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工商银行流动资金循环贷款管理办法
中国工商银行流动资金循环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流动资金循环贷款业务管理,切实防范风险,提高对优质信贷客户的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借款人是指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贷款人是指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及其授权的分支机构。
第三条流动资金循环贷款指贷款人与借款人一次性签订借款合同,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允许借款人多次提取贷款、逐笔归还贷款、循环使用贷款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
第四条流动资金循环贷款额度指贷款人在借款人的客户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内,根据借款人的实际需求,一次性审批、在规定期限内可循环使用的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第五条流动资金循环贷款业务按照“总量控制,分次发放,逐笔归还,良性循环”的原则加强信贷管理。
第二章借款人条件
第六条申请流动资金循环贷款的借款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1.在我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结算业务60%(含)以上通过我行办理;
2.信誉良好,具有按期偿付贷款本息的能力;
3.按期清偿贷款本息,无不良履约记录;
4.贷款用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承诺不以任何形式流入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和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
5.能及时、准确地向贷款人提供财务报告,配合贷款人的调查、审查和检查;
6.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制度;遵纪守法,股东和现任高级管理人员
无任何重大不良记录;
7.发生经营、财务和人事等方面的重大变动,能及时对贷款人履行告知义务;
8.资产负债率不高于60%;
9.我行评定信用等级为AA 级(含)以上;
10.除信用方式贷款外,能提供符合贷款人要求的贷款担保,包括:
(1)财产抵押;
(2)动产、权利质押;
(3)金融机构担保;
(4)信用等级在 AA 级(含)以上的企业法人的保证(不含关联企业保证);
11.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三章循环贷款的额度、期限、利率与费率
第七条流动资金循环贷款额度不得高于客户流动资金授信额度。
第八条在流动资金循环借款合同有效期内,借款人在任何时点上的贷款总余额均不得超过合同金额。
第九条流动资金循环贷款期限原则上为一年,对AAA 级借款人,循环贷款期限可以超过一年,但最长不超过三年。
第十条在流动资金循环贷款额度使用期内,借款人每次提款的使用时间均不得超过循环贷款额度使用期限的终止日。
第十一条从流动资金循环借款合同签订之日起,借款人如连续三个月未作任何提款,该流动资金循环贷款额度自动取消。
第十二条流动资金循环贷款利率按每次提款的实际使用期限同档次流动资金贷款利率执行。会计部门根据每次提款的实际使用天数,按天计息,按月或季结息。
在借款合同有效期内,如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调整,借款合同项下的贷款利率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银发[1999]77 号)和《中国工商银行外币利率管理办法》(工银发[2000]143号)作相应调整。第十三条在流动资金循环借款合同有效期内,贷款人可一次性或分次向借款人收取循环贷款承诺费。循环贷款承诺费按照合同金额与借款人已提款项(结费日余
额)的差额一次性(合同签订之日或合同终止日)或分次(按季或半年)向借款人收取,费率按年费率0.1%~0.5%确定。
第十四条在流动资金循环借款合同有效期内,借款人主动向贷款人提出缩减流动资金循环贷款额度,贷款人可在办理有关手续时,一次性向借款人收取缩减贷款额度0.1%~0.5%的违约金。
第四章贷款申请与审查
第十五条借款人申请流动资金循环贷款,应向贷款人提供以下资料:
1.借款人营业执照副本、法人代码证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法定代表人证明文件。
2.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贷款卡(证)。
3.借款人公司章程,验资报告。
4.经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近三年和当期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借款人成立不到三年的,须提供自成立以来每年度的财务报表。
5.流动资金循环贷款申请书。
6.流动资金循环贷款采用担保形式的还需提供以下资料:
(1)流动资金循环贷款采用保证形式的,需出具符合贷款人要求的、保证人同意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且同意与贷款人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的承诺函;流动资金循环贷款采用抵(质)押方式的,需出具符合贷款人要求的、抵(质)押人同意与贷款人签订最高额抵(质)押合同的承诺函。最高额担保合同金额必须大于或等于循环贷款额度。
(2)保证人的营业执照副本、法人代码证副本、法定代表人证明文件和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贷款卡(证)(保证人是外方股东的除外)。
(3)保证人经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年度和当期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4)抵(质)押物的清单、价值评估文件、物权权属证明文件。
7.借款人或保证人、抵(质)押人设有董事会机构的,应出具含相关内容的董事会决议(有法定人数董事会成员签名,并附董事会成员名单)和授权书。
8.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十六条贷款人在收到借款人的申请资料后,应对借款人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调查核实。重点审查借款人是否符合流动资金循环贷款条件、保证人担保能力是否充足、抵(质)押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调查核实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所提供的担保条件、借款人已获得银行信用额度及其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对借款人的申请提出调查、审查意见。
第十七条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客户流动资金授信额度、担保条件等情况。对借款人申请的循环贷款额度进行审批。
第五章授权、授信与贷款限额管理
第十八条流动资金循环贷款额度审批权限执行总行关于流动资金贷款单笔审批权限的规定。
第十九条流动资金循环贷款期限超过一年的,贷款人须分别执行总行下达的年度流动资金贷款单笔审批权限的有关规定。超过贷款人审批权限的,须报上级行审批。
第二十条流动资金循环贷款纳入法人客户统一授信管理。
第二十一条流动资金循环贷款纳入流动资金限额管理,各行应在总行下达的信贷限额计划的总量内自行调整。
第六章贷款发放与归还
第二十二条贷款人应与借款人签订流动资金循环借款合同,与保证人或抵(质)押人签订最高额担保合同。在流动资金循环借款合同金额和使用期内,借款人可以周转使用贷款;在最高额担保合同金额和有效期内,无需逐笔办理担保手续。第二十三条借款人每次用款时,须提前三个工作日向贷款人提交《提款通知书》,并填写相应的借款凭证。
第二十四条贷款人在收到提款通知书后三个工作日内,对借款人提出的提款要求
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
1.提款用途的合法性、合理性;
2.借款人经营、财务状况是否发生不利于贷款人的变化;
3.保证人的担保能力或抵(质)押物是否发生不利于贷款人的变化;
4.借款人是否发生延迟支付利息和贷款等违约事项;
5.其他违约行为。
第二十五条如审核同意提款,贷款人应在借款人指定的提款日将《提款通知书》上所列金额划入借款人在贷款人处开立的账户;如贷款人审核后不同意提款,应在提款日前及时通知借款人,并说明理由。提款通知一经开立,未经贷款人同意借款人不得单方面撤销。
第二十六条借款人提前还款,须经贷款人同意,并补偿贷款人因借款人提前还款而遭受的相关损失。
第七章风险控制
第二十七条借款人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即被视作违约:
1.未经贷款人同意,发生或实施合并、兼并、合资、分立、减资、承包、股权变动、重大资产转让以及其他可能影响贷款人债权安全的行为;
2.借款人高层管理人员或董事会成员涉嫌贪污、受贿、舞弊或违法经营等重大案件,未能在事件发生后5日内书面通知贷款人;
3.歇业、解散、停业整顿、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被撤销;
4.发生对其正常经营构成危险或对其履行循环借款合同项下还款义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任何其他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涉及重大经济纠纷、发生或涉及重大诉讼或仲裁案件、破产、财务状况恶化等,未能履行书面通知贷款人的义务;
5.借款人未能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和其他反映生产经营情况的材料;
6.借款人所提供的流动资金循环贷款担保的条件、效力发生变更;
7.借款人擅自改变流动资金循环贷款的用途;
8.借款人未能按照循环借款合同条款支付到期贷款本息等应付款项;
9.借款人未能履行流动资金循环贷款的义务,并且在贷款人发出书面通知要求纠正该违约行为后仍未得到补救;
10.借款人与其他任何债权人的合同项下发生重大违约事件;
11.借款人不能支付其到期债务或资不抵债、破产、重组、解散或任何借款人的债权人已向借款人指定托管人或破产财产接管人;
12.循环借款合同中列明的其他违约行为。
第二十八条发生第二十七条所述违约事件后,贷款人应立即调整或取消流动资金循环贷款额度、拒绝新的提款要求、终止循环借款合同、要求立即偿还所有未还借款等措施,控制贷款风险。
第二十九条各行应通过信贷综合管理系统对流动资金循环贷款逐户、逐笔进行监测,对贷款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第三十条各行应按《贷款通则》以及总行信贷管理有关规定,定期对借款人进行贷后跟踪检查。贷后检查管理的重点是监督贷款使用,了解借款人经营状况,并建立完整的信贷档案。
第三十一条总行将通过现场检查或非现场检查(信贷综合管理系统)对各分行流动资金循环贷款的管理情况进行监测。对流动资金循环贷款发生欠息、逾期等贷款风险的分行,将停办其流动资金循环贷款业务,限期清收不良资产,并严肃查处责任人。各行要按此要求对所辖机构进行严格管理。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中有关循环贷款的收费标准,待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后执行。第三十三条本办法由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制定、解释和修改。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中国工商银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
中国工商银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
一、基本概念和要求
(一)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对借款人发放的,期限为一至三年(不含一年含三年)的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中经常占用。
(二)对用于国家专项储备的贷款可根据储备时间确定贷款期限。
二、发放对象、用途和收回方式
(一)发放对象
对生产经营正常,成长性好,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无不良信用记录的A+级(含)以上客户,可以办理中期流动资金贷款。
对能够提供全额低风险担保的企业申请办理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可不受信用等级限制。
(二)用途
贷款用途限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周转。
不得挤占挪用流动资金贷款搞固定资产投资。严禁将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炒作股票。
(三)客户可采用一次性偿还方式偿还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也可采用分期还款的方式。
三、风险防范要求
(一)除符合总行规定的信用贷款条件的客户外,办理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必须落实有效担保。
(二)在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借款合同中增加保护性条款,规定借款人在贷款期间必须保持较好的偿债能力和较高的流动性,设定相应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现金流量等指标控制线,并要求借款人定期向银行报送相关信息资料,以防止在贷款期内因借款人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贷款风险失控。一旦借款人违反上述条款,贷款行有权提前收回贷款。
(三)对到期的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可视客户经营状况展期一次。
(四)对符合《关于印发流动资金贷款借新还旧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工银发[2001]44号)规定条件,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可以办理借新还旧,但期限不得超过1年。
1.锁定在流动资金贷款借新还旧基数内、客户信用等级在AA级(含)以下;
2.单笔贷款办理借新还旧之前贷款本金压缩比率达到10%以上; 3.落实合法、有效、可靠的担保。
(五)对没有锁定在借新还旧基数内的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一律不得办理借新还旧。
(六)对AA+及其以上客户的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不得办理借新还旧,在符合新增贷款条件的前提下,可直接办理新增贷款或再融资,并按新增贷款管理和考核。
(七)一级(直属)分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余额占全部流动资金贷款余额的比例须控制在12%以内。因特殊情况确需超过比例发放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须逐笔报总行审批(总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审批权限
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权集中在一级(直属)分行,不得再转授权(总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贷后管理
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较长,风险相应增加,因此要加强对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贷后管理,进行逐户逐笔监测。
贷后检查要逐笔写出书面报告,归入信贷档案。要重点分析借款人生产经营状况和担保发生变化可能形成的风险,及时进行预警和监控。密切跟踪贷款资金流向,一旦发现借款人有挤占、挪用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股市交易等,要提前收回贷款,停止增加新贷款,并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相应处罚措施。
六、贷款监控
(一)控制目标
全部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不良率不得超过2%;2000年以后发放的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不良率不得超过0.5%。
(二)专项监控和处理措施
各一级(直属)分行对中期流动资金贷款要实施专项监控,对贷款出现风险的分支行要予以警告,对超过控制线的分支行要暂停其贷款业务,并责令进行限期清收整顿;对越权、违规办理贷款及新发放贷款形成不良贷款的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要按照《中国工商银行稽核处罚暂行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对发现的重大风险问题要随时向总行报告,并于每季后15日内,向总行书面报告辖内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风险状况及管理措施。
第三篇: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
附件
中国农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促进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农业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流动资金贷款系指农业银行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周转的本外币贷款。
第三条 办理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第四条 流动资金贷款纳入对借款人及其所在集团客户的授信管理,并按区域、行业、贷款品种等维度逐步建立健全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第五条
流动资金贷款实行授权管理,各级行在授权范围内办理流动资金贷款业务。
第六条
流动资金贷款实行审贷分离、全流程管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需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
第七条
办理流动资金贷款应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并按照合同约定检查、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
流动资金贷款不得用于固定资产、股权等投资及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和用途。
第八条
办理流动资金贷款时应合理测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审慎确定借款人的流动资金贷款总额及具体贷款的额度,并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的规模及周期特点合理设定贷款业务品种及期 限,实现对贷款资金回笼的有效控制。不得超过借款人的实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第九条
办理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的基本流程为:客户申请、受理、调查、审查、(审议)、审批、(报备)、信用发放条件审核、签订合同、提供信用、贷款使用条件审核、资金支付、贷后管理(风险分类)、信用收回。相关制度办法有特别规定的,执行其规定。
第二章 业务对象、种类及条件
第十条
流动资金贷款对象为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具备贷款资格的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
第十一条
流动资金贷款按期限分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
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是指贷款期限不超过1年(含1年)的流动资金贷款;
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3年以下(含3年)的流动资金贷款。
第十二条
流动资金贷款按照贷款使用方式分为一般流动资金贷款和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
一般流动资金贷款是指单笔审批、一次或分次发放、收回后不得循环使用的流动资金贷款。
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是指在贷款合同金额和有效期内,借款人根据需要多次提款、逐笔还款、循环使用的流动资金贷款。
第十三条
借款人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依法设立并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人民银行核准发放并经过年检的贷款卡,特殊行业或按规定应取得环保许可的,还应持有有权部门的相应批准文件;
(二)生产经营合法合规,符合营业执照范围,符合国家产业、环保等相关政策和农业银行的信贷政策;
(三)在农业银行开立基本账户或一般账户(低信用风险业务品种可只要求开立临时账户),自愿接受农业银行信贷监督和结算监督;实行公司制的客户、合资合作客户或承包经营客户申请信用必须符合公司章程或合作各方的协议约定;
(四)信用等级在A级(含)以上,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五)管理、财务制度健全,生产经营情况正常,财务状况良好,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有合法的还款来源,具备到期还本付息的能力;
(六)借款人及控股股东、主要股东无不良信用记录,或虽然有过不良信用记录,但不良信用记录的产生并非由于主观恶意且申请本次用信前已全部偿还了不良信用或落实了农业银行认可的还款计划;
(七)贷款用途明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
(八)不符合信用贷款条件的,要提供合法、足值、有效的担保;
(九)申请外汇流动资金贷款,须符合有关外汇管理政策;
(十)农业银行要求的其他条件。
办理属总行规定的低信用风险业务品种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借款人具备借款主体资格;生产经营合法合规,符合营业执照范围;无主观恶意造成的不良信用记录;贷款用途合法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第二还款来源真实、合法、足值、有 效且风险可控。
存量贷款客户不符合上述准入标准的,应逐步压缩余额。第十四条
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的申请人除需满足第十三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农业银行信用评级在AA级以上(含),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二)财务结构合理,现金流量充足(经营未满两年的申请人或虽经营已满两年但根据经营计划尚未达产的,预计现金流量充足),发展前景良好,具备到期还本付息能力;
(三)与农业银行合作关系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第十五条
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申请人除需满足第十三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农业银行信用评级在AA+级以上(含),优势行业重点客户可放宽至AA级,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二)居行业排名前列,财务结构合理,现金流量充足(经营未满两年的申请人或虽经营已满两年但根据经营计划尚未达产的,预计现金流量充足),发展前景良好,具备到期还本付息能力;
(三)与农业银行合作关系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
(四)若不符合信用贷款条件,申请人能够提供合法、足值、有效的抵(质)押担保,或由信用等级在AA级以上(含)保证人或符合条件的信用担保机构提供保证担保。
第三章 申请、受理与调查
第十六条
借款人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应提交借款申请书,申明借款种类、金额、币种、期限、用途、担保方式、还款来源、还 4 款计划及还款方式等,并提供符合要求的基本资料(见附件1),同时书面承诺所提供资料真实、完整、有效。
第十七条 对同意受理的流动资金贷款,由客户部门按规定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一)借款人基本情况,包括历史沿革,注册资本,实收资本,主要投资人及出资金额、比例和出资方式,组织架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及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管理人员的情况,客户信用状况,与我行合作情况,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情况等;
(二)借款人经营情况,包括经营范围、核心主业、生产技术和工艺、年设计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贷款期内经营规划和重大投资计划等;
(三)借款人所在行业及区域状况,包括行业发展前景、借款人在行业、区域中的地位、市场环境等;
(四)借款人财务状况,包括借款人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等;
(五)借款人信用情况,包括借款人开户情况、在金融机构信用总量及信用记录、在农业银行用信情况及合作情况;
(六)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的真实性、合理性,包括客户营运资金的总需求,现有融资性负债情况,应收应付账款、存货等情况,资金需求是否与其生产经营相匹配、负债是否超出合理承受能力,是否有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或盲目多元化投资的倾向;
(七)担保情况,主要调查担保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足值性、可实现性;保证人的保证资格及保证能力;抵(质)押品的物理状况、保管情况、市场价值;
(八)贷款具体用途及与贷款用途相关的交易对手资金占用等情况;
(九)还款来源情况,包括生产经营产生的现金流、综合收益及其他收入等是否足以偿还信用;以及还款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
中期流动资金贷款还应重点调查以下内容:借款人中、长期生产经营的规划;中长期资产负债结构的稳定性;中长期现金流量的充足性和稳定性;借款人管理层的稳定性及关键管理人员的品行。
第十八条 调查完成后,客户部门应在综合分析判断借款人生产经营是否正常、还款来源是否充足、担保是否落实、信贷风险是否可控的基础上,合理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及综合效益,并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明确的调查意见,包括是否同意贷款及具体的贷款方案,根据需要提出信用发放条件、贷款使用条件、合同约定内容和管理要求等,并对调查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
第十九条 若借款人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等与前一次办理信贷业务或授信额度核定时相比未发生较大变化,调查报告内容可适当简化。
第四章 审查、审议与审批
第二十条 有权审批行信贷管理部门(审查审批中心)负责流动资金贷款审查。审查的重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借款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农业银行信贷政策、基本条件;
(二)贷款用途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借款人生产经营需要;
(三)调查报告和有关资料是否完整,内部运作程序是否合规,是否符合授权管理要求;
(四)调查报告中对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及贷款额度的测算是否合理,是否与借款人生产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相适应;
(五)借款人在农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授信、用信情况;
(六)贷款担保是否充足、合法、有效;
(七)借款人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如何,贷款还款来源是否可靠;
(八)贷款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二十一条 信贷审查人员对调查内容有异议的,经主管行长批准后,可以到借款人实地核查有关情况的真实性;审查人员在审查过程中认为存在疑难法律问题的,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可按规定送交法律部门审查。
第二十二条 审查完成后,信贷管理部门应按规定撰写信贷审查报告,提出明确的审查意见,包括是否同意贷款及具体的贷款方案,根据需要提出信用发放条件、贷款使用条件、合同约定内容和管理要求等。
第二十三条 对拟同意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报有权审批人审批,按规定应经贷审会(合议会)审议的,经审议后提交有权审批人审批。
第二十四条 流动资金贷款审批内容包括信贷方案(如贷款用途、金额、币种、期限、利率、担保、还款方式、审批有效期等)、信用发放条件、贷款使用条件、合同约定内容、管理要求等内容。
第二十五条
审批流动资金贷款应确定审批有效期。审批有效期是指从批复生效日起至借款合同签订日止的时段。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有效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根据客户资质及实际业务需求可适当延长。
第五章 贷款额度、定价、期限和还款方式
第二十六条 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的情况和预期变化,在合理 估算营运资金总量和缺口基础上,结合经营规模、业务特征、营运效率、自有及自筹资金、偿债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测算方法参考附件2)。
第二十七条 流动资金贷款定价应综合考虑贷款风险、资金成本、综合收益、市场竞争等因素,在符合人民银行及农业银行有关规定的情况下合理定价。
第二十八条
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应根据客户生产经营周期、预期现金流、信用资信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
第二十九条
流动资金贷款可采用一次性还本付息,或一次还本、分期付息,或分期还本付息等还款方式。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应优先选择分期还本付息的还款方式。对采取分期还本付息还款方式的,应根据客户的预期现金流确定还本付息的期数及每期还本付息的金额。
第六章 合同签订
第三十条
流动资金贷款审批后,按相关规定进行信用发放条件审核,与借款人及其他相关当事人签订书面借款合同及其他相关协议,需担保的应同时与担保人签订书面担保合同。
第三十一条
流动资金贷款原则上使用制式合同文本,合同的使用执行《中国农业银行合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二条
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贷款金额、期限、利率、用途、币种、担保方式、还款方式等;
(二)合同签订前尚未落实的信用发放条件、贷款使用条件及贷款资金支付的限制、禁止行为;
(三)贷款资金的支付方式、受托支付的金额标准、支付方式 变更及触发变更条件、借款人应提供的贷款资金使用记录和资料,以及贷款资金支付接受农业银行管理和控制等与贷款使用相关的条款;实行受托支付的,必要时对相关账户限制网上银行、现金管理客户端、电话银行等非柜台渠道的支付行为及通兑功能;
(四)要求借款人指定专门的资金回笼账户,并及时提供该账户资金进出情况;
(五)借款人应在合同中对下列事项作出承诺:承诺不将贷款用于固定资产、股权等投资和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和用途;及时向农业银行提供真实、完整、有效的材料;配合农业银行进行贷款支付管理、贷后管理及相关检查;进行对外投资、实质性增加债务融资,以及进行合并、分立、股权转让等重大事项前征得农业银行同意;借款人资金回笼情况出现重大问题时农业银行有权提前收回贷款;发生影响偿债能力的重大不利事项时及时通知农业银行;
(六)当借款人出现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未按约定方式进行贷款资金支付、未遵守承诺事项、突破约定财务指标、发生重大交叉违约事件、违反借款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形时,借款人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农业银行有权采取变更支付方式、要求追加担保、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等措施;
(七)贷款批复文件中要求列入合同条款的其他事项。第三十三条 根据风险控制需要,在借款合同中还可对如下事项进行约定:
(一)对借款人重要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或有负债比率等变动范围进行限定,控制资本性支出;
(二)约定定价条件,定价条件发生变化按约定相应调整贷款利率和实施定价处罚;
(三)加入资产保护条款,如要求借款人对关键资产投保,不得出售指定范围的资产(除非收入用于偿还贷款),对分红比例进行控制性约定等。
第七章 贷款发放与支付
第三十四条
流动资金贷款发放前,经营行应按规定要求落实信贷批复内容,并按《中国农业银行用信管理办法》进行放款审核后发放贷款。
第三十五条
经营行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对贷款资金的支付实施管理与控制,监督贷款资金按约定用途使用。
第三十六条
经营行应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的方式对贷款资金的支付进行管理与控制。
贷款人受托支付是指经营行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通过借款人账户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手。
借款人自主支付是指经营行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将贷款资金发放至借款人账户后,由借款人自主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手。
第三十七条 根据借款人的行业特征、经营规模、管理水平、信用状况等因素和贷款业务品种,合理约定贷款资金支付方式及贷款人受托支付的金额标准。
第三十八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流动资金贷款,原则上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
(一)从未在我行办理过信贷业务,且信用等级在A+级以下(不含);
(二)申请放款时支付对象明确(有明确的账户、户名)且单 笔支付金额超过3000万元(不含);
(三)以贸易链、产业链为依托,依据特定交易进行融资,以交易相关的存货、应收账款对应的未来的现金流为还款保障,需全程控制资金流的贷款及农业银行认为有必要采用受托支付的其他情形。
对综合实力一般的中小型贸易类客户,一级分行应结合具体情况从严掌握支付标准;对于资信良好、综合实力强、无贷款挪用记录的重点客户确实难以实施受托支付的,经一级分行确定名单后,可适度放宽支付标准。
第三十九条 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借款人支付贷款资金时需向经营行提供以下资料:
(一)加具借款人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及有权人签字的委托支付通知单;
(二)按支付结算制度规定,提供资金支付和汇划凭证、结算业务申请书等与结算相关的资料;
(三)交易合同、订单或其他能证明借款人及其交易对手交易行为的资料。
第四十条 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的,客户经理应根据合同约定的贷款用途,审核借款人提供的支付申请所列支付对象、支付金额等信息是否与相应的交易合同等证明材料相符。审核同意后,由客户经理在委托支付通知单上签字,将相关资料交放款审核岗审核。放款审核岗审核同意的,在委托支付通知单上签字确认,通知客户部门办理放款手续并将有关资料提交柜员进行账务处理。
第四十一条 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经营行应要求借款人定期汇总报告贷款资金自主支付情况,并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自主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第四十二条 对低信用风险流动资金贷款,经营行可视情况合理选择贷款支付方式。
第四十三条 贷款支付过程中,借款人信用状况下降、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不强、贷款资金使用出现异常的,经营行应与借款人协商补充贷款发放和支付条件,或根据合同约定变更贷款支付方式、停止贷款资金的发放和支付。
第八章 贷后管理
第四十四条 流动资金贷款按照《中国农业银行贷后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和借款合同约定进行贷后管理。除执行贷后管理一般规定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根据合同约定要求借款人指定专门资金回笼账户并及时提供该账户资金进出情况。
必要时可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融资情况等,与借款人协商签订账户管理协议或在借款合同中进行补充约定,明确约定对指定账户回笼资金进出的管理。
密切关注大额及异常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加强对资金回笼账户的监控。
(二)动态关注借款人经营、管理、财务及资金流向等重大预警信号,根据合同约定及时采取提前收贷、追加担保等有效措施防范化解贷款风险。
(三)根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参与借款人的兼并、分立、股份制改造、破产、清算、大额融资和资产出售等活动,维护农业银行债权。
(四)对借款人的贷后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综合评估贷款品种、额度、期限与借款人经营状况、还款能力的匹配程度,作 为与借款人后续合作的依据,必要时及时调整信贷策略。
第四十五条 借款人因市场环境变化、现金流与贷款期限不匹配等原因导致临时性资金困难、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可以办理展期。流动资金贷款展期不低于原贷款条件,并集中到二级分行及以上审批。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展期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展期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
第四十六条
流动资金贷款形成不良的,应及时进行责任认定后按规定移交至不良资产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管理,并及时制定清收处臵方案。
第九章 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
第四十七条 对生产经营和资金周转连续性强、有经常性的短期循环用信需求且符合办理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条件的借款人可发放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
第四十八条
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有效期原则上不超过1年,优势行业重点客户最长不超过2年。单笔贷款期限不超过1年,且到期日不超过额度有效期满后的6个月。单笔用信到期后必须收回,不得办理展期。
第四十九条
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审批后,经营行在合同确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可多次循环发放。借款人申请单笔用信,应由经营行客户部门审核该笔用信的真实性、合理性及借款人风险状况,按用信管理规定移交放款审核岗审核后进行放款操作。
第五十条 额度有效期超过1年的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应按年进行复核,根据流动资金贷款合同约定判断借款人是否出现足以影响贷款安全的不利行为或情形,决定是否继续按原条件执行合同或者采取调整、取消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额度、停止发放贷款或提 前收回贷款等措施。复核可与授信方案一同报有权审批行审批,也可按调查、审查、审批的流程单独报有权审批行审批。
第五十一条 可循环流动资金借款合同中除第三十二条约定的内容外,还应做以下约定:
(一)借款人在农业银行或其他商业银行贷款出现逾期或其他不良信用记录,或借款人出现足以影响贷款安全的不利行为或情形,农业银行可以调整或取消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额度、变更支付方式、要求追加担保、停止发放贷款或提前收回贷款;
(二)单笔用信申请须经农业银行审核同意。
第五十二条 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发放后,若发现借款人存在违反合同约定的违约事项导致贷款风险增加时,经营行应采取调整或取消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额度、变更支付方式、追加担保、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等措施降低信贷风险;借款人违约事项消除后方可继续按原条件放款。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农业银行境内分支机构。第五十四条
一级分行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或操作规程,报总行(信贷管理部)备案。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制定、解释和修订。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发布后,原《中国农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农银发[2006]262号)和《关于停止办理A级以下客户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通知》(农银办发[2008]783号)同时废止。
附件:
1、申请办理流动资金贷款应提供的基本资料
2、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额度的参考方法
第四篇: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总则....................................................................................2 受理与调查........................................................................3 风险评价与审批................................................................4 协议与发放........................................................................5 支付管理............................................................................6 贷后管理............................................................................8 法律责任..........................................................................10 附则..................................................................................11 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行为,加强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审慎经营管理,有效防范风险,促进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贷款人),经营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流动资金贷款,是指贷款人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发放的用于日常生产经营的本外币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按使用的周转性分为循环和非循环两类。凡在一定期限、一定额度内多次滚动使用的流动资金贷款为循环贷款,其他为非循环贷款。
除固定资产贷款以外的其他公司类贷款业务品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流动资金贷款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第五条 贷款人应完善内部控制,实行贷款全流程管理,全面了解客户信息,建立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岗位 制衡机制,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并建立各岗位的考核和问责机制。
第六条 贷款人应将流动资金贷款纳入对借款人及借款人所在集团客户的综合授信额度管理,并按区域、行业、贷款品种等维度建立流动资金贷款的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第七条 贷款人应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用途,并按照约定检查、监督流动资金贷款的使用情况,防止贷款被挪用。
第八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依照本办法对贷款人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实施检查监督。
第二章 受理与调查
第九条 贷款人应确定对借款人的基本要求;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通过合法、有效的方式提出借款申请。
第十条 贷款人受理的流动资金贷款申请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借款人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
(二)借款人生产经营合法、合规;
(三)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记录;
(四)借款用途明确、合法;
(五)借款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有合法的还款来源;
(六)借款人承诺按本办法有关规定配合贷款人的贷款支付管理,为贷款人提供真实的贷款支付和流转情况;
(七)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贷款人应对借款人提供申请材料的方式和具体内容提出要求,并要求借款人恪守诚实守信原则,承诺所提供材料真实、完整、有效。
第十二条 贷款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一)借款人的组织架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法定代表人及高管团队的资信等情况;
(二)借款人的核心主业、生产经营、市场营销、财务资信和发展战略等情况;
(三)贷款具体用途,以及与贷款用途相关的商品或服务交易等情况;
(四)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来源和保证人的保证能力及抵质押物担保能力;
(五)借款人关联企业及关联交易等情况;
(六)贷款人认为有必要调查的其他情况。
第十三条 贷款调查人员应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及验证核实情况提出调查意见。
第三章 风险评价与审批 第十四条 贷款人应建立完善流动资金贷款风险评价机制,落实具体的责任部门和岗位,采用科学评级方法,评定客户信用等级,核定授信额度,建立客户资信记录,有针对性地审查影响流动资金贷款安全的因素,有效识别贷款风险,形成风险评价报告。
第十五条 贷款审批人员应在审阅有关材料的基础上,根据金融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贷款人内部的规章制度,分析贷款的主要风险和收益情况,以及风险规避和防范措施,提出信贷审批意见。
第十六条 贷款人应根据审慎原则,建立规范的贷款评审制度和流程,确保独立风险评价和信贷审批不受任何不当影响。
贷款人应建立内部审批授权与转授权机制。审批人员应在授权范围内按规定流程审批贷款,不得越权审批。
第四章 协议与发放
第十七条 贷款人应和借款人及其他相关当事人签订合法的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及其他相关协议。
第十八条 贷款人应建立规范的合同使用和管理制度。第十九条 贷款人应在借款合同中要求借款人承诺向贷款人提供的材料完整、真实、有效。
第二十条 贷款人应在借款合同中与借款人明确约定具体的 贷款金额、期限、利率、用途、还款方式、风险处置和有关细节,不得将贷款用于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经营或投资的领域和用途。
第二十一条 贷款人应在借款合同或相关协议中与借款人明确约定贷款资金的支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支付资金用途、支付方式、支付工具的约定;
(二)对支付方式变更及变更触发事件的约定;
(三)对贷款资金支付限制、禁止行为的约定;
(四)对借款人及时提供贷款资金使用记录和资料备查的约定;
(五)借款人和贷款人均认可的其他有关贷款支付的约定。第二十二条 贷款人应在借款合同或相关协议中设立有关条款,明确借款人未按合同承诺提供真实信息和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等的违约责任。
第二十三条 贷款人应设立独立的贷款发放部门或岗位,负责审核各项放款前提条件的落实情况,及贷款资金支付用途、方式等,并按合同约定方式支付贷款资金。
第五章 支付管理
第二十四条 贷款人应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对贷款资金的支付进行管理与控制。
贷款人受托支付是指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 委托,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
借款人自主支付是指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将贷款资金发放至借款人账户后,由借款人自主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
第二十五条 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采取贷款人受托支付:
(一)新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
(二)经营扩张过快或主营业务不突出的客户;
(三)信用状况一般或有恶化趋势的客户;
(四)单笔支付超过借款合同金额的30%,且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或单笔支付未超过借款合同金额的30%,但绝对金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
(五)贷款人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六条 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贷款人应根据约定的贷款用途,审核借款人提供的支付申请所列收款人、付款金额等信息是否与相应的商务合同等证明材料相符,是否与借款人经营范围相符,是否与企业经营情况和资金周转等实际情况相符。
审核同意后,贷款人通过借款人账户将贷款资金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象。
第二十七条 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特点、信用状况和对借款人的熟悉程度等,选择事前逐笔审核方式,或者事前批量审核、事后逐笔检查或抽查等方式对借款人的提款申请比照第二十六条进行审核。第二十八条 贷款人可与借款人在贷款合同中约定专门的贷款发放账户,并约定借款人使用贷款资金采用本办法第二
十五、第二
十六、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方式,经贷款人审核同意后支付。
第二十九条 对符合以下条件的借款人,贷款人可发放流动资金循环贷款:
(一)借款人现金流量充足,经营和财务状况良好;
(二)借款人业务管理规范,具有长期发展潜力;
(三)借款人与贷款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银行内部评级在AA以上。第三十条 贷款人发放流动资金循环贷款,应当根据借款人的业务规模、生产周期审慎确定循环贷款的额度,避免超额放贷。
第三十一条 对流动资金循环贷款,贷款人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支付特点等因素合理选择贷款支付方式。
第三十一条 贷款人在贷款发放和支付阶段如发现借款人信用下降或贷款资金使用出现异常等风险因素,可根据合同约定停止贷款发放。
第六章 贷后管理
第三十二条 贷款人应定期对借款人经营、财务、效益、信用、支付等状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并作为与借款人后续合作的信用评价依据,调整与借款人合作的策略和内容。在借款人出现风险或违约情况时,贷款人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控制风险。
第三十三条 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指定资金回笼账户,并对回笼账户进行监控;对回笼账户在其他金融机构开立的,应要求借款人定期提供该账户资金进出情况。
对能够确定相应销售回款的,贷款人可与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约定,若相应的销售收入在贷款到期日前回笼,贷款人有权提前收回贷款。
第三十四条 贷款人应根据对借款人账户的监控情况,适时采取风险规避措施;
对借款人现金流异常,可能影响贷款安全的,贷款人可与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控制借款人的资金支付。
第三十五条 贷款人应根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参与借款人的兼并、分立、股份制改造、破产、清算、大额融资和资产出售等活动,维护贷款人债权;必要时应重新签订借款合同及其他相关协议。
第三十六条 借款人出现违反合同约定情形的,贷款人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应依法追究借款人的违约责任。
第三十七条 对贷款不能按期归还需要展期的,贷款人应审查贷款所对应的资产转换周期的变化原因和实际需要,决定是否展期,合理确定贷款展期期限、金额,并加强对展期贷款的后续管理。第三十八条 流动资金贷款形成不良的,贷款人应对其进行专门管理,及时制定清收或盘活措施。
对借款人缺因暂时经营困难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贷款人可与借款人协商贷款重组。
第三十九条 对确实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贷款人按照相关规定对贷款进行核销后,应继续向债务人追索或进行市场化处置。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贷款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经营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贷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采取监管措施。
(一)流动资金贷款业务流程有缺陷的;
(二)未按本办法要求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的;
(三)贷款调查、风险评价未尽职的;
(四)未按本办法规定对借款人账户进行有效监控的;
(五)对借款人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的。
第四十一条 贷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 构除按本办法第四十条采取监管措施外,还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对其进行处理、处罚:
(一)受理不符合条件的流动资金贷款申请并发放贷款的;
(二)与借款人串通,违法违规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的;
(三)超越或变相超越权限审批贷款的;
(四)未按本办法规定签订贷款协议的;
(五)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贷款资金支付管理与控制的;
(六)其他严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审慎经营规则的。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票据贴现、贸易融资、账户透支、全额保证金类质押项下的流动资金贷款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三条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暂不执行本办法。
第四十四条 贷款人应依据本办法制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实施细则及操作规程。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三个月后施行。
第五篇: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23
甘肃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有效防范贷款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国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县(区、市)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简称各行社)及其所辖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各分支机构)。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流动资金贷款,是指各行社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周转及临时性资金需求的人民币贷款。
第四条 流动资金贷款纳入对借款人及其所在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管理,按照《甘肃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业务操作规程》规定的流程办理。
第五条 流动资金贷款发放的基本程序为:客户申请、受理与调查、审查与风险评价、授信审批、签订合同、发放与支付、贷后管理及风险处置。
额度较大的流动资金贷款,可采取社团贷款方式,依照《甘肃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社团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办理。
第二章 借款人基本条件
第六条
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借款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依法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二)资信良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
(三)生产经营合法、合规;
(四)借款用途明确、合法;
(五)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有合法的还款来源;
(六)提供各行社及其分支机构认可且合法有效的担保;
(七)在各行社其分支机构已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办理使用飞天卡、POS机具,自愿接受贷款机构信贷监督、账户资金使用监督,如实向各行社及其分支机构提供有关经营情况;
(八)能够提供各行社及其分支机构所要求的贷款申请资料;
(九)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三章 贷款申请
第七条 借款人可就近向经营所在地行社及其分支机构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受理行社应积极主动向借款人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提出借款申请,应恪守诚实守信原则,承诺所提供材
料的真实、完整、有效。
第八条 借款人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书面申请。主要内容包括:借款人名称、性质、经营范围、借款种类、期限、金额、用途、用款计划以及担保等事项,借款人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应在借款申请上签字并加盖公章。
(二)需提交的证明文件及资料:
1.注册登记或批准成立的企事业单位有关文件及年检证明;
2.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及年检证明;
3.税务登记证及年检证明(包括地税、国税); 4.验资报告;
5.近三年财务报告和最近一期的财务会计报表; 6.合法的公司章程; 7.贷款卡及年检证明;
8.预留印鉴卡及银行开户证明;
9.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及其它必要的个人信息; 10.股东会或董事会同意申请贷款的决议、文件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件或证明;
11.借款人自有资金、其他资金来源到位或能够按计划到位的证明文件;
12.与申请用途有关的购货合同、协议等;
13.本及最近月份的存、借款及对外担保清单; 14.委托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查询信用记录的授权书; 15.各行社及其分支机构要求借款人应提供的其他材料。第九条 受理客户流动资金贷款申请的行社,应及时由主办客户经理与客户面谈,面谈主要内容包括:
1.借款人基本情况;
2.借款人经营模式、主要供货商和销售渠道;
3.国家产业(环保)政策、宏观调控政策、行业地位、市场份额及发展前景;
4.申请贷款原因、贷款金额、用途及贷款方式; 5.还款来源;
6.贷款的担保方式及可行性;
7.借款人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及信用履约情况;
8.借款人的其他情况,包括其他债务情况、对外经济纠纷等;
9.客户经理向借款人说明所申请借款类型相应的管理要求;
10.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十条 对审查已同意受理申请的,客户经理应及时在信贷管理系统中建立客户基本信息及附属信息,并对客户提交的
申请资料按照规定的上报种类及格式,认真进行审查、整理。不同意受理申请的,应向借款人退回申请资料,由借款人签收。
第四章 受理与调查
第十一条 各行社受理客户流动资金贷款申请后,应于不超过三个工作日内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
第十二条 尽职调查必须遵循真实、准确、完整、有效的原则,调查人员对调查反映情况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
第十三条 尽职调查应由两名客户经理共同参与,采用现场与非现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第十四条 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
(一)借款人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组织架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法定代表人及经营管理团队等情况;
(二)借款人的经营范围、核心主业、生产经营、重大投资计划等情况;
(三)借款人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借款人在当地所在行业的市场份额;
(四)借款人的应收、应付账款;预收、预付账款、存货等真实账务状况;反映借款人流动性、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杠杆比率指标;
(五)借款人营运资金总需求及现有融资性负债情况;
(六)借款人资信状况,包括在金融机构的债务及其它对外负债按期偿还情况,对外提供担保是否履行保证义务;
(七)借款人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等情况;
(八)贷款具体用途及与贷款用途相关的交易对象资金运用等情况;
(九)还款来源情况,包括生产经营产生的现金流、综合收益及其他合法收入等;
(十)抵(质)押物的权属、价值和变现难易程度,保证人的保证资格和代偿能力等。
第十五条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
(一)对小企业融资、订单融资、预付租金或者临时大额债项融资等情况,可在调查核实交易真实性的基础上,确保有效控制用途和还款的情况下,根据实际交易需求确定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二)对除
(一)款所列情况以外的企业流动性需求,经办客户经理应核查借款人的流动资产项目,合理测算借款人的营运资金需求,审慎确定借款人的流动资金贷款授信总额及具体贷款的额度;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可参照《企业流动资金需求测算方法》(见附件)测算。
各行社不得超过借款人的实际需求或授信总额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第十六条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测算的一般步骤:
(一)调查企业流动资产的权属,盘点核实企业流动资产的库存,按市场价格评估流动资产现有价值;
(二)分析影响流动资金占用量变化的原因,区分影响流动资金占用量变化的因素。生产规模扩大、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的季节性影响等属于正常因素;生产管理混乱、盲目采购、生产计划不合理、产品积压等属于非正常因素。
同时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借款人所属行业、行业发展周期、发展阶段、经营规模、所处行业地位等因素。
(三)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总量,扣除其现有融资和能够投入到日常经营的自有资金,估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第十七条 各行社在测算的基础上,具体确定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时,应考虑如下其他因素:
(一)经办行社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借款人未来发展情况,分别合理预测借款人应收、应付账款、预收、预付货款及存货的周转天数,并可考虑一定的保险系数;
(二)对集团关联客户,可采用合并报表估算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原则上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成员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总和不能超过估算值;
(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贷款情况;
(四)对季节性生产的借款人,可将每年的连续生产时段作为计算周期估算资金需求。
第十八条 撰写调查报告及报告主要内容:
(一)借款人基本情况;
(二)借款人非财务风险分析,包括借款人品质与诚信状况、外部经营环境、行业状况、管理、技术、市场及其竞争优势等经营管理情况;
(三)借款人财务风险分析,包括借款人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的分析;
(四)借款人流动资金需求的测算,包括借款人经营规模及运作模式,季节性、技术性以及结算方式等因素对借款人流动资金需求量的影响;
(五)对流动资金贷款进行合理性分析,包括贷款金额、期限、用途、提款计划、贷款所涉及的经营周期、贷款实际需求量测算,对贷款金额和期限、现金流量和经营周期的匹配情况进行分析;
(六)贷款担保分析,包括保证人担保资格及能力评价,抵(质)押物权属、价值及变现能力评价等;
(七)借款人与本行社的合作关系,包括开户情况、现有贷款余额、历史贷款的还本付息情况;信用等级、授信额度及占用情况,日均存款额,飞天卡、POS机等使用情况;
(八)调查结论。根据调查分析,提出明确的调查意见,包括:贷与不贷、贷款额度、期限、利率、还款方式、支付条件等。
第五章 审查与风险评价
第十九条 风险管理部、专职审查人员负责贷款审查与风险评价。
第二十条 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查内容:
(一)审查借款人是否符合流动资金贷款基本条件;
(二)审查申报资料及其内容是否合规、真实、有效、齐全;
(三)审查贷款业务是否按规定程序操作,调查程序和方法是否符合规定;内容是否全面、清楚、有效;调查结论及意见是否明确、客观;调查人员签字是否齐全、真实;
(四)复测借款需求量合理性。主要包括:根据借款人经营规模、业务特征及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资金循环周期及借款用途相关的交易对手的资金占用等因素,测评流动资金需求量的合理性;
(五)审查企业资信状况、企业账户开立及资金往来情况;
(六)审查核实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情况,对外债务及提供担保情况,是否按约履行债务,有无未决诉讼等;
(七)审查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定,核实授信额度,借款期限、支付方式等是否符合信贷制度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借款人主体资格的合法性;
(二)审查借款人申请贷款程序的合规、合法性。主要评价借款是否履行了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的授权程序;
(三)审查评价借款用途合法、合规性。内容包括:申请流动资金贷款的具体用途是否在借款人的正常生产经营范围内,其用途是否真实、可靠、合理;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行社的信贷投向政策等;
(四)审查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的合法、有效性;
(五)分析评价借款人交易风险。重点分析借款人的上下游客户结构及稳定性、以往销售记录、货款回笼等情况,关注与借款用途有关的交易合同是否有效订立,合同要素是否完备,交易对手的诚信及履约能力,交易商品价格的稳定性,分析交易对手第一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及影响因素;
(六)评价借款人财务风险。重点评价财务比率是否合理、资金周转是否正常、财务状况是否良好,并预测财务状况变动趋势,分析评价借款人生产经营产生的现金流、综合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评判还款来源是否充足、可靠;
(七)审查借款人提供资料及相关证件合法性;
(八)审查贷款是否符合银行业监管相关政策规定;
(九)评价贷款整体风险状况。
第二十二条 风险管理部对贷款风险审查要有明确的结论,对一些不符合政策规定及信贷管理制度要求的,要及时否决,对客户信用等级及贷款风险的测评应做到客观公正,并针
对风险测评情况,提出贷款的具体发放及支付条件、贷后风险点管理的具体措施,并将审查意见录入信贷管理系统。
第六章 授信审批
第二十三条 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实行贷审分离、实贷实付原则,由各行社统一组织进行,各行社不得再对所辖分支机构进行授权。
第二十四条 经各行社审批通过的贷款,风险管理部应对贷款发放条件、支付条件、贷后管理措施及要求等,以书面形式给予批复。
第二十五条 流动资金贷款的批复有效期原则上不超过一个月。批复有效期超过一个月,借款人申请支付贷款的,市场发展部应对借款人资信状况、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等进行重新调查,提出是否同意按原审批内容提供贷款,或变更部分条件提供贷款的意见,报原贷款审批组织审查、审批。风险发生实质性变化的,重新按贷款调查、审查、审批程序办理。
第七章 期限、利率及担保方式
第二十六条 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应根据借款人的经营周期合理确定,一般确定在一年以内,最长不超过3年。
第二十七条 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定价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贷款利率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 流动资金贷款应采用担保贷款方式,具体根据借款人可提供的担保种类,由经办行社根据贷款总体风险情况决定,并按《甘肃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业务担保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办理。
第八章 合同签订
第二十九条 各行社根据流动资金贷款批复内容与借款人当面签订书面借款合同,与担保人签订书面担保合同。
第三十条 在合同使用过程中,合同未尽事宜或确需增加内容的,可在合同之外,签订与统一格式合同条款不相矛盾的补充协议。因外部法律法规和政策发生变化,或合同执行中发现法律风险和瑕疵,需修改原合同条款内容的,可向省联社建议,由省联社统一组织修订。
第三十一条 合同内容填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贷款用途、金额、利率、期限、结息方式、支付条件、支付方式、还款方式等必须与批复内容相一致,一式多份合同的形式内容应保持一致,主从合同及补充协议上的签字人必须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的有权签字人签署,合同上的签章应与借款人预留印鉴上的印章相一致。
第三十二条 经办客户经理对客户签订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的合法性、完整性、有效性负责。
第九章 贷款发放与支付
第三十三条 流动资金贷款的发放与支付审核应严格按《甘肃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业务操作规程》中的规定流程办理。
第三十四条 申请流动资金贷款的借款人必须在贷款行社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专用账户,贷款发放必须通过转账的方式转入借款人账户,不得直接向借款人支付现金。
第三十五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流动资金贷款,原则上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方式:
(一)与借款人新建立信贷业务关系且借款人信用状况一般;
(二)支付对象明确且单笔支付金额较大;
(三)经办行社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六条 采用受托支付的,各行社应要求借款人在使用贷款时提出支付申请,并授权贷款人按合同约定方式支付贷款资金。各行社应在贷款资金发放前审核借款人相关交易资料和凭证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条件,支付后做好有关细节的认定记录。受托支付完成后,应建立贷款支付台帐,详细记录资金流向,归集保存相关凭证。
第三十七条 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各行社应与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事先约定,要求借款人定期报告或告知经办行社贷款资金支付情况。经办行社应当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或
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
第三十八条 在支付过程中,借款人出现以下情形的,贷款人应与借款人协商补充贷款发放和支付条件,或根据合同约定停止贷款资金的发放和支付:
(一)信用状况明显下降;
(二)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危及贷款偿还的;
(三)贷款资金使用出现异常现象。
第十章 贷后管理及风险处置
第三十九条 贷款发放后,经办客户经理应按照“主动、动态、持续”的原则进行贷后管理工作。通过现场检查、非现场分析监测、预警方式判断贷款风险。
第四十条
贷后检查分为首次跟踪检查、定期检查及不定期检查。首次跟踪检查在贷款支付后的15日以内进行;定期检查按季进行;不定期检查主要根据风险监测或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风险线索或风险征兆,到现场进行的延伸检查。
第四十一条 贷后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检查借款合同履约情况。主要包括借款人是否按合同规定自觉履行义务、是否与交易对象履行了与贷款相关的交易合同;
(二)检查借款人经营情况是否正常,客户的原料供应、组织管理是否发生了变化,分析变化是否或已经给借款人的销
售及效益产生不利影响;主要产品的市场变化是否影响产品的销售和经济效益,客户及其关联公司交易情况是否出现异常等;
(三)检查信用是否良好。包括关键财务指标及信用等级与调查时点变化情况、不良信用记录情况、客户是否有违法经营行为、是否卷入经济纠纷等;
(四)分析检查借款人的现金流是否正常。与借款人约定的资金回笼账户中资金业务发生是否正常,对与借款人协商的账户管理规定是否具体落实;借款人是否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和分期用款计划使用贷款等;
(五)检查担保变动情况。对保证贷款,应重点检查保证人财务状况是否恶化,是否涉及重大经济纠纷、诉讼,是否因重大事项或经营恶化导致出现停业、停产、解散、重组、清算的风险,保证人的整体代偿能力是否出现明显不利变化等。对抵(质)押贷款,应重点检查抵(质)押人是否涉及重大经济纠纷、诉讼,抵(质)押物权属是否发生争议,抵(质)押物是否发生毁损,是否被再次设定抵(质)押,抵(质)押人是否有歇业、解散、清算的风险,评估抵(质)押物市场价值是否出现贬值等;
(六)检查贷款用途是否真实,有无转嫁用途,有无违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投资以及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
各行社应把履行贷后管理职责情况列入对客户经理等级评定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四十二条 各行社风险管理部应认真履行贷后管理监督职责,稽核审计部定期或重点开展检查及监督评价,并做好贷后管理及贷款全流程管控工作。
第四十三条
各行社应建立流动资金贷款风险预警机制,设定科学的监测预警信号和指标,具体明确日常信息收集、分析加工、信息反馈、风险信号识别确认到风险预警的整个处理流程,明确各环节相应人员的职责。
第四十四条 各行社应建立流动资金贷款风险预警处置应急预案及重大风险报告制度。对借款人违反合同约定、经营恶化或信用状况、经营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触发预警指标,出现其他可能影响贷款安全的不利情形时,应启动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第四十五条 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时,应提前15天向经办行社申请展期,经办行社应审查贷款所对应的资产转换周期的变化原因和实际需要,决定是否给予展期。对符合展期条件的应合理确定贷款展期期限,并按原贷款批准权限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第四十六条 不良贷款的管理。流动资金贷款风险预警后,对于一时难以消除、化解风险隐患的流动资产贷款,应及时关注并调整贷款形态,真实反映贷款质量,符合不良贷款条件的应及时纳入不良贷款管理。
第四十七条 经办客户经理根据风险监测、贷后检查、风险预警等情况,撰写检查报告,在信贷管理系统中对客户的重
大事件、基本信息及时进行登记和更新。
第四十八条 流动资金贷款出现风险后,按《甘肃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业务操作规程》第六十一条规定及省联社相关制度进行及时处置。
第四十九条 各行社应严格按照信贷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认真做好流动资金贷款档案的收集、传递、保管、移交、归档及管理责任认定等工作,确保信贷档案资料齐全。
第十一章 责任追究
第五十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依照《甘肃省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责任追究办法》和《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罚办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给予纪律处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负责制定、解释和修改。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甘肃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测算方法
附件: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方法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应基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即流动资金缺口)确定。一般来讲,影响流动资金需求的关键因素为存货(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同时,还会受到借款人所属行业、经营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重要因素的影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当期财务报告和业务发展预测,按以下方法测算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
一、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
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在调查基础上,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变化,合理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在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可参考如下公式:
营运资金量=上销售收入×(1-上销售利润率)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二、估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将估算出的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量扣除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以及其他融资,即可估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