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场地为人们的活动需求而设计建造(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5:1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户外场地为人们的活动需求而设计建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户外场地为人们的活动需求而设计建造》。

第一篇:户外场地为人们的活动需求而设计建造

户外场地为人们的活动需求而设计建造,它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也要引起精神感受的共鸣,这使其拥有无尽的魅力。儿童户外游戏场地广泛存在于城市的公园、广场、商业街、居住区、学校、道路等,其中或是安置大型组合玩具、或是设有沙池小溪、或是布置活动器械、或是鲜艳的矮墙和变化的地形……它们的无处不在反映了这种场地类型的普遍性,儿童在何时何地都需要它们的陪伴。同时,场地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特殊性体现在特定的器械、布置、尺寸、材质和颜色等方面,与使用人群的特殊性紧密相扣。儿童,这个受人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健康环境的呵护,而儿童户外游戏场地是其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儿童群体的弱势性使场地设计更注重安全性,体型和体能的低下水平要求设计更关心尺度的适宜性,同时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个性的儿童,有不同的活动行为和活动需求,这种复杂的变化性给场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设计出真止受儿童青睐的户外游戏场地,重点在于了解儿童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出于对景观设计的热爱和对儿童教育、儿童行为心理的浓厚兴趣,笔者非常欣喜地致力于这个角度的研究。以“儿童行为心理”和“儿童户外游戏场地”为研究对象,“...中国有三亿六千万儿童,约1.26亿居住在城市中,今天高速的城市建设和突变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变着身边的一切,也正在夺走儿童可以自由游戏的空间。今天城市中到处充满着噪音、污染,疾驰的汽车飞奔而过,一座座钢筋混凝土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漫无边际的网络交通编织着现代都市生活。儿童——国家的未来却在城市缝隙中堆积他们的童年,在喧闹和危机中寻找着属于他们自由的天地。在发展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口号下,城市规划机械地按照功能切割土地,切断了城市作为有机体的系统性,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联系。此时儿童的游戏空间只能隐藏于虚无飘渺的城市绿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中,隐藏于并不成熟的城市公共政策中,游离于城市各种开放空间中。可持续发展原则出现在今天各种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发展计划中,目的是为以后的人类生存留有发展空间。实际中却疯狂地掠夺未来人类的资源,巧言辞令的忽视、抛弃眼前的“未来”。殊不知儿童的发展才是所有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关心儿童健康成长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专业视角关注儿童的游戏空间,运用专业方法探讨儿童游戏空间的规划问题,最终旨在利用专业知识来探寻如何建造一个适合儿童成长的城市,从而促进...户外游戏空间是儿童教育的特殊课堂,对儿童身心、品德、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从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户外儿童游戏空间设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从儿童心理、游戏行为、游戏空间三个方面展开讨论,逐级分析户外游戏空间设计对儿童智力、情感、交往等心智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从游戏行为和儿童心理入手,阐述儿童心智发展(主要包括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人格等)与儿童游戏的关系,为户外儿童游戏空间设计提供理论基础。随后,从户外儿童游戏空间中的空间因素、空间机能、游戏设施、设计要素四个方面论述了游戏空间多层次因素与儿童心智发展的关系。接着对户外儿童游戏的交互性空间、灵活性空间、主题性空间展开了分析,揭示出儿童心智发展与户外游戏空间的不同类型设计的相关性。然后,根据儿童的各种需求提出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的户外游戏空间设计原则与对策。论文最后以长沙市锦泰广场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探讨了场地空间、功能分区、使用人群等方面,旨在对理论研究成果的进一步论证并指导实践。论文在结论部分对本课题进行了概括性总结,认为户外儿童游戏空间设计应适当考虑家长监护的空间。另外针对儿童游戏方...

第二篇: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活动方案

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活动方案

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活动方案1

一、分析如下:

1、游戏兴趣:刚刚进入小班的孩子,对游戏的兴趣显得更为浓厚,选择游戏时有的幼儿表现得很热烈,喜欢争抢自己喜欢的角色,这样的孩子占多数,还有一小部分则表现得很含蓄、腼腆,在游戏中选择一些较为安静的角色。孩子们选择游戏时也表现出个体的倾向性,一部分幼儿喜欢画画做做,动手能力越来越强,也有一部分幼儿喜欢说说讲讲,口语表达能力强,也有一小部分幼儿善于发现和观察,爱探索,有的幼儿兴趣广泛,什么都要试一试。

2、游戏的能力:游戏中幼儿角色经验较丰富,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力强,孩子们能在游戏内容上能随着游戏主题的更新而不断更新,并在游戏中有自己的主见。在教师的`提醒下,和小朋友友好相处,愿意和小朋友交流。

3、游戏常规:活动中,大多数幼儿能有始有终坚持完成任务,并能遵守游戏的各项常规,但少数幼儿却少有耐心,总是这边做做那边看看,坚持性不够,有时甚至会故意捣乱他人的游戏,这就时常需要老师和同伴的提醒。对于这些幼儿有待于在这学期加强督促和鼓励,帮助他们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二、预期目标:

1、合作交往能力

鼓励幼儿大胆游戏,愿意主动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设想,与伙伴之间能积极交往,一起合作游戏,并尝试开展新的游戏主题。让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主动获得语言的发展,使幼儿有话敢说,积极交流。

2、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合作能力,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3、驾驶材料能力

尝试根据游戏需要主动利用废旧材料自制游戏玩具,注意材料的特点进行设计和创作能有序地整理材料,动作迅速并放到指定的地方。。

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活动方案2

一、开展区角建构游戏

1、目的:

发展幼儿空间想象力,创造力,激发他们探究和创造精神。

2、具体办法:

在活动室一角固定好建构游戏区,每周投放不同的操作材料,如大型积塑、雪花片、废旧的大小纸盒、饮料瓶、泡沫等。让幼儿在游戏活动时或课间自由活动时进行围合搭建。

二、开展区域益智区游戏

1、目的:

激发幼儿积极参加认知活动,让幼儿在有趣的认知环境中获得知识。

2、具体办法:

每班在活动室一角设立益智游戏区,每次投放不同的材料,如:七巧板、拼图、数字接龙卡片、认字卡片、走迷宫书、扑克游戏牌等等。在游戏活动时间引导幼儿自由玩。

三、开展生活区游戏

1、目的:

帮助幼儿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具体办法:

在活动室一角设立生活游戏区。每次活动游戏前投放好生活方面的材料,引导幼儿自由开展游戏。

四、开展科学区、数学区游戏

1、目的: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事物,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具体办法:

在活动室的一角设立科学、数学游戏区,幼儿在课间自由活动时间和游戏活动时间,到科学、数学游戏区中玩中学、学中玩。

五、开展语言区角游戏

1、目的: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

2、具体办法:

在活动室的一角设立语言游戏区角,教师要经常更换投放的材料,让幼儿随时自由地玩。

六、开展美工区区角游戏

1、目的:

使幼儿产生敏锐的审美感知,为他们的游戏、学习与创作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条件,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使幼儿自由地观察,欣赏各种不同的艺术品,任意选用不同的工具和材

料与同伴友好地合作,有条理地进行各种美术活动。

2、具体办法:

在美工区中设置扩大幼儿视野的欣赏角,有目的、有序地向他们展示各种各样的形态、色彩之美,并有针对性地让幼儿对每一时期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调动其创作美的积极性。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角色游戏

1、目的:通过幼儿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和模仿,发展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2、具体办法:除每班创设一个角色游戏区外,单独设立角色游戏室,每班按照活动安排表有序进行角色游戏活动,教师根据本班孩子年龄特点适时准备半成品以增加游戏投放材料,让幼儿尽情参与到生活、社会模仿中,以拓展幼儿与同伴交往、合作的经验。

八、具体活动安排:

三月份:

1、各班根据幼儿园游戏计划及本班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制定出班级游戏计划。

2、组织各班教师学习游戏计划。

3、各班教师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状况重新调整活动区,为幼儿提供具操作性,教育功能和安全性的材料,尽可能投放一些半成品材料,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四月份:

1、加强户外游戏活动的力度,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户外游戏时间,满足幼儿需要,增强幼儿的体质。

2、组织全体教师参观各班区域的创设及开展的活动情况。

3、组织观摩年轻教师的音乐游戏活动并进行集体评析。

4、检查教师当月开展游戏活动的观察记录及反思。

五月份:

1、组织观摩各教研组年轻教师的语言表演游戏活动并进行集体评析。

2、组织教师接待姐妹园对各班区域活动的参观学习。

3、检查教师当月开展游戏活动的观察记录及反思。

六月份:

1、进行年龄段幼儿绘本故事表演展示活动。

2、组织年龄段观摩角色游戏活动并进行集体评析。

3、检查教师当月开展游戏活动的观察记录及反思。

七月份:

做好幼儿园、班级幼儿游戏总结收集整理工作。

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活动方案3

活动要求:

1.通过说说、议议等活动,对各种常见的球类运动有一定的认识。

2.知道球类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激发幼儿对球类运动的兴趣。

3.初步引导幼儿学习运动员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家园共同收集大小不一、种类不同的球若干,如皮球、乒乓球、排球、网球、篮球、足球、保龄球、羽毛球等。

2.师生共同收集的球类运动图片资料,版面.

3.球类运动VCD,磁带,

4.事先让幼儿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些球类运动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球类

1、(进行曲)师与幼儿手持球入场

2、引导幼儿从同伴那里认识自己不知道的.球

3、说说同伴带的球

4、引导幼儿说说不同球之间的区别

二、观看球类运动VCD,了解各种球类运动的运动方式

1、观看VCD

2、互相说说看到了哪些球类运动?模仿运动员的动作

3、引导幼儿尝试模仿运动员的动作,让幼儿猜猜是什么运动?

4、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的乒乓球最厉害,经常得到世界冠军等)

5、延伸:你还知道其它的球吗?

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娃娃家的各个区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力。

2、让幼儿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幼儿自选角色,装扮就位;

2、请幼儿开着小火车到“娃娃乐园”作客;

3、娃娃家——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可以去超市购物,可以在家里做饭,可以招待小客人;

超市——幼儿可扮演超市促销员、收银员,客人可去购物;

糖果加工厂——加工员可用各种材料进行糖果、糕点的加工;

娃娃书屋——幼儿可扮演图书管理员,客人可以去看书;

活动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评出今天的“娃娃之星”。

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活动方案5

一、活动时间:

二、活动地点

新东方幼儿园操场

三、活动形式

教师趣味竞技性运动会

四、活动要求

所有教师于本周六上午8:20之前在幼儿园一楼大厅集合(不允许请假)。

五、运动会流程(按照比赛顺序)

1项目名称:拔河比赛

★规则:每个班级中派出三名教师(可申请援助),提前抽签。

第一轮淘汰赛:7个班级按抽签顺序比赛,一个班级直接进入第二轮。

第二轮淘汰赛班级从新进行抽签,进行比赛。决定出两组获胜班级。两组失败的班级

第三轮,失败的班级进行3、4名争夺,两组获胜的班级进行1、2名的争夺。

★奖励:1——4名,分别加4、3、2、1分,其余不加分。

2项目名称:跳绳比赛(跳绳自带)

★规则:每个班级派出一名教师,参加跳绳比赛,时间2分钟,每两人一组,共4组

跳绳记数员:刘创

跳绳计时员:李真

跳绳记录员:王丽雅

★奖励:按照个数的多少,从最多到最少的依次排名1——4名,分别加4、3、2、1分,其余不加分

3项目名称:呼啦圈比赛(呼啦圈自备)

★规则:每个班级派出一名教师,参加呼啦圈比赛,时间2分钟,在规定时间内,数量最多即为获胜,每两人一组,共4组

跳绳记数员:刘创

跳绳计时员:李真

跳绳记录员:王丽雅

★奖励:按照哗啦圈的个数的多少,从最多到最少的依次排名1——4名,分别加4、3、2、1分,其余不加分

4项目名称:喊数抱团(此活动共玩两轮)

★规则:每组派出两名老师参与,听主持人口令统一围绕圆圈走动,到音乐停止,主持人说出一个数字,老师们按照主持人说出的数字要求与其他老师抱成一团,人数要与数字一致,即为通过,如没有找到自己的团队或者整个团队人数偏差,均为淘汰。

★奖励:每一次最后获胜的`两位老师均分别获得2分。

5项目名称:琴棋书画样样通

★规则:

五子棋分会场(园长室):每个班级派出一名老师(共7名)参加五子棋大赛,采用淘汰制,即获胜者继续坐镇下棋,直到最后的胜者。

够级分会场(接待室):每个班级中派出一名教师(共6名)参加扑克大赛,最后决定名次。

跳棋分会场(保研室):每个班级派出一名老师(共7名)参加五子棋大赛,采用淘汰制,即获胜者继续坐镇下棋,直到最后的胜者。

★奖励:娱乐游戏,每一个分会场的获胜者可获得2分。其余不加分。够级大赛经抽签多出的老师,直接获得1分奖励。

6项目名称:

爬滑梯接力

★规则:三位老师从大型滑梯入口处等待依次轮流出发,穿过滑梯,跑向大门口的目标物,绕过目标物后,跑回出发点,与下一位老师击掌,下一位老师才可以出发。用时最短的班级即为获胜者

★奖励:获胜的班级依照最高分输到最低分数排列1——4名,相应加4、3、2、1分,其余不加分。

滑梯计时员:

7项目名称:打沙包

★规则:每个班级派出一名教师,参与比赛。在5分钟内,没有下去的老师即为获胜,期间允许抓沙包,抓住即为加分,抓不住溜手当场淘汰。

★奖励:在5分钟内,所有没有打下去的老师均获得2分。期间抓住一次加1分。

投沙包人员:

8项目名称:捉迷藏

★规则:一个班级的三位老师到幼儿园大楼的任何一处都可以藏身,准备时间为2分钟。2分钟过后,另一个班级的三位老师进入大楼寻找,找到即为获胜,被发现的老师立刻到一口操场集合(以藏猫猫的老师到操场集合时间为准),最短时间内找齐三位老师的班级即为获胜

★奖励:获胜的班级依照最短时间即最高分数到最低分数排列1——4名,相应加4、3、2、1分,其余不加分。

捉迷藏计时员:

六、工作人员

总策划

总裁判

工作通知:

主持人

录像音响:

各项分数记录:

食堂饭菜:

条幅、黑板、大绳准备:

七、最终的奖励

由统计处xx老师进行统计,柳海水园长宣布成绩,综合成绩第一名的班级可获得鸡腿两个/每人,第二名的班级的可获得一瓶雪碧/班,第三名的班级可获得牛奶一瓶/班。成绩最后的班级惩罚每人一杯啤酒!

八、聚餐活动开始

由谷文花董事长宣布“教师大聚餐正式开始开始”,全体教师欢聚一堂吃午饭。

九、补充事项

1餐后卫生由全体教职工一起承担

2食堂人员9点到位,11:20准时开饭,12:00活动结束,打扫卫生。

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活动方案6

活动目标:

1、探索各器械的多种玩法,有一定的创造性,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乐意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活动经验。

活动准备:

沙包、橡皮筋、尾巴、各色绸带、纸棒、报纸、皮球等

活动流程:

热身运动,自主探索运动,分享交流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运动员模仿操

二、自主探索活动

1、幼儿自由选择器具探索一物多玩的`方法。

2、教师观察幼儿对各种器具的玩法,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3、注意幼儿自我调节运动量、休息调整情况。

三、分享交流

1、幼儿间相互交流自己玩的方法。

2、个别幼儿表演自己的玩法,老师小结“方法多多多”。

3、游戏:将手中的器具铺成一条能练跳、平衡的路后,开展游戏。(以早操小组为单位开展)

第三篇:为理解而设计(范文)

为理解而设计

——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策略研究 江阴市中小学教研室匡金龙 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包静娟

【摘要】 “为理解设计”的教学理念,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内涵进行甄别,在此基础上围绕目标与知识,问题、活动与情境以及评价与反馈三个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提炼出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即,在目标设计方面要还原本真、关注本质、分层推进;在问题、活动与情境方面要凸显情境目标、贴近已有经验、促进思维发展;在评价方面要讲究针对性、重视过程性、强调多元性。这些教学策略的提出,实现了认知、元认知和情感三方面的和谐共振,有利于学生数学理解的生长,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策略

理解的意义毋庸置疑,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网络,从而帮助记忆,进而又更易于同化与顺应新的知识、新的信息,这是一个良性学习过程。知识只有被深刻理解了,学生才能真真把握知识的本质, 才能具有迁移与应用的灵活性。

一、本质解读: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㈠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内涵

理解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并自发追求的一种自然旨趣,数学理解以数学知识的结构化、网络化和丰富联系为本质,以生成性和发展性为特征,以重新组织为形成机制,以自主活动为形成条件,使其成为继“问题解决”之后当今数学教育界所聚焦的又一核心话题。

1、目标指向:理解数学的双重内涵

数学理解性学习的目标是理解数学。作为一个目标来讲,“理解数学”的内涵非常丰富, 大致有两个方面。

第一重内涵是指,学生能够理性地把握数学的概念和规律、方法和技巧、思想和策略等,达到这一理解层级的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解答各种数学问题,能够在各种练习中、测试中展现出他们较强的数学能力,显示出他们在知识层面上的数学理解力。

第二重内涵:建立良性数学观,能够运用数学去理解生活、理解世界,解决实际问题, 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

2、心理过程:构建不断丰富的心理联系

数学理解性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构建不断精细化、丰富化的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这种结构彰显了数学知识结点间的丰富的网络性联系。恰如希伯特教授与卡彭特教授所言,“数学概念的理解,是指它成为了学生内部心理网络的一个部分,……理解的程度是由结构内部联系的数目和强度来确定的,……,随着网络的变大和组织得更完善,理解就增长了”。

3、灵活迁移:评判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核心要素

数学理解性学习是一种能使学生对已学知识产生灵活迁移的学习过程。这里所说的知识既包含概念、命题、表象等陈述性知识,也包含技能、方法、策略等程序性知识,还包含在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时所经历的心理变化、情感体验、经验发展、观念生成等诸多具有默会特征的过程性知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表现为在一种新的情境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及相关技能。

㈡数学理解性学习的特征

对理解性学习的内涵之探究,更需要我们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去加以精细地把握,这即是指对理解性学习的层级特征与维度特征的进一步甄别。

1、理解性学习的层级特征

理解性学习的层级特征蕴涵了这样一种基本的取向,即,理解的生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层级跃迁过程。

图1 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层级发展的过程模型 在这一模型中,理解性学习的最低层级是经验性理解,这是一种学生基于自身经验对学习对象的起始性理解,它带有较多的个人经验成分,表现出多元、丰富、模糊、易错、未分化等特征。

随着学生对自身经验性知识中的各种刺激进行整理、组织、概括与重新表征,并使经验性知识逐步摆脱认识中的非本质属性,而通达深刻的本质化认识时,此时学生的理解就达到了形式化理解的层级。

结构化理解实质上是一种结构关联性理解,其着眼点是在一种知识的关系脉络中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与本质。与形式化理解相比较,结构化理解往往能把某一类型的知识与其有着各种关联的其他知识进行比较、分类、分层,从而找出相互之间的相同点、相异点以及层次关系,从而达到更加丰富、更加关联、更加精细的理解之状态。

理解性学习的最高层级是文化性理解,这即是指,超越纯粹的认知层面的领会与掌握,而达到对知识背后所赖以依存的人类文化的深度领悟。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能够以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其它领域。

2、理解性学习的维度特征

对理解性学习的维度特征之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当推威金斯和麦克蒂赫。威金斯对“真正的理解”做了维度上的划分,他认为,真正的理解其实可在如下六个方面得以体现:

图2 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六个基本理解维度

我们从威金斯思想中所获得的启示,不应仅仅局限于他为我们所提出的六个理解的维度,而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对理解内涵的深度刻画去展开教学设计的基本实践思路,这无疑在推动理解性学习科学化、实践化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多维度分析也同样启迪我们,真正的理解是通过多个侧面表现出来的,达成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指标,应当都标示着学生在理解的前进路上所取得的某些进步。

二、有效践行:促进理解的教学设计之基本策略

(一)目标、知识设计的基本策略

应当熟悉的内容着重知道和理解的内容持久性理解的内容图3 目标、内容之间层级关系图在目标、知识的设计方面,在内容与目标的内在统合的思想之指导下,需要对目标与知识的可能范围及其层次进行划分甄别。我们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见图3):

很显然,这三个层次的划分体现了知识重要性上的差别。比如,持久理解的课程内容必然是课程内容的核心,它是内在地贯通于具体知识中的大观念、大思想,它可超越那些孤立且散乱存在的事实或技能,并能迁移地应用于新的环境。因此,我们设计课,把精力放在了对知识本源的追踪和知识本质的分析上,以及对知识背后内隐的一些方法、策略、思想、价值观的认识上。只有深度理解了知识本质及其背后的思想方法和教育价值,才可能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实现对知识点的超越,抵达“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层面,后两者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外加上去的,而是“知识”“附带出来的”。

1、还原本真,凸现价值

我们在进行教学技术处理之前,首先考虑为什么这样做。先“道”后“术”,实现对理解的深度建构。例如,《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是用计数器导入的,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和计算器验证得到各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为了凸显知识存在的价值,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我们设计从原始方块图导入,突出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还原理念”,保证教学回到倍数教学的中心轴,从3的倍数这一基本概念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追求解决问题的“根本大法”——基本概念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这样的设计更指向现象的本质属性。

2、缩小缝隙,突出本质

数学教学,我们应聚焦知识的核心要素,透视数学背后的思想方法,扎根于学生的常识和经验,超越对“生活化”的过度追求,整合、重组、开发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有效、便捷地学习所教主题的最为基本的要素或构成,缩小情境与本质之间的缝隙。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一课, 教材例题创设了游泳池这个情境,让学生理解游泳池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池口的周长, 而游泳池是立体的, 不利于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我们以3只小蚂蚁在“运动场”(树叶)上跑步(红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了一圈, 黄蚂蚁沿着树叶跑了半圈, 黑蚂蚁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线跑)这一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为载体,借助多媒体操作演示,通过两次比较(根据3只小蚂蚁跑步的情况, 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同样是沿着边线跑, 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帮助学生清晰、深刻地感知周长概念的本质属性——“边线”和“一周”,这样的情景缩小了边线与周长概念之间的缝隙, 有利于学生形成周长的概念。

3、分层推进,逐步建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主要是从课堂中知识的运行结构转化而来的。为此,教学应该按学科的逻辑程序和学生的心理程序确立知识结构之间的最佳序列。如苏教版六年级的《假设与调整》一课,我们创设了换钱的问题情景(有2元和5元的钱各若干张, 你能拿出10张正好是29元吗?),设置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逐步建构了假设与替换的策略,具体分五个环节进行了层层递进的建构活动。⑴由“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怎么办”引导学生想到逐步满足的解题方向。⑵由“拿10张的情况太多,选哪一种呢”引导学生建构“假设”。⑶由“10张这个条件通过假设满足了,另一个条件29元怎么满足呢?”引导学生建构“替换”的策略。⑷由“把10张换成100张,29元换成320元,怎么办”引导学生探索替换次数的计算方法。⑸由“假设和替换的策略是否只能解决有关钱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结构及解题思路进行类化,感受策略的作用及价值。五个环节环环扣紧,层层深入,学生的思维有序展开,解题策略自然生成。

㈡问题、活动与情境设计的基本策略

我们在长期的实践研究发现,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学习的教学在问题、活动与情境的设计上,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凸显情境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考虑“目标是什么”,即运用“逆向设计”,先弄清“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然后考虑用什么样的情境来导向和评估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数学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即对知识背后的内在脉络有清晰的理解,对数学知识中蕴涵的重要数学思想、数学本质有切实的体会,区分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善于预见学习者的认知错误,为学生创设有效便捷的学习环境。

2、贴近已有经验

选择问题情境,不仅要考虑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知识和已有经验的积累,着眼于这部分知识和经验的存在和利用,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问题情境的创设除了源于广泛的现实世界,还源于数学内部的矛盾或数学研究的需要,由数学自身纯逻辑地提出。因此,问题情境既可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取,也可从数学内部产生。特别要指出的是,当把问题浸润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时,要特别注意合理性、情趣性、科学性,切不可为情景而情景。

3、促进思维发展

问题情境应当力求成为学生思维历险、智慧不断生长的平台,成为推动学生不断深化理解的正能量。问题情境的组织可从完善已有知识结构网络的角度进行设计,通过层层设疑,制造一个又一个“认知冲突”,让学生的心理处在由平衡——失衡——平衡的不断往复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历练和自我提升。这样的数学学习具有一种向心力,一种凝聚力,它给学习者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呼唤着学习者富于个性的创造。

㈢评价、反馈设计的基本策略 教学设计的三要素之间是一种整合的关系,因此,评价与反馈必须是与目标知识、问题活动情境紧密关联的。评价与反馈的关键属性不在于评定与分等,而是在于通过师生之间信息流的往馈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理解的深入发展。具体来说,如下四个方面是值得重点关注的。

1、讲究评价的针对性

对于数学课程可能涉及的内容范围分为了三个层次:应当持久理解的数学知识,应当着重知道和理解的数学知识,应当熟悉的数学知识。在努力完成目标的同时,这三个层次的评价也提出了相对应的基本策略和要求。对于应当持久理解的数学内容,所采用的评价策略应定位于一种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要能在活动中给予学生解决困惑的机会;而对于着重知道和理解的数学知识,既可采用上述的实践性活动,也可在传统的考试和活动中进行评估;而对于应当熟悉的的数学课程内容,则可直接在学校常规的纸笔测试中检测。

2、重视评价的过程性

理解是具有发展性、生成性和阶段无序性的,所以评价不能局限于检测学生是否获得了数学事实和程序,应该被视作一个不间断的过程,这一过程应被整合进问题情境的设计之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变式化设计、序列化设计、实作性活动设计来评价与促进学生的理解。同时,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多表述自己的观点、方法、理解等,学生的反应应当被认为是学习与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且该资源也应当在课堂中被所有的学生共享。

3、强调评价的多元性

以评价的多元性顺应理解的多元性。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层级发展模型和六维度模型即表明了理解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入、具有多重表现多重内涵的复杂过程与现象。所以评价的多元性即强调了评价应来自各个方面的证据及对其的相关深入分析。具体来说,评价应主要分为正规评价与非正规评价。非正规评价包括:对学生活动与行为的观察,以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策略;课堂讨论,以使教师收集学生推理的信息等。通过这种非正规评价而获得的信息能改善教学策略。正规评价应该按照如下的理念进行设计,即要让学生展示他们知道的和会做的,而不是去确认他们不知道什么。

“理解”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是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进行数学建构的必要条件;“怎样促进学生数学理解”也是教师收获有效课堂,生成新的教学智慧必须研究的课题。因此,在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必须树立“为理解而教”的教学改革思想,实践“理解数学的过程建构观、理解数学的文化实践观、面向学习者的数学教学观”三个方面的要求。要直面数学的本质性内涵以及学生的真实需求,在把学生真正视为主体的前提下,围绕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习意愿、逐步探究主题、反思学习过程等方面精心组织数学课堂,最终实现认知、元认知与情感三方面的相互作用,和谐共振,促进数学理解的生长,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布鲁纳著(Jerome Seymour Bruner,M),《儿童的谈话:学会使用语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威金斯(Wiggins,G),麦克泰(McTighe,J)著.《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M].么加利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7 ;

3、吕林海,《数学理解之面面观》,[J],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2;

4、(美)威金斯(Wiggins,G.)麦克泰(McTighe,J.)著;么加利译:《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7;

5、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01-204.;

6、丹东尼奥(Dantonio,M.)等著[M].;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

7、钟启泉,孔企平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四篇:为学生好学而设计

为学生好学而设计

——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简介

43小学程新华

一、学生学习的三种境界:

愿意学——学得进

喜欢学——学得快

渴望学——学得深、学得广

正常的孩子都有学习的愿望,都有他们愿意学、喜欢学、渴望学的东西,只是很多孩子的学习欲望不在我们所规定的学习内容上,我们就说他们不爱学习。这是一种误判。

二、针对学生的学,教育者采用的不同策略。

如何引导孩子对我们所规定的学习内容产生学习的欲望,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在为之苦苦求索,层出不穷的教育改革也都试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不管成功与否,就其策略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三:

1、软磨硬逼,逼其就范。就如同逼牛犊拉套一样,只要功夫到了,牛犊也会无可奈何,只好老实听话。用这种策略,且不说逼者与被逼者都很苦,就论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为人毕竟不同于牛,逼狠了干脆不干的大有人在,逼出悲剧的也不少。

2、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这种方法用得最多,也有一定的效果。运用这种策略,学生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处在被逼的状态,兴趣的调动只是少量的副食点心,总体来说,师生还是属于苦教苦学的状况。

以上两种策略虽然都有效果,但难以使学生达到学习的高境界。

3、诱发食欲,趋牛向草。教师的功夫在于引诱、激发,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让这种欲望由弱到强。为了保护孩子的学习欲望,尽量让一些功利的东西让步,保持和谐的生态环境。当孩子的学习欲望旺盛起来了,学习能力强大起来了,再让他们参与社会的考试竞争。这第三种策略,就是“生本教育”所主张的策略。

生本教育的“三观”

郭思乐教授和他的追随者们之所以采取这种策略,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理念作支撑,其中最突出的理念就是“三观”:

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

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

行动观——全面依靠学生

三、“生本教育”的定义

郭思乐给生本教育这样定义:“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

四、生本教育为什么要在“好学”上做文章?

因为:

1、只有好学,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而接近学习内容;

2、只有好学,才能使初学者感到轻松而产生趣味;

3、只有好学,教师才能真正扮演成良师益友的角色,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良性互动;

4、只有好学,学生才越学越有瘾,最终走向对学习的“渴求”境界。

五、“生本教育”模式在育人目标上有什么特点?

这种教育模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相应的在学习速度上的特点是先慢后快;在能力上,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独立搜集、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六、生本教育模式与现行质量监控模式的冲突

生本教育模式与现行的重近期目标、以考养考、以考促教、以考定评的常规质量监控模式冲突很大。因为常规的考试是不大容忍学生慢进入、慢提高的。慢一步就会影响整体的合格达标。这也就迫使老师不得不生拉硬拽,甚至威逼利诱,以让每个学生跟上大队齐步走。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军事化特点。学生小小年纪就经受着比成人还严酷的纪律约束和沉重的精神压力。他们生活得并不快乐。我们不是把孩子当树苗一样呵护,而是把它们当成战士一样驱使。说实话,用沙场演兵、生存训练的方式训练战士是必要的,但用这种方式训练未成年的孩子就很不妥了。因为孩子的身心都还太娇嫩,不宜练得太过,练伤了,对孩子一生都是有害的。而生本教育模式恰恰倡导“浅入式”、差异对待,允许后进、扶持后进。

七、为“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

人性化的设计不能等同于简单化的设计。“好学”强调的是适合孩子的学习口味,为了适合口味,该简则简,该繁则繁。就如同我们做合口味的菜一样,有的工艺很简单,保持原汁原味就很可口,那就按简单的方法做;有的则要去腥去臊、文火慢炖,工序繁杂,为其如此,才能做到醇香可口,那我们也就只能不厌其烦了。当然,根据学生的消化能力,学习知识内容还是要做到先易后难。“好学”还体现了一种课程主张,就是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精简,从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自主学习活动。郭思乐把这种主张概括为“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八、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口味

不顾学生的口味而只顾自己讲得顺畅的教育,郭思乐称之为“师本教育”。“师本教育”存在几千年,自有它存在的道理,它在历史上为“传道、授业、解惑”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已经普及,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学生仅靠从老师那里学到的那点可怜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培养他们好学乐学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强压硬灌不行,只能研究学生的学习口味,因势利导。由此看来,学生的学习口味,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更需要加倍尊重的问题。

九、小学生在学习上到底有怎样的口味特点呢?

下面根据个人的经验说说我对小学生学习口味的认识,权作抛砖。

1、与自己的知识经验联系紧密、能唤起他们似曾相识感的知识、技能,他们学起来有兴趣。

2、喜欢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有知识,越是得到同伴的认可,越是学得有劲。

3、渴望得到老师或长辈的赞许,越是受到赞许越是学得起劲。

4、愿意接受同伴的帮助,特别是友好、善意的帮助;对居高临下、施舍式的帮助则会产生逆反。

5、有向困难挑战的欲望,但不能太难,若跳起来都够不着,他们往往会退缩。

6、他们以能为别人答疑而自豪,为了帮人释疑,他们会深入学习研究。

7、他们容易受人启发而别出心裁,同学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因此,给他们创造交流平台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

十、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标之重要

清楚了学生学习的口味,我们还要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标,这是理解并接受生本教育思想的关键。我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地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才是我们教育的主要目标,而不是眼前的考试分数。

为什么我要用“端正”一词呢?因为说起能力培养,大家都不会反对。但是培养能力的工作时间太漫长,我们往往没有这个耐心,因为眼前所要的考试成绩使我们失去等待的耐心,恨不得马上把他们吹起来,为咱们争光。于是就上狠招,强压硬灌。开始还行,一抓就灵。

可是越往后就越不灵,那些犟学生就开始造反,那些懒学生就索性装死狗。老师见此状越发来气,手段也越来越不人性化。长此以往,恶性循环,真是吃力不讨好。这就是苦学苦教的状况。

所以,生本教育特别要求我们端正教育思想,为学生的长远计,不争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有“静待花开”精神境界。

清楚了学生的学习口味,明确了我们的育人宗旨,“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才找到了依据。

十一、生本教育的具体方法

根据学生学习的口味和我们的育人目标,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的具体方法: 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少教多学,以学定教

不教而教

这样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的真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达到学习能力的提升。

生本教育的这套教学方法的背后,还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学习观,那就是“感悟”。郭思乐教授认为学习的核心部分是感悟。他认为,感悟不仅是学习的重要过程,而且是重要的结果。所有的学习最终归结为感悟。他主张“读和做,缓说破”,通过这种方法去促使儿童感悟。

生本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强调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强调学生的学习尽早地交付给学生,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所以,有的老师形象地把生本教育方法论概括为“资源论”、“借力论”、“交付论”。

第五篇:为坐而设计读后感

对于“置换与重构”它主要是借鉴了当代艺术领域中的装置与结构的观念,运用到设计领域,也许可以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表现手段。它不仅是指材料的置换和形态的重构,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概念重塑。这一概念的诠释,主要体现在再设计和仿生概念的设计作品中。老子以车、器、室例、提出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思想。我们便对椅子“有”“无”进行了思考,原来我们坐的都是椅子的框架,“有”所框出的空间“无”。

而“延伸与简化”对于现在来说,人的需求是多样化和无止境的,人与物的关心也表现出来相应的复杂。伴随现代生活方式的演进,人们对于功能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坐”为例,由于新的行为方式和场域的变化,决定了特殊方式的坐的需要,设计在满足其特殊行为需求中得以将“功能”的概念延伸和简化。

从社会的长远利益看,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如果等到“弹尽粮绝”,“油尽灯枯”的时候在努力,恐怕已经是“亡羊补牢”。所以,我们除了要千方百计的保护自然资源,在不破坏不浪费的基础上还要大理的提倡节约,对于人类的长远利益来看,节约就是资源,设计中生态与和谐也是至关重要的。

人的审美需求是在感性前提下精神和情感的外在化表。在现在的社会,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大量相同的消费很可能会带来产品的积压和物质资源的浪费。而且在现今社会,产品不仅是要满足物质需求的层面,还要更加关注提高生活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内涵,所以,对于现代化的产品个性和风格的设计也是显得尤为重要。

产品不仅需要完美的功能和生态学,更需要一些诗意,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我们总是尝试着在产品中加入一些感情,甚至是一个小玩笑。最好的产品是那些能够引起社会人们联想的产品,能够和顾客交流的产品,或者是能够让人们以全新的视角看问题的产品。趣味与时尚对于设计而言总是给人们贴加活跃的色彩与快乐。

任何过于明确的安排都将排斥,宁愿租房子也不要买房子,宁愿维持松散的关系也不要缔结终生契约,宁愿被动也不要习以为常,宁愿千奇百怪也不要整齐划一。

任何一种物质的功能,经过设计都可以得到转化,这就是设计的魅力。

优秀的座椅会符合审美的需求,它本身看起来不仅是一个漂亮的对象,并且还与周围环境有所呼应。读了为坐而设计,得到最多的是设计师身上的思想,以及他们身上带着那种跟别人不同的东西,一步步领导着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设计,对我的感触也很大,但是我想的最多的是,我们了解的只是书本上的东西,关键的还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平时在学习的同时,自己的脑海中要不断的联想,为什么别人要那样设计,如果自己设计又会如何的结果?要不断的反省自己,看到一些东西,要对它有极强的敏感度。并把你看到的东西在头脑里想想能不能运用到设计中,灵感也要靠平时的积累,如果自己平时都不去观察和联想,能做出好的设计吗?但要想设计出好的作品,还必须具备大量的知识体系。

姓名:刘惠剑

学号:112404213

班级:环艺设计2班

下载户外场地为人们的活动需求而设计建造(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户外场地为人们的活动需求而设计建造(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为明天而设计”论坛(范文大全)

    2016年4月14日,“为明天而设计”论坛在苏州独墅湖世尊酒店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0名建筑师、地产商、高校师生等参加了本次论坛。 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中衡设计集团总......

    幼儿园建筑设计以及室外活动场地设计

    幼儿园建筑设计3室外活动场地设计 一、概述 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造就人一生的基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教养的奠基工程。因此,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好坏,将对人一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设计)

    知识点: 字:1、“嚷、惩、铿、锵、肇”的读音;“惩”的声调是二声,不能读成三声;“惩处”的“处”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hǔ。还有一个四声的读音可以组成“到处”。 2、“范、惩”是......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合集)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余心言 周恩来12岁那年,因家里贫困,只好离开苏北老家,跟伯父到沈阳去读书。 伯父带他下火车时,指着一片繁华的市区说:“没事不要到这里来玩,这里是外国租借地,惹......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第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

    第四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教学设计

    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 合肥市望龙学校蒋建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重大事件,能说出《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 (2)初步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3)列举......

    曹操讲作文——为中考而设计[精选合集]

    曹操讲作文——为中考而设计 曹操讲作文是一个非常犀利,专门针对中高考应试作文而设计的app。 在具体学习上,app会自动根据考生情况,清晰进行学习规划,制定学习方案,匹配适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