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党员心理问题的几项分析与对策
关于党员心理问题的几项分析与对策如果一个人意志消沉,精神萎靡,私欲膨胀,那么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出现一种“不愿干、干不好、干坏事”的情况。当前,传统意识与现代观念不断激荡出的各种新问题与矛盾,外来腐配思想的侵入产生的各种腐败现象,使部分党员不断露出心理准备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免疫力下降、心理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加强党员心理建设,筑牢党员“心理长城”,已成为当务之急,成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党员是党性人、个性人、社会人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党员心理也可以相应的分解成党性心理、党员的个性心理、党员的社会心理三个维度。党性心理,是指党员党性表现的一种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对党的态度、组织观念、是非观念、献身精神和党性约束力等内容。党员的个性心理,是指党员个体经常出现的、具有一定倾向的、相对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包括党员的理想、信念、世界观、需要、动机、兴趣等内容。党员的社会心理,是指社会心理现象在党员身上的折射与反映,例如责任扩散心理、从众心理、比价心理、补偿心理、相似相亲心理、近则亲心理等。以党员心理结构的角度分析,当前党员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角色意识模糊,党性心理弱化。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好“党性人、社会人、个性人”三种角色之间的转变而发生冲突。在一些场合他们能够表现出党性意识,如党组生活会等,而在很多需要表现出党性意识的情况下,却往往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角色意识的模糊,党性心理的弱化,必然导致个人的党性心理水平与党性要求差距拉大,表现出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降低等问题。二是个人需求庸俗,趣味低级化。随着追求合理的物质利益被社会广泛接受,这也为某些党员找到了满足个人贪欲的“理论依据”,于是那些低层次需求的“某些方面”可以不必掩饰了,有些党员干部老是利用手中职权,一味地追求物质利益,出现一些腐败现象。这反映了腐败分子对腐败行为、腐败现象的社会认知、情感和态度。三是荣誉感淡化,责任意识缺失。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有些昔日以追求政治地位为满足感、以为人民服务为自我实现的党员,心理却失去了平衡,产生了孤独与失落心理。于是,有些党员干部不再甘为“公仆”而要“用权专权”,不再讲求“吃草”奉献而只图报酬索取。这种政治荣誉感淡化、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还与“责任扩散”心理有关。部分党员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等错误观念的影响,看到周围群众缺乏正义感,于是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也降低了。面对不正之风,不能勇于批评与抵制,不敢与社会丑恶现象做斗争,在群众需要帮助时不能挺身而出,丧失了一名党员起码的责任意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党员心理建设的几点建议:第一,加强党员党性心理的培养,强化“角色意识”。党性心理培养的过程,就是把党性原则和党对党员的要求,固定为党员行为的动力定型——党性心理的过程。党性心理的培养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组织的教育培养,二是党员的自我修养。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是外在的,要通过党员自身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的内驱力,转化为党员的党性心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和党建知识教育等,来强化党员的党性心理,但重点还要在如何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基本理论与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模范地践行基本理论的结合点上下功夫,培养党员具备良好的理想情操,强化党员的角色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使每个党员时刻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加强党员党性心理的培养,根本上还是要通过党员的自我锻炼与自我修养,这实质上就是一个把党性标准自觉地内化为个人行为活动标准的过程。党员要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第二,满足党员合理的个性需要,加强党员的心理激励。需要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是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需要的层次越高,产生的激励作用越强烈。弗鲁姆认为,与调动人的积极性紧密相关的两个因素:一个是期望值,另一个是价值目标,激发力量=目标效价×期望值。加强党员的心理激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满足党员高层次心理需要的同时,也要适度满足党员的低层次心理需要。例如,“物质利益原则”就是适应需要层次论的一大举措。二是不断激发党员的高层次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能充分调动个人潜能的发挥。我们不能把“自我实现”看作是一个消极概念,它是追求和实现最高理想的心理动因,没有这种动力因素,人们很难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三是积极满足党员的合理需要,在方式方法上,要讲求高析调,避免庸俗低下。四是坚持满足需要与无私奉献相统一。这实际上是正确处理好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问题,党员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也是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当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发生冲突时,党员应该首先满足社会需要,在关键时刻,要勇于牺牲。第三,强化党员的“群体意识”,增强党的凝聚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凝聚力就是群体内聚力。要增强党组织的群体内聚力,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用党组织的群体目标来感召党员的群体意识。目标具有激励、导向和强化的作用。群体目标是影响群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群体动力的重要来源。当前,我们应着重如何设置合适的群体目标上下功夫,注意设置群体目标的层次性、反馈性、难度的适度性的可参与性。二是用党组织的群体规范来
约束党员的行为活动。群体规范具有动呼和导向功能,在群体内聚力强的条件下,当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的行为时,群体就会给予他赞许与鼓励,强化其行为;当其行为不符合群体规范时,他就会感受到群体的压力,被迫改变其行为。广大党员要自觉地运用群体规范的动力和导向功能,控制与调节个体行为,这就是群体规范的内化过程。
关于党员心理问题的几项分析与对策(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篇:关于党员心理问题的几项分析与对策
如果一个人意志消沉,精神萎靡,私欲膨胀,那么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出现一种“不愿干、干不好、干坏事”的情况。当前,传统意识与现代观念不断激荡出的各种新问题与矛盾,外来腐配思想的侵入产生的各种腐败现象,使部分党员不断露出心理准备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免疫力下降、心理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加强党员心理建设,筑牢党员“心理长城”,已成为当务之急,成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党员是党性人、个性人、社会人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党员心理也可以相应的分解成党性心理、党员的个性心理、党员的社会心理三个维度。党性心理,是指党员党性表现的一种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对党的态度、组织观念、是非观念、献身精神和党性约束力等内容。党员的个性心理,是指党员个体经常出现的、具有一定倾向的、相对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包括党员的理想、信念、世界观、需要、动机、兴趣等内容。党员的社会心理,是指社会心理现象在党员身上的折射与反映,例如责任扩散心理、从众心理、比价心理、补偿心理、相似相亲心理、近则亲心理等。以党员心理结构的角度分析,当前党员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角色意识模糊,党性心理弱化。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好“党性人、社会人、个性人”三种角色之间的转变而发生冲突。在一些场合他们能够表现出党性意识,如党组生活会等,而在很多需要表现出党性意识的情况下,却往往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角色意识的模糊,党性心理的弱化,必然导致个人的党性心理水平与党性要求差距拉大,表现出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降低等问题。二是个人需求庸俗,趣味低级化。随着追求合理的物质利益被社会广泛接受,这也为某些党员找到了满足个人贪欲的“理论依据”,于是那些低层次需求的“某些方面”可以不必掩饰了,有些党员干部老是利用手中职权,一味地追求物质利益,出现一些腐败现象。这反映了腐败分子对腐败行为、腐败现象的社会认知、情感和态度。三是荣誉感淡化,责任意识缺失。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有些昔日以追求政治地位为满足感、以为人民服务为自我实现的党员,心理却失去了平衡,产生了孤独与失落心理。于是,有些党员干部不再甘为“公仆”而要“用权专权”,不再讲求“吃草”奉献而只图报酬索取。这种政治荣誉感淡化、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还与“责任扩散”心理有关。部分党员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等错误观念的影响,看到周围群众缺乏正义感,于是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也降低了。面对不正之风,不能勇于批评与抵制,不敢与社会丑恶现象做斗争,在群众需要帮助时不能挺身而出,丧失了一名党员起码的责任意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党员心理建设的几点建议:第一,加强党员党性心理的培养,强化“角色意识”。党性心理培养的过程,就是把党性原则和党对党员的要求,固定为党员行为的动力定型——党性心理的过程。党性心理的培养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组织的教育培养,二是党员的自我修养。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是外在的,要通过党员自身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的内驱力,转化为党员的党性心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和党建知识教育等,来强化党员的党性心理,但重点还要在如何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基本理论与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模范地践行基本理论的结合点上下功夫,培养党员具备良好的理想情操,强化党员的角色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使每个党员时刻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加强党员党性心理的培养,根本上还是要通过党员的自我锻炼与自我修养,这实质上就是一个把党性标准自觉地内化为个人行为活动标准的过程。党员要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第二,满足党员合理的个性需要,加强党员的心理激励。需要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是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需要的层次越高,产生的激励作用越强烈。弗鲁姆认为,与调动人的积极性紧密相关的两个因素:一个是期望值,另一个是价值目标,激发力量=目标效价×期望值。加强党员的心理激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满足党员高层次心理需要的同时,也要适度满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本站推荐)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孙邈
08建工4班
0828120074
摘要:大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制度代写论文,既给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机会,又使他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择业过程必然会出现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因此,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已成为高校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高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two-way choice” system write essays, both for the general students to provide mor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that they are faced with the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college students' process will appear anxiety and other va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sychological barriers.Therefor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guidance has become a necessary part of the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very important job.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教育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Psychological;Countermeasure;education
一、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与障碍
1.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
(1)急功近利。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它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大学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调查表明,大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28.27%)、合资企业(13.84%)、事业单位(13.72%)、国有企业(13.6%)、党政机关(6.34%);大学生选择单位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首先,这些被大学生首选的地区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这些为大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选择。
(2)消极依赖。指大学生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期盼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的一种心理倾向。这一倾向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大学生毕竟只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职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就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但如果不设法消除这种依赖性,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有害的。
(3)情绪波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在情绪上出现异常波动,较多的表现为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一项大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普遍存在;并且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抑郁水平则低于男生。造成大学生择业前情绪波动和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缺乏自信和足够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恋爱困扰、家庭背景等。
(4)盲目攀比。大学生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大家都想去沿海地区,他就想去沿海;听说金融、IT行业热门紧俏,就想去这些行业谋一份职。这种缺乏全盘考虑,没有切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职业追求,往往在择业时会经受不必要的挫折,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
2.大学生择业时常表现的心理障碍
(1)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毕业前夕,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尤其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或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或学习成绩欠佳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这种焦虑使他们在择业时精神负担沉重,紧张烦躁。
(2)自卑。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常表现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惭形秽,缺乏信心和勇气。这使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悲观失望,同时阻碍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正常发挥。过度自卑,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消极厌世,甚至走向极端。
(3)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时,常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答非所问,面试前准备的“台词”忘得一干二净;或者由于谨小慎微,唯恐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会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不敢放开说话,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
(4)自傲。孤傲心理是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他们择业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
(5)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一些大学生择业时,因受到挫折而感
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往往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二、对策与措施
1.学校应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高校要加强国情教育,教育毕业生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志愿的关系,自觉地把国家需要与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教育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多做贡献;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值。(2)全面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择业竞争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首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职业对求职者所需知识的共性要求,培养学生掌握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宽而实的基础知识;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学校要引导学生利用专业学习的空闲时间,多读些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从大学生迈进大学校门开始,高校就要培养他们为就业做充分的准备。在大学四年中,为他们制定一个个目标,如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初中级考试,取得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报关员、营销员等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等。
(3)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开展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毕业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系部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办公室应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媒体、网络及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对择业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应对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可对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高校教育工作者还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择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4)进行相应的体验式培训。心理学研究表明,使用传统式的培训,培训对象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体验式培训”采用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即包括小组讨论、深度会谈、情景活动、角色扮演、作业练习、行动指南等方式,使培训对象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可采用体验式培训来帮助学生获得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用职业生涯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就业,提高就业的有效性,使学生经过培训后能够比较清晰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掌握就业技巧,将来成为更有成就的人。
2.大学生必须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大学生只有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给自己准确定位,才能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主要应做到:
(1)自我反省。大学生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应明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自己的性格特点怎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哪里,最适合干什么等。只有通过理智、冷静的自我思考,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
(2)社会比较。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在客观上要寻
找评价的参照尺度。可以与社会其他人员作比较,特别是与自己条件、情况相似的人进行比较,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也可以通过社会人员对自己的态度及自己参加社会活动(如社会实践)结果的分析来认识和评价自己。
(3)心理测验。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心理学的标准化测验表,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通过结果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减少择业的盲目性。
3.大学生要学会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常见方法有:
(1)自我转化法。当就业不良情绪不易控制时,可以采取迂回的方式,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学习一种新知识技能、假日郊游等,使自己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以求得心理平衡。
(2)适度宣泄法。择业时遇到挫折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时,不能一味地把不良情绪藏在心底,应进行适度的宣泄。忧虑隐瞒得越久,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宣泄情绪比较好的办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师倾诉,以及参加打球、爬山等运动量大的活动。宣泄时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注意适度,应该是无破坏性的。
(3)松弛练习法。这是一种通过练习,学会放松身心的方法。放松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如焦虑、恐惧、紧张、失眠、头疼等。择业时遇到类似心理反应,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尝试进行放松练习。
(4)自我安慰法。择业时遇到困难和挫折,尽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应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苛求,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来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以求得解脱。
(5)理性情绪法。情绪困扰并不一定由诱发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观念引起的,如果变非理性观念为理性观念,就可消除情绪困扰。例如个别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应该是顺利和理想的”,遇到择业挫折便消沉苦闷、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心理问题。如果转变这些错误想法,不良情绪就会得到调适。
参考文献:
[1]冯岚.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文科版,2004(1):408-410.[2]刘燕.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社会研究,2005(4):67-68.[3]王永进.转型期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J].南通大学学报,2005(1):16-18.[ 4]李贞涛,闫荣双.论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心理指导体系的构建[J].青少年研究,2005(2):40-41.[5]丁歆,王华敏.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6]张钰.试论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与就业指导[J].高等教育研究,2004(4):36-47.[7]牟海萍.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的历史嬗变[J].高等教育研究,2005(1).[8]毛文学.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6):39-40.
第四篇:学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培训作业之专题讨论
学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海原县李旺镇教委买玉忠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来,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 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就小学生来说,积极的心理状态表现在热爱学习,精力充沛,上进心强 对生活热爱,自尊自重,有强烈的责任心等等。相反,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以下症状,如缺乏自信、悲观厌世、抑郁、焦虑、失眠、逃避、恐惧、烦躁和过多的内疚自责等。说明已经出现困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其中的对学习对他人的严重焦虑、恐怖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交织在一起,成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学困生心理问题来源的因素分析
一种现象的产生,总是有其原因。学困生的这些心理问题从何而来?分析起来,其来源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为外在因素,一为个人因素。
(一)外在因素
1、来自社会的困扰。日益进步的社会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弊端。如社会竞争力的增强,从某一角度看,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出现人对人的信任度在降低。同时,对人的 焦虑度在不断上升。这反映在学困生身上更是明显。他们总是觉得有人在不怀好意地注意自己,特别是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如果发现有人在注意自己,心里就会感到紧张。他们经常觉得有同学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发现人家在背后议论他,他会感到讨厌。他们在游戏或与别人的竞争中输给了对方,就不想再干了。又如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诸如枪杀、盗窃、拐骗、桥塌、火灾、交通事故等也同样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对整个社会充满了一种恐惧感。他们经常感到后面有人跟着自己。有些学困生害怕很多东西:害怕到高的地方去 害怕听到打雷声 害怕乘车穿过隧道或路过高桥 害怕黑暗,喜欢整夜开着灯睡觉。他们还常常做恶梦。
2、来自学校的压力。
(1)学业的压力。对于学困生来说,在学习上,他们无疑是一群落伍之
雁。但是他们也有自尊,也怕难为情,也希望自己的成绩一天天好起来。于是,在学习上出现了种种焦虑情形。他们比别人更担心学习,在学习成绩不好时总是提心吊胆。他们在没有完成学习任务之前,总是担心完不成任务。甚至有人在夜里睡觉时,总想着明天的功课。
(2)考试的负担。在学校里,学困生最害怕的就是考试。他们一听说“要考试”,心里就紧张。一遇到考试,就担心会考坏。考试后,在没有知道成绩之前,他们总是放心不下。他们也经常做考试考坏了的梦。在考试成绩不好时,他们心里总感到不快,担心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3)同学间的竞争。长期的在学习上不如同学,使得学困生造成自卑心理,他们常常会自责。除了学习,他们在打排球、篮球、踢足球、拔河、广播操等体育比赛输了时,心里也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他们在参加集体比赛失败时,总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大家受到责备时,他们会认为主要是自己的过错。和同学吵架以后,他们总是认为是自己的错。在别人笑他们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碰到为难的事情时,他们常常认为自己难以应付。他们有时也后悔,那件事自己不做就好了。
3、来自家庭的影响。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有的家长能为孩子创设许多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却忽略了更多促进孩子成长的因素。好大一部分学困生的家长自己忙生意、忙工作、忙着赚钱,平时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也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游戏、娱乐,当然也就更少深入了解子女的内心活动。他们认为赚钱是他们的义务,至于其他就要看孩子自己的了。也有些家长文化不高却很能赚钱,他们认为有知识不一定会有钱,有钱在一定程度上能替代知识。于是,他们并不怎么重视知识,孩子能认些字也就差不多了。还有一部分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整日吵着要离婚,今天你出门,明天我不回家,这星期跟着妈妈过,下星期就跟着爸爸走。不安定的生活,没有温暖的日子,又怎么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呢?长期的压抑、单调、苦闷的家庭生活使这帮学习上自叹不如的学困生又在生活中形成了严重的不利于发展的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他们在同学笑时,也不会大笑。和大家在一起时,也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有时觉得和同学一起玩,不如自己一个人玩,又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平时讨厌参加运动会和文艺演出,很害怕去人很多的地方。有时他们一个人在家时,又感到特别的孤独。经常会突然想哭,又想突然大声喊叫。他们有时也想过自己一个人到很远的地方去,甚至有学困生出现过“自己还是死了好”的念头。
(二)个人因素
1、个人生理因素有差异。由于遗传的因素和各种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记忆、理解、性格等都因人而异,这也是造成学困生上述心理问题的一个方面。
2、学困生的自我概念差。影响自我概念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其一,自我评价的高低。学困生的自我评价明显低于自己的实际情况,他们自我肯定不足,也有一部分人的自我全靠别人来肯定,他 的喜怒哀乐受制于别人对他的赞赏或贬损。许多学困生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人家怎么做,他也跟着怎么做。他们往往不敢追求本身能够实 现的生活目标,遇到挫折常常自责,生活态度消极、被动。其二,自我接受的程度。自我接受是指对自己的现实,特别是对自身的缺陷能够宽容。俗话说“人无完人。”一个人应该对自身的缺陷以及无法改变的生理特征(如相貌、身材、嗓音等)持宽容的态度。而部分学困生由于自己的懒散,不求上进,导致别人对他的疏远时,不加思索地认为是自己以上无法改变的缺点给自己抹了黑。于是,对自己的缺陷耿耿于怀。这样的人生活得非常痛苦,常常有挫折感,最后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二、学困生心理问题的缓解对策研究
目前,我们正面临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新世纪的挑战,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文明、民主程度的提高,经济体制、社会意识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都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的小学生将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很难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怎样使学困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呢?作为中队辅导员,笔者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按以下步骤努力缓解学困生的心理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建立档案
缓解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工作。因此,为了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首先可以运用问卷调查、家访谈心等方法了解和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建立起他们的心理档案。
1、问卷调查
(1)、对学困生实施测验的指导语是:“这个测题是调查你的心情和感受的,不是测验智力和学习能力的,与你的学习成绩无关,答案也没有好坏之分,请按照你平时所想的如实回答。”这样做,无疑首先舒缓了学困生的戒备心理。
(2)、回答方法:本测验每一问题都只有“是”和“不是”两种可供选择的答案,回答纸上相应地附有a、b两个可供选择的英文字母,请把你所选择的答案在相应的英文字母上画上,即:你如果选择“是”答案,就在回答纸相应的“a”字母上画上 选择“不是”答案,就在回答纸相应的“b”字母上画上。按此方法
对下列两个“例题”进行练习。
如、早晨起来,你是否感到头痛?
a、是 b、不是
如、你是否考虑今后的事情就感到头痛?
a、是 b、不是
经过100题的测验调查,把学困生的以上心理问题归结为六大类:
一、对学习的焦虑
二、对人的焦虑
三、孤独倾向
四、过敏自责倾向
五、恐怖倾向
六、冲动倾向。可以根据答卷情况分析出该生偏向于那类心理问题,然后从家访入手,掌握造成以上心理问题的第一手材料。
2、家访谈心
家访就是深入学生家庭环境中,通过对家长及相关人员的询问、调查和座谈等有效形式,全面了解学生所受家庭教育及学生在家实际表现的过程,也是老师将学校教育信息及学生在校表现反馈给学生家长的过程。通过家访,我们发现,有的学困生在班上寡言少语,不大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而在家却异常活跃,性格开朗 有的学困生在校内表现积极主动,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深受师生的喜爱,而在家则表现得极为自私、懒惰,不愿为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 有的学困生经过家庭离散的打击,性格大多孤僻、敏感,长期压抑的生活氛围更使其心理日趋失衡,学习生活受到影响,对家庭的失望,对父母的仇视恶化为对整个社会的漠然和敌视等等。针对种种情况,教师的谈心必不可少,或是对其有关人生的畅谈点拨,或是对其平时言行举止的宽容,或是对其生活上的嘘寒问暖,或是对其在学习上的督促检查等等,使这些孩子感到来自老师的温暖,明白自己没有被抛弃、被遗忘,有人在关心自己。教师通过这样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状况,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身人格上的包容和生活真理,帮助他们形成真确的人生观念、健康的心理。当然,教育者要及时地把以上家访、谈心的情况做好记录,以便比较教育过程中的前后变化。
(二)、分析情况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我们要具体分析情况后分别对待。如案例1:有一位父母双亡的学困生,靠穷困的祖母抚养。强烈的自尊心,使他在同学面前觉得抬不起头来。我们可以对他进行爱心教育,让他们受到集体教育后来抚慰他封闭的心灵。如案例2:有一位学困生因父亲盗窃入狱后,性情变得压抑、自卑。我们可以让他仔细观察,到底同学对他的态度如何。经过观察,让他认识到:也有一部分同学对他有看法,但是大部分同学喜欢他,并且引导他,只要自己不做坏事就行了。又如案例3:一位
父母离异的学困生常欺侮同学(用刀子划人家),原因是:同学们常常笑他,他一见同学笑就生气。我们可以这样帮助他:要搞清同学们为什么笑?笑什么内容?从而使他认识到也有个别同学的笑不怀好意,但大多同学的笑是善意的。另外,告诉他笑是人的权利,不可能制止别人笑的权利。又如案例4:一位学困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自己生得笨,这是无法改变的 现实。于是,他自暴自弃,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外不做作业,有时还逃学。这时,我们可以给他讲童第周和爱迪生的小时侯以及一些名人名家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诉他,只要肯努力,学习成绩一定能提上去。这种充满爱心的引导教育,如春风化雨,能滋润学困生的心田,开启学困生的心灵之窗,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让他们在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开设讲座
人的行为总是在心理支配下的行动,结合学困生实际开展心理知识讲座,使他们掌握一些心理科学知识,有助于心理发展,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行动。如:开学时进行“首因效应与成功”、“目标、进取、成功”、“成就感与成功”等专题讲座,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立下壮志 学习中,介绍预习、听讲、作业、复习等学习心理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满意,悲观气馁时,进行“挫折、容忍、成功”等讲座,教导他们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取得新成就 当班级出现许多小团体,影响集体团结时,可作“小团体与集体”的讲座,教育他们处理好小团体与班集体的关系,关心班集体,同学间团结友爱,鼓励同学之间大胆交往,建立融洽的同学友谊。还可以作些有关心理咨询的知识讲座,帮助他们理解心理咨询的含义和实质,以揭开心理咨询的神秘面纱,引导他们大胆地进行心理咨询,消除各种心理障碍。
(四)、开展咨询
人的心理活动有其隐蔽性的一面,学生还希望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来解决心中藏而不露的一些心理问题。教师可利用个别谈话、个别教育的时机,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对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诱导,从而加强学生的个别教育。这里要求咨询员以平等、热情、友善、诚恳的态度关心咨询者,给咨询者以安全感、亲切感与信任感。
(五)、引导保健
正如生活中,人生了病就会被动地想法设法地去医治一样,要是没得病时能加强保健,就会极大地减少得病的机会。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如此,要是平时教师能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保健,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我们可以利用
学生爱听音乐的特点,在课前、课后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世界名曲供学生娱乐欣赏。此外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放松练习”、“投射练习”都可以进行心理保健,使学生既放松情绪,陶冶情操 又自娱自乐,有益身心。同时要引导学生,教会学生自我心理保健。
实践证明,作为一名老师,能运用好心理科学这个有力武器,去教育、管理好每一位学困生,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任务的。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有责任、有计划地分步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具备较强的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能够适应高风 险、快节奏、强竞争的环境,使之成为心理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篇: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与对策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与对策
坪环学校 庄丽娜
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出现。身为教师的我,又是一个孩子的家长,我把我遇到的一个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大家共同研讨寻求对策。一.个案基本情况
性别:男。年龄:9岁。年级:三年级。姓名:黄嘉濠。二.问题行为描述
1、上课不认真听讲,坐姿不端正,爱做小动作。喜欢东张西望,时不时就转过去动动其他同学,影响其他人的正常上课。
2、和同学不能友好相处,下课后不是找这个玩就是找那个玩,别人不跟他玩就要说脏话骂人,或者动手弄人家,去拍拍人家的头,踢一下人家,非要搞的同学满世界追着他跑,经常为一些小事与同学打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3、穿着比较邋遢,喜欢咬领子,把衣领咬的烂烂的。书包不整齐,东西经常乱塞一通,书本作业本都是没皮的。
4、不善表达自己,和老师同学沟通较少,犯错误不承认,喜欢撒谎,爱玩电子游戏。
三.学生行为背后的需要
1、该生需要养成独立自主的行为习惯。该同学爸爸妈妈做生意较忙,基本是由爷爷奶奶抚养,老人对其是溺爱过度,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在学校表现不好,犯了错误,老师与其爸爸妈妈沟通的结果,爷爷奶奶不认同要善加干预,妨碍老师的工作。
2、根据家长的反应该生在之前学校被老师忽视,由于是坐校车的,经常到学校时早读已经下课,课代表已经把全部的作业交给老师(除了他的),他去交作业老师不问缘由责怪他迟交作业,不受他的作业。导致最后他干脆不写作业。
3、根据家长的反应该生在之前学校,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位置比较窄,所以和同学经常有磕磕碰碰,班级里较高大的同学就对他进行拳头攻击。同时该生是属于问题情况较多的学生,经常和同学产生矛盾,他的老师不问缘由直接对其进行处罚和责骂,导致他不愿意和老师沟通,认为老师是偏爱好学生的。自己是不得老师喜欢的。久而久之该生养成用拳头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4、该生需要老师适当予以肯定和表扬。孩子都是喜欢表扬,因此,我认为该生需要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肯定。他上课积极举手,有时在课堂上讲笑话和做小动作,是希望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老师对其的教育方法不恰当。刚上第一节课,他很积极地举手,站起来结结巴巴回答了问题,花了稍长的时间。回答完之后,我表扬了他的积极认真,希望下次能够更流利更完整的回答老师的问题。
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该生心理上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的特征,因此应该家校共抓,满足孩子需要,促进孩子成长成才。
四、应对策略: 根据黄同学的问题,我采取的应对策略如下:
1、“转变认知”,就是通过改善其对自我的认知,重获自尊。让孩子从优点到缺点,对自己做一个全面的评价,让他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重塑自我。告诉他,拳头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和同学沟通要讲究方式,不是一味的暴力,这样反而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不利于和同学之间的交往。并且给予孩子一些与同伴交往的策略,鼓励他大胆与同学交流,提高其自信心。同时和班里的孩子沟通,我先对大家进行教育,让学生们知道,他也是我们集体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帮助他改正错误,并对如何帮助进行了一些指导。学生对他的进步也自然而然地多了一些关注,及时地表扬他。这样他就有了成功的体验,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也就获得了转化的动力,不断向班级体靠拢。让学生感到自己真正实意地帮助他们。同时鼓励孩子们多和他玩,用孩子们之间的互动方式去改善该生的不良行为。老师的包容理解只是一个桥梁,只有和班级的孩子正确的交往,建立友好的友谊。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其认知。
2、“行为辅导”:让黄同学在家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校帮老师打打水、到办公室取取书、发发本子,帮同学扫扫地,教其他同学读英语等,这样一来,黄同学就没多少时间闲着,人际关系也改变了,而且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还得到了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一直认可,从而获得了自尊,摆脱了孤独,生活也愉快。
3、“指导行为”,就是以明示、暗示、奖罚等手段对张同学进行及时的指导,特别是在其进步的时候给予奖励,通过强化,增加其积极行为。好学生、好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鼓励孩子能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自信的孩子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引。有时候家长老师的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所以我们老师要转换思维方式,从寻找孩子的缺点变为寻找孩子的优点,从否定评价变为肯定评价,从责备变为激励。在平时引导教育该生的时候,我就常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让他感受我对他的关爱。如:“你这次干得不错。”“好,有进步了,我很高兴。”“黄嘉濠同学,好样的,再努力一把会更好。”“好棒,我们该庆祝一下。”“唔,知错就改,挺好。”“黄嘉濠同学,你这次考试又比上次进步了耶!”等等一系列的鼓励性的语言,让他知道老师在关注他,老师有看到他的进步,从而鼓励他改正自己的缺点,找到自己的价值。
4、“外部帮助”,寻求外部环境的帮助。家庭的教育力量尤为重要。当发现孩子的极端情绪,家长要采取冷却、忍耐的方法。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经过和该生父母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劝导孩子的父母要抽空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并和该生的父母沟通,让其和家里的老人沟通好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要家里出现几种不同的教育模式,让孩子无所适从。同时一旦发现该生的问题行为能第一时间和老师沟通,并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家校合作才能共同帮助该生改善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
5、“角色转换” :让黄同学扮演被他欺负的同学,而我来扮演他,同时模仿他欺负同学的行为动作,让其做到感同身受,从而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是否让他人喜欢。只有设身处地的去感同身受,才能从根本上明白自己的行为带给他人的伤害,从而改变他的行为和思想。同时我还让他自制几个指套,指套上面分别画上他自己、妈妈、爸爸、同学,把它们分别套在手指上,来回扮演这几个角色。通过想象说出他自己不满的话,说出爸爸、妈妈、同学可能的想法,排泄其心中的郁闷和不安,这样可以使他舒解心结,走出阴影,疗治创伤。
五、辅导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同学的脏话少了,穿着也干净整洁了,没有再咬领子了,也不会再去打扰他人上课,自己也能认真听讲,同时他和同学的关系在一天天地改善,也乐意为班级、同学做好事了。期末时,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各科任老师对他都赞赏有加,同学们也对其的进步进行表扬,父母也表示现在在家会主动帮忙干活,而且学习上也比较自觉,连洗澡都在背英语课文,还会和姐姐一起看书。上学期期末还荣获了“进步奖”,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同时表示还有比现在做的更好,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
六、对这个案例的总结:
其实造成该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父母的疏于管教和关心,以前老师的忽视和不认可,同学的忽视和暴力等等都是造成该生问题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面对黄嘉濠同学的改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黄嘉濠同学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老师,同伴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