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攀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尤其突出,其就业心理问题也更为复杂。文章对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本文所指的贫困大学生特指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是来自较偏远的农村家庭,或是由于出现重大事故而造成的经济困难家庭。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攀升,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加上高校的办学体制与社会需求的部分脱节,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另一方面,高校的培养体制――并轨制的出台,使得高校学生的培养成本很大一部分由国家完全供给转向了国家和家庭共同负担模式,这使得部分家庭应学生上学出现了负债想象。据统计,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约占20%的学生属于困难生群体,他们中间有近80%的学生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助学贷款经历或因学费而造成的家庭欠债等现象。这部分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就业心理问题也更为复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不良的就业心理问题:
(一)焦虑
这是由于心理上受到了来自外部就业环境的压力而引起的心理方面的冲突或挫折,其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等。相对于一般大学生来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愿望更为强烈,一方面是来源于他(她)们在毕业后就会面临着还贷、还息的经济生活的压力;另一方面来源于心理层面的压力,此种压力大多来自于家庭的期望和自身心理层面的影响,如家庭希望其毕业后尽快能找到一份挣钱的工作,自身也迫切通过积极努力获取工作等。这些过分的心理压力必然会引起某种程度的心理焦虑。
(二)抑郁
抑郁是指在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以情绪低沉、忧郁、沮丧、自责、压抑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状态。就业抑郁心理产生于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往往因为屡屡遭受挫折,不为用人单位认可、接受,导致情绪低落、心情紧张而压抑,抑郁寡欢,意志消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了正常择业。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怨天、怨地、怨父母的悲观失落情绪,缺乏继续作战与战胜困难的勇气。有的甚至会表现为饮食失调,身体消瘦,彻底失去继续参加择业竞争的信心,较长时间陷于择业失败事件的阴影中而难以自拔。就业抑郁心理在贫困大学生中表现较为明显。
(三)冷漠
这种心理是由于在就业应聘中遭遇挫折后的一种消极反映。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这部分学生相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对挫折感更为敏感些,抗挫折的能力较弱一些,在遇到应聘挫折后容易产生冷漠心理。其表现为缺乏自信、对事物缺乏兴趣等。
(四)自卑
这种心理表现为对自己或要应聘的职业岗位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在就业招聘中缺乏自信,一遇到在应聘过程中的小挫折就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好或者能力欠缺等。这样会导致他们失去就业的勇气和信心。
(五)幻想
此种心理是指违背客观规律的,不可能实现的,荒谬的想法或希望。由于受到了就业前的应聘挫折,部分贫困生开始产生幻想心理,寄托于有朝一日某个大公司的重要岗位来学校招聘他,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分析自身因素,结合应聘岗位的岗位职责,细致地制定可行的应聘方案。
二、应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第一,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开展对困难生进行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
贫困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他们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和系(院)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媒体、网络等及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对择业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应对困难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要对贫困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单独的心理测试,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教育他们正确面对择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第二,贫困生家庭要给毕业生减压,帮助其缓解就业前不必要的就业压力。
作为贫困生,其就业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的压力。与出身于富裕家庭学生相比,一方面他们在物质条件方面欠缺,另一方面在就业过程中也不会具备后者所拥有的社会关系,因此,其就业前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作为贫困家庭,要多关注孩子的就业心理,进行适当的心理减压,对于贫困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贫困大学生应多关注就业市场,较早的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自身应自立自强,在校期间要多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应积极利用各种途径了解就业市场需求,明确岗位职责,努力做好大?W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表明,提前做好职业规划的学生要比没有做的同学在就业过程中更能积极主动和自信,就业的成功率相对要高。
第四,贫困大学生要学会做好就业前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常见方法有:自我转化法、适度宣泄法、松弛练习法、自我安慰法、理性情绪法等,贫困大学生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锻炼,以积极自信的心态面对就业前的各种压力。
第五,政府要多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乎社会的稳定,因此,政府部门应多加强对贫困生就业的援助,建立长期的就业援助机制,形成稳定的就业援助网络,帮助困难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第六,社会要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公平公正的就业平台。
贫困毕业生是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其成长应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用人单位在用人问题上应保证公平公正,避免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
总之,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政府、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贫困大学生也应多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就业竞争力,多加强就业心理方面的调试,保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
作者简介:
赵燕,刘亚琼,河北省新乐市,河北美术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内容摘要: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多,2001年至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由115万猛增到610万。在人流滚滚的就业大军中,大学毕业生“天之骄子”的优越感逐渐淡化,“皇帝女不愁嫁”的局势已不再存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心理上出现了许多不健康的现象。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一下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应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心理 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就整体状况而言,大学毕业生大都能够正确对待就业工作,均能以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就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由于就业压力过大,表现出焦虑、自负、恐惧等不良心理,主要表现为:
1、焦虑心理。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于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毕业前,面对理想与现实、就业与失业、签约与违约、就业与考研等矛盾,常使他们难以取舍、忧心忡忡、无所适从,从而表现出焦虑情绪。
2、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一些大学生过低地估价了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求职择业中,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这种现象多见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以及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在屡遭挫折之后,一些大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胆小、畏缩、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过度自卑,会使学生产生精神不振、消极厌世、沮丧、失望、脆弱等心理现象。
3、攀高心理。攀高心理是缺乏客观地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估价过高,自认为高人一等,非常傲气。这种不切实际的自我欣赏,使他们在求职中期望值偏高,好高骛远。择业时不能从实际出发,而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以为自己什么工作都能胜任,或是看不上那单位,瞧不起这职业,盲目攀高。同时,“是我去择业,而非职业择我”的错误观念根深蒂固,因此自负武断、攀比挑优,导致判断偏差,错失良机。未能如愿之时,往往是情绪一落千丈,甚至产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叹,出现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等心理现象。
4、依附心理。部分毕业生凭借父母良好的“社会关系”优势,耐心等待工作的到来,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寄希望于就业形势的好转,盼望工作的到来,这是长期形成的依赖心理的结果。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由于从小受父母呵护有加、包办一切的影响,依赖性较强,缺乏自我责任感和独立决策能力,在就业竞争中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择业是过多地依赖他人。比如一些独立能力较弱的女生受传统文化、家庭环境的影响,就业时存在依赖心理,如果家人不能帮助谋取一份好工作,便会寄希望于 某种社会关系,并努力去寻找这种关系。这种依赖心理继续发展,就会变成依附心理,觉得只要找个条件好的男友甚至嫁个有能力的丈夫,自己有无工作、工作理想与否都无所谓。还有个别毕业生缺乏竞争精神,被动就业,静候“理想单位”来相中自己,或完全寄希望于学校、家庭、政府,或依靠父母寻找、依赖学校推荐或等待政府安臵等。
5、恐惧心理。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某种可怕情境时所表现的情绪。有些学生由于在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和积累经验,求职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不充分,在求职屡遭挫折后,便产生了恐惧感,遇到择业就心理紧张,甚至产生绝望的心理。
6、急躁心理。急躁是一种不良心境,和冷静是对立的,其主要特征是情绪高涨或低落。大学生在职业未能最终确定以前,普遍都有急躁心理。这种急躁的心理,常使他们烦躁不安,缺乏自制力。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常常会引起异常的生理反应,比如出现头痛、头昏、消化紊乱、心慌、睡眠障碍等躯体化障碍,有时还会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常见的有逃课、损坏东西、报复、迁怒于人、嗜烟、嗜酒等。这些心理障碍不仅会危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顺利就业,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违纪违法。
7、懈怠心理。近年来在大学毕业生中还出现了“不就业一族”。有一些毕业生因对工作岗位挑挑拣拣,出现“高不成,低不就”,自动放弃就业机会;有的在校园附近租房,一边打工,一边找工作;有的干脆呆在家里靠父母伺候。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考研、出国、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等原因而选择“不就业”。
二、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而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市场尚不完善,社会上还存在着不正之风,对就业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了巨大冲击,从而使学生就业心态失衡,产生焦虑、急躁、偏执和抑郁心理;另一方面大学生受功利倾向的影响。他们在择业时越来越多地考虑目前的利益,缺乏职业的社会意识、长远意识,从而表现出就业过程中为利益所牵引,盲目追求就业环境、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最优等。
2、学校因素。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训练、健康心理的指导教育等所做的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自身需要。从而使多数毕业生缺乏求职的实际能力,不会恰当的自我推销,不敢积极应对,不能准确把握机会,以致产生偏执、焦虑等心理。
3、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期望、父母的职业定位、父母的地位和社交能力、社会关系、家庭环境和氛围等方面,这些因素的存在使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时产生了依附心理。
4、自身因素。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社会对其要求也较高,从而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压力,表现出焦虑等情绪;其次,由于大学生社会阅 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稳定,不能正确认清自我、全面了解社会,在他们心中理想和现实脱节,便产生了焦虑、矛盾等心理;第三,面对初次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承受力差,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一旦遇到困难和失败就容易产生抑郁心理。
三、解决以上问题的基本对策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尽管很多,但无非由两大因素引起,一是社会因素,而是个体因素,因此我们要从两个层次来提出对策。
(一)社会方面要逐渐做到以下几点:
1、高校成立就业心理咨询辅导机构。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通过配备足量的心理辅导教师,强化大学生心理辅导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建立良性的心理咨询、辅导机制等措施,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实践证明,开展心理咨询既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也有助于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心理危机,摆脱困境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树立自信心,还有助于他们正确对待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焦虑,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有效排除各种不健康心理的困扰,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乐观向上的心态,从而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
2、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技能诸如认 知技能、管理技能、创新技能等的培养和训练,可以使大学生具备较全面的能力,对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缓和紧张、释放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成功机会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或教育实习,使大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就业与社会职业的实际情况,减少不适合、不正确的就业选择,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就业心理。
3、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高校要注意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只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开拓自己的事业,为国家做出贡献,最终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引导大学生做好角色转变,树立起全新的职业发展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进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全面的准备,积极增进职业适应,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
4、引导学生参与竞争。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为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竞争机会,大学生应树立竞争意识,珍惜竞争机遇,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找到能充分发挥才华的岗位,并最终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竞争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原则,大学生要不断充实知识、培养技能、增强素质,提高参与社会竞争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参与竞争难免会遇到挫折,要对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的一场考验;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分析失败的原 因,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鼓足勇气,争取新的机会。绝不能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消极退缩、一蹶不振。
(二)就大学生本人而言,应加强自我调适,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客观冷静的认识社会和评价自己。正确认识社会和评价自我是进行自我调适的基础。大学生作为社会一分子而存在,在求职择业时,应认清就业形势,正确认识社会和评价自我,既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也要理性看待自我,进行正确定位,科学地进行人职匹配,并为寻找理想的职业做好择业知识的储备。
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兴趣是人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使人开阔视野,把生活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大学生可以从广泛的兴趣爱好中得到经验,从而把自己的兴趣与社会生活、与未来的前途联系起来。当不良情绪来到时,应采取转移感情和经历到其他活动中的办法,使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悲伤,以求心理平衡。
3、转变就业观念。当获得理想职业的时机尚未来临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目标,先就业,再择业,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更充分的准备。转变择业“一次到位”的思想,这对就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4、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因挫折造成不良情绪时,其消除的最简单方法是适度宣泄。良好的人际关系诸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倾诉衷肠,分忧愁,解苦闷,有助于维护和增强心 理健康。
5、增强自信心。自信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大学生要相信自己已具备某项职业所要求的条件,要鼓足勇气,参与竞争。但自信是以充分的就业准备为基础的,并非短时间所能树立,树立自信的最基本途径还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大学生只有搞好学业,发展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招聘才能信心十足。
6、提高抗挫折能力。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能使人们经受住挫折打击,依旧保持进取的勇气。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肯定会遭受到求职失败,面对失败,有的人心情烦躁,精神不振,甚至产生自卑感,这显然是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表现。真正的强者面对求职失败,会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再去争取新的机会。
总之,对于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产生的心理问题,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危言耸听,应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加强引导。
我们相信,经过社会及学生多方面的努力,大学生就业工作一定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占东 大学生就业指导[M] 山东大学出版社 [2]刘中亮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调试[j] [3]大学生成功就业咨询网
第三篇: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 要: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日见凸显。研究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
1、自卑与自尊的心理冲突
自卑是人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情绪。自卑是贫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也是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其它方面的心理问题都是从自卑开始的。自卑感强的学生往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劣势,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与别人比较时,总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样就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有的贫困生自尊心又极强,他们宁愿贷款、勤工俭学,也不愿接受社会、个人的资助,不愿欠人情债。
2、焦虑与抑郁心理的困扰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是在日常生活中,因预感到困难将要到来或有祸事降临,感到没有把握、无能为力而又无法有效地加以预防和解决,从而产生的一种担心、紧张的情绪。贫困生不仅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还要担心父母由于多年辛苦积劳成疾的身体,同时害怕因学业差而对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所有这些,使得贫困生精神压力大,形成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抑郁是一种感受到自己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和自卑等多种情绪体验。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贫困地区,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然而,他们又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使他们感到痛苦万分。
3、渴望人际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冲突
孤独是指个体因主观上感到受人排斥和否定而产生的情感,是个体违背主观愿望,被动地独立于群体之外而产生的离群的心理体验。贫困大学生虽然渴望人际交往,渴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多数贫困学生因经济拮据而吃穿俭约,使得他们自惭形秽,不敢轻易和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更不敢轻易和他们说话。由于害怕遭受挫折和伤害而羞于交际,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轻易袒露心迹,渐渐地给人一种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
4、虚荣与依赖心理较强
大部分贫困生能正视贫困,注重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然而也有一部分贫困生,受虚荣心驱使,为了让别人瞧得起,维护自己所谓的面子,求得心理平衡,不惜花重金包装自己,盲目与人攀比;部分贫困生面对父母到学校探望,竟然向同学谎称是自己的老乡,惟恐给自己丢人。虚荣心使他们对金钱的渴望与日俱增,部分贫困生为了经商赚钱而本末倒置,把学习搁在一边,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5、妒忌、敏感与攻击心理较重
部分贫困生不愿提及经济上的窘迫,也最怕同学怜悯或瞧不起他们。出于
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学生的内心极为敏感、多疑,其他同学无心的说笑,在他们听来就可能是嘲笑;与自己本来无关的事情,他们也会认为同学是在背后议论自己,于是在内心深处重重设防;还有些贫困生心胸狭窄,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内心产生对他人的不满、不服气,进而又心生憎恨、妒忌。贫困生的这种消极、冷漠、厌世,在思想上很容易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少数学生会产生反社会行为。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1·1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要通过各种渠道详细调查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状况,建立贫困生综合档案,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干部等都要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从不同侧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1·2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选修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学习、生活、就业等的重要性,教育贫困大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和人格面对贫困,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1·3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引导贫困大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通过个别辅导和行为指导等步骤,分析学生无助、困惑、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帮助学生直面环境和压力,进行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习生活。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设立网络心理辅导,在虚拟的空间内完成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救助。
1·4加强心理咨询宣传。要营造心理咨询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从观念上普遍认同和主动接受心理咨询,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2、帮助贫困大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
2·1宣传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消除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疑虑和不满情绪。使贫困大学生充分认识到高校招生并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加深对国家经济状况及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国家对于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政策和学校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等方面的理解,督促学生正视困难,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解决经济困难与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关系。
2·2引导和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困难观。教育贫困大学生理性地对待贫穷,摒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树立起自强自立的精神,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正确看待贫富和义利,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经济贫困的现象。教育贫困大学生懂得只有摆正心态,奋发图强,德才兼备,自我完善,才能报效祖国,才能最终彻底摆脱贫困的道理。可以定期邀请校友或校外的、一些在生活经历或创业经历上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成功人士来学校进行现身说法,通过他们自身成长过程和不断追求事业的成功经验,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调整心态。
2·3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使贫困大学生树立感恩的思想观念,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和谐思想的人。进行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是对父母感恩的教育。学校和社会要将感恩教育与学习实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逐渐使贫困大学生学会知荣明耻、知恩图报,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常怀感激之心和
致谢之情。要教育贫困大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机会,培养其珍惜岗位、忠于职守、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具有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敬业精神,塑造其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的诚信品质,用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将来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4树立贫困大学生中成人成才的楷模。要让典型引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对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感人事迹和顽强、豁达、吃苦耐劳、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良好精神风范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信心,摆脱困境。
3、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3·1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要努力营造对贫困大学生理解、尊重和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全体学生中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风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排除虚荣心理的干扰。同时,教育家庭富裕学生,要真诚、主动地和贫困学生交往,热心而讲究策略地帮助他们,言谈举止注意分寸,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其隐私,充分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尽力避免使他们产生被施舍的感觉。
3·2开展适合贫困学生特点的集体活动,实现心理良性互动。根据贫困生的特点、爱好和专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开展一些深入实际、适应竞争、有利于发展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通过建立贫困生自己的社团组织,定期召开贫困学生座谈会、联谊会等,让贫困生敞开心扉,彼此充分交流内心的困惑和感受。还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实现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性心理互动,达到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使贫困生获得理解、启发和帮助,并借此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心理危机感。
4、关心贫困大学生的物质需求,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4·1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助学机构,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国家、省和学校的相关救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从家庭收入、个人消费和同学评议三方面综合考虑,深入细致地做好贫困生经济贫困的等级(特困、贫困、一般贫困)界定工作,并定期对界定结果进行复核,实行动态管理,在进行各种资助时,要确保重点、补到实处、补出士气。
4·2发挥舆论作用,支持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主动与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联络,宣传贫困生帮扶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慷慨解囊,对贫困大学生献出一片爱心,使贫困大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4·3拓宽助学渠道,提供就业支持。面对贫困大学生生活窘迫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应侧重于能力培养和就业信息提供两个方面。政府、学校、民间团体和社会经济主体等部门和单位,应设多种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专项基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姚红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探究[J].经济师,2006(4).
[2]陈曦.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因与帮护[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
第四篇: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分析及对策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DP网站/xuexiao/35852/
通过在厚学网报名学费可优惠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微博http://t.qq.com/zjuedpmd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分析及对策
【摘要】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不仅承受着经济压力,同时也更容易出现“心理贫困”的现象。高校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其帮助,更要对他们进行“心理扶贫”。本文从共性的角度,对贫困生的心理现象进行剖析,并寻求更好的预防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心理扶贫。
一、“心理贫困”的定义。
1.何为“心理贫困”。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谢桂阳给出了以下定义:心理贫困,就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从而产生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变化。
2.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谢桂阳教授曾对湖北大学185名贫困生和271名非贫困生进行过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同年龄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个性特征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更为敏感、拘谨;在心理健康状况上,他们心理健康水平过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的得分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无独有偶,宁夏大学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的一次心理调查结果也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在217名被调查的贫困大学生中,有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还有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从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相对于其他学生,贫困学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更容易陷入“心理贫困”中,更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
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
1.性格问题。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 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自卑、敏感、脆弱是一部分贫困生最普遍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会出现三种行为表现:一是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贫困带来的心理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自愧不如别人;三是逃避离群,仇视社会和他人,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
贫困生因贫困而自卑,但又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望融入集体,被他人接纳和认可,却又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有的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故意疏远同学;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因贫困受到打击,他们一般很少参加需要花销的集体活动,更有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
3.学习问题。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他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一方面因期望值过高而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现实问题很难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而得到解决。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他们除了与别人一样竞争之外,还必须为生计问题而奔波。这就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使学习压力更大。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问题行为。在贫困生的问题行为当中,比较突出的除了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失败以外,还有出走、旷课、偷窃、打架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贫困生的人数明显偏高。
三、心理帮扶的渠道。
1.完善勤工助学,提高贫困生自助能力。
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对贫困生都采取传统的资助方法,从生活费、学费上资助,减轻经济方面的压力,但上述各种手段容易使许多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产生依赖心理。而勤工助学与其他资助方式最不同的一点就是“参与式”,学生不再消极被动的等待捐助,而是靠自己的劳动来自救。勤工助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减轻学习和生活负担,还可以克服大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大学生自主、自强意识。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大学生们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在与不同的人和事频繁接触的同时,学会了应付多种多样复杂局面,增加了对社会和人的了解。最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勤工助学,贫困生从观念上摆脱了等待救助,学会了平等、积极、主动。
2.消除学校对贫困生帮扶的误区。
(1)对贫困生资助的宣传要合理。
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援助时,很容易就把贫困生的资助做成对外宣传的工程,比如邀请受助学生公开谈感受、表决心,公开曝光等,殊不知很容易造成对贫困生自尊心的伤害。这种公开的宣传会使他们的生活状况完全暴露,加重敏感和自卑心理。因此,高校在宣传时应征得受助人同意,尽量保护贫困生的隐私和自尊,以合理的不伤害贫困生心理的方式来表彰献爱心的精神,鼓励受助贫困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2)对贫困生心理问题不能“一刀切”
有些心理问题不光是贫困生特有的,普通大学生群体也会存在类似情况。但有的高校政工干部经常把贫困生置于学校的焦点下,将贫困生与其他学生区别对待,放大贫困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殊不知这样对他们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刺激,非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3.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
(1)建立一支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创新心理辅导模式。
高校应建立一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为主体,政工干部、辅导员为辅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分清职责,各司其职。同时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在心理教育模式上一方面要秉承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另一方面要探索创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2)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多开设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改变的心理特点以及引起这些不健康心理的原因,学会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完善应对的方式。
(3)加强贫困生回报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有些贫困生在得到学校或社会的帮助后,对赞助人却很冷漠,也没有回报社会的意识。这给学校对贫困生回报社会的思想教育提出了要求。学校应有意识地将支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丰富回报社会的途径,例如参加志愿活动等,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
四、结语。
总之,对于贫困生而言,助困与育人不能相脱节。如何强化育人环境,形成和谐成长氛围,注重贫困生人格培养,这需要社会和高校不断地努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宫龙江。贫困大学生双重倾向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2]尹春苹,胡苹,吴永祥。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3)。
[3]徐克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要求及一步扩大,但社会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为进一步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与就业心理,以利于高校改进教学方式,让本专业学生更好的适应当前环境,促进就业发展。我们北华大学09级行政管理2班的学生特组织本次调查,您也是我们的调查对,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问卷,谢谢您的合作。
就业形势与心理调查:
1.你的性别是:
A.男(40%)B.女(60%)
2.你认为现在就业形势如何:
A.形势严峻,就业难(40%)B.形势正常(30%)
C.形势较好,就业正常(20%)D.不了解(10%)
3.你认为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A.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50%)B,就业期望过高(30%)C.就业人数过多(10%)D.其他(10%)
4.请问你的择业观念是什么:
A.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20%)B.先就业,后择业(40%)
C.不就业,继续深造(30%)D.自主创业(10%)
5.当你选择工作时间,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
A.民营企业(20%)B.国营企业(40%)C.外资企业(30%)D.自主创业(10%)
6.你选择工作的首先考虑因素是:
A.薪水(45%)B.地理因素(10%)C.行业前景(30%)D.个人喜好(15%)
7.如果你选择先工作的原因是:
A.家庭贫困(40%)B.对考研没把握(20%)C.实现自我价值(20%)D.其他(20%)
8.你觉得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
A.专业水平(40%)B.心理素质(10%)C.公关能力(20%)D.道德素质(30%)
9.在求职的过程中你会选择哪个途径:
A.现场招聘会(70%)B.上网(10%)C.亲友介绍(10%)D.报刊(10%)
10.请问你认为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那些证书比较重要:
A.英语四,六级证(30%)B.计算机等级证(30%)
C.各种专业人员上岗证书(30%)D.体育文艺类获奖证书(10%)
11.你希望到哪工作:
A.经济文化中心(60%)B.西部地区(5%)C.一般的城市(30%)D.出国(5%)
12.你对你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是多少:
A.1500一下(10%)B.1500-2500(50%)C.2500-3500(30%)D.5000以上(10%)
调查报告
随着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结构深化调整,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大学毕业生与社会就业岗位之间供求数量、供求结构、预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论文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近年来,经济结构转变、产业优化升级、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危机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就业形势,特别是作为新增劳动力的青年的就业形势。据教育部估 1
算,每年大学毕业生未能初次就业率在30%左右,2001年约34万人,2002年为37万人,2003年则是52万人,2004年为69万人,2005年为79万人,2006年达到90万人,2007年仍有大约144万的应届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1]。在面临就业和再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也有不少人都不了解就业,还有就是教育与现实的脱节,不少人认为现在大学的证件都很重要,之所谓重要是因为能够给自己的就业增加一个砝码,调查显示90%的人认为英语四,六级证、计算机等级证以及各种专业人员上岗证书很重要,但是这些证书在一般的大学重视程度还不够
选择职业的观念很多人都只是看重的是收入,首先我觉得这份调查表就存在问题,当一种问题被关注时候就会被提上日程,从择业观念考虑的时候,没有问及价值观。这主要是学校不太注重的原因;我们知道,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选择行业的时候,只有10%选择了自主创业;选择工作地点的55%以上的 选择了经济开发区。
仅仅上面的这些问题表明:
一、大学毕业生与就业岗位供求数量上的矛盾
从1999年大学扩招开始到2002年,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15% [2]。从2002年第一批扩招专科生毕业至今,随着扩招规模加大,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攀升。据这几年的招生数据推算: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年增幅23.1%;2003年212万,年增幅达46.2%的高峰;2003毕业生280万,年增幅32.1%;2005年340万,年增幅21.4%,此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3]。而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信息来看,2010年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但能够提供的岗位只有1200万个左右[4],供求缺口相当大。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整个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态势仍会持续,对高等院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也没有显著的增加,催生大学生就业与社会岗位需求数量上的供需矛盾。
二、大学毕业生与工作岗位供求结构上的矛盾
一方面,由就业人群自身原因造成,即专业、学校、学历、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近年来,就业形势看好的多为一些计算机、通讯、电子之类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历史、园艺、文学等长线专业其就业形势暗淡;长期提倡的男女平等的口号在人才市场上被弃之一旁;名牌高校就业看好,一般院校就业紧张;高学历相对于低学历好找工作。另一方面,由国家教育体制和就业体制因素造成,包括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管理模式、就业配套措施不足等原因,毕业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流通渠道不畅,人才的区域间的不平衡等等。
三、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岗位预期与现实的矛盾
(一)预期岗位与现实环境的矛盾
这一矛盾包括工资额、工作所处区域、工作环境。2009年底,教育部高等学生司对部分高等院校6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占比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5]。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平民化”,劳动力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必然下降趋势。毕业生对投资回报率普遍有一种博弈心理,在期望值过高而不能实现时,对于必然出现的就业难问题不能从“常态”角度承受,过分渲染严重性。
(二)就业观念与就业现实的矛盾
从政府管理部门的角度看,仍有一定的计划经济管理痕迹。政府没有与时具进的转变就业服务观念,就很难转入到个人就业实行市场竞争、自主择业的机制思路上来,很难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提供相对对称的供求信息及优质的就业服务上也会大打折扣。从毕业生自身来看,部分人还没有认清当前的就业现状和自身条件,认为岗位须符合自己的学历文凭和需求,而不是去适应岗位,这种观念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下必然要吃亏。
(三)岗位的预期值与学生实际能力的矛盾
我国传统教育方式重知识、轻能力,培养出的大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差,不少学校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导致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不足。很多用人单位宁愿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社会人士也不愿意录用应届毕业生,产生了新的就业岗位预期与毕业生能力现实间的矛盾。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还有赖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据统计,我国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大约可以增加80万个就业岗位[6],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与就业率呈正相关关系。从政府的行为出发,各地政府必须履行职能,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贯彻到现实需求中,拓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提供政策保障。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应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应结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毕业生能顺利迅速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从大学生自身而言,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关注经济和社会形势,与时俱进,运用课余时间拓展知识面,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提高自身就业率的关键。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努力,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能是一蹴而就,只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一)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
要解决高校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
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通过深化改革,对于那些有障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的取消;各级政府要开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
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另外,政府还应发挥自制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
(二)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各个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让那些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
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而且他们要发挥出价值也需要一个过程,对其进行培训,形成梯队。总之,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因此学校要深化自己内部改革。
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
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理顺就业指导工作的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充实人员与配备,充分拓展机构职能。不仅要管理就业工作,还应加强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的研究,掌握该工作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制订和实施就业指导工作方案。就业指导机构还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在涉及到学校调整专业结构工作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就业。
(四)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大学教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他们知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好哪些准备。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去,强化学生自学成才的意识,也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教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形式上,要引入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不要把就业指导课拘泥于课堂,要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做报告,开设模拟招聘活动,还应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
(五)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
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们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那些陈旧的观念,使自己从那些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展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那些地方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另外,大学生们要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只有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总之,能否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解决此问题,要在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应对市场,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更新就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