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15:5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

页面功能:【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2007-4-28

中共张家界市委常委 市委统战部长王莉莉

统战工作的对象,很大一块是党外代表性人士,主要是通过做他们的工作,团结他们和他们所联系的广大党外群众。培养、选拔同我们党亲密合作、有声望的党外代表人士,一直以来是我党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改革过程中经济体制变革、所有制结构调整、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和利益关系变化等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培养一大批跨世纪的党外代表人士,建立一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历史性任务。

一、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的基本特点

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年富力强,基本上是我党满意、老一辈党外领导人放心、所联系群众信任的优秀人才。他们肩负着带领所联系的一部分群众,同我们党一道为国家的富强、繁荣、统一而努力奋斗的重任。与老一辈代表人士相比,他们身上具有一些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思想敏锐、富有开拓进取精神,但合作共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主气氛空前浓厚,党外代表人士不仅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外来的新思想、新观念,而且能在越来越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中互相竞争、人尽其才。因而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不乏敏锐的分析判断新事物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工作热情高涨;同时具有盼望国富民强的社会责任感,更保持着对新事物孜孜不倦的探索追求。不过,也应看到近年来成长起来的一些党外代表性人物由于缺乏与我们党长期合作共事的经验,没有经历过重大政治斗争的考验,对于统一战线和合作共事的优良传统理解得不够深、不够透,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复杂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影响,产生认识上的偏差。

(二)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较高,但政治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有待提高。就党外干部整体而言,具有中高级职称和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员较多,有许多是有专长的专业人才,比如中高级学校的教师、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和高级工程师、医院的副主任以上医师等等,充分显示了“人才库、智囊团”的优势。但是长期的业务工作和专业研究,使他们与老一辈相比,政治素质显弱。他们能保证自己坚定不移跟党走,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努力奋斗,但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如何引导周围所联系的群众,缺少更多的方法和积极主动性。他们可以认真钻研课题或扎根企业,但对解决内部矛盾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有力,容易减弱组织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业绩突出的同时,参政议政和社会活动能力稍显不足。党外代表人士基本上是各个单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他们中的许多人获得过国家、省、市的各种奖励、表彰,在工作岗位上作出过较为突出的业绩。但是,他们在担负业务重担的同时,往往容易束缚于业务圈子之中,对自己承担的参政议政、传达社情民意的责任有所放松,主动接触社会不够。

(四)政治上的要求更加强烈,但功利性倾向有所抬头。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普遍拥护和肯定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希望通过继续改革不断完善这一制度。他们当中对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人大、政协的工作表现比过去更为积极。但是,有一部分党外代表人士,尤其是一部分非公制经济代表人士热衷政治安排的目的带有功利性,考虑个人地位、个人利益的因素偏多;有些党外代表人士要求加入中共也是抱着追求个人政治地位和利益的目的,甚至有的存在为自已披上政治外衣容易办事、容易升职的想法,这就使得政治安排工作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和原有的初衷,影响了实施效果。

(五)代表性更为广泛,但“旗帜性”人物相对缺乏。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更加广泛主要表现

在:一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对象比过去增多。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所涉及的领域和行业不断拓宽,资金积累加速,此外,与我国交往日益增多的“三胞”代表及其二、三代和定居国外的新华侨也成为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因此,党外代表人士涉及的社会层面越来越广。二是党外代表人士的接触面更加广泛,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但是,在代表性更为广泛的同时,业务上有所成就、政治上日趋成熟的“旗帜性”人物并不多。可以说新一代的党外代表人士还没有大批成长起来,青黄不接的情况更加突出,甚至有出现断层的危机。

二、新形势对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1世纪是实现民族全面振兴、祖国完全统一的世纪,也是统一战线大有希望、大有作为的世纪。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和国内建设的改革攻坚,新的形势要求党外代表人物有丰富的政治智慧,能抵御各种风浪的考验和西方思潮的侵蚀;有较强的实践才干,能够同党长期合作,具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和一定的科学决策水平、组织领导能力,能尽快地完成角色的转换。

(一)要把党外代表人士思想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党外代表人士与我党一样面临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历史任务,同样承担着历史赋予的使命。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应努力使党外代表人士具有较高的政治把握能力,自觉坚持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处理问题,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风浪面前明辨是非,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党外代表人士自身思想建设要着重于理想信念教育,着重于多党合作、风雨同舟的优良传统教育,着重于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因此,要把加强党外代表人士自身思想建设放到突出位置,使之成为新形势下各项任务的首要环节。

(二)要努力提高党外代表人调查研究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

党外代表人士作为统战工作的对象,不再仅仅具有原先意义上业务骨干、管理干部、爱国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单纯的社会角色,他们还要作为某一层面社会群体的代表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尤其是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作为参政党一员,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要求更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更需要大批党外代表人士大胆建言献策,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有利于国家改革发展的好建议。因此,党外代表人士在钻研业务、专心本职工作的同时,应该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深入进行社会实践,密切联系所联系群众,熟练掌握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内容和程序,不断提高个人的政治素养。

(三)要培养锻炼党外代表人士的组织领导和社会活动能力。

党外代表人士中的大多数要担任各级、各单位的领导或部门负责人,成为各项工作的组织者,许多人还将成为新一代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们在许多方面确实学有专长,但组织领导能力、政治和社会活动经验尚需积累和提高。为了能更好适应新的角色的要求,影响并团结各自所联系的这部分群众积极投身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应有计划、有步骤的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培养和锻炼,使他们尽快提高组织领导水平,增强政治和社会活动能力。

(四)要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发扬优良传统,搞好合作共事。

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合作共事,是党外代表人士发挥作用、作出贡献的基本形式,也是老一辈代表人士的优良传统。要引导党外代表人士把握好社会经济结构的新变化,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过程中,即使自己成为所联系群体寻求参与公众事务的舞台,又能够把不断涌现的群体要求反映出来,并纳入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轨道上去,从而有效地进行监督,做党的诤友、挚友,全面提高合作共事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基本措施

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面向新世纪的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士,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我们认为,必须重视和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教育培养抓起,着力提高党外人士整体素质。

党外人士中存在的思想薄弱环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和合作共事的历史传统认识不深;二是存在只想当配角的思想,参与意识不强。针对这些思想特征,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有的放矢地进行。

1、狠抓基础理论和新知识培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统一战线理论的系统培训;通过举办各类专题报告会、座谈会,帮助他们正确分析形势,向他们宣传党的特别是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积极发挥老一辈党外代表人士“传、帮、带”的作用,教育、感召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把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2、多为党外干部提供参与社会活动、知情出力的机会。要使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顺利完成政治交接,培养一批“旗帜性”人物从学者型或企业家成长为政治家,除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外,必须要给予他们政治实践的机会。

3、广交、深交党外朋友是做好党外代表人士思想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古人云:“唯有深交才能言重”。与党外人士交朋友,有利于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党的方针政策如春雨润物般深入人心。

几年来,我们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全面培养提高的原则,有针对、有计划地对党外人士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今年来,我们先后在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了一期民主党派骨干成员培训班,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及副科级以上党外干部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们准备在5年内,对全市副科以上党外干部和后备干部人选普遍轮训一次。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党外代表人士健康成长的机制。

结合新形势的要求和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加强制度建设,是完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保证。要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制度化。一是思想教育制度化。对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上的引导、帮助和工作、生活上的关心、支持也要通过有效机制来加强。我们建立的对口联系制度、交友谈心制度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二是培养、选拔、任用要制度化。今年上半年,我部与组织部一起制定了《2004年——2008年党外干部培养规划》,将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纳入了干部工作的总体目标。在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岗位锻炼、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党外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加强党外人士自身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三是干部管理要制度化。我市在制定的《规划》里,专门对统战部门和组织部门的工作职责作了明确划分,突出了统战部在党外干部管理工作中的职能。在党外干部履行职责情况考察、年度考核、群众评议等制度建设上,统战部应与组织部更好地互相支持、密切配合。

(三)要为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

党外人士走上领导岗位后,要能够充分发挥才干,尽快在政治上成熟起来,就必须要为他们创造和谐、宽松和有利于成长的环境。一直以来,我们都比较重视与党外人士的真诚合作:一是各级党委给予他们充分信任,让他们有职、有权、有责、有为。党外领导干部因工作需要可列席党委(党组)有关会议。视其所长,发挥他们的优势;给他们创造业绩的机会,为他们铺设台阶;放手使用,大胆让他们施展才能;热情支持、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遇到困难勇于克服。二是帮助党外代表人士解除后顾之忧,在生活待遇方面与党内领导干部一视同仁,对他们的生活主动关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三是要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不断提高党外干部指导大局、把握大事的能力和本领,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定期对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和考察,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

(四)党委要统一思想,对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要给予重视和支持。

党外人士是我们国家各领域、各层次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之一。安排一批人,影响一大片。各级党委领导干部应该具有全局观念和战略的眼光,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存在的高度,认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出发,认识这项工作的紧迫性;从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和维护党的建设出发,认识其必要性。从而不断加深对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认识。

张家界市委这几年来对党外干部工作,特别是对如何培养选拔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非常重视。针

对以前政府部门党外干部实职安排数量偏少的问题,市委常委会今年多次听取统战部门的汇报,明确要求市政府组成部门三分之二以上的单位要配齐党外副职。目前,全市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均已按要求配齐党外副职,9个市政府组成局配备了党外领导干部。乡镇党外副职的配备已达100%。

(五)要统战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统一战线的三支队伍建设中,统战干部队伍建设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如果统战干部队伍建设不过硬,就难于有效地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工作。李瑞环同志曾指出,统战干部将要具备干部的基本条件,更要具备一些特殊条件,其中“人格好、人缘好、形象好”是很重要的一条。要符合时代提出的要求,统战干部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一是具备优秀的政治素质,要首先讲政治。通过自身政治水平的提高,运用、掌握好统战政策,为党外干部把好方向、疏通渠道、协调关系。二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统战对象的领域较宽,且大多数知识层次较高,因此统战干部在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统战业务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掌握心理学、方法论知识,尽可能扩大知识面。只有对所有工作对象的领域有基本的了解,才能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三要具备过硬的作风素质。首先工作作风要实。要发挥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工作中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其次要具有谦和的服务精神。为党外干部排忧解难,这既是我们统战干部的职责,也是交友的起码要求。要设身处地为党外干部着想,在帮助团结他们的同时,也要积极关心他们的政治和物质利益,主动解决他们在工作待遇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困难,从而达到增进友谊,融洽感情的目的。

第二篇:进一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以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无党派代表人士、党外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港澳台及海外代表人士为主组成的党外代表人士,是党和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新形势下加强我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个基本政治制

度在我省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我省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我省统一战线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巩固壮大,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和影响深远的战略任务,也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我们要在认真总结我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强我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

一、我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省委历来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党外人才和党外干部工作,特别是全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座谈会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下发以后,省委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具体措施贯彻落实中央文件和有关会议精神,加大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工作力度,培养了一支政治上可靠、结构较合理、素质较高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数量稳步增加。到底,我省共有副县(处)级及以上党外领导干部2105人,比底的1532人增加了573人,增长37.4%。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我省有91名,其中党外人士有21名,占23.1%;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我省有5名,其中党外人士有3名;省、州(市)、县三级人大代表中有党外人士7117人,比的6959人增长了2.3%。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我省有5名,其中党外人士有4名;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我省有40名,其中党外委员30名,占70%;全省各级政协有党外委员17314人,比的16077人增长了7.7%。省、州(市)、县三级人民政府领导班子中配备了党外副职132人。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检察院领导班子均配备了1名党外副职;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各配备了9名和11名党外副职,分别比增加了3人和8人。16个州、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均按要求配备了党外干部。多数州、市政协副主席的配备达到了中央关于党外的不少于50%的规定。各级政府工作部门、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中党外领导干部的数量也有所增加,其中,28所省属高等院校中的党外副校长由的8名增加到现在的21名,增长162.5%。同时,还安排了一些党外人士担任省政府参事、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和特邀检察员、特邀监察员、特邀税务专员、教育督导员等特邀人员。

结构逐渐改善。经过多年的物色和培养,一批年轻、优秀的党外人才脱颖而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党外干部队伍的结构得到改善。一是党外代表人士的年轻化程度有所提高。如,各民主党派省级组织换届后,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0.8岁。二是专业技术人员增加,文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现有党外代表人士中,具有大学和研究生学历的约占90%,具有正高和副高专业技术职称的约占65%。三是少数民族“三支队伍”和宗教界代表人士增长较快,至底,全省少数民族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达到32.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党政干部达到9.4万人,占全省党政干部总数的30%。在全国、省、州(市)、县四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分别有少数民族人士(含中共党员)12462人和10407人。全省宗教教职人员共有12210人,在全国、省、州(市)、县、乡五级人大代表中,有宗教界人士307人;在全国、省、州(市)、县四级政协委员中,有宗教界人士880人。四是随着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数量逐步增加。截至目前,统战部门重点联系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有2595人,在全国、省、州(市)、县四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分别有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503人和2299人。

来源更加广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阶层的多元化和统一战线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我省物色、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的领域也从过去主要集中在公有制单位向其他所有制单位拓展,从过去主要集中在科教文卫系统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从过去集中在省内向港澳和海外发展。近几年来,除民主党派、民族和宗教界人士、无党派人士等传统的统一战线成员之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以及在滇投资经商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等各方面人士,壮大了统一战线的力量,为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和社会安排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来源,也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注入了新

活力。

二、我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经验

我省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主要是:

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省委历来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把它作为我省人才工作和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第十九次、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召开和中央关于

加强统战工作的重要文件下发后,省委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学习贯彻,明确了加强民主党派等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制定了符合我省实际的《实施意见》,并建立了《中共云南省委领导与民主党派领导联系制度》等配套制度。按照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各级党委进一步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和统战部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培养措施,加大选拔使用力度,推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以育为重,提高综合素质。按照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扎实抓好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一是针对党外代表人士中新成员较多、政治把握能力亟待提高的现状,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深入开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主题教育,通过学习培训、传统教育、思想交流、谈心交心、考察调研等多种形式,增强党外人士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政治把握能力。二是抓好集中培训。办好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学习班、读书班、研讨班。以来,平均每年培训党外代表人士1000人以上,培训了1500余人。同时,请中央统战部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帮助进行培训,提高培训质量。三是组织外出考察。每年都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到沿海或东部发达地区学习考察,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看到差距,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四是帮助民主党派、工商联选择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认真、深入地调查研究,并每年向省委省政府汇报调研成果,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民主党派、工商联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

以用为本,拓展选人渠道。一是积极做好物色和推荐。创新推荐方式,采取个人推荐与组织推荐、党内推荐与民主党派推荐、上级推荐与基层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举荐人才。各级统战部门逐步建立了党外干部数据库,跟踪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情况,根据党外干部的配备要求,及时推荐、考察优秀党外代表人士。二是拓宽选人渠道,公开选拔党外领导干部。顺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势,以来,我省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选拔了党外副厅级领导干部18名,使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在公开竞争中脱颖而出。三是利用换届之机在更大的范围内物色选拔人才。人大、政府、政协以及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换届,是集中物色人才、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的好时机。全省统战部门紧紧抓住换届的有利时机,广辟渠道、广泛推荐、广纳人才,使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党外人士通过换届走上了不同的领导岗位。

搭建平台,注重实践锻炼。一是上挂锻炼。近几年来,每年安排厅、处级少数民族干部到国家机关、沿海发达地区和省级机关挂职锻炼时,均在其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党外人士。二是下派锻炼。选派民主党派机关部分厅、处级干部到州(市)、县级政府任副州(市)长、副县长或助理,使他们在处理经济社会问题的第一线经受锻炼,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三是多岗位锻炼。对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党外干部,有意识地把他们安排到不同的岗位进行锻炼,使他们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和考验,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施政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三、统筹谋划,着眼长远,进一步加强我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时代性、全局性的战略工程,必须从长计议,从提高认识、制定规划、选拔培养、考核评价、机制建设等方面予以加强和改进,使我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加强学习宣传,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是搞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前提。一是要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的教育培训,在全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学中,开设统一战线理论政策课,统战部门的领导要主动争取到党校讲课,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统一战线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政治责任感。二是要在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内容中增加统一战线及我国的政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三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我国的政党制度,宣传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宣传党外代表人士的先进事迹和各种社会活动,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社会影响力,营造有利于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良好环境。四是各级民主党派、工商联组织以及统一战线各团体,也要对中央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政策思想进行再学习、再领会、再认识,积极主动地配合中共党委和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加强统筹规划,层层落实责任。做好规划、明确任务、确定目标,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一要制定规划。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0年),研究制定全省中长期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明确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中、长期目标、任务,做到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落实。要统筹考虑党外代表人士的数量和比例,形成总量增加、分层储备的合理梯次结构。二要实行分类指导。根据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党外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无党派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港澳台和海外代表人士的不同特点、不同要求和当前存在的不同问题,分别采取不同的培养选拔措施。三要层层分解目标,层层落实责任。省、州(市)、县统战部门,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级组织,统一战线各团体,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都要按照国家和省的人才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本地、本党派、本单位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做到纵向联动、横向衔接,短期有任务,长期有目标,并加强督促检查,把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四要实行动态管理,在建设中调整,在调整中加强,做到近、中、远相衔接,老、中、青相结合。

加强选拔工作,拓宽安排渠道。安排使用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党外人才如果长期“备而不用”,势必严重影响政策的权威性和党外人士的积极性。为此,要贯彻以用为本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工作,处理好实职安排、政治安排和社会安排之间的关系,突出实职安排,优化政治安排,拓展社会安排。一要加大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实职安排的力度。按照中央的要求,要重点在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知识分子、专业技术性强的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安排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如部门领导职数已满,要采取超职数配备1名党外干部,先进后出、逐步调整的特殊措施。在每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有些职位要明确选拔党外干部,并根据党外干部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别于中共干部的选拔条件和选拔办法。要从我省民族众多的实际出发,注重选拔既是少数民族又是党外的具备“双重身份”的干部,实现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妇女干部的合理配备。同时,要结合党外人才分布的新变化,逐步打破部门、行业、身份等限制,拓宽选拔党外干部的渠道和途径。各级法院、检察院中安排党外人士的数量也要逐步增加。二要优化政治安排的结构。政治安排主要指在人大、政协以及文史馆、参事室等单位中安排党外人士,还有民主党派组织内部的各种安排。政治安排的主要作用是在国家基本政治架构内,为党外代表人士提供参政议政的平台。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保证党外人士在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占有适当比例,在各级人大领导班子中有适当数量,在各级政协中占有较大比例。同时要改进和完善政协委员产生的办法,以增强政协委员的政治责任感、时代紧迫感和崇高荣誉感。要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体制外”人士在政协委员中的数量,以优化政协委员的结构。安排政府参事和文史馆馆员要重视其统战性的特点,尽可能安排党外人士。三要拓宽社会安排的渠道。社会安排主要指在各种社会团体中的安排,如海外联谊会、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等。要在扩大、拓展统一战线有关团体的社会安排的同时,统战系统外的各种团体中也要逐步安排一定数量的党外人士,为统一战线成员发挥作用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更广阔的舞台。

加强培养锻炼,全面提升能力。培养锻炼是提高党外代表人士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和重要环节。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我省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大力推进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系统化、正规化和规范化。二是要加快社会主义学院的正规化建设步伐,改革不合时宜的教育理念和培训方式。要针对“六支队伍”的不同情况和特点,科学设置课程,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研讨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三是要根据党外代表人士个体作用小、群体作用大的新特点,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由注重个体培养向注重群体培养转变,重点抓好民主党派和工商联领导班子、统一战线团体领导班子和有关社团领导班子的培训,带动党外代表人士整体素质的提高。四是要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标准,重点培养,梯次配备,分级、分类建立数量充足的各职级党外代表人士后备名单。五是要下大力气培养少数民族党外干部,重点抓好少数民族党外县处级干部的培养,动员、引导一部分少数民族处、厅级干部留在党外发挥作用。六是要切实加大实践锻炼的力度,改进实践锻炼的形式。学习借鉴上海等省市的经验,在我省选择一个州或市作为党外代表人士挂职锻炼基地,提供一定数量的挂职岗位,选派有发展潜力的党外代表人士到基地挂职锻炼。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的原则”,量化、细化挂职干部的工作内容,比如,参加一次系统培训、分管一个方面的工作、化解一个信访矛盾和难点问题、参加一次考察学习、提出一个工作意见和建议、完成一份市(州)情调研报告等。通过在实践基地“第一线”的摸爬滚打,使党外代表人士的参政能力、行政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加强考核检查,激发内在动力。考核评价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各级党委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政治责任感的有效措施,也是激发党外干部干事创业内在动力的必要措施。一是要加强对各级党委领导班子的考核。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把包括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在内的统战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对党委领导班子考核的内容,真正把中央提出的“把统战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的考核内容,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的要求落到实处。二是要加强对统战工作部门的考核。统战工作部门担负着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工作职责。上级统战部门要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成效列入对下级统战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评优的重要条件,进一步增强统战部门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三是要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考核与评价。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测评标准及方法,努力把考核量化、细化、具体化。要全面考核党外代表人士的德、能、勤、绩、廉状况,着重考察政治表现、履职能力和廉洁自律情况,力求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工作实绩和能力作出科学、全面、准确的评价,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激发党外代表人士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四是要把培养人才、培养干部的情况列入对民主党派、工商联、统一战线各团体、各单位领导班子的考核内容,特别要对各党派、各团体一把手在培养干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视程度、采取的措施、收到的成效等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增强其培养干部、培养人才的政治责任感。

加强机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要切实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高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管用、长效的工作机制。一是在党委统一领导和党管人才的总原则下,建立党委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建立合作机制。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要力求做到共同调查研究、共同制定规划、共同开会部署、共同培训干部、共同考察人选。三是建立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掌握的各方面党外代表人士的情况各有侧重,上级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对党外人才的培养选拔也有不同的要求,要及时交流和沟通信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工作进展。四是建立统战系统内部的联席会议制度。由统战部门牵头,民主党派、工商联、统一战线各团体、各单位参加,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沟通情况,研讨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推动工作进展。

第三篇: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

今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尤其是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储备、教育培养、选拔任用和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且还对加强和改善党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领导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把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作为政治责任,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抓好落实。要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要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社会团体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发挥作用。这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对统一战线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推动当前和今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了有力指导。对于我们在座的各位非党干部来说,这也是我们发展事业的一个良好的契机。

一、新形势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升党外代表人士“代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功能,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巩固统一战线的需要。2.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党外人士履行政治职能,推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需要。3.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党外人才资源开发,为优秀党外人才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做到凝心聚力、集智引才,使他们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只有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群众联系优势,以其联系群众为依托,广泛吸纳和反映来自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意见与建议,为他们提供利益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才能进一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利益纠纷,实现社会和谐。

二、我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现状

近年来,在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重视和关注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队伍总体情况较好,大批优秀党外人才脱颖而出,为我国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经济发展做了重要贡献,也为我们这些党外干部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给予了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但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观念有待转变。在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统战政策及其工作方针,人才观念相对滞后。部分党内领导干部存在着“党外干部缺乏经验、难选难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是权宜之计的错误观念,对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任用存在心理认同和接纳障碍;部分干部错误的把党外代表人士视为“政治花瓶”、“官场摆设”,是应对结构需要而设立的。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政治权利缺乏正确的对待心态,将其视为走过场、做样子。而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安排任用,部分领导也存在着诸多不情愿、不信任、不放心的情况。

二是党外代表人士成长渠道不畅,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有待健全。近年来,中共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以促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具体的选拔程序、培养途径、任用标准上仍不够规范和明确。在进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职责混淆、分工不明、沟通不畅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对于党外代表人士的使用也不够大胆。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针对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提升思想认识,创新工作理念,增强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自觉性。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和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建设工作。各级党委应从

队伍建设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关系、与完善多党合作、巩固统一战线的关系、与扩大群众基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系,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行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撑来抓、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工程来抓、作为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作为各级党委的重要政治责任来抓,始终坚持把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积极作好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让其深刻认识到党外干部也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摒弃党内某些干部存在的“优秀份子都入党,党外没有好人才”、“职位那么少,党内人才优先照顾”的片面思想观念,切实克服把民主党派当作“花瓶”或形式主义的做法。在培养、选拔和使用的标准和程序上,始终坚持党外干部与党内干部同等重视,同样对待的作风。对干部的总体要求、责任权利、任职迁调等方面要一视同仁,对于我们在工作中做出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认可、尊重和保护。

2.完善推荐选拔制度,营造党外代表人士优良工作环境。一是要抓好后备人才队伍的动态建设,建立党外代表人士信息管理系统,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各类信息进行全面收集、综合分析、归类入档、定期更新,形成分类分层人才库,二是要拓展视野,改进党外代表人士选拔推荐制度。抓好源头,注重基础,进一步拓宽党外代表人士来源的渠道,把选拔推荐党政领导干部的做法延伸到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来。突破区域、部门、行业、所有制等选人方式,加大中青年党外代表人士选拔比重,加强以县乡为基础的党外干部的物色选拔,增强对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推荐的工作力度,拓宽从“两新”组织、行业商会等领域发现党外人才的新途径,探索实现人才选拔的宽领域、广覆盖。三要完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其他相关工作机制。把党外干部的推荐选拔、培养使用、考核评价纳入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党委的重要日程,纳入党政工作目标责任考评体系,努力形成政策完善、权责明晰、机制健全、程序规范、运行科学的工作格局。郑州市委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委领导同志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制度的意见》,市委领导定期与党外代表人士谈心、交流思想,通过建立健全“双月座谈会”、对口联系、情况通报、重大问题协商、走访慰问、暑期恳谈、餐叙等各项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党外人士的思想、工作情况,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郑州市还充分发挥统战部门“党外人士之家”的作用,积极为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帮助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增加了办公经费,改善了办公条件。

3.强化培养教育,拓宽使用渠道,提升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综合素质。一是培训内容要有层次化。注意把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性、专业性和群众性进行有机统一作为培训课程设置的出发点,以基础理论为基点,注重政治素养、统战政策、领导能力的培养。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加强思想认识上的沟通和理解,提高党外代表人士认知深度,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使他们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做出正确判断,从而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二是培训形式要多样化。要以各级社会主义学院为主阵地,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挖掘特色课程,逐步建立起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参政党建设等具有特色的优势学科,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统一战线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和方针政策宣传基地。三是培养过程要重能力。必须通过设台阶、渐进式、小步快走的培养方法,尽可能为党外干部提供完整的成长链,将挂职轮岗、干部交流、实职安排、政治安排等实践形式融入培养过程,尽可能为党外代表人士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的需要。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对综合能力较强,具备任职条件的党外代表人士应大胆使用。在任职条件上,要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对社会知名度较高和群众影响力较大的党外代表人士,可以考虑进行政治安排,而稍微降低对其组织协调能力和年龄限制等要求。而对于年纪较轻,组织协调、合作共事能力较强的党外代表人士,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实职安排,充分发挥其所长,逐步提高他们的组织领导、政治把握、合作共事等能力。郑州市委组织部、统战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党

外干部工作的意见》,在全市各级统战系统开展“万人培训”活动。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县处级党外领导干部培训班、党外骨干成员培训班、新阶层代表人士培训班等主体班次,以及宗教教职人员等特色培训班,还采取以会代训、外出考察和选送培训等多种形式,对4035名党外代表人士进行培训。落实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学习活动。

让党外干部任正职成常态化。

党内干部、党外干部,都是人民公仆。配备非中共干部,不是为配备而配备,而是打开视野,一把尺子量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2008年江苏省两位“党外厅长”的“登场”,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江苏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新突破。“提拔党外干部并不是为提拔而提拔。”江苏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干部一处处长庄同保表示,配备党外干部,不是“硬配”,而是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党内干部、党外干部,都是人民公仆。选拔干部说到底,是要着眼于发展,为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第四篇: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我是东山镇党委委员***,分管宣传、统战等工作。今天很荣幸参加此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座谈会,和各位领导、朋友们面对面促膝谈心、学习交流、相互提高。我发言的题目是: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一、加强理论认识,充分明确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重大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是实施办法》(简称《意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统一战线巩固壮大的新要求,结合党外代表人士的新特点,对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深刻论述了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事关坚持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事关推动新形势下统一战线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事关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健康发展。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意见》精神上来,以广交深交党外朋友为基础,以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为途径,以不断增强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热情为重点,以全面提高素质、充分发挥作用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二、紧扣关键环节,有力促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紧紧抓住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引导、选拔、培养、管理”等关键环节,多措并举加大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力度,努力形成储备一批、培养一批、安排一批的良性循环局面。一是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我镇把有组织、有计划地广泛发动和物色党外代表人士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宣传栏、宣传车、宣传册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非党人士了解新形势下我党统一战线的新要求以及对非党人士的关怀;同时统战线年底会召开专门的座谈会,了解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动态、利益诉求以及发展思路,主要领导则利用各种联谊会、年底班子考察、专题调研等发现优秀人才。二是重视管理、规范队伍。今年上半年对全镇行政、事业编制人员,非党政协、人大代表,村“两委”非党成员,企业负责人,大学生村官等进行了摸底统计,我镇有38名党外代表人士纳入全县党外代表人士管理;建立跟踪考察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提醒。对表现好的党外代表人士在一定范围内予以表彰奖励,对作用发挥不好的,给予批评帮助,对在社会上和所代表的群体中造成不良影响的,及时撤换淘汰。三是积极培养、提升素质。镇党委政府积极向党外代表人士灌输政治参与意识,宣传党的各项惠民利民政策,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参与和民主管理的能力;同时针对部分党外代表人士是种养大户、企业负责人的情况,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他们提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和管理学原理的培训,委派农技站的工作人员去实地指导种养大户。四是突出选拔、强化使用。在村级组织换届过程中,有1

5名党外代表人士被纳入村委班子;对政治参与热情比较好的党外代表人士,对尽可能地提高各种参与机会。在我镇制度重大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实施之前,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征求和听取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三、深化有效举措,持续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带有探索性的工作。目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成长渠道不畅、政治素质不强、群众认可度不高等问题,我就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充分认识到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党外代表人士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联系着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特别是其中的代表人士,在各自领域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因此,在工作中,要看到党外代表人士的特殊地位、作用和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充分尊重党外人士的意见和权益,以坦诚的态度广交深交党外朋友,是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通过座谈会、走访、慰问等形式,经常与他们交心谈心,从感情上拉近距离,进而取得政治上的认同。

二是大胆使用、合理安排。适时地发现党外代表优秀人才并进行安排使用是发挥党外代表人士作用的重要途径。要建立统战部门与组织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实现安排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党外代表人士的安排上,要正确处理党外代表人

士的先进性与代表性的统一,既要从党的事业大局出发,正确看待党外代表人士的先进性,又要充分考虑体现广泛的代表性。对那些已进行实职安排的党外干部,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积极支持,真正使他们有职有权有责,能够各显其才,各尽其能。

三是加强村级党外后备队伍建设。在选拔标准上,既体现政治素质,又重视经济能力和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真正体现出靠得住,过得硬,有本事。在选拔对象上,既要面对退伍军人、大中专学生,又要注重从致富能手、私营企业主、外出经商的能人中选拔后备力量,特别要用好现有的大学生村官这一队伍,要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尽快成长起来。

第五篇: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

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1-10-13 作者:广东民进 陈坤洲

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统一战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物。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重要组织保证,是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重要基础。事关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事关民主党派不断深化政治交接及自身建设的健康发展。努力培养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是民主党派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紧迫的重大政治任务。在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将面临换届任务的时候,提出并研讨这一重要问题更有现实意义。

一、新一代参政党代表人物的特点:

新一代参政党代表人物与老一辈民主党派代表人物相比在某些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呈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

优点:

1、民主党派新一代代表人物的政党意识、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民主党派具有阶级联盟和统一战线性质,没有参政议政之法定地位,成员的政党意识不是太强。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年轻的民主党派成员对国外的政党制度越来越熟悉,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日趋增强,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导致的利益多元分化也日渐突出,这也更强化了民主党派新一代的政党意识。

2、有鲜明的民主意识,在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物学历高,眼界开阔,熟悉现代民主政治的运做,而且大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都很熟悉本行业从业人员的意见和要求,能准确感知自己所代表和联系的那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利益所在,并且还具有将其意见和利益适当整合表达的能力,他们关心国计民生,关注国家大事,信息渠道多元,获知政治信息快,参政能力大为提高。

3、价值观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是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讲求实效;二是价值取向多元化;三是独立自主倾向增强,重独立思考。他们在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层面没有异议,但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某些党派成员具有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4、参政议政的要求有所提高。

由于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利益分化日益凸显,由于对自我利益的关注,参政的愿望有所提高。

5、新的社会阶层中出现了新一代参政党代表人物。

随着改革开放和体制的转轨,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对这部分新的社会阶层,党的十六大将其明确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近年来,一些参政党代表人物出现在新的社会阶层,他们的思想意识、政治理念、竞争意识更强。

弱点和不足:

一是比较年轻,社会阅历少,个人资望不足,政治把握力还有欠缺。

尽管大都是专家学者,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是,他们加入党派时间比较短,有的甚至可能在换届前不久才加入,走上领导岗位时间还不长,对党派的贡献不多,不大为党派内的成员所熟悉,个人的资望还没有上来。他们主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缺乏社会政治经历,特别是缺乏与中共合作共事的经历和经验。虽然对中共有着朴素的、天然的感情,并能从理性上理解中共的领导,但由于加入党派的时间短,对多党合作的历史了解不够,或对民主党派优良传统知之不深,对如何接受中共的领导、如何合作共事,还缺乏深切体验。在应对社会发生重大事件时的政治把握力可能有不足。在一些事关全局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政治敏感性还可能有欠缺。甚至个别人还会受西方政党政治的影响,思想上产出某些模糊或不正确的观点。因此,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他们还需要在未来的社会活动中经受各种考验。

二是领导经验少,组织协调与行政管理能力较弱。

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刚刚走上领导岗位,工作热情有余,经验却还缺乏,尤其是从事党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行政管理能力明显偏弱,不太懂得领导科学方法,不太习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决策重大事务,威望和感召力还未真正形成;加之他们大多是兼职者,自身本职工作繁忙,担子重,对党派工作在时间上保证不了,想多投入又感力不从心。一些专职的党派领导刚走上领导岗位,也还需要一个熟悉与锻炼提高的过程。

三是较为注重个人的价值与实际。

这是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同老一代的显著差别。老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立党(会)为公。在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比较淡泊名利,以对国家贡献的大小作为奋斗和追求的目标,其价值观表现为理想型与单一型。而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注重个人的价值与实际。他们把个人待遇与社会贡献结合在一起,人生追求呈多维立体型,既对学历、知识、事业追求完善,又要求个人的物质条件不断提高和完善,在价值观念上表现为复合型、现实型。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与此相对应。在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上,往往较多的考虑个人利益。有的在政治安排上一时还不到位,则表现为浮躁消极。有的考虑经济利益多,考虑政治参与少,没有或不愿把过多精力投入到党派工作事务中去。

四是思想活跃呈多元化趋向,统一思想认识的难度加大。

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或消极因素的影响,加上互联网广泛应用带来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目前,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包括后备干部的思想比较活跃,对民主政治进程的期望值过高,大家对某些重大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往往出现多元化趋向,求同存异、统一思想认识的难度加大。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思想建设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加强新一代参政党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路

1、切实加强思想教育是新一代参政党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关键。

当前,重点是要进一步提高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澄清人们在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上的模糊认识,消除疑惑,明辨是非,自觉地抵制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多党合作的政治信念,始终保持我市各民主党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优良传统教育,提倡奉献精神。引导教育他们看到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党和国家的政策分不开的。如果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作为最终目标和最高追求,不顾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就会同社会发展与进步相背离。同时,也要为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创造条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积极探讨有利于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三是要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学会领导科学,善于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是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应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个人魄力。宽厚待人,严以律己,互相尊重,和睦相处,诚信公正,合作共事,只有在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学会领导科学,识大体,顾大局,逐步养成按民主集中制决策重要事务习惯,培育坚实的组织观念和集体主义思想。因此,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思想建设重点应针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动态和存在的弱点和不足,把加强政治理论素养、个人品德修养和领导科学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参加各种理论学习与培训,参与各种考察、咨询、参政议政等实践活动和担任实职或挂职锻炼等多种措施,着力推进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走向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成熟、思想上进步的轨道。

各民主党派中央、省委会和中共统战部门要全面掌握目前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真实思想政治动态,协助党派基层组织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在培训教育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中的作用,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计划。

2、建立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及其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及其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尤其是在后备干部的选拔使用上,还存在着一定随意性和突击性现象。主要表现为在换届或届中调整时,党派内部的安排使用未能做到委员、常委、领导成员阶梯式正常晋升,而时常是从无党派人士临时加入党派,突击选拔,直接进入领导班子。有时,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或照顾人事平衡原因,随意选拔使用。这样做,一方面被突击或随意选拔使用的人思想准备不足,又没有党派经历,很难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会严重挫伤已经培养多年的党派后备干部人选积极性,对党派工作不利,成为影响党派凝聚力的隐患。因此,民主党派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系统的、有约束力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规范和运行机制,形成后备干部动态储备管理和考察工作机制和实施政治标准、党派经历、参政议政贡献与代表性相结合的正常选拔使用的工作机制,以避免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突击性,不断完善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及其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3、优化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结构。

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是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集中组织体现。建设适应新世纪新阶段高素质参政党目标需要领导班子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界别结构上以及在个人经历、经验、性格特点、志趣爱好、个人修养等方面形成互补型结构相适应。目前,我市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在年龄结构上问题比较突出。本届年龄结构正处于过渡阶段,有些党派已出现年龄“断层”,没有形成梯形结构。到2011年换届时,如不注意年龄结构的梯形匹配,则各党派领导班子成员便相对集中于45—55岁区间。实际表明,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在年龄结构形成梯形匹配有利于后备干部成长。在考虑年龄、知识、界别结构匹配合理的同时,考虑领导班子人选在经历、经验、性格特点等涉及个人修养和心理学因素形成互补型结构,有利于发扬民主,增强团结,保持党派可持续发展。

4、建立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及其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推荐选拔使用安排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工作机制。

目前,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及其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一是存在培养推荐管理不够规范,没有建立健全党派滚动式的动态人才后备库,在很大程度上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民主党派自身的培养推荐与党委选拔使用安排,还没有建立起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办法,在具体运作上有脱节现象。因此,民主党派要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中共党委和政府的后备干部工作规划、步骤相结合,建立与党管干部原则相适应的党派干部工作程序,建立对党派干部培养考核管理体系。同时,建议市委统战部积极协调市委组织部建立健全规范的党外干部选拔使用安排的具体制度和办法,进一步提高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水平,实现培养选拔使用安排党外干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真正形成有利于优秀党外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

培养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关键是使他们能够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在政治上与我们党团结合作,具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在所联系的群众中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大的社会影响,能够经受各种政治考验。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物,既要通过党校、社院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又要通过加强党外人士在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机关的安排工作,积极为他们铺台阶、搭舞台,帮助他们扩大社会影响,帮助他们提高领导水平和参政水平,帮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提高,逐步成熟起来。

5、加强新一代参政党代表人物的管理和监督

作为参政党代表人物,他们在所联系的群体中具备较大影响力和号召力,思想言行往往不被约束或约束得不够严,因此,在抓好对党外代表人物培养中的正面教育、挖掘内在积极因素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作用,不能因为讲求团结、照顾同盟者利益的原则,就对党外人士中的一些错误观点和言论视而不见,任其蔓延发展,既要认真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建议,包括一些逆耳之言,又要区别对待一些错误认识,对一般性的认识,以正面引导,教育为主,对涉及深层次的思想原则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旗帜鲜明地给予批评。

总之,只有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物不断涌现,我国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才能巩固发展。

(本文为广东民进2010年上报会中央理论研究课题,作者系民进梅州市委会副秘书长)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心得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是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应着重研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正确把握历史条件的发......

    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

    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充分认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就是人与......

    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经验材料

    近年来,资兴市把建设一支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作为进一步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认真研究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特征,切实破解建设难题,取得了一定得成绩......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

    市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统一战线一项基础性工作。根据党的十七大对统一战线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不断推进......

    关于新时期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研究

    关于新时期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研究 培养和造就一支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的高素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历来是统一战线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是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可持续......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情况总结(5篇材料)

    今年以来,从政治的高度着眼,从大局的要求着力,从长远的发展着手,创新理念,探索方式,完善机制,努力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目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数量虽......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原则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原则、要求和重点2009年11月13日 16:17 党外代表人士是指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族界、宗教界、新的社会阶层以及港澳台同胞和......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要把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列为今后一个时期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湖南的科学跨越、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