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健康教育规划
小学健康教育规划(2004------2008)
为了更好地贯彻由国家教委、卫生部联合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学校应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为了普及和开展健康教育,增进同学们的卫生知识,明确健康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同学们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意义。并逐步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我校把2004至2008年的健康教育工作做如下规划:
一、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建立适应健康教育改革发展,适应师生自我保健需求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以帮师生增强维护健康的意识,掌握维护健康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善环境,促进我校师生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二、健康教育的具体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使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认识个人卫生习惯、营养、体育锻炼、防病保健、环境卫生、心理卫生、安全措施等因素与个体健康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作用。逐步自觉地形成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卫生观念。同时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正确了解自身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特别是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改善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三、进行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1、按要求两周一课时。做到认真备课,有提纲、有教案、有重点,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卫生知识测试,试卷认真装订保存。成绩上册。
2、充分利用卫生宣传板、广播、看录像等多种形式进行卫生宣传,使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及一些卫生常识能经常与学生见面,达到巩固健康教育的效果。
3、坚持卫生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初步的卫生护理、一般伤病的处理知识。
4、对学生中常见病发生情况及时反映给家长,共同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常见病的治疗。
5、根据传染病的发病季节和重点疾病进行防治疾病的健康教育(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碘缺乏病、艾滋病、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等)
6、对六种学生常见病进行教育。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改善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发育,降低发病率。
7、根据青春期心理、生理发育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正确了解自身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特别是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四、组织管理与实施
1、加强管理,建立由校长亲自主管,总务处牵头,学校年级组
具体实施的网络。形成了“校长、党支部书记——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的体系,每年根据本规划制定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本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完善管理体制,抓住机遇,开展健康教育
随着健康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工作更加爱到社会的关注。我们要结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实施,促进我校健康教育的深化。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常规工作能力,根据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中心工作,就健康教育的内容、措施进行总体规划,制订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和规范,激励措施,使健康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责任化轨道,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队伍建设
每年进行1-2次的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引导他们加速知识更新,接受新兴学科知识,学习和运用有关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以满足工作需要。我们努力建设一支专兼职教师为主体的能更多地运用科学知识来解决健康教育师资不足的现状,全面提高健康教育的水平。
五、主要工作规划指标:
2004年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并把健康教育列入目标规划和学校各学期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同时建立和完善适合我校的各项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制订卫生保健健康教育的考核实施细则及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明确各部门及
个人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义务和责任。建立健全健康教育考核奖励制度和标准。
加强对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到2003年底采光照明与黑板达到国家有关指标,课桌椅合格率为100%,2002-2003年两年内配齐健康教育的教材与教具。
2003年末规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各部门按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对危害健康行为的治理力度,制定和完善干预危害健康行为的制度。
2003-2004年建立适应卫生防病需要的人员结构合理的健康教育业务指导机构网络,配备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发挥骨干和桥梁作用。
2004-2005年,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学校的各项健康教育达到上级文件要求的各项指标,努力提高师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提高师生的自觉的自我防病的健康意识。2005-2006年,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毒品、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
2006-2007年,教师健康教育培训率达90%,心理健康教师培训达15%。
2007-2008年,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
第二篇:学校健康教育规划
学校健康教育规划
学校健康教育是通过校长、教师、家长和学校所在社区领导的广泛合作,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设置健康教育课程,创造安全的学校环境,提供合适的健康服务及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规划,让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以促进学生健康。
(一)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学习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政府有责任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这个目标可通过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实现,能把所有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因素进行有机地组织和联系。
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是:我国中小学在校学生约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儿童青少年处于人生的生命准备时期,做好儿童青少年这一代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使他们从小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预防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乃至成人病,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影响终身健康。青少年时期在人的一生中是接受能力最强、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也是形成各种行为模式的时期。这种行为模式一经形成,就不容易改变。
(二)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范围
学校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健康教育课程,还可通过多种健康教育活动,向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渗透。从学校政策、安全、营养、环境、控烟、个人卫生习惯、心理健康、卫生设施和社区参与等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活动。
1.学校卫生教学
健康教育应是整个学校系统教育的一部分。
1)健康教育课程设置 儿童青少年卫生习惯的训练可在幼儿时期或更早年龄阶段就开始,但系统医学科学知识及保健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得以实现。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应是他们获得此类知识的主要途径。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接受能力及思维方式均不同,因此在设置健康教育课程时,目的要求、教育内容、形式、教学模具及教材选编等均要符合该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的特点,因人施教。应尽量使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产生兴趣,主动学习而非被动学习。
设置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知晓有关健康知识、信息,掌握自我保健的技能。因此培训称职教师是十分必要的,应不断地对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培训,使其知识不断更新。
2)健康行为指导
健康行为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把学到的卫生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卫生保健信念的改变和正确信念的形成,培养学生正确判断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习惯。习惯是逐步养成的,一旦形成不易更改并可影响全部生活。习惯的好坏可影响个人、家庭和社会。在学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许多优势。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学校既是有计划的教育机构,也是培养健康公民的场所,尤其是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权威性。所以在学校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是最适当也是最有效的。
健康行为指导的方式一般有2种:集体活动和个别咨询。前者是针对普遍存在于学生中的行为问题;后者是对出现特殊卫生保健问题的学生逐个进行帮助。
行为指导对学生卫生习惯的形成和巩固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为达到满意的效果,学校尚需与家庭之间保持经常联系。
2.学校卫生服务
学校卫生服务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健康状况的活动,是整个学校卫生规划不可缺少的部分。包括学生生长发育监测、健康检查、牙齿检查、视听检查、免疫接种和传染病管理、常见病预防和身体缺陷纠正、突发性疾病紧急服务、意外事故应急措施、心理咨询以及为伤残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等。
3.学校卫生环境
学校卫生环境是激发和促进学生参加有益健康的活动,主动培养健康意识的外部环境,包括人际、事物和物质环境。
人际环境主要指校内师生、同学和其他人员间的人际关系是否密切协调、互尊互敬、尊师爱生,形成一种和谐健康的气氛。
事物环境指校内各种活动和措施以及学校师生员工的实际健康状况,如课程安排、制度制定、课外活动、学校安全措施、考试等。
物质环境是指学校的基础设施,包括校址选择、校舍建筑、操场大小、教室(采光、照明、通风、温度、噪声、课桌椅等)、给水和排水设备、厕所、浴室、食堂、垃圾处理及学校运动设施等
健康教育工作三年规划
学校健康教育是创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落实香坊区创卫工作要求,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以及《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规划如下:
一、高度重视,健全健康教育机制
学校健康教育是教育系统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并制定专项计划,做到机构健全,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二、开足、上好生命教育课
1.学校生命教育要做到开课率、课时、教材、教师和教案、考核和评价“五落实”。开课率达到100%;义务教育段周课时达到0.5节,配齐教材,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教案、上课符合相关要求。有健康教育整体或专项检查、考核和评价。
2.努力搞好健康教育教学和学科渗透工作。在保证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如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在自然课中渗透环境卫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接受健康教育率达100%。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0%以上。
三、重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健康教育师资的各种培训,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坚持集体备课,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要充分发挥校园各种传媒的宣传教育作用,办好学校健康教育黑板报和宣传栏,做到每二月更换一次;利用校园广播,坚持每天宣讲健康教育知识;开展专题卫生讲座;并将生理、心理卫生教育和健康行为习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五、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规定和要求,在确保对健康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重点改善教学基础设施,使教室采光照明、课桌凳、厕所、宿舍、饮水及体育锻炼设施和健康教育器材、教具等硬件全面达到指标要求。
六、认真执行信息报告制度
学校设有专职传染病和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员,学校发生群体性发热、咳嗽、腹泻、食物中毒以及麻疹、腮腺炎、甲型流感、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时,应在二小时内同时书面报告教育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做好跟踪信息上报工作。
七、积极开展“无吸烟单位”申报活动和“健康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更多学校进入“健康教育示范校”行列。
八、加强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完善
学校要逐条逐项对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规定,认真做好考核自评工作,查漏补缺,不断完善,确保健康教育各项指标全部高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做好健康档案的归档。
九、要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板报共8期,广播共16次。
十、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制度,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保证一学期进行两次,对学生也要定期进行健康辅导,要做到有记录。
第三篇:案例-农村健康教育规划
·农村健康教育·
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省级健康教育规划框架
背景:
某省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系使用世界银行软贷款项目, 贷款额为1700 万美元,总投资为28390 万元人民币, 其中健康教育与环境卫生占总投资的8 % , 共2482169 万元。
项目投资主要用于贫困地区的农村改水, 同时, 在项目地区还将开展水与环境卫生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农村环境卫生改善。
一、目的与目标框架
1.1 健康教育目的通过五年系统健康教育活动, 建立健全项目地区健康教育网络;提高项目地区受益人群的安全用水与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 激励其积极参与供水工程和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通过系统的群体行为干预, 转变受益人与水有关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
2.1 目标人群
骨干人群: 乡(镇)、村行政、妇联干部、小学教师、乡村医生、社区负责人。基本人群: 家庭主妇、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家庭投资决策人。
3.1 健康教育目标
(1)使项目受益地区的80 %以上骨干人群了解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基本知识, 掌握改善家庭环境卫生状况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行为方式, 并使其成为项目实施的骨干人群;
(2)使项目受益地区的大部分基本人群了解70 %以上供水与环境卫生建设相关的健康知识, 掌握改善家庭环境卫生状况的基本内容和行为方式;
(3)使项目受益地区的90 %以上小学三年级以上班级的学生, 通过学习水与环境相关的健康相关知识, 掌握与项目相关的健康知识和行为技能;
(4)在所有项目受益地区的大部分基本人群建立起饭前洗手、使用清洁水清洗食物和餐具、使用厕所等三种与水直接相关的健康行为, 卫生行为合格率分别为60 %、70 %、80 %;
(5)使所有受益地区的大部分目标人群能够正确使用并维护供水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
二、实施策略
本项目规划结合本省健康教育规划和健康教育工作, 主要采用乡镇干部(骨干人群)、村干部(骨干人群)、小学教师、村民(家庭主妇)、小学生等“五方连动”的健康教育模式, 学校是核心, 教师是关键, 学生和家庭主妇是重点, 行政组织是保障, 充分调动行政资源、教育资源和传统的人伦关系资源来推动本项目健康教育规划,主要策略有:
1.1 将健康教育的实施划分为四个“子项目”完成。子项目Ⅰ: 项目启动阶段健康教育(目的是提高受益人安全饮用水意识, 激励受益人的供水需求, 以便其积极地参与项目投资和供水工程建设)。
子项目Ⅱ: 供水前环境准备阶段健康教育(目的是提高受益人环境保护意识, 促使其积极参与以改善家庭环境为主的通水前的环境准备)。子项目Ⅲ: 供水期用水技能培训阶段健康教育(目的是使受益人掌握正确的饮用水方式, 提高受益人合理用水的能力, 以利其能够正确地使用和维护供水设施)。
子项目Ⅳ: 健康行为干预阶段健康教育(目的是转变受益人与饮用水有关的不良行为,提高受益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激励其积极进行家庭和学校卫生设施建设和完善, 同时扩大卫生户用厕所的建设数量)。
2.1 健康教育与环境卫生的实施与供水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3.1 通过培训教育到骨干人群。县级项目办定期组织的健康教育培训活动, 将按照子项目实施内容重点对项目受益地区的乡、村级健 康教育骨干目标人群就本规划所设计的教育内进行系统培训。接受过系统培训的骨干目标群将作为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力量, 在县级项目官员的指导下直接参与对基本人群的教育活动。骨干人群在改善家庭环境方面的实践将作为示范向目标人群推广。
4.1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小媒介强化健康意识。健康教育的实施, 将结合“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 充分利用农村地区可利用的有线广播、影视专场晚会、公益广告和标语等媒体, 采用包含与相应子项目实施内容相吻合的主干信息的“广告化”的讯息形式, 以“反复冲击”方式向目标人群传播健康信息, 强化其健康意识。
5.1 通过人际传播教育到基本人群。通过本省UNICEF 健康教育合作项目经验, 考虑到农村地区基本人群文化素质低的特点, 人际传播将作
为本项目健康教育与环境卫生实施的主要手段得以采用。使用的人际传播方法包括参与性座谈、知识性讲座、互访互评、健康问题专题讨论等方法。人际传播手段主要用于帮助基本目标人群理解和掌握相关健康知识和技能。
6.1 通过学校传播到家庭。所有项目村小学三年级以上班级都将开设每周不少于1 学时的健康知识课程。供水有关的健康知识将被融合到健康教育课中, 并作为项目执行期间的教学重点, 以保证在校学生能够掌握有关的正确行为方式。学生将在学校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用于影响家长的行为习惯。
7.1 在居民环境中实施行为干预。系列化的包括正确行为过程或行为提示信息在内的图文并茂的小型张贴画将作为行为提醒标志材料被制作出来, 并将在多种健康信息传播活动收到一定效果之后用于居民家庭环境, 以提示目标人群在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宜的行为方式。以在校学生为核心的居民家庭成员之间的提醒与监督机制也将得以建立。
8.1 在社区内实施有效的行政干预措施。
为保证项目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 各级项目实施机构将努力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 在项目地区推行一系列社区行政干预措施, 如:
●将健康教育纳入《湖北省卫生“九五”计划及其2010 年远景规划》;●一定的家庭环境改善作为入户通水的先决条件;
●家庭环境改善, 户厕建设作为创建卫生村镇考核的重要指标;●鼓励有条件有项目村发展成为“健康教育与环境卫生示范村”
●由村委会组织制定维护社区环境的“村民公约”并监督实施。
9.1 争取各级妇女组织的合作与支持。各级妇女组织将作为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力量参与到项目实施中来, 通过健康教育使妇女主动参与家庭环境改善及供水工程选择和建设。妇女组织所具有的威望和基层工作经验将成为项目实施成功的重要保证。
三、组织管理框架
1.1 组织管理
(1)各级项目办的责任。省项目办负责子项目实施的计划、协调、监督, 接受国家项目办有关事项协调, 并负责制作适合本地区特殊情况补充教育材料;县项目办负责各子项目实施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组织;县以下健康教育人员直接参与子项目的实施。
(2)传播材料制作。每个子项目的实施所需的主干材料将由国家项目办制定统一规范,并根据各项目县的实际需要, 省项目办按计划统一订购。本省将制作补充和无法统一的健康教育传播材料。
(3)物资采购。健康教育所需声像设备通过国际竞争招标方式采购。
2.1 机构建设
(1)省级项目办配备2 名官员专职负责健康教育;县项目办至少2 名。
(2)充分利用省、县级健康教育所、馆、科和卫生防疫站的人力资源和所能提供项目和农村工作经验和技术支持。
(3)省、县项目办根据自身需求, 按国家项目办建议的健康教育预算资金分配比例购买必要的健康教育专用设施, 用于充实健康教育基础设施的不足。
3.1 技术培训
(1)省、县级健康教育项目官员将分期接受国家项目办进行健康教育与环境卫生计划、实施和评价方面的技术培训共6 期。(2)相关部门行政官员、有关人员及县以下项目执行人员的技术培训由省项目办制定培 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3)骨干人群的技术培训班在省项目办官员指导下, 由县级项目办组织实施。
(4)培训经费由项目培训与技术援助费中开支。
4.1 投资预算与资金使用
(1)健康教育与环境卫生总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8 % , 共2482169 万元。
(2)健康教育与环境卫生总投资中, 世界银行贷款部分占25 % , 国内配套资金部分占75 %。40 %用于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制作。
5.1 项目实施总体时间安排(略)。
四、监测与评价框架
1.1 KAP 研究。与国家项目办一起对整个项目地区目标人群与饮用水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方式, 以及环境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 以确定目标行为的干预方法, 实施行为转变所必需的健康知识和评价行为干预效果的指标标准, 保证健康教育实施方法的可行性。
2.1 基线调查。每个项目县将完成对1 个项目村和1 个拟作为对照的非项目村的本底调查, 内容包括健康教育需求状况。
3.1 过程评价。每半年接受一次国家项目办专家技术援助, 对项目地区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考察和指导。省项目办随时组织专家对项目县健康教育进展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每年每个项目县不少于2 次, 并进行情况通报。子项目评价验收结果随时通报。
4.1 评价方法。健康教育效果的总体评价采取前后对照方式, 在全部子项目实施完成后进行, 子项目的评价采用验收方式分阶段进行。
5.1 评价指标。
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的评价包括:
(1)骨干人群健康教育培训率(80 %);
(2)小学三年级以上卫生知识课程学期考试成绩及格率(80 %);
(3)小学三年级以上目标行为方式考核合格率(70 %);
(4)家庭主妇健康知识问卷考核及格率(70 %);
(5)家庭主妇目标行为考核合格率(60 %)。
第四篇:2010-2014年健康教育规划
健康教育工作规划
(2010-2014年)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医院最基本的任务,由于医院健康教育的对象多,内容广泛,为了使我院的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并根据榆林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目标,立足我院的实际,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措施,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增强广大职工卫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促使广大职工自己改变陋习和行为。利用医院的大环境为患者及家属积极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宣教,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总体目标
我院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以达到营造健康环境,培育健康理念,优化健康设施、完善健康服务、造就健康人群的目的。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使全院职工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增强卫生意识、创建意识和自我保健方式,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规范他
人的不良行为,到2012年底全院健康知识知晓率不低于90%;到2013年底全院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100%,并配备各种健康教育设备,如照相机、摄像机等;到2014年第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90%。
三、具体措施
1、健全医院三级健康教育网络,调整部分小组成员。
2、充分发挥医院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作用,把健康教育纳入日常工作,形成常态化。
3、具体工作:
(1)门诊健康教育:门诊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可宣传与季节性有关的常见病症的预防及注意事项或日常保健,要求图文并茂,并定期进行更换。候诊室设有咨询台,继续利用门诊导医专职人员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医生对门诊患者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
(2)运用多种形式对就诊者、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形式不能少于四种),如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电子屏、电话咨询服务等。
(3)住院患者健康教育:
①医生在进行诊疗活动时对病人及其亲属开展健康教育。
②护士在病人住院期间运用健康教育实施单,对病人的治疗、护理、检查、药物、手术、饮食等进行相关健康教育
知识宣教。
护士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
④科室每月召集病陪人公休座谈会两次,有针对性讲解健康知识。
⑤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进行宣传教育。
⑥对上级下发的及本院自制的健康教育资料及时分发,利用各种形式,积极传播健康信息。
(4)职工的健康教育:
①针对本院职工和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各科室进行健康教育活动。
②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
③为每位员工下发《公民素养66条》及《健康知识200问》等,提高自身卫生保健知识。
(5)开展预防传染病宣传活动,医院科根据季节以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预防传染病宣传活动。
四、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与社区办协作,深入各个县、镇、及社区进行义诊宣传活动。
五、组织全院职工努力学习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做到诊病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整体护理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定期进行考核,要求参考率100%,合格率90%以上。不达标的个人及科室按照我院的《奖惩细则》给以处罚。
六、做好检查指导和效果评价。每年定期组织人员,对
各科室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完善健康教育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记录、资料。每半年对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与总结。
七、依据医院所在社区居民的特点及健康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八、控烟工作
1、制定控烟制度、控烟考核标准及控烟考评奖惩办法。
2、落实控烟措施,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相关知识。
3、在各个禁止吸烟的场所要有明显的禁烟标志,有劝阻患者及家属吸烟的工作人员。有控制吸烟的宣传资料。
4、候诊室、病房、会议室等禁烟场所又明显的禁烟警示标志。不要对来客敬烟,不得设有烟灰缸等物品,地面不要发现烟头。
榆林院区护理部2010.1.21
第五篇:2016小学素质教育规划方案(范文)
2016-2017年爱乐希望 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加强学校素质教育为主题,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贯彻“做儒雅教师,育文雅孩子,创洁雅校园,办博雅教育”的办学理念,努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成立实施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郭效一 副组长:刘永平成员:各班班主任
三、实施策略
(一)重基础,完善硬件设施
合理调整校园布局,尽可能地让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打造绿色生态校园。因地制宜,建好实验室、图书室、班班通教室、艺术室等,完善办学设施设备,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二)抓关键,搞好软件建设
1、构建适合我校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1)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师生共同为校园内建筑物、植物、活动场所,取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名字;让每一个班集体有体现各自个性的别名;统一规划好校园内的墙壁,让校园每一处都体现出爱乐小学的“雅”文化。
(2)继续加强教室内板块、板报等文化阵地建设,精心组织好读书活动、礼仪教育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
2、打造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具体要求是:
(1)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政治学习、开展各项活动,利用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等多种方式,激发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2)认真组织广大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主要是通过常规管理,搞好校本教研,抓好检查评比。
(3)充分利用全市开展的“赛课推优活动”,在校内人人上课,同科目教师听课,评选科内优秀教师,向上一级推荐,使更多的教师尽早成为各级名师。
3、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发挥好它的作用。具体要求: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探索适合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并以此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2)通过“原味课”、“指导课”、“示范课”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整合校内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统一规范教学行为,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要求教师讲课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
(4)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利用多媒体教室加强英语教学,利用微机室,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利用实验室,加强实验教学;
(5)在促进校风、学风建设中,抓好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作为重点,同时主抓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勤俭节约习惯,同时每学期组织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和劳动技能培训,并按每学期的实施方案认真进行开展。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张扬学生个性(1)上好各学科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每周定时、定人、分组开展多种特长训练班,组织有兴趣爱好的学生自愿参与到活动中去。
(3)鼓励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特长组建各种“社团”,学生自由开展活动,学校加强管理与指导,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
5、建立适合素质教育的评价方案
(1)根据素质教育质量目标要求,结合本校实际,修订学生个人素质评价方案。
(2)根据教师工作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修订教师工作评价方案。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宣传启动阶段
该阶段主要通过礼仪常规系列教育活动改变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
(1)、大力宣传“五风”建设
政风:廉洁 高效 协作 务实
校风:敬业 勤学 立志 创新
教风:博爱 精研 合作 奉献
学风:乐学 会学 博学 学会
班风:尊师 守纪 勤学 好学 各条线以此为工作的指南,大力宣传学校五风建设,规范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促进学校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的形成。
(2)以教师会议、学生集会、班级和校内各种大型活动贯彻和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爱乐小学生礼仪常规》、《班级管理细则》等,从学生的言行举止规范学生习惯,同时教给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方式,培养学生遵章守纪、文明礼貌的自觉性。
(3)以学会做人为基点,强化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
我校针对学生实际,每月制订德育系列专题,每周安排一个训练点,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列训练点,天天有常规要求。由学校检查组对所监控年级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结果及时公布,每月累计积分,得分高的班级发给行为规范星级流动红旗,学校明确规定各班行规得分列入班集体考核之中,占45%比例。在制度约束的同时,我们还重视 “内化”的研究,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同时,我们把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和校风、学风建设相结合。通过校会、红领巾广播站、校刊橱窗等宣传阵地加强宣传。(4)在此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过程中,采用传统品德教育方式与现代品德教育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即“明理——导行”与“体验、感悟”两种教育方法相结合。德育处、少先队、班集体,通过学生集会、班队活动等时间,给学生讲清遵章守纪、文明礼貌的道理,传授常规、礼仪等方面正确的行为方式,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实践。教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即在学生认同的基础上,自觉接受教育,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与约束,再通过长期的行为实践,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阶段(2016年6 月至2016年9月):能力培养阶段
该阶段应继续深化常规、礼仪教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好两个方面的活动:
(1)以学校体育工作作为该阶段的突破口来抓:继续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按学期规划和要求,运用我校开展乒乓球运动的传统项目优势,开设田径、篮球、羽毛球、跳绳等兴趣小组活动,让全体学生掌握两项终身锻炼的体育技能;同时利用全校举办的文体活动和文艺晚会,确保体育艺术“2+1”工程取得实效;体育运动会的举行,让全体教工和学生同时进行,进一步丰富师生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继续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扎扎实实地推广校园武术操;各年级各班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班主任组织训练,形成学习推广校园武术操的热潮;继续坚持做好每天上午、下午的学生眼保健操,加强用眼卫生教育,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保证学生睡眠时间;通过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开展疾病预防、卫生安全、禁毒控烟等学生健康教育。
(2)以学校德育处为主抓处室,开展各项活动:以“共建洁雅校园”活动为主题的“保洁公司”活动,通过学校统一规划,师生共同设计,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装扮得既漂亮,又有一定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让校园成为师生自主创新的场所和文化育人的阵地。
(3)以学校教导处为龙头,在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要转变角色和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导处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并定期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
(4)以洁雅班集体建设为载体,加强班集体建设。第三阶段(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自主提高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继续深化学校办学理念,在已有的探索中,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1)搭建展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平台,提供学生张扬个性的机会,引导学生组建各种“社团”,指导他们进行社会实践,开展健康有益的、有利于各自兴趣爱好发展的活动,全面形成学校在以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开展读书活动——一个展现孩子智慧的天地;艺术节——一个展示孩子艺术才华的节日;体育运动会——一个让孩子心动不已的活动,让这些成为每个孩子童心飞扬的节日。这些传统的节日活动从而成为我们学校的特色活动,从而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亮点。
(2)关爱特殊学生群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关心特殊家庭学生,建立特殊家庭学生资料库,从生活、学习上关心这些学生,给贫困学生学杂费减免,结成固定的手拉手帮困对象,定期组织自强队员开展活动,让他们也同样享受蓝天下的一份至爱;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老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卡立档,进行心理辅导。(3)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作法制报告,增强学生法律知识向学生、老师和家长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学生观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图片展,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给行为偏差生召开谈心式座谈会,教育学生从小做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4)构建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办好家长学校,让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对学生无时不在的产生教育和影响,学校整合各种有利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媒体的教育作用,也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生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大自然和社会中获得知识、开阔眼界、锻炼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
爱乐希望小学
2016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