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交通不良行为的调研分析
人在途中,车行路上,执勤中常见到一些驾驶员行车及行人过路中的不良习惯,让人触目惊心,殊不知一个小小的不良交通行为习惯,将会影响着正常的交通运输秩序和别人的正常生活,更可怕的是他有可能导演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一起悲剧的上演。虽然这仅是个别人习惯,但真的希望广大人们都会引起注意。如果大家都能够遵章行车、走路,改掉不良的交通行为习
惯,那么道路将更加通畅,事故隐患会更中减少。
一、人们在交通行为中的不良习惯:
(一)会车时不变换灯光。《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夜间会车应当在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关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应当使用近光灯。可是,光山县有些驾驶员在夜间会车时,根本不变换灯光,殊不知,对方驾驶员受强光照射影响,极易发生事故。
(二)拨打接听手提电话。随着通讯的发展,手提电话方便了人们联系,于是也常见有驾驶员边驾车,边拨打接听电话。乍看是小事,其实不然,拨打接听电话,分散了驾驶员精力,遇有紧急情况出现会处罚不及,导致事故发生。
(三)随意停车。在公路上,经常可见到一些驾驶员只图自己方便,将车停放在公路边,有时公路两边都停放车辆,使本来就不宽敞的公路变得更加狭窄,只能容一辆车勉强通过。还有驾驶员遇见自己认识的驾驶员,便随意停车对话,只顾自己方便,给后面的车辆造成不便。
(四)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在靠近光山县一高、二高等学校附近的光马路、花园路、弦山中路经常可以看到三个一排、五个一伍的“学生脚踏车簇”,他们偶会有说有笑,牵手搭背,或是风驰电掣地行驶在机动车道内,视交通安全于不顾。
(五)随意翻交通越跨。为了人们的安全,光山县在弦山大道中段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改建了花带、设置了人车隔离护栏,可个别人为了图方便,视交通安全于不顾,随意跨过隔离护栏,越过花带,进入机动车道,常听到一阵阵急刹车的声音,真是令人触目惊心;六是随意堆物作业。农民都认为偷窃是违法犯罪,而违反交通规则不是什么大事。许多公路沿线的农民为了贪图个人方便,随意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堆物作业,设置路障,使本来就不宽阔的道路更加拥挤,留下交通事故隐患。
二、人们不良的交通行为习惯的主要原因
(一)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光山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而且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法制观念不强,为贪图个人方便而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堆物作业,使本来不宽畅的公路更加拥挤。加之有些市民交通意识淡薄,只顾上路行驶,随意性强,不顾交通安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二)机动车保有量剧增,道路交通设施没有同步改善。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光山县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微型轿车、昌河面包车、机动三轮车、电动车、人力车拥入市场从事客运,交通流量成培增长,道路条件与交通流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给交通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难度。
(三)交通安全宣传还存在薄弱环节。近年来,尽管我大队以“五进”为契机,在宣传工作上采取了多种有效形式,但是,宣传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尤其是社会宣传还存在死角,致部分群众认识不到位,对交通安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四)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不健全。光山县的公路设施并没有随着机动车的保有量的增加而增长,如光山县的兴隆路、光马路、光南路等部分路段道路等级低,标志不全,平面交叉,各种交通设施、标志、标线不健全,无人车分离设施。
(五)警力欠缺。近年来,我大队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通过聘请交通协管员来补充警力,但就目前而言,警力仍然严重缺乏,光山县有部分路段因缺少警力而管控不全面。
三、几点解决对策
(一)必须加强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构建“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体、职责明确、责任落实、齐抓共管”的社会化管理模式新格局。由政府牵头,各 部门协调统一作战,加大光山县辖区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做到交通违法行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理一起,决不让违法者心存侥幸。
(二)必须加强机动车和驾驶人源头管理。一是要严把车辆入户发牌关,驾驶人员考试发证关。二是要严把车辆和驾驶人检审关。三是切实提高路面执勤执法监控力度。四是深化客运车辆源头化管理工作,层层签订责任书。五是坚持“窗口服务”与“上门服务”。
(三)必须加强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治理。继续完善交通标志、标牌和防护设施,在县一高、二高、一小、三小、春晖中学等学校附近路段增设“前方学校”、“行人过街”、“禁止通行”等警示标志。在312、106国道、213、338省道急弯处设置“急拐弯慢行”标志等,在兴隆路、光马路、光南路等部分路段增设警示标志。继续完善所有村村通路口设置减速
带。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黑点。
(四)必须加强交通安全“五进”宣传教育。要有机结合“大走访”活动,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要求,再次掀起宣传“五进”活动高潮,发挥各类宣传阵地的作用,大造舆论声势,提高四个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将交通安全知识送进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确保道路交
通有序、安全畅通。
(五)必须加强交通科技建设,用科学技术管理交通。建立以交通组织指挥系统为龙头,交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交通警务管理系统为保障的科学交通管理体系,使交通管理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的综合管理,增强宏观交通控制、指挥调度能力和交通管理应变能力。以缓解交通安全管理警力严重不足。
第二篇:交通调研2
不要“盲”了城市的心
----城市盲道调研
摘要: 莎士比亚说过“城市即人”作为城市的一份子,盲人理应享有自由出行的权利,但是那些弯曲的、缺损的、塌陷的盲道却阻止了他们的脚步。盲人只是眼睛看不见,城市不给盲人一条能走的路,那么这个城市的心都是瞎的.城市盲道作为体现城市人文关怀的工具,却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本次调研以北京市几个特殊地区作为样本,调查了北京市盲道的设置,使用情况等方面,并与国外进行对比,从而对北京市盲道的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关键词:盲道,使用,功能,现状 1.概述:
1.1基本概念介绍:
盲道是专门帮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盲道一般由两类砖铺就,一类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类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了,称为提示盲道。黄色凸出条纹样式的盲道犹如盲人静态的眼睛,它被铺在马路人行道上,是为了方便盲人出行而设置的。形状特殊的砖、鲜艳的黄色,利用盲人的脚感作用和盲道砖的助感原理达成。
1.2我国现阶段对于盲道的法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草案)》(2003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副主任委员胡光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发言)三次审议稿第三十三条规定“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盲道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盲道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1.3未能体现的人文关怀:
盲道是城市里的一种无障碍设施,旨在为视觉障碍者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讲求的是实用、安全和人性化,而不是美观程度和“艺术”水准。然而,综观“百米内35处Z字转弯”的“最曲折”盲道,却几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徒具象征意义。
盲道是盲人行走的道路,如果一旦被占用或者破损就会给盲人带来很大的不便。在此呼吁群众,不要让盲道变“忙道”,其实只要一个小小举动就能给残疾朋友营造一个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2.调研过程
2.1基本流程介绍
2.2一.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出的信息
盲道用的砖大约有两种类型:每条高出地面5mm,宽度宜为0.3-0.6m,可使盲
杖和脚底产生感觉,便于指引视力残疾者安全地向前直线行走。
2:点状突起砖,用于铺拐弯处。呈圆点形,每个圆点高出地面5mm,宽度宜为0.3-0.6m,可使盲杖和脚底产生感觉,以告知视力残疾者前方路线的空间环境将出现变化。盲道按材料分类: 预制混凝土盲道砖;橡胶塑料类盲道板;其他材料(不锈钢、聚氯乙烯等)盲道型材。
2.3盲道设计要求: 城市中心区道路、广场、步行街、商业街、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及注意建筑物地段的人行地道应设置盲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人行横道及主要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
1:盲道铺设的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力残疾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
2:盲道铺设应连续,应避开树木、电线杆、拉线、树穴、窨井盖等障碍物,其他设施不得占用盲道;3:行进盲道宜设在距人行道外侧围墙、花台、绿地带250~600mm处;4:行进盲道可设在距人行道内侧树穴250~600mm处;道上如无树穴,行进盲道距立缘石不应小于500mm;5:行进盲道在转弯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6:沿人行道和分隔带的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其宽度应为300~600mm,距路缘石边宜为250~500mm;2.4选择片区调查盲道使用情况
2.4.1选择区域的功能定位
1.4.2.选择区域盲道的分布与使用情况
3.我国盲道的处理方式
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城市中,见诸于各报纸和网络的撞树盲 道、撞墙盲道、撞车盲道较多,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没有实际 凸起的假盲道,使盲道成为。这 是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随之城市 中的交通情况对视残者来说也越来越复杂并难以辨别掌握。3.1人为障碍物
盲道上障碍物是影响盲人使用的,目前城市道路中常见的是自行车、汽车占用盲道停放问题。从 人行道相临边界的性质与人为障碍物的关系可以看出,街道门面房前盲道所遇到的障碍多,商务楼的汽车只要有足够的地 方,都会停在人行道上,而边界有隔离物的人行道障碍物则大大减少。特别是在路边有商业房的路段,自行车、汽车乱停乱 放的现象比较严重。
3.2市政障碍与商业障碍
市政设施与商业设施中的一部分,譬如灯柱、公交车站牌、报亭、修自行车和卖东西的摊点、行道树等都是盲道上的常客。在实地调研中也发现,一些城市新开发地段盲道上的市政障碍物 与商业障碍物相对来讲较少,但与之对应的是,这些地段居住人 口很少,各种生活设施也不完善,盲道利用率也较低。
4.其他国家先进的盲道处理方式
4.1日本的盲道设置
从第一批盲道砖在日本冈山县立盲校附近设置后,三宅精一 在京都、大阪、东京等地多处捐赠,使人们对盲道有了初步的认 识和了解。盲道初的设置主要依靠私人资金援助,从1970年开 始,盲道的铺设开始进入国家投资的模式
4.2新技术与新材料
科技和文明全面融入了日本视残者的领域。比如,将IC芯片置 入盲道或者墙面内,当持有接收末端的视残者接近时,就会接收到 道路说明等信息,从而使视残者能够清楚地辨别方位。还有,在盲道中置入太阳能蓄光材料或者带电源的发光体,在晚间不仅可以给弱视者提供指引,也不失为一种城市的风景。在车流量较多的道口,大多设有语音提示器,方便视 残者过马路;公共场所的电梯按钮、公用电话按钮面板、扶手的 起始和终端、自动售货机面板等处都贴有盲文指示标记;一些导 盲板、盲文指示标记等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制作,既美观大方,又经久耐用。
4.3法律法规的推进
日本推进都市环境整备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制定环境改善和环 境整备的标准和规范。二战之后的1950年,日本制定了《身体障 害者福祉法》,后经多次修改。此外,1974年7月的《盯 田市关于建筑物等的福利环境整备纲要》是地方政府早制定的 相关标准。而且,日本的法规政策依据社会发展和残疾人需求变化不断进行修订,一般每隔3—5年修订一次,在新政策出台之 前,立法部门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残疾人意见。日本在1993年制定的《障害者基本法》,是为日本残疾人事业 的根本之法。之后2000年日本的《交通无障碍法》针对日本国内的 交通建设提出要满足残疾人的出行权,对盲道的设置有了统一的规 范要求。2001年日本国家产品评价技术机构又发布了《视觉障害者 诱导盲道突起的形状及尺寸》,对全国盲道的规格进一步标准化。
5.问卷调查:
我们对调查地区一共88人递出了问卷,返回的问卷有81份。具体内容如下。5.1问卷形式
1.你认识盲道吗?()A.认识 B.不认识 C.不清楚
2.你认为建设盲道有必要吗?()A.有必要 B.没必要 C.无所谓 3.你看到过车辆占有盲道的现象吗?()A.看到过 B.没看到 C.没注意 4.你认为盲道是否虚设?()A.是 B.否 C.无所谓
5.你认为盲道的建设最应注重哪个方面?()A.醒目 B.实用 C.美观 D.其他 6.你认为盲道的设计是否需要改进,从哪方面?()A.醒目 B.作用 C.外观 D.其他 7.你认为盲道对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影响?()A.体现人性化 B.几乎无用处,只是美化城市 C.不清楚 8.您认为北京市内的盲道数量 A.足够
B.还需增加
C.太少了
D.没有留意过
9.您在平时走人行道是有没有注意过盲道呢*A.印象十分深刻
B.经常注意
C.偶尔注意
D.从未注意过
11.您曾通过何种途径了解盲道的相关知识(可多选)电视 广播
报纸
书籍
盲道的标志
亲戚、朋友
相关的活动宣传 其它 12.您认为设置盲道的用处大吗* A.能够为盲人带来方便B.没有关注过 C.不能帮助盲人 13.您认为盲道在本地区的普及情况如何* A.很好
B.一般
C.很差
D.没有注意过 14.您认为本市区的盲道设计是否合理* 合理 一般 不合理 没有关注过
15.您认为本市区盲道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有 可多选 拐点过多 盲道中有障碍物 盲道半路中断 道路凹凸不平,不利于行走 其它 16.您在平时注意到盲道被破坏、占用的现象吗* 经常见到 有时见过 从未见过 没有注意过
17.您对盲道被破坏、占用的现象持什么态度* 十分反感,并投诉过 觉得不应该,但没有过实际行动 没有注意过,与自己无关 其它
18.您平时见到盲道被占用、破坏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可多选
建设规划失误 年久失修 停车占道 摆摊 堆放物品 电线杆、井盖等 建筑物 没有注意过 其它 19.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盲道被破坏:* 盲道建设质量不达标 施工后不及时修补 人为破坏 其它 20.您认为现阶段我市对于盲道的建设与使用保养维护方面的工作是怎样的:* 无可挑剔
很好 一般
十分落后
其它
小结:
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盲道普及率低:大部分人对于盲道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但了解的并不太多,也没有对此进行过多的关注 2盲道被侵占现象严重
3盲道建后缺乏管理和维护 思考与建议
1.加强盲道的宣传工作
可以通过电视等媒体类的节目对其盲道现状的一系列的报道和关注,引起人们对于盲道的关注,并号召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维护盲道的通畅。
2.进行科学的规划与施工
减少盲道的“面子工程”,注重实用性,重质量不重数量。
3.加强监管和维护
随意侵占、破坏盲道的行为如果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对于盲人的出行仍会造成困扰。由于路政、城管和交警部门职责不同,但是在工作内容中有重合部分,他们所作的应该是联合起来共同治理盲道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相互推诿,放任自流。
第三篇:交通调研提纲
调研提纲
一、公司总体层面
1.公司的主要业务和收入组成? 2.公司的主要组成部门?
3.描述日常主要工作公司主要流程及每个流程参与的部门和主要责任。
4.上述流程使用了哪些信息系统?
5.上述信息系统哪些比较方便适用?如果还可以进行改善,最需要改善那些功能?
6.不好用的系统主要问题是什么?
7.在工作流程中,还有哪方面希望能够使用信息系统来改善日常工作?
8.主要工作流程中,哪一步是最麻烦的?哪一步是最复杂的?哪一步是工作量最大的?哪一步是最耗时的?请分别列出并简单描述理由(可以是同一个或不同的步骤)
9.现有信息系统为公司日常工作带来了哪些方面实际的好处?(简要描述,比如能够快速进行统计、财务管理效率提高、降低某个工作的复杂程度……等)
10.对日常工作、事务处理流程及信息系统的其他看法、意见和建议。
二、部门层面
1.本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 2.本部门主要岗位设置?
3.描述本部门内部日常的主要工作流程及每个流程参与的岗位和主要责任。
4.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共享的技术途径是什么?
5.上述流程使用了哪些信息系统(或系统功能)?请结合流程描述。6.上述信息系统(或功能)哪些比较方便适用?如果还可以进行改善,最需要改善那些功能?
7.不好用的系统(或功能)主要问题是什么?
8.在工作流程中,还有哪些流程或工作希望能够使用信息系统?为什么?
9.有哪些流程或工作不希望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为什么?
10.主要工作流程中,哪一步是最麻烦的?哪一步是最复杂的?哪一步是工作量最大的?哪一步是最耗时的?请分别列出并简单描述理由(可以是同一个或不同的步骤)
11.现有信息系统为本部门日常工作带来了哪些方面实际的好处?(简要描述,如能够快速进行统计、财务管理效率提高、降低某个工作的复杂程度……等)
12.对日常工作、事务处理流程及信息系统的其他看法、意见和建议。
第四篇:交通庭调研
10月27日上午,厦门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卢士钢一行到我院道路交通法庭调研指导工作。在参观办公场所、了解运作流程、听取情况汇报之后,卢士钢局长充分肯定同安法院在道路交通法庭建设上取得的成绩,称赞道路交通法庭实现了老百姓满意、党委政府满意、人民法院满意、公安交警满意、保险公司满意“五个满意”的良好效果,并提出三点指导意见:一要及时总结、全面推广。道路交通法庭的设立,找准了与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结合点,更高效便捷地化解了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创新了社会管理新机制,大大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信访、投诉,取得明显实效。要及时总结提炼宝贵经验,并将道路交通法庭的好做法、好模式以规范化制度固定下来,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二要创新观念、先行先试。要保持创新意识,做服务保障厦门跨越发展的先行先试者。道路交通法庭通过引入保险公司进驻交通法庭,简化保险理赔程序,强化预支医疗费功能,对当事人实行“一站式”的便民服务等创新做法,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社会、群众的广泛认可。应保持这种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继续努力探索完善,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做好事。
三要强化联动、落实保障。要继续争取各方支持,继续加强法院和公安交警部门的沟通联动,最大限度发挥法院和公安交警部门的工作优势,充分挖掘工作资源,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多重保障,齐心协力推动道路交通法庭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篇:幼儿园个案分析:幼儿不良行为
幼儿园个案分析:幼儿不良行为
观察对象:XXX年龄:4岁
一、幼儿情况分析
XXX 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当老师和小朋友指出他犯的错误时,他总是不肯认错,而且还很不高兴。XXX在班上属于各个方面发展都很好的孩子,在幼儿群体中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骄傲感,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他在家中也备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父母的百般呵护,宠爱XXX第一次来幼儿园时,到现在一直都要哭。老师接过来一会他就好了,老师问他明天来了就不要哭了,他回答得很快,说:“好,明天来了我不哭。”可是第二天会照常哭。他刚来园的时候自理能力表现得很差,属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类型。还经常告状,他告状时你不理他,他就会说你打他或是就找别的小朋友帮他打报复平,直到有小朋友帮他为止,他就会满意的笑。
二、成因分析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该怎么办呢?我先了解造成她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紧张、恐惧或被人嘲笑等因素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潜意识中为自己不在受伤害,内心很自然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有的则是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的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原因。
三、具体实施
(1)家长工作
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并把教育思想说给家长听,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对策
行为1XXX:玩玩具的时候喜欢一个人玩,不和同伴进行交流。
措施:我们在平常XXX创设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比如,我们利用早晨活动时间,让孩子进行分组自由交流,尽量让小朋友的情绪愉快,制造一种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小朋友和睦相处,回家也逐渐地愿意跟父母交谈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
成效: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培养,他在班里基本能够和同伴进行交流,并且开心地与同伴进行游戏。
行为2:当我们出去户外活动时,XXX在活动中和小朋友发生争执时老师及时帮助他分析情况。
措施:增强XXX交往的机会,并请家长配合有空时多带她到外面接触其他人。例如,公园、小区楼下„„在交流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增加孩子的交往的机会,创设情感交流的机会。孩子只有在广泛的交往中,感到有很多东西,他活动中才会积极起来。
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与实施措施,XXX的性格有了大的变化,变得开朗多了。
3、在日常生活中我观察到XXX在自我服务意识方面的情况。
措施:我们三位老师共同商量,先结合家长及时沟通好情况,在园里我们就邀请XXX做小值日生,要他融入我们幼儿园的大家庭。
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与实施措施,XXX 开始愿意上幼儿园了,也不会哭闹了。这时XXX和XXX的家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脸,此时我们三位老师也觉得很欣慰。
四、效果记录
将近半个学期的努力,XXX会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上课老师提问也爱回答,性格比以前开朗多了,自理能力强得多了,也爱上幼儿园了,看见 XXX来幼儿园都高高兴兴的我们三位老师也觉得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