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币非法流通的成因与对策

时间:2019-05-12 15:0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假币非法流通的成因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假币非法流通的成因与对策》。

第一篇:假币非法流通的成因与对策

假币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毒瘤”,它严重地干扰了国家的正常经济秩序,给金融业的安全、稳健运行造成了极大威胁。近些年来,我国反假币力度虽与日俱增,但假币活动却依然猖獗。假币收缴的数量不但逐年递增于城镇,更是急剧加大在农村,其非法流通的地区、范围和金额也在急速扩大、蔓延、上升。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犯罪分子伪造货币的手段也不断提高,犯罪活动日趋专业化和高智能化,伪造的货币欺骗性更大,我们又要如何防范呢?

一、假币非法流通的成因

(一)、利益的驱使

“100%的利润就可以让它铤而走险,300%的暴利就能让它践踏人世间一切法律。”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的。

人民币作为我国唯一的法定流通货币,长期以来在人民群众心中有着很高的信誉。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财富得到快速的积累,人民币在国内外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它作为流通手段,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而不论是制造、、十倍。如果加上打击的风险成本,仍有巨额利润空间。这就促使一些不法之徒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生产和经营假币。

(二)、社会反假意识不高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反假币工作的力度,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项工作不是国家单方面努力可以达到的,要结合各个层面,各种有效的方法,综合提高反假意识。现阶段,从社会反假意识来看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⑴、注重形式,不注重实干。反假货币知识的宣传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的工作,不是几张传单,几幅标语,几张照片,几个镜头可以完成的工作,人们到底知道多少反假货币的知识,各金融机构都不得而知吧!

⑵、注重城市,忽视农村。目前大部分制假贩假活动都以农村为主要市场,从众多案例我们也不难发现,犯罪分子往往抓住农村打假力量薄弱而从事犯罪活动。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县以下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少,反假货币宣传的渠道被截断,农民对货币知识的需求远无满足。我记得曾看过这样的一个报道,大量的假币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流通了很久,都磨损成了残币还仍在流通。这样的事实充分说明了我们在这方面工作的欠缺。

⑶、注重本币,忽略外币。在现阶段,人们对常用的本币都识别不清,就更不用说是见都很难见到的外币了。而银行对外币反假也知之甚少,无法向市民传播外币识反假的知识,存在着严重的外币识假反假“盲区”。在广大农村,根本没有见过外币的人绝不在少数。

⑷、注重宣传,轻视收缴。由于人民的反假意识不高,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工作人员也降低了要求,又怕得罪客户,有时发现假币当客户要求退回时,不予收缴,更有员工自身对假币识别能力不足,误收误发,但商业服务行业是假币泛滥的重灾区,他们没有假币的收缴权,往往发现假币换而了之,这些行为都使假币在市场流通不止。

(三)、市场环境

当前我国现金使用率居高不下,通过银行支付结算和使用三票一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对新型结算工具推广应用的宣传不到位,广大百姓对现金以外的结算方式知之不多,从心理上不愿接受和使用新式结算方式,频繁使用现金进行结算,再加上服务不到位,现金管理流于形式,管理手段滞后,导致基层货币市场现金流量大,为假币生存提供了温床。

二、假币非法流通的对策

假币的存在和蔓延严重干扰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给金融业的安全、稳健运行造成极大威胁。人民币反假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事关人民币信誉和金融秩序稳定大局。当前反假货币工作应在以下几方面切实加强。

(一)、完善反假机制,增强打假力度。

在反假工作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协作,公安、金融、工商、海关、法院等部门联动,在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和专业特长的同时确定主办单位,一方为主,多方配合,统一行动,顺线追踪,从重从快从严给予打击。既然制假贩假是利益的驱使,那么在发现制贩假币的犯罪分子时,我们就要加大处罚的力度,让制假贩假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让还在制假贩假的人看到后果的严重性,及时收手,以有效防止假币犯罪,维护人民币良好的信誉,保障正常的货币流通秩序。

(二)、继续加强反假宣传培训,提高公众整体防假能力。

反假货币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只有使群众真正掌握辨假识假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让群众自觉抵制假币,才能从根本上抑制假币的滋生和蔓延。

⑴、金融部门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将宣传重点放到广大农村山区,利用电视、报刊、广告牌等新闻媒体和公共场所告示设施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反假宣传的效果。教育部门把人民币常识和反假货币防伪知识编订成册,发放到广大中小学生手中,通过他们把反假货币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宣传到每个家庭成员,达到以点带面的宣传效果,把工作落到实处。⑵、由于中国加入了WTO,外资银行经营本外币业务即将全面放开,这对人民币和外币反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外币的反假工作应和人民币反假工作同步进行。

⑶、加强反假队伍建设。积极培育一批懂管理、懂货币防伪技术、通晓有关法律法规的反假专业人才,积极培养和造就一批技能型反假货币人才,积极组织做好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考试工作,对未按规定取得资格证书的要限期调离相关业务岗位。所有办理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都必须立即健全和恢复收缴假币奖励机制,以提高临柜人员收缴假币的积极性,提高临柜人员对假币的警惕性。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三)、减少货币市场现金流

大力推广应用新型结算工具,创造宽松的刷卡和账户结算环境,严格落实现金管理制度,加大现金检查力度和降低用现比率,减少货币市场现金流通量,降低假币流通机会。

负责货币发行和管理的人民银行应向金融等营业机构提供技术先进、质量过关的假币鉴别仪器,通过设置一道道的关卡,使假币难以蒙混过关,杜绝假币从金融机构流向社会,从而减少市场流通中的假币数量。

三、思考

反假货币工作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只有让群众自觉抵制假币

国家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才能从根本上抑制假币的滋生和蔓延,才能从根本上开创一个对假币“人人喊打、人人会打”的良好反假货币工作的新局面,那么对于无辜受损的群众国家会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第二篇:卷烟非法流通的成因及对策

卷烟非法流通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卷烟的非法流通,扰乱了行业正常的卷烟经营秩序,直接影响行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其既是一种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又有损于行业的责任形象树立。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卷烟非法流通问题,需要烟草专卖、内管、营销等部门深入思考和认真对待。

关键词:卷烟

非法流通

成因

对策

随着“卷烟上水平”的深入推进,烟草专卖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卷烟市场监管工作不断完善,市场秩序越来越规范。但是,高额利润的驱使以及卷烟货源供应失衡的影响下,卷烟市场存在着非法流通现象,扰乱卷烟市场秩序。

一、卷烟非法流通的定义

卷烟非法流通是指违反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违法购进、销售、运输真品卷烟的行为,一般分为四种情况,分别是倒卖行为、非法运输行为、未在当地烟草批发企业进货行为、无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批发卷烟行为。卷烟非法流通,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卷烟专卖市场秩序,还会影响国家利益,影响消费者利益,影响烟草行业工作的开展和形象的树立,其社会危害性、影响性极大,必须坚决制止。

二、卷烟非法流通的表现形式

卷烟作为一种国家计划调拨的特殊专卖品,其非法流通,是卷烟作为一种商品的本质属性,又有其专卖专营的特点。就现阶段卷烟市场实际分析,卷烟非法流通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零售户与零售户之间的非法流通

由于烟草企业的卷烟货源供应不能完全满足零售户需求,以及零售户法律意识淡薄,为了1至2元甚至0.5元的微薄利润把卷烟相互“批发”。零售户与零售户之间的非法流通,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大户批发小户。大户往往客服分类星级较高,能够购买更多的高端卷烟、紧俏卷烟,同时,大户的资金较为雄厚,在货源供应不紧张时,囤积卷烟,当小户有该类卷烟需求而又不能从烟草企业购进时,就从大户手中批发。

第二类是小户批发大户。烟草企业对零售户的月供货量进行了核定,最高不超过1500条,而大户的稳定客源较多,对卷烟销售的带动因素也很多,在卷烟销售旺季,烟草企业的可供货源满足不了需求,于是,就从小户那儿“批发”购进。

第三类是临时批发。零售户订货不合理,对市场的预见性不够,出现了断货的情况,这一时间段又没有到烟草企业的订货(送货)周期,于是,就从周围货源准备充足的零售户那儿临时批发购进所需求的卷烟进行销售。

(二)零售户与烟贩之间的非法流通

区域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各有差异,消费水平、消费习惯也各不相同,卷烟消费的吸食习惯也因为区域的不同而有不同。这就让不法烟贩有了可乘之机。零售户与烟贩之间的非法流通,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零售户倒卖卷烟。部分零售客户存在贪图眼前利益与烟贩勾结,套购烟草企业在当地滞销、市场销量有限而投放过多及消费者不认可的卷烟品牌货源,转手卖给烟贩外流。这类零售客户大多与烟贩有联系,掌握了烟贩需要回收的卷烟品牌后,在每期订单中加大该系列卷烟的订货量,以赚取小额差价获利。

第二类是烟贩上门回收卷烟。零售客户订购了一些市场敏感品牌后本意是用来自己销售的,在烟贩上门整条购买时,零售客户会出于“薄利多销”的心理,以低于市场零售价高于批发价将卷烟销售。烟贩通过这种手段回收并积累一定数量的卷烟后进行外流。

第三类是零售户向烟贩购买卷烟。零售户从烟贩的手里购买其从其他区域回收过来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较高、当地有市场、可赚钱的卷烟品牌进行销售。

(三)无证户的非法流通

无证户由于没有有效的许可证,不能从当地烟草企业直接订购卷烟货源,也就没有正规、固定的进货渠道,一般都是依靠有零售许可证的零售户,从他们那儿购进卷烟进行销售。无证户销售的,都是非法流通的卷烟。

(四)客户经理处理不当造成的非法流通

零售户对卷烟市场判断不准,卷烟品牌的销售形式把握不足,以及客户经理对零售户的经营指导不到位,致使零售户积压了大量的滞销卷烟品牌。客户经理为了给零售户消化库存,降低损失风险,没有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处理,而是直接调剂给其他零售户销售,造成了卷烟的非法流通。

(五)卷烟营销人员违规造成非法流通

卷烟营销人员违规造成非法流通,体现为两类。一类是本地卷烟市场容量已达上限,卷烟营销人员为了完成计划任务,通过“挂户开单”等途径,将卷烟套购后集中甩卖到其他区域;另一类是为了获利,卷烟营销人员通过工作之便,套购、回收卷烟外流销售以赚取高额利润。

三、卷烟非法流通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卷烟市场的具体调研、分析,造成卷烟非法流通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划与市场矛盾

单位确定的卷烟销售计划,与市场实际需求不一致。当卷烟销量与结构任务超过当地市场真实容量与实际需求,下级单位为完成卷烟经营任务,只得弄虚作假,搞非法流通;当卷烟货源供应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零售户就会从其他非法渠道购进卷烟,造成非法流通。

(二)货源采购粗放

货源采购不实事求是,对当地市场与消费需求不了解或了解不够,所购进的卷烟适销不对路,造成所订购的卷烟没有销路或销售不畅,为完成计划,导致外流,造成卷烟非法流通。

(三)相关人员工作不到位

一是卷烟营销人员综合素质尤其是把握市场、现代营销、品牌培育、引导消费等水平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开拓市场能力不强,打不开卷烟销售局面,致使卷烟传统市场难以巩固与壮大,潜力市场难以挖掘与启动,销量与结构徘徊不前、难以提升与增长。

二是专卖管理人员执法不严,市场监管不到位,对违规经营行为与烟贩打击不力,使违规与违法行为有机可乘。

(四)市场供求矛盾

卷烟作为礼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红白喜事等特殊场合发挥着其他商品难以替代的作用,由此也造成了卷烟消费市场对热销品牌卷烟的需求有增无减,而烟草企业供货能力和反应时间与市场需求间形成较大缺口,为烟贩贩卖卷烟提供了可趁之机。

(五)零售户间的差异

受现金存量、店面设计、营销方式等因素影响,城镇与农村、大户与小户对卷烟的销售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销量好的大户会想方设法从销售疲软的区域调取卷烟货源以补给断缺卷烟,反之亦然。同时,部分零售户对卷烟网上订货等要求无法适应,于是采取了将零售许可证交由其他零售户帮忙订货等变通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卷烟外流发生的机率。

(六)区域差异

一是卷烟价格差异。由于吸食习惯和供求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实际行情价格存在较大差异,烟贩利用这一特点,铤而走险从非正规渠道购进卷烟倒卖,从区域差价中谋取非法利益,从而导致卷烟非法流通。二是消费偏好差异。卷烟消费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卷烟具有相对固定的偏好,由此造成不同品牌在各地销量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某些地区的畅销烟在另一地区成为滞销烟,零售户为了加快资金周转,甚至是获利,便会将部分滞销烟转售给畅销区域的烟贩。

四、卷烟非法流通的应对措施

为确保卷烟良好市场经营秩序,坚持严格规范,认真践行“两个至上”,树立行业形象,实现行业的持续协调共同发展。针对卷烟非法流通的形式和成因,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卷烟非法流通问题。

(一)提高卷烟非法流通认识

1、端正思想,严肃对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卷烟非法流通问题,始终站在讲政治、讲责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卷烟非法流通对行业的影响;以对行业、对单位高度负责的态度,端正思想认识,严肃对待治理卷烟非法流通工作,真抓实干,努力遏制卷烟非法流通,守护好本土市场,维护好经营秩序,筑牢规范防线,保障卷烟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2、强化行业规范自律。牢记规范是行业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完善和落实卷烟生产经营内管制度,加强对行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防止各类非法卷烟流入不法烟贩手中、流入卷烟市场。

(二)强化人员素质提升

1、强化卷烟市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市场监管水平。教育执法人员以感恩的情怀,本着对国家、对行业、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公正、廉明地运用手中的权力,满腔热情地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引导执法人员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践行“两个至上”,做到“三个始终”,树立“五种意识”,为构建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积极努力。

2、加强执法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其执法水平和技巧,依法行政、文明行政、服务行政。配备必要的办公和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市场监管水平。

3、提升营销人员素质与业务水平。当前,卷烟市场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现状。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教育,切实增强他们服务客户、培育品牌、引导消费、挖掘市场的业务能力与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知难而进的精神,努力实现卷烟销量与结构的稳步增长。

4、加强规范教育。切实加大规范经营的学习教育,深入学习领会国家局关于规范经营方面的政策、规定与制度,牢固树立规范经营是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意识,增强规范经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落实 “六严禁一严控”等行业有关规范卷烟经营方面的制度规定,建立用制度办事、按流程运作的工作机制,确保卷烟销售工作在规范的前提下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三)合理下达卷烟销售计划

科学确定卷烟销量、结构等有关卷烟经营的主要指标任务。要深入市场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在准确掌握与了解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速度、GDP、城乡人均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吸食卷烟人数、比例、数量与档次等有关情况的基础上,精准预测出该市场卷烟真实的市场容量,本着“稍紧平衡”的原则,据此确定卷烟销量、结构等经营指标,使之能够通过努力激发销售干劲,圆满完成经营任务,又不违规经营,同时,又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不出现脱销、断档的情况。对于零售户,月供货量的核定要合理。客户经理、稽查员要加强对零售客户经营能力、经营规模的掌控,真实、准确核定零售户的月供货量,如果供货量与该零售户实际经营能力明显不相符的,应当对该零售户重新进行合理评价、核定供货量。

(四)严厉打击卷烟非法经营行为

对非法经营卷烟的行为一定要严厉打击,坚决维护市场秩序。细化工作措施,抓住工作重点,研究工作方法,加大打击力度,积极查处卷烟非法流通案件,有效防范卷烟非法流通问题的发生。要加强对经营非渠道卷烟、串码卷烟,非法收购卷烟和为不贩提供便利的零售户进行整治,清理卷烟市场。摸清烟贩的活动地点、范围和活动规律,对非法经营卷烟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要充分发挥内部监管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同级业务部门各经营环节日常监管,有效防止卷烟非法流出

(五)强化市场监管

1、加强卷烟条码管理工作。切实发挥卷烟条码对规范卷烟经营行为的作用。

2、切实加大对货源分配的监管力度,促进货源分配公平、公开、透明,从源头上防止零售户之间的串货行为。

3、积极促进省外重点品牌卷烟的落地消费,切实减少省外卷烟的非法流通。

4、对网上订货“一户一机、自主操作”的监管。利用现有平台上的资源,通过IP地址倒查,寻找订货IP相同等异常信息,从而解决大户代订等监管难题。

5、充分运用信息系统,强化网上数据分析能力,从品牌、线路、营销策略、外流形式等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准确掌握市场动态。

6、建立健全零售客户档案,实施差异化管理,全方位、多层次调动群众参与烟草市场监管的积极性,增强零售客户的守法意识和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构建高效有力的卷烟市场监管体系。

(六)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1、反复宣贯法律法规。宣传法律法规、行业规则要不厌其烦,稽查员、客户经理每次面对零售户,次次宣传,让宣传的内容成为零售户的“口头禅”。

2、利用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地开展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零售客户守法经营,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为搞好卷烟市场有效监管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总而言之,整治卷烟非法流通工作任重而道远,要进一步完善协同作战机制,加大在流通环节对卷烟非法流动的整治,加强精准营销,提升卷烟货源投放科学性,切实做整治卷烟非法流通工作,确保卷烟市场秩序稳定有序。

第三篇:卷烟非法流通的成因及对策

卷烟非法流通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卷烟的非法流通扰乱了行业正常的卷烟经营秩序,直接影响行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其既是一种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又有损于行业的责任形象树立。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卷烟非法流通问题,需要烟草专卖、内管、营销等部门深入思考和认真对待。

关键词:卷烟 非法流通 成因 对策。

随着“卷烟上水平”的深入推进,烟草专卖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卷烟市场监管工作不断完善,市场秩序越来越规范。但是,高额利润的驱使以及卷烟货源供应失衡的影响下,卷烟市场存在着非法流通现象,扰乱卷烟市场秩序。

一、卷烟非法流通的定义

卷烟非法流通是指违反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违法购进、销售、运输真品卷烟的行为,一般分为四种情况,分别是倒卖行为、非法运输行为、未在当地烟草批发企业进货行为、无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批发卷烟行为。

卷烟非法流通,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卷烟专卖市场秩序,还会影响国家利益,影响消费者利益,影响烟草行业工作的开展和形象的树立,其社会危害性、影响性极大,必须坚决制止。

二、卷烟非法流通的表现形式

卷烟作为一种国家计划调拨的特殊专卖品,其非法流通,是卷烟作为一种商品的本质属性,又有其专卖专营的特点。就现阶段卷烟市场实际分析,卷烟非法流通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零售户与零售户之间的非法流通

由于烟草企业的卷烟货源供应不能完全满足零售户需求,以及零售户法律意识淡薄,为了

1至2元甚至0.5元的微薄利润把卷烟相互“批发”。零售户与零售户之间的非法流通,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大户批发小户。大户往往客服分类星级较高,能够购买更多的高端卷烟、紧俏卷烟,同时,大户的资金较为雄厚,在货源供应不紧张时,囤积卷烟,当小户有该类卷烟需求而又不能从烟草企业购进时,就从大户手中批发。

第二类是小户批发大户。烟草企业对零售户的月供货量进行了核定,最高不超过1500

条,而大户的稳定客源较多,对卷烟销售的带动因素也很多,在卷烟销售旺季,烟草企业的可供货源满足不了需求,于是,就从小户那儿“批发”购进。

第三类是临时批发。零售户订货不合理,对市场的预见性不够,出现了断货的情况,这一时间段又没有到烟草企业的订货(送货)周期,于是,就从周围货源准备充足的零售户那儿临时批发购进所需求的卷烟进行销售。

(二)零售户与烟贩之间的非法流通

区域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各有差异,消费水平、消费习惯也各不相同,卷烟消费的吸食习惯也因为区域的不同而有不同。这就让不法烟贩有了可乘之机。零售户与烟贩之间的非法流通,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零售户倒卖卷烟。部分零售客户存在贪图眼前利益与烟贩勾结,套购烟草企业在当地滞销、市场销量有限而投放过多及消费者不认可的卷烟品牌货源,转手卖给烟贩外流。这类零售客户大多与烟贩有联系,掌握了烟贩需要回收的卷烟品牌后,在每期订单中加大该系列卷烟的订货量,以赚取小额差价获利。

第二类是烟贩上门回收卷烟。零售客户订购了一些市场敏感品牌后本意是用来自己销售的,在烟贩上门整条购买时,零售客户会出于“薄利多销”的心理,以低于市场零售价高于批发价将卷烟销售。烟贩通过这种手段回收并积累一定数量的卷烟后进行外流。

第三类是零售户向烟贩购买卷烟。零售户从烟贩的手里购买其从其他区域回收过来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较高、当地有市场、可赚钱的卷烟品牌进行销售。

(三)无证户的非法流通

无证户由于没有有效的许可证,不能从当地烟草企业直接订购卷烟货源,也就没有正规、固定的进货渠道,一般都是依靠有零售许可证的零售户,从他们那儿购进卷烟进行销售。无证户销售的,都是非法流通的卷烟。

(四)客户经理处理不当造成的非法流通

零售户对卷烟市场判断不准,卷烟品牌的销售形式把握不足,以及客户经理对零售户的经营指导不到位,致使零售户积压了大量的滞销卷烟品牌。客户经理为了给零售户消化库存,降低损失风险,没有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处理,而是直接调剂给其他零售户销售,造成了卷烟的非法流通。

(五)卷烟营销人员违规造成非法流通

卷烟营销人员违规造成非法流通,体现为两类。一类是本地卷烟市场容量已达上限,卷烟营销人员为了完成计划任务,通过“挂户开单”等途径,将卷烟套购后集中甩卖到其他区域;另一类是为了获利,卷烟营销人员通过工作之便,套购、回收卷烟外流销售以赚取高额

利润。

三、卷烟非法流通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卷烟市场的具体调研、分析,造成卷烟非法流通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划与市场矛盾

单位确定的卷烟销售计划,与市场实际需求不一致。当卷烟销量与结构任务超过当地市场真实容量与实际需求,下级单位为完成卷烟经营任务,只得弄虚作假,搞非法流通;当卷烟货源供应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零售户就会从其他非法渠道购进卷烟,造成非法流通。

(二)货源采购粗放

货源采购不实事求是,对当地市场与消费需求不了解或了解不够,所购进的卷烟适销不对路,造成所订购的卷烟没有销路或销售不畅,为完成计划,导致外流,造成卷烟非法流通。

(三)相关人员工作不到位

一是卷烟营销人员综合素质尤其是把握市场、现代营销、品牌培育、引导消费等水平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开拓市场能力不强,打不开卷烟销售局面,致使卷烟传统市场难以巩固与壮大,潜力市场难以挖掘与启动,销量与结构徘徊不前、难以提升与增长。

二是专卖管理人员执法不严,市场监管不到位,对违规经营行为与烟贩打击不力,使违规与违法行为有机可乘。

(四)市场供求矛盾

卷烟作为礼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红白喜事等特殊场合发挥着其他商品难以替代的作用,由此也造成了卷烟消费市场对热销品牌卷烟的需求有增无减,而烟草企业供货能力和反应时间与市场需求间形成较大缺口,为烟贩贩卖卷烟提供了可趁之机。

(五)零售户间的差异

受现金存量、店面设计、营销方式等因素影响,城镇与农村、大户与小户对卷烟的销售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销量好的大户会想方设法从销售疲软的区域调取卷烟货源以补给断缺卷烟,反之亦然。同时,部分零售户对卷烟网上订货等要求无法适应,于是采取了将零售许可证交由其他零售户帮忙订货等变通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卷烟外流发生的机率。

(六)区域差异

一是卷烟价格差异。由于吸食习惯和供求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实际行情价格存在较大差异,烟贩利用这一特点,铤而走险从非正规渠道购进卷烟倒卖,从区域差价中谋取非法利益,从而导致卷烟非法流通。二是消费偏好差异。卷烟消费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卷烟具有相对固定的偏好,由此造成不同品牌在各地销量的差异。这种差

异会导致某些地区的畅销烟在另一地区成为滞销烟,零售户为了加快资金周转,甚至是获利,便会将部分滞销烟转售给畅销区域的烟贩。

四、卷烟非法流通的应对措施

为确保卷烟良好市场经营秩序,坚持严格规范,认真践行“两个至上”,树立行业形象,实现行业的持续协调共同发展。针对卷烟非法流通的形式和成因,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卷烟非法流通问题。

(一)提高卷烟非法流通认识

1、端正思想,严肃对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卷烟非法流通问题,始终站在讲政治、讲责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卷烟非法流通对行业的影响;以对行业、对单位高度负责的态度,端正思想认识,严肃对待治理卷烟非法流通工作,真抓实干,努力遏制卷烟非法流通,守护好本土市场,维护好经营秩序,筑牢规范防线,保障卷烟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2、强化行业规范自律。牢记规范是行业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完善和落实卷烟生产经营内管制度,加强对行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防止各类非法卷烟流入不法烟贩手中、流入卷烟市场。

(二)强化人员素质提升

1、强化卷烟市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市场监管水平。教育执法人员以感恩的情怀,本着对国家、对行业、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公正、廉明地运用手中的权力,满腔热情地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引导执法人员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践行“两个至上”,做到“三个始终”,树立“五种意识”,为构建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积极努力。

2、加强执法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其执法水平和技巧,依法行政、文明行政、服务行政。配备必要的办公和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市场监管水平。

3、提升营销人员素质与业务水平。当前,卷烟市场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现状。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教育,切实增强他们服务客户、培育品牌、引导消费、挖掘市场的业务能力与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知难而进的精神,努力实现卷烟销量与结构的稳步增长。

4、加强规范教育。切实加大规范经营的学习教育,深入学习领会国家局关于规范经营方面的政策、规定与制度,牢固树立规范经营是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意识,增强规范经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落实“六严禁一严控”等行业有关规范卷烟经营方面的制度规定,建立用制度办事、按流程运作的工作机制,确保卷烟销售工作在规范的前提下

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三)合理下达卷烟销售计划

科学确定卷烟销量、结构等有关卷烟经营的主要指标任务。要深入市场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在准确掌握与了解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速度、GDP、城乡人均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吸食卷烟人数、比例、数量与档次等有关情况的基础上,精准预测出该市场卷烟真实的市场容量,本着“稍紧平衡”的原则,据此确定卷烟销量、结构等经营指标,使之能够通过努力激发销售干劲,圆满完成经营任务,又不违规经营,同时,又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不出现脱销、断档的情况。对于零售户,月供货量的核定要合理。客户经理、稽查员要加强对零售客户经营能力、经营规模的掌控,真实、准确核定零售户的月供货量,如果供货量与该零售户实际经营能力明显不相符的,应当对该零售户重新进行合理评价、核定供货量。

(四)严厉打击卷烟非法经营行为

对非法经营卷烟的行为一定要严厉打击,坚决维护市场秩序。细化工作措施,抓住工作重点,研究工作方法,加大打击力度,积极查处卷烟非法流通案件,有效防范卷烟非法流通问题的发生。要加强对经营非渠道卷烟、串码卷烟,非法收购卷烟和为不贩提供便利的零售户进行整治,清理卷烟市场。摸清烟贩的活动地点、范围和活动规律,对非法经营卷烟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要充分发挥内部监管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同级业务部门各经营环节日常监管,有效防止卷烟非法流出

(五)强化市场监管

1、加强卷烟条码管理工作。切实发挥卷烟条码对规范卷烟经营行为的作用。

2、切实加大对货源分配的监管力度,促进货源分配公平、公开、透明,从源头上防止零售户之间的串货行为。

3、积极促进省外重点品牌卷烟的落地消费,切实减少省外卷烟的非法流通。

4、对网上订货“一户一机、自主操作”的监管。利用现有平台上的资源,通过IP地址倒查,寻找订货IP相同等异常信息,从而解决大户代订等监管难题。

5、充分运用信息系统,强化网上数据分析能力,从品牌、线路、营销策略、外流形式等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准确掌握市场动态。

6、建立健全零售客户档案,实施差异化管理,全方位、多层次调动群众参与烟草市场监管的积极性,增强零售客户的守法意识和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构建高效有力的卷烟市场监管体系。

(六)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1、反复宣贯法律法规。宣传法律法规、行业规则要不厌其烦,稽查员、客户经理每次

面对零售户,次次宣传,让宣传的内容成为零售户的“口头禅”。

2、利用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地开展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零售客户守法经营,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为搞好卷烟市场有效监管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总而言之,整治卷烟非法流通工作任重而道远,要进一步完善协同作战机制,加大在流通环节对卷烟非法流动的整治,加强精准营销,提升卷烟货源投放科学性,切实做整治卷烟非法流通工作,确保卷烟市场秩序稳定有序。

第四篇:浅论卷烟非法流通及其治理

浅论卷烟非法流通及其治理

摘要:本文从真品卷烟非法流通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三个方面来探讨真品卷烟非法流通问题。真品卷烟非法流通损害国家烟草制度,阻碍烟草市场的发展,加大烟草工作人员的考核追责风险。真品卷烟非法流通的产生是实现全国烟草市场一盘棋、打破地方封锁加大竞争力度、以赛马的方式淘劣择优这一过程中的小插曲,即是这一发展变化的阻碍,也是一种过渡。在治理真品卷烟非法流通的过程中,要标本兼治,不断提升规范水平,努力构建起严格规范、富有效率的专卖体制,引导并建立卷烟产品中国特色的市场规律,提升我国烟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烟草专卖 真品卷烟 非法流通 危害 原因 对策

随着烟草事业的发展,真品卷烟非法流通成为了各个地区烟草专卖局(公司)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烟草行业规范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真品卷烟非法流通问题的考核与追责力度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打假破网出成绩,非法流通丢饭碗”的共识越来越深入人心。作为一个基层专卖稽查人员,工作在与各类涉烟违法行为做斗争的第一线。如何有效确保所管辖区、客户不出现重大非法流通问题是摆在每位稽查员面前的首要任务。同时,真品卷烟非法流通问题绝非一人、一部门可以解决,这是一个需要全局齐心协力将规范意识上升到新的层次。

君子慎独,践行行业规范不能心存侥幸、试探规范的红线、钻制度的空子。君子慎独,个人利益要始终与全局利益保持一致,不能因小私而废大义。笔者愚钝,从自身片面的观点出发,小议真品卷烟非法流通。

一、真品卷烟非法流通的危害

(一)违背专卖法律法规,损害专卖制度。

根据专卖法律规定,无论是真品卷烟本地串码还是外地乱码都是违法违规行为,必然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属未在当地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进货违法行为。外地乱码卷烟,在流入本地市场的过程中必然包含运输环节,涉嫌无证运输烟草专卖品。若深究这两类真品卷烟非法流通行为,背后亦有可能存在无证批发、非法经营等等违背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行为。真品卷烟非法流通扰乱烟草市场秩序,违背专卖专营的管理制度。

(二)破坏全国一盘棋的大格局,不利于品牌培育工作开展,扰乱卷烟市场秩序,损害广大零售户利益。

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发展,国家局力图构建全国大市场大品牌格局,以市场规律淘劣择优,提升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力。真品卷烟非法流通是对改革的阻碍、是构建全国大市场大品牌发展大流中的逆流、是变相的地方主义,严重损害了品牌培育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地方品牌的全国化。真品卷烟非法流通扰乱卷烟市场秩序,严重影响公司零售指导价的落实,损害广大零售户的利益,让公司确保零售户卷烟销售平均毛利率在10%左右的目标难以实现,损害了零售户的积极性。

(三)降低卷烟商品流通效率,增加卷烟商品流通成本。

专卖制度包括烟草专卖品的流通制度,明确了卷烟的流通渠道和网络。烟草公司花费巨大成本建设物流中心,购入各类设备、车辆等硬件设施,聘用并培训了客户经理、司机、配送员、收款员,建设服务品牌、制定各类措施等软件设施。这一切都是为了提升专卖体制下卷烟商品的流通效率。而真品卷烟非法流通是反其道而行,烟贩子将原本配送到户、安排落地消费的卷烟重新汇集、转运再分配给下线客户。从物流角度来看,存在重复与浪费。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是市场的再调节,对改革发展起到润滑作用。但是,这种非法流通行为破坏了专卖制度的贯彻落实,拖慢了全国大市场大品牌的建设进程,降低了全国大市场大品牌的建设力度,是局部效率对全局效率的冲击,加大了改革发展的成本。

(四)冲击流入地市场,引发连锁效应,加剧真品卷烟非法流通态势。

一个地区对任何商品的消费量都是固定的,卷烟亦不例外,这种消费量是由人口数量、经济水平等宏观因素所确定。原本一个供需相对平衡、消费偏好正在多样化、健康发展的烟草市场,受到了外地流入卷烟的冲击。首先打破了原本的供需平衡

(五)使管理人员存在寻租的可能。

根据经营能力大小及活动区域,烟贩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街道级别烟贩,负责收购少许周边零售客户的烟,收购的烟用于自售及交给当地上级烟贩。二是乡镇(区)级烟贩,负责收购较多零售客户的烟及下级烟贩的烟,收购的烟在全市(县)范围内进行流转,用于自售(无证批发)及交给本地区上级烟贩。三是县(市)级烟贩,资金充裕,实力雄厚,具有跨省销售网络,在本地卷烟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控制大量零售户及下级烟贩,收购的烟用于自售(无证批发)及外流,同时从外地倒烟进入本地市场。无论是那一层次的烟贩,其经营行为都涉嫌违法违规。烟贩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积累,当地管理部门对其都应有一定的了解。在烟草行业日益规范的大背景下,在对涉烟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提高的大前提下,在市场监控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的今天,一个烟贩能够长期存在、持续经营在并在当地卷烟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背后缘由值得深思。

二、真品卷烟非法流通产生的原因(一)销售计划与地方卷烟需求之间的差异。

当前卷烟的货源供应是按计划供应,某一地区卷烟货源的品种、数量是提前制定计划,计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而卷烟销售结构、规模的提升与地区消费水平、消费偏好的结合需要较长的磨合期。

(二)地方利益冲动与全局利益之间的矛盾。

地方总是希望提升本地销量,有了销量才有效益,有了效益才有工作业绩,有了效益才能提升地方各单位工作人员收入。但这种地方利益冲动损害了全国一盘棋的大格局,使得各地卷烟的真实需求得不到体现,降低了专卖体制的效率,给非法从事卷烟收购倒卖者以谋利空间。

(三)市场经济规律的推动作用。

地区内部卷烟投放结构与零售户实际经营结构不尽相符。由于零售户的经营能力不同,使得部分零售户某些卷烟存在积压情况。与此同时,烟草实行按计划限量供货,部分经营能力强的零售户,卷烟供不应求。以有余补不足,这就是地区内卷烟无序流动的内在动力。

烟贩子的推波助澜。虽然如上两种因素产生的卷烟地区内部无序流动与跨区无序流动的内生动力,但是单个零售户在卷烟数量小、市场信息不畅、资金有限等的现实条件的限制下,使得这种内生动力转化为效益的成本太高。而一些熟悉市场,资金充裕、有销售网络、关系熟络的不法烟贩子就充当了纽带作用,在利益的推动下冲在了破坏国家烟草专卖制度的前线,起到极其恶劣的带头示范作用。

三、治理真品卷烟非法流通的措施(一)进一步加强卷烟供需对接。

客户的真实卷烟需求与销量指标任务之间存在矛盾即是规范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当这种矛盾不能很好地平衡必然会出现真品卷烟的非法流动。为实现供需的更好结合,需要营销部门加大客户基础工作,深入了解客户真实需求实现合理投放。通过走访客户,根据其店面形象、经营规模、所处商圈及周边同类零售户经营情况来预估客户级别与销量,对该客户进行级别与销量上限控制。

(二)推动卷烟销售发展由增数量向转结构转变。

卷烟的消费量是跟人口数量、吸烟人口比例及每人日均吸烟量相关。当前,控烟形势日益严峻、人们健康意识日益强烈、人口增长速度放慢,试图从销量上提升卷烟销售额的困难较大,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提升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以提升卷烟销售结构来提升卷烟销售额更能顺应时代的浪潮。

(三)加强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净化卷烟零售户。

通过实地走访,综合考虑客户店面规模、经营能力与其进货数量的对应关系及与周边同类客户进货数量的对比,排查出市场上一些经营能力与进货数量不相符合的客户。对这些客户,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其规范经营;一方面要加大查处力度,查出其背后的卷烟经营大户,必要时可以采取对其货源进行限制、甚至给予停业整顿直至取消从事烟草专卖零售业务资格处罚等措施。通过实地走访,清查许可证登记事项发生变更而未提出变更申请的零售户,清查以买卖、出租、出借等形式非法转让的许可证,清查经营内容与烟、酒、食杂无关的零售户,清查中、小学校周边及基于安全因素不适宜销售卷烟的执政零售户,清查那些不购进卷烟或仅购进少许卷烟供家庭自用的零售户,以净化卷烟零售户,腾笼换鸟。

(四)充分运用行政许可权利,实现零售许可证与卷烟零售客户的深入对接。

深入开展零售许可证管理工作,严把发证关,同时密切监控后续经营情况。对确有卷烟销售能力与规模的客户要及时办理发放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但凡有真实需求与经营能力的客户,只要符合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规定的办证条件即应发放零售许可证。有些从事食杂生意的零售户,并不将卷烟销售作为重要的利润来源,而是为丰富产品结构,搭配销售,以拉动店内商品的销量。有经营能力与实际需求的零售户,若烟草公司不将其列为客户,其必从大户手中购入卷烟,大户需要为无证户供烟,必将加大对小户的控制,加剧非法流通。通过加大零售许可证办理力度,一方面满足各类零售户对卷烟的需求,一方面实现卷烟销售的分散提高非法收购倒卖的成本,一方面提高零售户对卷烟货源的珍惜,使其自觉自主推广培育品牌,倒逼培育品牌的发展。

(五)加大一般案件中本地串码真品卷烟来源的追查力度。

在查处真品卷烟案件的过程中,除了采取行政处罚以外,亦要做好真品卷烟来源的倒查工作。专卖部门要做好真品卷烟的抄码工作,抄录每条卷烟的32位喷码。在将卷烟码段向营销部门反馈的同时向内管部门备案,以码段来核查客户的经营情况及实际卷烟需求情况、倒查管理不规范情况及内部违规行为。

(六)实行片区包干,稽查员、客户经理、配送员对真品卷烟非法流通实行捆绑考核。

稽查员、客户经理、送货员都需对真品卷烟非法流通负责。现在衡阳市进行“三员互动”改革,客户经理承担市场管理职责,稽查员则专注于案件的查办,送货员都由正式员工担任。根据“三员互动”工作模式,客户经理(市管员)在做好卷烟营销工作的同时,亦要关注规范经营,及时掌握零售客户经营主体、经营地址、经营规模的动态变化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送货员由正式员工担任,加大了配送员的工作责任,配送员除了保证卷烟及时准确配送外,亦要利用每周送货到门的工作优势,及时掌握异常变化,并向有关部门反馈。

通过捆绑考核,稽查员、客户经理(市管员)、送货员可以在市场监管中形成合力,节约人力资源,提升市场监管效率,有效预防真品卷烟非法流通的发生。

(七)加大对卷烟经营大户的监管控制。

卷烟经营大户为真品卷烟非法流通起到了推动作用,是对专卖管理制度的破坏,也给卷烟营销部门的品牌培育、落地销售工作带来阻碍。我们可以深入辖区各乡镇摸查从事套购倒卖真品卷烟的大户,建立卷烟经营大户档案,并一一约谈。在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性要求的同时,加大查处力度,采取端仓库、移送公安等措施严厉打击套购倒卖真品卷烟的行为。

(八)履行职责要求,做实基础工作,留下工作痕迹。

真品非法流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一线工作人员,在履行工作职责、做实基础工作的同时,要坚持工作痕迹化,确保工作过程经得起检查。

第五篇:高职犯罪成因与对策

高校职务犯罪成因及对策 摘 要: 所谓高校职务犯罪是指高等院校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各种犯罪行为。高校职务犯罪既具有我国整个职务犯罪生成的共性,但更具自身生成的典型性。通过数据分析方法定性研究近年来高校职务犯罪案件,总结其典型生成特征,以期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

关键词:高等院校;职务犯罪;特点原因;预防对策

一.引言

高校职务犯罪,即高校党政管理干部利用手中的各种权力徇私舞弊、贪污受贿而触犯法律。高校,曾几何时是人们心目中的一块净土,素有“象牙塔”之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家不断加大对高校的投资力度,高校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纵向和横向资金有了大幅增加,高校的资金多了,招生自主权大了,基本建设规模也逐年扩大,宿舍楼、教学楼、实验楼拔地而起,各种教学、实验、行政配套设施采购数目庞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轨道。但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高校在招生、基建、采购、财务等领域也屡屡出现了腐败问题,高校职务犯罪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高校已成为继国有企业腐败、政府职能部门腐败后新的职务犯罪重灾区,权威人士分析高校腐败的发生和蔓延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萌芽、90年代中期的发展和如今的大面积爆发三个阶段。尤其是近年来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数量之多,金额之巨,情节之恶劣,涉案人员职务级别之高,都是过去所没有的。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日前的统计,近三年来,海淀法院受理的涉及高校教职工职务犯罪案件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2004年至2006年间,海淀法院受理涉及高校教职工职务犯罪共计20件28人。其中,2004年1件1人,2005年4件6人,2006年15件21人,案件平均增长率为287.5%。

北京海淀区为全国高校最集中地区。截至2005年,国办、市属、民办等各类高校总计58所。而涉及教职工职务犯罪的高校高达14所,占海淀高校总数1/4。主要涉及的犯罪罪名分布及犯罪数额情况为:挪用公款犯罪案件8件12人;贪污犯罪案件8件13人;受贿犯罪案件4件5人。总犯罪金额高达人民币421.6万元,最高犯罪金额为100万元,最低犯罪金额2.2万元。

长期以来,高校被人们看作是一方净土,认为大学教师能够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腐败的发生机率较小。高校系统内发生的职务犯罪不仅影响高校师资队伍的稳定,一定程度也损坏了高校的形象,容易产生不良的社会反响,亟需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本文试以发生在某师大的职务犯罪案件为例,透析高校职务犯罪案件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

二、当前高校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

1、犯罪主体集中,主要是高校行政管理干部或某些关键岗位的人员。在这5起案件中,分别涉及某师大设备供应处原处长、采购员和后勤集团的原党委书记、办公室主任。这些人员具有相应的行政管理权和对资金的支配权,犯罪行为也与他们担任的领导职务或管理职务有关。

2、群体性腐败现象突出。在贿赂案件中,一名行贿人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达到取得工程或推销商品的目的,往往会向同一部门的经办人员和负责人行贿;而在贪污案件中,涉案人员则利用学校管理制度的漏洞,相互勾结,共同实施贪污行为。某师大设备供应处的3起受贿案和后勤集团的2起贪污案均属此类群体腐败。

3、发案部位主要集中在物资采购和资金管理环节。高校在改建迁建工程中,需要采购大批量的家具、实验室器材等,个别人员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利用职权收受回扣,为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的市场化,后勤集团这种企业在运作过程中,资金管理不规范,私设“小金库”,容易引发贪污犯罪。

三、当前高校职务犯罪多发的原因

高校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学校内部管理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在高校教育规模快速扩张、市场行为逐渐增多的背景下,为权力寻租和职务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1、一些高校教职员工的法律意识缺失。在高校的教职员工中,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普遍较高,不知法、不懂法的现象并不多见,但在一些人身上确实存在着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的问题,在经济利益面前个人私欲膨胀,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把权力当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在关键时刻把握不住自己,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廉政教育缺少针对性、有效性。高校有廉政方面的规章制度,也对教职员工开展常规性的廉政教育,但由于忽略了教育的针对性,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像某师大虽然设有专门的法学专业,但从未对本校的教职工开展针对性的普法教育,导致一些高校教职员工对合法与非法的界限把握不准,对违法犯罪行为缺乏足够的警惕。

3、受社会上急功近利浮躁风气的侵袭。采购行业是职务犯罪案件易发多发的领域,行业不正之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从事采购的员工。高校设备供应处主要负责学校设备物资的采购和实验室的管理。高校的跨越式发展,随之带来设备器材采购量的急剧上升。一些教职员工由于认识上出现偏差,看社会负面东西多、正面东西少,认为大家都在捞,不捞白不捞,盲目从众,致使其坠入犯罪的深渊。

4、规章制度不落实。高校亦有很多规章制度,然而在案发后分析,最大的问题却是制度的执行力欠缺,使一些好的制度形同虚设。如后勤集团制订的规章制度涉及了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了财务支付、票证管理的流程操作。但是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由于领导的任意妄为,群众的竞相效仿,制度的约束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5、内部监督防范不到位。后勤集团是某师范大学与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联办的公司,是学校所属的服务性单位,其资产属某师大所有。学校对集团公司的管理较为粗犷,对“一把手”的权力没有制衡,以致造成党委书记既管人事,又管经济,大事小事全是一个人说了算,加之内部审计等监督措施跟不上,监督的效果欠佳。

6、高校行政人员的岗位流动性不大。高校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导致了从事教学设备采购等后勤工作的人员相对固定,客观上为腐败滋生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某师大设备供应处的方某某、徐某某,他俩从1979年起就在该部门工作了,长期以来岗位固定不变。行贿人对其个人情况比较熟悉,往往以各种名义投其所好送钱送物。

四、当前高校职务犯罪的防范之策

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高校职务犯罪的发生。

1、全面推行校务公开机制,防止内部集权。只有将学校重大决策(如采购招标项目、工程建设单位资质状况等)的相关信息在学校范围内予以公开公示,“阳光”操作,在充分吸收社情民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出较为科学、民主的决策。纪检监察部门要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并对决策运行情况随机检查。

2、进一步完善招投标机制,规范操作流程。对大宗物资设备的采购项目和基建工程,实行议标、决标分离的公开招投标制度。招投标结果要在学校范围内公示,真正实现开标、评标、询标、决标全程公开透明。对公开招标确有困难的重点实验室设备等的采购,应尽量参照询标、决标分离的办法进行,并吸收纪检监察部门介入采购过程进行监督。

3、健全内部财务监管机制,防止行为失范。要建立由高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纪检、监察、审计三项职能合署办公的办事机构,重点对基础建设项目的预决算、大宗物资采购的财务内部审计和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实行同步跟踪监督和定期检查。此外,要定期开展财务专项检查,对“小金库”进行全面清理,严格财务管理。

4、推行重要岗位轮岗制度,防止个人腐败。对高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以及重要岗位人员,实行轮岗交流制和离任审计制。实行轮岗制,有利于激发干部创新热情,防止有些干部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过长,形成一定的关系网和业务上的利益圈子,抑制职务犯罪的发生。同时利用干部交流契机进行离任审计和廉政谈话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工作,保障制度执行。要围绕高校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人、财、物管理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抓住重点环节,实现权力运行过程的动态公开,并把动态公开与全程监督相结合,切实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干部廉洁从政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

6、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促进教职员自律。在高校努力推进行廉政文化,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氛围,把廉政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之中,渗透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里。在校园里设立预防职务犯罪的宣传专栏,要通过举办法制课讲座,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活动,促使教职员工培养内在的道德自律感,养成依法依纪办事的良好习惯。

7、惩防并重,各方形成预防联合互动机制。要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对职务犯罪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用刑罚的严厉性震慑人,用刑罚的必要性清醒人,使教职员工提高职务犯罪防范意识,从而更有效地遏止职务犯罪的发生。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与地方检察机关的合作交流,建立职务犯罪预警和风险管理机制,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理,使职务犯罪止于未萌。

五.结论

职务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对高校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特点和成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加强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预防高校职务犯罪,维护健康的精神家园,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对于遏制社会腐败有着十分重要的特殊作用。

参考文献:

1.傅远佳;;新时期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J];钦州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陈永安;浅谈高校职务犯罪的发生及其预防[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3.王定云;;高校合并视野下职务犯罪及其预防初探[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

报;2006年01期 4.庹彩珍;;高校财务人员职务犯罪及预防遏制[J];教育财会研究;2006年06期 5.赵彭龄;;高校资金管理和采购工作中职务犯罪问题研究[J];教育财会研

究;2006年01期 6.李宏君;侯宜仁;张少泽;;浅谈职务犯罪的成因及预防[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

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7.张孟英;积极探索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新机制[J];天府新论;2004年S1期 8.宋睿;马卫华;;高校职务犯罪问题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

年04期

9.徐丽森,李宁生,殷盛水,耿连顺;高校职务犯罪及其预防遏制[J];江苏警官学

院学报;2002年05期 10.王凯石,周芳;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4年01期

下载假币非法流通的成因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假币非法流通的成因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房地产泡沫成因与对策

    2001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强劲,土地供应量增加,商品房全面热销,销售价格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2226元,增长5.8%,增幅比上年提......

    农村非法集资类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

    摘 要:近年来,全国各地非法集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中的农村连续发案,案值巨大,受害人众多,不仅扰乱了国家金融市场秩序,危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而且极易引发群体性事......

    卷烟非法流通现象之浅谈

    卷烟非法流通现象之浅谈 2013-11-13 ■ 周浩生 刘双喜卷烟非法流通是指一切未取得卷烟销售许可证,非法经营卷烟产品的行为,包括卷烟异地市场外流和本地乱码行为。卷烟非法流通......

    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 【内容提要】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转化后进生是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永久性的研究课题。在后进生的转化中最困难的要数学习后进生,学习后进生形成......

    我国养老金缺口成因与对策

    我国养老金缺口成因与对策 按照国际惯例, 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即开始进入老龄时代,进入21世纪后,我国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2010年,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成因与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社会一大严重问题,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重大课题。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而且还表现出低龄化、团伙化、凶......

    简述“执行难”的成因与对策★

    简述“执行难”的成因与对策 简述“执行难”的成因与对策一、“执行难”难在那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执行难”问题在民事司法实践中日益凸显,逐步成为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

    民事诉讼执行难的成因与对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民事诉讼执行难的成因与对策 摘 要::“执行难”一直困扰着人民法院的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难点,老百姓对“法律白条”非常反感,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