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人和做事
做人和做事
我没经历过祖父母辈的战乱,也没感受过父母辈的一屋多人住的拥挤,我生活在一个和平但又现实的社会,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直到如今到了大学,自己知道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完成,不能一味的依赖于父母。
古人有云:饱暖思淫欲,我认为这句格言不是争对单单淫这个字,而是说明当人能吃饱喝足,身上有闲钱时,会露出人的本性,去放松或是放纵自己。而我生活在一个不用为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而苦恼的环境下,有时难免让我迷茫。面对这么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想尽办法让自己变的更加有内涵,看着前人的著作为自己敲响警钟,深刻的认识到毕业以后的压力会有多大。每年都有高考,每年都有上百万的大学生毕业,不可能人人都找到一份体面又有可观收入的工作,更多的是放弃了学历,做着普工的工种。对于这个现实的问题也不是我一个未出世的孩子所能评价的,我眼下的首要任务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曹,我想大学本没有错,错的在于人。虽然我进大学也只有一年,但我隐隐觉察到其实很多东西不是自己能克制的,因为集体的氛围就是谈恋爱、休息时出外旅游、旅游时必然花钱、花钱必然取之于父母,在校平时旷课、上课睡觉、考试作弊等,这些是大学最普遍的现象,要靠个人的改变真的比登天还难。既然不能改变,那我想只有靠自己保持原先的那份自然,适量的减少这些普遍,让自己多体会做人和做事的结合。
成和败不能归于环境,而是归于一个人,成功的人在现实中都是用异于常人的方式做事,循规蹈矩往往不能成事,但却能成人,可这又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们谁又甘于普通呢?做人和做事这种颇为深奥的人生哲理不是我这个20的孩子能体会的全面,我只能片面的理解这两者该如何处理,正所谓七十从心所欲不距,只有到了那个转角方能一悟自己走过的一生。
我还没出过校门走向某某公司工作的真正经验,我目前处在一个为以后的职场打好基础的象牙塔,这里安全但总让人害怕,这里快乐但有时烦恼比快乐还重,这里让人自立但有时难免掀起一缕相思……这里有太多的矛盾,但这里是我的人生最后驿站。一句话:这里是为了树立和巩固做人和做事的正确人生观而打下基础。那怎么样的做人和做事的方式才能活出精彩呢?面对着这个现实的社会,我认识到只会做人而不会做事,对己无益,对他人至少无害;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对己有益,对他人至少无益,也许会是下一个希特勒吧!所以我认为,做人做到不损人,必须巩固这种思维;做事应当权衡利弊,看着变化而从事,这样才是适应时代的变化,所以做人做事就是要外圆内方。
外圆内方的人生哲理先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都大同小异。我记得曾仕强在人生职场上很好的讲述了外圆内方这一个词,怎么样去实行它?我觉得它是人一生的总则,不管做什么,面对什么,它都不该改变。在我接触的人群中,无非都是学校的同学,学生其实都是挺单纯的相对于走出社会有阅历的人,我的同学中基本都不会掩饰什么,所以很多人的本性也很好的捕捉,很好的了解,相处起来也得心应手。其实我们都是时而会做人,时而会做事,一切的都是在一个变化中做人做事,外圆内方的做人做事把内方死死的锁住,应变的就是外圆,就好比数学中的很多函数,y总是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而x之前很多函数都有一个系数,只有当系数一定时,两者之间才能体现价值。人生价值的大小与正否也正是靠外圆内方来指导,我们的人生价值因人而异,只要正确了,我想大小也可随之变化。
如今的社会是个交际的社会,大学正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大学是社会的缩影一点不为过。它是个培养及锻炼我们新人的好地方,我们不该在人生的最后驿站而忘记自己的使命,失去人生的方向盘,迷失在茫茫海洋中。有坏必有好,有好必有坏,很多事都是要自己应变的,做人做事须在这里找到方向,才能走出校园寻找蓝天。我信我们能在这里活出精彩,不虚度于此。
第二篇:生意人做人和做事都不可少的绝招
生意人做人和做事都不可少的绝招
第一章 生意人办事要讲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原则就是办事的方圆,成事的规矩,行事的底线.一 旦突破了这一底线,纵有多少技巧和方法,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人 宽容 坦诚 尊重 信任 公正 对已 守信 诚实平常心 心胸开阔 第二章 生意人办事要讲技巧 谋事是舟, 舟山技巧就是桨, 只有桨运用得好, 舟才能顺风顺水, 疾驰如飞.办 事的学问,全在于技巧.之所以有些人办事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是因为这 些人熟练掌握和待人接物的技巧.事业 有务而战 谋事在人 多谋善断 欲取先予 惜时善用 交友 由疏至密 慎贬重褒 恭则不悔 宽人严已 和而有争 婚恋 欲擒故纵 适时出击 历久弥新 捕捉温柔 给恋人留一个空间 沟通建立信任 第三章 生意人办事要讲分寸 俗话说: “过独犹不及.”有些棘手的事情的处理,发生之时,立即解决,可 能会火上浇油,使事态发展愈严重,而冷却几日,薄西山使当事人恢复理智以后 再处理,就可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处理事情,掌握处理的火候,对
事情的成败至关重要 分寸通则 因人而异 因地制宜 因时而移 因事而易 工作中的分寸把握 少说多做 切忌恃才傲物 不能锋芒毕露,也不能默默无闻 交友上的分寸把握 往来有节 互不干涉 婚恋上的分寸把握 第四章 生意人要学会讲话 语言是一把双刃剑,说得好,利人利已;说得不好,害人害已.如果没有想 好说什么, 就干脆什么都不说;如果说出的话引起别人的反感, 要即使挽回僵局;如果说话经常不招别人喜欢,就要回来好好学学说话 会讲话是办事成功的前提 怎样把握说话的语气和语调 如何克服说话紧张症 不可忽视神态举止 如何避免交谈忌讳 怎样与陌生人讲话 怎样讲话受欢迎 说话的分寸 幽默的分寸 玩笑的分寸 赞誉的分寸 自我推销的分寸 第五章 生意人要学会应酬 应酬是办好事情的基础,一个不会应酬的人很难成功.尤其在现代社会,在 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会应酬或者善于应酬的人,办事往往很顺利.因此,某种 意义上,应酬也是一种办事.应酬也是办事 应酬的技巧 保持倾听兴趣 热情洋溢打招呼 熟记对方姓名 投其所好 学会使用谢谢 抓住对方的心理说“不”
在别人悲伤时送去你的安慰 多夸奖别人 保持微笑 应酬的忌讳 心不在焉 骄傲自大,自以为是 随意打断别的讲话 不谈他人不高兴的事 第六章 生意场中如何办事 假如你确实有能力,却又得不到青睐,怎么办?在目前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 下,等待的代价似乎太大了,你很可能就在这种等待中失去了工作.此时,你不 妨抽时间看看下面的讲解,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技巧.与领导办事 不要错失自我表现的机会 如何
向领导要求个人利益 正确对待领导的批评 受到领导的冷遇怎么办 如何对待领导的不公 与下属办事 如何在不属面前树立威信 如何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如何向下属布置任务 怎样化解与下属的矛盾 如何处理员工的抱怨 如何对员工说不 与同事办事 办公室中的竞争策略 怎样化解同事间的矛盾 如何求同事办事 与同事相处的分寸 与客户办事 如何建立客户网络 如何解决与客户的冲突 第七章 生意人如何处理家务事 家庭生活有喜有忧,无论是父子,夫妻,婆媳都难免产生磕磕碰碰,处理得 当则有惊无险,反之会酿成大变.因此,一个和睦的家庭离不开日常细节的维护 与长辈如何办事 不要在长辈面前争强逞胜 怎样获得长辈的同意和支持 怎样面对老人的唠叨 与晚辈如何办事 少指责,多引导
不要总凭借经验办事 不要轻易否定晚辈的看法 夫妻间如何办事 尊重对方 如何让婚姻保鲜 怎样顺利度对婚后的危险期 怎样对待对方的家人 怎样打破冷战的僵局 配偶有了外遇怎么办 第八章 生意人在朋友中间如何办事 与朋友办事既要把握分寸,又要掌握火候;既要坦诚相待,又不能完会不设 防;既要灵活应对,又不能玲珑八面;既要豪爽大度,又不能粗心大意;既要坚 持主见,又不能率性而为.与网友如何办事 网上交流不宜无礼 网上称谓不宜太随便 网上不宜轻信甜言蜜语 与莫逆之交如何办事 不能率性而为 如何处理与朋友的金钱关系 求朋友办事的误区 与异性朋友如何办事 分清友谊和爱情间的界限 女性不要把男性朋友当作佣人使唤 男性不要在女性朋友面前说其他女性的坏话 过分热心易惹是非 第九章 生意人与邻居如何办事 在日常生活, 工作, 交往, 处事中, 难免会与邻居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纠纷, 尤其与近邻之间,发生矛盾的可能性更是随着交往的高密度和高频率而大大增 加.本章的重点就是教你如何处理邻里的矛盾.邻里间矛盾的处理 邻居家出了矛盾怎么办 分清矛盾主次 学会退让 如何面对邻里间的差别 邻里交往的基本原则 不要势利眼 不能嫉妒别人 邻里间的公共事务 不能自扫门前雪 不要侵占公共空间 不宜说长道短
不宜干扰别人的正常生活 如何求邻居办事 第十章 生意人在逆境中如何办事 逆境不是我们的仇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环境所迫,愈加奋勇,敢于对付任何 困难,轻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逆境.明确所面对的困难 分析造成困境的原因使自己成功 分析解决困难的可行性 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 寻找自我优势,发现自我弱点,立即铲除 走出自卑 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如何变被支为主动 转变思维方式 关于策
策划,避免盲目 抓住机会不放松 第十二章 不断培养自己的办事能力 对大多数人来说,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种东西,都是增进知识的好机 会.学习是不变的主题.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多多充电,将可以增强自己的办 事能力.强化自我办事能力 消除自我的自卑感 摆脱消极的心态 充满热情地工作 尽自已最大的努力 踏踏实实地工作 充满自信 服务于他人 广交朋友 不要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上存在过多悔恨和忧虑 保持独立的人格 不求他人赞许 不抱怨生活 培养诚实可信的品格 让精力更显充沛 推销自我 推荐要有自己的特色 推荐要关于面对面 推荐要灵活 推荐前应摸清对方的情况 推荐要灵活运用宣传手段
利用履历表或申请表把自己推荐给对方 推荐时应进退自如 教你几招推荐自己的技巧 与他人合作 第十二章 成功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的过程.甘当小学生,眼睛向下,一点一滴地从自己的小事做起,这是你成就事业的必由 之路.从小事做起 办事不能浮躁 做好琐碎工作 办事要有条理 事事求胜不可能 办事不可能面面俱到 虚心请教别人 以平常心对待失败 找准航向 成功等于目标+勇气+努力 敢冒风险,敢为人先 风险法则 先发制人
第三篇:做事做到位
做事做到位
说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做到位了,这是海尔张瑞敏的名言。
通俗地讲,就是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东西,把计划、政策、措施等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有句名言说得好:“说了不做,等于白说,故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我记得有个故事,就是说如果训练一个日本人,让他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一定会这样做,并且能一直坚持到底;而一个中国人开始擦六遍,慢慢变为五遍、四遍也可以,最后索性就不擦了。做事不到位,每天工作缺一点,天长地久就成为落后的顽症。
在我们工作中,有很多人做事认真,做人踏实,把每一项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完成。但是我们也随处可见做事不到位的人,如有的人遇事拖延,有的人虎头蛇尾,有的人眼高手低,抱怨自己的薪水太低,轻视工作;有的人想成才又不愿付出相应的努力;有的人应付了事,工作做的好坏不论,凡事只做最低标准,只要工作交差就行。做一份工作,做一件事情,做了而没有做好,等于没做,甚至比没做更糟,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
相反,如果想做好事情的人,工作会非常主动,每天都会充满激情,并且善于发现问题和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不会半途而废,直到将问题解决为止。所以,既然做了就要做好,这是对工作的一种态度。要做好事情,首先你要热爱你的工作,只有热爱工作才会对工作有热情,才会把事情做好。而热情的基础点则是责任感,责任感是做好事情的基础。只有这样,公司利益才不会受损,并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反思我们的工作,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工作不是缺少点子,而是缺少把每件事情做到位的精致,我们的工作不是缺少行动,而是缺少对每次行动结果的落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落实是一切工作的归宿。
做事做到位,就是用心做事、尽心尽责。就是用责任务实的精神做好每一天中的每一件事情,就是不放过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并能主动地看透细节背后可能潜在的问题,就是要让自己比过去做的更好,比别人做的更好。
第四篇:做事做到位
《做事做到位》读后感
进来,读了西武编著的《做事做到位》一书后,荀子在《劝学》中的那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就时常会在脑海里翻腾。其实,这些都强调的是基础以及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对今后我们做人做事的重要性。
首先,来说说基础这个问题。《做事做到位》这本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就写了“随处可见的做事不到位”和“工作首先要做到位”。其实书中的这些问题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呢。书中写到了10种做事不到位的表现:虎头蛇尾、投机取巧、浅尝辄止、遇事拖延、应付了事、马虎轻率等等问题,这些教会了我们做人做事做到位的意义和重要性及做不到位的危害,让我们懂得做人做事要从小事做起,从每一件事情做起,要有始有终,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工作首先要做到位,才能做好。“只有100%才算合格”,我们都要按照最起码的做事准则做事,在工作中,合格、到位,只能算得上工作的最低要求。我们都要把基础夯实好,把工作做到位,才谈得上成功。
其次,再来说所工作态度的问题。中国足球前主教练米卢有句话“态度决定一切”,说得非常经典。平凡与平庸,一字之差,差在心情态度,差在习惯和认同,差在承担和逃避。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都是普通人,过得也是普通的日子,很显然都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人生要爱业、敬业、精业、乐业,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很久以来,高中老师说的一句话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屁股决定脑袋”,也许这句话听起来不是很雅,但它道出的不正是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守,做好自己份内的事的道理吗?生活有太多的不可思议,地球也不是在为你而转。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因为小的鞋子,挤脚;大的鞋子,不舒适。所以,抱怨不能改变什么,只会让自己的思想更加压抑,心情更差,工作起来就事倍功半了。不妨改变自己的工作状态,让自己每天都开开心心地工作,再回过头来,你就发现其实一切并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糟糕。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我们都可以在良好的状态下完成工作。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用心的把每件事情都做到位,都会成为行业中的尖兵。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唯有把“每一件寻常的事都做得不寻常的好”,苛求细节的尽善尽美,才是走向成功的最佳途径。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不求尽力而为,但求全力以赴。“不求最好,但求更好”。这个世界永远属于追求梦想的人,激情四溢,积极热情,全心投入,不怕吃苦,排除万难,才能最终开创成功。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有明确的目标,一板一眼,踏踏实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步一步地去完成我们自己份内的工作,如果可以,更要及时补位、善于跑位。
从书中我感悟到了以下几点:制定计划,认真实施;做事严谨,以数字说明问题,准确理解别人的意图,同时也要别人准确理解自己的意图;注重细节,事无巨细,细节往往就决定了你的成败;强有力的执行力,以积极的态度,高效率做事;善于总结,形成理论,思考才能进步;选择所爱,爱我所选。我也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这些标准来衡量自己,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如果一个人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他能够随心所欲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一个人凡事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么他 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巅峰。
武景权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第五篇:做人做事做学
今天和大家谈谈做人做事做学问。即是严谨治学、认真做事、严格做人。
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中首先要学会做人。
第一,先谈做人。做人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它指的是一个健全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它是思想品德、道德规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毅力等方面的总和。学生品德不是“说会”就会的,而是“学会”的。在有监督的条件下能“做”是第一步,在没有监督的条件下能动自觉地做才是走向成熟的标志。我校每学期选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就是大家身边的榜样,在校园中,我们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基本要求。
第二,谈学会做事。做事首先要讲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和信分别是两种美德。诚,古人解释为真实之,信,解释为语言真实。诚与信的共同点就是真实。诚信教育重在实践,重在体验。做事第二要讲礼仪,礼仪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更是一种文明。学校评选文明班级,目的是营造礼仪校园。我们要大力弘扬修身为本的人格追求观。加强人文素质和社会道德品行的修炼。按规则办事是地球公民学会共处的基本准则。如果每个人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遵守公共规则,不考虑他人的意愿,这世界必定永无宁日,也必定危及每个人的利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关于“道德可以产出超常规的效率”的观点,从一个新的角度阐明了规则意义的重要性。成功的事业离不开周密的计划与有效的奋斗,养成行动之前有计划,一个神奇的变化就开始了。
现代汉语词典对“学问”的解释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叫学问,而知识是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生智慧的源泉。是“生命之源”的动力。教育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揭示知识与人的生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失败是成功之母。爱迪生用了99种材料来做灯丝,结果他失败了99次,第100次他用了钨丝,这一次他成功了。爱迪生却说自己成功了100次,前面的99次他是成功地发现了那99种材料都不能用来做灯丝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语文材料,描写了居里夫人的美,文章的一开头就写了居里夫人的外表美,很有人情味,而文章将居里夫人定格在更高层次的“美丽”上,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不是第一人,可贵在她那寻藤问根的精神,可贵在一千多个日夜,居里夫人在管理停放尸体的砖棚里日以继夜地提炼矿质,而获得成功,这是燃烧青春,燃烧美丽,这是何等的毅力,使我们对居里夫人的美有了全新的内涵。这些小故事可以看出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看待成功与失败的胸襟与高度。
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
我们应像科学家一样,在做学问上学会求实、求真,凡有学问的大师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学科,科学的精神正是表现在对客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今天学会学习,只是为了明天学会做学问。
读《论语》、《曾国藩家书》、半部《论语》治天下,《曾国藩家书》让许多人功成名就。各位同学,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不仅是对学生而言,对老师对校长都同样适用。只有学生成功,教师才会成功,只有教师成功,校长才能成功。
各位同学,让我们在新的一学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以此作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