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乡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乡共21个村,耕地31125亩,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多元,乡村两级总债务2638.08万元,在城郊7个乡中属经济欠发达的乡。人口总数28027人,其中党员1086人,占总人口的3.87%。按照我们设置的先进性评价指标测试,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的党员667名,占党员总数的6l%,这说明**乡党员的主流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是,对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仍存在七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党员意识淡保部分农村党员缺乏“我是一名党员”的荣誉感和自我认同感,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甚至于做群众的“尾巴”。少数党员在党不爱党,稍不如意就在群众中发泄对党组织的不满,村里“打横脑”的往往是这部分人,如伍家坪村党员彭某,认为自己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组织上没有相应地安排照顾,一直对党不满,怂恿资助并多次参加越战军人~上访。二是理想信仰动遥共产党人应当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但少数党员却热衷于封建迷信那一套。有的长期从事迷信职业,利用迷信活动骗取群众钱财。如大观庙村主任汪某、李白溪村原治保主任苏某,在**乡和东江乡等地做道士,年收入近万元。有的党员干部带头搞迷信活动,利用迷信活动聚敛钱财。大观庙村支部书记,在今年年初为其.已死十多年的母亲做80岁“阴寿”大摆酒筵,请柬还发到了乡党委政府领导手中,有些不知情的乡级领导居然捎上了“人情”。还有相当数量的党员,由于对先富起来的人和目前出现的贫富差距缺乏正确理解,对党内~现象以偏概全,对共产主义前途产生了怀疑,认为几十年革命白干了。台家铺村有名党员对收税人员公然提出:“党票要不要,你吓我不倒,共产党也只那么大个搞头。”三是创新精神欠缺。目前乡村在经济发展、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如水患问题、农业结构调整问题、村级民间债务问题、乡村道路建设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看困难多,看潜力少;两眼向上的多,自己动脑的少,致使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如小井港村一条村道坑坑洼洼,菜农凌晨三、四点钟去卖菜,经常翻车泼菜,菜农常常摔得鼻青脸肿。我们在走访时,很多群众表示只要有人牵头修路,大家都愿意出钱出力,可就是没有一个村干部、党员出来牵头。如民间债务结零的问题,一些村不能很好地开动脑筋,盘活湖荒甩亩等集体资源,债务结零工作缺乏力度,全乡21个村,村村欠债,最多的达284.02万元,民间债务结零进程受阻。四是致富能力不强。我们在调查走访和问卷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党员仍停留于种稻吃饭、养猪过年的小农经济模式。在问卷调查中,认为党员致富能力和群众差不多或不如群众的答卷占56%。我们先后对毛坪里、台家铺、玉带桥村的大户进行了分析,这三个村分别有大户9户、13户、8户,而其中党员大户却只有2户、1户和0户,农民党员致富能力不强由此可见一斑。另据该乡党委掌握的情况,党员家庭人均纯收人为1700多元,比全乡水平低近30个百分点。五是个人利益至上。少数农村党员只讲个人利益,不讲党员义务,甚至参加党的会议、过组织生活都伸手要钱。就连这次全乡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动员大会,也有少部分党员以家庭农业生产离不开等各种原因不参加大会。即使参加了会的党员,不少人吃了中饭就走人,下午开会只剩下村干部和少数党员。近几年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降低并最终取消了卸职村干部的补贴,个别卸任党员干部竟以此为由,拒交税款。如李白溪村原治保主任李某,卸职后要求村里按乡里文件每年给他720元补贴(当时其他卸职村干部都只有300元),因要求得不到满足,4年来没交过一分钱的税费,累计欠税费近5000元。还有个别党员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给农业结构调整出难题。如大观庙村引进了一个老板在外洲集中连片栽种欧美杨,既符合“五个百万亩”31程要求,又可偿还村级民间债务。该村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多次研究,决定给原来在外洲栽了树的农户每棵补偿2元,不少群众已自觉按要求砍了树,而该村一名党员却提出要按每棵50元的标准补偿,并多次煽动群众上访,致使该项目至今无法实施;并且,在村级债务结零过程中,民间借款的高息都已停止,而这名党员仍强行要村里支付5分的高息,并以此为由拒交税费。据统计,全乡党员农户累计欠税费合计44万元,户平近500元。2002年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大为减轻,党员农户仍欠税费7.6万元,占全乡欠税费总额的10.13%;涉及党员126名,占党员总数的14.05%。六是宗族势力抬头。少数农村党员特别是卸职党员,热衷于立祠堂、修族谱,甚至充当牵头人、组织者,该乡孙姓、徐姓、戴姓、罗姓家族均由党员任族长。宗族势力的强大干扰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无论发展党员,还是组建班子,都必须讲姓氏平衡,否则,就会有扯不完的皮。每逢换届选举之日,常常是宗族势力活动之时。毛坪里村原任支书郭玉明工作一直不错,是乡党委推荐续任的支书人眩个别戴姓党员对郭不满,私下邀戴姓党员都不投郭的票。由于39名党员中戴姓党员占22名,致使郭玉明落眩岩桅子村党员魏某因不合理要求被村会计拒绝后,当即扬言:“你神得很,下次你选上了,我算你狠。”由于魏姓在党员中是大姓,结果换届时,这名会计果真没有被选进支委。该乡大观庙、蓼子坪村支两委,基本上是家族班子。七是法纪观念较差。少数党员无视党纪国法,有的侵占集体资产,有的贪污公款、偷税漏税、偷盗财物,有的打牌赌博、煽动群众上访,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如岩桅子村一名党员任村治保主任、民兵营长期间,偷盗本村群众耕牛一头,被判刑。芦山村一名党员多次偷菜,多次被菜农捉住,这名党员还模仿村主任的笔迹签条子,在村里冲减自己的债务。伍家坪村一名党员任村主任、出纳期间,贪污1.6万元。玉带桥村原任支书成某十年没有交过一分钱的农业税和村提留,在6年时间内,侵占集体资金1.7万元。此外,**乡还开有大小茶馆300多家,每天参与打牌的人员少则近千人次,多则大几千人。不仅党员参与其中,而且有些茶馆就是党员干部开的。
部分农村党员的所作所为,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民中的形象。这些年,该乡要求入党的人数呈下降趋势,新发展的党员不少是经过组织“暗示”或承诺,才写入党申请书。特
别是个别劣迹党员长期留在党内,不仅为群众所不齿,就连一些正直的党员也因此而抬不起头。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调查所到之处,不少共产党员急切的呼吁:“我们党早该整整了!”
病因:
一、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导致整体素质下滑。一是年龄老化。**乡897名农村党员中,46岁至59岁的党员437名,60岁以上的党员239名,46岁以上的老党员占了党员总数的四分之三。二是文化偏低。农民党员中,小学文化党员364名,文盲、半文盲党员27名,这部分党员占了党员总数的43.8%。三是技能偏低。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和二门以上实用技术的党员分别为289名和89名,两者合计仅占党员总数的42%。四是新时期入党的党员比例偏低。1992年l0月后入党的229名,仅占党员总数的25.53%。就农村党员的现有结构而言,要担当领导现代化农业、带领农民建设全面小康的历史重任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60不当家,70不理事,生活靠儿女”的老党员比重过大,带领群众致富是有心无力,这也妨碍了先进模范作用的发挥。
二、党不管党现象突出,导致党的组织涣散。集中表现在:一是基层组织不健全。该乡的村支部,多则五、六十名党员,少则二、三十名党员,但大部分村党支部没有设党小组。过组织生活常常是“大锅煮”,不少党员多年轮不到发言的机会。去年乡镇机构改革后,水电站等乡直站所至今未建立支部。二是活动开展不经常。“三会一课”制度基本荒废,具有党员特色的活动很少组织。由于长期不活动,党员意识明显淡化,党员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批评帮助。三是党员管理不严格。对那些长年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履行义务,不完成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的党员,党组织批评教育少,给予组织和纪律处分的更是少之又少。对外出务工党员,管理手段滞后,大部分党员外出后便杳无音讯,该乡99名外出务工党员,能和流出地党组织保持联系的仅5名。组织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在预备党员转正、组织关系转移、犯错误党员的处置上问题不少。大观庙村支书对支部有几名预备党员到现在还未弄清楚,该村还有1994年入党的预备党员。乡中学一名教师,因工作调动未及时接转组织关系,糊里糊涂脱离了党的组织。岩桅子村那位因偷牛被判刑的民兵营长,早已刑满释放,至今还没有开除出党,以致在老百姓中留下了“偷牛党员”的话柄,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
三、学习教育抓得不实,导致党员思想混乱。调查发现,不少党支部除组织党员参加乡党委组织的党员冬春训外,自己基本上不组织党员学习。即使遇到“三讲”、“四个观念”、“三个代表”教育等大的学教活动,有些支部也仅仅找些理论文章、上级文件学一学就算了事,很少结合思想、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再加上农民党员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学虽学了,但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解决具体问题。由于学习缺乏深度,有的农村党员对党在农村现阶段的方针、政策,对WTO对农业的挑战,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三个代表”的实际内涵等一问三不知;有的甚至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辨不清方向,为人民服务被看成“唱高调”,党员联户带创被看作“搞形式”,带头搞结构调整被看作是“充豪佬”,以至有些党员在某些场合不敢亮出党员的身份。当前,农村中部分部队退伍的党员(特别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党员)和卸职村干部中的党员怪话连篇、与党离心,也与放松学习不无关系。
四、约束监督机制不强,导致违纪问题时有发生。很多村没有建立党员议事会、民主理财小组等组织,导致了村支两委干部权力过于集中。无职党员和村民缺少相应的渠道和途径对其实施有效监督。这种制度上的缺陷,为某些人留下了可趁之机。对基层党员干部出现的问题,少数党组织总认为农村工作矛盾多、困难大,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或者单纯以完成上交提留论英雄,对所谓“枝节问题”不严肃批评教育,不认真调查处置,以致养痈遗患。再加上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缺乏积极的思想斗争,小毛病逐渐演化成了大问题。
五、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降低。一是权益得不到保障。基层工作难免要得罪人,个别村民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而是想方设法报复村干部。就在最近,毛坪里村支书谢纷利家里培育的可栽10多亩地的苦瓜秧,被别人蓄意用农药打死,间接损失近万元。岩桅子村支书魏建军养的一塘鱼苗,可卖几千元钱,也曾被别人放药毒死。对这类案件,公安部门不能及时查处,伤了村干部的心,毛坪里村年仅30出头的谢支书已经打起了退堂鼓。二是待遇得不到落实。按**区税费改革后转移支付的规定,村组干部工资村平为2.4万元。但该乡去年未完成税收任务,村组干部以及乡干部的工资全部被**区财政局抵扣了税款。去年春节前,乡里仅给各村发了2000元“意思”了一下,严重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士气和稳定。在职干部两手空空,卸职干部的补贴更是没有着落,他们总觉得组织上对他们不公,对此颇有怨言。全乡在职村组干部和卸职村组干部分别有党员165名和473名,共占农民党员总数的71%,这部分人的积极性受挫,势必对农村工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三是欠款得不到偿还。据统计,**乡21个村共向党员借款252.1万元,涉及党员370名,占党员总数的41.9%,借钱最多者高达83000元。由于现在各村都是“空壳村”,欠款根本无法用现金偿还。这些党员既出力,又出钱,还要挨家人的抱怨,觉得得不偿失,常常牢骚满腹,工作消沉。
对策:
一、必须敞开党员队伍流出通道。这些年来,我们党“出”的口子一直收得很紧,有些徒有其名的党员长期滞留党内,影响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主张将“出”的口子完全敞开。究竟怎么敞,可以考虑以下办法:
1、进行农村党员的重新登记,让那些与党失去感情、不愿重新登记的党员自行离党;
2、加大对党内~分子和违纪分子的查处力度,将那些败坏党的声誉的党员清除出党;
3、严格执行《党章》中“自行脱党”条款,对那些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的党员作除名处理。在“吐故
”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党章》所规定的组织处理程序运作。尤其是党员重新登记,工作要做细做实,必须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必须充分尊重党员自己的选择权,必须同解决实际问题(包括补交税费等)结合起来。对已登记的党员还应重温入党誓词,重新“约法三章”,将登记的过程变成党员受教育的过程。我们相信,党员出口一旦完全敞开,在党的自然感到光荣,党外的肯定充满羡慕,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凝聚力必将大幅提升。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将减法做成加法。
二、必须优化党员队伍内部结构。在**乡,穷党员多,老党员多,半文盲党员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改变这“三多”,不能靠“一棍赶”,只能靠自我提高和新鲜血液的补充。一方面,要积极大胆地吸纳有致富能力的农民入党。在我党的发展历史上,党员发展标准一直是动态的,战争年代讲的是流血牺牲,土改时期讲的是苦大仇深,文化革命讲的是阶级成份,现在建设富裕型小康,当然要瞄向富裕型农民。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改变以往只注重在村组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做法,主动与先富起来并能帮助群众致富的农业生产“大户”交朋友,引导他们积极向组织靠拢。这些大户一般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当然,也要把住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关,不能让那些“为富不仁”或钱的来路不明者混入党内。另一方面,要积极大胆地吸纳有文化的青年农民入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现代农业呼唤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有文化的青年农民,一般思路开阔,较少保守思想,敢于并且有能力接受新生事物。只要他们安心农业、农村,乐意服务农民,就要积极吸纳他们入党。他们的加盟,不仅能有效改善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还能为农村党组织带来新的气息、新的活力。
三、必须抓好战斗堡垒的建设。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党员行不行,就看带头人。村党支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的状况,对当地发展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设坚强的战斗堡垒,首先,带头人要选准。现阶段支部书记人选,除了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的要求,还要有经济状况的要求,应尽量选拔富裕型党员担任农村党组织负责人。通常情况下,富裕与否是衡量个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让先富起来,并且自身物质要求基本满足的人当干部,不仅带领大家致富的点子相对较多,而且可能因更多地看重“社会名声”,而更能自觉地为群众服务,这也符合行为科学的基本规律。假如让那些经济条件差的党员担任农村党组织负责人,群众对其经济诚信度和工作能力反而不放心。其次,班子要配精。村支两委成员应尽量在群众口碑好的富裕型党员中挑眩组成人员力求少而精,大力提倡村支两委交叉任职、村干部兼任组长或分片包组。第三,村干部要管好。对村干部可以参照乡镇干部的管理办法,在工作上,实行目标管理,并定期督导、检查、考评;在任用上,推行竞争上岗的办法,激发队伍的活力,还可以考虑以乡或县(区、市)为单位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并实行交流任职锻炼。在待遇上,要设法落实村干部工资,鼓励村干部多方筹资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或购买商业保险,逐步实现村干部的“准职业化”。
四、必须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活动平台。活动出活力。没有活动,群众难以感觉到党员的存在,党员难以感觉到与非党群众的区别,党组织会显得死气沉沉。农村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开展以“我为党徽添光彩”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并不断地赋予这项老活动以新的内容。譬如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我们可以将那些未被群众认识的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先交党员农户探索示范,然后逐步推广;在为村民办实事方面,可以组织党员开展义务劳动,修筑村内各种公共设施;在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方面,可以由党员牵头组织流通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此外,还要继续开展“联户带创”等具有党员特色的活动。要通过这些活动载体,展示党员风采,扩大党的影响,重塑党的为民形象,吸引更多群众投身到建设全面小康的伟大事业中来。
五、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要使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应当走“制度保先”的道路。在党内,要继续完善民主集中制,建立严格、科学、高效的党内议事程序和议事规则,凡属乡村的重要基础设施建、农业结构调整、公益事业、社会治安、财务管理和党的建设等涉及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都应召开党员大会进行议决,充分听取全体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的意见,使每项决策最大限度地贴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继续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农村党小组。根据党员多少,每村设3—5个党小组,经常召开党小组生活会,党员村干部参加,确保生活会质量。通过党小组生活会开展交心通气、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清扫党员思想上政治上的灰尘,将各种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乡村党组织要加强党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在班子建设、党员发展、党员转正、党员异动、党员处理、党员培训等方面形成严格的管理制度。针对当前农村流动党员急增的新情况,要建立好流动党员台帐,探索流动党员的管理模式,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流动党小组或党支部,对分散的流动党员要实行定期向所在支部汇报思想制度,不让任何党员脱离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在党外,要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凡属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其决策理由、决策依据、决策过程、决策结果都要如实告知群众;对于村组干部的家庭经济状况、犯错误党员的处理结果、村里的财务收支情况等敏感问题,要通过一定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建立并推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年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开1—2次群众大会,对本组党员遵纪守法、发展经济、联户带创、上交税费、计划生育等方面情况进行评议,使群众评议党员的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第二篇:对*乡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乡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乡共21个村,耕地31125亩,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多元,乡村两级总债务2638.08万元,在城郊7个乡中属经济欠发达的乡。人口总数28027人,其中党员1086人,占总人口的3.87%。按照我们设置的先进性评价指标测试,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的党员 667名,占党员总数的6l%,这说明**乡党员的主流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是,对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仍存在七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党员意识淡薄。部分农村党员缺乏“我是一名党员”的荣誉感和自我认同感,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甚至于做群众的“尾巴”。少数党员在党不爱党,稍不如意就在群众中发泄对党组织的不满,村里“打横脑”的往往是这部分人,如伍家坪村党员彭某,认为自己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组织上没有相应地安排照顾,一直对党不满,怂恿资助并多次参加越战军人游行上访。二是理想信仰动摇。共产党人应当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但少数党员却热衷于封建迷信那一套。有的长期从事迷信职业,利用迷信活动骗取群众钱财。如大观庙村主任汪某、李白溪村原治保主任苏某,在**乡和东江乡等地做道士,年收入近万元。有的党员干部带头搞迷信活动,利用迷信活动聚敛钱财。大观庙村支部书记,在今年年初为其.已死十多年的母亲做80岁“阴寿”大摆酒筵,请柬还发到了乡党委政府领导手中,有些不知情的乡级领导居然捎上了“人情”。还有相当数量的党员,由于对先富起来的人和目前出现的贫富差距缺乏正确理解,对党内腐败现象以偏概全,对共产主义前途产生了怀疑,认为几十年革命白干了。台家铺村有名党员对收税人员公然提出:“党票要不要,你吓我不倒,共产党也只那么大个搞头。”三是创新精神欠缺。目前乡村在经济发展、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如水患问题、农业结构调整问题、村级民间债务问题、乡村道路建设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看困难多,看潜力少;两眼向上的多,自己动脑的少,致使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如小井港村一条村道坑坑洼洼,菜农凌晨三、四点钟去卖菜,经常翻车泼菜,菜农常常摔得鼻青脸肿。我们在走访时,很多群众表示只要有人牵头修路,大家都愿意出钱出力,可就是没有一个村干部、党员出来牵头。如民间债务结零的问题,一些村不能很好地开动脑筋,盘活湖荒甩亩等集体资源,债务结零工作缺乏力度,全乡21个村,村村欠债,最多的达284.02万元,民间债务结零进程受阻。四是致富能力不强。我们在调查走访和问卷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党员仍停留于种稻吃饭、养猪过年的小农经济模式。在问卷调查中,认为党员致富能力和群众差不多或不如群众的答卷占56%。我们先后对毛坪里、台家铺、玉带桥村的大户进行了分析,这三个村分别有大户9户、13户、8户,而其中党员大户却只有2户、1户和0户,农民党员致富能力不强由此可见一斑。另据该乡党委掌握的情况,党员家庭人均纯收人为 1700多元,比全乡水平低近30个百分点。五是个人利益至上。少数农村党员只讲个人利益,不讲党员义务,甚至参加党的会议、过组织生活都伸手要钱。就连这次全乡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动员大会,也有少部分党员以家庭农业生产离不开等各种原因不参加大会。即使参加了会的党员,不少人吃了中饭就走人,下午开会只剩下村干部和少数党员。近几年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降低并最终取消了卸职村干部的补贴,个别卸任党员干部竟以此为由,拒交税款。如李白溪村原治保主任李某,卸职后要求村里按乡里文件每年给他720元补贴(当时其他卸职村干部都只有300元),因要求得不到满足,4年来没交过一分钱的税费,累计欠税费近5000元。还有个别党员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给农业结构调整出难题。如大观庙村引进了一个老板在外洲集中连片栽种欧美杨,既符合“五个百万亩31程要求,又可偿还村级民间债务。该村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多次研究,决定给原来在外洲栽了树的农户每棵补偿2元,不少群众已自觉按要求砍了树,而该村一名党员却提出要按每棵50元的标准补偿,并多次煽动群众上访,致使该项目至今无法实施;并且,在村级债务结零过程中,民间借款的高息都已停止,而这名党员仍强行要村里支付5分的高息,并以此为由拒交税费。据统计,全乡党员农户累计欠税费合计44万元,户平近500元。2002年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大为减轻,党员农户仍欠税费7.6万元,占全乡欠税费总额的10.13%;涉及党员126名,占党员总数的14.05%。六是宗族势力抬头。少数农村党员特别是卸职党员,热衷于立祠堂、修族谱,甚至充当牵头人、组织者,该乡孙姓、徐姓、戴姓、罗姓家族均由党员任族长。宗族势力的强大干扰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无论发展党员,还是组建班子,都必须讲姓氏平衡,否则,就会有扯不完的皮。每逢换届选举之日,常常是宗族势力活动之时。毛坪里村原任支书郭玉明工作一直不错,是乡党委推荐续任的支书人选。个别戴姓党员对郭不满,私下邀戴姓党员都不投郭的票。由于39名党员中戴姓党员占22名,致使郭玉明落选。岩桅子村党员魏某因不合理要求被村会计拒绝后,当即扬言:“你神得很,下次你选上了,我算你狠。”由于魏姓在党员中是大姓,结果换届时,这名会计果真没有被选进支委。该乡大观庙、蓼子坪村支两委,基本上是家族班子。七是法纪观念较差。少数党员无视党纪国法,有的侵占集体资产,有的贪污公款、偷税漏税、偷盗财物,有的打牌赌博、煽动群众上访,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如岩桅子村一名党员任村治保主任、民兵营长期间,偷盗本村群众耕牛一头,被判刑。芦山村一名党员多次偷菜,多次被菜农捉住,这名党员还模仿村主任的笔迹签条子,在村里冲减自己的债务。伍家坪村一名党员任村主任、出纳期间,贪污1.6万元。玉带桥村原任支书成某十年没有交过一分钱的农业税和村提留,在6年时间内,侵占集体资金1.7万元。此外,**乡还开有大小茶馆300
多家,每天参与打牌的人员少则近千人次,多则大几千人。不仅党员参与其中,而且有些茶馆就是党员干部开的。部分农村党员的所作所为,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民中的形象。这些年,该乡要求入党的人数呈下降趋势,新发展的党员不少是经过组织“暗示”或承诺,才写入党申请书。特别是个别劣迹党员长期留在党内,不仅为群众所不齿,就连一些正直的党员也因此而抬不起头。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调查所到之处,不少共产党员急切的呼吁:“我们党早该整整了!”病因:
一、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导致整体素质下滑。一是年龄老化。**乡897名农村党员中,46岁至59岁的党员437名,60岁以上的党员239名,46岁以上的老党员占了党员总数的四分之三。二是文化偏低。农民党员中,小学文化党员364名,文盲、半文盲党员27名,这部分党员占了党员总数的 43.8%。三是技能偏低。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和二门以上实用技术的党员分别为289名和89名,两者合计仅占党员总数的42%。四是新时期入党的党员比例偏低。1992年l0月后入党的229名,仅占党员总数的25.53%。就农村党员的现有结构而言,要担当领导现代化农业、带领农民建设全面小康的历史重任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60不当家,70不理事,生活靠儿女”的老党员比重过大,带领群众致富是有心无力,这也妨碍了先进模范作用的发挥。
二、党不管党现象突出,导致党的组织涣散。集中表现在:一是基层组织不健全。该乡的村支部,多则五、六十名党员,少则二、三十名党员,但大部分村党支部没有设党小组。过组织生活常常是“大锅煮”,不少党员多年轮不到发言的机会。去年乡镇机构改革后,水电站等乡直站所至今未建立支部。二是活动开展不经常。“三会一课”制度基本荒废,具有党员特色的活动很少组织。由于长期不活动,党员意识明显淡化,党员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批评帮助。三是党员管理不严格。对那些长年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履行义务,不完成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的党员,党组织批评教育少,给予组织和纪律处分的更是少之又少。对外出务工党员,管理手段滞后,大部分党员外出后便杳无音讯,该乡99名外出务工党员,能和流出地党组织保持联系的仅5名。组织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在预备党员转正、组织关系转移、犯错误党员的处置上问题不少。大观庙村支书对支部有几名预备党员到现在还未弄清楚,该村还有1994年入党的预备党员。乡中学一名教师,因工作调动未及时接转组织关系,糊里糊涂脱离了党的组织。岩桅子村那位因偷牛被判刑的民兵营长,早已刑满释放,至今还没有开除出党,以致在老百姓中留下了“偷牛党员”的话柄,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
三、学习教育抓得不实,导致党员思想混乱。调查发现,不少党支部除组织党员参加乡党委组织的党员冬春训外,自己基本上不组织党员学习。即使遇到“三讲”、“四个观念”、“三个代表”教育等大的学教活动,有些支部也仅仅找些理论文章、上级文件学一学就算了事,很少结合思想、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再加上农民党员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学虽学了,但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解决具体问题。由于学习缺乏深度,有的农村党员对党在农村现阶段的方针、政策,对WTO对农业的挑战,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三个代表”的实际内涵等一问三不知;有的甚至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辨不清方向,为人民服务被看成“唱高调”,党员联户带创被看作“搞形式”,带头搞结构调整被看作是“充豪佬”,以至有些党员在某些场合不敢亮出党员的身份。当前,农村中部分部队退伍的党员(特别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党员)和卸职村干部中的党员怪话连篇、与党离心,也与放松学习不无关系。
四、约束监督机制不强,导致违纪问题时有发生。很多村没有建立党员议事会、民主理财小组等组织,导致了村支两委干部权力过于集中。无职党员和村民缺少相应的渠道和途径对其实施有效监督。这种制度上的缺陷,为某些人留下了可趁之机。对基层党员干部出现的问题,少数党组织总认为农村工作矛盾多、困难大,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或者单纯以完成上交提留论英雄,对所谓“枝节问题”不严肃批评教育,不认真调查处置,以致养痈遗患。再加上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缺乏积极的思想斗争,小毛病逐渐演化成了大问题。
五、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降低。一是权益得不到保障。基层工作难免要得罪人,个别村民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而是想方设法报复村干部。就在最近,毛坪里村支书谢纷利家里培育的可栽10多亩地的苦瓜秧,被别人蓄意用农药打死,间接损失近万元。岩桅子村支书魏建军养的一塘鱼苗,可卖几千元钱,也曾被别人放药毒死。对这类案件,公安部门不能及时查处,伤了村干部的心,毛坪里村年仅30出头的谢支书已经打起了退堂鼓。二是待遇得不到落实。按**区税费改革后转移支付的规定,村组干部工资村平为2.4万元。但该乡去年未完成税收任务,村组干部以及乡干部的工资全部被**区财政局抵扣了税款。去年春节前,乡里仅给各村发了2000元“意思”了一下,严重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士气和稳定。在职干部两手空空,卸职干部的补贴更是没有着落,他们总觉得组织上对他们不公,对此颇有怨言。全乡在职村组干部和卸职村组干部分别有党员165名和473名,共占农民党员总数的71%,这部分人的积极性受挫,势必对农村工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三是欠款得不到偿还。据统计,**乡21个村共向党员借款252.1万元,涉及党员370名,占党员总数的41.9%,借钱最多者高达83000元。由于现在各村都是“空壳村”,欠
第三篇:关于关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在全国上下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际,笔者继去年对**区农村党员队伍状况进行调查之后,近期又对机关党员队伍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调查,笔者深切地体会到一个地方发展的快慢、一个单位的好坏与党建抓得好不好密切相关。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必须会抓党建。
一、要正视党员队伍现状,解决认识问题
据对**区85个机关支部和4个机关总支部5195名党员的调查,目前机关党员队伍总体上讲主流是好的,大部分党员能较好地体现其先进性,在各行各业发挥了较好的带头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成份、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变化,部分机关党员的思想行为也在发生着与党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变化。一是党员的政治意识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和组织观念。调查发现约有12的党员不相信共产主义,有4的党员不知道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8的党员对改革开放政策持怀疑态度。二是党员的宗旨观念与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价值观扭曲,认为市场经济只讲经济利益,不讲政治,不讲奉献,一切向钱看;有的公私观颠倒,把个人利益置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有的苦乐观嬗变,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拈轻怕重,待遇攀高比低。三是党员的自身素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观念老化,对新生事物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跟不上形势反而发牢骚、讲怪话,作改革的绊脚石;有的能力弱化,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平时又不注重学习,满足于啃老本,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新要求;有的思想蜕化,论原则,你好我好他也好;论贡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论作用,经常做群众的“尾巴”,甚至做反面带头人,把所有的“本领”发挥在与组织唱反调上。
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固然有社会大环境变化的影响,党员自身放松自我改造的内因,但有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基层党组织放松了对党员的教育、引导和管理,责任在于我们的基层领导者。不可否认,我们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中有很大一部分同志,对目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种种“不适应”现象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有的即使“见”了,也视之为正常,听之任之。为什么我们有的同志如此麻木?究其原因关键是认识上出现了偏差,片面地理解经济。他们把经济简单地看成是办几个企业、引几个项目或搞几项建设,而不懂得人是一切活动包括经济的主体,而党员又是主体中的先进分子。所以,有的同志一谈到发展经济,首先想到的就是干了几件“立竿见影”的政绩工程,根本想不到抓党建是总揽一切的。正因为是这样的想法,便出现了用经济代替党建的情况。一些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错误地认为整天忙于经济的具体事物之中就是很务实,而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如何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上,不善于发挥党员这一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让他们去影响其他群众。所以很多同志常说,机关没有什么事可做,要说忙也就是忙的几个当头的,这恰好道出了我们部分单位一把手不称职的一面。认识上的偏差,使得一些同志“独眼看世界”,在衡量政绩时,只看得见引进的票子、立起的房子、建起的厂子,看不见带活的班子、走出的路子。就连我们的建整扶贫也变了味,有钱的科局派下去受欢迎,无钱的科局派下去没人要,因为被“扶”的对象要的只是钱和物,参与“扶”的单位给的也只是钱和物。他们不懂得建整的关键是班子,扶贫的根本是路子,所以队一撤就止步不前了。认识上的偏差,也使得一些所谓“有经济头脑”、“有领导魄力”的领导同志,在复杂的环境中力不从心,驾驭不了全局。由此可见,只有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党建,才会去深入研究党建,切实抓好党建,才能真正成为出色的领导干部。
二、要找准着力点,解决方法问题
党建的主体是党员。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能否得到充分体现,则是检验我们每个单位的领导干部会不会抓党建的重要标尺。大凡出色的领导者,就知道抓住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放,把各项与党员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党员成为一切的主体,让各项丰富党员活动的内容,从而达到抓党建促的目的。
1、抓住思想灵魂,开展广泛的党员教育活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上的落后必然会表现出行为上的落后。一个不能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的党员是绝对不可能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的。所以,我们的党建应该从解决思想灵魂问题着手抓起,帮助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是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准绳,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根据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行教育。作为机关党员,要结合部门行业特点,着重围绕解决衙门作风,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开展教育,不断强化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经济服务的观念。二是教育对象要有层次性。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
党员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开展分层次教育。机关党员可分为党员领导干部,掌管人、财、物等部门的党员干部,与群众打交道多、关系党政机关形象的窗口单位的党员干部,一般的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等五类进行。不同类型的党员体现不同的教育重点。第一类党员重点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教育,第二类党员主要是杜绝“索、拿、卡、要”现象的作风教育,第三类党员主要是增强服务意识,树立良好形象的教育,一般党员主要是理想信仰、爱岗敬业的教育,离退休党员主要是退休不退色的教育。三是教育方式要有多样性。要充分注意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实行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教育方法,努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方法与效果的统一。可以采用传统教育、典型教育、电化教育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可以把集中辅导、分组学习、个人自学结合起来,可以采取自由讨论式、演讲辩论式等多种形式,来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2、结合本职,开展广泛的党员实践活动。要结合各自的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党员实践活动,使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一要以开展“行业竞赛、岗位竞争”活动为载体,引导党员争做业务骨干。每个行业、每个单位要经常不断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竞赛和评比活动,以激发广大党员的争先热情。二要以开展“创学习型机关、做学习型人才”活动为载体,引导党员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可以在党员中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如心得交流会、读书知识竞赛、有奖征文活动、学分考核等,从而调动广大党员的学习积极性。三要以开展“三为”活动为载体,引导党员做服务的楷模。要在机关党员中积极开展“为群众、为基层、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三为”活动,引导党员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融入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滚滚洪流中去。要以“化纠纷,解难题,办实事”为主,引导党员参与农村,在化解农村矛盾、促进农民增收上发挥作用;参与城管创建,在增强城市意识、提升城市品位上发挥作用;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在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发挥作用;参与社会监督,在优化经济环境、促进部门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总之,要做到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四是要以“一助一”结对帮困活动为载体,使党员成为扶弱助残的标兵。要发动和组织党员与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结成帮困对子,形成“困有所帮、残有所助,弱有所扶,老有所依”的良好社会风尚。
3、突出正反典型,开展广泛的党员评议活动。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一个党员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岗位表现出来的情况肯定是不相同的,永远存在着差异。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善于发现这种差异,并因势利导开展,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对党员进行评比评议活动。要采取党员自评、党内互评、党外测评、领导考评、群众点评等多种形式,分出层次、分出优劣。要在评议活动中发现好典型、培养好典型、宣传好典型。要通过广泛的评议活动,让优秀同志的优秀品质、优秀作风、优秀事迹,鼓舞人、激励人,同时让那些思想消极落后、行为有损党的形象的人失去市场,失去影响力。通过树立正面典型,打击反面典型,达到弘扬正气、打击邪气的目的。如区交通局近年面临改革分流,本来很不稳定,但该局通过树立宣传牛鼻滩交管所所长、50多岁的党员曾繁勇和斗姆湖交管所所长、女党员李云玲两位同志的先进典型,不仅营造了浓厚的争先创优的好氛围,而且顺利完成了改革。
三、注重长远实效,解决机制问题
党建作为总揽全局的,决定着一个地方的长治久安、长远发展,不能搞一阵风,要立足长远、追求实效。
1、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党建就是做人的,应该从抓用人入手。各级在使用干部上,尤其是在对一把手的选拔上,一定要坚持重理论功底、重政治素质,把那些思想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党建经验丰富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不能重用那些搞短期行为、搞面子工程的投机钻营者,缺乏理论素养、只知就事论事,顾此失彼的思想空虚者和只善于跑官要官、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作风飘浮者。如果不能坚持做到这一点,党建不可能有实效,党的执政基础不可能得到巩固。
2、树立科学的政绩观。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要坚持长远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不仅要看现实的成果,更要看长远的发展,主要应该考核为长远发展积蓄了哪些后劲、奠定了哪些基础等,考核单位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考核整个单位人员尤其是党员的精神面貌和进取意识。通过这样一些体现“人文精神”的考核指标来确定领导者的能力、水平和政绩才是最科学的。我们不能单凭统计表上几个充满水份的数据评价干部,更不能把脱离实际、盲目举债搞成的建设项目当成政绩。总之,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人为本的观点来看待干部政绩。
3、建立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党建不是阶段性,不能一阵冷一阵热,必须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一要健全党员质量监督机制。党员质量要从入口抓起,发展党员严把质量关。要建立健全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发展对象政审考察、预备党员跟踪管理等制度,严格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审查制和责任追究制。二要健全党员日常管理机制。要根据党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和职业特点实行分类管理,理顺组织关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党员活动日”制度,组织党员开展经常性活动。三要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监督机制。要逐步建立健全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相互监督的体系。内容上要全方位监督,要对党员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进行全面监督。方式上要多层面监督,要进一步完善自我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的机制。时间上要经常性监督,不仅要监督八小时以内的表现,而且要监督八小时以外的作为,要做到党员活动到哪里,各种监督措施就延伸到哪里。
第四篇:关于关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在全国上下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际,笔者继去年对**区农村党员队伍状况进行调查之后,近期又对机关党员队伍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调查,笔者深切地体会到一个地方发展的快慢、一个单位工作的好坏与党建工作抓得好不好密切相关。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必须会抓党建。
一、要正视党员队伍现状,解决认识问题
据对**区85个机关支部和4个机关总支部5195名党员的调查,目前机关党员队伍总体上讲主流是好的,大部分党员能较好地体现其先进性,在各行各业发挥了较好的带头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成份、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变化,部分机关党员的思想行为也在发生着与党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变化。一是党员的政治意识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和组织观念。调查发现约有12的党员不相信共产主义,有4的党员不知道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8的党员对改革开放政策持怀疑态度。二是党员的宗旨观念与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价值观扭曲,认为市场经济只讲经济利益,不讲政治,不讲奉献,一切向钱看;有的公私观颠倒,把个人利益置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有的苦乐观嬗变,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工作拈轻怕重,待遇攀高比低。三是党员的自身素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观念老化,对新生事物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跟不上形势反而发牢骚、讲怪话,作改革的绊脚石;有的能力弱化,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平时又不注重学习,满足于啃老本,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新要求;有的思想蜕化,论原则,你好我好他也好;论贡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论作用,经常做群众的“尾巴”,甚至做反面带头人,把所有的“本领”发挥在与组织唱反调上。
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固然有社会大环境变化的影响,党员自身放松自我改造的内因,但有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基层党组织放松了对党员的教育、引导和管理,责任在于我们的基层领导者。不可否认,我们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中有很大一部分同志,对目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种种“不适应”现象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有的即使“见”了,也视之为正常,听之任之。为什么我们有的同志如此麻木?究其原因关键是认识上出现了偏差,片面地理解经济工作。他们把经济工作简单地看成是办几个企业、引几个项目或搞几项建设,而不懂得人是一切活动包括经济工作的主体,而党员又是主体中的先进分子。所以,有的同志一谈到发展经济,首先想到的就是干了几件“立竿见影”的政绩工程,根本想不到抓党建是总揽一切的工作。正因为是这样的想法,便出现了用经济工作代替党建工作的情况。一些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错误地认为整天忙于经济工作的具体事物之中就是很务实,而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如何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上,不善于发挥党员这一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让他们去影响其他群众。所以很多同志常说,机关工作没有什么事可做,要说忙也就是忙的几个当头的,这恰好道出了我们部分单位一把手不称职的一面。认识上的偏差,使得一些同志“独眼看世界”,在衡量政绩时,只看得见引进的票子、立起的房子、建起的厂子,看不见带活的班子、走出的路子。就连我们的建整扶贫也变了味,有钱的科局派下去受欢迎,无钱的科局派下去没人要,因为被“扶”的对象要的只是钱和物,参与“扶”的单位给的也只是钱和物。他们不懂得建整的关键是班子,扶贫的根本是路子,所以工作队一撤就止步不前了。认识上的偏差,也使得一些所谓“有经济头脑”、“有领导魄力”的领导同志,在复杂的环境中工作力不从心,驾驭不了全局。由此可见,只有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党建工作,才会去深入研究党建工作,切实抓好党建工作,才能真正成为出色的领导干部。
二、要找准着力点,解决方法问题
党建工作的主体是党员。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能否得到充分体现,则是检验我们每个单位的领导干部会不会抓党建的重要标尺。大凡出色的领导者,就知道抓住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放,把各项工作与党员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党员成为一切工作的主体,让各项工作丰富党员活动的内容,从而达到抓党建促工作的目的。
1、抓住思想灵魂,开展广泛的党员教育活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上的落后必然会表现出行为上的落后。一个不能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的党员是绝对不可能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的。所以,我们的党建工作应该从解决思想灵魂问题着手抓起,帮助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是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准绳,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根据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行教育。作为机关党员,要结合部门行业特点,着重围绕解决衙门作风,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开展教育,不断强化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经济工作服务的观念。二是教育对象要有层次性。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
第五篇:农民党员队伍状况调查
惠州农民党员队伍的现状
最近,惠州市委组织部组成调查组,对本市农民党员队伍结构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分析,总的看来,农民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一是结构不甚合理,“三偏”现象突出。现有农民党员中严重存在着年龄偏老、文化偏低、数量偏少的 “三偏”现象。据1999年底统计,全市共有农民党员39657人,其中56岁以上的占49.5%,在他们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老弱病残者,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35岁以下仅占11.9%;平均年龄为54岁,个别乡镇的农民党员平均年龄高达58岁,有的村党支部被群众称之为老龄委,支委班子被形容为“五个支委八颗牙”。从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占84.74%。从数量上看,农民党员仅占全市党员总数的32%,而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比例就显得更低了,仅为2.2%,远远低于全省3.95%的比例。“三偏”问题的存在,使农民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气和活力。
二是政治素质不高,党性观念淡薄。主要反映在:(1)理想信念动摇。一些农民党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理想失落了,信念动摇了,不管“主义”,只管利益;不相信唯物主义,而信奉宗教、迷信,甚至参与“FLG”等邪教组织,政治信仰荡然无存。(2)思想道德滑坡。个别农民党员在脑子里完全淡忘了党员意识,观看淫秽录像,参与赌博、嫖娼,小偷小摸,损人利己,虐老欺小,邻里不和,甚至聚众闹事,纠纷械斗等,基本上成了“党员不像党员”,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3)责任感、使命感衰退。有的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丧失了以强村富民为己任的责任感,只要组织照顾,不愿履行党员义务,行动上的先进性日益减退,甚至在缴交公购粮、统筹款、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等方面起反作用,造成坏的影响。(4)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个别农民党员,不愿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甚至参加组织活动讲价钱,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对国家、集体和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
三是缺乏致富本领,“双带”作用乏力。不少农民党员与农村市场经济很不适应,想问题、做事情习惯于计划经济的老一套,满足于“三餐一宿”,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安贫守穷;有的虽有致富的愿望,但缺乏新知识、新技术,苦于无门路,显得无能为力;有的面对农业结构调整、激烈的市场竞争,束手无策,无所适从;搞种养没技术,做生意怕蚀本,入股办企业怕砸锅,从事贩运怕上当,承包经营怕吃亏,真是市场广阔,茫然无措。从调查的情况看,在农民党员中,家庭较为富裕、有一定帮带能力的党员约占农民党员总数的20%左右,相当一部分党员仍处于不前不后状态,甚至有的还属“扶贫”对象。如某县有一个山区小村,有587人,党员18名,平均年龄63岁,文化程度均是小学以下,这些党员因受年龄、文化、自然条件等的制约,经济生活普遍不如当地非党群众,根本谈不上“带”的问题,基本上失去了感召力,以致那里的群众说:“党员没本事,别想他帮富;要想家中富,自己闯新路。”党员在致富中的“带头”和“带领”作用成了空谈,严重影响了党的先进性。
四是要求入党者少,后备来源短缺。从调查的情况看,不少农民要求入党的政治热情不高,青年农民要求入党的热情更为锐减,一些边远山区、经济落后的情况更差。据一个欠发达的山区镇调查,全镇有17个村党支部,1980年至1999年20年,全镇共发展农民党员110名,平均每村每年发展党员0.3名;有2个村党支部连续3年没有发展1名党员,占村党支部12%;6个支部连续2年没有1人写入党申请书,占35%;其中有2个支部,从1980年至今,尚未有人递交过入党申请书,党员的发展几乎成了无源之水。就全市的情况看,农民要求入党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有下滑的趋势。全市1999年申请入党的农民比1998年下降6.8%。这种要求入党人数减少的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党员队伍的质量和活力。
另外发展不太平衡,分布尤显不均。党员发展普遍存在城郊农村好于边远山区,强村好于弱村,在一些“老、少、边、山、穷”的地区,几乎成了党员发展的“沼泽地”。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客观环境的因素
一是历史原因所致。据统计,全市农民党员中,“文革”前入党的有13879名,占35%,而现在这批党员正趋于高龄化。解放后至“文革”前这一时期,发展党员主要看重成份好、政治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文革”期间入党,则过分强调思想挂帅,政治领先,“知识越多越反动”,“越穷越革命”,致使这一时期入党的农民党员年龄老化和文化低化有着明显“先天不足”的历史痕迹。二是大量人才外流。许多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守业务农,不少农村基层领导反映,现在农村好“苗子”难找,大量有文化的年轻人通过“三个一批”的渠道外流走了:即读书升学考出去一批,外出打工走出去一批,投亲靠友挂出去一批。留下的多是胆小质弱和老幼妇女,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发展党员后继乏人的状况,直接影响了农民党员队伍结构的改善。三是集体经济薄弱。这些地方的党组织由于缺乏经济实力,既不能有效地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又不能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相反,还动不动向农民乱摊派,致使不少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向往党组织的热情大为减退。四是不良风气的影响。个别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讲实惠,不讲政治,想赚钱,不想入党,在政治追求上存在一些消极心态,认为“入党吃亏”,“入党无用”,“入党不自由”等。
(二)组织管理的因素
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偏差。特别是一些基层
党组织对加强农民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农村以农为主,只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其他一切问题均迎刃而解,从而重农轻党,对农民党员的工作很少过问,无暇顾及。二是教育和管理滞后。从调查的情况看,一些地方无论是对农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还是对普通群众的教育引导,普遍存在层次不分、方式方法单调、内容缺乏针对性的状况。在教育对象的层次上,男女老少、亦工亦农亦商“一锅煮”。在方式方法上,习惯于“集中上大课,开大会听报告”,读读报纸,念念文件,或者套用听课——讨论——总结“老三步曲”。在内容上,大都是“统一食谱”,千篇一律,不因人、因时、因需施教,出现供求不对路,学用脱节。管理上对如何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及时研究制订新的、分层分类的管理措施十分欠缺,比如:对流动农民党员、老党员、中青年党员、贫困党员、无职党员、从事乡村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不同类型的党员管理缺乏具体的规章制度,使管理流于形式。三是个别人为设阻。一些村党组织负责人私心杂念重,嫉贤妒能,故意压制人才,害怕“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不愿发展年轻有为的农民入党,有意设置重重障碍,采取“拖、卡、压”等手段,将优秀青年农民拒之门外。这种人为设“卡”,堵塞了农民党员队伍的源头,制约了整个队伍的优化。
(三)党员自身的因素
一些农民党员放松或忽视理论知识和文化科技知识的学习。有的认为,农民天生就是种田打工,学习既学不来粮食,又学不来经济,更学不饱肚子,视学习无用。有的自知文化水平低,但又认为年龄大,“修成庙来和尚老了”。有的对学农科知识还有点兴趣,而对政治理论根本打不起精神,长期“失学”。据调查,相当部分农民党员不知道《邓小平文选》有多少卷,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四自”、“三个代表”是什么,分不清楚党员权利与义务的区别。由于不重视学习,致使农民党员队伍“低、老、少、缺”的状况普遍存在,即“觉悟低、观念老、知识少、技术缺”,面对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步履维艰,甚至行为失范。
针对农民党员队伍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改进队伍状况已刻不容缓。从当前的情况看,应 着重抓好几个方面:第一,改善结构,建立健全严格的吐故纳新机制。严格党员进口关,拓宽视野和渠道,把素质较高的青年农民吸收到党内来,同时,对不合格的党员,及时作出严肃的处置,疏通出口将其淘汰出党,使农民党员队伍始终保持肌体健康。第二,提高素质,加强农民党员的学习教育。教育要突出重点,讲求方法,注重实效。教育内容上,着力解决好部分农民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薄、愚味落后、信奉封建迷信等问题;着力解决好一些农民党员政策法律水平低、应对市场经济的基本功差、缺乏致富能力和本领问题。第三,激励与约束手段并举,塑造农民党员的新形象。在激励方面,努力提高农民党员的政治地位,积极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门路,给予老党员和贫困党员更多的帮助和关怀。约束方面,要建立以制度约束为基础、管理约束为重点、监督约束为保障的约束机制。第四,构筑党支部坚强的堡垒,增强优化农民党员队伍的原动力。一要建设一个好的支部班子,二要充分发挥农民党员的模范作用,三要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农民党员队伍状况调查(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