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民主参与制度

时间:2019-05-12 15:3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内民主参与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内民主参与制度》。

第一篇:党内民主参与制度

党内民主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制定党内民主制度。

一、坚持实行集体领导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机关党内重大事务;凡属重大决策,必须由党组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个人说了算;要严格按照领导班子议事原则、议事范围,重大问题决策程序办理。坚持实行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要发挥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防止“一言堂”现象。

二、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关系,牢固树立民主集中制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对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机制。

三、建立和完善党内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凡属党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都应力求组织广大党员讨论,充分听取各种意见,以切实实现党员的党内民主权利。

四、建立党内民主的参与机制。要通过制度设计,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党内民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党员作为党内生活主人翁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使党员在组织内有机会说真话,能说真说,敢于说真话。

五、完善党内监督的相关制度。健全充分反映党员意愿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和程序,从制度上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保障党员切实享有党章规定的批评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权利。要在强化领导集体内部监督的同时,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着重完善基于民主的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形成严密有效的监督网络。

六、非党人士参与重大事项的研究。政府党组会、常务会研究重大事项时,邀请人大、政协、区州驻某地单位、社会团体等非党人士参与,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以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七、执行党员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民主权利,维护党员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党内事务的权力,使党员真正享有党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力。

八、执行机关党务管理公开制度。除保密事项外,凡是与党员利益有关的事宜,可以公开的党务工作内容,要在党内公开,让党员知情。

第二篇:构建党内民主参与的长效机制实施方案

构建党内民主参与的长效机制实施方案 什么是长效工作机制,也就是规范的、稳定的、能够长期发挥效用的机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党员对党内民主生活的积极参与都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力量源泉。因而,通过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特别是构建广大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规范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进而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

尽管对党内民主的内涵有不同的认识,但从根本上讲,所谓党内民主就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所决定的,体现在党的制度和党内生活中的,由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党内一切重大事务的权利。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强调规范稳定的党内民主制度,核心是保证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内事务权力的制度。

第一,进一步完善党员的权利和权利保障制度,给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充分发表意见的安全感。从实践看,我们说党内民主不够,实际是党员权利不够。发展党内民主,核心是要树立党员在党内的权利主体地位,并围绕着这一核心,进行体制和制度建设。

长期以来,党员应当享有的民主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党员的知情权,是党员履行其他权利的基础,但是

党员对党内事务往往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如果知情权得不到保障,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和决定权就更加谈不上。至于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揭发检举权、申诉和控告权等权利的充分实现,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实际中,党员仅仅由于反映问题而被抓被押的情况也有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这里有两个方面是我们下一步要力求解决的。一个方面是要对侵犯党员民主权利进行责任追究的规定进行细化。现有规定的责任追究,看起来很严格,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原则性的规定上,怎么追究,追究什么责任,缺少操作规程。试想,如果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对侵犯党员民主权利的现象进行认真查处,党员权利的保障是不是会好一些呢?以此为思路,可以考虑在党的纪检体系内,成立专门的受理党员权利受到侵犯而投诉的机构。另一方面就是明确党内权力机制的配置。党员是党的主体,党内民主就是围绕着党员的主体地位展开的。党内民主就是要承认党员在党内权力结构中的主体地位。但长期以来,党内权力结构的配置并不科学,某些领导干部用党员授予的权力取代了党员的主体地位,把自己的工作职权当作特权,这是党员权利得不到保障的根本性原因。当然,政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要求它的成员必须以服从组织为前提。

第二,进一步完善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为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充分发表意见搭建一个平台。党员入党是要

发挥作用的,只要给党员一个参与党内生活的平台,党员就会有主体意识和成就感,就有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因此,建立党内民主参与机制十分重要。当前,要切实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意愿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和程序,从制度上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保障党员切实享有党章规定的批评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权利。进一步拓宽和完善党内民主监督的渠道,逐步推行党务公开制度,提高党内事务的公开透明度;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扩大基层党员的知情权,从制度上为发展党内监督提供有力的保障。

这里突出强调完善基层党员大会的作用。对于基层组织的党员来讲,通过党内民主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意愿,党员大会也因此显得更为直接和重要。党员大会是本单位党组织的权力机关,它的主要职责是听取和审查本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和决定本单位范围内党的重大问题,选举产生本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出席上级党的代表大会的代表,支部党员大会有权讨论发展党员、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对党员的组织处理等。但对于基层组织的党员来讲,关键是党员大会真正成为党员充分发表意见的场所,而不是无原则、无条件地趋同、从众。为此,有必要重申1980年《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规定: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和党的报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问题的讨论,有权在党的会议上对党的任何组织和个人提出批评。党员对党的方针、政策、决议有不同意见,可以在党的会议上提出,也可以向各级党组织直至中央作口头或书面的报告。党组织应当欢迎党员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并且鼓励党员为了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主张。

第三,进一步完善民主生活会和评议党员制度,使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充分发表意见经常化和形成习惯。党员的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有一个过程,党员大会怎么开涉及到党的整个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这些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当前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严肃认真地把民主生活会和评议党员制度完善和落实好。在民主生活会上进行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直接目的就是通过党员的自我解剖和自我评估,切实发现和解决党员队伍和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达到保持先进性的目的。严于自我解剖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不能害怕自我批评,更不能害怕别人批评。要使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发挥作用,就必须下决心完善民主生活会和评议党员制度,让广大党员严肃认真地就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议。组织上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地听取这些

评议,并做好记录上报,定时地给予党员反馈整改意见。当这些评议活动经常化时,党内民主也就逐渐形成习惯了。

第三篇:关于构建党内民主参与长效机制的思考(范文)

关于构建党内民主参与长效机制的思考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生命工程和永恒课题,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诚然,我们不能企求通过一次集中教育活动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必须要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和党的建设的各方面任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加强先进性教育和先进性建设,才能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只有建立起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我们才能真正搞好这项“根本建设”,解决这个“永恒课题”。基于此,如何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也就成为当前党建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拟就构建党内民主参与的长效机制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进一步完善党员权利保障制度,营造良好的党内民主环境,规范党内民主参与所谓长效工作机制,就是规范的、稳定的、能够长期发挥效用的机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党员对党内民主生活的积极参与都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力量源泉。因而,通过加强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特别是构建党员广泛参与党内生活的规范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机制,无疑是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进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尽管理论界对党内民主的内涵有不同的认识,但从根本上讲,所谓党内民主,就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所决定的,体现在党的制度和党内生活中的,由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党内一切重大事务的权利。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强调建立健全规范稳定的党内民主制度,核心是保证和落实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内事务权力的制度。从实践上看,党内民主不够最主要最直接的体现是党员权利保障不够。发展党内民主,核心就是要强化党员在党内的权利主体地位,并围绕这一核心,加强体制、制度建设。长期以来,在各级党组织中普遍存在党员应当享有的民主权利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在民主治党上思路还不很清晰,对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问题,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制度保障上都还不到位,还存在诸多误区。特别是党员的知情权,它是党员履行其他权利的基础,但现实的状况是,许多党员对党内事务往往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知情权得不到保障,党内事务的参与和决定权就无从谈起。至于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揭发检举权、申诉和控告权等权利的保障和实现,问题同样不少。实际中,党员由于正常反映问题而遭打击报复的情况也时有耳闻。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这里有两个方面是我们必须要着力解决的。一方面是,对侵犯党员民主权利进行责任追究的规定要进行细化。现有关于责任追究的规定,表面上看起来很严格,但实际上过于原则和笼统。如何追究,追究何种责任,可操作性不强。不难想象,如果不对党内政治生活中侵犯党员民主权利的现象进行认真查处、严肃处理,党员权利的保障和实现将困难重重。为此,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在党的纪检体系内,成立专门机构受理党员权利受到侵犯而进行的投诉。另一方面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党内权力机制的配臵。党员是党的主体。党内民主就是要承认党员在党内权力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党内民主就要围绕强化党员的主体地位来展开。但长期以来,党内权力结构的配臵并不十分科学,致使一些领导干部能够运用党员授予的权力取代党员的主体地位,把自己的工作职权当作特权。可以说,这是党员权利得不到保障的根本性原因。《共产党宣言》中明确规定:“所有盟员一律平等。”意即在党内生活中没有特殊党员,所有党员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党章规定的权利。中共中央最近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党员享有的党章规定的各项权利必须受到尊重和保护,党的任何一级组织、任何党员都无权剥夺。”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一脉相承,它为我们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当然,政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要求它的成员即使在行使权利时也必须以服从组织为前提。

二、进一步完善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健全党内民主参与决策机制

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不完善是一个突出问题。从政党发展的轨迹看,现代政党的决策机制,已经越来越由集中的、封闭的、独断的决策模式逐步转变为一种分散的、开放的、协商的模式。再者,从理论层面分析,虽然每个党员对党内事务都有提出看法、发表意见的权利。但实际上,不可能每个党员都去参与制定政策,最终直接决策的只能是党的领导机关。如何使决策体现、代表绝大多数党员的正确意志,使决策更科学、更民主?邓小平同志1956年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很明显,个人决定重大问题,是同共产主义政党的建党原则相违背的,是必然要犯错误的,只有联系群众的集体领导,才符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才便于尽量减少犯错误的机会。”因此,切实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在决策前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要逐步推行党务公开制度,提高党内事务的公开透明度,扩大基层党员的知情权;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为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对于基层组织来讲,要特别注意完善基层党员大会的作用。党员大会是本单位党组织的权力机关,它的主要职责是听取和审查本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和决定本单位范围内党的重大问题,选举产生本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出席上级党的代表大会的代表,支部党员大会有权讨论发展党员、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对党员的组织处理等。但对于基层组织来讲,关键是要使党员大会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充分发表意见的场所,而不是无原则、无条件地趋同、从众。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和党的报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问题的讨论,有权在党的会议上对党的任何组织和个人提出批评。对党内重大问题的决定,必须尊重每个党员的民主权利,允许每个党员真实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包括批评和反对的意见。即使在按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之后,持不同意见的同志在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的同时,仍有坚持自己意见的权利,并允许继续在党的会议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党员对党的方针、政策、决议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向各级党组织直至中央作口头或书面的报告。因此,党组织应当欢迎党员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并且鼓励党员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主张。通过党员大会,对党组织的决议甚至是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充分酝酿和讨论,无疑是基层党组织为推进党内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应该充当的重要角色和应当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党员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制度,强化党内民主参与监督机制

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讲,监督是指对权力的制约,即“以权力制约权力”。早在18世纪中叶,法国的孟德斯鸠就在系统地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权力制约学说。他指出:“一切有权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就是在现代社会,在执政党的条件下,党内监督在本质上仍然体现为对权力的约束,即通过执政党自身的力量对党员和领导干部以及党组织所掌握的权力进行必要的限制。当然,党内民主监督除对权力进行约束外,还应包括在党内通过党员、党员干部、党组织和专门纪检部门,严格按照党章党纪的有关规定,从思想、组织、纪律等方面,对党组织和党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和遵守党规党纪情况进行监察和督促。强化党内民主参与监督机制不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应有之义,也是充分体现和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因此,建立并完善党内民主参与监督机制十分重要。现实状况是,监督不力和监督中的形式主义、好人主义已成为党内不正之风和滋生腐败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领导干部随着职位的上升和权力的扩大反而不习惯、不愿意受到监督和约束,工作中为所欲为,最后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同时,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空气薄弱。有一部分领导班子缺少正常的相互

监督和帮助,成员之间很少有坦诚的思想交流,该提醒的不提醒,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制止的不制止。今后,必须要切实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意愿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和程序,从制度上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保障党员切实享有党章规定的批评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权利,进一步拓宽和完善党内民主监督的渠道。为此,必须在党内建立并完善一套系统的党内民主参与监督机制,其中包括党的组织监督;党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党的各级专职监督机构对所在地区和部门各个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党员群众对党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监督。同时,民主参与监督要全程化,不断延伸监督渠道。民主参与监督,不只在选人用人,还要向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程序延伸,重点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管理的监督,既要做到“干部能上不能上,要看群众让不让”,又要做到“干部到底行不行,要让群众评一评”,这样才能巩固和延伸民主参与监督选人用人的成果。

党员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加强党员大会作用的发挥涉及到党的整个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这些都难以在短时期内解决。但是,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制度是我们目前可以立马着手解决,而且也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当前全国各地正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这一活动的直接目的就是通过党员的自我解剖和自我评估,切实发现和解决党员、干部和党员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真正把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各项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达到保持先进性的目的。严于自我解剖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绝对不能害怕自我批评,也绝对不能害怕别人批评。要使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发挥作用,就必须下决心完善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制度,让广大党员严肃认真地就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和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议。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要严肃认真地听取这些评议,并做好记录上报,定期地给予党员反馈整改意见。只有党内民主评议活动经常化,党内民主才能逐渐形成习惯。

主要参考文献:

孟德斯鸠:《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出版1980年第2版

杨宁:《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发展的效应分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林尚立:《党内民主: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与实践》《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6期 王邵光:《有效的政府与民主政治化》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王人博:《宪政文化与现代民主》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年7月第1版

第四篇: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中共鹿寨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党支部

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为了保证党员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制订本制度。

一、党内监督的基本内容

党内监督要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的党内监督的八项主要内容,对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一是能否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决定,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二是能否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三是能否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科学决策;四是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五是能否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六是能否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以及有关规定,做好干部工作;七是能否廉洁自律,模范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八是能否坚持原则,敢于同各种错误倾向和违纪违 法行为作斗争。

二、党内监督的重点方面

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作风建设情况。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重点监督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以及贯彻执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情况。具体为:一是能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二是能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三是能否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四是能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五是能否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六是能否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七是能否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八是能否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三、党内监督的主要方法

(一)定期检查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并向全体党员通报。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所在党的支部组织生活的情况,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二)督促定期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会前,收集党员、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意见,如实转告本人或者在会上报告。会后,监督党员领导干部根据党内外群众提出的主要意见进行整改,并将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和生活会上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如实向上 级党组织报告。

(三)了解并掌握党员领导干部及党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情况,并及时向局党支部反映。对于群众意见较大的党员干部,要及时谈话提醒。按照有关规定查处党支部和党员的违纪行为。

(四)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党员干部大会,听取本局机关行政负责人通报主要工作情况。

(五)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党支部、领导干部都要十分重视党内外群众的来信来访,认真听取党内外意见,并要认真解决处理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防止出现越级上访和突发性事件。

四、党内民主监督应遵循的原则

(一)人人平等的原则。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不允许有不接受监督的特殊党员。要严禁对批评、检举、控告进行岐视、刁难和打击报复,违者要严肃处理。

(二)民主公开的原则。要尊重和保护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监督,自觉接受监督。要克服只有组织监督党员,领导监督党员单向监督做法,实行公开民主的全方位的监督。

(三)实事求是的原则。党内监督要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服人,做到监督批评要准确。对以监督为名,在党内搞派 性活动或泄私愤、图报复以及有意诬陷、诽谤他人的,必须进行追究和处分。

(四)统筹安排的原则。要把党内民主监督与党的自身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五篇:“党内辩论”制度:实现“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

“党内辩论”制度:实现“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

href=“#”>

一、“党内辩论”制度的价值与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问题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特别提出“要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在广开言路中集中智慧、在民主讨论中凝聚共识”。

“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是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建立“党内辩论制度”,应该是题中之意。所谓“党内辩论”制度,就是在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内部,在书记的主持下,各委员具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同等的发言时间,原则上每个委员都应就所讨论的问题提出看法、发表见解、进行平等的讨论,讨论过程也可以认为是辩论过程。通过看法、观点的交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求得正确意见和正确决策。书记或“一把手”虽然是每次会议的主席,但具有同其他委员同等的发言权利。会议决议的形成应充分综合各委员的辩论意见。

与党员的选举权利相比,在一定意义上,民主讨论问题氛围的形成对于党内民主建设更加具有重要性。因为党内民主建设的目标主要要达到“最大限度凝聚全党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目的。此外。与“国家民主”相比,“党内民主”具有小范围、“软性”法律约束的特点和属性。正是由于“党内民主”所具有的小范围的特点,才能使得各级委员会委员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也正是由于“党内民主”所具有的“软性”的法律约束,才使得这种讨论可以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进行。“党内民主”所具有的这种特点和属性,使得“党内民主”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制度基础。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党内辩论”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凸现了出来。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政策与国家层面的法律、政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党的政策要转变为实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决策。因此,党能否科学执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内的政策是否科学合理。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关键在于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建立“党内辩论”制度正是党内政策制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从西方民主的经验来看,选举民主并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正如西方政治学者萨托利所说,“选举不制定政策;选举只决定由谁来制定政策。选举不能解决争端,它只决定由谁来解决争端。”(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123页)美国政治学者达尔也指出。“一次选举所显示的仅仅是某些公民在竞选公职者中所作出的第一步选择”,因为“对于在一次普选中对候选人作出第一选择的多数,我们很难把它理解为是对某项具体政策作出第一选择的多数”。(同上,第122页)因此,科学决策还需要“辩论制度”来做保障。西方的议会制度就发挥了这种功能。正如施密特所说,议会的本质是公开审议论证和反驳。是公开争论和公开辩论。可见,“辩论”在政治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制度核心的议会制都将公开辩论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当然,我们不能照搬西方民主制度,但他们的某些做法可资借鉴。

二、“党内辩论制度”的新要求

我们探索的“党内辩论”制度,要有利于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决策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党内辩论”制度需要各级组织根据自己的部门实际来探索制定具体的工作办法并逐步完善。比如,哪些事项需要辩论,辩论的具体规则是什么,会议的决议如何形成等。又比如,为了避免“一把手先开口,其他领导一致通过”的“一言堂”问题,以营造党内民主讨论问题的氛围。深圳等地实行了党委书记“末位发言制”的工作制度。通过这种规定使其他领导能充分发表意见,以达到民主讨论问题的目的。

除了需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外,“党内辩论”制度还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对“一把手”的领导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把手”主持会议讨论,要有驾驭会议议题的能力,要对辩论进行引导,最后还要对各种观点进行正确总结,以便形成吸纳各方正确意见的决议。这就要求领导具有综合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党内辩论”制度尤其需要党内具有民主平等追求真理的氛围。如果各级领导都“只唯上、不唯实”,都以“一把手”的眼色和好恶来行事。那民主讨论问题的氛围就不会形成,党内也就不会有辩论,“党内辩论”制度最终也就不能建立。因此。“党内辩论”制度取决于各级领导尤其是“一把手”是否具有宽容、大度、平等的精神。一个充满“家长制”和命令意识的领导,是不会也不喜欢实行“辩论”制度的。

更根本的问题是,辩论制度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而不是少数特殊集团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如果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只是从宗派和私人的利益。而不是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那么其对讨论的任何问题,都会带着成见和偏见。限制讨论,更不要说允许别人同自己进行辩论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能否坚持和实行“党内辩论”制度。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党性是否纯正的尺子。

综上所述,“党内辩论”制度虽然是一项具体的工作制度。但实行起来却需要具备一些必要条件,并且涉及工作的方方面面,乃至事关全局,因此,实行起来需要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当然,因为其艰难。其效果和意义也就深远。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政治学博士)

(本文责任编辑 赵端)

下载党内民主参与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内民主参与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全文5篇]

    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为了进一步强化党的民主监督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民主监督作用,保障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行使职权,帮助党员干部加强自警,防微杜渐,特制定监督制度......

    党内民主进行时

    党内民主进行时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由此不难体味“民主”在当下中国政治话语中的突显地位。其实,对执政党而言,民主不仅是一种治国的理念......

    村级党内民主管理制度

    白沙镇北寨村党内民主管理制度 近来,白沙镇北寨村在坚持"党务"公开制度的同时,大力做活“针、线、活”三字文章,率先在全省实行“党误”公开,健全党内民主管理机制,收到基......

    党内民主监督制度情况(五篇材料)

    白沙镇北寨村落实党内民主监督制度情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中央纪委十六届二次全会提出:“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

    村级党内民主选举制度

    白沙镇北寨村党内民主选举制度 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建设的根本制度,是党内民主的直接实现形式和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是发展党内民主......

    加强和扩大基层党内民主

    创新机制注重实效 不断提高基层党内民主水平——仪陇县加强和扩大基层党内民主探索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

    发展党内民主 加强党内监督 全面实行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 《 人民日报 》( 2010年12月15日 01 版) 本报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姜洁)全国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4日在......

    科技型企业党内民主

    浅论科技型企业党内民主建设***科技型企业党内民主作为党内根本的政治制度,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什么是科技型企业党内民主?这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