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党内民主的实质是加强自身建设
推进党内民主的实质是加强自身建设。
发展党内民主,是现代政党政治、特别是其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向,并且成为一个政党走向现代化、民主化,更好地激发党的活力、发挥战斗力、提高其行动能力、执政能力、确保长期执政的重要途径。
第一,应当从更高的角度甚至战略层面来看待和重视党内民主建设问题,这是一个党得以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在当今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冲击下,政党推动社会民主和发展党内民主具有更加现实和紧迫的意义,这是党争取民心、赢得民意的需要,是政党改善自身形象、扩大社会基础,改造成为现代政党的需要。在新的环境下,政党已经难以做到从数量上来扩充党的硬实力,更多的只能通过提升软实力来立足政坛,增大影响力,而发展党内民主便是各党增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途径。历史上那些衰落和败亡的党,几乎都与党内民主建设没有搞好、社会民主没有推进有关。苏东“一党制”政权(甚或中东国家)先后丧失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普遍缺失,从而失去了大多数党员的真心拥护和支持而退出历史舞台。而台湾的国民党则是通过自身改造,从新执政的成功案例。因此,党内民主建设与推动社会民主是十分重要的,决不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
第二,弄清楚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的不同,是保证党的先进性和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党内民主是一种政治原则,是党的“生命”,是社会主义政党的重要体现和本质属性;民主集中制则是一种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社会主义政党维系组织架构发挥战斗力的基础要素。党内民主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民主的组织体现和保障。必须正确认识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以党内民主的发展促进民主集中的完善和健全;以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党内民主从而坚持党的先进性。但长期以来,我们把民主集中制等同于党内民主,甚至认为高于党内民主,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来冲淡甚至替代发展党内民主,甚而把党内民主简单归结为民主集中制的一部分,就是“先民主、后集中”,就是“群众民主、领导集中”,就是“委员民主,书记集中”从而使领导者和书记个人成了“集中”的主体,其个人意志成为统一意志,强迫别人接受。正因为如此,“实行民主是为了集中”、“集中是目的,民主只是手段”、“既是手段,就表明民主的从属地位,就表明集中高于民主;为了集中,就可以抛开甚至牺牲民主”等模糊认识和做法实际上剥夺了广大党员的民主权利。因此,坚持党的领导与调动党员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善和健全、规范党内民主的发展,始终是政党特别是执政的共产党需要加以把握和掌控的重大问题。对于当今共产党来讲,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像前苏东共产党一样,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第三,党内民主建设要根据本国、本党情况和形势,稳步、渐进发展。国外政党的实践表明,任何政党发展党内民主都不是照搬哪一个党的典型例子就可以取得成功的,而必须立足于本党实际,根据党员的现实素质、根据党内的实际需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有目的、有步骤地逐步向前推进,而不能人为地“拖”、也不能人为的“进”。离开国情党情势情,为发展党内民主而搞民主。同时,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发展党内民主要认真吸取苏联东欧党垮台的教训,保证党内民主建设向前推进的正确方向。必须根据时代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党内民主的运作形式,更新党内民主的内容,使党内民主的发展始终成为确保党的生机与活力发挥的驱动器。党内民主要随着形势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在过去的年代管用的做法,到今天这种信息网络时代就可能落伍了、不适用了;在过去被证明是民主的体制机制,到今天可能就显得不那么民主了。一种指导思想,过去适用,不等于现在适用,历史在前进,不可能永远和万岁。形势在变,党内民主的实践方式和内容也必须随之变化,要与时俱进,已经不适用的该摒弃的还得摒弃、该退出的就要退出、该拿掉就要拿掉。否则,党就会在民主化的大潮中陷入被动,以至落伍,并最终被广大党员和支持者抛弃。
第二篇:对推进党内民主的几点思考
对推进党内民主的几点思考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推进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活力,健康党的肌体,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推进党内民主,提升党员民主素养是基础。党员的民主素养是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基础。党员的民主素养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高,反之,党员的民主素养不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就差,事必影响党内民主的发展。为此,要加深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实质的理解与认识,要逐步培养党员的民主习惯,提高党员的参事能力,丰富党员参与民主生活的实践形式,进而提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强化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调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
二、推进党内民主,提升党员主体地位是前提。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为此,我们必须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切实把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放在突出位置。要积极拓宽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切实把党员享有的各项权利落到实处。要严厉查处压制批评、打击报复等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供坚定支持。
三、推进党内民主,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是保障。要加大党务公开力度,以提高组织工作透明度为目的,完善公开程序,明确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提高公开质量,切实把推进党务公开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探索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工作,充分发挥党代会闭会期间代表的作用。要完善党的地方委员会工作制度,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进一步规范全委会与常委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通过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充分行使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要加大党内监督力度,实行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建立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度。
四、推进党内民主,创新民主实现形式是关键。要积极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试行基层党代表直选和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等做法,切实把普通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落到实处。要在不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的同时,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的一些有益做法,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三篇:民主“选举”小偷实质是少数人专政
Script>最近,安徽亳州市帅威特服装技校举行了这样一场选举:投票选小偷!原因在于,有一天该校女生寝室丢了东西,学校查了半天没查出谁是小偷,于是校长、老师和几个班长一合计,决定采取投票选举的办法,把小偷给选出来。选举结果显示一共有6位同学榜上有名,根据选举结果,“票数多的处罚最重,票数少的处罚最轻。”(《人民日报》5月14日)
何向东在《新京报》5月15日发表文章认为,在学生中进行投票选举“小偷”,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单凭着想象和情感倾向就对一位自己的同学进行怀疑,这样的投票选举虽然貌似民主,但却是一种多数人决定少数人命运的专横之举,就是托克维尔所谓的多数人暴政。
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其实,在笔者看来,在许多情形下,多数人决定少数人命运或多数人剥夺少数人合法权利的“多数人暴政”的背后,是少数人在幕后的操纵、蛊惑、欺骗,造成集体的无意识或无意志,其实质还是少数人的专政
安徽亳州的“民主选举”小偷事件,便深刻地反映了这个道理。用选举的方式来产生小偷,大多数的学生们都应当知道这是个违法的行为,如果没有人组织策划,想必学生们也不至于做出这种荒唐的举止。然而,掌握学校行政管理权力和话语霸权的校长、老师和几个班长一合计,决定采取投票选举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产生本身就并无民主可言,学生们的意志是受到限制的,就是这种方式得到学生的默许,事实上也是校长、老师这些少数人为达到自身的目的进行蛊惑、宣传是分不开的。说到底,所谓“民主选举”不过是他们推卸管理失误责任的幌子而已。
在人类历史上,因为少数人在幕后的操纵、蛊惑、欺骗,使集体的无意识或无意志,从而造成所谓的“多数人暴政”的事例屡见不鲜。希特勒通过大肆地蛊惑宣传,使民众集体无意识,造成民主的假像,轻而易举登上总理宝座,也是希特勒的蛊惑宣传,“热血沸腾”的德国人疯狂地迫害和杀害犹太人。“文革”时期,大多数人席卷进入了对少数人的疯狂“批斗、镇压”,跟当时的政治高压与少数人控制舆论宣传进行的欺骗、蛊惑不无关系,看似是“多数人暴政”,不过是少数人利用工具而已。事实上,无论是“二战”后德国人还是经历过“文革”的中国人,许多人都在追悔的同时也表达了当时身处其中的被少数人欺骗、压迫造成意识的迷失与意志受压的无奈。
因此,我们难道不能说许多所谓的“多数人暴政”背后其实就是少数人专政吗?
能看到人类社会不仅有“少数人暴政”,而且有“多数人暴政”,这是认识深化,表明了开始我们关注到少数人的权利也不能简单因为多数人的决定而且无理剥夺。但是,在许多“多数人暴政”的现象发生的背后,我们也要进一步看到在现代社会,少数人可能在幕后的操纵、蛊惑、欺骗多数人,假借民主的幌子为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和卑鄙的行径寻找合法性的理由,实现真正的少数人的专政。这种认识进一步深化,正体现了哲学上“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而我们正是要通过在这种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上,揭露这些少数人的阴谋,使多数人不再沦为少数人专政的工具,避免所谓“多数人暴政”的产生。
通联: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邮编:341000
Email:tao1991@163.net
tao9928@tom.com
民主“选举”小偷实质是少数人专政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中共鹿寨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党支部
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为了保证党员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制订本制度。
一、党内监督的基本内容
党内监督要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的党内监督的八项主要内容,对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一是能否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决定,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二是能否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三是能否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科学决策;四是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五是能否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六是能否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以及有关规定,做好干部工作;七是能否廉洁自律,模范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八是能否坚持原则,敢于同各种错误倾向和违纪违 法行为作斗争。
二、党内监督的重点方面
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作风建设情况。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重点监督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以及贯彻执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情况。具体为:一是能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二是能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三是能否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四是能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五是能否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六是能否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七是能否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八是能否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三、党内监督的主要方法
(一)定期检查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并向全体党员通报。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所在党的支部组织生活的情况,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二)督促定期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会前,收集党员、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意见,如实转告本人或者在会上报告。会后,监督党员领导干部根据党内外群众提出的主要意见进行整改,并将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和生活会上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如实向上 级党组织报告。
(三)了解并掌握党员领导干部及党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情况,并及时向局党支部反映。对于群众意见较大的党员干部,要及时谈话提醒。按照有关规定查处党支部和党员的违纪行为。
(四)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党员干部大会,听取本局机关行政负责人通报主要工作情况。
(五)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党支部、领导干部都要十分重视党内外群众的来信来访,认真听取党内外意见,并要认真解决处理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防止出现越级上访和突发性事件。
四、党内民主监督应遵循的原则
(一)人人平等的原则。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不允许有不接受监督的特殊党员。要严禁对批评、检举、控告进行岐视、刁难和打击报复,违者要严肃处理。
(二)民主公开的原则。要尊重和保护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监督,自觉接受监督。要克服只有组织监督党员,领导监督党员单向监督做法,实行公开民主的全方位的监督。
(三)实事求是的原则。党内监督要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服人,做到监督批评要准确。对以监督为名,在党内搞派 性活动或泄私愤、图报复以及有意诬陷、诽谤他人的,必须进行追究和处分。
(四)统筹安排的原则。要把党内民主监督与党的自身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内民主的动力来源
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内民主的动力来源
内容摘要:党内民主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是党的生命。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党的先进性,也就没有党的兴旺发达。发展党内民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创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发展党内民主,激发党的创新活力,无疑成为党自身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关系到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能够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关键词:党内民主;民主权利;民主制度
正文: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力的源泉,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改革创新党内民主制度,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一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为发展党内民主提供动力的坚实基础
党员是党的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是党的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执行者,也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党员主体意识愈强、权利愈得到保障,党内民主的发展也必将愈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必须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让一切有利于增强党的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必须将党员主体地位意识的培养与党员的工作、生活联系起来,与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联系起来,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鼓励广大党员以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做好工作,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
二是,创新党内民主制度是为发展党内民主提供动力的有力保障
1、建设和完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
选举必须切实体现选举人意志,要把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作为改革的努力方向。实行规范严格的差额选举制度,扩大选举差额;要采取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发挥党员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作用;要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进一步明确改革基层党内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同时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逐步建立和推行党内弹劾罢免制度
2.建设和完善党内民主决策制度
建立健全有利于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的制度。允许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自由讨论,是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生动体现。积极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制度,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应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在党内作充分的讨论。要营造良好的党内风气,使那些敢讲真话、讲心里话的党员受到鼓励、保护,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要严格决策程序,增强集体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完善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度、建立各级党委的常委,完善单独或联名向同级党委会议提出议案的制度,实行决策预案征求意见的制度,逐步建立和通过专家论证程序。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3.建设和完善党内民主管理制度
健全和完善党代会制度和党委会制度,恢复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实行党员代表任期制;设立党的代表大会常设机构;改革党的领导机构设置,明确划分重大问题和日常事务的界限;明确书记个人的职权;实行个人分工负责制;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全委会的作用;完善党委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和完善票决制。明确党代会是党的权力中心,常任制是党代会权力不致流失的根本保证。通过制度明确常委会与全委会的权限、责任和工作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着眼于充分发挥党代表和党员的作用,激发党代表和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党代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4.建设和完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进一步强化监督意识,将事后监督与事前、事中监督有机结合;增强纪检机关的相对独立性加强党内权力制约和对领导的监督制约,监督、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保证权力正确行使。在保证党集中统一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党内分权制衡,推进监督机制的运用,强化社会监督与网络监督的异体监督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