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主推荐制度
(一)党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民主推荐制度。
(二)民主推荐的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是已向党支部提出入党申请、经党组织较长时间培养、比较成熟的拟作入党积极分子;民主推荐的发展对象必须是经党组织培养一年以上、基本符合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民主推荐中应注重突出生产一线人员和优秀青年、妇女等重点。
(三)民主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由党支部负责组织,一般每年年底或年初举行一次。可采用党员推荐、党小组推荐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推荐等多种形式,最后由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四)推荐发展对象时,党支部要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年度考察的基础上,组织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测评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模范作用、工作实绩等方面,管理制度《民主推荐制度》。参加民主测评的党员数不少于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同时可组织部分群众代表参加测评。民主推荐票数较高和民主测评情况较好的对象方可提交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五)推荐28周岁以下青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一般应从团员中产生;确定团员为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必须经团组织推荐。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发展对象时,必须形成书面推荐材料。
(六)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推优”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坚持标准,确保质量。
(七)经民主推荐并经党支部确定的发展对象,需报上级党委(总支)集体研究同意,方可列入年度发展计划进行培训发展。
第二篇:党内民主制度
党内民主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建设的观念不断更新,思路不断拓展,方法不断创新,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具体说来是不是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取得了重大成果,党的十六大做出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党内民主不断地制度化、规范化,先后颁布制订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等。十七大党代会代表的差额比例超过了15%,比十六大时提高了5个百分点,这就扩大了选举人的选择的范围,以便做到好中选优。
第三,党委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逐步提高。中央政治局带头执行重大问题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重大决策之前,都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各地、各部门、各民主党派的意见,积极讨论来做出决定。党组织做出的决策,凡涉及到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广泛地实行听政、公示等制度,集思广益,集中民智,使决策既符合客观实际,又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对那些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实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使决策更加地科学化。
第四,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更加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已经成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考察预告、用前公示、试用期和地方党委全体会议无记名投票表决重要干部等等制度已经全面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透明,干部考察更加全面。
第五,党内民主监督的有效性不断增强。中央明确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为开展党内监督,提供了根本的依据。近年来,中央和省一级普遍实行了巡视制度,加强了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六,基层党内民主形式丰富多彩,大多数基层党组织实行了直接选举,在此基础上,各地还探索了一些发展基层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
第三篇:党内民主制度
鹤壁市商务局第一机关党支部党内民主制度
(一)党委议事制度
一、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实事求是,科学决策。
二、议题一般由书记提出,四分之一以上委员提出的议 题必须做为乡党委会的正式议题,会议的具体准备工作由党 委秘书和有关部门负责承办。
三、议题确定的原则,议题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集体 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讨论干部任免事先 要经过乡党委考察组考察,政府需要党委决定的事项,一般 要通过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对要讨论研究的问题,有关 委员要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充分论证,拿出具体意见。
四、议事程序:
第一、由议题的主要提出人就议题作简明扼要的说明;
第二、委员就议题发表意见;
第三、主持会议的书记或副书记根据讨论情况归纳集 中,提出初步意见;
第四、到会的委员进行表决。
五、表决办法:
(一)党委会议决定问题时,实行一人一票制,表决以 超过应到会的半数赞成为通过。缺席人员的书面意见可以在 会上宣读,但不计个人表决票。
(二)表决时可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采取无计名投票、举手、口头表决等方式,对同时涉及几个事项的,要逐项表 决。
(三)表决结果要做好记录,并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
六、决策的实施
(一)党委会做出决策后,按分工负责的原则,由分管 的书记,委员(或指定的委员)负责组织有关部门或人员贯 彻执行。
(二)党委会做出的决策,会后要及时印发《会议纪要》 或形成党委文件,由书记或副书记签发,并视其内容通知下 级党组织。
(三)贯彻落实乡党委会做出的决策情况,由乡党委办 公室负责催办,检查和反馈。
七、议事会的召集应由乡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召集,其他 成员无权召集。
(二)党员议事会制度
为了尊重和保障党员的各项权利,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 更多的了解和参与,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特制定本制 度。
一、党员议事会的主要内容
1、涉及党组织工作规划、半年工作报告、党组织换届 选举方案、党务干部选拔培养、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评比、表彰及处理党员等党内重要工作。
2、党内重大活动、政治教育、思想分析、行政工作通 报、党风廉政文化、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等凡涉及全局性整体 性及其他重要性事务。
3、涉及整体利益和党员群众利益的其他重要事项。
二、党员议事会的实施方式:
凡涉及重大事务的党员议事会工作,由党组织通过全体 党员或分党小组组织实施,一般为每季度一次,议事内容须 由基层党组织确定,并有专人负责记录和整理。
1、提交议事内容:党组织将拟作出决策的重大事项和 要求,在进入民主决策程序之前,先将这些事项提交党员开 展讨论或听证,使党员做到认真思考,充分准备。
2、开展民主讨论,党员积极议事:支部负责人宣布讨 论的具体事项和要求,然后由每位党员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开展民主讨论,认真议事,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并提出意见、建议,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3、整理上报意见:根据讨论的情况,由实施议事活动 负责人会同记录人对党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分 类,然后形成书面材料,于一周内上报党组织。党组织把议 事意见建议送主要领导审核办理。
三、议事意见的落实与反馈。
党组织应对党员议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采纳情况进 行定期反馈。反馈时间一般可安排在次月的党员组织生活 日,或党员政治理论学习会上,具体由支部负责人对议事意 见的采纳情况进行说明和反馈。
党员议事后,对已被党组织采纳实施或计划实施的意见 建议,要狠抓落实,并要及时通报实施的情况,未被采纳的,也要说明具体理由,做好解释工作,接受党员的监督。
(三)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党组织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对 涉及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应该进行党内情况通报,让党员有 知情权。
一、通报的内容:
党内情况通报的主要内容为党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 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情况,具体包括:
1、不涉及保密内容的上级和本级党组织的重要文件。
2、上级会议精神及落实上级精神的有关情况。
3、党组织基本情况及班子成员分工情况。
4、党组织工作目标及阶段性工作安排情况。
5、发展党员情况,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帮困扶贫及便 民活动情况。
6、中层干部竞聘使用情况。
7、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双重考评”情况。
8、党费收缴情况。
9、其他认为可以公开通报的党内事项。
二、通报的形式
党内情况通报分为定期通报,逐项通报,即时通报,全 程公开通报四种形式,即常规性工作情况定期通报,阶段性 工作情况逐项通报,临时性工作情况即时通报,重要事项实 5 施事前、事中、事后全程通报。通报可分为书面通报或口头 通报,通报主要以会议和简报的方式进行。
三、通报的实施
党内情况通报坚持及时直接,方便有效,党员群众信服 的原则。经党组织讨论决定,根据通报内容,确定具体的通 报形式和通报途径,主要通过支部大会,宣传刊物,支部组 织生活会等途径进行具体实施。党内情况通报内容须事先专 题确定,由专人负责审核把关,并严格执行保密纪律,及时 做好党内情况通报内容的记录和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党内情况通报工作原则上一季度一次,重要性或紧急性 的工作要及时通报,党内情况通报的对象为全体共产党员,通过通报达到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决策党内先发动。
四、通报的监督
各支部(总支部)可建立党内情况通报监督小组,组长 视情况确定,监督小组负责对党内情况通报的全程监督,有 否进行通报要及时记录,作为党内民主,上级组织检查考核 的资料台帐。
(四)党内情况反映制度
建立党内情况反映制度是发扬党内民主,密切联系群 众,强化党内监督,达到相互交流,沟通思想,增进团结,健全民主集中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1、党内情况反映的主要内容包括党员向党组织思想汇 报和情况反映,党内思想倾向的反映,党内作风方面的情况 反映,党外人士和群众对党员、干部、党组织的意见、建议 和要求方面的情况反映,以及服务对象对政府服务态度的反 映等。
2、党内反映应通过走访、会议、座谈、谈心交心、网 上投诉、服务对象评议等形式,畅通情况反映的渠道,广泛 收集各类反映的信息。
3、要建立首问责任制,接受反映者要首先接待好反映 人,并问清楚所反映的情况,及时详细地做好反映情况的笔 录。
4、接受反映者要根据反映情况的性质在 2 个工作日内 把反映情况向领导或上级组织汇报,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不能截留和报喜不报忧。
5、基层党组织应当对反映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进行 认真分析,对于属于本级组织或者单位领导能够解决的要及 时提交解决。
6、对所反映的问题属其他部门或认为重要的,要及时 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反映。
7、对属于本级组织、本单位能解决处理的所反映问题,要把解决处理情况答复反馈给反映者,一般应该在 5 个工作 日内及时答复。
8、规范情况反映程序,一般问题逐级反映,重大问题 或事项可以越级反映。
9、对反映者对反馈意见有异议的要认真做好思想政治 工作,不能用简单的方法一推了之。
(五)征集党员意见制度
征集党员意见是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党组织要切实 担负起这项作用。
一、征集意见对象
参与征集意见的对象或意见提议人为党组织关系在本 部门或本系统的中共在职党员和离退休党员。
二、征集意见主要内容
1、对本部门本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 意见建议。
2、对本部门本单位行政事务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意 见及建议。
3、对效能建设、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情况方面的意 见建议。
4、对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的意见建议。
5、对其他涉及平安余姚、投资环境、窗口服务等以及 党员群众切身利益事项的意见建议。
三、征集意见形式
征集意见一般由党组织发放意见建议征集表请党员填 写,或由党员个人、联名撰写意见建议内容,或运用支部大 会、党小组会党员口头提出形式。
四、征集意见建议工作程序
征集程序主要分为提出、交办、答复三个过程。
1、提出意见建议。党员向所在单位党组织领取征集意 见建议表格,填写后可当天或第二天上交本单位党组织或指 定点投票。
2、交办意见建议。党组织收到征集的意见建议后,一 般应定期按时进行审议,确定是否立案,立案的由党组织负 责人或指定征集意见建议的部门负责人在意见建议表上签 署交办意见并转交相关科室办理。不立案的,应及时告知意 见建议填写人,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3、答复意见建议。承办部门接到交办的意见建议后,一般应在 10 天内办结,对情况复杂一时难以办结的,可适 当延长办理时间,但一般应不超过 20 天。对办结后的意见 建议,办理部门应填写反馈表,经党组织负责人或指定征集 意见建议的部门负责人审阅后,向填写意见建议人做好反馈 工作,反馈中如对办理结果不满意的,要重新进行研究,并 提出办理意见。
五、加强对征集意见建议工作的领导 征集党员意见建议工作可建立党员征集意见建议工作 小组,具体负责党员意见建议征集工作,工作小组设定若干 人,可由党组织负责人,或指定征集意见建议部门负责人任 组长,主管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意见建议征集工作的领导,要 10 制订征集意见建议工作小组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规范党 员征集意见建议工作的程序,并确保该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党内听证会制度
为切实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进 一步发扬党内民主,使党员能参与了解党内事务,民主地听 取党员意见,按照党内有关法规和文件规定,对党内有关事 项实行听证会制度。
一、党内听证会形式
党内听证会参加对象应以全体党员或由党员代表会议 形式举行,听证会由党组织负责人主持召开。
二、党内听证会时间
党内听证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一般安排在年初或在年 终进行,有其他重要事项需要听证的,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随 时安排召开。
三、党内听证会主要内容:
1、通报支部(总支部)的工作情况。
2、行政领导认为重大工程、经济、社会事业、方针、政策、局务工作和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 需要进行听证和提案的情况。
3、答复解释党员提出的有关问题,听取并论证党务工 作和对上级方针、政策及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了解党员 群众最想解决的问题。
4、其他需要提交听证的事项。
四、党内听证会程序
1、在听证会开始前,对到会情况进行了解,符合开会 要求的,主持人宣布听证会纪律和听证会有关注意事项,告 知听证参加人的权利和义务。
2、提出需要听证的事项和理由、依据和有关材料及听 证会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
3、听证会代表对听证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 内容发表意见和质询。
4、对听证情况进行总结或陈述。
5、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结束。
五、党内听证会要求
听证会记录员应当将听证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并由听 证员、记录员签名。笔录要详细记载听证参加人员的到会情 况,时间、地点、拟听证事项的理由、依据和相关材料、听 证会代表的观点、理由和充分依据。
党组织要把党内听证会上党员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进 行归纳整理,然后提交单位主要领导。要切实做好对党内听证会征集到的意见建议的整改答 复工作,基层党组织应当在举行听证会后的 5 个工作日前将 听证会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反馈当事人。参加听证会的当事人 对听证会意见建议立案和落实情况有疑问的,党组织要及时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七)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
“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是党支部所开展的发动群众监督 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一种有效形式。
一、“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意义
“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是加强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通 过开展“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活动,使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 的行为得到一定的约束规范,人人都在监督之中,办事有章 可循,违章违纪必究。这对于反腐倡廉,密切与群众联系起 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内容
“四议”即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 照“四议”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 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主 要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长期规划和工作计划;村集体 土地承包、租赁;公益事业经费筹集、组织实施与管理;集 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及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集体资产 购建与处理、集体借贷、集体企业改制;村民自治章程和村 规民约的制定;村组建设规划、土地征用及补偿分配、宅基 地审报;村集体大额资金的使用支出;计划生育、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和制度的落实;重大救灾救济款物 的发放;法律规定必须由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的事项,按有关 法律规定执行;其他事关村民切身利益和全村经济发展稳定 14 的事项等。
“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公开内容包括 以下内容:公开机构设置及职责,使外来办事人员知道所办 事情应到哪个部门去办理;
2、公开内部人员分工,使外来 办事人员知道办事情应当找谁来办;公开有关办事条件和手 续,使外来办事人员知道办事所具备的条件和履行哪些手 续;公开工作程序及限定的审批时间,使外来办事人员知道 所办事情需要的过程和时间;公开收费标准,使缴费单位和 群众对缴费情况一目了然;公开管理规则,使群众知道如何 按照规定从事活动;公开处罚违章的权限和办法,使当事人 能够依法行事和依法监督;公开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使群 众和社会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公开效能建设投诉电话,使群众能够及时检举揭发工作人员弄权渎职行为。
党务公开包括“定期公开”和“即时公开”两部分。定 期公开内容:①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及调整情况;②党 员参加组织生活和缴纳党费情况;③党员实行计划生育、职 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情况;④党组织工作目标进展或完 成情况;⑤党组织班子述职评议情况;⑥本单位有关评比及 奖惩情况。即时公开内容:①党员活动情况;②党员发展对 象情况;③本单位后备干部培养情况;④党员在重大公益活 动中的贡献情况;⑤上级党组织和本单位党组织认为需要公 开的其它内容。
党务公开可设置固定的公开栏,也可在本单位事务公 开栏内公布,公开栏旁应设意见箱。每年两次定期公开。即 时公开由党组织根据需要及时公布。
党务首先必须在党内公开,如果党员对某些内容持较大 异议,则应暂缓公开。每一次党务公开后,党组织要安排专 人受理群众意见,对他们提出的疑问和要求,要及时作出解 释和答复。暂时无法解决的,要做好说明工作。
“一监督”是指对党支部和党员进行有效的监督。
1、加强党支部内部的监督。党支部委员和全体党员,要从党性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勇于负起监督的责任。
2、加强群众的监督。党支部要注意倾听党内外群众的 呼声,接受党员群众的批评和建议,而且要培养和提高党员 群众的监督意识。
3、建立本单位党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对党务公开全 过程进行监督。
(八)党员对干部民主评议制度
为了畅通党员与干部沟通交流的渠道,完善党员意见和 建议受理与信息反馈机制,特制定党员对干部民主评议制 度。
一、干部要定期述职、述廉和接受党员评议,原则上每 半年进行一次。
二、党员对干部民主评议可采取召开民主评议会的方 式,也可以发放民主测评表。
三、各支部要将民主评议情况在党员范围内公开,增强 工作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落实党员 民主监督权。
四、有条件的党支部应设立党务公开“信息反馈专栏”,专门公布党员提出意见、建议、疑问办理结果。
五、对党员提出的意见、建议、疑问,干部应在 15 日 内给予答复或解决,并根据实际情况,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开。
六、对于党员提出的正确合理可行的意见建议应积极采 纳,党员认为正确合理可行的意见建议未被干部采纳的,党 员可以向党总支(党支部)提出质询,直至向上级党组织反 映。
(九)党员旁听基层党委会议制度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市相关会议精神,省、认真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党员在 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特制定本 制度。
一、旁听范围及内容
乡党委召开党委会议,凡是涉及本乡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大 问题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 相关的民生问题,原则上均应邀请本地普通党员参与旁听。
二、旁听目标的确定
1、发布公告。以党委公开栏等形式发布公告,公告内 容主要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题和旁听党员的名额、条件、产生范围、报名方式等。
2、组织报名。采取自愿报名、民主推荐相结合的形式 组织报名。流动党员可持《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申 请旁听。
3、核实身份。由分管党务的副书记牵头组织核实旁听 人员的党员身份和资格条件。
4、随机确定。旁听乡党委的党员人数每一次一般为 10 人左右。每年不得少于 4 次,召开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原 则上要邀请旁听。
三、实施程序、要求
1、确定议题。会议议题的确定,要体现抓大事,议大 事的要求,反映党员、群众的期盼和意愿,把党员普遍关心 的热点、重点问题与党委会需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相结合来 统筹考虑。
2、提前通知参会。发放书面旁听通知或旁听邀请函。
3、认真组织旁听。①持证参与;②严格遵守会议制度 和纪律;③会前征求意见和建议。
4、搞好意见反馈。对旁听党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 真办理和答复,能当场答复的,要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 的,要指定专人负责办理,及时给予回复,并征求满意度。会议决策的执行情况,应以书面、会议等形式向旁听党员进 行通报。
5、促进作用发挥。旁听党员应主动作为,当好党委的 宣传员,向社会、群众多做解释、化解矛盾的工作。要结合 实际,带头贯彻好、落实好党委的决策部署。要发挥好监督 作用,督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对落 实不力的可直接向党委汇报。
(十)党员、群众定期评议党组织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特制定本 制度。
一、党员(群众)民主评议党组织工作,一般在年终结 合“双承诺双公开双评议双考核”活动进行。平时可根据工 作需要,不定期组织党员群众进行各种形式的调研或民主测 评。
二、参评人员为全体党员、党代表、群众(职式)代表 和人大代表。
三、评议程序:由党组织书记负责汇报一以来党组 织的党务工作,通报本工作要点及思路。然后由全体党 员、党代表、群众(职式)代表和人大代表采取无记名投票 方式对党组织上一工作进行评议。
四、评议内容分为:
1、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围绕本乡 中心工作抓党建的情况。
2、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情况。
3、保障党员权利,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的情况。
4、党组织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公道正派 的情况。
5、密切联系群众,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情况。
6、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三会一课”制度执行情 20 况。
7、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情况。评议档次分为: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等。
五、评议结果由党组织书记(或组织委员)负责汇总整 理后,如实向全体党员、党代表、群众(职式)代表和人大 代表通报、反馈。
党组织要及时召开班子会议进行专门研究,提出整改措 施与意见。
第四篇:民主制度浅析[最终版]
民主制度浅析
民主是什么?这在人类社会的几乎每一个时期都是一个生生不息、永不落后的话题,民主问题也一直是每一个研究政治或行政的人不可避免的问题。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过:我宁愿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受苦,也不愿再一个专制的社会中享福。民主——历代哲人所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我们从未而且永远不会怀疑“民主”的价值。从詹·拉·洛威尔的“民主使每个人成为自己的主宰”到清代何启的“天下之权,惟民主是主”,毫无例外,古今中外的学者都选择把民主作为政治信仰和追求。
很多人认为真正的民主很难实现,事实也确实如此。于是我们会听到很多人抱怨,“太不公平了、太不民主了”,可是抱怨的潜意识是公众对民主的渴望,“因为渴望,所以才会抱怨”,正因为它是美好的,才会让人追求。那么,民主的魅力到底在哪儿呢?
龙应台说:“民主是什么?民主就是发表了任何意见不怕有人秋后算账;民主就是权利被侵犯的时候可以理直气壮地讨回,不管你是什么阶级什么身份;民主就是不必效忠任何党,不必讨好任何人,也可以堂堂正正地过日子;民主就是打开电视不必忍受主播道德凛然地说谎;民主就是不必为了保护孩子而训练他从小习惯谎言;民主就是享受各种自由而且知道那自由不会突然被拿走,因为它不是赐予的;民主并非只是选举投票,它是生活方式,是思维方式,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气、举手投足的修养,个人回转的空间。”
一、民主的起源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古代经典理论认为,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或者说是“多数人的统治”。但迄今为止,似乎没有一个人,也没有哪一个学者,能够提出一个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民主概念。我们认为,民主是一种被社会认可和追求的 价值形式,是一种理念。
在今天,民主通常用以称呼代议民主制的其中一种形式—自由民主制,在自由民主制里被选出的民意代表、以及多数人的民意在行使决策权力时必须受到法治的限制,通常是用一套宪法加以管制,以强调对于个人和少数派的自自由和权利的保护。
民主的历史要追溯至史前的时期,以及民主在17世纪的重新出现,并不断发展直至今日。由于民主有着许多不同的概念和定义,因此民主的历史也相当复杂,民主一词所代表的制度也相当广泛。
雅典民主是最早期而又最知名的民主制度,民主一词也是在前五世纪于古希腊出现的。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后,越来越多国家接受了民主制度。在20世纪里接连出现了数波的“民主化浪潮”,许多都是因为战争、革命、去殖民化和经济情况产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瓦解使欧洲产生了许多新的民族国家,其中大多数都采用了名义上的民主制度。法西斯运动的崛起,纳粹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和葡萄牙的萨拉查等政权的出现,都大为限制了1930年代的民主发展,使1930年代被称为“独裁者的年代”。其中纳粹党首希特勒1933年经由民主选举胜出获得德国总理职位,然后转为独裁统治。而大多数殖民地国家的状况则依然未受影响。
二、民主制度的比较分析
(一)民主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差异
世界各个民主国家在具体的制度上存在着细微差异,但是,民主制度有着区别于其他制度的特定原则和运作方式。具体说来有以下10点
1.政府由选民决定的原则。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或者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通过自由选举产生。
2.保护公民的自由原则。民主是保护公民自由的1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它是公民自由的制度化表。
3.多数决定并充分尊重少数的权力的原则。民主禀承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的原则。所有民主国家都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
4.纵向分权和横向权力制衡原则。民主国家不会使中央政府和环境最高行政首长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权力分散到地区和地方,并且理解,地方政府必须最大程度地对公民敞开和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在民主制度中,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力是相互独立并相互制约的,以保证任何人也不能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使民主制度变成专制制度。在制度设计上是这样,公民更是对权力保持高度的警惕。
5.保护公民的自由和人权原则。民主制度的首要职能是保护公民的言论和宗教自由等基本人权,保证所有的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权利,保护公民组织和充分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机会。
6.定期举行选举的原则。民主国家定期举行全体公民参与的自由和公正的选举。民主国家的选举是争取人民支持的真正角逐,避免德国纳粹上台的悲剧产生。
7.使公民得到平等的司法保护的原则。民主使政府遵循法治,确保全体公民获得平等的法律保护,其权利受到司法体制的保护。对公权(政府的权力)的处理原则:法不授权即禁止;对私权(公民的权力)的原则:法不禁止即自由。
8.制度的多样化原则。民主体制多种多样,反映着每个国家各自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特点。决定民主体制的是其基本原则,而不是某种特定形式,不搞1刀切。
9.权力和责任统一的原则。在民主国家里,公民不仅享有权利,而且负有参与政治体制的责任。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通过这1制度得到保护的。
10.容忍、合作、妥协的原则。在民主社会里,奉行容忍、合作和妥协的价值观念。民主国家的公民认识到,达成共识需要妥协,而且时常无法达成共识。用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话说就是:“不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暴力,是妨碍真正民主精神发展的障碍。”
(二)中国的民主与西方民主的比较
民主是相对的、具体的,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普遍适用的民主模式。中国的民主具体来讲具有以下四个特性
1.广泛性和真实性。中国的民主是与中国人民所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使得广大人民摆脱了几千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人民摆脱了封建制度下的人身占有和人身依附关系,拥有了自主地位和人权。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因私有制带来的社会贫富的鸿沟,为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创造了条件,使广大人民第一次有可能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享有平等的经济社会权利。而经济社会权利平等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现实的基础,可以从根本上防止和消除因经济不平等而导致的政治不平等,从而防止和避免了金钱对社会政治权利的控制。
2.参与性中国的民主制度以及民主实践的立足点和重心是引导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各个层次上参与管理国家的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民主不仅表现为人民群众选择和委托代表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具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民主不仅表现在政治过程的起点之上,也贯穿于社会政治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毛泽东曾经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是管理国家、管理经济、管理文化教育事业的权利。
3.有序性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实现现代化任务艰巨。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广泛的人民民主之路,基于同样的原因,中国的民主又必须是有秩序的,强调集中统一、步调一致的民主。因为,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制度,中国社会才能既有活力又有效率,实现快速、稳定、持久的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于中国人民。
4.渐进性。民主建设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脱离实际。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任何民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上的,需要经历逐步发展、臻于完备的过程。中国坚定不移地积极推动民主建设,但又十分注意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使政治民主与中国现阶段的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相适应,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在这方面,我们也有过深刻的教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脱离国
情、脱离实际,错误地搞所谓的“大民主”,搞“四大自由”,结果酿成了严重的社会混乱,对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造成了极大破坏。因此,中国的民主建设,只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必须与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协调,循序渐进。
三、民主的表现形式
1.直接民主直接民主又称纯粹民主,是一种人们直接投票决定政府政策的制度之所以称为直接是因为决策的权力直接由人们所行使,而不经过任何媒介或代表。历史上,这种形式的政府相当少见,因为在实践上要将人们全部聚集起来投票相当困难,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都非常高昂。所有直接民主都属于较小型的共同体,例如城邦。最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雅典民主。
2.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民主则是较常被采用的制度,之所以称为代议制是因为人们并非直接投票决定政府政策,而是选出民意代表来参与政府实体或议会。民意代表可能是由全体选民选出(如比例代议制)或代表特定的区域(通常是依据地理划分的选举区),一些制度则混合了这两种方式。许多代议民主制也结合了一些直接民主的成分,例如公民投票。
3.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许多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也声称拥有民主,例如(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民主应是由无产阶级对人民群众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的统一,即“无产阶级专政”,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治体制。
4.自由制民主在今天,民主通常用以称呼代议民主制的其中一种形式—自由民主制,在自由民主制里被选出的民意代表、以及多数人的民意在行使决策权力时必须受到法制的限制,通常是用一套宪法加以管制,以强调对于个人和少数派的自由和权利的保护。这种形式的政府在近年来越来越常见,目前世界上将近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自由民主制政权之下。
四、民主的价值和意义
(一)民主在理论上的意义,这方面主要是抽象的、宏观的、总结性的意义
民主以制度化的法律保障着每个人的自主权利,它在保障大多数人利益的同时,也尊重少数人利益,通过确认全体人民对于国家主权的所有权占有,确立了政治精英对于全体人民的政治责任制,以最终实现政治利益和社会财富的全体人民共同享有;
民主始终代表着一种弥足珍贵的政治原则或政治理想,始终都是一种价值的存在,民主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为了实现尽可能多的人的利益而存在的。
(二)民主在实践中的意义,这方面着重强调民主的现实性、具体性的积极作用,对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的推动。在此列举以下几项事例:
网络民主的意义
1,网络民主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渠道。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媒介由于时空间隔而造成的信息传输的种种障碍,为公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
2,网络民主的实现使得民主监督体系更加完善,网民的意见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舆论力量。网络民主培育了公众自由、平等的民主精神,提升了民主政治参与的能力,并且其开放性和平等性也极大地激发了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
党内民主的意义
1,发展党内民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可以兼顾民主发展和社会稳定。
2,发展党内民主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发展党内民主有利于与民主相关的制度建设。
法治民主的意义
1,民主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能够制定较准确集中和反映民众民主意愿的法律制度
2,能维护民众共同意志和大多数公民的根本利益,加强法制建设的民主进程。
3,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更加充分地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民主法治氛围。
五、民主的发展趋势
学者们对民主制的研究、政府民主制度的实行、民众政治参与的扩大都表明民主会在将来再次引发革命浪潮,尤其是在那些仍然实行专制的为数少数的落后国家。
我们可以预测,在未来的社会革命浪潮中,民主的发展将会迎来新的高潮,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球性。民主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就像全球气候变化一样,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逃脱此劫”;
第二,广泛性。民主不但对政治领域,对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教育,甚至国防等都会产生影响;
第三,全民性。每个热衷参与政治的公民都会被纳入民主的体制之内,参与力度比以前更大。
第四,规范性。民主的运行会更加有规则,暗箱操作和潜规则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第五,平民化。民主深入人心,个体从内心崇尚民主,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参考文献:
1.张云彪《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比较》
2.《太平洋学报》
3.中国期刊网
第五篇:人民民主制度
人民民主制度: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改进什么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事实证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总体上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中国政治体制的比较优势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异表现,引发全球对其成功原因的探讨,不少人从中国政治体制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不乏引人深思的评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第一,中国的政治制度“可以制定国家长远的发展规划和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而不受立场不同、意识形态相异政党更替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所设计、规划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温饱”、“小康”、“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进程,勾画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蓝图,把全国人民凝聚在明确的近期和长远奋斗目标上,从而激发了人民的向心力和创造力。而在西方,政党轮替,政党之间是竞争对手甚至是政党恶斗的关系,政党轮换总要提出与对方相反的方针政策,难以形成长远的、可持续的国家政策。“政党执政一般只有四年或八年,都是在炒短线,谁还管得了四年或八年以后的事情?”在中国,由于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每五年党和政府领导班子都要换届,但各届领导班子之间是接力队员的关系,目标一致。虽然他们也会根据国情、世情、民情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政策,但绝不会偏离共同的奋斗目标和道路。
第二,中国的政治制度可以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受“金钱是政治活动的母乳”的金权政治的左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按照这种制度,民意机关高于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要受民意立法机关的领导、监督,可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我们的人民代表都是各行各业的先进分子和代表人物,他们的当选不受财团势力的左右,因而可以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金钱和政治的联姻在西方是一种刚性的制度腐败,而这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绝对不能容许的。
第三,中国的政治制度效率高,“对出现的挑战和机遇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特别是在应对突发灾难性事件时”。中国成功应对汶川、玉树、舟曲等特大自然灾害,成功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挑战,乃至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的实践,反复证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我们的民主制度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集中民意,及时有效地做出决策,并立即执行。而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任何一项决策都要经过不同利益集团反复冗长的博弈,这是其低效率的根本原因。而且,由于有共产党领导统筹协调,可以把工农商学兵等各行业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把政府、市场、社会这三驾马车驾驭在同一轨道上,这是其他任何政党难以做到的。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根本原因。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与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我国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概要地说,包括:
(一)实行宪法和法律改革,走上了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道路。废止了“文化大革命”中“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所谓“四大自由”,恢复了社会主义法制;几次修改宪法,使之更适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至今已基本建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为法治奠定了法律基础;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立法、重大决议、国家领导干部选任和监督行政、司法方面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深入进行了公、检、法、司互相协调而又互相监督的司法体制改革等。这些改革为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领导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废除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终身制,初步形成了规范有序、依法民主选举换届的制度,使大批年富力强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制定和完善考察、选任、监督、罢免干部等系列制度和法律,将党管干部和依法民主选举干部相结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路线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国务院部、委、办由最高时的100个精简为2013年的26个,计划经济体制下划分过细的政府专业部门转为行业协会或公司治理,同时,完善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机制,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政治制度的保障。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服务型政府。在中央、地方各级政权纵向分权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如中央、地方财税分立的改革、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等。
(四)推进基层民主制度改革。废除人民公社条件下的政社合一体制,恢复乡镇设置,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造了前提和条件;实行村民自治,几亿农民通过直接选举选出村民委员会,这是中国在民主建设方面的伟大创造;探索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城镇化和半城镇化的发展,为最终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创造条件等。
(五)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非共产党人士被推选担任国家各级领导职务,已形成为一种制度;协商民主日益完善,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有效形式,与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民主”相辅相成,对于更好地保护少数群体的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等方面有许多新的进展,等等。
三、人民民主依法监督执政权力有效机制的探索
上述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积极推进,是中国改革开放能够激发社会生机活力,而又保持社会基本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肯定的、满意的,但是对腐败高发,贫富差距拉大的倾向又很不满意。反映到政治体制改革上,对权钱结合、以权谋私和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现象很不满意,强烈要求加强对执政权力的监督,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如何切实有效地完善执政权力的监督机制,已成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探索,我们找到了体现人民民主监督执政权力的总的原则:把共产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把这个原则贯彻到全面监督机制的各个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不以领导人变换而变更的、有法律保障的、可操作的具体制度。概要地说,包括以下方面。
(一)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改革与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是不能动摇的。一是中国共产党要提出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施政纲领和政策,由国家权力机关贯彻执行。二是党推荐自己最优秀的干部掌握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权力。但是,这种施政纲领和政策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民主审议、修改,按法定程序通过,才能变成全国人民必须遵守的法律和决定,不是包办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的具体工作。党推荐的执政干部也要经过法定程序才能实现,而不是由党直接任命国家干部。这种做法把共产党领导与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方向,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实现这三方面结合的制度保障。三是党要起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汶川、玉树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中,党、政、军、民各界,企业、文化、社会团体等各种组织,协同动作,凝聚成巨大的向心力和战斗力,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和社会的有效形式,我们应当发扬这种优势。另外,党还要管党,还要做好党务工作、群众的思想工作和宣传舆论引导工作,还要领导工会、妇联、青年团等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做好这些工作的根本方法不是依靠行政权力,而是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在向依法治国方向改革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和探索。比如,要提高人大常委专职化比例,使其大多数人主要精力放在联系群众、汇集民意、立法研究、监督政府上。再如,加强、改善党对行政的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决策和对政策落实的监督方面,而不是过多干预政府的具体工作,其具体形式还需进一步探索。第三,要坚持、改善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管方向、管政策、管原则、管干部,不是具体代替法院和检察院对司法审判权和检察权的行使。党管干部原则不能动摇,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党管干部和民主选举的关系,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过程中,不能让依法民主选举被虚化或者弱化,也不能盲目崇拜票选的自发性,削弱党的领导。
(二)不搞三权分立,加强权力制约
现代国家权力机关内部都有立法、行政、司法的分工。但在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并立(鼎立),没有明确谁是全权机构,整个国家权力靠权力之间的互相制衡来运转。这样做的好处是决策过程反复讨论,能够减少失误,但缺点是决策程序过于复杂,往往议而不决,贻误时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有立法、司法、行政的分工,但它是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下的分工,行政、司法都要受它领导,对它负责。这种民意机关高于行政和司法的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也可以使决策过程更有效率,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在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下,立法、行政、司法之间也需要权力制约。我们要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加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机制,使决策更为民主和科学,减少犯大错误的可能。这种正确的改革思想,近年来越来越明确。党的十六大把“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列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20年历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终于在2006年通过《监督法》,迈开了人大监督行政和司法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公、检、法、司之间的相互监督也在加强。“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恢复了检察院,明确它是司法机关中的检查机关和法律监察机关,从多方面制止了随便捕人,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等,加强了对司法和执法的监督。近年来,审计对财政、环保等经济建设的监督,国家行政体制权力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之间的相互制约,也在不断加强。我们应当推进“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改革,使之成为共产党领导国家的一种有效形式。
(三)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并不是说公务员和执政的领导干部都要共产党员来担任。事实上,我们已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省、市、县选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副省长、副市长、副县长。目前,中国共产党有8000多万党员,而八个民主党派加起来80多万人,总数只约占共产党的百分之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各级国家的领导职务、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的比例比共产党员要大得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可以更好地保护少数人的意见,更广泛地听取不同阶层的民意,协商出共同的意见。这种协商民主制度我们党已经实行了半个多世纪,是我国政治体制的一个特色,应该发扬光大。
(四)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监督工作
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多年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但还没有完全掌握,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监督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产权所有人掌握决策权,对经理的执行权进行监督,这是经各国实践证明的有效监督形式。而我国的企业实行这种制度的时间很短,具体如何做还在探索、完善之中。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市场监管”。搞市场经济,政企分开,政府不再包办企业的微观经营了,但是还要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对市场和企业进行监管,强化对食品、医药、银行、证券、房地产、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和金钱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怎么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多年来发生在城市建设、公路建设、银行、债券、彩票和食品医药等领域的众多腐败案件,都与市场监管缺失有关。市场经济更需要有效的监管,让金钱不能腐蚀权力,权力不能通过市场去寻租,这是我们对执政权力监督的一个重点。
(五)加强廉政监督制度建设
廉政监督要多管齐下,干部教育、对大案要案的侦破和制度建设相结合。现在,我国党风廉政建设也是这样做的,要标本兼治,把建设预防腐败体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侦破大案要案也要落实到反腐制度的建设。在预防腐败体系制度建设中,极为重要的是各级领导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直系亲属收入与财产的申报与监督制度,这是老百姓非常关注的问题。当前,在我国推行这一制度,确实有一些问题要解决。如为了核实申报的收入财产是否属实,需要依法设立专门的监管机制等,都需要一个制度建设的过程。另外,直系亲属收入与财产,哪些与本人权力相关或不相关,都需要研究,明确政策界限。
(六)搞好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非常重要,改革开放以来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总的看还是比较薄弱。这里有一个问题要弄清,即党对宣传舆论的领导和舆论代表人民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脱离人民利益的私利,所以,这两方面是根本一致的。但是具体地讲又是有矛盾的,人民中各阶层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价值选择,需要党通过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主旋律,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不能自发实现的,共产党领导在这里能够起到根本性的主导作用。因此,不应当把党的领导与新闻自由对立起来。另一方面,整个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具体到各个地方党组织,有时候会出现不重视人民呼声,压制舆论监督的现象。所以党的各级组织如何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包括怎么正确看待正面宣传与揭露阴暗面的关系。正面宣传为主是正确的,但是应不应揭露阴暗面?事实上,社会阴暗面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能掩盖,只能正确引导。对非典事件、汶川地震和西藏、新疆**的报道,我们采取了开放的舆论引导,起到了把消极因素转化为巨大积极力量的作用,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进一步增强,这对如何搞好舆论引导和监督有极大启示作用。
(七)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自治,几亿农民,靠自己投票选出自己的村委会治理农村,这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创造。但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还有很大的问题,比如家族控制、派别控制、用金钱拉选票、甚至极个别地区还有黑社会控制的现象,等等。要加强完善党对选举的领导,真正把
人民的权利和权力落在实处,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企业要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工会的作用,如在国企改革中,真正听取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意见。另外,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正式户口在农村,在大城市只有暂住户口,难落实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大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中,极少有农民工的代表。在城乡等比例选举人民代表的情况下,作为一个过渡办法,可否选出本城市人民代表大会的列席代表,或者把农民工作为一个界别,在各地政协中推选出自己的政协委员。
(八)加强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
人民民主监督还有一个重要渠道,让老百姓能够直接监督执政权力。这包括:一是“阳光民主”建设,除了国家机密和安全的要求外,应该全部实行政务公开,建立政务公开网络和专业刊物,使人民有充分的知情权。在这个前提下,老百姓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形式对政府进行监督。网络是一柄“双刃剑”,要正确发挥网络等新兴传媒的监督作用,事实上,许多腐败案件的最初线索就是由网民提供的。二是健全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制度。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是直接民主的一个重要形式。前几年我们专门通过了加强和完善人民群众信访制度的决定,在各个环节规定了明确的责任,而且都有档案纪录备查,这是健全人民群众直接监督政府形式的一次重要探索。
以上八个方面对建立人民民主监督机制的改革,就是要把人民民主落实成为不以领导人意志为转移的、有法律保障的、可操作的监督制度,这些实实在在的进展,是我们对推进人民民主监督制度改革的根本动力和抱有信心的基础。有的人认为“同体不能监督”,共产党为维护执政集团的“既得利益”,不可能有监督自己的动力。他们不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党,而不是谋取既得利益的小集团。当前腐败易发高发,是一些当权者利用体制上的漏洞,以权谋私的结果,这是完全违背党的宗旨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而共产党员大多是各行各业的先进分子,与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人民群众反腐败、反对形形色色官僚主义的要求,就是他们监督执政权力的根本动力。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层犯过多次重大错误,但最终总能靠共产党自身纠正错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共产党能够以人民的根本利益校正自己的方向,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民心向背”最终决定历史的走向。现在,我们党面对长期执政以及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的考验,需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方面工作做好了,我们就能跳出政权兴衰周期率的支配,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