带动面积10000亩。同时,要求各县区都要建1—2个重点示范乡镇,每个乡镇都要建立示范点,乡镇示范面积不少于200亩。全市示范园面积由2005年的4500亩增至40000亩(其中市县级示范园面积10000亩、乡镇级示范园面积30000亩)。在示范园区内重点实施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以市县乡示范园区为基础,辐射带动玉米联合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全面推广。并以示范园区为以托,积极引进试验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及新工艺,在生产实际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农机化技术体系,带动各类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建设。

⑵、2006年实现示范和带动玉米机收面积达到40万亩,秸秆还田面积达到100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6万亩以上。

⑶、2007年实现示范和带动玉米联合机收面积达到70万亩,秸秆还田面积达到140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

⑷、2010年实现玉米联合机收面积达到240万亩,秸秆还田面积达到300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

四、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及要求

1、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

玉米联合机收—深松(3—5年深松一遍,初步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如有坚硬的犁地层需深松)—小麦免耕施肥播种—小麦田间管理—小麦联合机收—玉米免耕播种—玉米田间管理—玉米联合机收。

2、播种要求:

(1)正确选择小麦品种,应选分蘖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如济麦

19、济麦20、济麦

21、烟农

23、烟农24等。

(2)播种前进行小麦选种,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以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3)播种量较常规播种高10%(弥补机具播种质量的不足)。

(4)随播种每亩播施(含N 14%、P2O5 18%、K2O 8%)的颗粒复合肥35-40公斤,或二铵25-30公斤另加钾肥(氯化钾或硫酸钾)10公斤。

(5)种子播种覆土深度保证达到3-5cm,绝不能过浅或过深。肥料施在种侧下方5cm左右,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

(6)播种前保证土壤墒情,绝对禁止播后浇蒙头水,防止出现干籽影响出苗,或淤苗、埋苗影响苗期生长和分蘖。

(7)玉米播种采用机械直播,以保证密度,选生长期较长的玉米品种,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五、保护性耕作机具选择:

(1)小麦、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选用浅旋带状施肥播种机,播种行数选5沟10行(郓城工力产、河北华勤产、河北农哈哈产)。

(2)深松机:选用3行或5行振动式深松机(郓城工力产或河北华勤产)。

(3)玉米联合收获机:选用与拖拉机配套的2行背负机(秸秆还田型)(国丰、大丰、玉丰、巨明、向农、荣成海山等生产的)。

(4)小麦联合收获机:选用背负机或自走机均可,最好在排草口处加装秸秆切碎装置。

菏泽市农机局保护性耕作计划实施面积和配备机具见(附表)

六、具体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农机部门把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一起抓,作为全市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和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的重要内容,进行精心组织实施。市级成立由分管市长段伯汉任组长、市农机局蒋子存局长任副组长,由市财政局潘杰功局长、市农业局李怀存副局长、市科技局武海灿副局长等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该方案由市农机局具体负责实施,领导小组根据工作实施进度情况随时召开协调会,研究工作落实方案,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同时成立由市农机局蒋子存局长任组长、市农机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丁才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闫传胜、市科技局农业科长马月仑、市农科院小麦专家高级农艺师李思同等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该项技术推广工作的技术指导、数据采集及验收总结工作。各县区农机部门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明确工作责任,承办该项工作的单位和负责人具体抓,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把该项技术推广工作落到实处。使玉米联合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应用。

2、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创新示范工程”和“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资金,市县农机部门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将这些资金重点用于机具购置补贴、宣传培训、召开现场会及示范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推动玉米联合机收和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项目资金要向购买补贴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保护性耕作机械倾斜。同时要把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考核各县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奖励。

3、认真做好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园建设,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实施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2006年市级建设1处中心示范园,面积在1000亩以上;各县区要建设1处以上中心示范园,每个面积在500亩以上,各乡镇要建设至少1处中心示范点,每个规模在200亩以上。充分发挥这些示范点的作用,将引进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在示范点上进行试验示范,真正起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建设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示范带动作用。

4、做好宣传培训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向农民和农机手发放农机科技宣传材料,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普及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知识,营造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一是充分利用市县农机局组建的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宣讲分团和宣讲组,结合农机科技下乡和科技入户行动,积极组织市县农机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宣传实施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和有关政策,帮助农民搞好机具调试,掌握操作要领,提高广大群众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二是开好机械作业现场会。市局在市级示范点组织召开玉米联合机收及保护性耕作现场会,预定于今年9月中旬和10月上旬,各县区都要依托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召开现场会,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三是搞好技术培训。充分利用省办编写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教材,并结合农机生产和经销企业技术人员,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级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市开展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活动。市级农机部门预定于7月下旬至8月旬重点对县、乡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县区农机部门主要对机手和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5、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积极组织示范点的领导、技术人员、农机手到外地参观学习,聘请省内资深专家来我市讲课并对该项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以增强领导和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深刻认识。

6、做好机具引进和研制开发。各县区农机部门要积极引进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及深松机、免耕施肥播种机,尽快提高我市机具装备实力。同时,要大力支持我市农机生产企业,对新机具的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加快研制开发适合我市生产模式的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

7、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要把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经验运用到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作业中去,组织开展跨区作业,提高社会化服务的范围和水平。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加快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积极探索推广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服务新模式,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市机械利用率,扩大作业面积。

第二篇:农机局2011年保护性耕作工作总结

新华区农机局2011年保护性耕作

工作总结

2011年按照市农机局统一部署和要求,新华区农机局继续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实际,加强领导,深入开展“大宣传、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使新华区保护性耕作取得了新的突破。今年新华区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器达到349台;其中新增大型拖拉机34台,新增收获机械3台,新增免耕播种机2台;保护性耕作面积发展到0.99万亩;玉米秸秆还田面积0.8万亩;

一 明确目标,加强领导

按照市农机局要求,为切实做好我区保护性耕作工作,局领导非常重视,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监理站、推广站等业务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保护性耕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保护性耕作工作的组织领导。两次专门召开由涉农镇、办、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业务工作会议,对我区保护性耕作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工作责任,做到工作到位,责任到人,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度

一是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大力宣传报道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优越性。二是通过印发宣传册、制作光盘、知识问答传单,召开现场会、演示会、培训班等形式进行宣传。先后印制宣传册、知识问答传单5000余份,出动宣传车30多天,扩大了宣传范围,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三

搞好技术培训,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今年我区进一步加大了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培训力度。先后举办了3期培训班,对涉农镇、办、农机管理推广人员、乡镇村干部、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手等多层次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共培训各类人员800多人次。通过培训使各类农机人员及农户全面了解掌握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容、好处和意义,更新了观念,增强了信心,为新华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抓好示范演示,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抓好现场演示推广会。今年“三夏”“三秋”期间区农机局多次举办保护性耕作现场演示会,组织群众现场观看玉米机械收获,调集各种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通过厂家现场讲解,让农民对这项新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二是建立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我们在滍阳镇石桥营村建设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并进行了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测产对比。三是重点扶持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选择购买了保护性耕作机械,吸引农民照着学,跟着干。进一步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五、积极争取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使用新技术

我区在充分发挥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同时,积极向区财政争取购机补贴资金。今年我区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3万元。重点扶持购买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的农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区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六、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1.认识问题。受传统观念和耕作习惯的影响,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认识还不到位,农民要看到保护性耕作明显效果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2.种植结构问题。我区主要以小麦、玉米经济作物较多, 再加上 一家一户的零星种植模式,严重制约影响了我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3.支持力度问题。一直以来,农机主管部门都把主要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各个县的保护性耕作上,对市区保护性耕作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的重视,缺乏财政支持力度。

(二)下一步的打算。

在继续加强领导,加大宣传的同时,认真学习推广县区的先进经验,及早动手,统筹安排,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深化“大宣传、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努力使我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新的跨越。

2011年11月10号

第三篇:菏泽市保护性耕作工作开展情况调查

菏泽市保护性耕作工作开展情况调查

200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及省农机办的领导下,菏泽市农机局继续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列为全局工作的重点,并将保护性耕作与玉米机收工作结合起来一起抓,依托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保护性耕作“大宣传、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实现了装备水平、推广规模和综合效益的大跨越。

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全市小麦免耕播种机总量达到2643台,玉米免耕直播机7507台,其它保护性耕作相关机具32315台。其中,2009年,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1208台,比上年增长48%,新增玉米免耕直播机1824台,比上年增长20%。夏季贴茬机械直播面积206.5万亩,增长38%,秋季小麦免耕播种面积达到68万亩,增长138%。这些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全市土壤耕作质量,更为农民节本增收

150—200元/亩,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将今年我市保护性耕作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措施和做法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农机部门把玉米联合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一起抓,作为全市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和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的重要内容,依托农机科技示范区,进行精心组织实施。市农机局成立由蒋子存同志为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有关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各县区农机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推广站长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开展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程度。

一是利用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和“菏泽市农机化信息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对保护性耕作知识的宣传面,引导农民认识保护性耕作技术。二是下乡、进村、入户搞宣传。牡丹区、成武县等利用秋收前空闲时间到下乡、进村,利用乡镇政府的会议室或者村委大院播放《保护性耕作在山东》宣传片。牡丹区、曹县、东明等县区专门抽调技术人员组成一支农机技术宣传队,深入到到田间地头,进村入户给百姓发放《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宣传画册、《小麦免耕播种技术要点》明白纸等,让他们充分了解小麦免耕播种、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点。

三是是层层召开作业现场会,让农民亲眼看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业效果,提高群众对小麦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接受能力。

四是积极举行保护性耕作小麦长势观摩会。各县农机部门充分利用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在麦收前积极组织农民、机手和基层干部参观科技示范园内保护性耕作小麦的长势,并结合现场观摩对机手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和技术培训。

五是认真搞好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小麦侧产对比活动。事实胜于雄辩。为切实用小麦增产的事实说服机手、宣传群众,从5月下旬开始,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组织各县区农机推广站,对全市九个县级农机科技示范园内的保护性耕作小麦进行测产对比工作。测产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小麦平均亩产达到455.24千克,而传统播种的小麦亩产仅为407.1千克。两者相比,保护性耕作小麦比传统播种小麦每亩增产48.14千克,增产幅度达到11.8%,增产效果明显。增产的事实逐渐消除了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怀疑,增强了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信心。

据初步统计,截止到10月25日,全市已深入乡镇,赶科技大集60余次,共发放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材料6万余份,解答群众咨询4000余人次;在市级及各县级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上播出保护性耕作技术专题节目及新闻采访185次;全市共召开各种形式的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现场会和保护性耕作机具演示会160次,保护性耕作小麦长势观摩会15次,参加各现场会、观摩会、小麦测产现场的农民共计23330人。这些活动的举办,有效增加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市的社会知名度,大大提高了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程度,促进了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市的全面推广。

3、加强机手培训,大力实施机手带动战略。

机手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实施者,同时和农民一样也是该项新技术的风险承担着,机手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知识、作业质量要求、生产环节农艺规范程序等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成败。为进一步提高广大机手的操作技能,加快推进全市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的进程,今年我市特别加强了机手的培训工作,大力实施机手带动战略。

机手带动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针对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全市重点培训了2000名机手作为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作业能手。为鼓励机手购置并使用玉米联合收获保护性耕作相关机械,市农机局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作业能手评选活动,全市将评出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作业能手200名,进行表彰奖励。实施机手带动战略的实施,将使每个机手都能做到懂原理、会操作、能保养、有效益,都能成为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际操作者和宣传推广员。

4、抓好示范园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农机示范园的示范带动作用。

菏泽市农机局紧抓以实施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为重点的农机科技示范区建设,分别从市、县、乡三级入手,共抓农机科技示范区建设工作。为加快推进保护性耕作的发展,菏泽市农机局还要求保护性耕作示范区与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相结合,在示范区内实行

“定单作业”或“代耕制”,统一调度,统一收费标准,大大提高了机械作业效率和作业面积,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1个面积5000余亩的市级农机科技示范园,9个面积2000亩以上的县级农机科技示范园,42个面积约为500亩的乡镇级示范点,全市农机科技示范区总面积已达到52000余亩。在各级农机科技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下,2009年,全市夏玉米贴茬机播作业面积达到206.5万亩,秋季小麦免耕播种面积达到68万亩,玉米秸秆还田作业面积达到423万亩。

5、继续推出多种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机械。

为提高农民购置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积极性,2009年,在中央及省农机购置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市农机局加大了对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补贴力度,即每购置一台小麦免耕播种机,市局再补贴2000元。

为鼓励机手购置并使用玉米联合收获保护性耕作相关机械,2009年8月份,市农机局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手培训及做好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作业能手评选活动工作的通知》。文中提出,要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作业能手评选活动,全市将评出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作业能手200名,每人奖励500元,并颁发作业能手证书。为提高各县区农机局对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促进全市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工作健康快速发展,2009年4月,市农机局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提高农机科技示范区建设的意见》一文中,明确提出要对县、乡两级农机示范园建设规模大、标准高、机械化技术项目实施质量好、辐射带动面积大、效果好的县(区)、乡镇,进行进行表彰奖励。县级农机科技示范区设一等奖1名,奖3万元;二等奖2名,各奖2万元;三等奖3名,各奖1万元。全市乡镇级农机科技示范区评出10处进行奖励,每处奖励0.5万元。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园评出3处进行奖励,每处奖励1万元。

6、加强监督管理,狠抓落实。4月初,市农机局向各县区农机局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完善提高农机科技示范区建设的意见》的两个文件,明确了2008年全市保护性耕作及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并进行了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各县区,在通知中,还根据时间的变化对全年工作作了具体安排,让大家清清楚楚的知道哪个时间该干哪相项工作,并随时监督各项工作的进展,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完成。8月份,市农机局又再次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科技示范园建设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进一步强调了当前的园区建设工作。玉米播种期间,市农机局李同华书记与市农机推广站丁才新站长连续10多天奔波在各县区间,检查督促玉米贴茬免耕播种进度。小麦播种期间,市农机局又成立了以局党组成员为组长的两个小麦免耕播种督导组,分赴全市九个县区检查督导小麦免耕播种情况。在整个小麦播种期间,各督导组奔波在各县区间,对各示范区小麦免耕播种情况进行了实地查看,并随时对工作开展较慢的县区进行督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不足。一是县、乡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认知程度不够;二是县、乡级个别农机管理、技术推广人员对保护性耕作技术一知半解、又缺乏责任心,不能解决生产和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影响了机手和农民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性;三是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认识不足。受传统观念和耕作习惯的影响,农民在没有看到保护性耕作明显效果的情况下,不会轻易改变自己习惯的耕作方式,这就需要进行长期广泛地宣传。

2、保护性耕作机具性能差。今年,在小麦播种初期,土壤墒情较大,在加上地表的覆盖的秸秆量大,致使部分播种机出现了拥堵的现象,影响了农民应用小麦免耕播种机的积极性。

3、资金投入不足。虽然中央及省农机购机补贴资金对我市的投入较大,但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要需,而我市由于经济较差,市级和县级配套资金跟不上,目前,还较大部分的依赖国家资金投入。

四、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领导、宣传群众,提高全社会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程度,形成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良好的社会氛围。

2、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资金的扶持。目前,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在我市还处于初级阶段,要想在全市范围内大量推广应用,就需要各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两方面进行大力支持,特别时政府资金上的支持,对机具购置和作业费等方面给予适度补贴,以极大调动农民群众购机用机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全市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化技术的大发展。

3、进一步加大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要逐年提高规模档次和新增示范园数量,在示范园区内召开新机具演示会和农机作业现场会,达到培训机手和宣传群众的目的,充分发挥农机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4、改进保护性耕作机具的性能。要将机手、农民对小麦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给生产厂家,让他们对机具加紧改进,已提高机具的可靠性和作业效率。

第四篇:2011年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

秋季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

一、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就是利用机械方式一次进地完成摘穗、输送、集箱、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等作业的农机化技术。全市重点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技术要求:籽粒损失率≤2%,果穗损失率≤3%,籽粒破碎率≤1%,割茬高度≤8cm,秸秆切碎长度≤5cm,秸秆抛撒不均匀率≤20%。

1、适时收获:玉米完熟期收获,一般在9月中、下旬。

2、选择机械:选择与玉米种植行距相适应的机型,提高作业质量。

3、作业条件:收获时玉米结穗高度≥35cm,玉米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5%。

4、割茬高度一致,秸秆抛洒均匀。

5、安全作业:作业中,地头拐弯、倒车时,要提升秸秆还田机,操作人员不要接近旋转部位。

二、小麦深松施肥免耕播种技术。小麦深松施肥免耕播种技术就是机械一次进地完成苗带旋耕、起垄筑畦、间隔深松、分层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项作业的机械化技术。技术要求:深松深度25~30cm可调,小麦播种深度3~4cm,底肥和种肥施肥量每亩20~70kg可调,底肥均匀施在两行小麦中间地下12~20cm之间,种肥施在种子下方3~5cm处,播种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播后镇连续压。

1、播前秸秆粉碎还田:用机械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粉碎长度≤5cm,抛撒不均匀率≤20%。

2、深松深度:长深松铲30cm,短铲25cm,长、短深松铲每年进行交换。

3、施肥量:根据地力基础确定底肥施肥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50%-60%。

4、调整播种深度:通过试播,调整每行的播深,要做到均匀一致。

三、小麦机械化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小麦机械化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就是在秸秆还田覆盖的情况下,不耕翻土壤,采用免耕施肥播种机具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工序的农机化技术。技术要求:播种量10 kg/亩左右;施肥量35kg/亩左右,肥料在种子下方3~5cm处,无重播、漏播,播后适度连续镇压。

1、秸秆还田覆盖:用机械将玉米秸秆粉碎均匀覆盖地表,玉米秸秆切碎长度≤5cm,秸秆覆盖率≥30%,抛撒不均匀率≤20%。

2、选择优良品种:选择分蘖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如烟农

19、济麦

19、济麦20、济麦22等。

3、适期作业:根据土壤墒情,播期在10月1日~15日。

4、规范作业:小麦播深3cm左右,宽幅播种苗带宽10~12cm,播后镇压。

四、土壤机械化深松技术。土壤机械化深松技术就是用深松机进行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土壤疏松农机化技术。技术要求:作业深度35cm左右,作业后地表平整、无漏松和重松,适度连续镇压。

1、适墒作业:作业时土壤含水量15%~22%时为宜。

2、作业时间:在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松后及时播种,以免大量失墒。

3、作业深度:因地制宜,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一般35cm左右。

4、深松方式:保护性耕作地块宜采用单柱式间隔振动深松机,作业后及时进行免耕播种作业。传统耕作地块宜采用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也可选用单柱式振动、单柱带翼、异型铲深松机,以保证表土全部松动,利于小麦播种。

第五篇:以玉米机械收获的大发展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大推广

以玉米机械收获的大发展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大推广

山东省从2002年试验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来,结合本省的实践和具体情况,将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结合起来,一起抓、一起推广,从技术措施上实施“一条龙”作业,从推广工作上打好“组合拳”,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玉米机械收获与保护性耕作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从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上讲,保护性耕作就是在秸秆覆盖的情况下,用专用的播种机械实施免耕播种作业。秸秆覆盖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环节,没有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也就体现不出保护土壤水分、培肥地力的效果。虽然玉米联合收获不是保护性耕作的技术环节,但玉米联合收获在实现玉米收获的同时,实现了地表秸秆覆盖,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创造了条件。

从农机作业环节科学衔接方面看,玉米联合收获为保护性耕作创造了秸秆覆盖的条件,但保护性技术中的小麦免耕播种,解决了玉米联合收获后,地表秸秆量大,传统耕播困难的问题;玉米的免耕直播解决了玉米对行收获的要求,为提高玉米收获效率创造了条件。因此,将玉米收获与保护性耕作仅仅结合起来,一起抓、一起推广,对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山东的实际情况看,夏季小麦秸秆通过小麦联合收获作业,基本实现了地表覆盖,玉米播种也实现了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的难点在于玉米秸秆的覆盖和小麦免耕播种。如果让农民人工摘玉米穗,再让他们用机械粉碎秸秆覆盖地表,实施保护性耕作,农民会觉得麻烦、经济上不合算。对农民来说,玉米收获的主要目的已达到了,秸秆的问题可以随便处理,再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难度就增加了。2003年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时我们发现,将玉米联合收获和小麦免耕播种同时实施,农民就容易接受,几年的实践也证明,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好的地方,也是玉米联合收获发展较快的地方。

二、解读好中央一号文件,加快玉米联合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机化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第五段指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二是第十段指出:“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加大力度,防止农业面源污染”。三是第十五段指出:“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

根据山东的实际,正确理解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机化工作的要求。第一就是要解决好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的发展问题。山东作为玉米种植大省,玉米生产机械化就属于“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和关键生产环节的粮食生产机械化”,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关键环节就是收获环节,解决玉米收获最有效的办法是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第二就是通过发展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防止农村面源污染。目前农村最大的污染面源就是秸秆焚烧。每年三夏三秋季节,在地头、村庄、道路两侧堆放的都是秸秆,农民朋友为了省事,往往已烧了之。不仅影响到新农村的环境卫生,还影响了高速公路、飞机的运行安全,既污染了环境又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秸秆利用率?是农机部门的重中工作之一。第三就是要解决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这些任务,就是各级农机部门的工作重点,将玉米联合收获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结合起来,既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的具体体现。

三、农机农艺结合,搞好玉米联合收获与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

2002年,引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时,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就模拟玉米联合收获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模式进行对比试验,从机具的性能、小麦出苗、分蘖、返青、产量、生产成本等情况进行对比考察。通过对比试验和考察,我们认识到,将玉米联合收获与保护性耕作结合起来,减少了秋季农业生产环节,减少了农业生产用工,降低了机械作业成本,充分发挥了保护性耕作的技术优势。在几年的示范推广中,围绕技术的推广,结合山东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技术方案,制定配套技术规程,实施玉米联合收获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将“三秋”变为“两秋”。组织技术攻关小组,针对我省小麦玉米种植规格要求和生产特点,设计种植规格,研制、改进适合我省种植规格要求的保护性耕作设备,为全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持。

在技术规程的制定过程中,注重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在技术对比试验时,我们邀请省农科院作物专家、植保专家,省土壤肥料专家、省农机和农业技术推广专家等,针对玉米联合收获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模式,共同制定作物栽培技术方案、管理规范、病虫草害防治措施,使农业机械工程措施与农业生物措施有机结合,让技术得到农业部门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加快技术推广的步伐。今年,省农业厅承担的亚行北方旱作农业项目,将保护性耕作列为重要内容;省科技厅、省农业厅将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全省30项农业主推技术之一;今年省农业厅在制定全省“三秋”农业生产指导意见时,对玉米机械收获和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向全省农业部门重点推介。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农机、农业共同推广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好局面。

四、机械引进与研制相结合,为关键农业生产环节提供装备支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项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有适合当地生产特点的农业机械装备,才能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应用。为做好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与生产企业合作,先后承担了农业部跨越计划“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中试项目”,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玉米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示范推广项目”和农业部跨越计划“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中试与示范项目”,经过多年的研制和改进,机械性

能大大提高,推广数量迅速增加,今年全省玉米收获机新增3600多台,保有量将达到9500台,占全国玉米收获机械总量的2/3多。

我国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是从一年一作的旱作区研究发展起来的,在一年一作区,农业机械设备性能已比较成熟,在一年两作的山东,尤其是灌溉区,作物秸秆量大,引进的小麦免耕播种机还不能完全适应。没有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机具,是我省技术大面积推广的桎梏,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在分析山东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保护性耕作机具结构特点、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提出了改进设想,积极推进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研发与改进。一是与有关企业合作。制定厂站结合、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策略。农机推广部门提供技术、市场信息,农机企业利用生产和研发优势,共同开发;二是针对山东一年两作、秸秆量大的农业生产特点,加快研发一机多用,性价比好的保护性耕作机具;三是引进嫁接,边研究、边试验,经过一年的努力,新研发的保护性耕作机具,在全省三秋农机作业现场会上演示和考核,已投入小批量生产,以满足各地技术推广的需求。

五、宣传发动、政策扶持、培训推广相结合,打好技术推广的“组合拳”

1、搞好宣传发动,营造发展氛围。年初,山东省农机办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我省实际,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全面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意见》,向全省农机部门发出了技术推广的动员令;3月底,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对“十一五”期间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进行了规划安排,确立了到2010年,全省秋季保护性耕作达到播种面积10%以上的发展目标。省政府6月份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意见》,把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工作要求。全省大多数市县农机部门都把玉米联和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列入重要日程,制定了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推进措施,全省农机系统形成了工作当中抓重点,重点工作抓发展,发展当中抓创新的良好氛围。

2、科学制定方案,建设好示范点。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示范点建设是各地大面积推广的关键。只有通过示范点建设,建立样板田,发展一批带头乡、带头村和带头户,做给农民看,让农民真正看到好处,得到实惠,农民才会自觉干。年初省农机办要求各市农机系统都要建立2~4个示范县,各县都要建立2~4个示范乡镇,每个乡镇都要建立示范点。各市和示范县都要制定技术推广方案,落实机具和示范点面积,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积极争取推广资金。据统计全省各地已建立示范县45个,示范乡镇200多个,落实实施面积40多万亩。同时,省农机办在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建设中,重点向玉米机械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方面倾斜,增加示范点数量和项目资金,积极扩大技术社会影响。

3、购机补贴政策,重点支持。今年省农机办将购机补贴资金重点向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倾斜,中央和省两级资金共补贴玉米联合收获机2997台套,补贴总量是去年的2.5倍,今年保有量可望突破9500台,比去年增长55%。利用中央、省和地方自行安排的资金补贴发展保护性耕作机械500台左右,全省免耕播种机的总量可以超过1700台,比去年增长41.7%,实现了机械装备的快速增长。

4、技术培训先行,大培训促进大推广。根据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省农机办将4月和8月定为培训月。分别于4月26日、8月12日和8月20日举办了三期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培训班,成立了山东省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宣讲团。到目前为止,全省农机系统已有142个单位,173人参加了培训。其中17个地市农机局和有玉米的县级农机局长、分管局长和推广站长都参加了学习。大培训活动内容丰富,效果显著,主要表现是:一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农机办专门召开主任会议研究,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农机局、办领导也积极参加学习,据统计参加培训的学员中,局级领导110人,其中一把手74人,分别占培训人员的64%和43%。二是培训内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省农机技术推广站专门编印了《山东省玉米联和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培训材料》,邀请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专家组组长高焕文教授来鲁讲课,讲授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基本原理、技术要求;我省各级示范点交流了近几年的实践活动和经验,生产企业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机具。通过培训,学员们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三是培训活动形式多样。培训班采取课堂授课、外出考察、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提高了学员的感性认识。通过理论学习、经验交流、机具演示、实地考察,使培训人员对我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大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明确了开展技术推广的工作思路和方向。

随着大培训活动的深入,省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宣讲团和各市宣讲团到各市、县农机部门开展了对基层农机管理、技术人员、机手和农户的培训。聊城市东昌府区、阳谷县召开了三百多名的机手和农户参加的宣讲大会,章丘市农机技术人员对重点示范村,逐村宣讲,逐村演示。全省各级农机部门抓住三秋生产前的关键时机,掀起了宣讲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高潮,为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抓好市场培育,推动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作业市场健康发展。在现阶段,发展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单靠行政推动困难较大,必须引入市场机制,用农机户的经营效益和农户生产效益来驱动技术的推广。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充分发挥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的作用,积极培育发展秋季农机跨区作业市场,使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的跨区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8月21日,省农机办召开了秋季农机跨区作业协调会,东西对接,互引互援,省内跨区作业的玉米收获机械达到7000余台,为玉米联合收获和小麦免耕播种作业提供了机具支持。

下载菏泽市农机局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菏泽市农机局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 摘要:借鉴国外保护性耕作的概念,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保护性耕作的概念,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作用以及类型。介绍了国外、国内保护性耕作的研究现状,及存在......

    保护性耕作基本知识

    保护性耕作基本知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取得了可......

    保护性耕作事迹材料

    推广新技术,勇当带头人 ——特力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林和他的保护性耕作示范田 特力村,坐落在坦途镇腹地,看名字应该有点特立独行、不拘一格的意思。但是这里的百姓却固执地奉行......

    保护性耕作总结

    ****二0一0年保护性耕作项目 工作总结 一、项目完成情况: (一)面积实施情况。 于2001年起,就开始大面积推广实施土壤深松、秸秆还田技术,因长期坚持秸秆还田,土壤的团粒结构、疏松......

    保护性耕作工作总结

    保护性耕作工作总结近三年来,我们始终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实际,加强领导,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使我市保护性耕作取得了新......

    临沂市农机局赴内蒙古考察保护性耕作情况报告

    临沂市农机局赴内蒙古考察保护性耕作情况报告 为加快我市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步伐,5月中旬,临沂市农机局组织部分县区农机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到开展这项工作比较早、比较好的内......

    辽宁省保护性耕作现状

    辽宁省保护性耕作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自2002年国家开展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以来,辽宁省先后有15个县被列入国家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建设项目,目前在建国家项目县有8个,阜蒙县、法......

    保护性耕作总结5则范文

    2011年新民市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 工作总结 2011年在省、市各级部门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新民继续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实际,加强领导,深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